2016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资料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9月质量检测考试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9月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我们需要现时代的“处世哲学”一个有着五千年浩瀚文明的国家,未来的建设不只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在国际政治、文化语境中,还应有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以及影响世界、感染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理念。
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首先应当“具有国内感染力”,而理论的感染力、思想观念的感染力,则在于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具有文化覆盖性,在于其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旨趣与价值。
所以,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体现在国家行为、国民行为上,则表现为人格形象、国格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国民的处世哲学。
崛起的中国需要一种怎样的处世哲学,即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在和平、发展、合作这一现实的国际主题之上,还需要一种更高的哲学精神主题,这就是“超越与整合”。
只有超越历史和前人的视野,超越当下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能够整合历史和前人的智慧,创新时代的精神价值,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文化形象。
超越即是复兴。
复兴不只是整体经济的强大,而是中国人新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起的中国处世哲学的复兴,这就是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人、和合共生。
由于跨国经济流通和文化频繁交流互动,地球村已然不是一个概念,而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各个国家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谁也不能完全孤立。
钱学森称此为“世界社会形态”,它将逐渐打破地区、国家的界限,日益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世界社会”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人了解和对待事物的新起点。
我们倡导的“全球视野”,不仅富有东方文化底蕴,更将天下、世界、社会了然于心,毫无阻碍地克服和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有能力进入整合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引发推动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全球视野离不开固有文化的精神支撑。
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
高三上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学月统一检测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语言基础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粘.贴/粘.连殷.红/殷.实缝.补/缝.隙薄.纸/薄.弱B.商贾./贾.人丧.事/丧.命哨卡./卡.壳哽咽./吞咽.C.酋长./长.进绿.色/绿.林畜.牧/牲畜.西藏./躲藏.D.禅.理/禅.让复辟./开辟.包扎./扎.眼应.届/接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弱不经风从谏如流循环往复陈词滥调B.俯首帖耳推心至腹粗犷豪放白璧无瑕C.拭目以待人情世故炙手可热纵横捭阖D.自圆其说道貌岸然趋之若鹜食不裹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马航对这次MH370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待,不能强词夺理推托..责任。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D.老板欠薪,固然有其经营状况不善等多种因素,而且..作为用人单位的管理者,理应将保护劳动者权益放在首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科幻大片《地心引力》用3D动画特效完成的背景画面,将电影拍摄科技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受到众多影迷的大力推崇,被称为“年度神作”。
B.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身份,而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C.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用语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导致费解甚至误解。
D.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文言基础知识与运用5.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皆白衣冠...以送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金.就砺则利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秦兵旦暮..渡易水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 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 ①②/③/④⑦/⑤⑧/⑥⑨/⑩C. 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⑩/⑦D. ①②⑨/③⑤/⑥⑧/④⑦/⑩6.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其.孰能讥之乎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则或咎其.欲出者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距其.院东五里⑥吾其.还也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⑧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A.①②⑦B.④⑤⑦C.③⑤⑧D.②④⑥7.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是寡人之.国也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⑤褒之.庐冢也⑥遂与之.俱出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何厌之.有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8.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分类的判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③沛公安在?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且贰于楚也A.①④ B.⑤⑥ C.②③ D.④⑤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A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精彩股份制开源截流为山九仞,功亏一匮B . 摩娑白内障缘木求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C . 诀窍莫须有秘而不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 . 火候里程碑事必恭亲言者无罪,闻者足诫2. (4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色彩斑驳/色彩斑斓)的春花降临人间,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
但随着冬日渐远,花开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如意),而我对春花的期待初忠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仙子,挥袂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址,唯美而又持久。
春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春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春之明媚。
花开的时候,村庄就像____________ ,风姿绰约地(站/立)于大地之上;____________ ,辽阔的褴褛倏忽消隐在旷野深处。
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沧穹,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
(1)文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隐遁初忠不改B . 遮蔽安谧静美C . 福址春之明媚D . 旷野广袤沧穹(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色彩斑驳如愿站B . 色彩斑斓如意站C . 色彩斑斓如愿立D . 色彩斑驳如意立(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B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C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D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欧洲迄今已有十名滑雪者丧生或因雪崩失踪,最严重的是瑞士戴提格谷三日发生雪崩,把一批滑雪者和援救人员在山谷底部被活埋。
【全国百强校】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共6题,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颤.栗/颤.抖沁.园/分泌.湖畔./叛.变B.长篙./蒿.草遏.制/拜谒.悄悄../悄.然C.峥.嵘/狰.狞强劲./干劲.押解.赴京/解.甲归田D.百舸./磕.绊漫溯./宿.愿差.可告慰/鬼使神差.【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高考主要考查常见字的读音,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
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有人将良心押给了魔鬼,铤而走险;有人干脆踩上了贼船,推波助澜。
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_____ 的程度:谎言变成真理,实话即是谬误。
②东坡“领赤壁”,李白“踞龙门”,二人各据江、河,各领风骚。
我认为诗赞黄河,太白___________;词美长江,东坡凌驾前人。
③孔子弟子三千,___________者七十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师徒共同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日月般光照和指引着人类的道路。
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B.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D.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
形容造诣之深。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A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一上·济南期中)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畸形(jī)抹煞(shà)坐右铭(zuò)混混沌沌(hùn)B . 蜚然(fěi)竦身(sǒng)爱憎(zèng)皓首穷经(hào)C . 芜杂(wú)狙击(jū)木椽(chuán)脉脉含情(mò)D . 敛裾(jū)踱步(duó)媛女(yuán)蓊蓊郁郁(wěng)2. (4分) (2020高一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首店经济: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通过举办进博会,我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消费能力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诚意,这对各国品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国际品牌相继抢滩登录一线城市投石问路。
亮相以后,“首店”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
当“二店”“三店”进行多维布局,当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当消费潮流面临转向,当运营方式出现水土不服,(乙)这就需要企业、城市和消费者共同求解如何将短时的“爆红”转化成持久的“长红”?(丙)首店只是吸引大家打开新消费的第一步。
倘若体验和口碑不好,再好看的首店可能也就是一个“空壳子”。
(1)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通过B . 登录C . 投石问路D . 空壳子(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2020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很多国外青年也像翻译过《天龙八部》的英国作家一样喜欢上了翻译小说,从这个方面看,中国武侠小说在国外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全国百强校】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
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
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
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
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A卷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 . ④①②③B . ②③①④C . ④③②①D . ②④③①2. (2分) (2017高三下·葫芦岛模拟) 下列各句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泉水秒变冰雾,地面到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试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④这两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可爸爸对他非但不赞一词,反而说他学习不够踏实,思考不够缜密。
⑤鞠小薇先后五次进藏,经历过各种危险状况,每每谈起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她都会豁达地说“九死一生,两世为人,就是我跟西藏的缘分”。
⑥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A . ①③⑤B . ①②④C . ③⑤⑥D . ②④⑥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教育救助”应该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教育部门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价、救助、跟踪的科学体系和操作程序,让学生沐浴更多的阳光。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高三备考语文命题小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注意:1—6题将答案涂在机读卡对应题上,13—15题涂在机读卡对应7—9题上,其他题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
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
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
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
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
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C.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D.“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所以古琴一定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2.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C.道家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欧阳修等。
D.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牙面对蓬莱仙境意识到成连先生要他体会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于是心弦被触动,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B.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C.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巨大影响。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
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
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
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B、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C、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D、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B、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罢免官职的词。
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
在我国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或十二年。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C、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5分)(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二月二日①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
②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8)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9)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
(3)《永遇乐》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伐、收复失地时的威武气势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剃头张邵孤城小鬼子还没从野猫口登陆虞城的时候,剃头张担着剃头挑子天天十里八乡地赶场,生意十分红火。
别人请他剃头图的就是他招牌上挂的六个字:“干净、好看、舒服”,“干净”说的是他剃过的头不会在身上沾一根头发,“好看”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他剃的头有型有款,这真工夫还在“舒服”上,刮脸修面掏耳朵,老一辈剃头匠人传下的本事剃头张一样也不丢,还外加了拿捏的功夫,经他的手在你肩膀上一搭,能酥到骨头里去。
剃头张还有一手“八音刀”的绝活,轻易不肯出手,就连得了他真传的小剃头张也没能学到皮毛。
小剃头张是剃头张的儿子,子承父业,先是跟着剃头张,手艺到家后就自立门户,自己担着挑子揽生意去了。
小剃头张人活络,常常往城里去,朋友面广,剃头张也不去管他,妻子过世后,剃头张很宠溺这个独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