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字解释一、语言: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看,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二、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副语言:语言不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例如文字、体态等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语言”,为了跟真正的语言相区别,所以称为副语言。
四、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语言,人工语言是个别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
五、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
六、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一般能互相替换。
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
七、词根语又成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八、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九、粘着语的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
十、编插语又叫多式综合语或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
十一、语音是在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十二、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学科就是语音学。
语音学的任务是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
语音学的分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普通语音学和具体语音学;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共时语音学和历时语音学;从研究对象的性质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声学语音学、发音语音学、感知语音学和音系学;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来看,语音学研究有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之分。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答案: A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A、历史比较语言学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答案: C3.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答案: D4.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答案: D5.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答案: B6.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成功—失败B 、合法—非法C 、本地—外地D 、勤劳—懒惰答案: D8.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 、句首部分B 、句中部分C 、句终部分D 、句首和句终部分答案: C1.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2.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征,意味着语言符号的组合,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组合。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3.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A 、正确B 、错误答案: 正确4.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通过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为古典文献的解读服务。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5.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是指具体的话语。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6.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 复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符号性:任何符号都包括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意义)两个方面。
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义。
二.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只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是任意的,即可以自由选择的。
如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英汉语。
2.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一种线性序列,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
而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中,有可能同时出现几个符号,例如各种图形符号、体态语等。
线条性只是语言符号序列的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的内部结构是有层次的。
三.语言的系统性和社会性:1.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元素的联系性和功能的整体性,系统中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形成某种结构方式,而且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元素功能之和。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性。
语言是由符号这种元素构成的系统。
由于语言具有系统性,所以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和该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一个语言符号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相关语言符号的变化。
2.社会性: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变化发展,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
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四.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的主观性: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互动的另一方面包括受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2.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
人的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相同。
3.心理现实:贮存在人脑的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成果,是关于客观现实的各种知识信息。
其来源:①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脑神经综合处理转化为记忆信息;②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4.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例如:俄语中的Р(如РУка,手)是舌尖颤音[r]。
5.闪音:舌头颤动一次发出的音。
例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的r[ʃ]。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ɑ/音位有不圆唇和舌位低两个发音特征;某个音位利用哪些特征和其他音位对立,这由该特征在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而定。
例如:英语音位用清/p/浊/b/对立而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用是否送气来区别。
7.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是语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相当于音乐节拍但不如音乐规整严格。
包括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和音步型节奏。
8.成句范畴: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情态、时、语态等句子功能意义类别。
成句范畴有一定的表达形式,例如疑问句语气可以用语调或虚词表达。
9.黏着语:只以黏着语素替换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例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等。
1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词义的形成以现实现象为基础,同时也受制于本语言词义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有不同的切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
11.中心意义:离开上下文后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它大多同本义一致,有时同本义不一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
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
4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
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5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6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7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
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
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
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5.7%)。
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7.粤方言(广州话。
4%)。
8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学概论复习语⾔学概论第⼀章语⾔及其发展1.试从语⾔的结构体系和交际功能谈谈什么叫语⾔?(⼀)结构体系:(1)词汇是语⾔的建筑材料,由词和熟语组成。
(2)语法是语⾔的组织规律。
语法规则可以把词素组成词或词形,把词构成词组,把词和词组构成句⼦。
(3)语⾔体系是⾳义结合的,语⾔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稳固性、民族性和普遍性。
(⼆)语⾔的社会功能:(1)语⾔作为交际⼯具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语⾔是社会现象,它是全民性的,没有阶级性。
(3)语⾔的社会作⽤:帮助⼈们脱离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思维、组织社会⽣产,是促进⼈类⽂明的⼒量之⼀。
(4)语⾔对社会具有依赖性,是为了满⾜社会的交际需要⽽产⽣、存在和发展的。
(5)语⾔是交流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具。
(6)语⾔具有⾃我调节功能,个体之间的调节功能,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调节功能,族际交际功能(涉及双语现象)和⼈机之间的调节功能。
2.谈谈语⾔和⾔语的关系。
(⾔语是在特定的⾔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的使⽤,语⾔存在于⾔语之中。
)(1)语⾔体系是⾔语的基础,⾔语活动要选择语⾔中的词汇和语法⼿段,组成话语。
(2)⾔语活动中,说写活动建构话语,听读活动理解话语。
(3)⾔语活动中产⽣的、存在于话语中的新的语⾔现象不断补充到语⾔体系中,使语⾔处于构建和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4)在语⾔体系中,词汇和语法处于经常的相互作⽤之中。
3.什么叫语⾔的分化和统⼀?(1)语⾔的分化:是指⽅⾔之间和亲属语⾔之间差别扩⼤、语⾔增多的过程。
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
(2)语⾔的统⼀:是指各⽅⾔、各亲属语⾔之间差别缩⼩,不同语⾔相互混合,语⾔减少的过程。
社会政治、经济、⽂化的接近导致语⾔的统⼀。
4.语⾔的统⼀有哪⼏种情况?(⼀)⽅⾔集中为民族共同语。
(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标准语。
)(⼆)语⾔交融。
(1)侵略者的语⾔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2)侵略者的语⾔被同化;(3)两种语⾔同时使⽤,形成双语制。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语言符号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
(斜线//是音位标记。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形式,不能再切分。
音位虽能再分成若干区别性语音特征,但一个单一的语音特征不能构成一种语音形式。
非音质音位是以音高、音长、音强为语音形式的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或超音段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 1888 年指定并开始使用的。
它的指定原则是“一个因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因素”,因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
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所引起的语音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分化是语言分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上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处于聚合关系中的语句与共同的句法特征但在语义上不能互相替换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语言的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发生的不同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发音的声音和音调。
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包括语音的音位、音系、音调等。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变化和规律,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语音的正确使用对于交际和沟通至关重要,因此语音教育也是语言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语言符号的语用、语境、隐喻等方面,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等,其目的是揭示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规律和机制。
重新改写: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承载语言符号系统的媒介。
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交际功能的有意义声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
在语言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属性中,语音是第一属性。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元音是一种音素,与辅音相对。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代表的音属于元音。
元音的不同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每个元音的音质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
文白异读指的是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具有两个或多个有文雅/白俗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系统的层次。
文读一般是读书音,使用于正式场合,来自权威方言或者民族共同语;白读是口语音,使用于非正式场合,是本方言自己的读音。
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线性单位。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音素。
音位的作用是区分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
语文学是广义的语言学,研究古代书面语,旨在解读古典文献。
其发源地有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罗马,分别涉及构词法、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
语言联盟指的是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是各语言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一、语言学的定义与分类1.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主要研究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
2.语言学的分类:一般分为描述性语言学和理论性语言学。
描述性语言学关注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整理,而理论性语言学着重于推理和解释这些语言事实。
二、语音学与音系学1.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发音、感觉和认知等方面。
2.音系学:研究不同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位和音位组合。
三、语义学与词汇学1.语义学:研究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2.词汇学:研究单词的构成、意义和使用。
四、句法学与语法学1.句法学:研究句子结构、句法关系和句法规则等。
2.语法学:研究一种具体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包括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
五、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特定说话情景中的使用规则和效果,以及语用上的意义和功能。
六、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1.语言变异:指在同一语言系统中,由于不同地区、社会阶层、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语言差异。
2.语言变化: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音、词、句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七、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1.语言习得:指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学会和使用语言的过程。
2.语言教学:指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学习者能够掌握一门或多门语言的过程。
八、语言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语言数据,运用统计学和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2.理论分析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方法,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来推导出理论。
九、跨学科研究十、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语言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语料库的建立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将对语言研究提供更多资源和方法。
2.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将带来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3.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对于濒危语言和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以上是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复习内容的总结。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语言学提供基础。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一.填空题〔20个空,20分〕1、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三个部门为: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2、西方传统语言学以古希腊-罗马为主。
3、历史比拟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5、语言习得的临界期说明语言具有先天生理和后天社会属性。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7、语义角色可以分为:物体与动程两种根本的类型8、动程可以分为动作、性质/状态、使动三种根本的大类。
9、物体可以分为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等大类。
10、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环节。
11、文字的产生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的图画文字等几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构造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约有5000-7000种。
也有人认为只有两三千种。
2.形态在*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概而言之,通过改变词的外在形式来表示*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叫形态。
词形变化或者说形态是词进入组合构造关系所要求的,其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3.底层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换,被替换的语言留在替换语言中的成分,被称作"底层〞。
底层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比方我国**、**郊区、**、**等地都有一种浊塞音声母,出现这种特殊音值的汉语方言刚好都处于壮侗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而壮侗语是具有成系统的浊内爆音声母的语言。
所以认为汉语方言中出现的浊内爆音是壮侗语留在汉语中的底层。
另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地名,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例如东北的"**〞、"**〞等等是满语的残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章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4.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5.语言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7.语言是思维的工具8.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2.语言符号使用起来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也最好。
3.音位不是符号,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
4.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那么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
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不再是单个的符号。
5.语言符号的最大侍点是它的任意性和线条性6.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7. 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第三章1.元音的本质问题: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
第六章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第七章1.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2.在各个语系中,印欧语系是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甚至可以说,“语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在印欧系各种语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活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句子)、(词组)、(词)、(语素)。
4、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5、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8、8.(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词干)。
10.10.根据语素在间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11.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1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13.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4.《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达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5.15.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形态变化)。
16.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明做(直接成分)。
17.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内加词尾),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发生变化)18.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同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联系是任意性的,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例如表示“大”这样意义,汉语用语音[tA]表示,英语用语音[big]表示。
2.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3.合作原则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必须采取互相合作的态度,尽可能简明清楚地为对方提供真实的适量的有关的信息,即遵守所谓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它包括四条准则:⑴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4.意音文字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
例如“鹅”,左边表音,右边表意,“松”,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社会方言也叫语言的社会变体。
由于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处的阶级、阶层不同,行业分工各异,人与人之间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程度的差异,会使得人们进行交际时,出现各种变异和不同。
语言因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不同而产生的变异就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6.述谓结构: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
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7.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8.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语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是无从确定其指示信息的,它的具体所指以及对它的理解都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
9.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例如,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语言规范化、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工作。
10.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
二、论述题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
语言是从社会的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因此是属于全社会的。
言语总是具有某些个人的特点,但这种个人特点不能违反他所运用的语言的总规约。
语言和言语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研究语言必须从言语中获得语料;另一方面,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言语只是以语言为规范,才能成为有条理、可理解的东西。
总之,言语总是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而语言则在言语运用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
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形成语言联盟。
在地域上较为接近的语言,由于长期的语言接触中相互借贷一些语言要素会形成一些共同特点,例如巴尔干语言联盟,有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土耳其语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族,但是在语法等方面具有许多明显的共同性。
(3)出现双语现象。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
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
(4)出现语言融合现象。
这是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从而使被排挤替代的语言消亡的现象,是在语言深入接触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5)出现语言的混合。
“洋泾浜语’是两种语言拼凑成的混合语,作为临时交际使用。
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
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
3、简述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答:区别有以下几点:①词缀一般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而词尾表示的纯粹是语法意义。
②词缀有构成新词的能力;而词尾仅有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作用,没有构成新词的能力。
③词缀可以处于词根之前,也可处于词根中间或词根之后;而词尾则只能处于词根(若有词缀还包括词缀)之后。
4.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
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
“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
(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
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
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简答1、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互相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有选择的。
语言中的词组成句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的,而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这里的组合规则就体现了组合的关系。
比如??。
聚合关系是一种类地联想关系。
凡具有相同组合能力的语言单位,可以在结构的相同位置上彼此替换,它们之间就存在着聚合关系。
如??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二层性?其核心是什么?举例说明。
①语言符号的二层性是指语言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构成的分层装置。
②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在音位层,音位的数量只有数十个。
从音位到语素,语素的数目达到数下个,而语素结合成词,数目量翻番达到数十万个,而词组合成句子则达到无穷。
3.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渐变性?①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个重要特点,它指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会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语言的发展变化之所以具有渐变性特点,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全体成员瓦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须臾也离不开的,人们无时尤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只有渐变。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词义为什么有模糊性特点?①词义的模糊性指经过概括而形成的词汇意义,本身往往没有明确的外延,即词义指称的对象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没有明确的边界。
②词义的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比如时间,实际上是连续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们认识时间,只有对这?{,现实现象进行大致的切分,例如“凌晨一早晨一上午——中午—下午”等,其界线实际上是模糊的。
同时,人的主观认识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词义产生模糊性的原因,比如“咸一淡”、“大一小”,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标准,难有一致的意见。
6.举例说明什么是时和体。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
如英语有三种时(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如所谓过去完成式,就是过去时和完成体。
汉语助词“着、了、过、起来、下去、来着”等也可表示时和体,动词本身还可以用重叠方式表示短时体(有时有尝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