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PPT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cf1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8.png)
课文赏析
1.文章的每一联分别写了什么?
答:本诗第一句中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 一、二句中“开、回”二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
的水势; 二、三句中“碧、青”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尾句写帆
船与日落的奇观。
课文赏析
2.诗句中有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答:这首诗通过断、开、流、回、出、来,这六个动词,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天门山壮观的美景。
望
XX
授 课 老 师 :
天 人
教 版 部
门 编
版 三 年
山 级
语 文 上
册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喜交友。代表诗作收集在《李太白 全集》里。
课文早知道
望天门山①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②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总结
红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 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 好的图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 丽的景色,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 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放眼望去
天门 断 碧水 回 青山 出 孤帆 来
楚江 开
课
XX
授 课 老 师 :
程 人
教 版 部
结 编
版 三 年
束 级
语 文 上
册
①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 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 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 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 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 以叫楚江。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精品P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ee179caef8941ea66e054b.png)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门山 》精品P PT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精品P 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31b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5.png)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学习方法指导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 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天设的门户, 所以叫天门山。
西梁山
天门山
东梁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 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与,望批 评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du﹨ɑn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① 曲折环绕。 ② 回转,改变方向。 ③ 原路返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共18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cf5b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6.png)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出
孤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峙”而说“两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描画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山水相映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以动写静
孤帆乘风破浪
长江灵秀浩荡
17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作家名片: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Hale Waihona Puke 澎湃 亦 妆断 楚 碧 孤 饮 蒙 欲
高大雄伟,峻峭险峻
碧绿清澈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第二句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读准字音。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PPT免费课件【优秀课件PPT】
![《望天门山》PPT免费课件【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8f3e51a1c7aa00b42acb8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来学 习他这首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
学习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 祖国河山的感情。
诗文解读
突出,出现。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迎接李白
拟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奔向李白
单独、一个。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 的激动和惊喜。 诗意: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 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诗文解读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岸青 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 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 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 诗人的喜悦之情。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 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读一读。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青 山”和“碧水”,“白帆” 和“红日”勾勒出了一幅 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文解读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可以看到 诗人李白的开阔的胸襟与豪 放不羁的精神。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来学 习他这首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
学习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 祖国河山的感情。
诗文解读
突出,出现。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迎接李白
拟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奔向李白
单独、一个。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 的激动和惊喜。 诗意: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 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诗文解读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岸青 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 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 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 诗人的喜悦之情。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 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读一读。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青 山”和“碧水”,“白帆” 和“红日”勾勒出了一幅 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文解读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可以看到 诗人李白的开阔的胸襟与豪 放不羁的精神。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精品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a869b7b9f3f90f77c61b0f.png)
我会读词语
判断 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 门山。
• 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 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成为东西两山,是被长江之水拦腰劈 开的,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出现,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 来。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朝
。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天门中断楚江开。
(2)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研讨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老 师的积极参与,希望您能批 评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 (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 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 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会写字详解
•断 • 总笔画数:11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拼音:duàn • 组词:判断 • 易错提示: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会写字详解
•楚 • 总笔画数:13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拼音:chǔ • 组词:清楚 • 易错提示: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 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 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 建,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会写字详解
•至 • 总笔画数:7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拼音:zhì • 组词:至少 • 易错提示: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古诗三首》PPT课件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67d1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开阔的胸襟与豪放不羁的精神。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归纳总结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 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 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 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 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展现 了李白宽阔的胸襟。
课堂小练
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__江_____和 ____山___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__出_____” 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出江心的态势,给 人以“___动____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__远_____望, 一个“____来___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由小 而大的情景。
望天门山
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思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景物?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思考:哪个字最传神?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楚江水势很猛。 听到滔滔的楚江水的轰鸣。 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那个字极具表现力?
“出”字极具表现力。“出”字表现了舟行 过程中诗人看到的天门山特有的姿态,包含了 诗人的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 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望天门山》PPT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演示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望天门山》PPT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915c9127284b73f34250a1.png)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从这些景物中,你能看出李白大概 是在什么时候“望”天门山的呀?
“红日”说明了是在早上或者是傍晚。
出:突出。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 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 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 门侯客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呢?)
注意:这句连起来读,感受楚江的波涛 汹涌和天门山的奇险。
想一想:体会断、开、回这三 个动词的意境!
断、开这两个动词 描绘出江水的声势浩大。
回字写出了江水 回旋湍流而激荡, 气势不可阻挡。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么壮美的景色, 诗人是在什么地 方看到的呢?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那么现在假设你坐在船上穿过天门山, 沿着楚江顺流而下,你看到沿江的风景, 你会说……
因为这首诗是李白满怀雄心壮 (同桌位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志时写的,所以朗读这首诗时, 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一定要感情地读出“磅礴,雄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 楚国,所以叫楚江。
查一查
望---- 看,往远处看。 开---- 断开。 至---- 到。 此---- 这里。 回---- 回旋。 孤---- 单独。 帆---- 船。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红色的字是什 么意思呢?
中断:从中间断开。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PPT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382bd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4c.png)
接《天汉莲 语叶大无词穷典碧》,映日荷花别样日红。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呼喊: “
。”
课外拓展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小游戏:古诗连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时不识月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我呼喊:“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飞流直下三千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68ce7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3.png)
望天门山
知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 的诗歌散失不少,至今尚存 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 后人誉为——诗仙。他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 我们学过他的古诗《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 等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duàn
chǔ
zhì
gū
fān
断楚至孤帆
读古诗
这首古诗共有四句, 每句有七个字。 是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你能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 描写了什么景物吗?你能 了解诗意,领悟诗情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古
诗
望天门山
文
学习目标 壹 借助插图注释,理解古诗的诗意。 貮 熟读并背诵古诗 叁 领略祖国山河风光的壮美,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壹
貮
叁
肆
习解
知
明
悟
方诗
作
诗
诗
法题
者
意
情
解诗题
望:向远处看 天门山: 在今天的安徽省的和县与当涂 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 以叫“天门山”。 诗题: 向远处看天门山
悟诗情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天门 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 美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讲解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 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 立意清晰。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知作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明诗意 Nhomakorabea词语解释: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回:改变方向。
诗的大意:
碧绿的江水东流 到这里向北回旋 着流去。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 指东梁山和西梁 山。 相对:互相对峙。 出:突出;出现。
诗的大意:
两岸的青山相对 耸立。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作业
悟诗情
1、《望天门山》是 唐 代诗人 李白 所作,人称 “ 诗仙 ”,他还写了大量的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
你知道的还有《 早发白帝城 》《 望庐山瀑布 》。
2、这首诗通过 断 、 开 、 流 、 回 、 出 、
来 六个动词,让我们看到了 天门山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作业
3、本诗第一句中的“ 中断
”写出
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 开 ”“ 回 ”
哪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4、二三句中” 碧 ”” 青 ”写出 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读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练习
长江犹如巨斧劈 开天门雄峰,碧绿 江水东流到此没有 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 景难分高下,遇见 一叶孤舟悠悠来自 天边。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记拼音
duàn chǔ gū fān
断楚 孤 帆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
解诗题
诗题意思:此诗描写了诗 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 天门山的情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部编三年级上
十七课:望天门山
李白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导入
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 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 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 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一 定要读出长江的磅礴,雄壮, 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因 为长江中游地带属 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指东西两山 之间被水隔开。 诗的大意: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 江从中间劈开。
新知讲解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 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 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 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 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 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 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 近及远地展开。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析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拓展提高 1、赏析:“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中的 “出”字用得无比精妙,你觉得有几层意思? (1)“出”字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 “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2)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 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略,符合题意即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知背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读诗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拓展提高
1、赏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的“开”和“回”的妙用?
一个“开”字写出了借山势突出水的汹涌。 一个“回”字写出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在诗人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 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 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 让出了一条通道。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译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板书设计
天门中断 开
望
碧水东流 回
天
门
山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山水相映 动静结合
知脉络 雄伟秀丽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日边:太阳落 下的地方。 一片:一张, 一叶。 诗的大意: 一只孤独的小舟 从太阳落下的落 下的地方飘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 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 立意清晰。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知作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明诗意 Nhomakorabea词语解释: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回:改变方向。
诗的大意:
碧绿的江水东流 到这里向北回旋 着流去。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 指东梁山和西梁 山。 相对:互相对峙。 出:突出;出现。
诗的大意:
两岸的青山相对 耸立。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作业
悟诗情
1、《望天门山》是 唐 代诗人 李白 所作,人称 “ 诗仙 ”,他还写了大量的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
你知道的还有《 早发白帝城 》《 望庐山瀑布 》。
2、这首诗通过 断 、 开 、 流 、 回 、 出 、
来 六个动词,让我们看到了 天门山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作业
3、本诗第一句中的“ 中断
”写出
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 开 ”“ 回 ”
哪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4、二三句中” 碧 ”” 青 ”写出 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读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练习
长江犹如巨斧劈 开天门雄峰,碧绿 江水东流到此没有 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 景难分高下,遇见 一叶孤舟悠悠来自 天边。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记拼音
duàn chǔ gū fān
断楚 孤 帆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
解诗题
诗题意思:此诗描写了诗 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 天门山的情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部编三年级上
十七课:望天门山
李白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导入
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 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 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 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一 定要读出长江的磅礴,雄壮, 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因 为长江中游地带属 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指东西两山 之间被水隔开。 诗的大意: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 江从中间劈开。
新知讲解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 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 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 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 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 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 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 近及远地展开。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析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拓展提高 1、赏析:“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中的 “出”字用得无比精妙,你觉得有几层意思? (1)“出”字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 “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2)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 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略,符合题意即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知背景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新知讲解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读诗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拓展提高
1、赏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的“开”和“回”的妙用?
一个“开”字写出了借山势突出水的汹涌。 一个“回”字写出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在诗人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 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 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 让出了一条通道。
悟诗情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译古诗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板书设计
天门中断 开
望
碧水东流 回
天
门
山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山水相映 动静结合
知脉络 雄伟秀丽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日边:太阳落 下的地方。 一片:一张, 一叶。 诗的大意: 一只孤独的小舟 从太阳落下的落 下的地方飘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 8张PPT )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