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迪伦马特

合集下载

有什么经典的话剧片段

有什么经典的话剧片段

有什么经典的话剧片段【篇一:有什么经典的话剧片段】[经典话剧片段剧本]经典话剧剧本美文网 - 常阅读,多交友!搜索位置:>>>[经典话剧片段剧本]经典话剧剧本[经典话剧片段剧本]经典话剧剧本2017-06-05 09:21 | 作者: | 点击:90次篇一 : 经典话剧剧本涅斯库《犀牛》/group/topic/1480638/尤涅斯库《椅子》/group/topic/1480647/贝克特《哦,美好的日子!》/group/topic/1480656/贝克特《等待戈多》/group/topic/1480668/高行健《八月雪》/group/topic/1480683/雅里《愚比王》(也叫乌布王)系列/group/topic/1480698/haml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group/topic/1480758//group/topic/1467992/高行健(绝对信号)/group/topic/1493292/老舍《茶馆》/group/topic/1493299/2005诺奖得主哈罗德品特《情人》/group/topic/1518432/桑树坪纪事/group/topic/1518434/过士行《鸟人》/group/topic/1518448/〔法〕居伊?富瓦锡-《心心相印》/group/topic/1518455//group/topic/1521947/田汉《获虎之夜》/group/topic/1521992/田汉《丽人行》/group/topic/1522002/老舍戏剧全集下载地址2007-04-01 13:00:10 来自: 舶良指玄/book/bk.asp?id=15605洛尔迦《blood wedding 》英文本/group/topic/1536961/《阴道独白》中山大学演出版剧本/group/topic/1521935/曹禺《王昭君》/group/topic/1564658/曹禺《雷雨》/group/topic/1565576/以色列戏剧《安魂曲》剧本/group/topic/1573131/韩博〈山海精〉/group/topic/1573165/白先勇《游园惊梦》剧本/group/topic/1573163/丁西林剧本《压迫》/group/topic/1574476/《哥本哈根》剧本/group/topic/1574661/老舍《西望长安》剧本/group/topic/1564618/约翰. p. 尚利:《怀疑》/group/topic/1574479/高行健《逃亡》【已经被豆瓣网站删除】/group/topic/1575768/三姐妹-【前两幕】/group/topic/1518443/田汉《名优之死》/group/topic/1521985/《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青春禁忌游戏)/group/topic/1578850/门背后——编剧:果然(改编自石康小说)/group/topic/1578761/断背山原著/group/topic/1580545/萨特-死无葬身之地/group/topic/1518438/萨特《苍蝇》/group/topic/1585810/哈罗德品特《情人》/group/topic/1588319/《骑马下海的人》/group/topic/1575769/曹禺《原野》(三幕剧)/group/topic/1590623/曹禺《日出》(四幕剧)/group/topic/1590631/《暗恋桃花源》/group/topic/1590816//group/topic/1592421/林兆华版的《赵氏孤儿》的剧本/group/topic/1592432/何冀平《天下第一楼》/group/topic/1593261/王尔德《莎乐美》/group/topic/1592424/《浮士德博士的人间喜剧》/group/topic/1598583/曹禺《北京人》/group/topic/1605570/老舍《龙须沟》/group/topic/1605612/梅特林克:《青鸟》/group/topic/1606712/高行健《车站》/group/topic/1593267/毕希纳《丹东之死》/group/topic/1617277/尤涅斯库《秃头歌女》高行健译本/group/topic/1467961//group/topic/1480644/布莱希特《四川好人》/group/topic/1521953/孔尚任《桃花扇》/group/topic/1601460/《兔子游戏》/group/topic/1645788/洪升《长生殿》的本子/group/topic/1641581/莫里哀《司卡班的诡计》/group/topic/1664213/亨德尔的圣剧《弥赛亚》剧本中文版全文/group/topic/1467957/《俄狄浦斯王》剧本英文版/group/topic/1666643/顾笃璜版《长生殿》视频下载/group/topic/1631198/田沁鑫《生死场》剧本/group/topic/1704103//group/topic/1754946/谁来负责(爆玉米花)/group/topic/1518429/台湾相声瓦舍《东厂仅一位》剧本/group/topic/1754961/阴道独白(全本,非中山大学演出本)/group/topic/1609393/品特《房间》/group/topic/1585808/廖一梅-恋爱的犀牛/group/topic/1518441/《我爱桃花》剧本/group/topic/1585919/《死神摊牌》伍迪?艾伦/group/topic/1925301//group/topic/1926535/《潘金莲》欧阳予倩/group/topic/1926582/《物理学家》迪伦马特/group/topic/1925336/sarah kane——《被清除的》/group/topic/1957705/楼梯的故事/group/topic/1981647/史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彼得罗希卡” 故事文本/group/topic/1987175/立秋剧本/group/topic/1753535/独幕剧《故去的亲人》/group/topic/2207001/一个绝望的人/group/topic/2207007/独幕剧《主角登场》/group/topic/2207052/桑树坪纪事/group/topic/2208091/上海屋檐下/group/topic/2208284/《求证》/group/topic/2208523/小型剧本《人质》/group/topic/2207049/群猴/group/topic/2208067/捕鼠器/group/topic/2208538/窗户上的尸体-两幕喜剧/group/topic/2078772/孟京辉《思凡》全剧本/group/topic/1588036/《驯悍记》的英文版~/group/topic/2115752/《民主》(英)麦克. 弗雷恩著/group/topic/2098504/萨特-禁闭/group/topic/1518452/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group/topic/2154882/[剧本]布尔加科夫医生最终稿/group/topic/2293750/独幕剧《故去的亲人》/group/topic/2207001/女店主意大利-格尔多尼/group/topic/2291801/《潘金莲》欧阳予倩/group/topic/1926582/《我爱xxx》/group/topic/2293741/那一夜,我们说相声/group/topic/2471114/【法国】沙夏*纪特瑞《别墅出让》/group/topic/2556922/《有雷无雨》剧本(演出版)/group/topic/2585323/《天堂隔壁是疯人院》/group/topic/2539644/《寒武纪寓言》剧本/group/topic/2585320/《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女生版剧本/group/topic/2589644/《收信快乐》剧本/group/topic/2706138/〔法〕居伊?富瓦锡-《心心相印》/group/topic/1518455//group/topic/2709294/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大将军寇流兰)》剧本/group/topic/2709314/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剧本/group/topic/2709347/《费加罗的婚礼》剧本/group/topic/2658638/《玩偶之家》易卜生/group/topic/2769720/《地下室》英国荒诞派戏剧剧本/group/topic/2892210/高行健《逃亡》《臭虫》剧本[不是全本]/group/topic/2861852/俄狄浦斯王/group/topic/3033968/琥珀剧本片段/group/topic/2127605/【剧本】《名优之死》(三幕话剧)/group/topic/2892198/【剧本】琵琶行/group/topic/2892182/哈罗德品特《情人》/group/topic/1588319/三姐妹的全部剧本/group/topic/2893020/【剧本】获虎之夜(独幕话剧)/group/topic/2892189/梅特林克《群盲》(林兆华《盲人》)剧本/group/topic/3100366/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group/topic/3034394/屠夫/group/topic/3604456/爱情偶遇游戏/group/topic/3603482/沙叶新《孔子、耶稣、披头士列侬》/group/topic/3469320/沙叶新《寻找男子汉》/group/topic/3469306/沙叶新《尊严》/group/topic/3469282/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group/topic/3469296/沙叶新《都是因为那个屁》/group/topic/3469257/尤金奥尼尔《啊,荒野!》/group/topic/3860889/另:本版一些视频的收集整理在这个地方:篇二 : 经典话剧剧本《犀牛》尤涅斯库《椅子》尤涅斯库《等待戈多》贝克特《哈姆雷特》林兆华90年版《绝对信号》高行健《茶馆》老舍《情人》2005诺奖得主哈罗德品特《桑树坪纪事》《鸟人》过士行《心心相印》〔法〕居伊?富瓦锡《获虎之夜》田汉.asp?id=15605《安魂曲》剧本以色列戏剧《一只马蜂》丁西宁#m=1 ai=39009718 p=1 n=40 cp=1《哥本哈根》剧本《西望长安》剧本老舍《怀疑》约翰. p. 尚利《逃亡》高行健【已经被网站删除】《三姐妹》-【前两幕】《名优之死》田汉《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青春禁忌游戏》《门背后》——编剧:果然(改编自石康小说)《断背山》原著《死无葬身之地》萨特《苍蝇》萨特《情人》哈罗德品特《骑马下海的人》《原野》曹禺(三幕剧)《日出》曹禺(四幕剧)《北京人》曹禺《赵氏孤儿》的剧本林兆华版的《天下第一楼》何冀平《莎乐美》王尔德《浮士德博士的人间喜剧》《龙须沟》老舍《青鸟》梅特林克《车站》高行健《丹东之死》毕希纳《秃头歌女》尤涅斯库高行健译本《四川好人》布莱希特《桃花扇》孔尚任《兔子游戏》《长生殿》洪升的本子《司卡班的诡计》莫里哀《弥赛亚》亨德尔的圣剧,剧本中文版全文《俄狄浦斯王》剧本英文版《生死场》田沁鑫台湾相声瓦舍《东厂仅一位》剧本《阴道独白》(全本,非中山大学演出本)《房间》品特《恋爱的犀牛》廖一梅-《我爱桃花》剧本《死神摊牌》伍迪?艾伦《潘金莲》欧阳予倩《物理学家》迪伦马特《被清除的》 sarah kane—《楼梯的故事》《彼得罗希卡》史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 故事文本《立秋》剧本《故去的亲人》独幕剧《一个绝望的人》《主角登场》独幕剧《桑树坪纪事》《上海屋檐下》《求证》《人质》小型剧本《群猴》《捕鼠器》《窗户上的尸体》-两幕喜剧《思凡》孟京辉-全剧本《驯悍记》的英文版~《民主》(英)麦克. 弗雷恩著《禁闭》萨特-《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布尔加科夫医生》最终稿《故去的亲人》独幕剧《女店主》意大利-格尔多尼《潘金莲》欧阳予倩《我爱xxx》《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别墅出让》【法国】沙夏*纪特瑞《有雷无雨》剧本(演出版)《天堂隔壁是疯人院》《寒武纪寓言》剧本《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女生版剧本《收信快乐》剧本《心心相印》〔法〕居伊?富瓦锡-《科利奥兰纳斯(大将军寇流兰)》剧本-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剧本-莎士比亚《费加罗的婚礼》剧本《玩偶之家》易卜生《地下室》英国荒诞派戏剧剧本《逃亡》高行健《臭虫》剧本[不是全本]《俄狄浦斯王》《琥珀》剧本片段《名优之死》(三幕话剧)《琵琶行》《情人》哈罗德品特《三姐妹》的全部剧本《获虎之夜》(独幕话剧)《群盲》(林兆华《盲人》)剧本-梅特林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屠夫》《爱情偶遇游戏》《孔子、耶稣、披头士列侬》沙叶新《寻找男子汉》沙叶新《尊严》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沙叶新《都是因为那个屁》沙叶新《啊,荒野!》尤金奥尼尔《偷心》剧本特里克?马伯《哈姆雷特》剧本-林兆华90年版《倩女离魂》郑光祖《车站》高行健《冒失鬼》莫里哀《阮玲玉》《胆剑篇》(剧本)《一幕未完的话剧》《自辨》《琥珀》——廖一梅《樱桃园》剧本《油漆未干》剧本《爆玉米花》原著(未删节完整版)《谁来负责》(爆玉米花)《审问记》剧本 -康赫《演员在世界末日遇到演员》《晃晃悠悠》:《门背后》:《赵氏孤儿》:《安魂曲》:《哥本哈根》:《玻璃动物园》:美]田纳西威廉斯《青鸟》:[比利时] 莫里斯?梅特林克《crash》(电影剧本)《孔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萧悟了-四幕实验闹剧《理查三世》莎士比亚《天上人间》《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求证》(美)戴维. 奥本著-胡开奇译《冒失鬼》莫里哀《印度之歌》杜拉斯《玩偶之家》《盗版浮士德》孟京辉《山海精》韩博《圣人孔子》《萨尔茨堡的雨伞》《飞天》《青春禁忌游戏》《房间》(又名:一间屋)[英]品特以上所列都在/yuedu/170605/337652_2.jpg alt=经典话剧剧本经典话剧剧本>收信快乐“我可能不会爱你”《收信快乐》片段收信快乐,剪辑2收信快乐 2013 相片册话剧《收信快乐》原名《爱情书简》,曾于1989年在纽约首演。

从愚昧到科学-考试答案-96分

从愚昧到科学-考试答案-96分
窗体顶端
A、
自由城邦制度
B、
农业
C、
手工业
D、
商业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34
()年历时6个月的伦敦万国博览会召开,被视为英国产业革命的凯歌,标着着近代工业在世界规模展开。
1.0分
窗体顶端
A、
1831
B、
1841
C、
1851
D、
1861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5
《直指算法统宗》主要记载了对于()的研究。
1.0分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50
系统的代数符号基本形成于()中叶。
1.0分
窗体顶端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
1
《闽中海错疏》介绍了大量福建沿海岛屿的相关内容,其中很多岛屿都是第一次被正式记录。()
1.0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
C、
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D、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0
通过对星星位置的观察,印度人确定了27宿,和中国28宿对应起来少了()宿。
1.0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1
化学在中世纪的主要作用是()。
1.0分
窗体顶端
A、
机械制造和冶金
B、
机械制造和神学
1.0分

世界必读经典名著

世界必读经典名著
德国
=====
001.《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002.《浮士德》/歌德
003.《阴谋与爱情》/席勒
004.《海涅抒情诗选》/海涅
005.《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尼采
006.《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 其他作品《魔山》
007.《西线无战事》/雷马克
003.《斯巴达克斯》/乔万尼奥里
004. 《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005. 《绿衣亨利》戈特弗里德?凯勒
捷克和匈牙利
=====
001.《好兵帅克历险记》/哈谢克
00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003. 《梦的解析》/ 佛洛伊德
004. 《奇婚记》 米克沙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塞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温莎的风流娘们》、《仲夏夜之梦》、《亨利四世》等等脍炙人口的名作。除此之外还有歌德的《浮士德》、萧伯纳《圣女贞德》等等。
诗歌方面的名著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但丁《神曲》、拜伦《唐璜》等等, 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001.《西游记》 吴承恩
012.《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其他作品《匹克威克先生外传》、《雾都孤儿》、《远大前程》、
《董贝父子》、《双城记》、《马丁·瞿述伟》、《荒凉山庄》、《圣诞故事集》
014.《福尔摩斯探案集》/柯南道尔 其他作品 《遗失的世界》
015.《道连·葛雷的画像》/王尔德
004.《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
005.《论人生》/培根
006.《失乐园》/弥尔顿
007.《鲁滨孙漂流记》/笛福
008.《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100部最佳德语文学作品

100部最佳德语文学作品

“20世纪10部最佳德语小说”(专家评选)第一位《没有个性的人》落到了第十八位, 畅销作品如《香水》排名靠前, 即可说明这一点。

但该名单仍然为我们选书读书提供了非常好的对照。

1 《审判》【奥】弗兰茨•卡夫卡2 《西线无战事》【德】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3 《浮士德》【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4 《布登勃洛克一家》【德】托马斯•曼5 《魔山》【德】托马斯•曼6 《变形记》【奥】弗兰茨•卡夫卡7 《香水》【德】帕特里克•聚斯金德8 《荒原狼》【德】赫尔曼•黑塞9 《短篇小说全集》【奥】弗兰茨•卡夫卡10 《少年维特的烦恼》【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1 《铁皮鼓》【德】君特•格拉斯12 《席特哈尔塔》【德】赫尔曼•黑塞13 《朗读者》【德】本哈德•施林克14 《威尼斯之死》【德】托马斯•曼15 《格林童话全集》【德】格林兄弟16 《无尽的故事》【德】米夏埃尔•恩德17 《浮士德博士》【德】托马斯•曼18 《没有个性的人》【奥】罗伯特•穆齐尔19 《玻璃球游戏》【德】赫尔曼•黑塞20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德】赫尔曼•黑塞21 《柏林, 亚历山大广场》【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22 《能干的法贝尔》【瑞】马克斯•弗里施23 《德米安》【德】赫尔曼•黑塞24 《尼伯龙根之歌》(民族史诗)佚名25 《小丑之见》【德】海因里希•伯尔26 《拉德茨基进行曲》【奥】约瑟夫•罗特27 《艾菲•布里斯特》【德】特奥多尔•冯塔纳28 《三分钱歌剧》【德】贝尔托德•布莱希特29 《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德】海因里希•伯尔30 《奥斯特利茨》【德】W.G.赛巴尔德31 《国际象棋的故事》【奥】斯特凡•茨威格32 《沃伊采克》【德】格奥尔格•毕希纳33 《美国》【奥】弗兰茨•卡夫卡34 《物理学家》【瑞】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35 《高加索灰阑记》【德】贝尔托德•布莱希特36 《威廉•退尔》【德】弗里德里希•席勒37 《伽利略传》【德】贝尔托德•布莱希特38 《杜伊诺哀歌》【奥】莱纳•马里亚•里尔克39 《亲和力》【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40 《梅菲斯托》【德】克劳斯•曼41 《城堡》【奥】弗兰茨•卡夫卡4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弗里德里希•尼采43 《墙》【奥】玛琳•豪斯霍弗44 《在大门外》【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45 《移民》【德】W.G.赛巴尔德46 《臣仆》【德】海因里希•曼47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德】贝尔托德•布莱希特48 《在轮下》【德】赫尔曼•黑塞49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奥】莱纳•马里亚•里尔克50 《第七个十字架》【德】安娜•西格斯51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瑞】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52 《马尔特手记》【奥】莱纳•马里亚•里尔克53 《伐木》【奥】托马斯•伯恩哈德54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德】托马斯•曼55 《梦幻故事》【奥】阿图尔•施尼茨勒56 《昨日的世界》【奥】斯特凡•茨威格57 《精神错乱》【奥】托马斯•伯恩哈德58 《马里奥与魔术师》【德】托马斯•曼59 《O侯爵夫人》【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60 《帕尔齐伐尔》【德】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61 《诗选》【德】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62 《睡魔》【德】E.T.A.霍夫曼63 《土星之环》【德】W.G.赛巴尔德64 《钢琴教师》【奥】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65 《发现缓慢》【德】史登•纳多尼66 《工作》【奥】约瑟夫•罗特67 《爱尔兰日记》【德】海因里希•伯尔68 《德语课》【德】西格弗里德•伦茨69 《丈量世界》【德】丹尼尔•凯尔曼70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71 《马利纳》【奥】英格博格•巴赫曼72 《青春觉醒》【德】弗兰克•魏德金德73 《歌集》【德】海因里希•海涅74 《克林索尔最后的夏季》【德】赫尔曼•黑塞75 《白马骑手》【德】台奥多尔•施笃姆76 《施蒂勒》【瑞】马克斯•弗里施77 《每个人孤独地死去》【德】汉斯•法拉达78 《玛丽•斯图亚特》【德】弗里德里希•席勒79 《斯特鲁德霍夫梯道, 或梅尔策和年代的深度》【奥】海米托•冯•多德勒尔80 《安多拉》【瑞】马克斯•弗里施81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奥】托马斯•伯恩哈德82 《心灵的焦灼》【奥】斯特凡•茨威格83 《雄猫穆尔的生活观》【德】E.T.A.霍夫曼84 《船》【德】洛塔尔-君特•布赫海姆85 《晕眩•感情》【德】W.G.赛巴尔德86 《四川好人》【德】贝尔托德•布莱希特87 《蟹行》【德】君特•格拉斯88 《约瑟夫与他的兄弟们》【德】托马斯•曼89 《副手:一部基督教悲剧》【德】罗尔夫•霍赫胡特90 《法比安》【德】埃里希•凯斯特纳91 《唐•卡洛斯》【德】弗里德里希•席勒92 《垃圾教授》【德】海因里希•曼93 《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奥】罗伯特•穆齐尔94 《金碗》【德】E.T.A.霍夫曼95 《老妇还乡》【瑞】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96 《钢铁风暴》【德】恩斯特•荣格尔97 《梦想书的城市》【德】瓦尔特•莫尔斯98 《比目鱼》【德】君特•格拉斯99 《狗年月》【德】君特•格拉斯100 《自传体五部曲》(《缘由》《地窖》《呼吸》《寒冷》《一个孩子》)【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出自喜剧的悲剧感——迪伦马特对中国喜剧创作的影响

出自喜剧的悲剧感——迪伦马特对中国喜剧创作的影响

89有据民在《志摩之死》中的荒诞情境设置是诗人徐志摩“并未死于空难”,作者通过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让诗人拉开距离独自审视自身境遇,渐渐生出了讽刺的喜感——挚友的虚伪冲淡了悼文的哀伤;翁媳的暧昧消解了葬礼的隆重;变心的恋人戏谑了爱情的神圣。

在荒诞、不协调,甚至对立的环境中,容不下半点的“诗意信仰”,诗人率真浪漫的个性与沉重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从而表达了“诗意已死,不如归去”这一更含形而上意义的悲剧性主题。

这些喜剧不同于传统喜剧的单一性构思,而是“在结构上呈现出双层反向性:表层是喜剧,深层是悲剧”,“主题的表达往往是‘反讽’(irony),情境的设置往往是两难(paradox ),因此,观众得到的审美情感效应是‘黑色’的幽默、悲情的滑稽和崇高的怪诞。

这两极之间的距离拉得越大,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张力也就越强”。

越界:哲学与戏剧的深度融合中国舞台上出现的这批悲喜剧,有别于传统喜剧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哲学的强有力的介入,具体表现为从反映社会问题走向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走向描绘深层次的心理意识,甚至原始欲望和普遍人性。

哲学越界到戏剧领域,使剧作的哲理思辨性得到了加强。

这是中国悲喜剧承接迪伦马特戏剧的又一结果。

迪伦马特在《物理学家》中表现的科学的成果使科学家受难,《老妇还乡》中揭示的金钱的力量既伸张正义,同时又造成新的不义等等,都是想在戏剧中表现丰富性,表现世界的多样性。

无疑,这是现代哲学思潮在戏剧中的反映,其中尤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明显。

人的生存问题、人的异化问题、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我等等,呈现一个又一个的悖论。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喜剧也是从对社会现实层面的批判,逐步深入到一种哲学的探索。

这也是和整个社会的一边启蒙一边反思的复杂历史轨迹基本同步的,其间启蒙的现代性与反思的现代性往往交错重叠。

如果对这种围绕着“人”的哲学思考做一个基本的概括,可以说主要体现为“人生”的反思和“人性”的剖析两个方面。

对《物理学家》中重要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

对《物理学家》中重要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

对《物理学家》中重要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作者:李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2期摘要:悲喜剧《物理学家》是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于1961年创作的,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剧本进行了分析。

莫尼卡代表男性心目中最美好的象牙女郎形象,莫比乌斯的前妻虽离婚再嫁但也牺牲了很多;相反,疯人院女院长则是这些美好女性的反面,不但相貌丑陋,而且向往权力,拥有金钱和名望,具有强大的控制欲。

关键词:悲喜剧,《物理学家》,女性主义,女性形象,性别意识悲喜剧《物理学家》是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于1961年创作的,被认为是除《老妇还乡》之外迪伦马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有著广阔而复杂的时代背景:美苏冷战正酣,军备竞赛如火如荼。

1962年,赫鲁晓夫不远千里把导弹运到古巴,向美国叫板,即使后来又不得不妥协。

虽然这场“导弹危机”并未真正引起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战争,但却从此成为笼罩在全世界上空挥之不去的恐怖阴霾。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时长二十年、地域横跨美苏连带整个欧洲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是以此为基调来解读这部伟大作品的,然而本文将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眼光重新解读其中几个重要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地位和女性批评男女地位不平等存在已久,最远可追溯至《圣经》里,根据《创世纪》所记载,上帝造人时,先造出男人亚当,后为了排解他的寂寞和孤单,才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出女人夏娃,这里明显隐射出男女不等的话语。

从时间上看,男先女后,从起源本质上看,女人是隶属于男人,是男人身体的小部分。

“从部分依附于整体,即可得出女性必然依附男性的价值观念,女性自然也就成为沉默的另一半。

”[1]后来,又是女人夏娃经不起蛇的诱惑,偷吃了知识树的果实,导致了人类被永远地驱逐出美丽的伊甸园,背负起了无法洗去的堕落和沉重的罪恶。

女人因此变成了邪恶的、受诅咒的一类群体。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圣经》和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形态一道压抑贬低奴役女性,女性一直是作为“他者”而存在,没有男性作为参考系,几乎没法定义究竟什么是女性。

浅析迪伦马特《物理学家》的怪诞风格

浅析迪伦马特《物理学家》的怪诞风格

浅析迪伦马特《物理学家》的怪诞风格作者:汤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摘要:1962年,瑞士德语剧作家迪伦马特创作了二幕喜剧《物理学家》。

国际性的题材,宏大的主题,巧妙的构思,严肃的哲理使这部戏剧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怪诞手法的运用,有力增添了悲喜色彩,有助于拉开观众与剧本情节的距离,从而对剧本揭示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怪诞;《物理学家》;迪伦马特[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语戏剧迎来了鼎盛时期。

作为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迪伦马特以其独特的“悲喜剧”(Tragikomödie)风格,鲜明的“怪诞”表现手法,在現代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他的喜剧,不同于传统的凄凄惨惨最终欢喜收场的悲喜剧形式,而是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主题,借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即:“情节是滑稽的,而人物形象则相反,是悲剧性的”。

而作者采用的能产生悲喜交加效果的重要手法就是—怪诞。

“怪诞(德语:Groteske,名词)”在《杜登词典》中的解释为:(文学领域)通过矛盾对立的方式,将可怕恐惧的、畸形丑陋的与滑稽可笑尽可能地杂糅在一起,从而对扭曲变形的现实进行描述1。

所以“怪诞”即是融合了丑恶与滑稽,并以极端化为构成方式,带给观众既恐怖可怕却又荒诞可笑的感觉。

它的内涵还随着时代的更迭、地域的转移而发生变化。

到了现代主义时期,怪诞不再被看作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即兴创作,而是被视为更能勘破现实的艺术途径。

正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说:“我认为现代艺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已不再认同与悲剧或喜剧的范畴,……它视人生为一出悲喜剧,导致的结果便是怪诞成为最贴切的风格。

”迪伦马特强调:“假如用“怪诞”来看待我的戏剧,那就抓到点子上了。

”怪诞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和审美形态,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情节的怪诞,形象的怪诞,语言的怪诞等。

在《物理学家》这部戏剧中,无论是情节的构造,人物形象的设定,亦或是人物语言的描写,处处可见作者精心运用的“怪诞手法”。

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 德语

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 德语

Friedrich Dürrenmatt und Die PhysikerFriedrich Dürrenmatt (1921 - 1990) von Angela von StreitLebenslaufFriedrich Dürrenmatt wurde am 5. Januar 1921 in Konolfingen, einem Schweizer Dorf im Kanton Bern, geboren. Sein Vater war protestantischer Pfarrer des Dorfes. Drei Jahre später kam seine Schwester Vroni zur Welt. 1935 zog die Familie nach Bern um. Vermutlich waren finanzielle Gründe der Anlass dazu. Die Weltwirtschaftskrise machte sich zu diesem Zeitpunkt auch in der Schweiz bemerkbar und das mittelständische Bürgertum wurde ärmer. Friedrich Dürrenmatt besuchte zunächst das Berner Freie Gymnasium, dann das Humboldtianum, wo er 1941 die Maturitätsprüfung ablegte. Er war kein besonders guter Schüler und bezeichnete selbst seine Schulzeit als die "übelste"(Knapp 4) seines Lebens. Die Schule wechselte er, weil ihm der Unterricht nicht gefiel, er schlechte Noten hatte und durch sein Verhalten bei den Lehrern aneckte.Noch in Konolfingen begann er zu malen und zu zeichnen, eine Neigung, die er sein Leben lang verspüren sollte. Er illustrierte später manche seiner Stücke, verfaßte Skizzen, zum Teil ganze Bühnenbilder. 1976 und 1985 wurden seine Bilder in Neuchatel, 1978 auch in Zürich ausgestellt. Trotzdem begann er im Jahr 1941 Philosophie, Naturwissenschaften und Germanistik zu studieren, zunächst in Zürich, aber schon nach einem Semester in Bern. Er hatte es mit dem Studium nicht besonders eilig und entschied sich wohl schon 1943, nicht die akademische, sondern die schriftstellerische Laufbahn einzuschlagen. Sein erstes veröffentlichtes Stück entstand 1945/46: Es steht geschrieben. 1947 fand die Uraufführung statt. 1947 heiratete er die Schauspielerin Lotti Geissler und sie zogen nach Ligerz am Bieler See. Die ersten Jahre bis 1952 als freier Schriftsteller waren finanziell schwierig für Dürrenmatt und seine bald fünfköpfige Familie. Dann besserte sich die finanzielle Situation, besonders wegen der Aufträge von deutschen Rundfunkanstalten, aufgrund derer einige Hörspiele entstanden. Außerdem wird zu dieser Zeit der Verlag der Arche zu seinem Stammverlag. Des weiteren begann er Detektivromane zu schreiben, die zum Teil als Fortsetzungsgeschichten im Schweizer Beobachter veröffentlicht wurden. Die Dürrenmatts bezogen 1952 ihren dauerhaften Wohnsitz in Neuchatel.1950 entstand sein Theaterstück Die Ehe des Herrn Mississippi, mit dem er seinen ersten großen Erfolg auf den bundesdeutschen Bühnen verzeichnen konnte. Weltweiten Erfolg erzielte er mit seiner Komödie 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Die Physiker, er bezeichnete dieses Werk ebenfalls als Komödie, wurde das erfolgreichste Theaterstück in der Theatersaison 1962/63 und 1982/83. Dürrenmatt erhielt etliche Preise für sein Schaffen, das neben Theaterstücken, Detektivromanen, Erzählungen und Hörspielen auch Essays und Vorträge umfaßt. Da wäre zum Beispiel 1959 der Mannheimer Schillerpreis, 1960 der Große Preis der Schweizerischen Schillerstiftung und 1977 die Buber-Rosenzweig-Medaille in Frankfurt. 1969 wurde ihm die Ehrendoktorwürde der Temple University in Philadelphia verliehen und er erhielt Ehrenpromotionen in Jerusalem und Nizza. In den sechziger Jahren stand Dürrenmatt mit seinen Theaterwerken auf dem Höhepunkt seines Öffentlichkeitserfolges.Dürrenmatt widmete sich auch, teilweise sogar hauptberuflich der praktischen Theaterarbeit, erst an Basler Bühnen, nach einem Herzinfarkt im Oktober 1969 in der Neuen Schauspiel AG in Zürich, schließlich in Düsseldorf. Dort fanden auch zwei seiner Uraufführungen statt, Porträt eines Planeten und Titus Andronicus. Er inszenierte mehrere spektakuläre Wiederaufführungen seiner eigenen Stücke, zum Beispiel Der Meteor (1964/65) 1978 in Wien.Besonders in den achtziger Jahren folgte wieder eine Auszeichnung der anderen, u.a. der Österreichische Staatspreis für Europäische Literatur, der Georg-Büchner-Preis und der Prix Alexei Tolstoi der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Ecrivains de Romans Policiers.Dürrenmatt nahm als gesellschaftskritischer Autor in Essays, Vorträgen und Festreden Stellung zu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Er reiste viel, zum Beispiel 1969 nach USA, 1974 nach Israel und 1990 nach Polen und Auschwitz. Es entstanden die Sätze aus Amerika (1970) und der Pressetext Ich stelle mich hinter Israel (1973). 1990 hielt er zwei Reden auf Vaclav Havel und Michail Gorbatschow, die unter dem Titel Kants Hoffnung erschienen.Im Jahr 1983 starb seine Frau Lotti. Dürrenmatt heiratete 1984 die Schauspielerin, Filmemacherin und Journalistin Charlotte Kerr. Zusammen brachten sie den Film Porträt eines Planeten und das Theaterstück Rollenspiele heraus. Am 14. Dezember 1990 starb Friedrich Dürrenmatt in Neuchatel.Frühe Einflüsse der UmweltDürrenmatt stammte aus einem protestantischen Elternhaus, einem recht typischen Hintergrund für Schriftsteller aus dem deutschsprachigen Raum (z.B. Schiller, Lessing, Mörike). Die soziale Stellung seines Vaters hatte ihn in seiner Kindheit etwas zum Einzelgänger unter der bäuerlichen Jugend seines Heimatdorfes werden lassen. Seine Freizeit in seiner Kindheit verbrachte er mit Streifzügen durch die nähere Umgebung, mit Fußballspielen und der Lektüre von alten Sagen und Mythen, genauso wie Gullivers Reisen, Karl Mays und Jules Vernes Romanen.Mit Sicherheit wurde er von dem protestantischen Glauben seines Elternhauses beeinflußt. Teilweise wird Dürrenmatt als Vertreter eines protestantischen Theaters angesehen, so wie Claudel als Vertreter des katholischen (Baenziger 137). Sein erstes Drama Es steht geschrieben ist so gestaltet, daß es sich "zwischen Brechts epischen Theater und den mittelalterlichen Mysterienspielen die Mitte [hält]" (Baenziger 133). Mysterienspiele waren die erste Form von Theater nach der Antike in Europa, in denen religiöse Themen für die weitgehend analphabetische Bevölkerung dargestellt wurden. Dürrenmatt greift also auf abendländische Tradition zurück, wobei es bei Gerhard P. Knapp heißt, "man [habe] gelegentlich [übertrieben] versucht, ein protestantisches Glaubensbekenntnis in Dürrenmatts Werk hineinzulesen" (Knapp 2). Aufschluß über seine Einstellung kann die Beschreibung eines seiner Freunde, Teo Otto, geben. Dieser bezeichnet die Gespräche unter ihnen als sehr christlich und nennt Dürrenmatt einen "[Moralisten], der sich unmoralisch und antireligiös gibt" (Spycher 24).Es gibt keinen Hinweis darauf, daß Dürrenmatt während seiner Jugend besonders an den politischen und gesellschaftlichen Ereignissen der Zeit Anteil nahm. Die auf Neutralität bedachte Schweiz wurde etwas verspätet auch von der Weltwirtschaftskrise ergriffen und konnte sich einer politischen Stellungnahme innerhalb Europas nicht ganz entziehen. Als Zufluchtsort für viele Künstler, die von den Nazis als entartet bezeichnet und vertrieben wurden, wurde die Schweiz aber im Vergleich zu anderen europäischen Ländern kaum erschüttert. Der relativ kleine dreisprachige Staat mit den kulturellen Zentren Zürich, Bern und Basel im deutschsprachigen Raum ist größtenteils ein Alpenland. Er ist in Kantone eingeteilt, die jeder für sich Abstimmungen abhalten können. Die zum Teil sehr reichen und mondänen Städte mit sehr liberaler Politik (z.B. Drogenpolitik) stehen im Gegensatz zu, nach westlicher Auffassung, rückständigen Regelungen der ländlichen Kantone. So wurde in einem kleinen Kanton in der zweiten Hälfte des 20. Jahrhunderts schließlich per demokratischer Abstimmung das Wahlrecht für die Frauen eingeführt.Dürrenmatt sagte später, er sei in einem "[gespenstischen] Idyll" (Knapp 3) aufgewachsen. Die ländliche Umgebung, die Jugendlektüre, vermutlich auch die Gedichte seines Großvaters waren prägend. Sein Großvater verfaßte Werke, die gegen Kleinbürgertum und Bürokratismus gerichtet waren. Er mußte dafür sogar einmal eine zehntägige Gefängnisstrafe absitzen. Bei Dürrenmatt selbst zeigte sich zum ersten Mal der Drang zur Kritik in seinen frühen Kabarett-Texten, wo er (tages-)politische Themen aufgriff.Sein beruflicher WerdegangIn der Zeit des Wiederaufbaus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bestand gewissermaßen ein "Vakuum" ( Knapp 7)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Theaterwelt. Die wirtschaftliche Not hatte vermutlich eine finanzielle Grundlage für das Theater sehr erschwert. Aber die Leere war wahrscheinlich eher dadurch zu erklären, daß sehr viele Autoren ins Exil gegangen waren, die Exilliteratur aber noch kaum bekannt geworden war. Dürrenmatt gehörte mit zu den ersten einer Gruppe von Autoren, die sich mit der gesellschaftlich- politisch-kulturellen Problematik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befaßten.In einem Nachschlagewerk, Drama zwischen Shaw und Brecht (1957), wird Dürrenmatt als die "stärkste Potenz des deutschsprechenden Theaters unter den Lebenden " (Baenziger 121) bezeichnet. Trotzdem er von den Kritikern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lern gelobt wurde, war er selbst der Literaturkritik gegenüber sehr negativ eingestellt. Literaturkritik stellt Ansprüche, nach denen sich "Literatur nur noch studieren, aber nicht mehr machen lässt" (Geissler 74). Er wollte nicht einzuordnen sein, "[galt] lieber als ein etwas verwirrter Naturbursche mit mangelndem Formwillen" (Geissler 73).Obwohl sein Werk viele verschiedene Gattungen umfaßt, war er am meisten dem Theater verschrieben. "Ich gebe die Literatur zugunsten des Theaters auf" (Dürrenmatt in Der Planet 10). So ist auch sein erstes veröffentlichtes Werk ein Theaterstück. Obwohl er "jeden Einfluß Kafkas auf seine frühen Arbeiten [bestritt]" (Knapp 4), tauchen in seiner ersten ungedruckten Komödie, die er als 22-jähriger schrieb, Kafkas Motive von dem Schloßund der Ohnmacht gegenüber der technologisierten Welt auf. Dürrenmatt befaßte sich außerdem intensiv mit der angelsächsischen Literatur. So wird immer wieder eine Verwandtschaft zu Thorton Wilder betont.Vor allem aber studierte er die Theatertheorien Bertolt Brechts. Ähnlich wie Brecht möchte er beim Zuschauer eine Distanz zu dem Geschehen auf der Bühne erzeugen. Groteske Darstellungen sollen die Realität verdeutlichen, bildhaft machen, dem Zuschauer durch die Übertreibung Erkenntnisse ermöglichen. Dürrenmatt prägt den Satz, daß den verworrenen und komplexen Zusammenhängen des 20. Jahrhunderts nur noch die Komödie beikommt.Er unterscheidet sich aber deutlich von Brecht darin, daß er auf der Bühne nicht Weltanschauungen und Ideologien präsentieren, noch Theater um eines bestimmten Stiles willen schreiben will. Die Personen in seinen Stücken sind nicht da, um eine Auffassung oder einen Glauben zu zeigen, sondern "die Aussagen sind da, weil es sich in [seinen] Stücken um Menschen handelt, und das Denken, das Glauben, das Philosophieren auch ein wenig zur menschlichen Natur gehört" (Geissler 74). Zum Beispiel schreibt er Frank der Fünfte, Oper einer Privatbank, ein Stück, das zunächst an die Dreigroschenoper erinnern mag. Doch ist bei Dürrenmatt die Musik nur ein Mittel, den Stoff "komödienhaft, theaterfähig" (Brock-Sulzer 101) zu machen. Sie steht im Hintergrund, anders als bei der konventionellen Oper, auch als bei der Dreigroschenoper. Dürrenmatt experimentiert mit der Bühne, sucht nach neuen Möglichkeiten. Er wird aber nach eigener Aussage später mit "dramaturgischen Kniffen" immer sparsamer (in Der Planet 9).Beim Vergleich von Dürrenmatt und Brecht werden schnell weitere deutliche Unterschiede klar. Brecht sieht im Theater eine Möglichkeit, die Gesellschaft zu verändern. Er will, daß der Zuschauer in einer bestimmten Richtung denkt. Seine Lehrstücke besonders, aber auch die späteren Werke haben didaktischen Charakter. Seine Botschaft ist vom Marxismus geprägt. So soll das Individuum sich der Gruppe unterordnen. Dürrenmatt bedient sich der epischen Mittel Brechts, verwehrt sich aber gegen eine eindeutig belehrende Dramaturgie im Brechtschen Sinne. Vom Marxismus distanzierte er sich spätestens nach seiner Russlandreise 1964 eindeutig.Andererseits beschreibt Dürrenmatt auch seine Position zum klassischen Drama. In einer Theaterkritik über Die Räuber von Schiller beschreibt er dieses heute als wirkungslos, da der Zuschauer nicht mehr erschrecke, sondern klatsche. Die klassische Tragödie bis Schiller habe in ihrer eigenen Zeit noch gelten können, weil sie eine Welt darstelle, die der Realität noch entsprochen habe. Heute müsse der Autor aber eine List anwenden, damit sich das Publikum Dinge anhört, die es eigentlich nicht gerne hört. So stellt für ihn die "Komödie eine Mausefalle [dar], in die das Publikum immer wieder gerät und immer noch geraten wird" (Geissler 75).Dürrenmatts Bedeutung für die TheaterweltDürrenmatt beschäftigt sich mit dem Protestantismus seines Vaters, studiert aber selbst Philosophie. In seinem Studium stösst er auf Nietzsches Lehre, der gesagt hat, es gäbe keine religiöse Bindung mehr. Vermutlich von beiden beeinflußt schreibt Dürrenmatt schon in einem seiner frühen Prosawerke: "Ich bin ein Protestant und protestiere. Ich zweifle nicht, aber ich stelle die Verzweiflung dar" (Spycher 33). Er selbst bekennt sich zu seinem Vater, verspürt eine innere religiöse Bindung. In seinen Stücken geht es auch um Fragen des Glaubens und der Moral, die aber oft verbunden werden mit der Entwurzelung und der depressiven Aussichtslosigkeit der Menschen im 20. Jahrhundert, das durch Wissenschaft, Technologie und Massengesellschaften geprägt ist.Dürrenmatt gehört zu den bedeutenden Dramatikern der fünfziger und sechziger Jahre, die sich noch "um das große Drama...[und] um seine gesamtgesellschaftliche oder gar menschheitliche Relevanz [bemühen]" (W. Barner 682). Anders als in Deutschland können die Schriftsteller in der Schweiz sich den Problemen der Zeit aus einer etwas weltumfassenderen Perspektive nähern. Sie sind nicht so unmittelbar wie ihre deutschen Kollegen von der Schuld ihrer Nation, den Zerstörungen des zweiten Weltkriegs und dem Holocaust beeinflußt.Dürrenmatt möchte dem Zuschauer Zusammenhänge und Fakten verdeutlichen, ohne ihn dabei in eine eindeutige politische oder ideologische Richtung zu drängen. Er ist ein gesellschaftskritischer Schriftsteller, der an der antibürgerlichen Kritik der sechziger Jahre tei lhat und sich ‘literarisch aktiv’ an der Politik seiner Zeit beteiligt. Er kritisiert außerdem das schweizerische Sozialsytem, das Militär und das helvetische Moraldenken. In seiner letzten öffentlichen Rede bezeichnet er die Schweiz sogar als "Gefängnis" (W.Barner 937).Laut W. Barner begeht Dürrenmatt den Fehler, auch in den siebziger und achtziger Jahren noch "Welttheater inszenieren [zu wollen]" (683). Die Strömungen der Zeit sind anders und seine Werke werden nicht mehr so erfolgreich aufgenommen, da der Verdacht besteht, er wiederhole seine Ideen nur noch. Es bleibt aber schließlich ganz eindeutig festzustellen, daßDürrenmatt im Laufe seines Lebens einen ganz eigenen Stil entwickelt.Die Physiker als Beispiel für sein dramaturgisches WerkDie Physiker werden zu Dürrenmatts zweitem großen Welterfolg. Ebenfalls wie bei 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entsteht auch eine Verfilmung. Das Stück wird zum meistgespielten Werk in den Spielzeiten 1962/63 und 1982/83 auf deutschsprachigen Bühnen. 1980 entstand im Rahmen der Gesamtausgabe eine Neufassung.Dürrenmatt wählt die streng klassische Form. Er hält sich an Einheit von Ort, Zeit und Handlung. So verläßt er nie den Gemeinschaftsraum der Irrenanstalt "Les Cerisiers" und die Handlung würde im echten Leben auch nicht länger dauern als auf der Bühne. Sogar die Pause paßt in die reale Zeit. Daßer diese Form wählt mag überraschen, denn besonders sein Werk unmittelbar davor, Frank, der Fünfte, unterscheidet sich in formaler Hinsicht stark. Er erklärt diesen Wechsel damit, daß"einer Handlung, die unter Verrückten spielt, .... nur die klassische Form [beikommt]" (Brock-Sulzer 132). Laut G.P. Knapp stellt Die Physiker Dürrenmatts klarste Komposition dar.[...]Nachdem Dürrenmatt das heaterstück geschrieben hat, fügt er 21 Punkte hinzu, Anmerkungen, die das Werk verständlicher machen sollen. Dabei geht er besonders auf das Paradoxe ein. Er sagt, "im Paradoxen [erscheine] die Wirklichkeit" (Dürrenmatt in Die Physiker 79). Sein Ziel ist es, dem Zuschauer diese Wirklichkeit nahe zu bringen, dadurch, daß er ihn schockiert. In seiner 9. Anmerkung schreibt er, daß "[planmäßig] vorgehende Menschen der Zufall am schlimmsten trifft, wenn sie durch ihn das Gegenteil ihres Zieles erreichen". Außerdem heißt es weiter, daß weder die Logiker, noch die Dramatiker, noch die Physiker das Paradoxe vermeiden könnten.。

当科学遇上伦理

当科学遇上伦理

当科学遇上伦理作者:赵建新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4年第10期大师小传迪伦马特(1921~1990)瑞士戏剧家、小说家,被西方评论界称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

1949年,他创作出了自己的成名作——四幕剧《罗慕洛斯大帝》,之后又有三幕喜剧《天使来到巴比伦》、两幕剧《贵妇还乡》和《物理学家》等作品问世。

迪伦马特往往以强烈的个性、独特的目光来观察人生、审视世界,以叛逆者的姿态,描绘出一幅幅看似荒诞不经,却极具现实意义的人生场景。

这些作品都持久地激发着后人去思考。

分享经典【读书人语】在一个名叫“樱桃园”的疯人院里,有三个女护士接连被病人杀死。

杀人的三个精神病人都是物理学家,一个自称是爱因斯坦,一个自称是牛顿,还有一个叫默比乌斯。

实际上,这三个物理学家都不是真正的疯子,他们来这里都带着各自的目的。

名叫默比乌斯的病人是个天才的物理学家,他发明了一种能够据以发明一切的万能体系。

但他唯恐这一科学成果被用于政治和军事目的,给人类带来灾难,于是出于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他抛妻别子,假装发疯,躲进了这家疯人院。

但他的情况却被外界获悉,自称爱因斯坦和牛顿的两个物理学家就是为了刺探默比乌斯的发明体系,乔装来到精神病院的。

三个护士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她们识破并爱上了这三个物理学家,于是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和信念,把她们勒死了。

这三起“病案”接连在三个月内发生,不能不引起警察当局和司法部门的注意。

他们把精神病院的护士全部换成了拳击手。

这对于想一直呆在精神病院的默比乌斯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两个间谍科学家却认为形势不妙,相继向默比乌斯坦白了身份。

牛顿:不完全是。

说句实话,默比乌斯,我没有疯。

默比乌斯:当然没有疯喽,艾萨克爵士。

牛顿:我不是艾萨克·牛顿爵士。

默比乌斯:我知道。

您是阿尔贝特·爱因斯坦。

牛顿:傻瓜。

也不是像这里所认为的,是什么赫伯特·格奥尔格·博伊特勒。

我的真实名字叫基尔顿,我的年轻人。

浅析迪伦马特剧《物理学家》

浅析迪伦马特剧《物理学家》

浅析迪伦马特剧《物理学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物理学家》问世至今,已半个世纪有余。

我们几乎可以相信作者的创作完全指向外部:要通过物理学家的遭遇指责霸权主义或战争狂人。

但是,或许有一天,霸权和战争都已不存在,但我们相信《物理学家》作为一件艺术品仍会在舞台上释放光彩。

那么,我们对于这部传世杰作的解读怎能仅止步于对霸权和战争的指责呢?诚然,作者对于素材的选取总会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但是最终通过个人情感赋予特定的艺术形式之后,素材便成了形式的一部分。

戏剧终是要表现人的本质、存在、命运,而戏剧的形式则是戏剧“情境赋予人的命运以实在的形式”。

将人物放到特定情境中,这既是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也是理解作品的解读规律。

通过分析形式———情境,来认识其中的人物形象,便可以得出作品的审美主题。

这里反复强调的戏剧情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

”重读《物理学家》,我们会感到这样的困惑:《物理学家》里有一些人物会做出神经失常的举动,让整个场面都带上一些滑稽的气息,但是这些场面相比于整部戏来说非常短暂。

而除了短暂的滑稽之外,不断发生的偶然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引发的人物关系翻转和内心活动的激变,却让我们总有一股“步步惊心”之感。

可是,迪伦马特仍称它为“二幕喜剧”,那么其喜剧性究竟何在?在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动机与命运是源自对不同“智慧”的追求。

另一种“智慧”在心中的涌动,让默比乌斯在探索生命真相而突入一个阒无一人的境地之后,发现真正的发展却需要进入一种理智无法接近的领域。

在探索陷入停滞之后,这另一种智慧却蕴藏着超越的可能。

从作品特定的戏剧情境出发,在情境中分析博士小姐、默比乌斯和他的物理学家同行,以及那授予人们智慧宝藏的“所罗门国王”这三组形象,便会看到一丝异样的光芒向我们开显。

一、博士小姐:自我矛盾的疯子在“博士小姐”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矛盾或错位,而正是这种错位,为我们揭开人物的心中之谜泄下了一缕光线。

文学当助人识己阅读答案

文学当助人识己阅读答案

文学当助人识己阅读答案文学当助人识己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

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

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

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

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①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

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

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

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

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难怪20世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都承认卡夫卡“属于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家族”。

①自审意识需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

现代社会一方面脱离了基本的食物链式生存方式;一方面仍然带有食物链的标记,随时准备弱肉强食,若将这两种现象加以概括,就是“善恶并存”,这是人性本质。

伟大诗人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主人公开拓进取的道路上始终有一个名叫梅菲斯特费勒斯的魔鬼伴随,伺机使坏,诱使浮士德犯错甚至犯罪。

这个故事既是人类进步历史的隐喻,也是个人成长的隐喻,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进取精神与消极精神相伴而行。

德国马克思主义伟大戏剧家兼诗人布莱希特,也在其剧作《四川好人》中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亦好亦坏的女主人公形象。

如何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有能耐的作家自有办法。

例如剧作家迪伦马特在《老妇还乡》中采用的是“精神围攻法”:他让年轻时犯有过失的主人公突然陷入猝不及防的精神围攻之中。

不管主人公怎样东奔西突,只见包围圈日益收紧,绝望中他开始反省自己,决心用生命赎回这一罪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精品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精品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精品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8.1荷花淀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

荷花淀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 清新朴素, 描写逼真, 心理刻画细腻, 抒情味浓, 富有_________。

()。

荷花淀即白洋淀。

孙犁的著名代表作《白洋淀纪事》, 肯定了人民战争, 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_________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展示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

艺术表现上_________、诗意盎然, 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体现了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 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

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 “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 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 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_________的, 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受《荷花淀》创作风格的影响, 文坛曾产生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派流——荷花淀派。

其主要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诗情画意勇往直前别具一格风雨飘摇B.情景交融勇往直前别开生面风雨飘摇C.诗情画意不屈不挠别开生面风云变幻D.情景交融不屈不挠别具一格风云变幻(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 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B.由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更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而使这一流派得名C.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和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使这一流派得名D.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 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的这一流派(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孙犁带领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带领的“山药蛋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流派”。

《物理学家》-迪伦马特

《物理学家》-迪伦马特

《物理学家》迪伦马特物理学家二幕喜剧(1 9 6 2)叶廷芳译人物玛蒂尔德·冯·参特博士小姐精神病医生玛尔塔·博尔护士长莫尼卡·施泰特勒护士乌韦·赛韦斯看护长麦克阿瑟看护穆里洛看护赫伯特·格奥尔格·博伊特勒人称牛顿病人恩斯特·海因里希·埃内斯蒂人称爱因斯坦病人约翰·威廉·默比乌斯病人奥斯卡·罗泽教士林娜·罗泽教士太太阿道尔夫-弗里德里希林娜的男孩子维尔弗里德-卡斯帕尔林娜的男孩子尤尔格-卢卡斯林娜的男孩子理查德·福斯刑事巡官法医古尔警察布劳赫警察第一幕[地点:一座私人疗养院的“别墅”,名叫“樱桃园”,虽然有点破旧,但有一间舒适的客厅。

周围环境:眼前是一段天然的湖岸,稍远的一段则经过人工堆砌;再后面是一座中小城市,既有城堡又有旧城,原先是颇为别致的居民区,现在却杂有一些保险公司的难看不过的大楼。

这个居民区的生计主要靠一所设备简陋的大学——它具有一个扩充了的神学系和夏季语言训练班,其次靠一所贸易学校和一所牙科专科学校,还有就是靠几所女子寄宿学校和几乎不值得一提的轻工业,因而它摆脱了隆隆机声的干扰。

此外,那郊区的景色美不胜收,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那青翠的连绵山峦,密林覆盖的山坡和宽阔的湖面以及近郊那一片广阔的,傍晚炊烟缭绕的平原——昔日是阴暗的沼泽,如今是沟渠纵横的良田沃土。

这一带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座监狱及其所属的大农场,因此大大小小一群一群的犯人影影绰绰,随处可见;他们默默无语,有的锄草,有的掘地。

但地理环境毕竟是无关紧要的,这里只不过是为了叙述精确起见提一下而已,我们可一刻也不会离开这座作为疯人院——现在终于说出这个词儿了——的“别墅”,说得更精确些,我们也永远不会离开这座客厅,我们已经开始严格遵守空间、时间和情节的统一了;情节发生于疯人之中,只有古典主义的形式才能适合于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家》迪伦马特物理学家二幕喜剧(1 9 6 2)叶廷芳译人物玛蒂尔德·冯·参特博士小姐精神病医生玛尔塔·博尔护士长莫尼卡·施泰特勒护士乌韦·赛韦斯看护长麦克阿瑟看护穆里洛看护赫伯特·格奥尔格·博伊特勒人称牛顿病人恩斯特·海因里希·埃内斯蒂人称爱因斯坦病人约翰·威廉·默比乌斯病人奥斯卡·罗泽教士林娜·罗泽教士太太阿道尔夫-弗里德里希林娜的男孩子维尔弗里德-卡斯帕尔林娜的男孩子尤尔格-卢卡斯林娜的男孩子理查德·福斯刑事巡官法医古尔警察布劳赫警察第一幕[地点:一座私人疗养院的“别墅”,名叫“樱桃园”,虽然有点破旧,但有一间舒适的客厅。

周围环境:眼前是一段天然的湖岸,稍远的一段则经过人工堆砌;再后面是一座中小城市,既有城堡又有旧城,原先是颇为别致的居民区,现在却杂有一些保险公司的难看不过的大楼。

这个居民区的生计主要靠一所设备简陋的大学——它具有一个扩充了的神学系和夏季语言训练班,其次靠一所贸易学校和一所牙科专科学校,还有就是靠几所女子寄宿学校和几乎不值得一提的轻工业,因而它摆脱了隆隆机声的干扰。

此外,那郊区的景色美不胜收,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那青翠的连绵山峦,密林覆盖的山坡和宽阔的湖面以及近郊那一片广阔的,傍晚炊烟缭绕的平原——昔日是阴暗的沼泽,如今是沟渠纵横的良田沃土。

这一带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座监狱及其所属的大农场,因此大大小小一群一群的犯人影影绰绰,随处可见;他们默默无语,有的锄草,有的掘地。

但地理环境毕竟是无关紧要的,这里只不过是为了叙述精确起见提一下而已,我们可一刻也不会离开这座作为疯人院——现在终于说出这个词儿了——的“别墅”,说得更精确些,我们也永远不会离开这座客厅,我们已经开始严格遵守空间、时间和情节的统一了;情节发生于疯人之中,只有古典主义的形式才能适合于它。

言归正传吧,关于“别墅”,情况是这样:这一事业的创始人博士小姐——荣誉称号叫玛蒂尔德·冯·参特医学博士——一度把她的全部病人都安置在这里面,他们中有患白痴的上流人物、血管硬化而不再视事的政治家、体质虚弱的百万富翁、患精神分裂症的作家、因抑郁以至神经错乱的工业巨头等等,总之,他们是半个西方世界里患精神病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因为博士小姐是十分有名的,这不仅由于这个成天穿着白褂子的驼背老处女是本地名门望族的最后一个值得一提的苗裔,还由于她是一个博爱主义者,并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个具有世界声誉的精神病医生(刚刚发表了她和卡·古·容①的通信集)。

如今那些头面人物和经常令人感到麻烦的病人都搬到漂亮、明亮的新房子去了,花了惊人的代价,最邪恶的过去也会变成纯洁的愉悦。

新房子坐落在建有各种亭台楼榭(小礼拜堂里有埃尼②的玻璃画)的大花园里的南半部,面对平原;而有不少高大树木蔽荫的草地从“别墅”向下倾斜,直伸展到湖边。

湖的沿岸有一道石墙。

“别墅”里如今住的人寥寥无几,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出入客厅的只是三个病人,凑巧都是物理学冢,说凑巧也不尽然,人们根据人道的原则,让那些应当呆在一起的人住在一起。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每个人构筑了他幻想的世界,在客厅里一起用餐,有时讨论他们的科学,或者默默地坐着发呆,他们安分,听话,无所要求,容易照料,都是讨人喜爱的疯子。

一言以蔽之,如果不是最近以来发生了令人忧虑的,不,简直是可怕的事情的话,他们本来可以称为真正的模范病人:他们中的**********①卡尔·古斯塔夫·容(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兼精神病医生,在研究精神分裂症方面卓有成就。

②汉斯·埃尼(1909~),瑞士画家、雕刻家。

**********一个在三个月前勒死了一个护士,而现在又发生了相同的事件。

于是屋子里又来了警察。

因此客厅里进进出出的人比平时多了。

护士的尸体被指定躺在发生悲剧现场的那块镶木地板上,在背景的后面,以免使观众不必要地害怕,但让人看得出,这里进行过一番搏斗。

家具明显地弄得乱七八糟。

一座落地灯和两张圈手椅倒在地上,左前端一张圆桌翻倒了,几只桌腿对着观众。

此外,改建成的疯人院——该别墅曾经是参特家的避暑之地——的客厅里留下了痛苦的痕迹。

墙壁从上到下至一人高处刷上一层合乎卫生要求的蜡克罩光漆,从而使其下面仍然保留着的精工抹上的石膏平面明亮地显出它的本色。

背景上的三扇门,共一间小客厅,各扇门通向各个物理学家的病房,三扇门都蒙着黑色的皮革。

此外,这些门分别标着1至3的门号。

左侧靠近前厅的一排暖气总管样子很难看;右侧有一个盥洗池,上面一条横杆上晾着几条毛巾。

2号房间(即中间那个房间)传来有钢琴伴奏的小提琴声,那是贝多芬的克罗伊策尔奏鸣曲。

左方是花园的正面,落地长窗的底端与铺着地毯的镶木地板平。

窗子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宽大而厚实的窗帘。

旁门通向一座平台,十一月的明朗阳光使平台的石栏在花园里格外醒目。

那是下午四点半过后不久。

一座废旧的壁炉龛前面围着炉栅,壁炉的右上方悬挂着一幅具有尖形下须的老年人肖像,肖像嵌在结实的镀金镜框里。

炉龛的右前方是一座橡木做的大门,棕色的格式天花板底下悬吊着沉重的枝形灯架。

家具:圆桌,围着它放着三把椅子——客厅已打扫过——它们一律漆成白色。

其余的家具有点陈旧,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风格。

右前方是一张沙发和一个茶几,在它们的两侧各有一张圈手椅。

落地灯照旧放在沙发后面,因此房间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宽敞的:属于舞台上用的东西很少,现代戏剧和古代戏剧相反,羊人戏演在悲剧之前①。

我们可以开演了。

刑事警察在围着尸体活动,他们穿着便服,不慌不忙,是些快活的小伙子。

他们那份白葡萄酒早已下肚,嘴里还冒着酒味。

他们测量呀,验指印呀,等等。

刑事巡官理查德·福斯头戴帽子,身穿大衣,站在客厅的中间。

左边是护士长玛尔塔·博尔,她那坚毅的神情看起来就像她的名字所叫的那样,是个真正的玛尔塔②。

右侧外面的圈手椅上坐着一个警察,并用速记法做记录。

刑事巡官从一个棕色的盒子里取出一支雪茄烟。

**********①羊人戏,古希腊一种插科打诨性质的闹剧,角色化装成半羊半人形,通常在演完悲剧之后,再演一场羊人戏,以调剂一下剧场的气氛。

②玛尔塔这个名字源出《圣经》。

《圣经》中的玛尔塔与其姐姐拉撒路和马利亚均为耶稣所爱。

她虽受耶稣训斥,但对耶稣的信赖与爱戴却坚定不移。

**********巡官可以抽烟吗?护士长没有这样的先例。

巡官请原谅。

[他收起雪茄烟。

护士长来杯茶?巡官最好是酒。

护士长您是在疗养院里。

巡官那就什么都不要。

布劳赫,你可以拍照了。

布劳赫是,巡官先生。

[拍照。

镁光灯发出闪光。

巡官那位护土叫什么名字?护士长伊雷尼·施特劳布。

巡官年龄?护土长二十二。

科尔万人。

巡官家属有谁?护士长有个哥哥,在东瑞士。

巡官通知他了没有?护土长打了电话。

巡官凶手是谁?护士长对不起,巡官先生……这个可怜人确实有病。

巡官那好吧:肇事者是谁?护士长恩斯特·海因里希·埃内斯蒂。

我们叫他爱因斯坦。

巡官为什么?扩土长因为他把自己当作爱因斯坦。

巡官哦,原来是这样。

[他转向那个正在速记的警察。

巡官古尔,护士长的话您记下来了吗?古尔记下了,巡官先生。

巡官是他勒死的吗?法医很明显,用的是落地灯上的插线。

这些精神病人发作起来往往力大无比,真是有点儿非凡。

巡官哦,你这样觉得。

那么,我看让一些女护士来护理这些精神病人是不负责任的。

这已经是第二起谋杀了。

护土长请注意用词,巡官先生。

巡官第二起不幸事故;都是三个月内在樱桃园疗养院里发生的。

(他掏出一本笔记本)八月十二日,一个名叫赫伯特·格奥尔格·博伊特勒的人,自认是伟大物理学家牛顿,他勒死了护士多罗特娅·莫塞尔。

(他放回笔记本)也发生在这间客厅里。

要是安排的是男看护,那就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护士长您信不信?多罗特娅·莫塞尔护士曾是女子角力协会的会员,而伊雷尼·施特劳布护士是全国柔道联合会的女子冠军。

巡官那您呢?护士长我举重。

巡官现在我能不能看一看凶手……护士长请注意用词,巡官先生。

巡官……哦,看一看肇事者?护士长他在拉提琴。

巡官他在拉提琴,这是什么意思?护士长您不是在听着嘛。

巡官那他该停止啦。

[护士长没有立即作出反应。

巡官我得审问他。

护士长不行。

巡官为什么不行?护士长从医疗角度看,我们不允许这样做,埃内斯蒂现在非得拉琴不可。

巡官不管怎么说,这个家伙勒死了一个护士。

护士长巡官先生,这不是一个家伙,而是一个病人,他必须安静。

因为他把自己当作爱因斯坦,他只有在拉提琴的时候才能安静下来。

巡官难道是我发疯了?护士长不!巡官把人搞糊涂了。

(他擦了擦汗)这里真热。

护士长根本不热。

巡官玛尔塔护士长,请您把主任女医生叫来。

护士长也不行。

博士小姐正给爱因斯坦伴奏钢琴。

爱因斯坦只有在博士小姐伴奏下才能安静。

巡官三个月前,为了能使牛顿安静,博士小姐曾不得不跟他下棋。

我再也不信这一套了,玛尔塔护士长。

我非得跟主任医生说几句话不行。

护士长好吧,那就请您等着。

巡官提琴还要拉多久?护士长一刻钟,一个钟头,看情况。

[巡官竭力克制着自己。

巡官好,我就等着。

(他咆哮起来)我就等着!布劳赫报告巡官先生,我们已经搞得差不多了。

巡官 (声音混浊地)可人家把我也搞得差不多了。

[静场。

巡官擦了擦汗。

巡官你们可以把尸首弄出去了。

布劳赫是,巡官先生。

护士长有一条路穿过花园通往小教堂,我来给先生们指一指。

[她打开边门。

女尸被抬了出去。

器械也一起搬了出去。

巡官摘掉帽子,精疲力竭地坐在沙发左边的圈手椅上。

在钢琴伴奏下,小提琴的声音仍不断传来。

赫伯特·格奥尔格·博伊特勒穿着一身十八世纪初的服装,头戴假发,从3号房间走出来。

牛顿我是艾萨克·牛顿爵士。

巡官我是刑事巡官理查德·福斯。

[他坐着不动。

牛顿很高兴。

非常高兴。

实在高兴。

我听到过挣扎、呻吟、喘息的响声,接着人们来来去去。

敢问,这里发生什么事了?巡官护士伊雷尼·施特劳布被人勒死了。

牛顿全国柔道联合会的女子冠军?巡官全国冠军。

牛顿真可怕。

巡官被恩斯特,海因里希·埃内斯蒂勒死的。

牛顿但他正在拉提琴呢。

巡官他必须安静。

牛顿这场搏斗恐怕把他弄得也够呛,他体质本来就虚弱。

他用了什么?巡官落地灯上的插线。

牛顿落地灯上的插线。

也有这一种可能性。

这个埃内斯蒂。

他使我感到难过。

难过极了。

那位柔道冠军也使我感到难过。

请您允许,我得把屋子收拾一下。

巡官请吧。

现场已经拍过照了。

[牛顿将桌子翻过来放正,又摆好椅子。

牛顿我容忍不了这乱七八糟的场面,我本来就是由于讲究秩序而成为物理学家的。

(他竖起落地灯)我之所以成为物理学家,就是为了使大自然中的杂乱无章的现象还其井然有序的原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