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儿 森普尔 亨丁顿 二、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培根 叔本华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特征, 特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贬低和忽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影响, 的重要影响,过分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三、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白兰士 白吕纳
R: S人+S地=S :
V人+V地=V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政策
畜牧业盲目发展 气候 土壤 水源 植物生长不良
粮食与饲料不足 滥伐、滥垦、滥牧、滥撬 森林消失 草场退化 荒漠化
西北内陆地区人地矛盾示意图
四、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P25-28 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 25经济条件: ⒈经济条件:⑴经济关系国际化 ⑵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⑶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⒉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⑴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⑵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⑶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⑷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⑸区位因素有静态转变为动态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1.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
阶 时 段 崇拜自然
期 采猎文明(一万年前)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原始技术—石器、木 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 题 食物短缺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恐惧和依赖 无结构系统
㈡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⒉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 定的影响

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各具有什么特点

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各具有什么特点

一、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各具有什么特点?与人类文明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1、答: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利弊角度来考察和研究环境,有以下特点:(1)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是部分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

(2)变动性与稳定性:环境是变化的,具有变动性;环境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稳定性。

二者是共生的,相辅相成的。

(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价值源于环境的资源性,环境状态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

2、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产物,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又是自然生态的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是由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生存方式所创造的文明决定的。

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类型。

生态演变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的主轴越靠近当代,导致的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越明显。

二、分析中西方古代环境保护思想1西方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1)古希腊是在肥沃土地上发展农业,创建文明体系。

大量植被破坏和过度放牧导致生态恶化。

公元前590年左右,梭伦提倡在坡地栽种橄榄、葡萄。

古雅典,种葡萄就发奖金。

(2)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60年左右,哲学家/诗人卢克莱修意识到意大利的土壤侵蚀及地力耗竭的严重性。

历史学家李维曾探讨过军队的口粮和给养来自何方,但没能从自然环境的破坏中找到原因。

3)西欧西欧文明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西欧的生态环境一直没有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未威胁到西欧文明的延续。

原因: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土壤的保持,西欧人长期努力,实施各种使用措施,加固他们的自然基础。

农业分布一直在较好的土地上,林地未被砍伐。

14~15世纪轮作制。

西欧城市环境有污染2.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1)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对森林、水源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地关系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发展阶段
全球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以 及演进机制
第一组 讲课:梅柏军 组员:王娜娜 蔡娣 张曼丽 胡丫头 李俊美 王凤 梅雪霞 蒋秀英 梅柏军 李军 李卫鹏 卢宇 刘鑫
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 (一) 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 (二)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1.原始农业社会 2.传统农业社会 (三)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四)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
自 然 的 模 仿
人 地 关 系 基 本 和 谐
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 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 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 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11
足。
◆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和打制的
石器(如石锤、石片石器等)为主。
◆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
根本性变化。
9
石铲
石斧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
原 始 农 业 最 初 仅 仅 是 对 社 会 具生 的产 极技 端术 落和 后生 产 工 极 低 的的 人消 口费 规水 模平 和 不 大 消 费 的结 压构 力对 不自 大然 系 统
(四)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
信息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 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
时 期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的以微电 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 家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信息社会时代。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步入信息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这 并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目前, 世界上步入信息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但其距 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特征还是存在相当的距离。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机械论方面: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人类环境的基本特征

人类环境的基本特征

人类环境的基本特征
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多样性:人类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如大气、水、土地、生物等,以及各种社会环境要素,如文化、经济、政治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环境系统。

2. 有限性:虽然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和活动却不断增长。

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

3. 整体性:人类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个环境要素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 动态性:人类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等。

这些变化可能是缓慢的、渐进的,也可能是突然的、剧烈的。

5. 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之间找到平衡。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总之,人类环境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认识到环境的多样性、有限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引导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生态学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

环境生态学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它所在地关系的一门学科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用“组织层次”或称为“生物学普”来表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每个组织层次和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组成了其独有的功能系统。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按生物类群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和微生物;按环境或栖息地分为陆地生态学淡水和海洋;按理论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有应用生态学。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2野外调查实验室和长期定位实验结合3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4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应用5新技术的应用种群生态学:研究栖息在同一地域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种群的年龄组成,型比例,数量变动与调节等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群落生态学:研究栖息于同一地域中所有种群集合体的组合特性,他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群落的形成与发展等。

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肌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既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

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与生存环境不协调。

第二章环境及其类型: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

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类型: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湿度降水风和气压等,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主要指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各种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改变的作用越来越大。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2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3shelford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就会影响该物种的生存和分布,那些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种类,分布较广,为广适性生物,反之为狭适性生物。

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者:林丛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5期摘要: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的既是学科重点又是学习难点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致力于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教师学教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本文从具体教学案例入手,通过对教学关键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解决策略两个层面进行解读,以期为解决“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相互关系”这一教学关键问题提供可靠的范例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感知”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关键问题核心素养空间感知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明确要求,提出要提升育人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那么,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以为,前提是必须促进整个教师队伍核心素质的提升。

基于此,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即教师在课堂上需致力于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实践能力。

本文以《万千明镜映炊烟——元阳梯田》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相互关系”这一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过程,凸显对学生“空间感知”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系统分析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或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或逾越的、最基本也是最紧要的教学问题,简单地讲,既是学科重点又是学习难点的问题[1]。

那么,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相互关系?这必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教学关键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感知”这一核心素养,空间感知是指在人地观的指导下,对不同尺度的人类生存空间(区域)的认识(感性、理性)过程[2]。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区域的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例示(举例)、推理(推断)、比较、说明,就有关事实等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能够展开综合分析;也可包括具有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等国际理解。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城市环境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1.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调控3.城市人口的结构、密度、变化速率和空间分布,以及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4.城市物流与能留的特征和速率5.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的关系6.城市环境质量与居民健康的关系、社会环境对居民的影响7.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8.城市的景观和美学环境9.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规划,城市各环境质量与标准10.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类环境从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和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机泵物质组分。

环江要素的基本属性:1.最小因子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互相联系及互相依存环境的功能:1.空间功能2.营养功能3.调节功能环境的特性:1.环境自身的特性:a.环境平衡b.复杂性导致稳定性c.子系统的协同作用2.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性:a.整体性b.有限性c.自净性d.不可逆性e.隐显性f.持续性g.灾害放大性第一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作业08财务管理4班杨裕民课堂编号:25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一、人与地球关系概论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依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

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人与地球表层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在人类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其实也在改造着人类, 当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日益增多,抛向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与日俱越来越越多时,大自然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

其中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比如,毁林垦种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的建造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等等。

总而言之,人类已经和正在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二)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进程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将按照自身演化的规律进行演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演化方向的程度。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也会发生改变。

(三)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人类改变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水的控制。

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不仅会使长江入海流量减少,而且会增加黄河流域的水量。

从而使两个流域的水分循环发生变化。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

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学说。

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有哲学和实践的双重特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体系构造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观,科技政策。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要有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的关系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辨析(指导和统帅关系与事实不符,缺少依据,应为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是二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学科之间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科学技术方法的革新也通过自然辩证法充实和丰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1)古希腊创立朴素辩证法,以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为核心,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2)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包括: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3)马恩共同创立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注重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1 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

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

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

特别是18世纪后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伐森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以及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形势下,爆发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整个公众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

思想家在预测未来世界的主要议事日程时,把世界环境退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放在重要位置;哲学家呼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建立尊重自然的哲学;科学家在确定科研课题时,把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资源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作为主要挑战,拟定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案;政治家纷纷提出环境保护方案,把环境保护与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目标结合起来,环境保护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主题;企业家和农场主开始关心自己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生态学意义,纷纷把环境保护列入企业发展目标,开发绿色技术或生态技术,出现了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的趋势;更有越来越多的公众,抛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绿色消费”的潮流,喜欢购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产品,如绿色食品、生态时装、绿色汽车、冰箱和空调器等等受到消费者青睐而走俏市场。

环境意识体现了人类价值观的完善与进步。

其特征是:(1)环境意识的科学基础是人类生态学而不是地理学。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低碳社会构建的必要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因而如何协调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低碳社会建设是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经历三个大的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样被大自然的威力所震慑,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

”这种状况是人与自然界的原始的“同一性”表现,这种同一性是由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随着人类获得的生产力的增长,人类逐渐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因而出现了征服自然的思想和行动。

最后,在未来社会,共产主义走入融合期,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文明来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原始文明:人消极适应自然这一时期,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原始人以现成的自然物为生活资料,人类过着几乎和其他动物一样完全融会于自然之中的原始生活。

由于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简陋,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人类受外部自然的驱使,处于屈从、被支配的状况。

人与自然的这种原始结合,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天然的、纯朴的和谐,以及生态环境仍然处在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如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的认识。

因为在这一时期,原始人还没有真正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人与自然的统是缺乏分化的原始统一。

此时人类基本上是受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当然,也正是由于人类不能主宰和支配自然,才使得原始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对混沌同一的、自在的和谐关系,使得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自在和谐地存在着,并按自身的规律持续进化,进而发展出新的文明形态。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各阶段的特征自然观就是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属人类认识的一种形态。

自然观有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解、哲学解和历史解三层含义。

1、史前神话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拟人化解释,由神来控制一切。

2、古希腊自然观(朴素的)在神话自然观盛行的同时出现,基本思想就是用自然而不是用神来解释自然。

3、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终极的、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创世,创世前没有时空,上帝超越时空而永恒。

最终的原因和目的都是上帝。

用超自然的神来解释世界。

4、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7、18世纪)近代科学诞生前的自然观大都主张自然是有魔力的、神性的或有生命的,是充满了精神和智慧的。

这是自然附魅的观点,带有神秘论色彩,赋予自然以人格化特征并以此解释其运动变化。

5、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6、系统自然观(新发展)7、生态自然观(新发展)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二、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界,社会与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的本质及其规律,它所研究的只是自然界的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第一,对象不同:具体科学以某一领域作为自己的对象,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作为对象;第二,方式不同:具体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则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关于什么是哲学,需要加以全面把握,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点。

这部分近些年没有出过题,但不要忽略,因为首先必须把握什么是哲学,这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首要应把握的内容。

这部分出大题的可能性较小,经常出选择题。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部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抚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著作,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 - 1895)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对过去自然科学发现的总结和对未来科学发展的预测。

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其基本内容是:其一,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即系统自然观;其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的,即演进自然观;其三,人、自然与社会可以而且应当协调发展,即生态自然观。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系统、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

系统科学: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是一个知识体系。

系统工程: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技术。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不断革命模式。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当面对问题时,人们通过提出猜测性的理论,试探性地去解决问题,再进一步通过证伪或反驳以排除错误。

如果理论未被驳倒,就可以成立,得到接受;如果理论被证伪,驳倒了,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上述过程就循环往复。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绪论: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

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

B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

三个不同性级: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

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

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

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

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

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

“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环境与健康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人类主要生活于地球表层。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划分为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动植物活动的生态系统(又称为生物圈)。

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由于长期进化过程而逐渐地建立起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这称为生态平衡。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维系生物种群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即在生态环境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锁链关系。

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而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又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累积有重要影响。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

即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如果与环境中的浓度相比,这种生物放大作用可达千倍、万倍,从而损害人类的健康。

世界上已经确认的环境公害病:水俣病、痛痛病都与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有关。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热相关死亡人数产生重大影响。

热浪冲击可能会导致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对老人、儿童及病人,可导致热胁迫死亡率急剧上升;许多虫媒疾病属于温度敏感型,全球气候变暖将使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其他经水、食物传播的疾病也可能出现地区分布的扩展和传播时间延长;此外,气候变暖可导致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冰雪覆盖大陆地面积缩小。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绪论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

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包括:(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随: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相对独立性——部门自然地理学;(2)整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3)区域性——区域自然地理学4、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2)三层次:即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P6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

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戴维斯的人地和谐论。

P6景观学派:认为: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个别区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从小地段的识别到自然区的划分,以及地球表层的区域差异。

P11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2)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5)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地球表层仍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名词解释1.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2.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3.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

4. 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5. 土地评价: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在该种利用下的潜在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以便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生产要求,保持环境质量。

6. 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自然地带大多不能横贯大陆,是地带性因素在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的变型。

1. 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 耗散结构: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3. 周期性节律: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

4. 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5. 土地分等:土地分等即土地评价。

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在该种利用下的潜在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以便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生产要求,保持环境质量。

6. 地区性:在一定的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是非地带性因素叠加了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1. 经济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

3. 旋回性节律: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4.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其生存和发展都一直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从自然环境仲获取物质和能量,然后又把利用过的物质与能量以废物的方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不知不觉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其实质是一种新陈代谢系统,或者说是一种通过人类创造的社会经济机构,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和转化的系统,人们通常称之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或者说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跨度,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且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甚至于跨越整个生物圈;经由大规模的自然地理环境改动,人类迫使其为满足各种不同需要而服务;但与此同时,人类又必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一切生活资料来维持生产与生活。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虽然性质迥异于其他的生物生态系统,但是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该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变化;据此可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历史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种植业产生前阶段(旧石器时代)
当时古人类以狩猎、捕捞和采集现成食物为生,生活范围极其狭窄,使用的都是一些石器和竹木制作的粗糙的原始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只能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很小的影响,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是纵火围猎,但那也是暂时性的,是可以在较短期的时间内慢慢恢复的;它既不会对人类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也不会对人类生存构成任何威胁。

总体来说,在本原始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建立,人类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方式也大体上相近与动物,同样都是依附着自然生存,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二、原始农业至小农经济发展阶段
该阶段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渐兴起发展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随着采集的逐步发展出现了原始种植业,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也因为农业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单纯依附自然,进入到顺应自然的新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的特点是,人类逐步开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来生产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尚自有限,因而在自然灾害的面前还是听天由命的状态。

在本阶段,人类所建立的农牧业环境是依靠人类保护和控制的,而依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物学生产过程的基本特性,因而它属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

三、工业化阶段
18世纪中叶过后,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给生产力带来的大解放,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的新时期,各式各样的新型生产工具不断涌现,促进了人类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的迅猛发展。

该阶段,人类在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经济机
构,大大增强了对自然环境改造和利用的能力;工业的发展使各种自然资源都得到开发和利用,愈多愈多的工业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过去单纯依靠自然初级产品维持生存的原始状况,进一步减少了人类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直接依赖;同时人类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垦殖利用,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规模的化肥、农药被投入使用,大兴水利工程和发展农业机械,把依靠人力和畜力维持的农业,逐渐改造成为依靠机械化、水利化和化石能源来维系的现代农业;与此同时,天然牧场向现代化的人工牧场逐步过渡;农业生产进一步臵于人工的保护和管理之下,使农牧产品和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更加大的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环境对它的束缚;人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却同时片面强调按人类自身发展所需要来改造环境,自认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至此人类渐渐走上了一条以牺牲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的发展之路。

因此尽管在本阶段,人类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转化的规模迅速在扩大,交换的方式由单一的生物学方式转变为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式,并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成功地建立起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滥用以及废物的无限制排放,引起了多种自然资源的枯竭、土壤侵蚀和沙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在工业化的浪潮中所建立起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只不过是一个人地之间存在严重对立的系统。

四、建设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新阶段
自20世纪6、70年代以来,在总结了几千年来人地相互作用的经验教训后,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人类须自觉地与自然界充分合作才能消除人地之间濒临破灭的紧张关系,共同建设一个既有利于人类又有利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人地系统。

尽管现阶段人类面临着工业化不可避免带来的各种严重挑战,面临着协调人地关系的艰巨任务,但是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民已经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极端重要性,现正在动员更多的人一起来恢复和改善已经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致力于共同建立相互促进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这将标志着建设协调的人类系统的新阶段的到来。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必将能最终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