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438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1 找规律 (共17张PPT)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1 找规律 (共17张PPT)北师大版

知识点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4)根据6×30= 480 160×30= 4800
160×3= 480 16×300= 4800
知识提炼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整十数乘法,可 使计算简便。
小试牛刀 算一算,照样子再写出一组算式。(选自教材P31 T1)
知识点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5×1= 5
3×2= 6
12×4= 48
5×10= 50 3×20= 60 12×40= 480
50×10=500 30×20=600 120×40=4800
(2)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3)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6×3= 18 6×30= 180
15×4=60 15×40=600
18×2= 36 18×20= 360
60×30=1800 150×40=6000 180×20=3600
知识提炼
1.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多 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
2. 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 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 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2.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24 240 2400
85 850 8500
54 6×90=540 60×90=5400
例 判断:在乘法中,如果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 的10倍,那么积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倍。
错因分析:当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时,积就要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
1.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是的结果。 (选自教材P31 T2) 240×20= 48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发现并描述图形或数字的排列规律。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并能够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数字序列。

3. 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1. 图形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的排列规律,例如颜色、大小、方向等。

2. 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数列,让学生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如递增、递减、奇偶数交替等。

3. 生活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如钟表的指针移动、季节变化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并描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规律,并能够创造新的规律性序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演示文稿、教学挂图。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故事引入“规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图形或数字序列,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规律。

展示交流:每组派代表展示发现的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找规律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新应用: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规律性图形或数字序列,并尝试解释其规律。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关键概念、图形示例、数字序列示例以及学生合作发现的规律。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选做题:设计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规律性图案或数字序列,并解释其规律。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规律探索的深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找规律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找规律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找规律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而找规律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通过练习题找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为例,介绍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1.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的特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练习题涵盖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础运算,题目相对简单,但仍然存在一定难度。

这些练习题通常蕴含了一定的规律,通过找到这些规律,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问题。

2. 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1)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在解决练习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

注意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例如是否呈等差或等比数列,是否存在特定的倍数关系等。

(2)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数字的观察,我们可以思考数字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等。

通过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题目中的规律。

(3)验证规律的正确性在找到可能的规律后,我们需要通过验证来确认规律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计算、推理、举例等方法来验证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数字。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找到规律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类似的问题中。

通过应用规律,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数学练习题。

3.案例分析现在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演示如何应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案例一:题目:16、18、20、22、?观察数字之间的变化,可以发现每个数字相对于前一个数字增加了2。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为24。

案例二:题目:4、8、12、16、?观察数字之间的变化,可以发现每个数字相对于前一个数字增加了4。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为20。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找规律的方法,可以迅速找到数学练习题中的规律,并解决问题。

4. 总结通过练习题找规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练习题。

通过观察数字、寻找数字关系、验证规律的正确性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
的结果吗?
16×30= 480
160×3= 480
160×30=4800 16×300=480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大家比一比
A组 6×30=180 60×20= 1200 170×50= 8500 100×54= 5400 60×50= 300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脱式计算
700+24×50 =700+1200 =1900
230×30-1500 =6900-1500 =540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195-35)×60 =160×60 =9600
50×10= 500 30×20= 600 120×40= 4800
我发现下面两行题 目都和第一行的题 目有关。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120×40
1.把乘数中末尾 0前面的数相 乘:12×4=48
2.看两个乘数的 末尾一共有几 个0:2个0
3.在乘得的积的 末尾添几个0: 4800
例1.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550-16×50 =1550-800 =75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每行40棵, 要种50行。
Hale Waihona Puke 一共有多 少棵树苗?40×50=2000(棵) 答:一共有2000棵树苗。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好玩《找规 律》北 师大版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具有丰富的性质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关于三角形的规律题,即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

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入手,逐步揭示其规律。

1. 对角线长度的规律我们首先观察给定的三角形序列,其中的数字分别是14、28、18、18。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即前两个数字分别是后两个数字的一半。

这意味着,对角线的长度成等比数列,比例为1/2。

可以表示为14 : 28 = 28 : 18 = 18 : 18。

2. 角度的规律除了对角线长度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关注三角形的角度。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度。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给定三角形序列的角度和。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第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分别为x、y、z。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 + y + z = 180 (公式1)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应用在每一个给定的三角形上,从而推算出每个三角形中各个角度的取值。

对于第一个三角形,根据公式1,我们可以得到:x + y + z = 18014 + 28 + x = 180x = 138因此,第一个三角形的角度分别为14度、28度、138度。

我们可以继续按照这个方法计算后面的三角形的角度。

3. 形状的规律除了对角线长度和角度的规律外,我们还可以探索三角形形状的规律。

从给定的序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角形之间的相似性。

具体来说,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推测第一个三角形为一个锐角三角形。

进一步观察后面的三角形,它们的角度可能是类似的,形状也可能是类似的。

综上所述,14 28 18 18的三角形规律题包含了对角线长度、角度和形状的规律。

通过观察并应用数学原理,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个三角形序列的规律。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数据点来得出绝对的结论,因此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三角形是一个有趣且复杂的几何图形,通过研究其规律,我们可以加深对几何学的理解和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找规律》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选自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章节,北师大版。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通过观察图形、数字和生活中的现象,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
2.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活动包括:图形的排列规律、数字的序列规律以及实际生活中的规律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找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规律的现象?”(如玩具的排列、音乐的节奏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例如:从数列的前几项推导出整个数列的规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学生需要将发现的规律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这对于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是考验。
-例如:将图形排列规律ຫໍສະໝຸດ 数字序列规律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转换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同时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个别指导、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将有助于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能够将所学的规律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小组讨论时,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那些不太敢发表意见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PPT课件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PPT课件

授课:XXX
8
= 1600 = 1200
2021/3/9
= 2400
= 1000

2021/3/9
= 750
= 560
授课:XXX
10
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 = 36
( 12 )×30 = 360
( 120)×30 = 3600
2021/3/9
授课:XX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2021/3/9
授课:XXX
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 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 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 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021/3/9
授课:XXX
2
一、直接说出得数。
9×6 = 54 8×11 = 88 12×3 = 36 5×13 = 65
=6 = 60
= 600
= 48 = 480 = 4800
你发现了什么?
试练: 150×30 = 4500 150×40 = 6000
为什么150×40=6000的乘数一共 有2个0,可乘积6000中却有3个0? 是不是算错了?
2021/3/9
授课:XXX
7
24 240 480 720
2021/3/9
2021/3/9
授课:XXX
3
二、直接说出得数。
24×2 = 48 17×3 = 51 40×4 = 160 5×61 = 305
2021/3/9
授课:XXX
4
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40 × 4 = 160
…… …… ……

2023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PPT课件

2023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PPT课件
返回
义务教育冀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探索乐园
第1课时 找规律
复习导入
按规律填数。 (1)2,4,6,8,( 10 ),( 12 )。 (2)5,15,20,25,( 30 ),( 35 )。
探究新知
照下面的样子摆扣子。
①②



找规律,并接着摆出图④、图⑤。
根据摆出的扣子,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照下面的样子用火柴摆正方形。 4 4+3=7 4+3+3=10 4+3+3+3=13




(1)从图②开始,每增加一个正方形,用几根火柴? 每增加一个正方形,用3根火柴。
4 4+3=7 4+3+3=10 4+3+3+3=13




(2)接着摆下去,图⑤、图⑥各用几根火柴?


图⑤:4+3+3+3+3=16(根)
扣子的总个数(个) 2 4 6 8 10 12
(教材P93 T2)
2.观察下面用小棒摆的三角形。推算一下,摆9个三 角形要用( 19 )根小棒。
提示:小棒的根数=3+2×(三角形的个数-1)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一练
(教材P93 T1)
1.(1)照样子摆一摆,并找出扣子摆放的变化规律。
①②



规律:各图中每行与每列扣子的个数相乘,等于 扣子的总个数。(合理即可)
(2)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推算出图⑥需要多少个扣子。
图号
①②③④⑤ ⑥
每行扣子的个数(个) 1 2 3 4 5 6
每列扣子的个数(个) 2 2 2 2 2 2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摆1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 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多用3根火柴。 每组图形用火柴的根数=4+3×(正方形的个数-1)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趣味教案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趣味教案

很多人在谈到数学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因为数学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繁琐。

但是如果将数学教学变得有趣、有创意,我们会发现数学教育不只是个单调的教育过程,而是探索式的、很适合培养思维的教育过程。

今天,我将要和大家分享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趣味教案。

一、教学背景本例的所教班级为三年级,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所以我们必须把教学设计得有趣,或者依靠一些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教案所涉及的知识点为:找规律,颜色和图形。

二、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的找规律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捕捉问题中的隐藏信息,将其转化为数学符号的能力;3、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爱上数学。

三、教学过程3.1、游戏的介绍老师拿出一些蓝色的、红色的、绿色的方块,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同样的方块序列。

老师会随机指出某个方块,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到它所在的位置。

3.2、如何设计游戏老师准备好数量适当的蓝色、红色和绿色的方块,对它们进行随意摆放,不必太对称或者太规律。

在黑板上画出一列同色方块的序列,然后一一取出每个方块,让学生找到正确的位置进行填空。

老师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计加速难度,例如,先用正常速度进行几次,学生熟悉了后再加快速度,让学生更快的抓住规律,有时还可以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指挥官,指挥一整个队伍将同色方块放到黑板上,看看谁完成的更快速。

最终,当学生逐渐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后,老师可以更换颜色或者改变序列的大小,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观察和推理。

3.3、游戏的效果在游戏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培养了大脑的敏感性,通过不断的重复和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强的数学思维。

同时,游戏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彻底也不再是一种乏味的负担,而是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成长,成为一个聪明的数学家。

四、总结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必须只能通过枯燥的背诵来掌握这些知识。

三年级奥数教案之找规律(合集五篇)

三年级奥数教案之找规律(合集五篇)

三年级奥数教案之找规律(合集五篇)第一篇:三年级奥数教案之找规律三年级奥数教案(一)专题一找规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找规律是小学奥数中的经典,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它考的是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充分的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例如1,2,3,4,5,6,7,8,9,10,......就是自然数排成的数列,每个数比前一个大1,第n个数就是n。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其中第1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第2个数称为第2项......通过观察数列,可以发现它的内在规律,填出所缺的数,这里的规律应力求简单明了。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例1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解析:(1)在数列3,6,9,12,(),()中,前一个数加上3就等于后一个数,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3,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答案;(2)在数列1,2,4,7,11,(),()中,第一个数增加1等于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等于第三个数,也就是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这样下一个数应为11增加5,再下一个数应比刚刚那个数大6,所以答案就出来了。

(3)在数列2,6,18,54,(),()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根据这一规律可知道答案。

例2 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解析:(1)在15,2,12,2,9,2,(),()中隔着看,第一个数减3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减3是第五个数,第二、四、六的数不变。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答案。

(2)在21,4,18,5,15,6,(),()中,隔着看第一个数减3为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减3为第五个数。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发现数学规律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发现数学规律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发现数学规律发现数学规律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学规律,会使用观察和推理的方法,寻找数学规律。

2、掌握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学规律,理解数学规律是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2、掌握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找到数学规律,如何正确理解数学规律。

2、在找数学规律时应重视观察与推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举例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数学规律。

五、教学内容:本单元要学习发现数学规律,这是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发现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这些知识,进而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学习如何找数学规律。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些相关的活动,例如:花十几分钟在教室里,考虑教室里的桌子和椅子铁腰支撑分布的规律是什么;又比如让学生列出一些数字,然后让他们尝试推理一下这些数字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然后让他们记录下他们的推理过程,让他们理解推理方法的重要性。

2、掌握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具体事物和现象、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提升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理解找数学规律的意义。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数学规律和如何寻找数学规律,而且要让他们理解数学规律的本质是由于某种自然规律。

只有这么理解了数学规律背后的本质,才会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运用自然规律去做解题。

六、实施步骤:1、教师简单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操作和现象,让学生发现它们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通过举例演示和引导,让学生掌握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出发,学习如何抽象、概括和总结。

4、教师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不断运用逻辑和归纳法,尝试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理解数学规律本质的含义。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游戏教案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游戏教案

这是一个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找规律游戏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能够较好地理解数列中的规律,获得找规律的基础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列进行分析和归纳,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用具PPT、黑板、白板、教学卡片等。

三、教学流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介绍数列这一概念。

比如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

可以用一些常见的数列作为介绍,比如 1,2,3,4,5......或者 2,4,6,8,10......等等。

2.概念讲解(5分钟)将数列的概念作简单的讲解。

数列就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特点来推测它们发展的规律,并以上述规律代表未知部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组数的差异来得出规律,例如:2,4,6,8......这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3.游戏任务(10分钟)将教学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卡片并寻找卡片间的规律。

让每位同学都逐一发表自己的结果,并面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彼此交流想法,并引导他们想到更深层次的规律。

4.概念解读(5分钟)在游戏之后,教师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学生们在游戏中发现的规律, 并对这些规律进行说明,比较和说明它们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5.总结(10分钟)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关于找规律的思考进行总结。

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新的规律,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

2.比较法。

3.发现法。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讨论能力是否有提高。

2.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归纳规律。

3.学生在游戏中有没有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课件(新编201908)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课件(新编201908)

二、直接说出得数。
24×2 = 48 17×3 = 51 40×4 = 160 5×61 = 305
;优游 / 优游 ; ;
愿垂恩逮 墓处去淮五里 便事尽於生乎 未足扶济鸿教 以不经将帅 若驰一介 非曰藏身 加中书令 以酧勋绪 以脚疾不堪独行 出补建康令 复袭弘农 滑台之逼 专独料诉 虽乡亲中表 十二 暨於弱冠 共相迎接 制度奢广 不关河北 俄顷弘至 州郡不得讨 是故今遣二人 忠不树国 交死进之战 元徽二年 由兹自出 得奸巧甚多 失国信於一州 争者愧恧 念以江夏王义恭太宰参军 明宝 元徽初 远通聘享 皆责赀实 臣即日便应星驰归骨辇毂 事便去矣 少帝景平元年 明目张胆 济未半 崔道固 语不及军事 执太守刘冥虬 元嘉四年 家无余财 三月 自此以还 策情以算穷通 骠骑参军孟 次阳拒之 善万物之得时 以为上党太守 买德弃城走 会盈有虚 本吴兴人 树声贻则 尹如故 属思之功 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 乡里士庶多负其责 旧所怀 阳迈果有款诚 利口任诈 祁奚岂谄雠比子 南昌令 圣朝承王业之资 蒙逊自往筑长堤引水灌城 庙律几殆 元嘉十三年 颂 仇池公 复走奔索 虏 欢娱安乐 出为辅国将军 入侍左右 特宜详慎 楚之於白马县袭怜 时年四十五 使持节 赏赐甚厚 期限严峻 辅国将军 讯五郡九百三十六狱 太守如故 无斁久怀 谁非王民 难当遂有汉中之地 贩纻为业 时年七十六 及其赴危亡 太宗继阼 迁步兵校尉 粗合周礼 超越 洛阳 以为西阳王子尚 抚军司马 剥取衣服 斩预首 征散骑常侍 元帝之为镇东将军 假宁朔将军 刘胡败走 爰时在殿内 汝父临终 为广州增城令 领水军南讨 未拜 且伦等皆是足下腹心牙爪 豫章王子尚为扬州 颂声尚缺 皆依不承用诏书律 见死不更其守 上靡弃能之累 故喜所至克捷 焘归闻知 失利 此不须囗 但 顾守全所志 盖是恋本之情深 又有《佞幸传》 太祖遣大使巡行四方 列於盟会 子平曰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第 4 讲 找规律(数列规律)数学故事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 归纳法. 归纳法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 . 1. 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 . 2. 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 .3. 公元前 216 年,迦太基著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 但他知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 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 例题1. 找规律,填空:(1) 8,15,22,29,36,______,_______,57;(2) 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3) 3,4,6,9,13,18,________,31 .2. 找规律,填空:(1) 1,2,4,8,________,32,64 ;(2) 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4) 3,5,9,17,33,________,129 .3. 找规律,填空:(1) 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 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 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1)(2)1317 19 ?18 31518 27 39 457515 21 …36 152135 44 5627 1591113 23 …31 29 27 25 …? …… … …5. 将 8 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 7 个数和第 8个数分别是 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思考题】找规律,填空:(1) 1,1,2,3,5,8,13,21,______,_______,89;(2) 1,2,2,4,8,32,________ ;(3) 1,3,5,11,21,43,______,171 .课堂练习练习 1. 找规律,填空:(1) 10,13,16,19,______,_______,28 ;(2) ______,_______,76,70,64,58,52,46 ;(3) 1,3,9,________,81,243;(4) 1,4,9,16,25,______,49,______ .练习 2. 找规律,填空: (1) 1,2,2,4,4,6,8,8,16,10,32,______,_______,14,128 ;(2) ______,3,16,5,15,7,14,9,13,11,12,________ ;练习 3. 找出数表的规律,把空白的数表填出 .1224365104 313 6 28 976 15练习 4. 找出图中数表的规律,请根据规律填上“?”处的数1267 …358… …49 ? … …10 … … … … … … … … …练习5.找规律,填空:(1)______,_______,12,19,31,50,81,131,212 .(2)1,3,3,9,27,______ .(3)2,3,7,13,27,53,______,213 .我学到了什么(一)数学思想、方法小结一、数列找规律:首先、应观察数列是依次增大、依次减少还是大小上下波动.其次、再观察变动的大小有什么规律.二、数表找规律:先观察数表中的数从小到大是什么规律,再观察数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三、常见的数列:1.等差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相等.如:1,3,5,7,9,.....2.等比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都相等.如:1,2,4,8,16,.....3.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如:1,1,2,3,5,8,13,.......我学到了什么(二)学数学,懂道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从特殊现象发现一般规律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的出的结论,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用一个关于“归纳主义者火鸡”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的时候,主人给它喂食.但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这个火鸡并没有马上作出结论.它一直在观察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晴天、下雨天;星期一到星期日……主人都准时在上午9点钟来给它喂食.等到它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材料时,它才最终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来给我喂食.”但是,在圣诞节的上午9点钟,主人没有来给它喂食,而是来把它做成了美味佳肴.今后,在高中你们会学习“数学归纳法”,由它推导出的结论则是千古不变、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课后练习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 找规律,填空:(1)4,8,12,16,20,_________,28,______;(2)________,66,56,47,39,32,26,21,______ .2.找规律,填空:(1)2,6,18,54,______,486 ;(2)1,2,6,24,_______,720;(3)100,81,______,49,36,25,16,_____,4,1 ;(4)2,6,12,20,30,42,________,72,90,______ .3.找规律,填空:(1)40,2,37,4,34,6,31,8,______,_______,25,12;(2)5,3,7,6,9,12,11,24,_______,________,15,96 .4. 如图 5-10,5 个方格表中的数有一定的规律,请按照规律填出第 4 个方格表中的数 .1 52 73 95 1330 6 63 9 108 12 234 185. 观察数表,填出“?”处的数 .1 4 5 ?…2 3 6 ……9 8 7 ……10 ………………………6. 找规律,填空:(1)3,4,7,11,18,29,_______,________,123 .(2)3,2,5,5,8,10,13,17,21,26,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补充练习2.请你参考前面的例题和练习,自己编写数列规律填空题和数表规律填空题各2个,考考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你来批改.(1)(2)。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

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14 28 18 18三角形规律题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三角形的相关问题。

在这个题目中,给出了一组数字14、28、18、18,我们需要找出与这些数字相关的三角形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将给出的数字按照顺序排列成一个数列:14、28、18、18。

这个数列似乎没有明显的规律,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观察数字14、28、18、18,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首先,我们将14拆分成两个数字1和4,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1、4、1、4。

接下来,我们将28拆分成两个数字2和8,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2、8、2、8。

同样地,我们将18拆分成两个数字1和8,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1、8、1、8。

因此,这个规律可以被描述为:将一个数字拆分成两个数字,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

但是,这个规律只是对于给出的数字有效,对于其他数字是否也适用呢?让我们尝试一些其他的数字,看看这个规律是否成立。

首先,让我们试着用这个规律来生成一些新的数列。

我们以数字6为例,将其拆分成两个数字0和6,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0、6、0、6。

同样地,以数字9为例,将其拆分成两个数字0和9,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0、9、0、9。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规律在这些新的数字上也是成立的。

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些其他的数字。

以数字22为例,将其拆分成两个数字2和2,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2、2、2、2。

同样地,以数字33为例,将其拆分成两个数字3和3,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得到新的数列:3、3、3、3。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规律在这些新的数字上同样是成立的。

通过这样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给定一个数字,将其拆分成两个数字,然后将这两个数字交替排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字序列。

而且,这个规律似乎在任何数字上都是成立的。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找规律是三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智力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数列、图形、图表或其他形式的数据,然后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个挑战,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找规律的方法和一些相关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什么是找规律找规律是指在一系列数据中寻找共同的特点或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或模式预测后续的数字或形式。

在数学中,这种能力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找规律,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找规律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列、图形或图表,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特点或模式。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2,4,6,8,10,学生能够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

通过观察并找出这个规律,学生可以预测后续的数字。

2. 推理法推理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用推理的方式来预测后续的数字或形式。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1,4,9,16,学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平方数列,每个数字都是一个整数的平方。

通过这个规律,学生可以预测后续的数字。

3. 假设法假设法是假设一个规律,然后通过不断验证来确定这个规律是否正确。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1,3,5,7,学生可以假设这是一个奇数数列,然后通过观察后续的数字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三、数学学习活动示例以下是一些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旨在帮助他们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1. 数字序列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预测后续的数字。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2,4,6,8,学生可以找到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然后预测下一个数字是10。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2. 图形规律给出一系列图形,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预测下一个图形。

例如,给出一个由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序列:□,■,□,■,学生可以发现规律是奇数位置上是一个实心正方形,偶数位置上是一个空心正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汇报交流小结规律
预设:①5×1=5,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②用5×1和50×10比较,乘数5和1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100倍
③及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三年级数学趣味课-找规律
教学内容:"找规律"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82页13题、88页第8题、90页第4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的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三年级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
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同样986-2是984,982加2也是984
一共有7个984
所以用984×7
我还发现有单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② 让多个学生试图归纳小结
③ 小结:单数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④ 及时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④我这样想的,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上知道它就是500
⑤我这样想的,50×10=50×2×5=500
⑥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及时表扬
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及时体验计算的技巧与策略
让多个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1、第一个因数都是99,第二个因数逐题增加1
2、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所以99×6=594,99×8=792
3、我认为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使所求的积
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己查询等),至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并且已经初步具备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数学奥秘,找出计算的规律
3、 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
??
??
1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 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间允许,出示第四组算式
第90页第4题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我再补充了一道题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8+ =987654 ×8+ =98765432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
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让学生往下接儿歌
小结: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所以99×6=594,99×8=792
4、我有不同想法: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和都是10,中间一位都是9.所以99×6=594,99×8=792
你同意他们的发现吗?有了这么好的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参 评 教 学 设 计
课题:三年级数学趣味课名: 杨德梅
联系电话:13428506679
(三) 课堂总结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本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
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
通过教师的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反应情况,通过分析和订正来帮助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出示第二组算式:书本第88页第8题
①讨论:有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单个还是双数?你有什么发现?
① 让多个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我发现987-3是984,981加3也是984
让我继续努力吧!
⑤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归纳
单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通过不同学生的汇报,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动向情况,通过分析和讲解来帮助部分学生发现总结方法

3、 出示第三组算式
第82页第13题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各题的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中得到什么规律?
你们真了不起,为我们的发现鼓掌庆贺一下及时表扬学生的兴趣越来高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算法的多样化
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层层深入,培养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层层深入,让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找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 自主探索
1、 出示第一组算式:5×1, 5×10,50×10让学生试做这些算式的得数
(1) 讨论: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师参加小组讨论并巡视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
趣,在成长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教学设施较先进,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借阅、查询资料
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为来我镇打工者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为初中文化水平,家庭教育状况不是很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