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 《家乡的桥》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fab2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2.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岭南特色文化,感受南国风情;2.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家乡的桥,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锻炼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3.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水彩画的一些基本技巧,如涂色、淋色、挂色等;4.学生能够在观察、表现、分析、评价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绘画表现家乡的桥,发挥创意和想象,锻炼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2.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涂色、淋色、挂色等。
三、教学内容1.了解岭南文化,感受岭南风情;2.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确定绘画主题和构图;3.学习和练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涂色、淋色、挂色等;4.以线条、色彩、形态等手段表现家乡的桥梁;5.分享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岭南文化1.老师简单介绍岭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如广州的黄埔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2.让学生自行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分享感悟和思考;3.展示相关图片、音乐等,感受岭南风情,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岭南文化。
第二节观察与分析1.带学生到家乡附近或者社区的桥梁周围实地考察;2.观察桥梁的特点,如桥型、桥梁材质、桥下的水流等;3.让学生自由拍照并记录想法,交流和分享;4.提取桥梁的关键点,确定绘画主题和构图。
第三节学习水彩画的技巧1.老师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讲解和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操作,如涂色、淋色等;3.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练习水彩画的基本操作。
第四节绘画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开始绘画实践;2.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指导和评价;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第五节作品展示与欣赏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区;2.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欣赏、评价和交流;3.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教师从学生的作品中进行评价,看是否能表现出家乡的桥这个主题;2.将学生的作品和评语用校刊形式进行汇总,供家长、同学观赏和参考;3.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0fec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f.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主题为“家乡的桥”,是五年级美术课的一个单元,属于岭南版教材。
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学生将深入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桥梁的结构形式,掌握绘制桥的水彩画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2.通过观察学习,了解不同桥梁的结构形式;3.掌握绘制水彩桥画的基本技巧;4.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2.掌握绘制水彩桥画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准备1.展示桥梁的图片资料;2.学生水彩画工具和纸张;3.茶具、水杯和手巾;4.教案和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岭南地区著名的桥梁文化;2.显示桥梁图片,让学生猜测桥梁的名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桥梁之间的结构形式和样式;3.老师介绍亲身经历过的桥梁故事,如桥梁的历史沿革、桥梁的文化内涵等。
2. 观察学习(10分钟)1.学生观看PPT上的桥梁图片,并了解桥梁的结构形式和类型;2.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桥梁图片,体会桥梁的美的特点和气质。
3. 实践操作(20分钟)1.对于水彩画的材料和工具,老师先做简短的介绍;2.通过复习水彩画的基本颜色和基本画法,让学生掌握绘制过程和技巧;3.老师具体讲解如何绘制桥梁画的步骤和技巧;4.学生试着用水彩画绘制桥梁,不断对桥面、桥墩颜色、细节进行调整。
4. 作品展示(10分钟)1.请学生自由发挥,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画;2.选出几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老师总结(5分钟)1.老师对今天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所学技巧。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充分了解到家乡的“桥”这一文化符号的内涵和特殊性。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孩子们也掌握了绘画桥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也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未来也希望学生们在家乡、在旅行中能够更加贴近桥梁,深入了解桥梁文化,也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d469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a.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岭南文化的特点和风貌;2.能够在具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感知、表达和创造美术形象;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4.学习绘画技法,掌握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
教学重点岭南特色文化的表现方法和技巧、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作品中成功地表达特定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如何调配色彩,创造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从桥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画桥的形象以及构图和色彩的运用,来展示岭南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和风景资源。
第一步:岭南文化的介绍1.通过图书资料、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独有的历史、风貌等,了解岭南地区的桥梁文化;2.鼓励学生在了解过程中尝试提出一些疑问,引导学生认识到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且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步:画桥画面的构图和准备过程1.讲解桥梁画面的构图要点,如何形象地表现出桥梁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画面中桥洞、桥面、桥墩的关系等;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尝试在书写簿上进行构图、设计和简单的勾线练习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画面的构图。
第三步:表现桥梁的技巧和色彩运用1.介绍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加勾、变化等技巧来表现桥梁的形态和质感;2.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对比、渐变等技巧来表现桥梁的质地和光影效果;3.提供不同色块的颜色选择,让学生尝试调用色彩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文化和图片等信息资料;–学生准备书写工具和纸张等。
2.上课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岭南文化的特色和桥梁文化;–讲解桥梁画面的构图要点,并进行构图设计的实践操作;–介绍表现桥梁的技巧和色彩运用,并进行练习和实践操作;–学生自由创作,实践画家技巧和所学技术;3.老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导不足,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以示范操作为主,引导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操作;3.以创作为主,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新和创意表现。
第16课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
![第16课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af6d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e.png)
第16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学会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家乡桥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家乡著名桥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讲解桥的结构特点、造型美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 家乡的桥的艺术表现:欣赏和分析家乡的桥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学习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学会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桥梁模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讲解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家乡的桥的艺术表现。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进行绘画、手工等形式的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家乡的桥2.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学会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3. 教学重点:掌握桥的结构、造型和色彩知识,学会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家乡的桥》说课稿2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家乡的桥》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b3a932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3.png)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各种桥梁的图片和作品,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和美感,以及桥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桥的历史、种类、建筑特点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表达和创作能力,对家乡的事物充满好奇和热爱。
但他们可能对桥梁的结构、功能和美感等方面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掌握桥梁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和美感,掌握欣赏和分析桥梁的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家乡特色的桥梁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的感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美感,学会欣赏和分析桥梁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感,培养他们创作具有家乡特色的桥梁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美感等知识。
2.示范法:教师演示如何欣赏和分析桥梁作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4.创作展示法:学生创作桥梁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新课:教师讲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美感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特点。
3.示范欣赏:教师演示如何欣赏和分析桥梁作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感,指导学生创作具有家乡特色的桥梁作品。
6.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702f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b.png)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的概述:介绍桥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特点。
2. 家乡的桥梁:介绍学生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展示桥梁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 桥梁设计:分析桥梁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
4. 桥梁艺术:探讨桥梁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如桥梁雕塑、桥梁装饰等。
5. 创新桥梁:介绍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文化。
2. 课堂讲解: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桥梁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引导学生关注。
2. 视频资料:拍摄桥梁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施工技术。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桥梁设计软件,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模型材料:为学生提供桥梁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板、塑料等。
5. 评价量表:制定桥梁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包括桥梁设计理念、结构和美观程度。
第16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
![第16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41e60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d.png)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用自己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体验桥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教学准备】1、教师:有关桥的课件、纸、勾线笔。
2、学生:收集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纸、喜欢的画材。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谜语:远看像张弓,立在河当中,上方车马过,腹下也可通。
谜底:桥。
2、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桥?出示课题《家乡的桥》,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抢答。
1)中国最古老的桥是什么桥?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2)中国最长的桥是什么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它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3)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的什么桥?赵州桥。
2、欣赏各种桥的图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桥的用途。
1)桥是连接两地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2)桥是自然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桥是历史的见证。
4、桥的结构。
1)起支撑作用:桩、墩、拱、梁、架、柱、索2)交通部分:桥面3)安全装饰部分:护栏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
小结:桥的造型、材质、色彩、近大远小。
6、教师示范。
三、学生创作1、创作主题:家乡的桥自主选择1或2来进行本节课的创作:1、临摹画家的作品。
2、想象创作一幅家乡的桥。
注意事项:1、近大远小。
2、有创意。
3、画面丰富。
四、作品评价。
1、2、。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12a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a.png)
1.教学重点
-桥的类别与特点:重点讲解梁桥、拱桥、悬索桥等不同类型桥的构造及特点,通过实物图片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各类桥梁的基本知识。
-家乡的桥:以学生身边的桥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艺术。
-创作技巧:教授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转化为美术作品。
-情感表达:如何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融入作品中,表现出桥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难点。
举例解释:
-针对桥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观察桥梁模型,并结合实际桥梁工程案例,解释拱桥的弧形结构如何分散压力,从而实现跨越。
-在细节描绘方面,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桥墩的石质纹理,或通过剪贴、拼接等手法制作桥面的质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桥梁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桥梁模型,演示不同类型桥梁的构造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制作模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பைடு நூலக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桥的基本概念。桥是一种跨越障碍物(如河流、山谷等)的建筑物,它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家乡的一座著名桥梁为例,分析其构造、功能及文化意义,了解桥梁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桥梁类别、特点以及家乡桥梁的文化价值。对于难点部分,如桥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1fd4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c.png)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家乡的桥》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粘贴等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课《家乡的桥》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
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学习有关桥的资料、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玩有关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看哪位同学课前预习最好。
2.出示抢答问题(1)中国最古老的桥建于那一年?谁知道我国第一座桥建在什么地方?(教师解答)生:公元35年,建在长江。
(2)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什么桥?生: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3)我国还有很多十分漂亮,在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桥,你们知道吗?(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幻灯片)生: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桥南京长江大桥。
(4)我国有很多桥,世界上的桥就更多了,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长的桥在哪个国家?世界上最长的桥叫什么名字?生:世界上最长的桥是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庞恰特雷恩湖堤道(5)我们的家乡滨州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桥,请说说?生:公铁大桥、公园里的桥、各式各样的天桥、立交桥等。
(评析: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
以抢答游戏的形式,确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发展阶段1.家乡的桥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请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它们的用途是什么?生: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
(2)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师生讨论,师出示课件)相同点:生:桥梁由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以及桥梁防护建筑物组成。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桥_岭南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桥_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5ebc9c01f69e3142329443.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桥_岭南版
教学内容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2、欣赏观摩不同的桥(图片、影视、美术作品),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历史故事;感受桥的造型美。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学会从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关注家乡的桥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桥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难点:对桥进行联想,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桥。
课前准备CAI多媒体光盘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
欣赏观摩不同的桥(图片、影视、美术作品),导入课程。
课堂发展1、收集与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家乡桥的造型特征、桥名及
家乡的桥文化。
(2)调查有关桥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3)收集有关桥知识的资料。
(4)收集桥的图片。
2、欣赏与交流
(1)欣赏各种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桥的外观、
形态、建桥工艺和技术水平。
(2)桥梁是历史的见证。
(3)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了解桥文化历
史,了解家乡改革
开放以后的新成
果,培养学生热爱
家家乡、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0e0e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a.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使学生掌握绘画桥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绘画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桥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绘画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桥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桥的细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桥的模型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乡的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绘画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桥的细节。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副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3.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张家乡的桥的照片,进行绘画练习。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桥的短文,包括桥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份关于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乡的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家乡的桥》说课稿1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家乡的桥》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191083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f.png)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绘画桥梁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家乡的桥梁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桥梁的结构和特点不够清晰,绘画技巧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观察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让学生掌握桥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桥梁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掌握桥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绘画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桥梁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讲解法:通过讲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掌握绘画桥梁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桥梁,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乡的桥梁。
2.讲解:讲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桥梁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
4.练习:学生独立绘画桥梁,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桥梁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绘画桥梁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绘制桥梁的简图,标注桥梁的各个部分,以及用文字说明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来进行。
可以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桥梁结构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2888f3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a.png)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家乡的桥梁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桥的基本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家乡的桥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家乡的桥梁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家乡桥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桥的基本绘画技巧,能够表现家乡的桥梁。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
2.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的桥梁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乡的桥梁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乡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家乡的桥梁,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桥梁的绘画技巧,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绘画自己喜欢的桥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桥梁与家乡的关系,让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143d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a.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的桥》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文化中桥的地位和文化价值;2.掌握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学习表现绘画中的线条、轮廓、形状、颜色等;4.能够自主创作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水墨画作品;5.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介绍岭南文化中桥的地位和文化价值;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笔画、水墨渲染等;3.学习线条、轮廓、形状和颜色的表现方法;4.通过欣赏家乡的桥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5.自主创作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水墨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介绍岭南文化中桥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教师介绍岭南文化中桥的地位和文化价值,包括桥的历史意义、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笔画首先,学生需要学习水墨画的笔画与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笔画的种类和分类,如花鸟、山水等,然后逐步学习如何使用笔画进行表达。
(2) 水墨渲染在学完笔画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水墨的渲染技巧。
渲染技巧是水墨画的重要技术之一,适当的水墨渲染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气氛。
3. 学习线条、轮廓、形状和颜色的表现方法在学习基本技能之后,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表现线条、轮廓、形状和颜色等。
线条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轮廓,颜色则是表现画面情感和意义的重要元素。
4. 通过欣赏家乡的桥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在介绍了一些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家乡一座有代表性的桥梁作为案例,让学生通过欣赏其作品进一步学习绘画技巧、风格和表现形式。
(1) 了解桥梁的基本信息学生了解这座桥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了解桥梁的建设目的以及桥梁的基本形态。
(2) 欣赏作品学生可以观看家乡桥的绘画作品,并讨论作品中线条、轮廓、形状和颜色的表现方式,比较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
(3) 创作作品结合欣赏作品的经验和基本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审美能力进行创作,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水墨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丨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e47f6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a.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6 家乡的桥教材版本:岭南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家乡的桥的作品。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观察和分析家乡的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
3. 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家乡的桥的作品。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
2. 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家乡的桥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图片、教学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家乡的桥的图片或实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桥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桥,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学会如何描绘它们。
”二、学习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吗?它们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家乡的桥不仅是一种交通设施,更是我们家乡的历史、文化的见证。
我们要学会珍惜和保护它们。
”三、观察和分析家乡的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讲解:“家乡的桥的结构、造型、材料等特点是我们描绘它们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描绘它们。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df64d5d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3.png)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桥的结构、功能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桥的历史、种类、建筑特点等,以及家乡桥的美学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对家乡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桥的结构、功能以及艺术特点方面,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绘画技巧的运用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和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家乡的桥美学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和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家乡的桥美学价值。
2.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家乡桥的美学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桥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提前了解家乡的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乡的桥,引导学生关注桥的结构、功能和美学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桥的种类、结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桥的美学特点,试着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强化学生对家乡桥美学特点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绘画,尝试创作更多关于家乡桥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说课稿3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d3a865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c.png)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家乡的桥》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桥梁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同时也提供了绘画指导和步骤,帮助学生完成桥梁的绘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但是,学生对于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的绘画水平不同,需要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其提高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绘画桥梁的基本技巧。
2.难点: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桥梁绘画作品,表现出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同时具有创新和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桥梁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
2.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并示范绘画桥梁的步骤和方法。
3.个别指导和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其提高绘画水平。
4.创作和展示:学生进行桥梁绘画创作,并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和特点。
2.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并示范绘画桥梁的步骤和方法。
3.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进行桥梁绘画练习。
4.辅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5.创作和展示:学生进行桥梁绘画创作,并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岭南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桥》教案
![岭南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7274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e.png)
图片
如何绘画家乡的桥?
1.直线勾画桥的基本线,注意角度的变化,利用弧线刻画桥身,注意高度差异
2.短线勾画桥面宽度,设计桥洞
3.设计用弧线勾画桥栏
4.完成桥的整体绘制,添加色彩即完成作品。
详细如图案例:
图片
来看看学生作品,他们是怎么通过绘画及纸模型的方式表现出家乡的桥的作品。
简单阐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进入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欣赏下《赵州桥》短片,认识了解赵州桥历史及构造。
欣赏视频
欣赏赵州桥视频
欣赏视频认识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及构造
课堂交流
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下赵州桥的造型。可从:桥整体造型、雕刻的图案、周围的画家等等进行描述。
互相交流,组织子的语言进行阐述赵州桥的造型。
学生作品
欣赏图片
欣赏完学生作品,接来需要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通过所学的内容去完成一幅家乡的桥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仔细观看及琢磨他们是怎么表现桥的。
培养学生观赏能力
课堂练习
请用绘画或纸模型的方式表现出“家乡的桥”
1.利用透视的原理等方式进行绘画
2.注意桥的构造,桥面、桥墩、桥栏等的变化组合
3.构图时可添加想象力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十六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的桥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欣赏认识赵州桥的历史及构造相关知识
了解桥梁的种类与结构特征,感受桥梁的造型美
学习运用透视、比例等构图知识,以绘画的方式表现桥梁的造型
重点
欣赏桥梁的构造及运用透视和比例等构图去绘画表现桥梁造型
新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九册(五下)17《
![新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九册(五下)17《](https://img.taocdn.com/s3/m/4ec4534565ce0508773213aa.png)
《家乡的桥》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有关桥的有关文化,赏识桥的漂亮。
2.认识桥的基本构造和形状,经过对桥的描述进行爱家乡的感情教育。
3.培育察看力、记忆能力以及依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觉能力。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启迪察看记忆要点,激发记忆的踊跃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虑后的创建性表现。
课前准备(学生)预先认识桥的适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资料。
(教师)各样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课过程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同样漂亮;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磨难的人们;桥,把友情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第一涌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详细可感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闻名的桥?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2、桥的文化。
(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边我们一同来赏识一些桥,这些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议论以下问题:① 你比较喜爱哪一种桥,可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爱的原因。
(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② 可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联合图片资料的展现描述)典范: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景色。
“水从 xx 环中过,人在 xx 背上行。
”“大桥在明朗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波浪滔滔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结着二十二孔引桥,忧如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边。
”教师总结:经过赏识,我们知道桥有着漂亮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适用价值,又是精巧的艺术品,成为人们审雅赏析的很好对象。
3、桥是效益的纽带。
教师发问:桥除了是人们审雅赏析的对象外,它还有什么功绩吗?学生依据预先认识到的知识进行议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桥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要想富先修路,要把路修得七通八达就需要造桥。
如:北京的立交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桥的实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首先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桥?
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
2、桥的文化。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桥,这些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桥,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
(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
托住桥身。
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桥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成为人们审美观赏的很好对象。
3、桥是效益的纽带。
教师提问:桥除了是人们审美观赏的对象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桥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要想富先修路,要把路修得四通八达就需要造桥。
如:北京的立交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
同学们还记得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历史吗?对南联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千亿美元,其中被炸毁的桥梁有50多座。
4、桥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桥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是效益的纽带,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请大家看一首诗:“晓月照芦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
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座桥吗?芦沟桥。
教师归纳:芦沟桥使我们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
桥上的古狮,曾亲历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桥成了历史的见证。
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
(1)、美术大师们用怎样的形式再现美丽的桥?
(2)、大师笔下的桥在造型上、色彩上、功用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3)、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再现桥的美丽、桥的历史,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拓展《心中的桥》。
教师:还有一种桥,它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你们猜猜是什么桥呢?
学生猜测回答。
欣赏“心中的桥”有关图片,学生讨论。
教师提问:资料中的“桥”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桥有什么差别?学生从桥的形、色、材
质、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心中的桥有许多种:有友谊的桥,有关爱的桥,有希望的桥。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有形的桥设计制作立体贺卡,来传递那份友谊、那份关爱和那份希望。
学生快速用单线勾勒的方式将心中的桥画下来。
7、评述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设计的桥。
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同学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如果根据设计图稿建造大桥,你建议用怎样的材质更合适?
8、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桥的文化,欣赏了桥的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桥以及同学设计的桥。
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彩纸或彩泥把漂亮的桥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