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年》教学课件
寻找童年PPT教学课件
4
** 照相是对事物真实的反应, 符号是抽象地指称事物。
** 由此可见出: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 西洋画则重写实,重形似。
5
谢谢指导!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海洋空间特点:
海上: 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
缺点: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深海:
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优点: 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海洋开发 具有高技 术难度、 高资金投 入、高风 险的特点
海底隐蔽性能好,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 海洋运输、海底隧道、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海上石油开发、海上牧场(海水养殖)等 储存空间: 海底仓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 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
丰子恺
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影: “啊!好看啊!中国画!”
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 “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 “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 “这是吴昌硕的!”
父亲评价:“这是管夫人的!”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4)海洋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2、围海填海造陆
概念: 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
(1)围海造陆:
堤内的海水排干,形成封闭的陆地
典型 国家:
荷兰、1/5国土围海造陆获得
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砂石、泥土和废 概念: 料建造陆地
(2)填 海造陆: 典型 澳门、一半土地填海造陆 地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23.童年的发现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作者介绍】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 (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公爵的私生子,1828出生。
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
1852年在毕业考时他与一个教员发生激烈辩论,愤而离开学校。
从1854年起,费奥多罗夫在几所中学任史地教员。
四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7.1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7.1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描述长辈童年时期的游戏,对比现代游戏,理解时代变迁对游戏方式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访、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进对长辈的理解和亲情。
教学内容长辈童年游戏的介绍:介绍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传统游戏。
时代变迁对游戏的影响:探讨科技发展如何改变游戏方式。
采访与调查:组织学生采访长辈,了解他们童年的游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游戏的了解和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变迁对游戏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游戏道具(如跳绳、毽子)。
学具:采访记录表、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传统游戏图片,引发学生对长辈童年游戏的兴趣。
2. 游戏介绍:介绍跳绳、踢毽子等传统游戏,让学生了解并体验。
3. 采访调查:组织学生采访长辈,记录他们童年的游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采访结果,讨论时代变迁对游戏的影响。
板书设计中心:课程“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
左侧:列出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右侧:展示传统游戏图片和采访调查的关键点。
作业设计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份关于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对比的报告。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评估学生对传统游戏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辈童年的游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通过采访、调查和小组讨论,学生将提升信息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丰富,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长辈的理解和亲情。
采访与调查的详细说明1. 采访准备培训:在采访前,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培训,教授基本的采访技巧,如如何提问、如何记录等。
采访提纲:提供采访提纲,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如“您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您觉得现在的游戏和您小时候的游戏有什么不同?”等。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童年的回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童年的回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内容:《童年的回忆》教材分析:钢琴曲《童年的回忆》是一首通俗的轻音乐作品,清新优美,通俗易懂,学生可能比较熟悉,能够在聆听过程中引起情感共鸣,体验童年回忆是多么的温馨亲切。
同时,欣赏过程中还蕴含着培养学生感受单曲式结构的能力。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每一段的旋律由于不同的速度变化,使音乐主题都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是帮助学生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材料。
在本册第二课里,已经对乐曲的曲式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说明,这节课,通过让孩子们找寻三种不同的音乐主题,让学生实践用动作、简单图形、字母来记录音乐结构的方法。
学情分析: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天真可爱,对于音乐也极其热爱。
性格比较活泼,接受能力也教强,但在音乐技能、知识、情感表达方面都有欠缺。
因此我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这条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性。
媒体与技术资源分析:本节课运用希沃5软件进行授课,在课堂中我运用了各种信息技术从而增加学生的兴趣。
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运用软件Movie Maker,将找到的童年游戏图片和这节课的音乐柔和起来,做成视频,插入到软件希沃5,学生在观看时,一下就能想到很多游戏就是他们自己童年时玩过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除了插入视频,艺术字等基本操作,我还运用了板演,加入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上来板演选择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讲授乐曲结构时,我运用了希沃5里的蒙层技术,在和老师互动时进行展示乐曲结构。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感受童年生活的甜美与欢乐。
2. 过程与方法:感受不同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名师课件
成果一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 此选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 填入过多内容
成果二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 此选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 填入过多内容
成果三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 此选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 填入过多内容
展望二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粘贴, 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展望三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粘贴, 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添加文本信息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 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个人工作职责
一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 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
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二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 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
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三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 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
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四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文本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 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总结即
可,不要填入过多内容
工作岗位认知
认知一
点击输入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 之后,在此选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
高尔基《童年》ppt课件
高尔基在作品中注重细节描写,通 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 的细腻刻画,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 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独特叙事角度和语言运用
1 2
儿童视角叙事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事,通过主人公阿 廖沙的眼睛展现周围世界,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 受到儿童的心灵世界。
生动形象的语言 高尔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简洁明快的笔触 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童年》创作背景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 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 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 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 教育意义的,极好的!”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 曲中的第一部 。
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 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 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 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坚韧不拔的精神
作品中的人物在面临困境 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积 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读 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05
知识拓展:高尔基 其他重要作品介绍
《在人间》内容简介及主题思想
内容简介
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1871年到 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靠与外祖母一起 摘野果出去卖糊口,他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 干过洗碗工,还做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 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但他 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的书籍。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 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 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 奔赴喀山。
结合《童年》的主题和现实意 义,谈谈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关 注和改善儿童成长环境。
THANKS
高尔基童年ppt课件
故事梗概:
•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
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
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
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
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
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
名著,作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施耐庵的《》体现 着封建时代被剥削被压迫人们英勇的反抗精神;吴承恩的《》以神话小说揭 露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强烈叛逆精神。鲁迅的《朝花夕拾》体现着人与人之间 的亲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冰心的《繁星 春水》诉说着母爱和亲情的伟大;高 尔基的《》展示了少年时代的艰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莎士比亚的《威尼斯 商人》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走进文学名著,就是走进人类文化 的家园,让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走进文学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 生,让您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
精品课件
•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 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 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 。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 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 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 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 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 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 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精品课件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拚命唧唧喳喳写 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平湖四小陆桂琼教学目标:1、学会 14 个生字,会认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寻找童年的发现吧!(板书:8 童年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交流,教师梳理问题。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
2、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并理解词语。
3、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重点写了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
师:作者的发现非常有趣,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回眸读书岁月
回忆童年趣事
铭记老师教诲
珍藏岁月深情
课后作业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请你写一写自己学生生活中难忘的 事,或者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300字左右。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 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 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 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
作者笔下的景物和事件
写作手法
作用
活动二:体会百草园之“趣”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 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
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 是……“的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200字左右。
活动二:体会百草园之“趣”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活动一:理解三味书屋的别样生活
1.快速默读“三味书屋”的内容,试用一两个词 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活动一:理解三味书屋的别样生活
1.快速默读“三味书屋”的内容,试用一两个词 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这是一个 屋,因为
鉴赏 啄食
博学 渊博
ǎo
záo
tǎng
拗 确凿 轻捷 倘若
ǎi gōng
和蔼 恭敬 质朴
tì tǎng
kuī
shēn
倜傥 淋漓 盔甲 绅士
hǎn
dǐng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活动二:整理基础知识
积累识记本课的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 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的小说集有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有《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且介亭杂文》《二心集》《而已集》 《华盖集》等。
39、高尔基《童年》PPT课件
6.是( B )使阿辽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 残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存 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 成了这样.
• 链接中考
• 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 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 着,嗓音粗重起来: • “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来的。” • “我年青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 水里,我在岸上,脚下是扎人的石块儿!没日没夜地往 前拉啊拉,腰弯成了是,骨头嘎嘎地响,头发都晒着了 火,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亲爱的阿辽少,那可是有 苦没处说啊!我常常脸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 了,万事皆休!可我没有去死,我坚持住了,我沿着我 们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走了三趟,有上万俄里路。第四个 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 • 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 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 •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 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
前 苏 联 著 名 作 家 高 尔 基
目标易览:
1、掌握《童年》的基本常识 。 2.理解文章内容。 3.了解《童年》的人物形象, 4. 体会作者对外祖母的感情,感受外祖母对” 我”的影响。 5. 学习借鉴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人物 个性的方法
走近作者
高尔基(1868~1936) 苏联作家。 列宁曾对高尔基作过高度评价,说 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 表”。
互动课堂----抢答
1、《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 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 《 》。 2.《童年》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 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 纪七八十年代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父亲去世后,母亲生了一个 ( ),不久 小弟弟 就死了。( 外祖母 )把弟弟放进了木匣当中, ( )从外祖母的手中抢走了木匣 母亲
《童年》名著阅读交流分享课
PART 02
作品分析
《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
主题思想
• 作者在小说中真实地记述了自己童年的苦难历程。反 映了当时俄国旧社会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
• 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 气,鞭挞了小市民的罪恶灵魂。
生于俄国中部,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 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 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只上过三年学, 11岁 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 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 包工等。
16岁时,他在与命运的争斗中深入俄国 社会的最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 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丰富了 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代表作有自 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 《我的大学》。
文学艺术特色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其主要表现手法是 革命现实主义。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反映了俄国当时小市民生活方 式及其精神特征,鞭挞了小市民卑鄙灵魂。
同时也让人看到新一代人 如何在旧的基地上破土而出,并且显 示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作品以主人公阿廖沙成长过程为主线, 以阿廖沙在外祖父家里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而展开故事。
《童年》名著阅读 交流分享课
教学目标:
1.深入欣赏《童年》,了解全书 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 段。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 实意义。
课上交流汇报
一、走进高尔基和他的《童年》 (由组长负责汇总同学搜集到的资料,全 组进行归类,按照高尔基生活、高尔基的 创作《童年》内容概述三个方面进行整理, 由组内成员分别上台汇报,
人物形象
阿廖沙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 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 “我”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 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 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追忆五彩缤纷童年PPT课件
绿色是童年中最具生机和自然的颜色 ,它代表着生长、繁荣和活力。在我 们的童年回忆中,绿色的元素往往与 草地、树木、花园和公园相关联。例 如,我们在草地上追逐蝴蝶、捉迷藏 、踢足球和野餐,我们在花园里种植 蔬菜和花卉、采摘果实、观察昆虫和 小动物。
绿色也代表着健康和活力,它能够促 进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回忆童 年时,我们会想起那些与绿色相关的 健康和活力时光,如我们在公园里跑 步、跳绳、做体操和打篮球等运动活 动。
蓝色的智慧与思考
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 遇到一些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 些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伴随着蓝色的 元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时使用的蓝 色铅笔,我们在阅读书籍时看到的蓝 色文字,以及我们在写作时使用的蓝 色墨水。
绿色的生机与自然
绿色的生机与自然
绿色的健康与活力
梦想与追求
童年是我们树立梦想的起点,我们怀揣着各种美 好的愿望和理想,对未来充满期待。
成长与进步
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 有价值、有成就的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积极面对未来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 心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乐观向上的态度
红色的欢乐与幸福
红色也代表着欢乐和幸福,它能够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回 忆童年时,我们会想起那些与红色相关的欢乐时光,如过生日时收到的红色礼物,春节时 挂上的红灯笼,以及夏天时品尝的红色冰激凌。
红色的挑战与冒险
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冒险。这些挑战和冒险往往伴随着红 色的元素,让我们充满勇气和决心去面对。例如,我们在公园里攀爬红色的滑梯,在学校 的操场上踢红色的足球,或者在夏令营中参加红色的篝火晚会。
《童年》导读教学设计
《童年》导读教学设计【教学解析】《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童年》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童年》以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总是拿来让孩子体味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爱与恨、苦与乐,也让读者深深的与阿廖沙一起感同身受那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生发出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爱。
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对其的关注始终在于思想意义的角度的挖掘,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又具有这样的特点:1 .不变的场景演绎一场场大戏;2 .不变的主角们与时常变换的“观众”;3 .小时候的“我”与现在的“我”;4 .是苦难的控诉也是温馨的怀念。
但是作为一部与孩子生活环境有距离的作品,孩子的理解困惑点则与文本特点有不同,集中在于:1,对于人名复杂的外国作品,“读下去”是一个难题;2,作品更多呈现的是“室内舞台剧”,多为人物对话与叙述,感受人物通过对话所渗透出来的不同观点;3,对于回忆类的自传体小说,分清两个不同的“我”,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
【导读目标】1 .通过节选的阅读,知晓整本书的大致内容;2 .通过章节的对比阅读,感受不同的观点的差异;3 .从关键词入手,了解回忆类小说的特点,产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导读步骤】一、聊天式导入,明确“童年是什么“1板书:童年,引导思考:认识这两个字吗》想想看见“童年”,你想到的是什么?2 .这些词有什么特点?3 .课件出不:童年是什么?是一支笔,一支色彩丰富的笔;是一首歌,一首焕发向上的歌;是一股泉,一股清澈透亮的泉;更是一朵花,一朵多姿多彩的花。
童年还是什么?4 .导语:对于童年,还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二、读节选,感受不一样的“童年”1 .课件出示选文:外祖母一下子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大叫:“我不让你打阿廖沙!不让,你这个魔鬼!她开始用脚踢门,叫喊道:“瓦莉娅!瓦尔瓦拉!”外祖父立刻冲过来,推倒了外祖母,把我抢过去,抱着我向长凳走去。
半命题作文寻找 PPT课件(共22张)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 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 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 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 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 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 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 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 了护城河的水。
作文题目: 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1)补全题目 (2)不少于8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作文题目:
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 (2)不少于8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如何补充作文题目?
较好:《寻找真爱》《寻找迷失的自我》 《寻找心中的太阳》《寻找诺亚方舟》 《寻找中国足球的明天》 》《寻找正义》 《寻找温暖》《寻找岳魂》《寻找和谐之 道》 不当:《寻找挫折》 《寻找某某人》 《寻 找自己》《寻找舌头》《寻找地球》《寻 找失主》 《寻找人生》《寻找心灵源泉的 白日梦》《寻找生活的质感》《寻找仇恨》
解题立意:
首先要选择“寻找”的对象: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抽象的精神。最好是 构成动宾结构。 其次要明确“寻找”的原因。 第三要注重“寻找”的过程。
1、追寻不曾拥有的。 寻找成了一种向往、追求、进取, 为了渴望的 而探索 。 人的一生是个找寻的过程,郑和舔风破浪,找 到了异域的文明;哥伦布不畏险阻,开阔了既有 的视野;布鲁诺用生命寻找到了真理,杨利伟用 忠诚和勇气找到中国的地位和尊严……“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找回曾经拥有的。 寻根, 寻找是一种呼唤、一种精神的回归, 一种坚守、一种珍藏。
《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查找长辈童年的游戏”是四班级上册活动资源包第七单元“有趣的游戏”中的一个主题活动。
我结合班级同学的实际状况,资源包中的活动内容稍做改造,组织并指导同学开展主题活动。
半个多月来,同学通过调查、访问自己的长辈,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搜集资料。
本节课将重点指导同学整理资料,为成果展示做好预备。
二、指导对象:四班级同学三、指导目标1、同学能运用筛选、分类、统计、修改、加工、编目等方法,学会整理资料。
2、同学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共同完成小组资料的整理工作,体验合作的乐趣,共享合作的成果。
四、指导重难点分析1、指导重点:同学能自己动手,系统地整理资料,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工作。
2、指导难点:同学建构整理资料的方法,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合作有序、有效、有乐趣。
五、指导前的预备1、老师预备:了解同学搜集到的资料状况,拷贝同学拍的照片、录像资料,将资料袋、夹子、卡片、目次表事先发给组长,做好相关预备。
2、同学预备: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带齐交给组长。
六、指导过程㈠老师和同学一起简约回顾前一阶段的实践活动状况,布置本节课的任务。
〔课件出示活动流程及相关照片〕〖设计意图:与同学一起回顾实践活动状况,有助于激发同学的爱好,使同学产生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的冲动。
㈡小组争论沟通整理资料的想法。
1、看看本小组收集到哪些资料,争论怎么整理这些资料。
2、小组汇报整理资料的想法:什么资料?怎么整理?〔老师倾听,确定好的做法,适当板书〕3、引导同学归纳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老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发挥同学的聪慧才智,挖掘同学的原认知,援助同学建构整理资料的方法,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㈢小组活动:整理资料〖设计意图:同学动手整理资料,依据需要运用筛选、分类、统计、修改、加工、编目等方法整理资料。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共同完成小组资料的整理工作,体验合作的乐趣,共享合作的成果。
整本阅读导读课《童年》教学设计
整本阅读导读课《童年》教学设计【课型】阅读推进课【教学目标】1.梳理前七章的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外公和外婆的人物形象。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化“泪”为成长的动力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重点】目标2、目标3【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梳理情节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最近我们走进了小说单元的学习,通过学习《桥》《穷人》《金色的鱼钩》等小说,我们知道了,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板书:情节、环境、人物)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童年》这本小说,去感受高尔基笔下的人物形象。
大家都读到哪儿了?师:看来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到了这本书的第七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读得怎样?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前七章的主要情节(抽生汇报)。
生汇报后,师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情节梳理的?(预设:借助目录;提取关键词;看导读页……)二、梳理人物,感知形象1.结合语境,猜测人物。
师:大家通过借助目录、提取关键词等方法,梳理了情节。
在《童年》一书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伴随着阿廖莎的成长。
罗老师想来考考大家,看大家能不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猜出描写的是谁?(母亲)围着一条红裙子,跪在父亲身边,一边用小梳子梳理父亲的头发,一边伤心地哭泣,眼睛都哭肿了。
(抽生说,请你读给大家听)(舅妈)脸色苍白,蓝眼睛、大肚子,走起路来很吃力,常常停下来,喘着气低声说:“哎哟,我实在走不动了!”(抽生说,请女生来读一读)(小茨冈)宽肩阔背,脸膛方方正正的,一头漂亮的鬈发。
(抽生说,请男生来读一读)(米哈伊尔)舅舅的黑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他像外公一样干瘦干瘦的;(雅科夫)舅舅的头发是浅色的,打着卷儿。
(师:外国人的名字不太好识记,我们可以多读几次。
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2.利用环形图,梳理人物。
师:伴随阿廖莎成长的人物还有很多,课前已经请同学们结合情节补充了前七章的人物环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鲁迅
想一想,说一说: 你们在成长道路上,可有过类似
本文中的有趣游戏?并谈一谈你认为它“美” 在哪里?
2020/5/21
2020/5/21
1
课文欣赏:
思考:(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文中充满童真童趣,它是怎样表 现出来的?
(3) 文中的“爸爸”是以一个什么身 份出现的? (4) 你怎样看待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 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
2020/5/21
丰子恺
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影: “啊!好看啊!中国画!”
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 “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 “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 “这是吴昌硕的!”
2020/5/21
寻找童年
白头发的老阿公, 来到村外小河边, 走一走,看一看。 我问阿公寻什么, 他说他在寻童年。 童年,童年多么留恋! 童年再也找不回。
丰子恺简介
2020/5/21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名仁,又名婴行。他是我国现代 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 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 有创意,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 的散文在文学史上影响也很大,主 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 缘堂再笔》、《甘美的回忆》《率 真集》等。
4
2020/5/21
** 照相是对事物真实的反应, 符号是抽象地指称事物。
** 由此可见出: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 西洋画则重写实,重形似。
2020/5/21
5
父亲评价:“这是管夫人的!”
2020/5/21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 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 丹
对于自然美的真实的爱护心,尤 为美的教育上的要务。自然是美的源 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 泉。 ——丰子恺
2020/5/21
用“生活、艺术、美”三个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例1、其实,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 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例2、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 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 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2020/5/21
(5) 如何理解文中语句“西洋画像照相, 中国画像符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看天 看月 看人影 看竹影 描竹影
2020/5/21
强烈的好奇心 细致的观察力
(童真童趣) 丰富的想象力 极强的模仿力
2
“爸爸 ”是以艺术领路人的身 份出现,他适时地利用孩子的游戏 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 入门课。
2020/5/21
3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种学说认为艺 术产生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 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 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 和这种精神的游戏很相似,可见,在孩子 们的游戏中,往往会蕴藏他们独特的“艺 术”创造。
游戏——创新——“美”——艺
20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