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越冬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越冬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 1.水温结冰越冬池冰下水温常出现垂直分层现象,近冰层水温一般在0℃左右,向下逐渐增高,如 水深达1.5米以上,底层水温可达4℃。冬季鱼类一般集群在深水处。越冬池的水温垂直分布情况见表1。 如果采取循环水或补水等增氧措施,冰下水温的自然垂直分布将被打破,底层的水温可降低到 0.2℃,当停止注水后,水温会自然回升但底层的水温一般不会再达到4℃。 2.冰下照度除冰上积雪厚度达50厘米以上,冰下水层都能有一定的光照。照度的大小与冰的透明度 和积雪的厚度密切相关,而与冰的厚度关系较小。明冰,无论厚薄,透光率可达30%以上,最大为63%。 乌冰透光率一般为10%左右,最大为12%。覆雪20厘米~30厘米,透光率大大降低,仅为0.15%。山东 滨州市冬季不太寒冷,冰厚大都在40厘米~45厘米左右,且有时中午融化,然后再冻结,这种乌冰的透 光性差,虽然冰并不厚但冰下的透光率大大降低。越冬期间如能及时打扫积雪,保持较高的透光率,水 下的照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藻类光合作用的需要。这对改善越冬水质,提高溶氧含量是十分有利的。 3.水质鱼类越冬池的放养密度比饲养池高。而池面结冰后,水与空气隔绝,形成了一个不受大气影 响的小环境。因此,鱼类和水生生物的代谢活动及有机物质的分解均在这个小环境中进行,故氧的消耗 和代谢废物的产生会使水体的理化、生物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 ⑴溶解氧。结冰后水中溶氧量的变化与池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动物数量,底质和冰的透 光性等有密切关系。冰下水中溶氧来源于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等的光合作用。水中溶氧量在封冰期的变 化趋势取决于浮游植物的日产氧量和生物及底质等日耗氧量的平衡状况。如果浮游植物日产氧量大于生 物呼吸和有机物氧化等的日耗氧量,那么水中溶氧量则逐日增大;如果浮游植物的日产氧量小于生物呼 吸及有机物氧化等的日耗氧量,水中的溶氧量则逐日减少。越冬期间水中的溶氧量和日净产量与池水中 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冰的透明度有密切关系。绿藻(衣藻、小球藻等)、金藻(棕鞭藻、单鞭金藻 等)及硅藻(针状菱形藻、角刺藻等)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日产氧量多,而隐藻产氧量较少。明冰透 光性比乌冰和覆雪好,因此,在同样情况下,前者比后者产氧量多。
பைடு நூலகம்
浮游植物较少的池塘水中溶氧量的变化规律,一般是在封冰后,水中溶解氧逐日减少。刚封冰时,水中 的溶氧量可达11毫克升~15毫克升,随后由于耗氧量大于光合作用产氧量,溶氧量逐渐降低,在融冰前 最低,有时降到2毫克升~3毫克升以下。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 越冬池溶氧量的垂直分布情况与池水透明度有密切关系。当池水浮游生物多,透明度低,冰下照度 随水深而递减,各水层的浮游植物产氧量也随照度削弱而递减,加上底层有机物分解耗氧,所以通常表 层溶氧量高于底层。但是,当冰的透光性好,池水透明度大和水较浅时,光照可直接射入底层,整个水 层的浮游植物都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加上有时底层的浮游植物量多于表层,此时,底层的溶氧量常高 于表层。 ⑵二氧化碳。封冰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 水生生物的呼吸。由于二氧化碳的积累,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日增加。据记载,越冬期间水中二氧 化碳的最高含量为174毫克升(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60毫克升对鱼类有害,超过200毫升升,可致鱼 类死亡;尤其是在缺氧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增加还会加快鱼类死亡)。这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水中要有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利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来降低二氧化碳对水质的影响。 ⑶硫化氢。在封冰后缺氧的情况下,硫化氢是在还原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水中的硫酸盐和有机物(蛋 白质)的矿化分解产生的。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物质,对鱼类有极强的毒性,即使水中含有极微的硫化氢 也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同时,它的氧化还要消耗水中氧气,1毫克硫化氢氧化需消耗水中1.4毫克的氧。 因此,在产生硫化氢的水体中,溶氧量会迅速下降。不过在不缺氧气的情况下很少发生。 ⑷pH值。封冰后水体由于二氧化碳的积累,pH值会逐渐降低,由弱碱性变为中性或弱酸性。 各种水体的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是不同的,对水较深、淤泥和有机物较少的水体来说,水体的理化 因子相对变化较小,越冬安全系数也高。反之水较浅、淤泥厚、有机物质含量高的水体,各种理化因子 的变化较大,鱼类越冬效果差,危险性也大。
鱼类冬期的补氧方法
综合鱼类越冬所采用的补氧措施,可采取的补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物补氧法 利用冰下的适低温、适低光照的浮游生物,创造条件促使其繁殖生长,进行光合作用产氧,以补 充越冬池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达到鱼类安全越冬的目的。这是止水越冬池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补氧 方法,但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应与生物增氧和机械增氧相结合则比较安全。 2.注水增氧法
鱼类越冬技术
组员:吴海林 马兴科 庞海林 鲜亚林
大纲
1、广东养殖鱼类越冬措施。
2.、鱼类越冬环境与技术特点。 3、鱼类冬期的补氧方法。
4.、鱼类越冬注意事项。
5、鱼类越冬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6、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4招。
广东养殖鱼类越冬措施
年初,广东出现严重的低温冻雨霜天气,降温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损失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由于今 年种苗放养工作推迟到五月份,致使许多热带鱼类达不到上市规格。做好安全过冬,为明年春放和上市得 良好经打好基础,以期取济效益。越冬措施如下: 一、越冬前,要把越冬鱼类培育健壮 实践经验证明,热带鱼类越冬时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肥瘦适中要健壮。越冬前减少投喂高蛋白的饲 料,严禁投喂添加促生长的违禁药物,而应当适量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甜菜碱等可以提高鱼类抗病能 力和抗应激能力的添加剂饲料,越冬期间适当投喂一些麸皮等饲料用以维持鱼体正常生长活动能量即可。 二、搞好防寒越冬设施 越冬鱼塘最好在寒潮来临前一个月搭建好越冬棚,用塑料薄膜盖好,搭建在池塘背风向阳的最深处,约 占越冬塘的面积1/3,管好越冬鱼塘种植在水面上水葫芦、凤眼莲、水浮莲等(每亩种植水葫芦80-100m2), 水生植物可以减缓池塘水体降温速度,再者因生长需要可以吸收越冬塘中过量的氨、氮、亚硝酸盐和其 它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净化水质,减少对越冬鱼的危害。 同时,寒潮来临之前的一个星期,有条件者将越冬塘水位保持在2.5-3米以上,可以提高水温保护层,为 鱼类安全越冬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有条件者也可在池塘北面搭建挡风墙防寒,可在池塘北面用作 物秸杆或泥水筑成1.5-2米高的挡风屏障,挡风屏障可用毛竹、木棍支撑,可起到一定防寒作用。 也有的养鱼户在原来池塘过冬,因为水浅难以做到全池水位保持2米深以上,可预先在鱼塘西北两侧, 挖一条长7-10米,宽3-5米,水深超过3米以上鱼沟,当寒潮来时,鱼群可聚集在沟内御寒取暖。
鱼类越冬环境与技术特点
鱼类越冬的环境条件和技术特点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密切相关。冬季降临,水温下降,鱼也就 随之进入越冬状态。从十月中旬水温降至10℃左右,鱼类基本停食开始,至来年四月初解冻,鱼类开 食的这一段时间,称之为越冬期。 鱼类越冬期间,每年都有渔池发生死鱼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为了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 率,笔者研究了有关鱼类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状况的特点和鱼类在越冬期间的生理变化,以及并塘越 冬的注意事项和越冬期的管理方法等。本文将介绍鱼类越冬的环境条件和技术特点。 一、越冬池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水深应保证越冬池不冻水层在1.5米以上。由于越冬池在长期的封冻期中,池水不断渗漏,因此, 只考虑入池时的水深是不够的,要注意越冬池的水位变化,及时采取补水措施,使越冬池水保持在要求 的范围之内。 2.底质池底要求平坦,淤泥厚度应在10厘米左右,因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虽能起供肥、保肥 和调节水质的作用,但过多的淤泥在分解过程中,将消耗大量氧气容易造成缺氧。所以越冬池的底泥应 尽量加以清除。 3.水质鱼类越冬用水不宜使用原塘老水,最好兑入一半以上的新水,水的透明度应大于35厘米。水 中保持有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利用冰下光合作用,补充水中的氧气,可以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4.水源越冬池最好临近水源或利用周围的渔池储水,以备必要时为越冬池补水。水源的水质要符合 养鱼用水标准,如果使用井水等地下水,要设法先增氧暴气,以提高其氧含量,排出有毒的硫化氢等有 害气体,以保证鱼类越冬安全。 对越冬池的面积无特殊要求,只要出池方便,大小均可,最好面积为10亩~20亩。
5.打冰眼补氧法 在越冬期间,有些止水越冬池喜欢用打冰眼的办法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经实验发现,空气 中的氧气向水中扩散的速度很慢,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更有效的补氧方法同时进行。 6.化学增氧法 对于小型止水越冬池、温室越冬池,在发生缺氧时,可加入化学药品进行补氧。 7.生化增氧法 使用各种光源,促使越冬池水中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溶解氧含量。可利用碘钨灯、大 功率电灯等为光源,促使生物增氧。 8.强化增氧法 强制性地使空气中的氧和水搅拌,向越冬池输送高氧水。如用射流增氧机、饱和式增氧器等,在 水泵的水管上接入一个进气管也有增氧效果。 另外,还有磁化增氧、光化增氧、液化增氧、电化增氧、物化增氧、乳化增氧等多种多样的增氧 方法。 总之,做好鱼类安全越冬工作,是提高整体效益的关键一步,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当地群众总 结鱼类越冬规律为"下雪冰封泡,一冬鱼难熬;天阴雪盖冰,鱼就要上吊;立春阳气转,水变氧气少;时刻 抓住氧,水也不可少;全季不松懈,临化警惕高",充分说明鱼类越冬期间必须搞好科学管理,才能确保 鱼类安全越冬。
三、热带鱼类入冬前后捕捞上市操作要小心 入冬前,在捕捞部分鱼类上市后(捕大留小,减少密度),剩下的由于受到惊吓而出现散群,一时未能找到 最佳越冬打窝点,加上拉网擦伤鱼体表感染水霉、赤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抗寒抗病能力下降,结果寒潮 来时造成冻伤染病死亡。有的养鱼户在寒潮刚过去,价格上升快,在池塘水温还比较低时急于捕捞上市,结 果造成罗非鱼、鲮鱼拉上水面就冻僵,剩余的部分也出现冻伤染病死亡现象。 寒潮来临前一个月左右,越冬鱼塘最好空拉网2-3次,动作小心、缓慢细致,既可锻炼鱼体增强体质,提 高鱼类越冬适应能力,又可促进底质淤泥的有机物氧化。但在寒潮来临前15-20天内,捕捞部分鱼类上市 则对越冬鱼类不利,剩下的越冬鱼类难免体表因拉网捕捉擦伤感染细菌和水霉病,故之如果捕鱼则一定要 全塘起捕出售,越冬期间必须禁止拉网或捕鱼上市。 四、其它事项 一是入冬前尽量将达到上市规格的四大家鱼捕捞上市。由于四大家鱼能自然越冬,活动频繁,就算在 寒潮袭击下,仍出来四处觅食,对罗非鱼、鲮鱼打窝群聚越冬干扰很大,难免给热带鱼类过冬带来一定的影 响。 二是鱼类越冬前尽量做好水质消毒,药物防治可用漂白粉、鱼菌清、灭虫精杀灭病毒病菌和寄生虫, 使鱼类健康安全越冬。寒潮过后,天气回暖3-5天后立即对未冻死而冻伤感染水霉病的鱼类进行用治霉灵, 鱼菌清等药物水质消毒,防治因水霉病,细菌性疾病感染扩散而大批量死亡。
鱼类越冬注意事项
时下已进入鱼类越冬季节,如何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是广大渔农及养殖单位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现 就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越冬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选池越冬池宜低于地平面,位于背风向阳处。要保证水源充足,注排水便利,水深控制在1.5 米以上,暖水性鱼类还必须保证冷热水供应及时。水质要清新,溶氧量结冰前应在10毫克/升以上,冰 期保持在5毫克/升左右,pH值宜在7.5~8.5之间,同时要求越冬池池底粘土夯实,保证池底平坦,保水 性能好。对于热带暖水性鱼类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鱼池面积稍大为好,一般在2亩~5亩, 以利用大池池塘条件等,暖水性鱼类还取决于热水量、水温及保温措施,一般每亩可放养鱼350千克~ 450千克,条件好的池塘也可放养到500千克以上。 二、秋培为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必须在秋季进行强化培育,以鲢、鳙为主的鱼池要看水施肥,还可 以投喂精饲料;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先投喂浮萍、水草等青料,然后投喂精料。热带暖水性鱼类以精料为 主,并保证饲料中的含脂肪量与含糖量,辅以饼肥投喂,保证鱼类膘肥体壮,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 三、检疫鱼类进行越冬池前,先以生石灰清塘消毒,药效过后放鱼入池。入池时先以5%的食盐溶 液浸洗鱼体5分钟,在入池过程中应注意细心操作避免鱼体碰伤、擦伤或踩伤,确有受伤的可在伤口处 涂抹紫药水。 四、放养越冬池的放养量取决于地域、面积、水深、含氧量以及品种、规格、通风换气。适当投饲, 增加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晴好天气时可以适当投喂饲料,在冰冻前要加施有机肥,保证水体肥度。日夜 巡塘。保证有专人值班、投喂、测水温及溶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浮游动物生长过剩,可以排换 池水或以漂白粉溶液予以杀灭;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深1.5米以上。保持良好的越冬环境。要确保池 周安静,禁止车辆行人过池;严禁污水农药入池,避免水体污染;严禁家禽家畜入池,采取措施杀死蛇、 鳝、鼠及偷鱼飞禽。防治鱼病。首先应抓好水体循环,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其次每周以漂白粉 溶液全池泼洒消毒1次;发生鱼病要对症下药,及时诊治,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解剖诊断病因并将死鱼 远离鱼池深埋处理;要经常清洗食台,清除杂草及池中杂物。 五、管理一是要勤于观察水情,保证水温,暖水性鱼类水温控制在16℃~20℃之间,注水时防止温 差过大;确保水质,水色以澄清为好,水色变成黑褐色说明水质已变坏,须及时注水或增氧;保证水中 溶氧,每3天测定1次,在3毫克/升左右应及时增氧。二是勤于扫雪打冰或揭开塑料大棚覆盖面。扫除 冰面积雪可保证冰下水层的光照,以增强光合作用,同时也有必要打碎水面冰层以增加水体溶氧。有塑 料大棚的在晴好天气时及时揭开覆盖深水保温越冬。
利用靠近鱼类越冬池的水源,在越冬池缺氧或缺水时将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新水注入越冬池,以增 加越冬池水域的水量和溶解氧含量。这是对小型越冬池和渗漏较大的止水越冬池较好的一种补氧方法, 但采用地下水补氧时要特别注意水质,必须经过曝气、氧化和沉淀。 3.循环水补氧法 在越冬池水量充足或缺少越冬水源的止水越冬池,发现池水缺氧后可采用原池水循环的方法补氧, 主要方法有:用水泵抽水循环补养、利用浆叶轮补养。采用循环水补氧法应按照"早补、勤补、少补"的 原则进行。 4.充气补氧法 利用风车或其他动力带动气泵,将空气压入设置在冰下水中的胶管中,通过砂滤让空气成很小的 气泡扩散到越冬池水中,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