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本文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0 前言
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功能,是目前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方向和实践课题,也是笔者一直研究的课题。
1 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的教学模式,虽然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部分高校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较少更新,在实践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缺失进取之心,平常的教学多是以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较少地进行自我的主动业务学习、专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强制命令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教师示范为中心,注重教师的自我感受;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过多的注重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当今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传统体育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往往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致使学生兴趣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技术的掌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只注重眼前的课堂教学,忽视终生体育的培养效应,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停留在学生课堂的组织纪律上,学生的到课率、出勤率等表象上。
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大多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考评更多的是以教师评价为主,教
师单方面的对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测试,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印象的评判,带有典型的个人色彩的评价。这种终结性考评机制,所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技能、技术掌握的水平,也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不能确切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进展,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传统式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灌输”、“填鸭”为主,只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培养,抑制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体现了这种体育教育改革的思想。
2.1 更新体育教育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开展成功与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更新体育教育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更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传授,发展学生的智力,磨练学生的心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素质教育的本质,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让学生掌握更好的科学的健身方法。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传授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而应该有意识,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众多的信息和方法中,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2.3 课程设置应切合学校教学实际,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课程的设置应该全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个性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中学阶段体育课程的设置相衔接,让学生的体育观念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有个转变与适应过程,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现行的开课模式是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是体育基础课,教学内容以田径、传统武术、三大球、基本素质练习等,强化体育基础教育,结合贯彻《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
知识。大一下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开设开设了篮、排、足三大球,定向运动、拓展训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健身与防卫、轮滑、瑜珈等公共选项课,使学生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对某一专项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专项技能能力。
2.4 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要重视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开展,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通过科研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对技能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随着教师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师的教学惰性容易滋生,如果不更新教学知识,不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有所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3).
[2]张立新.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1).
[3]胡凯.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趋势[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郭立亚,赵轩.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6]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王蒸仙,温元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09(14).
[8]何彦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构思[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2).
[9]小中欣.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M/OL]. http:///link?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