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疗法

合集下载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人体之肌肉,或有力,或无力,或痿弱不用,皆与脾有关。 眼睑开合,关键在于眼睑肌肉,脾主肌肉功能正常,胞睑肌 肉得养,轻劲有力,胞睑开合自如。
脾主统血,血随 气行,血运目络
脾主肌肉 司睑开合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肾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精生髓,髓聚成脑,脑为髓海, 目系上属于脑,肾精充足髓海丰满目光灵敏,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目视不明。
肺主宣降,气机通利,目得卫气
肺主宣发,肃降的作用,使卫气、肺吸入的清气以及由脾转输至 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向下布散到全身。肺的宣降正 常,目得卫气,卫外有权,即具有抵抗能力,目亦不病。此外肺 气通调水道,具有疏通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目得水液则 光滑润泽,若肺功能障碍目无液润则干涩或眼睑浮肿,“目病虽 多由肝,但常统于肺”。
“观眼诊病”是通过观察眼部白睛脉络的 部位、形态、颜色来判定其所对应脏腑的 病变性质、病情轻重及病势的转归。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华佗华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 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 可以通过白睛上脉络的变 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 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 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 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 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 、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 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 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 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 、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 紫,起于何位,侵犯何部,以 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 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 说明眼与脏腑的密切关系 脏腑 ,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 八廓在观眼诊病中的作用 提示可从白睛上之血络来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 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逆 诊断脏腑之病 顺而调治之耳。 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

眼针疗法讲稿

眼针疗法讲稿

彭静山眼针疗法第一章眼针疗法的理论根据1.王肯堂《证治准绳》,见《目门》卷七,引有华佗的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经过深入钻研,终于总结出“以目代耳”的“观眼识病”,进而又发展为眼针疗法。

“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难内之何脏腑受病也……”第一节王肯堂论五轮八廓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五轮八廓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一、五轮“五轮,金之精腾结而为气轮,木之精腾结而为风轮,火之精腾结而为血轮,土之精腾结而为肉轮,水之精腾结而为水轮。

(1)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日气轮。

金为五行之至坚,故白睛独坚于四轮;肺为华盖,部位至高,主气之升降。

少有怫郁,诸病生焉。

血随气行,气若怫郁则火胜而血滞;火胜而血滞则病变不测。

火魁金,金在木外,故气轮先赤。

金木而后病及风轮也;金色白,故白泽者顺也。

(2)风轮者白内青睛是也,内应于肝。

东方甲乙寅卯、厥阴风水,故日风轮。

目窍肝。

在时为春,春生万物,色满宇宙,惟目能鉴,故属窍于肝也。

此轮清脆,内包膏汁有涵养瞳神之功,其色青,故青莹者顺也。

世人多黄浊者乃湿热之害,惟小儿之色最正,至长食味则泄其气而色亦易矣。

(3)血轮者,目两角大小皆是也,内应于心,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主血,故日血轮。

夫火在目为神光,火衰则有昏瞑之患,火炎则有焚燥之殃。

虽有两心,而无正轮。

心君主也,通于大眦,故大眦赤者实火也。

心包络为小心,小心为相火也,代君行令,通于小眦,故小眦赤者虚火也。

若君主拱默,则相火自然清宁矣。

火色赤,惟红活为顺也。

(4)肉轮者,两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脾主肉,故日肉轮。

脾有两叶,运动磨化水谷。

外亦两睥,动静相应。

开则万用,如阳动之发生;闭则万寂,如阴静之收敛。

土藏万物而主静,故睥合则万有寂然而思睡,此脏纳归静之应也。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眼针疗法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

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

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

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

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取穴原则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

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

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

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眶内眶外的刺法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

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

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

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

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

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

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针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

辽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

海英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田维柱教授的学术经 验继承人,眼针疗法继承人,眼针研究所所长, 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广泛应用眼针疗法,进行多 项临床、科研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静视察眼针
眼针疗法的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多次视察 眼针,并对发展眼针做重要指示,非常关注眼针专著及 眼针疗法的发展。
眼针疗法的发展
外国驻华大使参观眼针
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介绍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眼针疗法标准化方案的确立
眼针疗法的操作规范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一、眼针疗法的形成及其理论依据
1 2 3 4
何为眼针疗法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田维柱教授简介
田维柱教授 196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 院,从事中医针灸方面的临床 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年。 现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 灸科技术指导,硕士研究生导 师,国家级名医。全国特种针 法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针灸学会辽宁省常务理 事,辽宁省卫生系统高职评委 会委员。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 委员会委员。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睛与脏腑的关系
眼睛是人体的五官之一,而“五脏六腑之精皆上荣于目” 才能发挥其视物、辩色、审长短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 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 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彭静山教授简介
彭老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彭老常说:“我行医的最高准则就是名医孙思 邈的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悲恻隐之心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他在全国中医界名望甚高,被誉为中国近代针灸四大家之冠 ,被日本人称之为“针圣”。 一生撰写论文130多篇,著有专著14部,在名医中著有如此多著作者极为 少见。 他不仅受到病人的关爱,也受到了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及卫生部的关注和尊 重,多次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任民革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七十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满足多年心愿。

眼针的临床应用

眼针的临床应用
五、附件
本文档附带相关的图表、案例和文献,供读者参考。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
6.1 法律名词1
注释1:解释1
6.2 法律名词2
注释2:解释2
6.3 法律名词3
注释3:解释3
眼针的临床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眼针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本章节将简要介绍眼针的概念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二、眼针的基本概念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眼针的定义、组成、特点以及其与传统针灸的区别。
三、眼针的临床应用分类
本章节将对眼针的临床应用进行分类,包括常见眼针疗法和特殊眼针疗法。
3.1 常见眼针疗法
3.1.1 直刺眼针疗法
3.1.2 斜刺眼针疗法
3.1.3 手针眼针疗法
3.1.4 光针眼针疗法
3.2 特殊眼针疗法
3.2.1 针刺点位选择
3.2.2 针刺技巧和操作要点
3.2.3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四、眼针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眼针在不同眼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包括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
4.1 青光眼的眼针治疗
4.1.1 青光眼病因与发病机制
4.1.2 青光眼眼针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4.1.3 临床应用案例介绍
4.2 视网膜病变的眼针治疗
4.2.1 视网膜病变的分类和病因
4.2.2 视网膜病变眼针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4.2.3 临床应用案例介绍
4.3 眼外伤的眼针治疗
4.3.1 眼外伤的分类和病因
4.3.2 眼外伤眼针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4.3.3 临床应用案例介绍

眼针疗法PPT课件

眼针疗法PPT课件
总结词
眼针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对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 疾病有良好疗效。
详细描述
眼针疗法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同时,对于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眼针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眼针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尤其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 科疾病有显著疗效。
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接受眼针治疗期间,应遵循 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治疗, 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习惯。
眼针治疗后,需要注意眼部卫 生,避免感染和刺激,同时避 免过度用眼和疲劳。
眼针疗法的禁忌症
01疾病的患者,如角膜 炎、结膜炎、青光眼等,不宜
进行眼针治疗。
患有出血性疾病、高血压、心 脏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不宜
眼针疗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眼针疗法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得以开展,推动 了眼针疗法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眼针疗法的未来展望
眼针疗法的创新与发展
未来,眼针疗法将继续在理论和实践 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不断优化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眼针疗法的普及与推广
眼针疗法的科学研究展望
详细描述
眼针疗法通过调节气血、舒经活络,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良 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 治疗效果。
04 眼针疗法的注意事项和禁 忌症
眼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眼针疗法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 操作,避免自行操作导致意外
伤害。
在进行眼针治疗前,需要告知 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 况,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风险
眼针疗法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有显 著疗效,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 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方法。

眼针疗法的取穴及注意事项

眼针疗法的取穴及注意事项

眼针疗法的取穴及注意事项眼针疗法是在华佗“看眼察病”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其独特之处在于选穴时须察看球结膜上血管形色的微妙变化,然后辨证选穴施治。

本法操作简便,疗效迅速,无痛安全。

(一)眼部经区的定位眼针的部位统称为8区13穴,其具体划分方法为: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毗,再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之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然后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再将每一象限划分为2个相等区 (即4个象限,共分8个相等区),这8个相等区就是经区 (眼针穴区)。

8个眼针经穴区的排列顺序按照“阴气右行,阳气左行”的规律,左眼属阳,阳生于阴,8个区穴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

右眼属阴,阴生于阳,8个区穴排列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经区所代表的脏腑则左右相同。

经区所代表的脏腑是:1区肺和大肠,2区肾和膀胧,3区上焦,4区肝和胆,5区中焦,6区心和小肠,7区脾和胃,8区下焦。

眼针的穴位不另起名,根据“看眼察病”和经络分布的8个经区,穴位在眼眶外1周,距离眼球1横指之外,上眶在眉毛下际,下眶离眼眶边缘。

.2寸许叫做“眼周眶区穴”。

每个穴位分别主治所代表的脏腑经络所发生的病症。

(二)取穴方法1.循经取穴看眼各经区,在与症状相符合的有血管形色变化部位取穴。

2.看眼取穴不管什么病,只在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取穴。

3.三焦取穴病位取穴,如头部、上肢、胸腔疾病取上焦穴;上腹部、胸背部及其内容脏器的疾病取中焦穴;腰骶部、小腹部和生殖、泌尿系统及下肢疾病取下焦穴。

(三)操作方法1.探穴①按压探穴法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穴”的范围内平均用力,轻轻按压,凡出现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或微痛,或感觉舒服等反应的部位都是穴位。

此时,可以稍加压,使皮肤呈一凹点,作为针刺点的标志。

②皮肤电阻测定用经络测定仪探穴,探测读数最高处即是穴。

③按选好经区针刺,以瞳仁为中心,找准经区界限,在经区界限沿皮直刺或横刺。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1.中风偏瘫
心区,有肌肉萎缩者加脾区,属气滞血瘀 者加肝区,属气虚血瘀者加胃区,属肝肾 不足者加肝区、肾区。 2.坐骨神经痛 主穴:膀胱区,胆区,下焦区,均患侧。 配穴:根性坐骨神经痛加肾区。
3.急性腰扭伤 主穴:膀胱区,肾区。
配穴:伴下肢牵涉痛者加下焦区。
4.哮喘发作 主穴:上焦区,肺区。
眼针疗法
一、概述
眼针法开始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是辽宁 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根据 《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 的脏腑划分理论,通过数以万计的病人的 反复观察和治疗实践,得以形成的一种微 针疗法。
二、眼针穴位
眼计分为八个经区共十三个穴区。
(1)经区划分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 线并延伸过内外眼角;再从瞳孔中心引此线的垂直线,并 延伸过上下眼眶。这样就成四个象限。再在两侧分别引线, 将每一象限分为两个相等区域,即为八个相等区,也就是 八个经区。
三、操作方法
(1)取穴:眼针选穴有三种方法。 循经选穴:仔细观察眼部球结膜上各经区或穴
区,凡有血管形态或色泽变化的,并在相应的脏 腑器官有病变的,就取该穴。 看眼选穴:不论什么病,只依据经穴区内血管 形态、色泽变化,凡变化明显者,即取该穴。 病位选穴:即依据经穴区所代表的脏腑区域, 不管什么病,即在其代表穴区内针刺。如中风偏 瘫,因为上、下焦代表上、下肢,故可选此二穴 区针刺即可。 选穴时可据病情取一侧或双侧。
中风失语,舌尖痛,昏迷,面部痤疮以及心经体 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肠经体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颈椎病,后头痛,背痛,坐骨神经痛,肾绞痛, 遗尿,小便失禁,尿潴留,抽筋。
喘,肾绞痛,足心痛,脐周痛。
经痛,胆绞痛。
病,头痛,疝气,胸胁痛。

眼针的临床应用

眼针的临床应用

经络的共性(普遍性) 经络的共性(普遍性)
内联脏腑,外络肢节 前后相应,左右互根 每条经脉和头面五官手足中末有敏锐 的联系
以上理论
形成如今的“观眼识病” 形成如今的“观眼识病”;“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三、眼区的划分
1、眼针穴位:共八区、十三穴 、眼针穴位:共八区、 2、左、右眼穴位对称 3、左眼穴区顺时针定位 4、右眼穴区逆时针定位
如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 如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 验内之何脏腑受病…” 验内之何脏腑受病…”
《内经》 内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 其血气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 其血气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 《素问· 五脏生成篇》“ 诸“诸脉皆属于目” “诸脉皆属于目”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灵枢· 大惑论》฀ “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 目”
观眼之所以能够诊病就在于“ 观眼之所以能够诊病就在于“五脏 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 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
眼与脏腑、经络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有序系统, 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五脏信息通过经络可反 映于眼, 映于眼,因此观眼就可获得五脏的信息。同 时通过刺激眼部相应的五脏区域, 时通过刺激眼部相应的五脏区域,可以调节 相应的五脏阴阳气血, 相应的五脏阴阳气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研究观察: 研究观察:
眼针能激活脑功能的机理:可以使局部脑 血流量增加, 实验研究也表明, 眼针对缺血性中风血液流 变学各项指标有显著影响,改善缺血性中 风血液黏、稠、聚、凝倾向, 改善微循环。 使神经病变得以恢复。 TCD 检查未见明显的脑血流量增加。不是 主要提高血流量方面, 而是改善大脑的功能。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眼针

眼针

眼针疗法及临床应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陈越峰1.发明者:辽宁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2.定义:在眼眶周围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3.理论基础:王肯堂《证治准绳卷7目门》、傅仁宇《审视瑶函》《证治准绳卷7目门》:“华元化云:目型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有八,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审视瑶函》在引用华佗的这句话后又指出:“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之病与轮不同。

轮以通部行色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位,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调治之耳。

”传统经络理论十二经脉中,除肺脾肾心包外,其余八条以眼为集散处,而肺脾肾心包四经通过表里关系间接与眼存在密切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云》:“诸脉皆属于目”。

五轮八廓学说:五轮学说是将眼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并分别划属五脏,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和五脏六腑的关系,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种基本理论。

《证治准绳》:“……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肺主气,故曰气轮;风轮者白内青睛是也,内应于肝,……厥阴风水,故曰风轮;血轮者,目两角大小皆是也,内应于心,……心主血,故曰血轮;……肉轮者两脾是也,……脾主肉,故曰肉轮。

……。

”八廓学说也是中医目诊的一种基本理论,建立在脏腑学说基础上的逐渐发展起来的观眼诊病方法,它将外眼划分为8个方向,八廓分属不同脏腑,以此查视白睛血脉丝络的状况,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4.眼针分区定穴:两眼平视,经瞳孔中心画一水平线并延伸至目内外呲,,再经瞳孔中心作该水平线的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眶,即将眼区划分为四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等分为两个象限成为八个象限,每个象限为一个经区。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眼针疗法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

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

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

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

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取穴原则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

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

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

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眶内眶外的刺法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

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

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

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

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

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

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针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

眼针疗法的理论及应用

眼针疗法的理论及应用

眼与经脉 脏腑的关系
眼与心 心主血脉,诸脉者皆属于目 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眼与肺 肺主气,气和目明,气脱目不明
眼与经脉 脏腑的关系
眼与肾 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肾者,水脏,主津液 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眼与经脉
其支脉上起于目内起眦于鼻旁,与足 手阳明大肠经行 终支一头 于脉条面 鼻一至, 旁睛其下条目明支和至外起瞳穴脉目目眦子目至外太 于内其寥锐目眦眦阳 睛支穴眦眶,膀 明者;,胱穴系经目交系会 足阳明胃经 迎香穴;
眼与五轮八卦
理论依据


太少 陰陽




坤艮坎巽震離兌乾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理论依据
乾坎 艮震巽 離坤兌
八卦
天 水 山 雷 風 火地 澤
八廓
大 膀包命膽小胃三

腸 胱絡門


肺腎
肝心脾

上膽 中

八廓、臟腑與八卦的關係 焦


理论依据
眼 八郭理論 與 臟 腑 的 關 係
在眼睛周围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 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经过实验多种针 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 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 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
眼针刺法
眶内刺法: 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 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 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積 , 見
观眼识证
血管顏色
鲜 紫 深 红 红 淡 浅暗 红 红 红 中 中 黄 淡灰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 《灵枢· 论疾诊尺》: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 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白睛出现赤白青 黄黑五色,标志所主脏腑的病变。 • 王肯堂《证治准绳》里指出“华元化云:目形类 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个主 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 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凡病发,则有 形色丝络显现,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 综上,通过观察白睛整体颜色变化可判断肺脏寒 热虚实以及与其他各脏的关系,而且可通过观察 白睛上脉络的变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选 择气轮,因为其血脉丝络显而易见) • 生物全息论也有力证明观眼诊病的科学性,也充 分解释了观眼诊病的机理。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留针问题:以10分钟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0 分钟。时间太长易皮下出血。 • 2、起针问题:起针宜慢,缓慢拔出后另一只手急 用干棉球压迫针孔,按压片刻至确认没有出血再 松手。切忌草率取针了事。 • 3、出血问题:眼针出血后,轻则眼睑微肿,重则 眼部肿胀明显,甚则压迫眼球出现疼痛,更重者 出现巩膜充血。若针刺后发现眼睑肿起或患者眼 部有发胀感,要立即将针起出,并用干棉球压迫 针孔,使出血停止。
眼针疗法
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针刺,以治疗 全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 • •
眼针疗法为已故著名医家彭静山教授受华佗 观目“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的启发,以眼与脏 腑、经络关系为理论基础,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 创。 后由田维柱在彭静山原有基础上发展和完善, 大胆提出新的方案,不但解决了诸多方面的问题, 而且提高了观眼诊病的准确度,使眼针疗法的可 操作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疗效更为显著。新方案 得到了眼针创始人彭静山的肯定并且顺利通过全 国针灸标准华技术委员会的鉴定。 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眼针治疗缺血性 中风技术”作为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 2007年,科技部将眼针的基础理论研究列入国家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0年,眼针疗法编入《中华医学大辞典》。

眼针

眼针

穴位分区
共8区13个穴 1、2、4、6、7五个区 是肺、大肠、肾、膀胱、 肝、胆、心、小肠,脾、 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 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 焦、下焦,自占一个整 区。





口诀 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 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 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眼针的功能
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
配穴治疗
1、中风偏瘫:针上焦 区。 2、急性扭伤:针下焦 区。 3、落枕:针双上焦区。 4、降血压:针双肝区。 5、痛经:针双下焦区。

6、遗尿或尿频:下焦 区,肝区,肾区。 7、心律不齐:双心区。 8、膈肌痉挛:中焦区。 9、胃痉挛:中焦区。 10、头痛:上焦区,偏 头痛配胆区,后头痛配 膀胱区。

注意事项
1、留针问题眼针不宜留针过久,至少5分钟,最长 不可超过15分钟。 2、禁忌症除病势垂危,抢救期间,精神错乱,气 血虚脱已见绝脉者皆可用之。对震颤不止,躁动不 安,眼睑肥厚(俗名肉眼胞)可以不用。 3.针刺切忌碰伤眼睑,针左8、右4区时,不宜过 深,以防误伤内眦动脉。 4.眼睑肥厚或眼睑上青色静脉很明显者,均不宜 施行眼针。如需要时宜特别慎重轻刺、浅。

选针
29号直径0· 34毫米、长15毫米即0· 5寸的不锈
钢针
眼针的各种刺法




1、点刺法 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 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 2、眶内刺法 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 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 眶方面刺入。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3、沿皮横刺法 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 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 再深。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 4、双刺法 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 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够加强疗效。 5、表里配合刺法 也叫内外配合刺法,即在选好的眼穴上, 眶内、眶外各刺一针,效果更好。

眼针

眼针

眼针疗法(yǎnzhēnliáofǎ)Eye-acupuncture therapy眼针疗法简称眼针,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针刺,以治疗全身多种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

眼针在古代医籍中未有过记载,是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在汉代医家华佗"观眼识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经多年潜心研究,于70年代初所首创。

三十多年来,经其高徒田维柱教授进一步改进、充实、发扬和提高,使其发展和完善,并制定标准化方案,形成了今天的眼针疗法。

眼针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疗效显著、适应症广、容易掌握,对中风偏瘫和各种疼痛更是效果卓著。

目前,眼针疗法不但在国内得到推广,而且早己在全世界各国开展。

眼区划分时人仰卧,头向北,脚向南,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引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引一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出现正北、正东、正南、正西4条线,再经过瞳孔的中心分别引这两条垂线形成的4个直角的角分线,并延伸过眼眶,就又出现东北、东南、西南、西北4条线,这8条线代表八个方位,无形中就将眼睛分为八个区,每条方位线便是每个眼区的中心线。

西北方为乾卦,正北方为坎卦,东北方为艮卦,正东方为震卦,东南方为巽卦,正南方为离卦,西南方为坤卦,正西方为兑卦。

为了使用方便,用 "1、2、3、4、5、6、7、8"八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根据八廓理论之"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顺行。

右目属阴,阴道逆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逆行"。

故左眼序列为顺时针方向,右眼序列为逆时针方向,左右对称。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用钟表的时间显示法来记忆眼区的划分。

将眼区看成是一个表盘,以时针计算,一周是12小时,将12小时分成八份,每份代表一个区的时限,即每区90 分钟。

如图1。

图1 眼区划分图八卦在五行中乾属金,坎属水,震属木,离属火,坤属土,艮属自然现象的山,巽属风,兑属泽。

眼针疗法实验报告

眼针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眼针疗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以眼周特定穴位为治疗点的微针疗法。

该疗法由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创立,其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等古典医学著作。

眼针疗法具有取穴少、操作简便、见效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变态反应等各科疾病的治疗。

本实验旨在验证眼针疗法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例患有神经性头痛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0-50岁,病程1-5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2. 实验分组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眼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3. 治疗方法(1)实验组:采用眼针疗法进行治疗。

首先,观察患者眼白睛上血管的形色变化,判定疾病的性质与部位。

然后,辨证针刺眼周特定区穴,如肺区、大肠区、肾区等。

治疗过程中,要求针尖与皮肤呈15-30度角,刺入深度约2毫米,留针30分钟。

(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

4. 观察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2)头痛发作频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的频率。

(3)疗效评价:根据头痛评分和头痛发作频率,将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

三、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6.2±1.8)和(2.1±0.9),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6.1±1.7)和(4.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头痛发作频率实验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为(3.2±0.8)和(1.1±0.5)次/周,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为(3.1±0.7)和(2.6±0.6)次/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华眼针

中华眼针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8 下焦区穴
穴位:在瞳孔内侧,目内眦外,左眼相当于时钟的8:15~9:45之间;右眼相当于时钟 的3:45~2:15之间,左右对称 。 穴性:通利下焦、填精补髓、利水消肿、通经止痛。 主治:中风、腰痛、小腹痛、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痛经、月经不调、闭 经、带下、癃闭、遗尿、尿失禁、水肿、痹证、痿证、痔疮、眼疾等。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3.双刺法 不论是采用眶 内直刺法还是眶 外平刺法刺入一 针以后,紧贴针 旁按同一方向再 刺入一针,以加 强刺激,提高疗 效。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4.眶内外合刺法 在选好的穴区内, 眶内眶外各刺一针, 眶内外共同刺激,效 果更好。
眼针技术
眼针的针刺方法
5.点刺法 选好穴区,一 手按住眼睑,将 眼皮绷紧,用针 在穴区的皮肤上 轻轻点刺5-7次, 以不出血为度。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2 肾、膀胱区穴
穴位:在瞳孔正上方。左眼穴位相当于时钟11:15~12:45之间,右眼的穴位相当于 时钟12:45~11:15之间,左右对称。 穴性:补肾益精,聪耳明目,利水消肿,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腰痛、消渴、水肿、遗精、阳痿、不孕、不育、耳鸣、 耳聋、泄泻、癃闭遗尿、小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眼疾等。
穴位:在瞳孔的正下方,左眼穴区相当于时钟的5:15~6:45之间,右眼穴区相当于时 钟6:45~5:15之间,左右对称。 穴性:镇静安神、养血宁心、活血通络、消积化食、分清别浊。 主治:心悸、怔忡、胸闷、胸痛、健忘、不寐、癫狂、痫证、梦遗、口疮、腹痛、腹 泻、尿血、消瘦、眼疾等。
眼针技术
眼针的穴区—7 脾、胃区穴
眼针技术
眼针的取穴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 露
(二)眼球结膜 颜色变化
1.鲜红色 多为新发病,属实热证,
说明病情正在发展。
2.深红色 多为热病,提示病势
加重。
3.红中 带黑
---为热 病入里。
4.红中带黄 为病势减轻。
5.络脉 浅淡
----多为 气血不 足,属 虚证、 寒证。
6.络脉 暗灰
---多为 陈旧病 灶.颜 色永不 消失。
疗效 不明 显时, 可应 用电 针。
8、电针法
用 针柄 或火 柴棍 按压 穴区。
9、压穴法
10、眼针与体针配合
为加强疗效,可配合 体针。
(三)留针时间
眼针留针以5-15分钟 为宜。
(四)取穴原则
循径取穴:亦称辨证取穴
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定
病位
看眼取穴:取在络脉变化明显的

(五)禁忌证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阳跷脉、 阴跷脉均终于眼周围.
(二) 八卦的基本概念
八卦以乾坎艮震巽离 坤兑八种卦象分别代表天 水山雷风火地泽八种自然 界现象和说明世界的形成 与变化。
阴阳为根本
八 卦 示 意 图
(三)眼周穴区的 划分与定位
眼周八 区与八 卦对应
关系
(左眼)
(四)眼周八区与 脏腑的配属关系
1、躁动不安者 2、眼睑肥厚者 3、身体震颤不止者
(六)常见病的 眼针治疗
中风偏瘫—双侧上焦、下焦区。
眶内刺法。
急性腰扭伤—眶内刺双下焦区。
刺完后患者站立活动其腰站。
胆石症—观眼取穴:右侧肝胆区
刺一针。
落枕—刺患侧上焦区一针。
高血压病—辩证取穴:双侧肝、
胆各一针。
牙痛—刺右肺、大肠区、上焦
各一针。
三、眼针疗法的 临床运用
(一)针刺方式
多用15mm直径0.34mm 的毫针进针10mm,不作提 插捻转手法,为促进得气, 可做刮柄。
(二)针刺手法
1、点刺法
在穴位上点刺5-7 次,以不出血为度。
2、沿皮横刺法
针尖 刺入后, 针体沿皮 下进入达 皮下组织, 不宜再深.
3、双刺法
刺入一针后,可在针 旁同一方向再入一针,两 针同刺一穴,以加强疗效.
双刺 法示 意图
4、表里合刺法
两针同刺一穴,一针 刺于目眶内,另一针刺于 目眶外,临床疗效更好。
表里 合刺 法示 意图
5、眶内刺法
垂直刺入眶内,针 尖偏向眶缘。
眶 内 刺 法 示 意 图
6、缪刺法
同侧穴区治疗无 效,刺于对侧。
7、眶内埋针法
疗效不巩固时, 在相应穴区埋针留针12日。
眶内埋针法示意图
彭静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眼针疗法
彭 静 山 教 授
眼针 疗法
一 眼针疗法基础
(一)眼与经络 的关系
中医学说认为,眼与经络 的关系密切。“十二经脉三 百六十五络,共气血皆上注 于目而走空窍。”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均始于眼周围。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 经、手阳明太肠经均出于眼周围。
手足六阴经通过经别与眼有 关联。
肩周炎—观眼取穴:双上焦区配
双肺、大肠区。
胃痛—病位取穴:双上焦区各
一针。
1区属金为肺、大肠区 2区属水为肾、膀胱区 3区属山为上焦区 4区属木为肝、胆区
5区属风为中焦区 6区属火为心、小肠区 7区属土为脾、胃区 8区属泽为下焦区
眼周 八区 与脏 腑配 属示 意图
1,2,4,6,7区各 两穴为一脏一腑;3,5, 8区各一穴。
总共八区十三穴。
二 观眼识病
(一)眼球结膜 络脉形态
1.根部 粗大
---多为 顽固性 疾病
2.曲张
---为病 势重
3.延伸 指一区的络脉延伸到另一

4.分岔 较多
---多为 病势不 稳定, 容易变 化
5.隆起 一条
----多 为六腑 病变
6.模糊 一片
---多在 肝胆区, 为肝郁 气滞。
7.垂露 白睛下端象垂
着一颗露水一样。
如扣在胃肠区,多为虫 积;见于其它区,多为有郁 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