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班级的家长工作[1]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内容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内容
1. 参与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平台,家长需要积极参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
2.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3. 接送孩子:家长需要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保证孩子的安全。
4. 配合幼儿园活动:幼儿园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亲子活动、节日庆祝等,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参与其中。
5. 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6. 健康教育:家长需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7. 环保教育:家长需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8. 社区服务:家长可以组织或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公园、帮助老人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1/ 1。
大班班级家长工作计划

大班班级家长工作计划
《大班班级家长工作计划》
一、班级家长会议
1.召开班级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教育规划和家庭教育活动的讨论和规划。
2.定期举行家长会议,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二、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1.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等,增强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
2.鼓励家长参与课程观摩和家庭作业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三、家长志愿者团队建设
1.建立家长志愿者团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志愿服务。
2.培养和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家长教育培训
1.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们提供育儿知识和方法。
2.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技能,增强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希望能够搭建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们的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馨的家庭和和谐的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
班级家长工作安排

班级家长工作安排一、介绍班级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班级家长工作作为一种桥梁和纽带,起着连接学校和家庭的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班级家长工作,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二、组织家长会议家长会议是每个学期都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之一。
我们可以在每个学期初的第一周,召开一个班级家长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班级活动,同时也是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机会。
三、帮助建立家庭作业的规范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延伸,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组织家长参加“家庭作业辅导班”,通过共同学习和交流来探讨家庭作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完成作业任务。
四、组织家长参观学校和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而家长对于学校的了解也至关重要。
可以组织家长参观学校,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学校的设施和教育理念。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提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五、设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家长志愿者团队是发挥家长力量的有效方式。
可以成立一个家长志愿者团队,通过志愿者的力量,为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发展。
六、举办家长讲座和培训家长讲座和培训是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们讲授育儿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育儿。
同时,也可以组织家长交流分享会,让家长们相互交流经验和心得。
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
可以邀请心理专家为家长讲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一些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八、鼓励家长参与社区活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对于社区建设和环境的关注也非常重要。
可以鼓励家长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有效方法
1. 定期举行家长会: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家长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
2. 建立家长群:这样可以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方便家长们之间的交流。
3. 发放家长手册:家长手册可以详细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活动安排等内容,让家长们对幼儿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定期发送孩子的成长记录: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
5.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鼓励家长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比如亲子活动、节日庆祝等,增强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
6.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7. 建立家访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8. 建立家长反馈机制:鼓励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
1/ 1。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11篇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11篇班级家长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家校和谐、促进同学全面成长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的功能,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二、“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家长代表组成的一个对班级进行管理、对同学进行训练、组织家长活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是一个群众组织。
1、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组成2、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责由班主任主持“家委”的日常工作,组织、召集、开展家委会工作。
委员能主动参预班级家长委员会的活动。
能主动协作班主任的工作,如在学校及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班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及时了解家长们对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的看法或建议,准时与班主任沟通与反馈。
比如报刊杂志的征定工作、家长会的召开形式等方面的工作就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家长的看法,跟他们协商着,更好,更合理地解决。
2、能充当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缓解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促进学校训练改革的健康进展。
3、主动参预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类亲子活动、训练教学活动、家校开放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动员、发动各位家长关怀班级建设。
利用家长资源,为提高同学的素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工作支配1、成立家长委员会。
依据学校的工作,发挥好“家委会”的作用,进行沟通和争辩,并做好记录工作。
班级家长工作方案2一、指导思想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沟通、服务、协调、管理四个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训练氛围。
通过家委会自身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家教活动,增加家庭与班级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家庭训练、学校训练、社会训练紧密协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进展,促进班级工作健康有序地进展,形成训练合力。
二、工作目标以“巴蜀孩童,世界眼光,培育会读书、会合作、会缔造、有修养、有鲜亮共性的同学“为主要目标,主动构建现代家庭训练网络,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使班级训练和家庭训练、老师训练和家长训练达到同步协调,切实加强家委会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全体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加家委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使全体家长能够主动参预到班级各项建设和活动中来。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一、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1.亲自与家长交流:幼儿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
2.经常开展家长会议:定期举行家长会议,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倾听家长的意见: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不要急于回避或批评,而是认真倾听,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二、常规与家长合作1.常规通知家长:在幼儿园每天结束时向家长发送幼儿园的日常通知,介绍孩子一天的活动情况,以及与家长相关的事项和学习内容。
2.与家长分享教育资源:将一些有益于幼儿成长的教育资源分享给家长,如绘本、游戏等,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3.倡导家长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一些课堂活动,如亲子活动、绘画比赛等,通过亲自参与,加深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成长的了解。
三、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1.提供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教授家长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四、搭建家校互动平台2.发布家长手册:编写家长手册,详细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家校合作的方式,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五、重视家访工作1.定期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家访活动,家访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2.善于观察并记录: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总之,幼儿园教师开展家长工作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家长合作,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并重视家访工作。
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班级家长工作方案

班级家长工作方案一、制定班级家长工作目标和原则在制定班级家长工作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是确保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原则包括平等互信、开放透明、共同参与、个别关怀和高效管理等。
二、建立家委会和班委会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家长工作,我们将成立班级家委会和班委会。
家委会由几位家长组成,负责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参与重要决策和活动的制定。
班委会由班级学生代表和家委会成员组成,负责班级内部事务的管理和组织。
三、加强家校沟通渠道为了确保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我们将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包括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开设班级微信群、建立家校交流平台等。
通过这些渠道,家长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动态和班级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每个学期将召开至少两次家长会议,会议内容将包括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的学业情况、亲子活动的计划等。
家长会议是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情况、与班主任和其他家长交流的良好机会,也是促进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重要平台。
五、建立家校互动平台为了方便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建立家校互动平台。
该平台将包括学生作业情况的查询、学校通知的发布、家长问答交流等功能。
通过该平台,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班主任及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六、组织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为了促进家校合作和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我们将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
包括家长子女共读活动、亲情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分享教育心得。
七、关注特殊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在家委会的带领下,我们将特别关注班级内的特殊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
家委会将与学校协商,为这些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将鼓励班级内的同学和家长们积极关注这些学生,共同营造关爱、尊重和包容的班级氛围。
学校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

学校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效的家长工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
学校应设立定期的家长会议,并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如微信、邮件等,及时与家长沟通。
这样能够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进度、活动安排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访活动,进一步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供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都不相同,学校家长工作必须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关注。
学校可以设立班级家委会,由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了解并反映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开展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活动学校家长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展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举办主题讲座、家长培训班等,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
这些活动可以涵盖学龄前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增强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建立亲师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两个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校内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课程观摩和家庭作业批改,加强互信和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加强家庭作业管理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学校家长工作需要加强对家庭作业的管理与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作业的管理规范,确保家长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六、推行家校结合的评价体系学校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体系也应与之相适应。
学校可以与家长一起探讨和参与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共同制定和完善评价体系。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能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长工作.doc(推荐五篇)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长工作.doc(推荐五篇)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家长工作.doc班主任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沧县大褚村乡回族中学柴光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加之现在家庭教育正在发生着某些特殊的变化,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特别重视,而对孩子的思想、劳动和健康等方面的情况都比较忽视。
怎样进一步密切同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有力配合?怎样调动家长对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班主任家长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了解和分析家庭情况1、深入了解学生家庭。
了解分析学生家庭的情况,是有的放矢地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要了解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结构(如是否有爷爷、奶奶、祖父、祖母、兄弟姐妹等,是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相互关系及其对子女的态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及生活水平;家长同邻里的关系及与亲朋好友的情况等等。
2、具体分析学生家庭。
在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谁?家庭对学生有些什么主要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其它主要表现,从家庭方面能找出什么?3、了解学生家庭应多渠道、多角度进行。
可采用通过查阅学籍、跟学生谈话、进行家访等方法进行;也可以找学生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或是从学生的周记中侧面了解。
切忌通过其他家长或访问邻居来了解学生家庭及家长的情况,这样容易造成家长的识解,也会对工作不良影响,班主任是必须注意的。
二、尊重家长,对家长一视同仁,肯定孩子。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
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家长和教师都有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
如何开展好班级家长工作

如何开展好班级家长工作一、更新观念,做好换位思考,理解家长难处支持帮助家长解决家庭育儿中的实际困难。
1、宽容、理解、尊重。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噪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
还要真诚的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某小朋友在园不小心摔破,教师在和家长说明情况时可以表达自己和家长一样心痛孩子的心情,同时对家长的理解表示感谢,可以在家长会上表扬、感谢这样的家长,让每位家长体会到教师的真诚。
我相信只要教师的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以幼儿园教育新《纲要》为依据,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角色;真正做到把家长工作做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
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家长疼爱孩子的心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做为教师我们非常清楚,家长和我们是实际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教育幼儿,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
尊重平等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虽是干的教育事业,在幼儿教育方面可能比一些家长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但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绝不能以教育专家自居,动不动就使用专业术语,或指责批评家长的观点,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望而生畏。
在与家长交谈中,我们总是从实际出发,用最浅显的话语说明一些道理,让家长明白我们教师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要耐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尊重家长提出的一些看法,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以求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共识。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打动家长,争取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
微笑服务在当今社会里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也是优质服务的标准,幼儿园老师也不例外。
例如: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时,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穿脱鞋子。
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提高家长满意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策略和方法:1. 积极主动地面对家长需求: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及时解决家长的问题。
例如,在晨间接待和下午离园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 微笑名片”:天天呈现——幼儿园教师要展现热情、专业的形象,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
教师要善于运用微笑和礼貌用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3. 园讯通小贴士”:温馨备至——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向家长发送重要通知、班级动态、课程计划等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和孩子的在园生活。
4. 家园合作:构建高质量家园共同体,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
通过家委会、家访等途径,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5. 个性表扬: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进步,给予个性化的表扬和鼓励,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们的关注和关爱。
6. 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建议,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7. 深入浅出地解读教育政策: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育政策,并向家长宣传解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8. 举办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技能。
9. 关注家长心理健康: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家长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10. 定期反馈孩子成长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和进步,让家长安心、放心地将孩子托付给幼儿园。
通过以上策略和方法,幼儿园可以更好地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浅谈家长工作开展的策略

浅谈家长工作开展的策略家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
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成效显著,需要制定一些合适的策略来开展家长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家长工作开展的策略。
加强信息沟通。
信息共享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告知学校的教学安排、重要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信息。
家长也应该充分配合,关注学校通知,积极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
通过电话通知、短信通知、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互相沟通信息,使得教育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
人数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邀请家长担任监护人;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中,家长也可以参与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学校举办的志愿者招募活动中,鼓励家长积极报名。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都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来,也使得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
加强家校互动。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念等。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辅导与帮助。
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相关课程,提供一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家长会,学校老师可以介绍学校教学工作、学生教育管理情况等,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
而家长也可以在家长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等问题,增进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家庭的合作。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而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将会使得学生获益更多。
学校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阅读、写作、探究等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还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从而在家庭中给予更好的辅导与帮助。
班级管理家长工作计划

一、前言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家长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增强家校沟通,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2. 提高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形成教育合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1. 定期召开家长会(1)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家长会,汇报班级工作情况,解答家长疑问。
(2)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2. 建立班级微信群(1)创建班级微信群,方便家长随时了解班级动态。
(2)定期在微信群里发布班级通知、学生表现、家校互动等内容。
3.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1)定期邀请专家、优秀教师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2)组织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4. 家访活动(1)定期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助力学生成长。
5. 家长志愿者活动(1)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如协助组织活动、维护班级卫生等。
(2)设立家长志愿者岗位,让家长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6. 家长评议(1)每学期末开展家长评议活动,收集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家长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家长满意度。
四、工作要求1. 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家长工作,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家长工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 家长要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学校、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家校之间要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通过实施以上家长工作计划,相信我们能够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美好未来携手前行!。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通用10篇)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通用10篇)班级家长工作计划(通用10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级家长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靠全体家长的支持,努力创建和谐班级。
二、工作目标:1、通过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2、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3、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三、具体工作:1.班主任本人认真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2.组织家长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及相关文件,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3、继续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在切实做到“六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健全家长学校档案、奖励、考核、教学等各项制度。
4、丰富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为使家长学校的授课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
5、向家长们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办法,使家长们在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家教水平。
6、利用家长学校的授课及相关问卷了解家长的需求,针对家长们的热点意见相应调整授课内容。
安排一些课程,继续向家长们宣传教育上的有关法规、大事。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篇2一.情况分析:我们班有幼儿37人,其中新生25人,外地幼儿11人。
我们发现在接送孩子的家长中绝大数是祖辈由于他们学历层次、知识经验水平有限,难免对孩子比较溺爱,所以特别重视对孩子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顾。
幼儿园如何做好班级家长工作心得体会

幼儿园如何做好班级家长工作心得体会一、用心沟通,建立信任1.开学初期,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3.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在日常沟通中,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
二、真诚服务,赢得尊重1.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成长情况。
2.为家长提供专业的育儿建议,帮助他们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困惑。
3.积极参与家长活动,增进家园之间的互动,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关爱。
4.在特殊节日和生日时,为家长和孩子准备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三、搭建平台,促进家园共育1.创设家长群、QQ群等线上沟通平台,方便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3.邀请家长来园分享自己的特长和经验,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
4.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园共育。
四、关注个体,尊重差异1.了解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和育儿观念,尊重他们的选择。
2.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与家长共同实施。
3.在沟通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避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
4.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与家长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五、持续改进,追求卓越2.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做好班级家长工作,需要我们用心沟通,真诚服务,搭建平台,关注个体,持续改进。
只有做好家长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记得有一次,一个家长和我分享了她孩子的成长变化,她说:“自从上了你们幼儿园,孩子变得更有自信了,也更愿意和我们交流了。
”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影响和引导家庭。
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发现用心去听,比用力去说更重要。
班级管理中的家长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家长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增进家长对学校、班级的了解。
2.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3. 协调家长资源,为班级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家长会(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表现、活动开展等。
(2)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邀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 家校沟通(1)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线上沟通平台,方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态。
(2)设立家长接待日,安排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接待家长咨询,解决家长关心的问题。
(3)定期向家长发送班级通知,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家长志愿者活动(1)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为活动提供人力支持。
(2)组织家长志愿者团队,协助学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卫生检查、安全巡逻等活动,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4. 家长学校(1)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教师为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开展家长读书会,推荐优秀家庭教育书籍,引导家长进行自主学习。
(3)组织家长参观学校、班级,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
5. 家长评价(1)设立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邀请家长参与班级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3)设立家长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家长反映的问题。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家长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2. 建立家长工作档案,记录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
班级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

班级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班级家长工作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协作,目的是为了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进行,下面将从家长会、家长志愿者、家长培训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可以让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同时也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会可以分为班级家长会和学校家委会两个层面。
班级家长会主要由班主任召集,旨在解决班级内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学校家委会由所有班级的家长代表组成,旨在解决学校整体的问题和提出建议。
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情况,也可以参与一些决策和规划。
其次,家长志愿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家长参与方式。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加入学校的志愿者团队,为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家长志愿者可以参与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亲子活动等各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志愿者的参与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运行状况,也可以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家长培训也是一种有效的家长工作方式。
由于家长在教育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培训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和学习资源。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亲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多个方面,既帮助家长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辅导孩子。
此外,还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家长提供教育资讯和学习资源,让家长能够在孩子学业上给予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代表制度来加强家校合作。
每个班级选举一名家长代表,代表全班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和协调。
家长代表可以参与班级管理、学校决策等各个层面,代表家长利益发声,同学校一起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家委会,与家长代表分享学校工作的情况,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做好班级家长工作计划范文5篇

做好班级家长工作计划范文5篇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好班级家长工作计划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好班级家长工作计划范文1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提高办园水平和促进幼儿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树立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观念,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指针,严格遵循、贯彻《纲要》所提出的:“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一精神,以“争创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幼儿园”为契机,进一步树立“服务第一、质量至上”的观念,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努力提高办园声誉,办好家长满意的幼儿教育。
二、工作目标:1、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提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园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度。
2、结合本园家长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度,丰富活动内容与参与方式,办好家长学校。
3、增强对家庭、社会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新的课程互换新的教育,我们教师必须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
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
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开展活动家长工作计划范文

开展活动家长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开展家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活动家长工作计划范,以便学校对家长工作进行有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二、整体目标1. 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认同度;2. 增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度;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具体措施1. 完善家长学校平台开设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等社交平台,方便家长之间交流和互动。
并在学校网站上增设家长专栏,发布家长会议时间、家长参与活动等相关信息。
2. 组织家长学习活动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邀请学校教师、心理专家等来校进行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讲座,增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3. 丰富家长参与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学生活动策划等。
4.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与学校领导座谈交流,讨论解决家长关心的问题。
并要求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微信沟通等。
5. 设立家长投诉反馈渠道设立家长投诉反馈渠道,接收家长的投诉和建议。
及时处理家长的意见,并向家长反馈处理结果。
6. 严格管理家长会费对学校会费使用进行公开透明化,制定会费收支管理办法,确保家长会费的使用合法合规。
7. 定期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并据此及时调整家长工作计划,提高家长工作的满意度。
8. 加强家校沟通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家校合作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保障措施1. 健全家长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家长工作领导机构组成和岗位职责,并明确家长工作领导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2. 完善家长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家长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家长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等,以及相关的工作程序。
3. 完善家长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工作考核制度,对家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家长工作的顺利进行。
家长工作开展方案

家长工作开展方案建立联系1定期电话沟通:每周或每两周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情绪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微信联系:建立班级微信群,定期发布学校通知、教育理念、教学成果等信息,同时鼓励家长在群里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讨论教育问题等提供支持1.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为家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2.个别辅导:针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服务,同时向家长说明辅导计划和目标,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3.心理辅导: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组织活动1.家长会: 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展示学校特色和成果,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亲子活动: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比赛等,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3.教育咨询活动:设立教育咨询机构,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四、关注成长1.学业成绩: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2.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3.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同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五、家校合作1.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个别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信息2合作育人: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育人过程,如课程建设、课外活动等。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3.家校互动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家长工作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家园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8条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第49条指出“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这一要求体现了现代化的大教育观,确定了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一个班级的管理及孩子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而班级工作又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班级工作中老师和家长的配合,直接影响到班级工作的好坏。
《幼儿教育》上曾有一句话这样说:“忽略了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孩子的教育。
”虽然家长因各自身份、素质不同,言行举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们和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爱孩子。
我园非常重视家长工作,在我园,家长工作是衡量一个班级工作成绩的条件之一。
现在我来谈一谈我班是如何开展家长工作的。
一、笑着面对每一位家长微笑服务在当今社会里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也是优质服务的标准。
幼儿园老师也不例外,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穿衣服。
”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许多;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的说:“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又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老师,它是你启动家长心扉的钥匙。
二、对待家长的方式《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和以往工作的经验,我把怎样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概括成十二个字:“一视同仁、区别对待、真诚沟通”。
(1)“一视同仁”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所受过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
当今社会以貌取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用穿衣戴帽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很寻常的事。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人,当看到某人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就会对这人毕恭毕敬,当看到另外一个破衣烂衫就会对人家爱答不理。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应该存有这种世俗观,即无论家长相貌、衣着或职业等如何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孩子,不分贵贱、不论亲疏。
举例,我班任子伟(2.)区别对待在孩子的问题上,家长都很重视,也能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
但是,由于家长的性格以及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程度不同,于是教师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方式、方法。
班级的家长由于对幼儿园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为主动配合型家长,被动配合型家长,和拒绝配合型家长。
主动配合型家长乐于与老师配合,积极接受老师的建议,常常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对于这类家长,我们要将“感谢”二字挂在口头,向他们更细致的介绍班级的工作,并将活动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们成为家长工作的领头人。
被动配合型家长有时会向老师询问一些情况,但对于老师的要求,不能按时完成,他们对老师的工作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实际的工作成绩,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给他们更多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师的工作。
拒绝配合型家长则表现为对老师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总会以各种借口推托老师交待的事情,我们老师不能着急,可以先从这类家长的孩子入手,让孩子成为小广播,每天向家长播报幼儿园的趣事,乐事,吸引他关注幼儿园,关注老师的工作,然后请他参加一些活动,与孩子互动,与家长互动,用别人的热情去影响他。
另外还有个别“事儿多”的家长,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由老人抚养的孩子,对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很不放心,不是担心孩子冷了或热了,就是担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是否被人欺侮等等。
遇到这种家长,我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工作在前,对孩子照顾得更细心,对孩子每天的活动及表现,如吃饭、喝水、入厕、睡眠、游戏等都做好详细纪录,离园时告诉家长;例如:刘千叶小朋友。
二,让孩子做家长的传话筒。
家长一般都比较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情况家长不会很了解,有时会产生误会,这样我们就利用孩子来做传话筒。
举例刘千叶(3)真诚沟通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作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
教师又是这一环节的执行者,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怀特曾经说过: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发展,常常要问教师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防止以告状、谴责方式的同家长交流,教师既要热情地接待,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在介绍孩子的情况时,教师不仅态度要诚恳,还应该设法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家长消除思想顾虑,轻松地参与交谈。
三、让家长参与活动、明确目标。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中来,是对班级工作最好的反映。
1、召开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是向家长报告本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特别是讲解这一学年(或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家园合作教育的要求,并可组织讨论,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会的形式要多样化、人情化,让家长在轻松、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了解教师的所作所为,并适时提出配合要求。
(1)根据幼儿年龄来制定家长会的内容由于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心理、身体状况的不同,所以各年龄段在召开家长会的侧重点也该不同A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由于刚刚离开家庭,父母对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又不了解,一些妈妈上班时往往不能安心工作,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水喝,上厕所有没有人管,吃饭的时候能不能吃饱了,觉能不能睡好,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常困扰着家长。
为了让家长安心工作,在新生入托不久班级就应该及时地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内容(1)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流程教师要着中介绍幼儿在园生活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幼儿一天的吃、喝、拉、杂、睡等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流程。
(2)教师如何照顾幼儿一日的生活起居幼儿园孩子很多家长会担心教师会照顾不过来,教师要打消家长这种念头,让家长放心。
(3)新入园幼儿心理状况分析。
新入园幼儿,由于环境的改变,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师要对这一状况进行分析,帮家长消除幼儿入园带来的焦虑心理,引导家长正确配合教师工作,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
(4)介绍本学期幼儿各领域发展目标(5)家园合作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B中、大班的家长会(1)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分析。
包括:班级幼儿人数情况,任课教师情况;上学期幼儿各方面发展清况分析;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重点阐述新学期教学工作任务包括:运用教材情况;各领域教育目标;本学期将开展的主题活动和园里重大活动。
(3)对家长的要求(家长需要配合的地方)(4)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2、家园联系栏家长联系栏内容有介绍本班近期教育目标,需要家园合作的教育内容、孩子的发展情况与一些有针对性的家教指导性文章等。
家园联系栏应办得生动活泼,能吸引家长,文章、资料要短小精悍,可由教师编写,可摘录家教报刊上的内容,也可以由家长提供经验、体会等。
家园联系栏应设在家长接送孩子必经之处,内容要经常更新,字迹不可太小。
在布置专栏时,我们不仅让家长从我们提供的资料中获取育儿的知识和经验,还给家长提供发表看法的机会,并将这些知识内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届时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观幼儿园的活动, 这也是家长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家长观摩或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 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
由于幼儿园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对幼儿的教育能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比较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适应的方法,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实地学习, 会有助于改善家长的教养行为。
在开展“开放日”活动前教师要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一定要使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让家长了解看什么?怎样看?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在某方面有差距时如何认识和对待,以免产生负效应。
孩子们也很喜欢家长到幼儿园来观摩和参与他们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会更加积极和认真。
(举例上半年)总之,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加深了家长的参与度,使家园关系更为密切,家园间在合作教育孩子方面配合更为默契。
4、.亲子运动会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竞赛,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一起在游戏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5.节日联欢会邀请家长参加重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十一、元旦)的联欢会,并参与节日环境的布置,与孩子共享节日的快乐,了解节日的意义,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四、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1、充分利用接送孩子之际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到园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谈有关教育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问题,提出要求,商讨解决的方法。
这种谈话,时间比较短,因此,内容不宜过多,必要时可以另约时间作较长时间的谈话。
这种有明确目的事先约定的个别谈话,教师均应事先作准备,包括汇集、分析有关孩子发展的材料,准备提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2、点话联系、对于工作繁忙无暇接送孩子的家长,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和家长联系。
教师要记住这类家长的电话,并了解最佳的通话时间,和家长适时联系。
班上每位家长都有每个老师的电话。
3、写信采用书信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成长情况。
这种做法不仅能密切家园关系,往往也能促使一些不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人,但仍关注着孩子的发展,起到配合教育的作用。
五、教师与家长之间加强反馈、有效指导。
工作落实了,该想到的该做到的都做了,那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切不能虎头蛇尾,而应将家长的反馈信息作一个统计分析,看看哪些信息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哪些是需要我们继续指导,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的,哪些又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以便于我们老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家长问卷调查,针对班上孩子各时期的一些问题,设计各种问卷调查表,请家长帮助填写,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和家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