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人教版高中学考名著导读必修一之必修五完整资料素材

高中语文 人教版高中学考名著导读必修一之必修五完整资料素材

1.名著导读——《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一、治国思想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仁的内容:1、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 .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 3、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4、理想境界: 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 .5、仁和礼 :‘‘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孔子强调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二、教育思想(1)教:①有教无类②因材施教③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2)学:①举一反三②温故知新(3)为人处世:①谨言慎行②以身作则,推己及人学习态度: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名著导读》知识梳理《论语》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

3.《论语》全书共分20篇。

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

4.《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

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5.“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6.《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治学、从政、修身养性。

7.解释下列言论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思想:(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代表了孔子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表明了孔子举一反三式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大卫•科波菲尔》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国籍)小说家他在二十三岁时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维克外传》为他赢得声名,他一生共创作了 14 部半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唯一能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2.《大卫•科波菲尔》中不少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体小说。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梳理文学常识1.《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2.《雨巷》作者戴望舒,现代诗人。

3.《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4.《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司左丘明所在。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辑整理,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

7.《鸿门宴》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8.《记念刘和珍君》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9.《小狗包弟》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0.《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

1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罗森塔尔,美国记者。

12.《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13.《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说经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等。

他还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4.《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查尔·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

这是一种自传体的小说,读这部小说应当把握小说的主线,那就是大卫的成长史。

15.《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

16.《故都的秋》的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7.《囚绿记》的作者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18.《氓》《采薇》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史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名著导读》知识梳理《论语》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

3.《论语》全书共分20篇。

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

4.《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

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5.“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6.《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治学、从政、修身养性。

7.解释下列言论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思想:(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代表了孔子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表明了孔子举一反三式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家》1.一般认为,《家》和《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品,而他晚年所写的散文《随想录》则是真诚反思“文革”的作重要的作品之一。

2.巴金的《家》《春》《秋》等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3. 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这种艺术结构与《红楼梦》类似。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梳理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 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必修一至五名著导读及文学常识梳理

必修一至五名著导读及文学常识梳理

米易中学高三名著导读及文学常识梳理(一)必修1--5名著导读名著导读之《论语》一、名句解释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自己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与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与知识梳理

1.《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2.《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1.觉新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名著导读(附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名著导读(附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宣汉县土黄中学牟小利一、《红楼梦》作品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1]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第2回)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高中高考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知识梳理总结

高中高考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知识梳理总结

必修1~5名著导读和梳理探究必修一名著导读和梳理探究《论语》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孔子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论语》全书共分丛篇,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债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5.统率《论语》思想的是“仁”。

要实现它,有赖于对“礼”的施行。

《大卫•科波菲尔》1.“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

主要作品还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

2.狄更斯的小说都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处处体现着民主思想。

《大卫•科波菲尔》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3.大卫受继父毒打,只有保姆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安慰他,两人悄悄地通过钥匙孔对话。

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我好像心头挖掉了一块肉,她就补在那块地方,我的心又长好了,把她包在里面了。

”4.佩葛蒂的哥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一个外甥女艺米莉和侄儿海姆。

5.海姆为人木讷、憨厚,没念过书,更谈不上仪容风度,然而,他的胸怀比海洋更博大。

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是全书的高潮。

6.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他们那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密考伯主义”。

7.大卫的姨婆虽然脾气古怪,但是非分明,嫉恶如仇,古道热肠。

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人箴言。

8.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成为大卫终生挚友的人是特莱得。

9.大卫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的第一位妻子多拉后来病逝。

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后发现和他青梅竹马的阿橙尼丝才是最理想的伴侣,在排除了阴险小人希普的阻挠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优美的汉字1.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语文必修1至5文学常识课文和名著导读(名时地品评),梳理探究(分课,60课)免费

语文必修1至5文学常识课文和名著导读(名时地品评),梳理探究(分课,60课)免费

语文必修1至5文学常识课文和名著导读(名时地品评),梳理探究(分课,60课)免费语文必修1至5课文和名著导读文学常识,梳理探究(分课,60课)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雨巷》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

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说集》等。

作品特点: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齐和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入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

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散文。

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文学色彩: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4、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作者不可考,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长于叙事与议论,语言生动活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1.觉新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

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独叹,他在面对梅前来避难时借酒抒怀,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懂风情,有学养,会思考,有灵气的觉新形象。

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

2.觉慧觉慧,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

“五四”新思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给了他们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

觉慧便是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

他讨厌别人说自己坐轿子,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把他当作有钱人的纨绔子弟。

他大胆地跟鸣凤示爱,希望可以选择自己爱的人;他积极参加“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渴望推翻这腐朽的封建制度;他公开支持觉民抗婚,主张青年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黎明周报》),宣传进步思想。

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

他敢于怒斥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反对把瑞珏搬到城外分娩。

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

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3.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

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

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

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

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

4.觉民一个积极进步,逐渐上进的新青年,他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比觉新少了思想上的落后,又比觉慧多了遇事、抉择时的沉着和稳重。

他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

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向往民主自由。

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表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的一对胜利者。

像觉慧一样,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斗士,也跨不过阶级的鸿沟,忘不了主人与奴才的差距,在年初九舞龙人的惨叫,求饶声中,他表现出麻木的神情:“太平淡了,小时候看起来倒有趣味,现在却不然”。

在他的心目中,下人们的痛苦,算不了什么。

重点情节梳理1.鸣凤投湖(第26节)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然后投湖了。

一个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

书中描写哀婉欲绝、催人泪下。

觉慧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

2.“克定受罚”(第33节)觉新的五叔克定打着高老太爷的招牌借债、嫖妓,高老太爷愤怒地责罚了他,然后一病不起。

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必然消亡在这里得到最精彩的展示。

3.“捉鬼风波”(第34节)陈姨太请巫师捉鬼,为高老太爷驱病,闹得家宅不宁。

觉慧挺身而出痛骂陈姨太和众人。

表现了青年人敢于斗争的无畏勇气,使人痛快淋漓。

4.“血光之灾”(第36,37节)为了避讳高老太爷的灵柩,高家长辈把临产的瑞珏送到城外。

瑞珏因难产在惨叫声中死去。

觉新突然明白了,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夺去了他所希冀的一切。

小说笔调沉重、感人肺腑,揭示了“不抵抗主义”的破产。

三、《巴黎圣母院》(必修二)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

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中世纪。

“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

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

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

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

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弗比斯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逃跑了。

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

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人物形象1.爱斯梅拉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从外表到内心,爱斯梅拉达的形象都是美的。

在雨果的笔下,爱斯梅拉达的形象就像是照射在灰暗、阴沉画面上的一束灿烂的阳光。

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为她的美晕眩着、震撼着,她成为整个巴黎圣母院故事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

诗人甘果瓦、敲钟人卡西莫多、骑兵队长弗比斯,甚至供职于宗教的副主教弗罗洛都被她的美弄得意动神摇,几近疯狂。

除了外在的魅力,内心的善良也是她美丽动人的另一方面,给劫持自己的加西莫多送水,让加西莫多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

与流浪诗人甘果瓦假结婚,免除了甘果瓦的杀身之祸等,都无不体现着爱斯梅拉达的纯真善良,甚至面对副主教弗罗洛的威逼,宁愿选择十字架也不屈服于副主教弗罗洛,以死捍卫自己的纯洁。

2.卡西莫多外表无比丑陋,内心却又十分善良的敲钟人。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示了被压迫、受蒙蔽的下层人民的高尚情操,揭示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容不得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宣扬了“爱情”和“仁慈”可以创造奇迹、改变人的精神面貌的人道主义思想。

四、《红楼梦》(必修三)重点情节疏理1.宝玉挨打出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先是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

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

宝玉被打后,宝钗和黛玉在安慰宝玉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道。

2.黛玉葬花、作《葬花词》大观园繁花似锦,暮春时节,花瓣随风飘落,黛玉每每带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称为花冢。

一天,薛蟠假托贾政的名义将宝玉叫走,去了一天,黛玉不放心,晚上来看他,正好晴雯和碧痕拌嘴,不给她开门。

黛玉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伤心落泪。

次日,宝玉信步走到花冢,听到黛玉边哭边吟《葬花词》,内心十分悲痛。

3.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知道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

一天,贾府的人都没来问候,便挣扎着唤紫鹊扶她坐起,要过有宝玉题诗的旧帕。

她见物生情,百感交集,狠命地撕扯起来。

哪知病弱之身无法如愿。

黛玉闭目喘息片刻,命笼上火盆,欠身将手帕投进火中。

随后拿过前日整理的诗稿,撂在火上。

紫鹊、雪雁赶忙抢救,却来不及了。

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

4.诉肺腑宝玉痴情一日,黛玉独自拭泪,宝玉瞅了半天,说道“你放心”三个字。

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那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