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转型

合集下载

转型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转型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转型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浅析作者:张海冰来源:《商情》2014年第33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面对社会危机重新恢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俄罗斯新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同时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恢复和重建了社会价值观念。

通过分析转型期俄罗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阐述了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应当建构新的理论基础,并依托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俄罗斯思想道德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整个社会面临着一场危机,其思想道德秩序也一度陷入极端的混乱无序之中。

因此,思想道德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尽管目前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恢复与重建的探索阶段,但是了解其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1991年底,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其主要继承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制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进入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秩序也处于混乱状态。

(一)国内背景俄罗斯从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俄罗斯产生了各种政治思潮。

俄罗斯民族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思想处于真空状态。

俄罗斯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政治威慑力逐渐削弱,人们开始以经济利益作为标杆来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开始崩塌。

在文化方面,俄罗斯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其原本的道德观念受到重大影响,但新的道德观念还未形成和扎根。

新时期国内外矛盾交织,俄罗斯社会处于危机之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缺失,思想道德秩序陷入混乱之中。

(二)国际背景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日趋加深,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俄罗斯帝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刻变革。

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劳动力、工业、城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同时,社会阶层和政治改革也使得俄罗斯逐渐迈向现代化的大门。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来阐述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变革。

一、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末期实现了百年来最显著的变化。

首先,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

之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无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因此,政府开始通过资助和鼓励,引进现代农业装备,使得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1897年至1905年期间,粮食生产总量增长了13%。

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欧洲大陆上粮食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工业方面,俄罗斯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之前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手工业的制造业上,但这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逐渐被淘汰。

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俄罗斯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同时也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这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市场和就业机会的增长,同时也推动了铁路、电力和石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方面,俄罗斯的成长率在欧洲各国中也位居前列。

最后,在社会方面,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变革和发展也引起了社会阶层和城市规模的变化。

在19世纪末期,俄罗斯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同时,城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中心地带开始出现大型商业和金融中心,而普通百姓则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带或周边的工业园区。

这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例如底层民众的经济和社会流动性降低,劳动条件的恶化等。

二、社会变革在社会方面,俄罗斯帝国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改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

在这次改革中,农奴制度被废除,劳动力得到了自由和保护,并得到了土地的分配。

这次改革虽然带来了一些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但为俄罗斯的农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一、历史演变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的基督教传入以及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彼得大帝的西化运动和19世纪的启蒙思想为俄罗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苏联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意识形态的渗透,强化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并长期沿用至今。

二、特点与状况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特点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干预较为明显,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第二,注重国家的认同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塑造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强调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合作教育模式;第四,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状况方面,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矛盾和冲突。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俄罗斯正在寻求新的教育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需要提升教育质量、拓宽教育渠道,并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教育体系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

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阶段,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则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四、内容与课程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关系、国家法律、公民教育、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术科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注重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影响因素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政府政策、教育资源分配、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俄罗斯正在积极探索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路径。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近代俄罗斯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国家。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塑造了俄罗斯人民的现代意识。

改革运动的推动者之一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自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来,他就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废除了俄罗斯农村地主对农奴的剥削关系,使农奴们获得自由。

农奴制度的废除不仅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工业化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这一改革不仅是俄罗斯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标志,也为后来的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度的废除虽然为俄罗斯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并没有带来普遍的幸福。

废除农奴制度后,农民们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他们的土地仍然受到限制,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一状况加深了农民对沙皇政府的不满,成为了后来俄罗斯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除了农奴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他在187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运动,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引进了先进的工业技术。

这一运动使得俄罗斯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城市的工人阶级也开始崛起,成为了俄罗斯社会的新力量。

然而,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并没有达到亚历山大二世的预期效果。

在城市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工人们面临着低工资、恶劣工作条件和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和罢工,工人们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权益保护。

这些运动和罢工不仅动摇了沙皇统治的基础,也加深了俄罗斯社会的不稳定。

除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运动,近代俄罗斯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05年的第一次俄罗斯革命。

这一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人和农民的不满情绪、民主运动的呼声以及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对等。

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

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

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刘军、强晓云【内容提要】在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

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仍然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此外还存在众多的非主流的理论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派等。

当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多元化、西方化、孤立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理论流派;发展趋向【作者简介】刘军, 197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强晓云, 1972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所博士。

(上海邮编: 200062)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5)11-0022-07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社会的急剧转型,在理论界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俄罗斯同样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

本文主要分析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发展趋向。

一从苏联到俄罗斯:国际关系研究的沿革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发展除了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外,苏联时期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也为它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二战前后,随着苏联不断卷入国际事务领域并成为两极对抗中的一极,苏联对外政策研究领域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

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界就区分了苏联国际研究领域不同的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大俄罗斯帝国主义、官僚专政、拜占庭传统、国家防御、欧亚主义、对海洋的渴望和国家性格等。

[1]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时期的国际关系学大量批判吸收西方的理论,采用各种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来探索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机制与发展趋势,并以此为苏联对外政治活动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历史和现实所塑造的。

历史上,俄罗斯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政治制度主要由沙皇掌握。

在苏联时期,共产主义思想被推广,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在当前俄罗斯,政治教育主要由俄罗斯教育部门和宗教机构负责,并且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推广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形象。

首先,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对教育部门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中心,都大力推动俄罗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比如,在教育机构中,俄罗斯历史、文学、音乐等本土文化纷纷被列为必修课程,文艺团体的组织也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俄罗斯政府积极地鼓励宗教机构作为社会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力推广俄罗斯正教的教义与传统。

其次,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宣传。

俄罗斯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来推广其国家形象和利益。

政府成立了多个机构,如国家媒体、文化中心和历史博物馆等,以加强对国内和国际上的宣传和推广。

比如,在电视媒体中,大量的时段被用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如文化庆典、历史纪录片等。

在文化中心中,政府为民众提供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文化服务,以丰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以弘扬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在历史博物馆中,如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文化遗产博物馆等,也是重要的宣传平台以及设置文化交流的桥梁。

最后,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创新和更新。

俄罗斯需要摆脱普遍存在的教育僵化和传统束缚,从而让人们的想象空间更加开放和丰富。

俄罗斯教育机构应尝试把世界发展中的众多新思想和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比如,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机器人技术等科技方面的课程,不仅能为俄罗斯学生打开新的思路和视野,也为俄罗斯社会在应对科技转型、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塑造的。

借鉴其独特的教育体系与文化传承,可以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转型时期中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

社会转型时期中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
“ 想 品 德 教 育 ” , 出 “ 在 新 的 政 治 和 经 济 条 件 下 恢 复 与 思 后 提 要
场的转型。 这种转型也相应地带动社会思想 、 伦理道德 、 文化教育
的转型 , 而使 中 围社会 步 人 多层 面 、 位 的转 型 时期 。 从 多方

发展 各教 育机构 及整 个教 育 系统 的品德教 育功 能 ” 《0 2 ;2 0—
从 17 9 8年 到 18 初 , 对 “ 革 ” “ ” 9 0年 针 文 中 左 的错 误 影 响 和
“ 两个 凡 是 ” 误 思 想 , 展 “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 大 错 开 实 的
讨 论 , 除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 清 左 的指 导 思 想 , 服 “ 阶 级 斗 争 克 以
育体 系 ,才 能 解 决 俄 罗 斯 道 德 和 精 神 上 的 危 机 ” 2 0 颁 布 ;0 0年
构要实现从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 , 由农业社会 向工业化乃至后工
业 化社 会 , 欠发 达 国 家 向现 代 化 国家 , 由 由封 闭 市 场 向 国 际化 市
《 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在多年否定苏 联时期的 “ 全面发展” 和
罗斯 人 的道 德 观 念 产 生重 大 影 响 。主宰 人 们 几 十年 时 间的 一 些
的加 速转型是 以从计 划经济体 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
转 换 为核 心 和 主轴 展 开 的 。这 种 转 换 引起 了价 值 观 念 、 德 评 道 价 和 道德 事 实 的变 化 ,中 国 的思 想 政 治教 育 面 临 着 严 峻 挑 战 。
体制下完全不 同的新 内容和新特点 。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 , 的 新

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

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

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目录摘要(中文)-----------------------------------------------3 摘要(俄文)----------------------------------------------4一.俄罗斯思想概述-----------------------------------------51.1俄罗斯思想的概念界定-----------------------------------5 1.2俄罗斯思想的内涵及其表现-------------------------------5 1.3俄罗斯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5 1.3.1俄罗斯思想的起源-------------------------------------61.3.2俄罗斯思想的发展与形成-------------------------------6二. 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62.1 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转变的基础---------------------------6 2.1.1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界争鸣------------------------------6 2.1.2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的贡献------------------------72.2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特点--------------------------------82.3俄罗斯思想核心------------------------------------------8三.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对俄罗斯文化领域的影响----------93.1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对俄罗斯文文学的影响------------103.2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对俄罗斯文艺术的影响------------103.3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的转变对俄罗斯文其他领域的影响--------10四.结语----------------------------------------------------10 注释--------------------------------------------------------12 参考文献----------------------------------------------------12摘要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蕴涵了俄罗斯民族历史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融合了世界文明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是集东西方之大成又体现本民族显著特征的一种思考思维方式。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许多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的宗教教育开始,逐步讨论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宗教教育时期在俄罗斯历史的早期阶段,宗教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教育以东正教为主导,对于塑造俄罗斯人的思想和政治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教会学校是宗教教育的主要场所,它们的目标是培养虔诚的信徒,并灌输宗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同时,宗教也成为俄罗斯政府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的手段之一。

二、启蒙时代与西化运动18世纪启蒙思想和西化运动的兴起对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皇后叶卡捷琳娜二世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教育体制的改革。

俄罗斯学院成立,教育内容开始引入西方科学、哲学和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的理念传播至俄罗斯社会,对青年一代和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革命与无神论教育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俄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使得无神论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潮流。

革命运动中的政治教育强调无神论观念,试图通过思想改变来推翻旧的政治秩序。

无神论教育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中间广泛传播,对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时期,意识形态教育成为了国家的核心任务。

列宁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被灌输到教育体系中的各个层面,从幼儿园到大学。

政治教育中强调党的领导和劳动阶级的利益,试图通过思想教育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普通教育课程也包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于国家事务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后苏联时期的转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政府试图回归俄罗斯传统和价值观,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俄罗斯也积极引入西方的思想和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和多元化发展。

当前俄罗斯的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当前俄罗斯的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当前俄罗斯的几种社会主义思潮张国胜自90年代以来,在俄罗斯国内出现了若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或组织,它们在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主张,从而产生了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一、“传统”社会主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和由安德列耶娃领导的全联盟共产党(布)。

他们表示既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也忠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和政策,坚持反对俄罗斯社会流行的市场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民主社会主义等等。

由于前苏联当局自赫鲁晓夫时期起就进行了反斯大林的宣传,因此,在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人心目中,斯大林早已成为“历史罪人”,甚至是与法西斯相当的“暴君”。

由于全联盟共产党仍然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这种观点在俄罗斯没有多少支持者,其影响范围也不大。

二、“革新”社会主义革新社会主义以俄共为代表,其观点和主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俄共认为,他们主张的社会主义不是恢复过去“失去社会主义优越性和脱离群众”的旧制度,而是根据世界新趋势建立“革新了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要“符合生产力、生态安全的现代水平,符合人类面临的任务的性质”。

其次,俄共把爱国主义作为党的理论的主要基础之一。

俄共认为,爱国主义和强国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强国性”是俄罗斯和前苏联的爱国主义原则,是俄共应该继承的历史传统之一。

第三,俄共宣布,城市、农村、科学和文化劳动者是党的社会基础,它把这三者的标志——锤子、镰刀和书籍作为新党徽。

俄共认为,在当前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它可以和“社会主义政党、中间派政党及彻底的民主派政党”结成盟友,可以和“工人、农民、妇女、老年人、青年人、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创作工作者的组织以及各种传统信仰的团体”结成盟友。

第四,俄共主张“通过所有合法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议会内外的各种斗争方式,包括罢工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公民抵制政权反人民行为的其他方式来反对现政权。

俄罗斯人俄罗斯思想、俄罗斯文化——19世纪俄罗斯、doc

俄罗斯人俄罗斯思想、俄罗斯文化——19世纪俄罗斯、doc

俄罗斯人、俄罗斯思想、俄罗斯文化—19世纪俄罗斯文化概况(2011-01-24 22:28:39)转载▼“人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关键的、让我们铭记、感念和砰然心动的东西,如祖国、亲人,还有爱。

对我而言,这却是三个字:俄罗斯。

以及俄罗斯人,俄罗斯思想,俄罗斯灵魂,俄罗斯性格,俄罗斯文学。

”——刘永红19世纪俄罗斯文学犹如秋夜的晴空,苦难的蓝色苍穹上缀满星星,耀眼,璀璨,那么多灿若群星的伟大名字,让我们目不暇接。

因此刘教授选择这个题目。

19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谜”一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俄罗斯人生存状况、风土人情、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的形象反映,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

刘教授将此次讲座内容分为4个部分:一、辉煌的文学二、矛盾的文学三、苦难的文学四、普希金现象辉煌的文学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的顶峰和黄金时代,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俄罗斯文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并在各种体裁上取得辉煌成就,不仅出现了诗坛上的太阳——普希金,还出现了诗坛上的月亮——阿赫玛托娃。

在小说戏剧上也出现了不少大家,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别林斯基等。

在流派上更是流放异彩,以卡拉姆辛为代表的感伤主义,着重描写人物的痛苦与不幸。

以茹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含有一种哀怨的情调;以普希金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启蒙精神,反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体现公民精神,追求崇高的自由理想。

以克雷洛夫寓言、格里勃耶夫斯基喜剧《聪明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为标志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初步形成。

俄罗斯历史上的重大悲剧和无穷的苦难造就了俄罗斯人坚忍不拔的性格,乐观主义精神,对生命与死亡,对存在的短暂性与悲剧性的种种哲学思考,反映在19世纪的作家作品和人物形象中。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多余人、小人物、新人、革命者、女性形象五种。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繁荣得益于彼得大帝的改革、向西方的学习、俄语的成熟、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些提升了俄罗斯的国力,唤醒了俄罗斯人的民族意识,而专制制度、农奴制度的腐朽和压抑激起了进步贵族青年的反叛意识、自由追求和公民意识。

现代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与变革

现代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与变革

现代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与变革俄罗斯,这个曾经是苏联帝国的国家,如今的社会问题和变革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经历了多年的社会转型后,俄罗斯面临着多种社会问题,例如贫困、腐败、失业、教育、人权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决定俄罗斯的未来走向。

一、社会问题1、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国内经济方面步入了强劲的增长期,但是贫富差距却日益扩大,社会上出现贫富分化趋势。

就像摩根士丹利国际证券公司分析师Maurice Obstfeld所说:“在这个国家,穷人越来越穷,而富人越来越富。

”不平等现象可以涵盖很多方面,例如地域、性别和年龄等方面。

这种不平等在俄罗斯已经存在了很久。

政府尝试通过发放社会救助金,建立福利机构等方式缓解这一问题,但取得的成效有限。

2、腐败俄罗斯腐败问题严重。

在民主建设、政府治理和市场经济过程中,腐败已经成为了俄罗斯不容忽视的问题。

腐败现象几乎渗透了整个俄罗斯的社会而且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影响了各个领域,也使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不公平。

3、教育问题俄罗斯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教育体制陈旧、僵化、缺乏针对性,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机会不足,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利用率不高。

同时,由于经济不景气,政府不断降低公共教育投入,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也受到了抑制。

4、失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和俄罗斯腐败加重,导致了国内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年轻人失业率比例更高。

大量失业的青年一方面存在挫败感,另一方面面临严峻的生计压力,这种情况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性。

5、人权问题俄罗斯的人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关注度,特别是在表达自由和反对异见者方面。

政治恶化、维权意识不足、限制媒体自由、打压异见人士等问题在俄罗斯社会中屡见不鲜。

二、社会变革与发展1、经济转型俄罗斯在90年代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改革措施不力,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但是,随着政府不断改革经济政策,增加经济开放,俄罗斯经济逐渐摆脱了危机。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

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改革19世纪是俄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

这个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对俄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一、农奴制度的废除19世纪初,俄国的农奴制度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后的一种奴隶制度。

而农奴制度的废除,则是19世纪俄国所进行的最重要的社会变革之一。

1861年,《农奴解放法令》正式宣布,俄国的农奴制度被废除。

这一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农奴制度的废除解放了大量的农奴,他们开始自主经营土地和商业活动。

这对俄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农奴制度的废除也为俄国的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均实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废除农奴制度也为俄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打开了门户。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19世纪后半期,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战争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鼓励,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变化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尽管在19世纪期间的工业化不如西欧那么快速,但是俄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为俄国社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城市化的结果是,新兴的城市带来了许多的文化和社会变化。

娱乐、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日渐繁荣。

俄罗斯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工业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和农村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

三、议会制度和宪政改革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进行了逐步的宪政改革。

虽然这些改革因为帝国的困境失败了,但是俄国的政治风貌开始悄然转变。

1870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提出议会制度的构想,于是俄国出现了第一个由选举产生的干部机构——《贵族院》。

议会政治的推动者和理论家则是所谓的“西化始作俑者”。

宪政改革试图在权利和民主的基础上构建出俄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虽然这些改革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它们使得俄国社会对于现代制度越来越感兴趣。

这份情感固然是俄国之后进行政治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新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2019.8.下MOTHERLAND论坛摘要:进入21世纪新时期,俄罗斯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因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进程而极大地改变着。

俄罗斯的强国建设,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顶层建设首当其冲成为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尽管截至目前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正在建设时期,但是通过仔细研究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可以得到“对镜”的效益以及“互补”的功能,这对于新时代新时期更加完善和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文/黎泽丹一、新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俄罗斯重新建立其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之后,将“俄罗斯新思想”中的最基本内容确定为将爱国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重点关注于解决俄罗斯目前遇到的“犯罪和贫穷”两类问题,因此在俄罗斯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一)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民对国家产生的爱不单是仅仅指对国家给予政治意义的爱,同时还包括对国家传统习俗、民族、语言、历史、文化、资源、疆土以及人民的爱等。

目前而言,俄罗斯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的核心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俄罗斯国家不断发展的社会趋势相符合,有助于拯救国内现今面临的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危机问题,有助于实现社会以及国家的稳定。

并且当局更加关注和重视社会主体所获得的尊严与实现的价值,将重点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之间的协调进步发展,而不单是简单的个人对国家崇敬的爱,而是一种相互的爱,既要爱国家,反之,国家也要热爱每个个体。

(二)以民族团结为导向的政治观教育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其开展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党与国家领导人的意愿来进行思想教育,其导致的最直接结果便是使整个思想出现教条主义,其中也包括政治思想教育。

如何有效的培养一代优秀的俄罗斯人已经逐渐作为当局开展思想教育的基本任务。

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近十年来,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历程。

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解体,几乎每一学科都存在着严重的危机,面临着“重建”的任务,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问题。

年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高等学校人文科学学科教学会议,与会者将今后俄罗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概括为:关注人,人的需要、利益、目标和动机,以及以俄罗斯的利益,关注俄罗斯的经济、政治结构、公民社会、法制国家的发展,恢复精神方面的东西,掌握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经过近年的发展,在继承俄罗斯和苏联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和成果的基础上,当今的俄罗斯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也出现过热点问题,反映出较新的发展趋势。

一哲学年苏联解体后,原来“唯一”的和“统一”的哲学体系也随之解体。

俄罗斯的哲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至今日,仍处于适应社会剧变的时期。

首先是地位的变化。

在苏联时代,哲学与政治保持了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哲学在当时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和特殊的。

苏联的解体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起了巨大的冲击,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唯我独尊”的领导和指导地位随之失落,哲学成为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一样的普通科学。

从某种程度上讲,哲学遇到了比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更大的困难,诸如研究经费短缺、研究人员流散、报考哲学专业学生锐减,等等方面。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基本来说有二:其一,哲学本来就不具备前苏联时期赋予它的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崇高的地位,现在的变化只不过是恢复哲学的本性;其二,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众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物质利益,对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的哲学的冷淡是自然而然的。

其次是哲学自身的变化。

“统一”的哲学体系不复存在。

现在,在绝大多数俄罗斯哲学家中有一个共识:哲学不可能是统一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只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叶利钦总统曾将建立“国家思想”的任务交给哲学界,但每一位哲学家都认识到,实行“一个民族一个思想”是行不通的。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分析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分析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分析摘要:苏联解体,俄罗斯发生急剧的社会转型。

由于受国际社会思潮和国内的政治需要以及本国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带来的是青年价值观及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

从政治、财富与消费、职业与婚恋等方面,分析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的表现,进而考察社会转型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及特点,有助于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83-02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对俄罗斯的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俄罗斯青年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政治不感兴趣,关心政治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

不同的青年对待政治的态度、参与的程度体现了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点。

俄罗斯青年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由、富有、强大的国家中,崇尚民主,提倡自由,彻底否定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始逐步接受西方的民主制度,他们支持市场化改革,欢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认为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俄罗斯进一步发展的正确道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强调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导致青年缺乏社会责任和爱国热情。

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没有固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禁止采用任何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

“普京反对在俄罗斯恢复任何形式的国家的官方的意识形态,他提出了’俄罗斯思想’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

“主张最大限度地巩固俄罗斯社会团结的支撑点,最大限度地放大俄罗斯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的价值观。

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女性政治地位变迁

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女性政治地位变迁

罗 斯妇 女政 治地位 的变化 和发展 有其 独 特性 。社 会转 型后 , 来 的选 拔 制度 被 自由竞 争 的选 举 方 原 式 取 代 , 来 没 有 获 得 过 自 主 参 政 权 的 女 性 政 治 从
家群 体 陷入 迷 茫 之 中 , 罗斯 妇 女 仕 途 遇 到种 种 俄
阻 力 。社 会 对 女 性 应 该 参 与 国 家 政 策 的 制 定 和 执
委 员 会 ) 性 代 表 的人 数 更 少 ,1 9 女 9 5年 , 会 上 院 议
化 , 弃 了前 苏 联 时 期 的 配 额 与 性 别 照 顾 的 作 法 。 摒
据 统 计 在 某 些 经 济 领 域 女 性 占有 一 定 的 竞 争 优
势 , 们 的 工 作 和 学 习 都 很 出 色 。但 是 否 因 此 就 她
层次, 多学历 高能力强的女性只能从事辅助性的工作。本文对社会转型 时期俄 罗斯女 性的政 治地位 现状及 很
变 化 作 了详 尽 的 介 绍 和 深 入 的分 析 。 关 键 词 社 会 转 型 俄 罗斯 女 性 社 会 政 治地 位
当 今 的 俄 罗 斯 正 处 在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 一 时 这 期 所 发 生 的社 会 变 革使 俄 罗 斯 女性 的政 治 地位 、 社 会 地 位 与 经 济 地 位 发 生 了一 些 变 化 。 这 里 所 涉
俄罗 斯 女 性在 国家 权 力机 构 占有 一定 的地 位 , 她
政 治 家 竞 争 选 民 支 持 的 活 动 中 困 难 重 重 。 前 苏 联 解 体 以 后 , 性 参 政 人 数 的 比例 J 女 k幅 度 下 降 , 级 政 府 相 对 以前 的 苏 联 政 府 而 言 , 相 各 都

俄罗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重构的思考

俄罗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重构的思考
青年 与社会
理论探索
俄罗斯思 想道德教育体 系重构的思考
李 爽
( 上海商学院,上海 2 0 0 2 3 5 )
【 摘
要】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 系中最受重视的一个领域,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
潜力。 苏联 解体后俄 罗斯经历 了社会的转型期 ,道德教 育体 系因社会 因素的 变迁而近乎崩塌 的边缘 。如何 构筑适合俄 罗斯 国 情的道德教 育体 系,如何 理顺传统文化与 时代潮流 的关 系,如何 将主流的价值形 态达成更好 的融合 ,成为 当今 俄 罗斯道德教 育体 系重构亟待 解决的问题 。

价值体系遭遇到前所未有 的危机。时至今 日, 解 体后 的俄 罗 斯作为一个独立 的国家 已经走过 了十余年 ,在十几年 中,俄 罗斯社会 、生活 的各方面都在摸索 中前行。 由于意识 形态发
生重大 的变化 ,全社会主流价值观一度 出现混乱 ,重新构建 个 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 的、科学 民主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
族遗产 面临消失 的困境 ,地 区间经济差距拉大 ,社会 的文化 传 承功能几近 丧失 ,“ 年轻一代深刻体 验到与传 统的割裂 以 及历史文化继续 的缺失” 。 二、思想道德教育体 系重构 的基础 俄罗斯著 名思想家 别尔嘉耶夫说 : “ 俄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族是最两
宗教神学课程 以代替原来 的政治理论课程和共产主义教育课 程 。俄 罗斯教育 部部长菲 利波夫 2 0 0 2年 的一 次讲话 中明确
们所遗忘 。社会 主流 的思想价值体 系崩塌 ,人们处于极度 的 慌恐不安 当中。时下西方 国家流行 的实用主义成为一部分俄 罗斯年轻人追捧 的价值 目标 ,爱 国主义 、公 民义务 、奉献精 神等苏联 时期 主流的价值 观被青年一代拒之 门外 ,社会病态 加剧 ,反社会现象层 出不穷 ,青少年犯罪和极端暴力行为 日 益增加 ,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与此 同时,民族传统文化和 民

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俄罗斯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俄罗斯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俄罗斯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俄罗斯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俄罗斯思想”的深刻探讨,他对人性、宗教、政治等领域的思考,都为俄罗斯思想传统树立了重要的基石。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俄罗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探讨。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的,人既有自私和邪恶的一面,也有充满爱和善良的一面。

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既可能做出残忍的行为,也可能展现出深刻的同情心。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影响了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发展,也为之后的一系列作家和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宗教的思考也对俄罗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徒,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宗教的探讨和思考。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内心的支点,是人类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基础。

在他的作品中,宗教常常被描绘为人性的救赎之道,是对人性境况的一种超脱和拯救。

这种对宗教的思考有助于俄罗斯人对宗教及信仰的理解和认识,也帮助俄罗斯思想在宗教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政治的思考也对俄罗斯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政治权力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批判。

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的是人民的命运和幸福,他深刻认识到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并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呐喊这一问题。

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们面对着政治上的迫害和社会的压迫,他们不断地挣扎和反抗。

这种对政治的思考和批判,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斯拉夫主义

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斯拉夫主义

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斯拉夫主义吴哲摘要“斯拉夫主义”本为历史名词,它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末趋于沉寂。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急剧的社会转型,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开始复兴,并力求从传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基础,成为当今俄罗斯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

关键词 俄罗斯 斯拉夫主义 西方主义On Slavophilism in Contemporary Russian SocietyWu Zhe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term “Slavophilism”originated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dropped out of us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the 1990s,Slavophilism in Russia came to revive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a rapid social transition. Slavophilism in Russia,with all its efforts to seek value basis from tradi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s which could not be ignored in contemporary Russian society.Keywords Russia; Slavophilism; Westernism引言长期以来,俄罗斯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要脉络,即围绕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西化与本土化、民主与专制等问题而展开的思想与道路的纷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社会政治和经济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发生重大转型,“俄罗斯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人思考最多的问题。

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国内与国际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罗斯社会变得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转型周尚文2013-1-27 15:11:30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内容提要]“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解读俄苏社会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成为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重塑“俄罗斯思想”,作为维系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精神支柱,就成为当政者和全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叶利钦时代政坛风云变幻,思潮流派纷争迭起,反映了转型期间社会的全部复杂性。

普京时期开始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俄罗斯思想”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思想”俄罗斯社会转型[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2)04-0078-06“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思想观念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俄罗斯思想渗透在俄苏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上,无疑也在当今俄罗斯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所表现。

它既是当今俄罗斯总统普京治国纲领的思想源泉,也是解读俄苏社会和历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

一、俄罗斯思想:俄国历史文化的聚结点近年来,人们对俄罗斯思想议论颇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思想包容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意思加以界定。

归纳起来,俄罗斯思想似可作以下几方面的概括:笫一,东西方结合部文明。

俄罗斯广袤的国土横跨欧亚大陆,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加上蒙古人的西征、土耳其人的北扩,与西部的冲突,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在此处碰撞、杂居、融合和共存。

如别尔嘉耶夫所说,“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历史之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

”[1]这种文明的特征是,非东非西,既东又西。

东西方结合部文明,表现为俄罗斯思想的全部复杂性和矛盾性,俄罗斯思想就其内容而言,是在斯拉夫文明的基础上,广为吸收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乃至远东文明的综合体。

就宗教形态来说,东正教这一最有俄罗斯特色的基督教,成了维系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纽带。

在俄国历史上这种结合部文明导致国内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分野和持续不断的争论。

斯拉夫派相信俄国具有建立在东正教基础上的特殊文化形态。

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应走自己的历史发展道路,而不应追随西方,仿效西方,因为“一切俄罗斯的东西都是神圣的、美妙的;他们希望从纯洁、朴实的俄罗斯精神中找到哲学和艺术的源泉,找到俄罗斯的未来。

”西方派则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是迟滞俄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安于现状,难以接受新事物,使俄国封闭和落后。

因此,俄罗斯只有否定过去,全盘欧化,才能找到出路,实现社会进步的目标。

两派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但祖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却不同。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斯拉夫派把俄罗斯当作母亲,母亲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是理所当然的;西方派则把俄罗斯看作孩子,孩子就应当不断学习,吸取国外一切进步的、先进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

笫二,王权与专制主义。

崇尚权威,特别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面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

俄罗斯人的国家观念和集权意识,是在历史上反抗外敌入侵、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随着东正教的传入,所谓“笫三罗马”理论的出现,君主专制的思想广为流传。

这种思想为沙皇制度的形成和巩固起了催化作用。

沙皇统治的确立,又为王权专制主义开辟了道路。

对沙皇的盲目崇拜,对皇权的敬畏依赖,成了俄罗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达耶夫说:“在俄国人民中,有一种注定的静止,有一种无望的恒定,这就是——人民对统治他们的权力之性质完完全全的漠不关心”;“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同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

”[2]历代君王,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再到腐朽昏庸的尼古拉二世,都是人们心目中的救世主。

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就其认识根源而言,同样是出于对领袖权威的盲从和迷信。

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为所欲为,任意扩张权力,要当所谓的“超级总统”,也是传统思想的顽固表现。

即使具有现代意识的普京总统,仍然具有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统治特征。

笫三,向外扩张的“强国”意识。

在莫斯科公国统一罗斯、建立起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对外扩张,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的思想,是绝大多数俄罗斯统治者不懈的信念和追求。

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为了使俄罗斯成为一个拥有出海口的强国,他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终于越过涅瓦河,打开了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并在涅瓦河口建立了未来的首都圣彼得堡。

虽然俄国历史上充满了曲折和苦难,但这种对外扩张的“强国意识”始终是维系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正如历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所说:“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殖民,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

”[3]近代沙俄对欧亚邻国大规模的殖民侵略,使世人对俄国留下一个可憎的形象;斯大林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以及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严密控制,引起东欧国家的严重不满和抗争。

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却在回忆录中津津乐道地说:“作为外交部长,我的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展我们祖国的疆界。

现在看来,这项任务我和斯大林完成得不错。

”[4]大国主义思想跃然纸上。

苏联解体后,尽管俄罗斯国力衰微,极端民族主义的自由民主党人日里诺夫斯基仍直言不讳地说,俄罗斯应向“南方”进行最后的“冲击”,以建立一个东自太平洋西至大西洋,北自北冰洋南至印度洋的俄罗斯大帝国。

这种以侵略扩张为背景的“强国”梦,是经久不息的俄罗斯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四,村社精神。

村社(又称农村公社)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

在村社内部,土地公有,定期重分,人与人之间由于土地公有和相当程度上共同耕作而保存着一种俄国式的集体主义传统。

这些思想的长期积淀,成为俄国民粹主义、社会主义滋生的最好土壤。

民粹主义者认定俄国农民是“天生的社会主义者”,农村公社是避开资本主义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好途径。

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尽管俄国资本主义已经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但村社精神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精神支柱。

正如20世纪初沙俄内阁大臣谢·维特所说:“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

”[5]从19世纪80年代起,尽管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民粹主义思想家们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论争,但在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常常可以看到民粹主义那抹不掉的印痕。

“俄罗斯思想”的上述种种特点,在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后的社会转型中仍处处表现出来。

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俄罗斯政治思潮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时期,即共产党在俄国执政70多年间,尤其是在斯大林当政期间,建立起了一整套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然而,“俄罗斯思想”作为俄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苏联政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然顽强地表现出来,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透射出来。

如斯大林时期日盛一日的个人崇拜,不难追溯到俄罗斯人对沙皇的依恋和迷信;教条主义和极端性格的顽强表现,可以从东西方结合部文明中找到解释;集体农庄,可以看作农村公社的现代翻版;大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夺霸权,无疑与沙俄时期的“强国”之梦一脉相连。

可以认为,苏联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仍渗透着传统“俄罗斯思想”的基因。

限于篇幅,不在这里赘述。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是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种情形下,重塑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支柱,将“俄罗斯思想”进行当代的架构和诠释,就成了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心声。

从这一意义上说,“俄罗斯思想”必然在独立后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述及西欧16—17世纪大规模的社会转型时认为,“这三个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欧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份。

它们共同激励欧洲各民族的愈来愈广泛的阶层行动起来,赋予这些阶层以世界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与之比较的推动力和内聚力。

”[6]俄罗斯独立后,经历了急剧而深刻的经济转轨和制度变迁。

在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与现代的、保守的与激进的、国内的与国际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罗斯社会混沌一片,经济政治发展扑朔迷离,充满变数和不稳定性。

在此特定时期,各种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提出各种解决社会矛盾的理论和主张,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信奉不同思潮的政党不断粉墨登场。

但是,如果我们对转型期的俄罗斯社会思潮详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最主要、最有影响的仍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种政治思潮,与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而这三种思潮又都能在庞杂的“俄罗斯思想”中找到踪影。

自1991年底至今,俄罗斯社会转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年12月至1995年岁末。

俄罗斯确立了以急速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使市场经济道路不可逆转。

1993年10月炮打白宫事件最终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同年12月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了新宪法,从而在俄罗斯构筑起了西方式议会民主制度的初步框架。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虽然政党林立,思潮迭起,但惟有自由主义一枝独秀。

昔日的西方派仰慕的自由主义一举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许多俄罗斯人始料未及的。

民族主义虽对新兴政权的建构、制度创新和经济转轨提供合法性根据,但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扮演着亚意识形态的角色。

至于社会主义,由于苏共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失当及严重错误,不但导致其自身的败亡,而且造成社会主义威信的严重削弱。

因此,在剧变初期,民众对自由主义具有很高的认同程度,对各种自由主义的政策,如私有化、“休克疗法”、向西方一边倒政策等也有很高的支持率。

当年,叶利钦正是以激进自由主义者的姿态在总统选举中力挫群雄,一举获得3/5的选票。

1993年4月的民意测验表明,民众虽已遭受激进改革之苦,但对自由主义及其内外政策仍有相当高的支持率。

如对“是否信任叶利钦”和“是否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的问题,投赞成票的均在50%以上。

这表明,自由主义思想虽然在俄罗斯根基很浅,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却可以独占鳌头。

然而好景不长,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越来越严重的灾难,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也口惠而实不至,自由主义在民众心里急剧衰落。

三种思潮此消彼长,力量对比发生一系列变化。

1993年12月的杜马选举,标志着这种转换的开端。

尽管自由派分子还在为几个月前全民公决的胜利而洋洋得意,他们完全没有觉察到,先前的胜利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