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全与电磁防护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的定义:是决策的集合。
它集中表达了一个组织对安全的态度。
精准地说安全策略对于可承受的行为以及对违规作出何种响应确定了界限。
安全策略是安全机制、安全连接和安全协议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机安全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安全策略打算了计算机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性。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文件包括:物理安全策略、运行治理策略、信息安全策略、备份与恢复策略、应急打算与响应策略、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防护策略、身份鉴别策略、访问掌握策略、信息完整性保护策略、安全审计策略等。
一、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储和传输的网络及信息的安全保护,它是网络及信息安全的最根本的保障,是整个安全系统不行缺少和无视的组成局部。
该层次上的担忧全因素主要有:(1)自然灾难、物理破坏、设备保障(2)电磁辐射、乘机而入、痕迹泄露(3)操作失误、意外泄露物理安全策略的目标是保护龙东公司计算机设备、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免遭自然灾难和其他形式的破坏,保证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
相对应的措施有:1、电磁泄露放射防护措施:依据BMB5-2023《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露放射防护要求》(1)全部涉密信息设备承受红黑电源隔离插座(2)IP-3 微机视频信息保护系统2、机箱盖贴上封条,全部计算机机箱上贴上标签。
3、将涉密计算机存放在保密要害部门,一般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限制规定计算中心、重要信息设备所在地的人员进出活动。
4、严格确定信息设备的合法使用人。
建立具体的设备使用运行日志及故障修理记录,实施定期的设备维护、保养操作。
5、对重要安全设备产品的选择,必需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或经过专业测评机构检测不低于本行业计算机安全治理技术标准中的最低安全要求,并核实是否具备安全部门的设备准用证或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产品许可证书。
二、运行治理策略:1.运行治理策略的目标是保证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稳定。
2.公司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治理员,每台涉密计算机责任到人。
网络物理安全技术
05
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安全政策与法规
制定安全政策
制定详细的安全政策,明确安全目标和责任,规 范员工行为。
遵循法律法规
确保网络安全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 求,避免法律风险。
定期审查政策
定期对安全政策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业务发 展和安全威胁的变化。
安全审计与监控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系统的安全性,验证安全控 制的有效性。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1 2
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安全技能培训
培训员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如密码管理、防 病毒措施等。
3
应急演练
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应对和处 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06
网络物理安全应用案例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总结词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 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来保障业务正常运 行和数据安全。
移动VPN
为移动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接入和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安全协议
SSL/TLS协议
用于保护传输层的数据安全,提供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功能。
IPsec协议
用于保护IP层的数据安全,提供端到端的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SSH协议
用于远程登录和管理服务器,提供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功能。
04
系统安全技术
安全操作系统
监控与日志分析
实施全面的监控和日志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 在威胁。
漏洞扫描与评估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风险识别
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分析可能的影响和后果。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_气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气象部门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气象业务单位以及与气象业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三)技术保障,安全可控;(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气象部门设立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各级气象部门应当明确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第六条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第七条气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第八条气象信息系统应当采用安全可靠的硬件和软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九条气象信息系统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一)物理安全:确保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和场所的安全;(二)网络安全:加强网络设备安全管理,实施网络访问控制,防止非法入侵;(三)数据安全:实施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四)应用安全:加强应用程序安全管理,防止恶意代码攻击;(五)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安全策略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一条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气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技能。
第十三条气象部门应当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考核,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
第五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四条气象部门应当明确网络安全责任,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到人。
第十五条对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物理实验室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物理实验室电磁辐射防护标准西甲买球-物理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中电磁辐射对人员和设备都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健康,制定适当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室中电磁辐射的原因、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是物理实验室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主要的来源包括以下几种:1.电磁辐射仪器: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子设备和仪器,如电磁炉、微波炉、X射线机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2.无线通信设备:实验室中常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路由器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
3.电力线路:实验室中需要大量电力供应的设备,如电脑、灯光等,其电力线路也会释放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引发以下问题:1.电离辐射:高能电磁辐射,如紫外线和X射线,能够对人体细胞产生电离作用,导致DNA损伤和突变,甚至引发癌症。
2.热效应:强烈的电磁辐射会使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引起皮肤灼伤、晕厥和中暑等症状。
3.生物影响:一些暴露在电磁辐射下的生物,如植物和动物,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疾病和生殖问题等。
三、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物理实验室的安全操作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方法:1.设备选择:在选购电子设备和仪器时,应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尽量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2.距离限制:在实验室中布置设备时,应将产生较强电磁辐射的设备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较远的地方,以减少暴露时间和辐射强度。
3.屏蔽保护:对于产生强电磁辐射的设备,应使用屏蔽材料进行包裹,以阻挡辐射的传播。
4.个人防护:实验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辐射眼镜和防辐射服等,以减少对辐射的直接暴露。
5.定期检测:实验室应进行定期的电磁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出现问题的设备。
四、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为了确保物理实验室的电磁辐射控制符合规定,应制定相应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外包软件 开发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工程实施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测试验收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系统交付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系统备案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等级测评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安全服务 商选择
第三级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环境管理
第三级
系统建设 管理
产品采购 和使用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自行软件 开发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外包软件 开发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工程实施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测试验收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系统交付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建设 管理
安全服务 商选择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环境管理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环境管理
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系统运维 管理
资产管理 介质管理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设备管理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网络安全 管理
第一级 第一级 第一级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二级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系统安全 管理
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
系统运维 管理
系统运维 管理
恶意代码 防范管理
物理安全与防护措施
物理安全与防护措施物理安全是指在信息系统中,通过采用各种物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的安全。
它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面,与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等一起,形成信息安全的全面体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理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防护措施。
一、物理安全的重要性物理安全是保护信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没有有效的物理安全措施,即使再严密的软件安全措施也无法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以下是物理安全的几个重要方面:1. 设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计算机、硬盘等设备是存储和处理重要数据的关键。
通过物理手段,如安装监控摄像头、电子锁、防盗网等,可以保护设备不被窃取或损坏。
2. 机房安全:机房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存放着大量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必须保证机房环境恒温、湿度适宜,并且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同时还需保证机房的防火、防水、防电磁干扰等安全性能。
3. 电源稳定:信息系统对电力供应要求较高,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必须采取相应的电压调节、供电备份等措施,以保证电力稳定。
4. 网络隔离:将信息系统按网络功能、安全级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通过防火墙、虚拟专用网(VPN)等技术手段实现互不干扰的隔离,防止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非法访问。
二、物理安全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物理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几项重要措施:1. 安全门禁系统:配置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密码等方式通过门禁系统才能进入机房、服务器间或其他重要区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2.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设备房、电源房等重要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记录不正常的情况,实施安全防范。
3. 电子锁:使用电子锁取代传统的机械锁,通过电子钥匙或密码来开启锁具,提高安全性,防止钥匙被复制或丢失的风险。
4. 温湿度控制与报警系统:安装温湿度感应器,配合报警系统,及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一旦发生异常时能及时报警,防止设备过热或过湿引发故障。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1 三级基本要求 (6)1.1 技术要求 (6)1.1.1 物理安全 (6)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6)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6)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7)1.1.1.4 防雷击(G3) (7)1.1.1.5 防火(G3) (8)1.1.1.6 防水和防潮(G3) (8)1.1.1.7 防静电(G3) (8)1.1.1.8 温湿度控制(G3) (9)1.1.1.9 电力供应(A3) (9)1.1.1.10 电磁防护(S3) (9)1.1.2 网络安全 (10)1.1.2.1 结构安全(G3) (10)1.1.2.2 访问控制(G3) (10)1.1.2.3 安全审计(G3) (11)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12)1.1.2.5 入侵防范(G3) (12)1.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13)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13)1.1.3 主机安全 (14)1.1.3.1 身份鉴别(S3) (14)1.1.3.2 访问控制(S3) (14)1.1.3.3 安全审计(G3) (15)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16)1.1.3.5 入侵防范(G3) (16)1.1.3.6 恶意代码防范(G3) (17)1.1.3.7 资源控制(A3) (17)1.1.4 应用安全 (18)1.1.4.1 身份鉴别(S3) (18)1.1.4.2 访问控制(S3) (18)1.1.4.3 安全审计(G3) (19)1.1.4.4 剩余信息保护(S3) (20)1.1.4.5 通信完整性(S3) (20)1.1.4.6 通信保密性(S3) (20)1.1.4.7 抗抵赖(G3) (20)1.1.4.8 软件容错(A3) (21)1.1.4.9 资源控制(A3) (21)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22)1.1.5.1 数据完整性(S3) (22)1.1.5.2 数据保密性(S3) (22)1.1.5.3 备份和恢复(A3) (23)1.2 管理要求 (23)1.2.1 安全管理制度 (23)1.2.1.1 管理制度(G3) (23)1.2.1.2 制定和发布(G3) (24)1.2.1.3 评审和修订(G3) (24)1.2.2 安全管理机构 (25)1.2.2.1 岗位设置(G3) (25)1.2.2.2 人员配备(G3) (25)1.2.2.3 授权和审批(G3) (26)1.2.2.4 沟通和合作(G3) (26)1.2.2.5 审核和检查(G3) (27)1.2.3 人员安全管理 (28)1.2.3.1 人员录用(G3) (28)1.2.3.2 人员离岗(G3) (28)1.2.3.3 人员考核(G3) (29)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 (29)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 (29)1.2.4 系统建设管理 (30)1.2.4.1 系统定级(G3) (30)1.2.4.2 安全方案设计(G3) (30)1.2.4.3 产品采购和使用(G3) (31)1.2.4.4 自行软件开发(G3) (32)1.2.4.5 外包软件开发(G3) (32)1.2.4.6 工程实施(G3) (33)1.2.4.7 测试验收(G3) (33)1.2.4.8 系统交付(G3) (34)1.2.4.9 系统备案(G3) (35)1.2.4.10 等级测评(G3) (35)1.2.4.11 安全服务商选择(G3) (36)1.2.5 系统运维管理 (36)1.2.5.1 环境管理(G3) (36)1.2.5.2 资产管理(G3) (37)1.2.5.3 介质管理(G3) (37)1.2.5.4 设备管理(G3) (38)1.2.5.5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G3). 39 1.2.5.6 网络安全管理(G3) (40)1.2.5.7 系统安全管理(G3) (41)1.2.5.8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G3) (42)1.2.5.9 密码管理(G3) (43)1.2.5.10 变更管理(G3) (43)1.2.5.11 备份与恢复管理(G3) (43)1.2.5.12 安全事件处置(G3) (44)1.2.5.13 应急预案管理(G3) (45)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第二章_物理环境安全要点
实体安全的内容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环境安全:计算机网络 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应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计 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 、安全照明、不间断供 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 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 免受水、火、有害气体 、地震、静电的危害。 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技 术就是把有害的攻击隔 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和 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 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 网络间数据的安全交换
2.2.4 防静电措施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静电是由物体间的相互磨擦、接触而产生的。静电产生 后,由于它不能泄放而保留在物体内,产生很高的电位 (能量不大),而静电放电时发生火花,造成火灾或损 坏芯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个关键电路,诸如CPU、 ROM、RAM等大都采用MOS工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对静电极为敏感,容易因静电而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 不知不觉造成的。 机房内一般应采用乙烯材料装修,避免使用挂毯、地毯 等吸尘、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为了防静电机房一般安 装防静电地板,并将地板和设备接地以便将物体积聚的 静电迅速排泄到大地。机房内的专用工作台或重要的操 作台应有接地平板。此外,工作人员的服装和鞋最好用 低阻值的材料制作,机房内应保持一定湿度,在北方干 燥季节应适当加湿,以免因干燥而产生静电。
2.2.2 设备防盗措施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早期的防盗,采取增加质量和胶粘的方法,即将设备长 久固定或粘接在一个地点。现在某些便携机也采用机壳 加锁扣的方法。 国外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光纤电缆保护设备。这种方法 是将光纤电缆连接到每台重要的设备上,光束沿光纤传 输,如果通道受阻,则报警。 一种更方便的防护措施类似于图书馆、超级市场使用的 保护系统。每台重要的设备、每个重要存储媒体和硬件 贴上特殊标签(如磁性标签),一旦被盗或未被授权携 带外出,检测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视频监视系统是一种更为可靠的防护设备,能对系统运 行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实施监控(视)。对重要的机 房,还应采取特别的防盗措施,如值班守卫,出入口安 装金属防护装置保护安全门、窗户。
什么是物理安全
什么是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把物理安全作为信息系统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你知道什么是物理安全吗?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什么是物理安全吧。
什么是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是指通过物理隔离实现网络安全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开启了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Internet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政府、金融、国防等关键领域;另一方面,网络用户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
安全保障能力是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夸张地说,它在下个世纪里完全可以与核武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全方位地危及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风险的威胁之中。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数据的威胁; 二是对网络设备的威胁。
这些威胁可能来源于各种因素: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是电子商务、政府上网工程等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的安全官员认为:没有与网络连接,网络安全威胁便受到限制。
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许多机构要求有效地保障机密数据,防止通过内部环境与外界敌对环境之间的物理联系而遭受网络侵袭。
物理安全包括哪些内容物理安全涉及在物理层面上保护企业资源和敏感信息所遭遇的威胁、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企业资源包括员工及其赖以工作的设施、数据、设备、支持系统、介质等掌握这部分知识需要了解有关选择、设计和配置工作场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保护设施免遭非法入侵的方法;保护设备和信息免遭盗窃的方法;保护员工、设施及其资源免遭环境和意外伤害的手段。
物理安全分类物理安全一般分为三类: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
3、物理安全威胁与防范
3.4.2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
3、 数据擦除 •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在享受数据中心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其内在 的数据中心安全漏洞也让人担忧,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投入大量资 金着手数据中心安全建设。数据泄密事件的频繁发生更让企业数据中 心安全笼罩在阴影中,而对涉密数据进行硬盘数据擦除,以达到硬盘 数据销毁,成为了当下保障数据中心安全的有效方式之一。 • 硬盘数据擦除技术旨在通过相关的硬盘数据擦除技术及硬盘数据擦除 工具,将硬盘上的数据彻底删除,无法恢复。 • 另外,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复制擦除检测一体机品牌产品。它 们可以快速擦除硬盘上的数据。
第3章 物理安全威胁与防范
第1节 物理安全概述
3.2环境安全威胁与防范
3.2.1物理安全威胁与防范 3.2.2外界干扰与抗干扰 3.2.3机房安全
3.2.1物理安全威胁与防范
主要威胁
1)自然环境威胁
(1)地震(2)雷灾(3)水灾(4)火灾
2)人为干扰威胁 (1)盗窃(2)人为损坏(3)静电(4)电磁泄漏
2. 数据安全保护
信息存储操作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为防止电子设 备中的数据意外丢失,一般都采用许多重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来确保数据 的安全,下面常用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1)磁盘阵列(2)数据备份(3)双机容错(4)网络存储技术NAS (5)数据迁移(6)异地容灾(7)存储区域网络SAN
第二章:物理安全
2.1.1物理安全的定义
•物理安全是指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确保 系统在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分发和 利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危害而使信息丢失、 泄漏和破坏,对计算机系统设备、通信与网络设备、存储媒 体设备和人员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物理安全分为环境安 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 •环境安全包括受灾防护、区域防护。 •设备安全包括设备防盗、设备防毁、防止电磁信息泄露、防 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电源保护等。 •介质安全是媒体数据和媒体本身。
1)接闪:让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到大地中去。 2)接地:让已经纳人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到大地中。 3)分流: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与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 当的避雷器,将闪 电电流分) 流人大地。 4)屏蔽: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箱、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 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 空间人侵的通道。
7.防静电
静电的产生一般是由接触+电荷+转称一偶电层形成一电荷分离引起的.静电放电 的火花会造成火灾、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损坏,而且这种损坏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 造成的。
在进行静电防范时,需采用零线接地进行静电的泄露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 蔽与增湿等。防范静电的基本原则是“抑制或减少静电荷的产生,严格控制静电 源”
2.物理访问控制
物理访问控制( Physical Acess Control)是指在未极权人 员和被保护的信息来源之间设置物理保护的控制。
针对物理访问控制,我们有如下建议:
1)机房出人口应安排专人值守并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 鉴别和记录进人的人员。
2)置进人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 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3.防盗窃和防破坏
物理安全知识点总结
物理安全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通过实体措施和设备来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
它包括建筑安全、访问控制、监控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设备等多个方面。
物理安全旨在防止不明人员进入受限区域,避免重要资产的丢失或损坏。
2.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物理安全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保护资产和财产,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盗窃和破坏,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此外,物理安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提供安全和安心的工作环境。
3. 物理安全的基本原则物理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了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建筑和设备措施来实现安全目标,防止不明人员进入受限区域,保护机密信息和重要资产,确保必要的监控和反应措施等。
4. 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措施包括了建筑安全、访问控制、监控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设备等多个方面。
建筑安全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结构等措施。
访问控制包括了门禁系统、电子钥匙、密码门锁、身份验证等技术。
监控系统包括了摄像头、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
安全设备包括了闸机、安全门、防盗锁、防盗窗等设备。
5. 物理安全政策物理安全政策是组织为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物理安全政策要求制定明确的安全标准和程序,保障安全工作环境,确保重要资产的安全和保护。
物理安全政策是组织和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6. 物理安全风险评估物理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物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和安全措施的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7. 物理安全保护方法物理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了建筑设计和布局、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门禁和访问控制技术、监控和报警系统、生物识别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损失。
第二课、物理安全措施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21
常用的备份操作类型
完全备份(Full Backup)、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P101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22
影响备份方案选择的因素
速度:工作站的空闲时间也就是备份时可以使用 的时间,被称为备份“窗口”,备份操作员必 须保证备份工作所需的时间小于备份窗口。 容量: 如果备份设备的容量太小,则可能会在备份 过程中不得不更换备份磁盘。否则会导致数 据丢失。 可管理性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5
物理安全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
(1)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2)GB/T 9361-19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3)GB/T 14715-1993 《信息技术设备用UPS通用技术条件》 (4)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建设至少应遵循国标GB/T 2887-2000和GB/T 9361-1988,满足防火、防磁、防水、防盗、防电击、防虫害 等要求,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视频监视系统是一种更为可靠的防盗设备,能对计算机网 络系统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进行实时全程监控。对重要 的机房,还应采取特别的防盗措施,如值班守卫、出入口 安装金属探测装置等。 •在需要保护的重要设备、存储媒体和硬件上贴上特殊标签 (如磁性标签),当有人非法携带这些重要设备或物品外 出时,检测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将每台重要的设备通过光纤电缆串接起来,并使光束沿光 纤传输,如果光束传输受阻,则自动报警。
新华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2
影响物理安全的因素 影响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的主要因素如下: 1)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因素。 2)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 3)由于人为的错误操作及各种计算机犯罪导致的 安全问题。 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电源系统安全、设备 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电磁辐射实验的安全措施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电磁辐射实验的安全措施引言:电磁辐射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在进行电磁辐射实验时,必须严格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个人防护、实验室安全、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论述常见的安全措施。
一、个人防护电磁辐射实验涉及较高的电磁场和辐射场,因此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装,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这些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伤害。
同时,实验人员应避免在实验区域内过长时间停留,以减少暴露在电磁辐射中的时间。
二、实验室安全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应对实验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明确标识实验区和禁止入内的区域。
其次,实验室内应装备完善的通风设施,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此外,还应配备灭火器等常用的消防设施,以应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
最后,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设备安全在进行电磁辐射实验时,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是关键。
首先,实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如通过安全认证和检测。
其次,实验设备的安装和操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正确性和规范性。
实验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此外,实验设备的旁边应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迅速停止设备的运行,减少意外风险。
四、辐射防护电磁辐射实验的辐射防护是关键的一环。
实验者在进行辐射实验时,应尽量远离辐射源,增加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同时,实验室需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如使用铅板、铅玻璃等材料进行辐射防护,以减少辐射对实验人员的影响。
此外,实验室内可以采用电磁辐射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辐射水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相关培训在进行电磁辐射实验前,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和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知识。
电子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与防护措施
电子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与防护措施在电子设计中,安全性考虑与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电子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包括产品的物理安全和数据安全两个方面。
在物理安全方面,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防止设备被破坏、偷窃或篡改。
为此,可以在产品中添加密码保护功能、指纹识别或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设备。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计设备的外壳结构,使其具有防水、防震等功能,从而保护设备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而在数据安全方面,设计师需要关注如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不被盗取或泄露。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同时定期更新设备的安全补丁,以及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
另外,考虑到电子设备可能会遭受电磁干扰、窃听或黑客攻击,设计师还需加强设备的防护措施。
应选择具有较高抗干扰能力的元器件和线路设计,如屏蔽设计、地线屏蔽和滤波器的使用,以降低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可以采用安全芯片等硬件安全解决方案,对设备进行加固,以防范黑客攻击和窃听行为。
在系统设计阶段,也应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遵循ISO 26262等安全标准,确保系统在设计阶段就具备完备的安全性措施。
此外,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漏洞管理、事件响应等,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子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与防护措施至关重要,设计师需要从产品的物理安全、数据安全、硬件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只有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足够重视安全性,才能有效地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
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基本要求
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基本要求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简称ICS)是指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ICS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ICS的特殊性质,其物理安全性成为保障工业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工业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一、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保护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基本要求之一。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控制系统的物理区域。
为了实现访问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门禁系统:在控制区域的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持有授权卡或密码的人员才能进入。
2. 视频监控:在关键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对进出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存档。
3. 双因素认证:除了使用卡片或密码,还可以采用生物特征识别等双因素认证方式,提高安全性。
二、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是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见的安全防护设施:1. 防火墙:在控制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防火墙,控制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安全门锁:对控制设备和机房门锁进行加固,防止非法入侵。
3. 监测系统:安装温度、湿度、气体等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抗干扰设备:为关键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和电磁屏蔽,防止外部干扰对系统产生影响。
三、灾难恢复能力灾难恢复能力是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安全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提高灾难恢复能力的要求:1. 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控制系统的配置文件、数据库等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
2. 灾难演练:定期进行灾难演练,检验灾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3. 冗余系统:在关键设备和系统上建立冗余备份,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无缝切换并保持系统正常运行。
四、供电和接地系统供电和接地系统是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要求。
以下是相关要点:1. 备用电源:为关键设备提供备用电源,防止断电造成的系统瘫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安全与电磁防护请从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三个方面来考虑机房的建立方案,要求:1机房的安全功能需求自己提出来要求内容1、装饰装修系统工程2、机房电气系统工程3、机房空调通风系统工程4、机房安防系统工程5、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6、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7、应对关键区域实施电磁屏蔽。
8尘埃: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9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1类环境昼间低于55dB,夜间低于45dB。
10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11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12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13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14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地采用TN-S方式,在稳态下,应达到电压220V±2%,频率50±0.02 HZ,波形失真不大于5%,瞬时断电时间小于4 ms。
15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16照明:机房>400LX,辅助机房>200LX,事故照明≥50Lx。
17接地电阻<1Ω,零地压降<1V。
18楼板荷载按照国家标准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要求或按选定设备重量确定。
19机房要求防火、防水、防尘、防鼠害、防盗、防雷、防静电、隔热、保温。
2机房所涉及到的设备自己提出来吊顶隔断墙铝合金门窗和隔断活动地板电气系统配电柜插座电缆(电线)照明系统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空调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计算机交换机布线系统网线防静电地板桌椅空调稳定电源交换机柜3机房的物理空间大小根据实际需要,按标准确定本次机房建设分为主机房面积为120平米,将放置近20台机柜,将成为今后十处所有业务系统数据集中汇集、存储、处理的中心。
因此需要稳定可靠的UPS电源系统、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及合理实用的机房强弱电施工、消防系统以及良好的机房环境来保障整个系统的平稳可靠运行.4提出物理设备型号,支持系统设备型号及所有设备的单位总价写出所依据的相关标准1供配电系统本机房工程采用TN-S系统,低压380V/220V三相五线制、50HZ、单相三线制、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机房供电标准按A级设计。
机房配电系统包括UPS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
2照明系统机房的照明应划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两部分。
正常照明电源取自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电源取自应急照明配电箱。
机房灯具采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和嵌入式节能筒灯及灯带。
3接地系统机房的接地主要包括交流工作地、直流地、等电位接地、保护接地、抗静电接地、防雷接地。
当中的交流工作地、直流地为功能性接地,是为了达到某一功能实施的接地方式。
等电位接地、保护接地、抗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均为保护性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或设备安全而实施的一种接地方式。
4防雷系统要求机房总配电柜安装一级防雷器,机房分配电柜安装二级防雷器。
设备端采用防浪涌PDU插座。
在机房地板下设计安装等电位接地铜带并做共地处理进一步降低雷击电流的危害性,从而达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竣工验收要求提供天津市防雷办出具的测试报告.4、空调设计机房区采用2台50KW机房专用空调。
要求下送风上回风,要求设计独立的新风系统。
设置排气系统。
5、弱电设计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弱电系统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无论是必要的综合布线系统,还是起辅助作用的安防系统、设备集中监控系统、KVM控制系统、电视墙监控系统都是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必要组成。
六、机房装饰工程现暂定价格30万,到时按时结算,投标单位提供投标设计方案。
七、机房电气工程1、配电系统设计要求依据《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源参数依据计算机的性能允许的变动范围可分为A、B、C三个等级,为了保证计算机的可靠运行,根据本工程需要,要求按A级标准设计。
该标准稳态电压偏移范围为-5%~+5%;稳态频率偏移范围:-0.2 Hz~+0.2 Hz;电压波形畸变率:5%;允许断电持续时间:0~<4ms。
根据计算机机房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进行计算机机房供电等级的划分,计算机机房属于A 级负荷计算机机房,应该采取A类供电方式---建立不停电系统。
供电电源:配电系统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机房配电主要分为以下回路:动力回路;UPS电源回路;市电插座、照明回路。
应急照明回路。
机柜专用回路在配电设计中遵循“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考虑远期电源扩充,给电力留有相应的冗余量。
2、动力供配电系统机房动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机房专用空调、机房内新风、排气机。
机房内专用空调、新风机电源引自机房动力配电柜。
排气机电源引自机房应急照明配电箱。
动力配电柜设计双路输入自投自复配电柜。
机房专用空调、新、排气风机等较大功率三相设备采用高分断能力的塑壳式空气开关,小功率设备采用微断空气开关。
机房内墙壁、地板面设有市电维护插座和检修插座,其规格为250V/10A,安装高度300毫米。
3、UPS供配电系统1.设备清单:如下表所示说明:以上产品要求纯在线式产品,其中120KV A的UPS供电范围应至少包括设备机房、值班监控机房的所有设备。
要求UPS输出供电线路的终端接线单元必须与市电接线单元严格区别(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接线盒),避免由于使用其他市用电设备造成UPS过载。
2 UPS品牌要求:在台达、APC、爱克赛、三大品牌中选择,要求出具原厂正式证明文件。
3 UPS蓄电池系统。
3.1硬件内容:1)电池:按照满负载4小时延时配置。
2)需要安装相应配电柜(箱)。
3.2设备规格:1)电池间配电柜内装相应数量的电池线开关,配电柜需要使用直流开关,要求进口品牌。
2)所有成品设备和其中配件要求使用国际知名品牌。
3)所有线缆、附件要求使用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正规厂家具有3C认证)。
4)电池在德国阳光、汤浅、松下、文辉四种品牌中选择,采用铅酸免维护电池。
5)电池质保期要求至少达到5年。
6)电池适应环境要求:-20至45摄氏度。
7)电池需具备原厂完善的售后服务方案。
4机房UPS配电系统1 120KV A UPS配电系统硬件内容:1)从强电竖井取电,作为机房电源总输入,120KV A UPS输出总配电柜从UPS输出口接入。
2)机房机柜(架)同其他几路用电设备共同使用输出总配电柜。
3)与输入输出配电柜相对应数量的钢体支撑架;市电输入柜至UPS,UPS至总输出配电柜连接电缆;总配电柜至分配电箱连接电缆;施工辅料。
4)机房设计为20台服务器机柜,每个机柜提供双路电源分别接入。
5)值班监控机房使用主机房UPS配电。
6)配电系统应充分考虑线路负载均衡设计。
UPS电源提机房设备、监控室内工位、弱电系统、应急照明等设备用电。
计算机负载配电线路按国家标准设计,并留有余量。
4 照明系统计算机机房对照明的要求光线柔和,适合人体的生理需要,不能因照明电源产生干扰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机房照明标准要求1照度要求:按《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
机房内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300L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LX。
备用照明照度在离地面0.8m处,不应低于50LX。
2眩光限制标准:电子机房内基本工作间无眩光,眩光限制等级为Ⅰ级3 照明控制要求根据照明设计,合理的分布,合理的控制,达到节能、使用方便、控制明确,夜间可适当关闭部分照明,但始终保持机房照度均匀;空气开关的控制数应合理。
5应急照明:在市电停电后,为保证工作人员做存盘等紧急处理,机房应急照明由UPS电源供电。
要求设计应急照明配电箱,正常时采用市电供电,当市电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UPS电源供电。
应急灯具均匀布置无死角。
照度≥50Lx。
6 辅助配电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机房内科学合理的设计维护使用的供电系统,能够保证在机房的每一个区域都能方便的使用到辅助供电系统。
辅助供电一般设计为单相供配电方式,以便于维护使用。
供电能力单相为10A。
5、电源防雷系统硬件内容:1)标准接地铁镀锌板带。
2)接地网络辅材。
3)接地网接口(根据建筑目前实现情况考虑直接接入或单独建立)。
设备规格:1)使用标准30*3接地铜母在机房内制作等电位接地网。
2)电路防雷器按照B、C、D三级防雷设计,使用天津市备案产品。
施工内容:主机房面积约120平方米左右,地板下安装标准接地网,并作绝缘柱保护,需要制作相应接地点。
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国标标准,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机房联合接地电阻应≤1Ω。
按照设计规范接地点电阻<0.5Ω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支持机房内接地系统电阻达到<1Ω的要求,但如在实际运行中接地电阻>1Ω,就需要考虑为机房制作单独的接地点,以保证接地防护等级的达标。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需要提供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其接地电阻<1Ω。
机房的静电电压<1KV。
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应保障可靠接地。
机柜外壳、金属管道及支架等均接地。
(1)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工作地:计算机直流工作接地电阻的大小、接法以及诸地之间的关系,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要求而定。
该电阻不大于1Ω,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2)交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的作用是为确保人身安全和保障设备的安全。
在计算机系统的交流设备中其交流工作地的实施是将其中性点用绝缘导线串联起来接到配电柜的中线上,然后用接地母线将其接地。
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3)安全保护地:安全保护地的作用为在绝缘被击穿时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和在绝缘未被击穿时也有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计算机机房内的安全保护地是将所有机柜的机壳,用数根绝缘导线串联起来,再用接地母线与大地相连。
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4)计算机系统的防雷保护地计算机系统的防雷接地其目的就是要避免雷电的发生,从而保护建筑物、计算机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为防止感应雷沿机房电源线进入,损坏机房内设备,在各配电柜进线处均设置避雷器。
防雷地阻小于10Ω。
(5)等电位接地在重要区域和工作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设置相对的抗高频干扰接地组。
在主机室地面采用3 ×30mm紫铜带做均压等电位接地,使活动地板支架、设备外壳等均要良好的接地。
6、接地系统为保证数据中心机房内的各种设备的安全,要求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防静电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