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控制
险 的来源不 外乎 以下 两个方 面 :一是人 为操作性 的操作风 险, 二是非操作性 的操作 风险。从 我国各商业银行在操作 风 险管理方 面的现状来看 , 目前 各商业银 行对操作风险 的管理 尚不完善 , 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 管理框架 、 管理手段等方面 都存在着很 大的缺陷 , 即使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 风险有所关 注, 也还 只是停 留在操作性 的操作风险层面。
意造成的无法 满足某一顾客 的特定需 求, 或者是 由于产 品的
性质 、 设计 问题造成的失误 。 () 5 有形资产 的损失 。由于灾难性事件 或其他事件引起 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 () 6 经营 中断和系统 出错 。例如 , 软件或者硬件错误 、 通 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 7 涉及执 行 、 割 以及交 易过程管 理 的风险事件 。例 交 如 , 易失 败 、 交 与合作伙伴 的合作失败 、 交易数据输 入错误 、 不完 备的法律文 件 、 未经批准访 问客户账 户 , 以及卖方 纠纷
胡 开 芮
( 建设银行 黑龙江省分行 , 哈尔滨 10 1 ) 50 0
摘
要 : 统的银行风险是指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 实上这两种风险很早就 已引起金融机构 的重视 。按照 巴 传 事
塞 尔银行 业委 员会 的估计 , 在银行 业所有风 险中, 作风 险所造成 的损 失已经发展到仅次 于信用风险的地步。因此 , 操 操作风险是 当今 中国银行 业风 险管理的重 中之重 , 当下乃至今后一段 时间内现代 商业银行 必须高度 重视 , 着手 是 并
市场 营销 、 市场开拓的关 系 银行管理 人员在 日常工作 中重业务开拓 ,轻 队伍建 设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她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与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与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与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与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与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与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与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与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与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由于错误操作、系统故障、内部失职等原因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⒈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操作流程合规规范。
此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合规监督等方面。
银行应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⒉分工与授权商业银行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分工与授权制度。
每个员工应当按照职责范围进行工作,禁止越权操作。
同时,银行应对每个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确保相关操作仅限于授权人员。
⒊岗位培训与监督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规定,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监督方面,银行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⒋技术支持和安全措施商业银行需要对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银行应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漏洞修补,使用先进的防火墙和安全设备保护系统免受黑客攻击。
同时,采取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⒌风险应急预案商业银行应制定完善的风险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操作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应对。
该预案应包括风险识别、事件报告、应急处理等环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附件: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⒉操作风险应急预案⒊岗位职责和权限明细表⒋员工培训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内部审计:指商业银行对自身运营合规与风险管理进行的内部审查和评价。
⒉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设置管理框架,识别、衡量和控制各类风险的过程。
⒊合规监督:商业银行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执行,保证合规运营的监督机制。
⒋越权操作: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超越职责范围进行的操作,违反授权原则的行为。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构建操作风险防范体系,保障各项业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依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规定和银行审慎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明确了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划分、控制管理方法、相应模型、管理流程等内容要求;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事件,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银行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具体事件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的损坏,营业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七种类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控制。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本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报告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第六条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总体政策及体系。
主要职责包括:(一)在操作风险的日常管理方面,对董事会负最终责任;(二)根据董事会制定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及总体政策,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操作风险总体情况的报告;(三)全面掌握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特别是各项重大的操作风险事件或项目;(四)明确界定各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及操作风险报告的路径、频率、内容,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五)为操作风险管理配备适当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经费、设置必要的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为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赋予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履行职务所必需的权限等;(六)及时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修订,以便有效地应对内部程序、产品、业务活动、信息科技系统、员工及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doc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42号2007年5月14日)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主报告行。
二○○七年五月十四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业务复杂化带来的操作风 险
监管政策趋严
技术创新带来的操作风险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 复杂性的增加,操作风险类型和影响范围 也在扩大,给风险管理带来挑战。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将更 加严格,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 和细致。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享 受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 新的操作风险挑战。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汇报人:
目 录
• 操作风险管理概述 • 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 • 操作风险缓释与应急预案 • 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操作风险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操作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内部流程、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等因素导致的潜在风险。这些风 险可能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定期进行外部审计,提高操作风险管 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操作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频率
评估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如错误、损 失等。
风险分布
分析操作风险在各业务领域的分布情况,以 便更好地管理重点领域。
风险强度
评估操作风险事件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
风险趋势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操作风险的发 展趋势,为未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法规合规问题
忽视操作风险可能导致银行违反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面临监管处 罚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阶段
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早期阶段主要关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 险。随着银行业务复杂性和规模的扩大,操作风险逐渐受到重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
在我国,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触目惊心,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迅速放大、经营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出现了一系列震惊国际金融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一、操作风险管理不善引发案件的具体原因分析案例:某分理处发生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2004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
经查,涉及金额2599万,形成巨大风险。
案例发生原因分析:(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益误导驱使少数员工为完成考核铤而走险。
一方面在业务发展的管理上,该行采取考核与完成任务挂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向钱看”的风气,造成部分风险意识薄弱的员工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以违规经营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营业绩和利益。
另一方面该行对考核办法缺少辅助教育的手段,还提出了一些诸如“谁完成任务好,谁贡献大,谁多拿钱”等不甚科学的提法,没有通过合理的业绩考核和合理的待遇水平来增强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来提高员工的奉献精神以及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避免员工因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采取违规经营的行为。
(二)缺乏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防范约束机制。
该分理处从2002年初开始违规操作,代办借记卡,不签贷款协议书放贷,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的检查,一次次的活动都没有发现,没有排除,清楚地说明该行的内部控制苍白无力,从一线人员的制度执行到二线管理人员对一线人员的监督,再到内控部门对各环节的再监督,这三道防线都失察和疏漏。
该行案防教育流于形式,各种检查没有落到实处,风险防范的意识没有在员工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对整个监督运行机制缺乏调查分析,对各个层面的执行力也缺少评价,这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各种教育活动能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各种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约束力。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摘要:操作风险是资本管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控体系正处于起步萌芽阶段,对待操作风险仍然不够严谨,内部控制体系也未尽善,引起的风险事故和违规罚款不在少数,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从操作风险入手,对2017年巴塞尔协议的最终修订中对操作风险部分进行理论和模型的双重分析,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银行业;操作风险;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风险计量操作风险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各个集体组织及个人单位中。
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在辨识、分析风险时,都将操作风险至于先列。
原因是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且无法完全根除。
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具备完善的操作风险预防、管理体系,做到即便发生损失事故,也能即时采取措施,维持资金链稳定,把损失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有效地辨识、处理和应对存在的操作风险,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我国商业银行背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较欧美发展较晚,相比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商业银行有关操作风险的管理经验不足、理论依据不够以及评估模落后。
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应对操作风险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比较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银行协议,仍然缺乏制度化、指标化。
我国目前的风险度量大部分依然是以定性为标准,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度量的发展是以定量为准,定性为辅的科学数量计量方法为引导和约束标准的。
诸多的计量模型,也需要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应对当期的金融发展大环境。
二、操作风险识别目前很多金融从业人士对操作风险认识仍然不够全面,认为操作风险只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银监会提出的操作风险定义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其次,人们对操作风险管理传统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对员工的教育以及管理层的监督。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号)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号)————————————————————————————————作者:————————————————————————————————日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完整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所涉及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商业银行需要寻求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营和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所涉及的风险种类商业银行所涉及的风险种类可大致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风险类型,它主要指由于借款人违约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资产价值损失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当银行无法及时偿还存款或者其他压力下资金不充裕,导致资产无法变现并且无法满足负债的短期债务所引发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波动,导致交易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流程失误或不当操作所导致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
风险识别,是企业认识和了解风险的过程。
商业银行需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机制,如风险清单、风险框架等,以识别和记录风险。
风险测量,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测算,以便更好地量化风险,找出风险来龙去脉,构建风险模型。
具体可以采用风险指标、模型计算、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手段识别哪些风险可能成为银行未来的潜在风险点。
风险控制,是故意减轻或者消除预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方法论;担任风险主管;并制定具体的风险措施,为客户的风险管理出谋划策。
該项工作是对风险敏感性的监控,以便风险处于可控风险水平之内。
风险监测,是对风险的持续监控和控制,以评估风险的实际变化和解决风险问题。
該项工作是通过持续监测,找出风险点,防止风险递增。
三、风险管理案例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是银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风险管理方面,工商银行注重风险识别,以整合资源,减少业务重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工商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模型化风险分析管理方法,可以对风险进行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分析预测,并设置好风险阙值,从而及时发现风险并给出预警。
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摘要:近年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且屡禁不止,而由于关注操作风险的时间较短,我们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制约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文分析了国外以及国内操作风险损失案件,发现我国发生操作风险的特点以及防范操作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操作风险;巴塞尔协议;内部欺诈;风险评估机制操作风险的存在可谓是历史悠久,自商业银行诞生之日起,它便一直伴随左右,然而人们对于其定义、重要性等的认识却不全面,2004年颁布的《新巴塞尔协议》才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列为三大主要风险,而我国银监会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操作风险这一概念。
一、操作风险的提出背景及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风险管理不足而引发的震惊国际的商业银行损失事件频频发生,有的银行甚至因此而破产清算。
1995年,巴林银行由于操作管理存在问题,交易业务与清算稽核没有分离,外汇交易员兼总经理的里森违规进行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并隐藏亏损,最终导致具有230多年的银行宣布破产。
同样由于银行操作人员越权交易,1996年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员工帐外买卖美国联邦债券,并伪造文件隐瞒亏损,在11年间有3万多笔交易未经授权,造成11亿美元的损失,最后从美国全面撤退。
2002年,联合爱尔兰银行美国分行的员工伪造交易单给银行造成7.5亿美元的损失。
越来越多的银行损失倒闭案件,使人们开始关注被忽略已久的操作风险。
2002年巴塞尔委员会举行了一次全球性的针对操作风险的调查,损失数据调查中89个银行提交了数据,涵盖了超过47000个损失事件,共造成了77.95亿欧元的损失。
终于,在2004年的新资本协议中将其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之中。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承担了为个人、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流动和信贷服务的任务。
然而,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这些风险种类繁多,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等等。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管理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或最小化这些风险的损失。
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策略、制度、流程、工具和人员等。
风险管理策略需要根据银行的经营理念、规模和发展阶段制定。
制度应该包括各种政策、规定和标准,确保各项业务在合规、透明和可控的范围内运营。
流程应该设计清晰、有效,能够保证各种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
工具是指各种模型、软件、系统和设备等,用于分析、评估和监控各类风险。
人员则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2.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之一是信贷业务,因此信贷风险一直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行业背景和担保情况等因素,对授信额度和利率等进行评估和定价。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和风险分类制度。
贷前调查要求了解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信用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银行凭证和现场调查等。
贷后管理则需要对借款人的资金运用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进行贷后检查,以及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风险分类制度包括坏账、次级、可疑和关注等级别,根据贷款违约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各种证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外汇等金融产品,面临着市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需要建立市场风险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其中包括监测市场变化、制定交易和翻仓限额、定期进行市场风险评估、加强对投资组合的跟踪和管理、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等。
浅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图分 类号 :F 8 3 0 . 3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5 4 7 7 ( 2 0 1 3 ) 0 8 — 0 0 6 2 — 0 3
形式多样 , 危 害性更强 , 主要侧重 于内部欺诈 和外部
1 . 涉案 金 额 大 , 损失严重 , 涉及 面广 。近年 来 , 我
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有上升趋势 , 其总
量和损 失 金额较 同期均 为递 增 。
2 . 基层营业 网点是操作风险 的高发 区。基层 网 点作 为前 沿 阵 地 , 与 客 户有 直 接 的 接 触便 利 , 在 指导
案件为由, 让 客户 向指定 账 户转 款 以避 免刑 罚 。利 用
到, 势 必会 出现 一些 业务 稽 核检查 不 到位 的现 象 。在
学 习 风 险制 度 时 , 缺 乏 新颖 有 效 的学 习方 法 , 员 工 学
习效果不佳 。往往出现查处不严 , 责任追究力度不 够; 原则性不强 , 重经济处罚 , 轻行政处分 ; 避重就轻 , 只处理当事人 , 不追究管理层责任的现象 。
2 0 1 3 年第8 期 ( 总第4 8 9 期 )
区 域 金 融 研 究
J o u r n a l o f Re  ̄o n a l F i n a n c i a l Re s e a r c h
NO. 8. 201 3 Ge ne r a l NO. 48 9
基层机构负责人监管不到位造成 的, 商业银行改进操 作风险的管理 , 要坚持 以人为本 , 从改革银行 自身体 制、 机制和制度人手 , 建立 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长 效机 制 。
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2页]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对应关系;而操作风险不同,银行不能保证因承担操作风险而获得收益,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操作风险损失与收益的产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时,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可能损失与交易的风险暴露大小有关,最大限度是银行丧失所投入的全部资金,而操作风险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所带来的损失可能对银行造成致命的打击。
2.形式多样性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和交易对手方,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上的各种价格波动,而操作风险几乎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既有可能源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大规模干扰,也可能源于银行经营场所及其附近可能发生的风险。
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由于蓄意或疏忽导致的正常经营活动的中断,也可以是机构员工的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重大损失或危机,甚至可能是机构与客户、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争议和不当行为,还可能是一个机构忽然发现自己卷入诸如会计丑闻、欺诈、不正当竞争、恐怖活动、内部破坏、系统攻击、违背法律或者地震、风暴等事件中。
3.管理差异性对于市场风险,各银行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都面临同种因素引发的风险,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信用风险则因银行所面对的交易对手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成熟,如果各机构能够严格执行,则也有趋同的趋势。
操作风险则完全相反,由于其直接与人员、系统、外部事件息息相关,因此每个机构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
同时,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发展状况在各机构也并非完全统一,有的机构由于遭受过某种损失,从而在某方面的管理上已经比较成熟,而有的则刚刚开始。
4.计量更困难相对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来说,操作风险更难于计量,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1)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其性质和历史发展,每个机构都已经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而操作风险则因为记录历史短、概率小而数据少。
(2)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计量的一般是直接损失,而操作风险在计量时,除考虑直接损失以外,还要考虑诸如经营中断、法律成本等间接损失,有时甚至是无法计量的损失,比如信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