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服饰文化及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精)

合集下载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
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唐代
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的详细解释:
1. 袍式服饰:唐代女性常穿着袍式服饰,如长袍、襦裙等。

这种袍
式服饰的设计和剪裁方式对日韩传统服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采用了袍式的设计元素,如宽大的袖口
和宽松的剪裁。

2. 襦裙:唐代女性常穿着襦裙,这种上衣和裙子相连的设计对日本
的和服影响很大。

和服也是由上衣和裙子相连的设计构成,而且和
服的襦裙也有着类似唐代襦裙的宽松剪裁。

3. 花纹和装饰:唐代女性服饰常采用丰富的花纹和装饰,如刺绣、
织锦等。

这种注重细节和装饰的风格对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服饰影响
很深。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注重花纹和装饰的运用,如刺绣、织锦、金线等。

4. 颜色和面料:唐代女性服饰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高质量的面料,
如丝绸、绢等。

这种注重颜色和面料的选择对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服
饰也产生了影响。

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也常使用丝绸和高质量
的面料,并注重颜色的搭配。

总的来说,唐代女性服饰风格对传统日韩服饰影响很大,包括袍式
服饰、襦裙、花纹和装饰以及颜色和面料的选择等方面。

这些影响
使得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在设计和风格上都带有唐代女性服饰
的痕迹。

唐代服饰设计艺术

唐代服饰设计艺术

2020-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下转第193页)艺术设计唐代服饰设计艺术洪海超(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隋入唐时期(618-907年),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关键词:唐代服饰;设计;艺术中图分类号:J5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72-01一、唐代服饰文化唐代是一个有着丰富物质生活而无甚深刻思想、有着严密宗教而无系统哲学的时代。

儒、道、释并行,而佛教尤为盛行。

因此,唐朝的政治是在用与无用之间,唐人的内心感慨多。

唐代服饰受当代人民生活环境所影响,从容大方、华丽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服饰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初受命,车、服皆因隋旧。

”隋唐服饰出现了法服和常服并存的特点。

这是因为融合了许多文化,便有了极具特点的“双轨制”的出现,所谓的双轨制,便是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服饰,在大型的祭祀场合时穿着汉人的传统服饰,在平时穿着则是胡人的服饰。

谈及唐代服饰,必然让人联想到仕女装,唐代女装富有时代性,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

盛唐时期的妇女常着翻领细袖的上衣,戴卷沿胡帽,明显受西域服饰文化影响,西域文化传入中原,波斯、印度等地的服饰成为唐朝妇女模仿的对象。

造型雍容华贵,装饰富丽堂皇,服装大多用大袖,以表现出温婉,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

其中贵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规定的礼服外,初唐女子的襦裙多余隋唐相似,上穿小袖襦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绸带系扎。

唐代女子追求美容美饰,其化妆及佩饰内容丰富,有发式、头饰、面妆、佩饰等。

女子发式以梳髻为主,或挽于头顶,或结于脑后,形制十分丰富。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论文关键词】回溯历史;现代服饰;影响【论文摘要】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

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部分,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各朝代、各个地域、各民族、各阶级有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及服饰风俗。

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多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中国服装文化有精神方面的了解。

并不断地努力挖掘。

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

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 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代和清朝。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唐代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代衣冠服饰均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新制颁发后,才逐渐将其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以及丧服。

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

元代的服饰比较特别。

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

一般的平民妇女。

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代恢复汉族的传统,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男子流行的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

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唐代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唐代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唐代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史册中有很多各朝各代斑斓的服装,而唐朝服装则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服装无论从面料,色彩,款式,工艺,还是图案上来看都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典雅庄重之美,又开创了不同于以往服装独特开放的包容之美。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有包容,接纳的胸怀,在推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元素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其中唐朝服装元素对现代服饰有着重大影响,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本文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唐朝服饰的主要特点和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标签:唐代服装;现代服装设计;设计元素引言: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现如今,唐朝元素在国际上成为了流行元素,国内近几年中华风的服装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也很受年轻人喜爱因此,对唐代服装的元素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对现代的服饰文化也有重大的意义,既有唐代传统美又有现代美,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服装设计,唐代设计元素的融合也将推动服饰设计的发展。

1.唐朝服饰的主要特点1.1从面料上看唐朝服饰面料大多采用丝绸,锦缎,布帛为面料,腰带一般为色彩鲜艳的丝绸,因地区分布不同,布料峰哥也不尽相同。

[1]用丝绸制作的服装更能很好的衬托出女性的典雅,娇柔之美。

丝绸也经常被用来制作刺绣的面料。

1.2从色彩上看唐代时期国家强盛,人民生活闲适安定,条件也十分优越,因其对外开放发展的政策,服装的色彩吸收了很多西域的外来颜色,多以明亮艳丽的色调为主,如,红色,绿色,紫色,黄色等。

这些鲜亮的色彩使唐代的服装大多积极明快,赏心悦目。

唐代女性最喜欢红色的服装,唐朝的榴红裙在当时十分流行。

1.3从款式上看中国自古的封建礼教使得男女的服饰通常有很大的不同,但唐代的开放政策让服装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大,是唐代服装突破了传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唐代女性服装的开放程度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

唐代女性通常上身穿衫,下身穿裙,肩上披帛,袖子多用大袖,使女性整体更加婉转。

传统服装设计元素对现代服饰的启示

传统服装设计元素对现代服饰的启示

传统服装设计元素对现代服饰的启示摘要:唐代服饰不仅呈现出其瑰丽开放的审美风尚,也从特定的视角展现了唐代恢弘、霸气、绚烂的时代特征。

从唐代人物画中探索绘画艺术和服饰文化的精华元素,在继承、创新和尊重服装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传统服饰艺术。

关键词:唐代人物画;传统服饰;设计元素1唐代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唐代政权统一,经济繁盛,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时代。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最灿烂夺目的篇章。

唐代服饰作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款式、色彩、配饰、格调都极其别致精彩。

唐代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被众多的学者、艺术家所重视。

传统人物画与传统服饰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古往今来,关于人类历史的形象记录,绝大多数是通过绘画、雕塑、文字记载及出土文物等形式渊源流传的,其中人物画是打动人视觉感官最直接的珍贵资料。

真实生动的人物画不仅会把我们引入深邃的历史文化空间,更可以领略各个历史时代的风姿。

对于文化博大精深的唐代,其在绘画艺术和服饰文化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留给今人极大的想象创作空间。

也正是因为唐代文化精彩之极,研究此段时期学术的学者甚多,并提出了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揣摩的观点。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唐代,从其绘画的发展的历程与角度来说,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确实开创了一条独特的路线,逐渐趋于成熟并与日俱进成绩斐然。

唐代人物画选材广泛,取材上不仅涉及到当时的重要时政,而且覆盖到百姓生活的各个缩影,这些都强烈的映射出浓厚人物气息。

所以以人物主体,对人本身的注重程度成为唐代人物画经久不衰、独树一帜的独特魅力所在。

唐代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历史价值,彰显着璀璨耀眼的艺术魅力。

对当时及后世唐代人物画的陶染是意味深长的。

一方面,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层次的反映,人物画已在原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唐式风格”,还为渲染五代十国、南北宋朝权贵阶级的人物画等作了技术手法上的预备,也为随后发展的重彩人物画风开拓了崭新的道路。

论唐朝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论唐朝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收 稿 日期 :0 20 —0 2 0 —82 作者简介 : 永 东(94 )男, 刘 1 6 一 , 吉林 白 城 人 , 级 讲 师 。 高
特点 。花钿 即 是 用来 贴 在脸 部 额 间进 行 装饰 和 点 缀 的 , 唐 朝 十 分 盛 行 , 且 有 多 种 效 果 , 王 建 在 并 在 的诗 中描 绘 道 : 花钿 “ 如 云 母 轻 如 粉 , 胜 香黄 腻 艳 薄 胜蝉 。 点绿斜 蒿 新 叶嫩 , 添红 石竹 晚花鲜 , 鸯 鸳
盛 唐 风格 趋 于 一 致 , 中 唐 和 晚 唐则 是 另 一 番 风 而
宽 檐 的 笠 帽 , 帽 檐 周 围 或两 侧 缀 有 一 层 网状 面 在
纱 , 垂 至颈 部 , 后 又 干 脆 去 掉 这 层 纱 , 整 个 下 之 使
面 庞全 部 裸 露在 外 , “ 妆 露 面 , 复 障 蔽 ” 即 靓 无 。 唐 朝 时 女子 思 想 不 断追 求 美 的变 幻 , 反 映 还 在 化妆 和 发 式 中 。 朝 的 化妆 很 有 时代 特色 , 部 唐 面 化妆 颜 色 以 粉 白 、 脂 为 主 , 有用 黄妆 的 。著 名 胭 也
. 7. 3
论 唐朝服 饰 对 现代服 饰 的影 响
刘永 东
( 南科 技职业学 院 , 南 长沙 400) 湖 湖 10 4

要 : 朝 是 我 国封 建 社 会 经济 、 唐 文化 发 展 的 鼎 盛 时期 , 三 个 方 面阐 述 了唐 朝 服 饰对 现 代 服 饰 从
的 影响 。
比翼 人初 贴 , 蝶重 气样 未 传 , 蛱 沉复 萧 郎有 情 思 ,
Th p i a i n o e lAd r m e ti h p r lDe i n n e Ap l to f J we o n c n n t e Ap a e sg i g

唐朝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完整版

唐朝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完整版

唐朝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完整版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朝代之一,服饰历史演变的同时也影响了现
代服饰搭配的特点。

唐朝服装以青色和黑色为主,以鱼纹图案为表现手法,采用搭配上衣和裤子的形式,上衣多配有褶裥、披肩、袖子等部位,衣襟
上有许多花边、MG、兰交等装饰。

在现代服饰中,唐朝服饰的元素也得到
了很好的保留和运用。

一是青色和黑色的组合。

唐朝服装以青色和黑色的组合为主,以简洁
为主,但是又非常有质感。

在现代服装中,这种颜色的组合仍然很受欢迎,尤其是以青色和黑色搭配的大衣,既有质感又显得很时尚。

二是鱼纹图案的运用。

唐朝的服装上多采用鱼纹图案,在现代服装中,这种图案的运用也不少,尤其是鱼纹T恤、裤子等单品,受到了年轻人的
欢迎。

三是装饰性元素的使用。

唐朝多使用装饰性元素,比如褶裥、披肩、
衣襟上的花边、MG、兰交等,在现代服装中,这些装饰性元素也得到了很
好的保留,例如一些特殊设计的衣服上,都会配有装饰性元素,而且这些
装饰性元素大多取材于唐朝服装。

四是色彩的运用。

“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研究―――谈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现代表现

“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研究―――谈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现代表现

“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研究―――谈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现代表现【摘要】唐装作为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一部分,自唐代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通过研究唐装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唐代服装风格特点,探讨了唐装对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分析了唐装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时尚领域的发展情况。

结合对唐装在当代服装文化的启示,唐装的传统与现代结合,以及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当代表现,本文旨在探讨唐装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唐装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发展。

【关键词】唐装、唐代服装、传统文化、现代表现、传承、创新、时尚、启示、结合、中国、服装文化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唐代服装作为中国服装史上的重要时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强,唐代服装作为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时尚潮流不断变化,但是中国传统服装始终具有独特的魅力,唐代服装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对唐装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装文化,还有助于推动当代服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对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服装文化,还可以促进当代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唐装的起源与发展、唐代服装风格特点、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唐装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唐装在时尚领域的发展,希望能够为唐装和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1.2 研究意义唐装作为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服饰文化及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杨彩蓉(052批专升本历史学学员)论文摘要:唐代服饰文化内蕴丰厚,兼容并包,彰显大国风范,对当今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的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全新历史的今天,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和民族化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当代服饰要保持民族文化传统,以大唐帝国的民族创造精神为鉴,立足于汉民族服饰文化的沃土,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外合璧特色、浓郁民族风格和开放的当今服饰文化。

继承和发展唐代服饰文化,发掘唐装的美仑美焕,创造出庄重典雅、大气磅礴的当代服饰文化,引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关键词:服饰、文化、融合、传承、创新。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

从服饰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嬗变。

二十一世纪,唐装风靡中华大地。

我观察着那些纤细束腰、立领盘扣的女装,觉得这些款式很难和飘逸自由的大唐服相联。

本文拟从唐代服饰的起源、发展、类型特征入手,探讨唐代服饰文化对当代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

一、唐代的服饰文化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时期的服饰既保持汉民族文化本色,又吸收印度和伊朗的服饰特色,兼收西域、吐蕃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展开了一次由南北向东西的服饰大交流,是我国服饰文化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唐代的服装有官服、民服、男衣和女衣之分。

官服是政治地位的标志,等级森严。

(见电视剧《大唐帝国》中人物服饰)色彩与图案也有严格区分。

平常男装多以圆领袍衫配乌皮靴为主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

唐代女装富有时代性,往往由争奇斗艳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的影响而别具一格,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

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

其中贵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规定的礼服外,初唐女子的襦裙多与隋代相似,上穿小袖襦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绸带系扎。

盛唐时期,衣裙渐宽,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色彩靡丽。

袒领服、男装、戎装、和胡装等‘世袭装’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女中广为流行,体现盛唐帝国的妇女们开放、健美的精神面貌;也体现汉民族柔静平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唐代服饰图案设计表现出自由、丰满、华美、圆润神韵,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皇权神授的龙、凤并没被排斥。

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的缠枝图案更为华美。

晚唐时期的服装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

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的:“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句,太平万岁字当中。

”当时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及发髻式样变化多色多样,头上戴簪钗珠玉宝石及鲜花。

此外还有项链、臂饰、腰饰等,既承前代遗风,又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二、唐代服饰文化的形成因素服饰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脱离不了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通过对唐代服饰的复原,勾画二三,这个并蓄古今、博采中外的大唐服饰似乎跃然纸上了。

在那个遥远的封建社会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大气磅礴的王朝,为什么多变开放的贵族女装恰恰产生在那个时代?1、社会经济因素:存在决定意识。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的睛雨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

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

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

2、社会心理因素:从构成社会风气转变的基础---社会心理变化中进行把握。

唐王朝是在中国经历了十六国至南北朝近三个世纪的大分裂、大动荡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之后,在隋代短暂统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胡汉民族之间的交融渗透早已突破了单一、因袭的传统格局,诸胡汉化和汉族胡化已成为现实,并且李唐王室祖先起自西陲,具有浓厚的胡族血统;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将当时的世界诸多文化形式引入唐朝,在积极吸收这些文明成果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唐文明盛极一时;此外,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文化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传统儒教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带来了思想和信仰的自由。

存在着悠久服饰文明的中原地区,在经历了先秦服饰礼仪的规范,两汉文化的熏陶和魏晋南北朝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发展之后,作为名副其实的服饰礼仪之都唐朝,为什么能对不见经传的异域服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除了统治者认可之外,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女装讲究等级和社会礼仪,屏弃服装原有的实用,审美功能相比,胡服没有森严的等级性和政治性,服饰自由方便,穿着舒适且男女混穿,它不仅形式独特新颖,而且比较切身,有利于突出女性身体各部分的曲线,因而具有无法抵挡的吸引力。

这些叛逆味道的服饰选择倾向,一方面是南北朝以来多种民族文化交融与流变唐代社会明显保持了西北少数民族带有尚武精神和崇高人体美的审美心理构造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唐代贵族妇女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禁锢与束缚,回归本真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

正是胡族习俗、异国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融影响。

造成了唐人兼容包并、平等开放的独特社会心理。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之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文化,为人们追求生活享受创造了条件。

女权意识也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崛起的。

一些贵族女性更是获得了与男性相当的政治权利,长期大量的与外界接触,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女权意识的氛围,其外在表现即女着男装。

袒胸服的出现也是唐代贵族女性开放、刚强的性格和创造力的见证。

吴功正先生《唐代美学史》指出:“唐代的美学特点,风气性质很显著,风动于都市,而声闻于四野,弥散力、扩散力很强,同时,变化迅速。

往往才领风骚,旋即更替,否定性十分强烈。

”唐代的精神,就是要不负次生,尽情尽兴;而唐代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符合这个大的时代精神。

大唐的服饰绚烂多姿,雍容华贵,处处显示出那种宽容、大气、自信、傲岸的气派。

她对藏族、白族、朝鲜族和周围的日本和服、韩服以及越南、不丹民族的服装都有深远地影响。

由于国力强盛,人民充满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使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使得外来异质文化自然而然的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与滋养,这是唐代服饰百美尽呈的缘由。

唐朝是中国服饰史上的黄金时代,乘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在服饰和装扮上,不断承袭和发展前朝的传统方式,更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服装样式,前比秦汉,后较宋明都要亮丽突现。

品味着古老的神韵,让我们反观现代:在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韩,我们常常能够在重大庆典或节日看到其民族服饰,形成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我们中国人是怎样传承大唐服饰文化,现在流行的唐装到底是不是唐代服装的发展和复兴呢?三、唐代服饰文化对中国当代服饰的影响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再次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唐装”是源自清代的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的结合品。

它既吸收了清代以降传统服装富有文化韵味的款式和面料,同时又吸收了西式服装立体剪裁的优势,使源于清代的马褂又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哪么为什么谓之“唐装”呢?“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

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称为“唐装”,在二十年代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

顺理成章,唐装成为国际公认的称号。

这虽然在文化领域饱受质疑,可在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的当前,“唐装”的兴盛似乎可以看做中华文化复兴的一种征兆。

如何在中国本土上复兴民族服饰?我们虽然无法去演义从唐代至今一千三百多年的跨度里,代表中国服饰文化传统的汉服文化的现代形态是何等面貌,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吉光片羽领略到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内涵。

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至离我们更近的明代袍服,并非没有可能重回流行。

“长袍大袖”只是现代的人们对“古装”的模糊,真正的唐装除了作为主体款式的礼服外,还有作为补充的“窄衣窄袖”的常服。

这些服装自唐以来就有“汉服”或“汉装”的正式称谓,经历了将近四千年,一直自成体系,一脉相承,并深远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的“和服”朝韩的“韩服”便是汉服在这些国家的正常延续。

真正的唐装的宽衣大袖的礼服更适合于祭祀、成人礼等正式场合,而其“窄衣窄袖”的常服更适合于劳动耕作及日常场合。

在西洋服装普及世界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有又如何能在中国本土上复兴呢?我国目前的服饰文化现状,首先要从西方文化依附中向民族文化回归,而不是对某个传统服饰文化的样式和文化形态的套用。

当然,文化的内涵是通过具体形态来体现的,但此时的服饰文化形态,一方面既于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另一方面有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即:民族文化特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服饰型制。

为什么我们的服装业和服装人,能紧紧跟在西方人后面,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服饰文化的智慧,以自己的服饰文化为本,建立自己的服装产业,而只是拿来,只是抄袭。

说到底,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认识不了解,不了解他的价值所在,不懂得我们必须要依赖她、爱她并保护她,说到底是我们处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却做着没文化的事情!今天的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全新历史,但几乎都以拿来主义为自豪,尤其是服饰文化,据调查,今天的今天的中国人着装九成以上为洋服,除少数民族仍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饰,自己的民族服装几乎以自己落后的身份退出后了历史舞台。

随着互联网发展,以都是青年白领阶层为骨干的“汉服复兴”运动兴起,真正地唐装(汉服)在现代人的视野中也并非“遥不可及”。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曾祥――指出“我们的祖先过去各个时代居于时代前列,创造过优秀的文化,我们今天应恢复过去的创造力,不可盲目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只会使人类日趋没落,我们应重返精神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