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新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新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新版

2019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理科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葡萄 D.玉米、粟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生产力的发展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3.中国古代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长安地区 C.明代苏州地区 D.清代洛阳地区5.“闭关”原指关闭城门。

《周易》载:“先王以至日(冬至日或夏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指A.禁止对外贸易 B.关起国门 C.禁止对外交流 D.限制对外贸易6.《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没有开放通商口岸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D.自然经济顽强抵抗7.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直接打开了国门。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国藩、李鸿章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C.“师夷长技以自强”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8.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9.《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民版)(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民版)(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高一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民版必修二第1-8单元。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贵族势力强大超过君主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答案】B【详解】奴隶社会贵族当众责备君主,不尊重君主,却不会受到君主的训斥或处罚,说明奴隶社会君主权力没有实现高度集中,不能使臣下绝对服从君主,故选B;A、C两项“民主协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殷人在祭祀祖先过程中,直系祖先、旁系祖先、未列君位的兄长以及女性祖先之间并无明显的尊卑之别,但到西周以后,这些祖先之间却产生了嫡尊庶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观念= 这一变化最能说明西周A.克己复礼的思想逐渐形成B.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强化C.嫡长子继承制度开始确立D.尊鬼敬神文化气氛浓厚【答案】B【详解】由材料“西周以后,产生了嫡尊庶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观念可知,这种等级实质上是宗法等级的外在表现,说明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克已复礼”是孔子在礼崩乐溃之后提出的政治主张,该思想出现在春秋晚期,排除A;材料没有明确的标志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开始确立,C项错误;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西汉文景时期,朝廷以田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向自耕农征收赋税,然而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往往超过田地产量的二分之一。

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兼并之徒”到“田主”,即体现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而ABD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本题选择C项正确。

【高中教育】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高中教育】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 B。中国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7。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行省与郡县无异
4。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18。 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丟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这主要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3、在一次讨论课上,小朱和小骆两位同学在对我国古代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是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

你认为它应来自于()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 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

”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8、“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那两个阶段最恰当()A 一战期间、1928~1936年B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期间C 一战期间、抗日战争时期D 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2)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2)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 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公私合营C.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2、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 )A.田庄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3、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小满芝麻芒种谷”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4、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

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6、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西欧国家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 )A.利用雄厚资本,在海外投资设厂B.凭先进工艺,积极输出工业品C.抢掠、欺诈,贩卖黑奴D.讲求诚信,积极开展正常贸易7、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新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新版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检测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为这一转变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蔡伦 B.司马迁 C.董仲舒 D.毕升2.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5.“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A.柳公权B.怀素C.欧阳询D.颜真卿6.右图的题诗为:“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

”落款为“板桥郑燮”。

这一绘画作品应该属于①风俗画②文人画③山水画④花鸟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8.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25题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2.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D.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4.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荒谬认识源于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统治C.天朝上国思想D.闭关锁国政策5.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保护本国封建经济D.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8.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大大增强了同世界的联系④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10.通信实寄封反映了丰富的时代气息,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2)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2)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远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2.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阳深六七丈”。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 两宋时,风翔府(今属陕西)、洪州府(今属江西)、温州府(今属浙江)均为产纸重地。

当地纸户常以纸换钱交纳赋税或直接纳纸代赋,温州府纸户还得以用纸代役。

这表明两宋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货币税取代实物税C.抑商政策略有松弛D.工商业进一步发展4.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摆卖鱼虾、桨橹等商品的圩市,房屋店铺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

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下图)。

官民市的设置源于A.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B.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C.“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D.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5.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白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习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切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以步。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版 新人教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

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注重把握农时D.注重使用肥料2.宋朝陈亮说:“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由此可如其主张( )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对外开放D.经世致用3.《水心别集》卷二《民事上》记载:“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这段文字实质( )A.说明宋代均田制开始瓦解B.体现在土地流转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消长C.反映了租佃制经营已占据主导地位D.说明政府由限制到承认土地流转4.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这一描述反映出19世纪中期的伦敦( )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B.城市拥堵人口膨胀C.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5.《黄墨舫杂志》记载:明代,景德镇“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

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

据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镇( )A.制瓷技术明显超过前代B.民间制瓷业兴旺发达C.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响D.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6.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A.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中国控制了世界茶叶的销售市场7.唐诗人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 人教 新目标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 人教 新目标版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一中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B.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制度确立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成套铁农具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C.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3.秦汉时期的封建政权总是通过户籍管理、法律等行政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同时推行重农抑末、劝课农桑政策又限制其他生产门路。

秦汉政权的政策主要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农民 B.使农民完全失去自由C.禁止农民从事其他生产D.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坚持君主专制B.固守农耕经济C.虚骄自大、闭目塞听D.实行闭关锁国5.北宋时期“主户”(有田产的人)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客戶或佃户(租种别人土地为生的农民)。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土地政策调整D.中央集权的加强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C.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D.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7.明朝末年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XXX、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XXX新设立的商业区4.《四友斋丛说》记载:“往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往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5.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

可是XXX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XXX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XXX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XXX线D.XXX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6.在XXX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反动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7.XXX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70分)1. 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 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 土地完全集中在地主手中C. 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 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

封建自然经济的本质就在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用于自己家庭消费。

所谓自给自足,就是指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所以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除地主之外,还有自耕农;C选项错误,主要作物是粮食作物;D选项错误,家庭手工业只能满足一部分。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特点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 生产不计成本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 国家权力的支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所以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

因此选D。

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受到官府的束缚,积极性不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A. 秦朝时的咸阳B. 西汉时的长安C. 唐朝时的洛阳D. 南宋时的临安【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已经打破了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故答案为D 项。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个重要阶段,故B处填写铁犁牛耕, 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A处是集体劳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2. 芜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3.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明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它迅速贬值,到明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

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受挫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0*1.5=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2.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

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3.“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

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 .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5.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A.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 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 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6.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目标版(1)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目标版(1)

2019年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6页,32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白给自足 B.铁犁牛耕 C.土地私有 D.男耕女织2.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官营手T业发展特征的是A.产品主供官府需要 B.产生资本主义萌芽C.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D.曾长期领先于世界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方自治的市镇C.沿街开铺的街市 D.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4.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重农抑商 B.发展商业 C.编户齐民 D.盐铁官营5.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日: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海难发生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C.杜绝西方思潮 D.防止鸦片走私6.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

”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T人和科技人员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2020年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精品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

回答1——5题1.(山东昌乐测试)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变化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解析】从石器到耒耜到铁农具再到唐朝的曲辕犁,都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从刀耕火种发展为精耕细作。

【答案】D2.(山东昌乐测试)从下边两幅图可以看出,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C.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城市管理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解析】宋代之前的坊市制,居住区和商业区分开,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并且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答案】B3.(山东昌乐测试)《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解析】从题目中的“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可以看出以劳动力为主的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答案】A4.(山东昌乐测试)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保护森林、渔业资源C.重农抑商 D.抑商,禁海【解析】清朝实行闭关海禁政策。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 新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 新版

20192020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

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 B.英、美、德、法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2.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D.丁3.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随后1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总统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该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4.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学习心得,正确的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A.1个 B.2个 C.3个 D.4个5.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让俄国工业化水平迅速赶超欧美6.观察下面根据明朝农书整理的数据,它反映出当时江南的农业A.注重精耕细作B.农业工具落后C.农业经营市场化D.革新了农耕技术7.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 版 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 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1.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2.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

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 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3. 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A.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 稳定了盐铁的价格【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笼盐铁”政策,限制了私营作坊的发展,使得对地方诸侯的收入减少,这有利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检测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为这一转变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蔡伦 B.司马迁 C.董仲舒 D.毕升
2.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5.“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
A.柳公权B.怀素
C.欧阳询D.颜真卿
6.右图的题诗为:“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

”落款为“板桥郑燮”。

这一绘画作品应该属于
①风俗画②文人画③山水画④花鸟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8.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
莫不如此。

”下列各项可以说明唐代“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的有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雕版印刷技术兴起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楷书
形成欧体、颜体和柳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0.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引用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属于( )
A.楚辞B.汉赋
C.唐诗D.宋词
11.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文化现象与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壮大关系密切的是
①唐诗的繁荣②理学的形成③宋词的兴盛④明清小说的兴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3.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材料二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

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

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材料三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

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

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8分)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

(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

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

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材料三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8分)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4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ADB 6-10 DBCCD 11-12 CC
二、非选择题
13.(1)哲学思想: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表现:国家统一;独尊儒术。

(2)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发达;学术空气自由、学术环境宽松;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氛围;经济的迅猛发展。

(3)同意材料三的观点。

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像四大发明那样的科技成果;思想、文学、艺术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很少有原创性的发明或发现。

不同意材料三的观点。

明清时期出现了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科学著作《本草纲目》等;产生了王阳明、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前代思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启迪了后世;文学方面,当时流行的小说、戏剧等在历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