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加常见题型

合集下载

精心整理小石潭记中考试题精心整理汇总.ppt

精心整理小石潭记中考试题精心整理汇总.ppt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精选
4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孤独忧伤(凄凉)
精选
5
(河北)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______________。(1分)
柳宗元
精选
6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精选
15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 陶后鲜有闻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 亭亭净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精选
17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
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
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
抒情的手法,抒发

心情。(4分)
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精选
18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A
精选
3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 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 以.其境过清咨臣以.当世之事C. 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许D. 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8.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9.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 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 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 本文语言凝练。

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 “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 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 二字加以揭示。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2009-2013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小石潭记》2009年1. 南京市(09江苏省)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裂缝。

③掉:摇动。

①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D.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之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③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2. 衢州市(09浙江省)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2)伐竹取道伐:(3)佁然不动佁然:(4)其岸势犬牙差互差互: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③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2010年1.2010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㈠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4-9题。

(《三峡》)(《小石潭记》)(《早发白帝城》)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答案: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而后在茂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路来,再寻到小潭。

2.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色?答案:四个方面:( 1)水特别清亮;(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旺盛,艳丽多姿。

3.简要剖析第二段描绘的特色。

答案:动静联合、侧面衬托、情形交融4.“坐潭上,周围竹树环合,寥寂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深。

” 写出小石潭的特色是,气氛是,表露出作者心里的思想感情?(或“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 )答案:清静幽静冷寂悲凉悲伤(难过)5.理解填空:课文多角度描绘光景,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联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织。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联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答案:全石认为底俶尔远逝鱼水(每空分)6.通读全文后,采用原文中的有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 与上文的“”响应,又为下文的“”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示意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的“”相照顾。

④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赏析光景的,这可从文中“”和“”两个句子获得印证。

答案:①隔篁竹周围竹树环合,寥寂无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水尤清冽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7.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味。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陡峭的岸势和源泉。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周围环境和作者感觉。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答案: B8.用四字词语归纳前四段的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答案:发现小潭潭中光景小潭源流潭边气氛9.为了发展旅行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依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

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4分)答案:6. 2 (1)大约(1分)(2)呆呆的样子(1分)7. 4 (1)水格外清凉。

(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8. 4 此题答案多元化。

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

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

菏泽市2020年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完成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2)伐.竹取道伐:(3)佁然.不动佁然:(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4)参差不齐2.A(之,语气助词)3. B(险峻的,错,幽静)4.(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5.孤独忧伤(凄凉)试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完成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小石潭记中考题及答案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冽(凉)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如鸣珮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乃入见。

问:“何以战?”【答案】6.C(“智”应解为“以……为聪明”,即意动用法。

《小石潭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训练题训练题(一)1、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B.斗折蛇.行蛇:像蛇那样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怡然..不动怡然:高兴的样子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称善者久之.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一犬坐于前D.潭西南而.望面山而.居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作者抓住小石潭的形状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C.第②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实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D.文章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最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B.如鸣珮环心乐.之乐:以.....为乐C.悄怆..幽邃悄怆;凄凉 D.不可久居.居:居住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可知其.源其.真无马邪B. 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C. 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D. 心乐之.小大之.狱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作者柳宗元,曾写下了备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文章为其中之一。

B.文章第①段寥寥数语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

D.文章的语言精练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B.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C.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D. 日光下澈.澈:清澈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坻,为屿为.宫室器皿B. 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C. 如鸣珮环心乐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乃记之而去去后乃至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因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河东人,代文学家,世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

宋代的、、、、、。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影布.石上古义: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中意为:②下.见小潭原意为句中意为:③潭西南..]而望句中意为:④斗.折蛇.行斗:蛇: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句中意为:(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句中意为:(3)形容词作动词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句中意为:②似与游者相乐.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寒:3.其他重点实词(1)隔篁竹,闻.水声闻:(2)如.鸣珮环如:(3)伐.竹取道伐:(4)水尤清冽...尤:清冽:(5)卷.石底以出卷:(6)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依:(7)日光下澈.澈:(8)怡然..翕忽:..远逝俶尔:(10)往来翕忽..不动怡然:(9)俶尔4.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即久居(2)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3)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杂然相许.③遂许.先帝以驱驰(4)环①如鸣珮环.②四面竹树环.合③环.滁皆山也三、文言虚词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③隶而.从者四、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1.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2.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4课文第2段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 / 斗折蛇行B.伐竹取道 / 齐师伐我C.明灭可见 / 庭下如积水空明D.不可知其源 / 临近水源,便得一山7.下列句子的译,有误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幽: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答案:6.D7.B8.C二、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1—14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完整版)《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完整版)《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2006--2010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10.【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冽(凉)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如鸣珮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乃入见。

问:“何以战?”【答案】7. B (A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C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D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2006--2010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10.【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冽(凉)B. 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 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 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 如鸣佩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 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 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9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 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 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 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 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乃入见。

问:“何以战”【答案】7. B (A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C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D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知识点检测题(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知识点检测题(含解析)

《小石潭记》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二、词语解释题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下见小潭。

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4、日光下澈。

下:。

澈:。

5、俶尔远逝。

远:。

6、潭西南而望。

西南:。

7、斗折蛇行。

斗:。

蛇:。

8、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9、凄神寒骨。

凄:。

寒:。

10、如鸣佩环。

鸣:。

11、心乐之。

乐:。

12、近岸。

近:。

13、隶而从者。

隶:。

14、似与游者相乐。

乐:。

三、翻译句子题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内容理解题1、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3、潭上有什么景物?4、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5、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7、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8、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9、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1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遂”,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11、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含答案)一、【2016·重庆B卷】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卷.石底以出()(2)佁.然.不动()(3)其岸势犬牙..差互()(4)乃记之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文: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4分)答:二、【2016·江苏省淮安卷】【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

《小石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小石潭记初中中考试卷试题集锦.docx

小石潭记初中中考试卷试题集锦.docx

2006--2010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10.【2013 年·四川省眉山市】【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冽(凉)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如鸣佩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乃入见。

问:“何以战?”【答案】7.?B? ( A 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 C 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 D 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3、潭上有什么景物?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辞格:比喻。

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

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③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7.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

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

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20.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21.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

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23.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

《小石潭记》中考测试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河北)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

(1分)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分)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二、(天门)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理解填空。

(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______ 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 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 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2.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3分)《小石潭记》中考阅读测试题(二)三、(永州)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每句2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1.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2分) 22.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3.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5分)四、(遵义)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伐竹取道伐:__________ ②下见小潭见:__________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 ④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4分)五、(荷泽市)【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乙文: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考答案:一、(河北)5.(1分)柳宗元6.(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7.(4分)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天门)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 10.B 1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

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3分)三、(永州)19.(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分)B 21.(4分,每句2分)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鱼)时而静上卜不动,时而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2.(2分) 幽静。

(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分,语意相近即可) 23.(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24.(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四、(遵义)16、①砍伐②看见③大约④冷清(每小题1分,共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