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开发导论-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工程第二章-软件过程
编码
运行 时期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是软件工程最早的范例,
也称经典生命周期,它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顺序的软 件开发方法,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计划、 建模、构建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 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沟通 项目启动 需求获取 策划 项目估算 进度计划 项目跟踪
… 框架活动 # n 动作 # n.1 任务集 …… 动作 # n.m 任务集 工作任务、工作产品、 质量保证点、项目里程碑
工作任务、工作产品、 质量保证点、项目里程碑
只有一种软件过程吗?
软件过程的种类很多,区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组成过程的各个活动(包括普适性活动)、动作和任务,及其相互依 赖的关系都可能不同; 动作和任务的细化程度可能不同; 工作产品的定义和要求可能不同; 质量保证活动的应用方式可能不同; 项目跟踪和控制活动的应用方式可能不同; 过程描述的详细程度和严谨程度可能不同; 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参与的程度可能不同; 软件团队所赋予的自主权可能不同; 队伍组织和角色的明确程度可能不同。
下优先级进行增量开发:
第一个增量实现基本的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
; 第二个增量实现更加完善的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 第三个增量实现拼写和文法检查功能; 第四个增量完成高级的页面布局功能; ……
增量模型的特点
增量过程模型综合了线性、并行、演化三种过程流的
特征。
对于每个增量,使用的是线性过程流;
过程流
过程流(process flow):描述了在执行顺序和执行时
间上,如何组织框架中的活动、动作和任务。 大致有四大类不同的过程流:
软件工程导论概要.优秀精选PPT
。这时软件危机出
这个阶段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对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系统分析员需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的
现,随之而来人们开始研究消除危机的途径,从而形成一 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抽象的高层次上进行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 的集合称为方法学(Methodology),也称为范型 (Paradigm)。
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一. 传统方法学
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从时间角度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趋势。
1)软件本身特点造成;
极限编程的整体开发过程:
如何开发门软件新,以的满足学对软科件日—益增—长的软需求件工程学。
软件危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 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正常、不正常运行软件都 具有这种问题)
软件危机的实质: 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何维护数量不软件工程学:主要应用工程的方法和技术 研究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 门交叉学科。
2)程序设计方法学:主要应用数学的方法研 究程序的性质以及程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学 科。
1.2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介绍 1968年NATO会议:软件工程就是为了经济地获 得可靠的且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地运行的软件, 而建立和使用完善的工程原理。
自考04735考点总结
自考04735考点总结一、引言自考04735,即《软件工程导论》是自考软件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04735涉及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下面将对该课程的考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二、考点总结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特点•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软件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解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以及软件危机的原因,明确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任务。
2. 软件过程与模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特点•软件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具体的软件过程模型这一考点要求考生了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各种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并能够理解各个模型的优缺点。
3. 需求工程•需求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规格说明等过程•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考生需要了解需求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规格说明等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了解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的基本概念。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软件结构图、数据字典和程序流程图等设计工具在这一部分,考生需要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软件设计工具。
5.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软件测试的基本分类和测试方法•软件测试的工具和技术考生需要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分类和测试方法,了解软件测试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6. 软件质量与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的定义和特点•软件质量的度量和评估•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最后一个考点要求考生掌握软件质量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软件质量的度量和评估方法,并了解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总结自考04735考试中,以上列举的六个考点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考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准备的部分。
软工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软工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软件工程的定义是()A. 解决计算机软件危机的一门技术科学B. 设计软件系统的过程C. 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D. 通过分析、设计、实现以及对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管理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2. 软件工程的基本活动包括()A.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B. 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C.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D. 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维护3. 软件过程模型是()A. 实现软件开发的步骤和活动的抽象描述B. 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或技术C. 一种具体的软件开发流程图D. 一种软件管理工具4. 下面不属于敏捷开发方法的是()A. ScrumB. XP (Extreme Programming)C. RUP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D. Lean5.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B. 证明软件是错误的C. 提高软件质量D. 排除软件缺陷6. 静态测试是指()A. 在运行时进行的测试B. 对程序进行动态分析C. 对程序进行代码检查和审查D. 对软件进行压力测试7. 需求变更的原因包括()A. 用户需求不明确B. 代码出现错误C. 项目进度延迟D. 客户意见变化8. 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9126共包括___个特性()A. 4B. 5C. 6D. 79. 下面哪个不是软件工程中的“四悖”之一?()A. 时间悖论B. 范围悖论C. 成本悖论D. 计划悖论10. 软件项目管理中,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是()A. 代码行数B. 开发人员数量C. 已完成的任务数量D. 完成的工作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活动是什么,并说明各个活动的主要任务。
答: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活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以及测试和维护。
- 需求分析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用户和相关方沟通,理解和明确软件系统的需求,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要求和约束条件。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首先,感谢您对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的需求。
以下是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的完整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1 问题1. 什么是软件工程?答:软件工程是一种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1.2 问题1. 什么是软件?答: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
第二章:软件过程模型2.1 问题1. 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类型?答: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等。
2.2 问题1. 瀑布模型的特点是什么?答: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顺序模型,以阶段划分为基础,每个阶段的任务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前必须完成。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3.1 问题1. 软件需求描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软件需求描述需要包括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等。
3.2 问题1. 什么是需求跟踪?答:需求跟踪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需求和软件项目中其他相关工件之间的关联,确保需求的准确实现和变更的有效管理。
第四章:软件设计4.1 问题1. 软件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答:软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确定软件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确保软件满足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第五章:软件测试与维护5.1 问题1. 什么是软件测试?答:软件测试是一种评估和改进软件质量的过程,目的是发现错误并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2 问题1. 什么是软件维护?答: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改进,以满足用户需求和修复错误。
第六章:软件配置管理6.1 问题1.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可控性和可追踪性,以及保持软件配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2 问题1. 软件版本控制是什么?答:软件版本控制是指对软件的不同版本进行管理,包括版本的创建、检出、合并和更新等操作。
至此,我们完成了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的完整答案。
软件工程课程表
软件工程课程表软件工程课程表1.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1.2 课程编号:SE1011.3 课程学分.3学分1.4 授课教师:教授1.5 上课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8:00-9.401.6 上课地点:教学楼101室2.课程目标在本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关键环节,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培养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大纲3.1 软件工程概述3.1.1 软件工程定义3.1.2 软件过程模型3.1.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3.2 软件需求分析3.2.1 需求获取与分析3.2.2 需求规约与验证3.2.3 需求管理与变更控制3.3 软件设计3.3.1 软件设计原则3.3.2 结构化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 3.3.3 UML建模3.4 软件编码与测试3.4.1 编码规范与质量保证3.4.2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3.4.3 软件测试方法与工具3.5 软件项目管理3.5.1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3.5.2 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3.5.3 团队协作与沟通4.课程安排---- 日期 ---- 内容 ----------------------------------------- 第1周 ---- 软件工程概述 -------- 第2周 ---- 需求分析 -------- 第3周 ---- 软件设计 -------- 第4周 ---- 软件编码与测试 -------- 第5周 ---- 软件项目管理 -------- ---- ----5.课程评估方式5.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5.2 课程项目:占总评成绩的40%,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5.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6.参考资料6.1 《软件工程导论》6.2 《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6.3 《软件工程教程》附件:1.课程项目要求2.课程作业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的、可管理的和可维护的方式来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在软件工程导论中,我们学习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导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原则;软件生命周期和过程模型;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和挑战;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
2.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的定义和分类;需求获取、分析和建模;需求验证和确认;需求变更和配置管理。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原则和方法;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设计;软件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的应用。
4. 软件测试与调试软件测试的概念和目的;测试策略和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测试评估和管理;软件错误调试和修复。
5.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团队组织和沟通;风险管理和变更管理;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软件工程伦理与法规。
6. 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选择和应用;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等常用模型的特点和比较;敏捷开发方法的原理和实践。
7. 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和使用;集成开发环境、版本控制工具、测试工具和调试工具等的功能和特点;软件工程中的自动化工具和技术。
8. 软件工程的前沿技术软件工程的新兴技术和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软件工程的创新与创业。
通过对上述主要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全面掌握软件工程导论的核心知识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在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结:软件工程导论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管理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中包括以下哪些学科?A. 计算机科学B. 电子工程C. 数学D. 管理学E. 心理学答案:A、B、C、D2.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B. 提高软件质量C. 提高软件可靠性D. 提高软件维护性E. 提高软件安全性答案:A、B、C、D、E3.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抽象表示方法,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E. 喷泉模型答案:A、B、C、D4. 以下哪个开发方式可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快速反馈?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答案:D5.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B. 定义软件系统的架构C. 设计软件的用户界面D. 实施软件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1. 软件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软件的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质量、可靠性2. 软件工程中的四个基本活动是需求分析、设计、 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实现、维护3. 瀑布模型的五个阶段依次是: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测试、维护4.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注重 ______ 。
答案:用户参与5. 敏捷开发模型的核心原则是 ______ 。
答案:迭代开发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答:软件工程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来实现软件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借鉴电子工程的设计思想来构建软件系统的架构。
此外,软件工程还应用了数学方法来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质量保证,同时也需要管理学的知识来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2. 请简述螺旋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答:螺旋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或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项目。
软件工程课件(全)
03
识别项目中的关键路径,确保项目按计划进 行
04
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应对项目变更和不确定 性
风险管理策略制定
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资源风险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和措施,如风险规避、减 轻、转移和接受等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 度,制定风险优先级列表
监控风险状态,及时调整 风险管理计划
质量改进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优化性能、增强安全性等。
经验教训总结
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经 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06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项目计划制定与监控
0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范围 、时间表、资源需求、成本估算等
02 设立项目里程碑,对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监 控
开发方向。
持续集成和测试
03
迭代增量模型强调持续集成和测试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个迭代
周期都能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 域专家等进行沟通,收集原始
需求。
需求分类
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性 能、安全、易用性等方面进行 分类。
需求筛选
去除重复、模糊、不切实际的 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 行性。
处理变更请求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变更请求,并 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跟踪和验证变更
对实施的变更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的 正确性和完整性。
04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高内聚、 低耦合的设计。
第1讲 软件过程模型-xu
1.4 软件过程
软件生存期模型是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 、运作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 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 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喷泉模型 增量模型
1.4 软件过程
1.
瀑布模型 (传统的软件过程)
特点: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
1.1软件工程简述
7.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遵循前6条基本原理,就能够按照当代软件工
程基本原理实现软件的工程化生产,但不能保 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积极主动采纳新的软件技术,且不断总结经验。
1.2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目标
研制、开发与生产出具有良好软件质量和费
用合算的产品。(正确、可靠、可维护、可 重用;可追踪、可移植、可操作、有效性)
1.3 软件生命周期
5.详细设计/模块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也就
是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这个 关键问题。 详细地设计每个模块,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所需 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编写设计说明书,提交评审
1.3 软件生命周期
6.编码和单元测试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
1.3 软件生命周期
8.软件维护
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
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通常有四类维护活动: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
的执行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
1.4 软件过程
经统计表明,不成功的软件项目中有一半左右是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第一章:导论
1.1 软件工程概述
1.2 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特点
1.3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2.1 瀑布模型
2.2 增量模型
2.3 螺旋模型
2.4 敏捷开发模型
2.5 DevOps模型
第三章:需求工程
3.1 需求获取与分析
3.2 需求规格说明
3.3 需求验证与确认
3.4 变更管理
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结构化设计
4.2 面向对象设计
4.3 软件架构设计
4.4 系统建模
4.5 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五章:软件测试与维护5.1 测试基础知识
5.2 测试设计技术
5.3 测试用例编写
5.4 软件维护流程及策略5.5 缺陷管理
第六章:软件项目管理6.1 项目启动与规划
6.2 项目进度管理
6.3 资源管理
6.4 风险管理
6.5 团队协作与沟通
第七章: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
7.1 质量保证概述
7.2 质量标准与度量
7.3 代码审查
7.4 归纳测试
7.5 质量评估与改进
第八章:软件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
8.1 软件工程伦理概述
8.2 软件专业人员责任
8.3 知识产权保护
8.4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结语: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涵盖了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和要素。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将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基本概念.
增量模型
增量1 分析 增量2 设计 分析 编码 设计 分析 测试 编码 增量1 交付客户 测试 编码 增量2 交付客户 测试 增量3 交付客户
增量3
设计
…..
增量n
分析
设计 日历时间
编码
测试
增量n 交付客户
增量模型的特点
过程渐进性:每次提交一个满足用户需求子 集的增量构件; 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 的产品。 能在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使用的软件;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和可扩充性; 在逐步增加产品功能的过程中有充裕的时间 学习和适应新的功能。
12 。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 它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模型 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 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 发布。 在每一个迭代中,被开发系统的更加完善 的版本逐步产生。 螺旋模型被划分为若干框架活动,也称为 任务区域。
螺旋模型沿着螺线旋转,在四个象限上分别 表达了四个方面的活动,即: 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 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 风险分析──分析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 消除风险。 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 客户评估──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正建议。
14。 第四代技术
第四代技术包含了一系列的软件工具。 能使软件工程师在较高的级别上规约软件 的某些特征。 软件工具根据开发者的规约自动生成源代 码。
7。编码修复模型
编码修复模型是所有模型中最古老也是最 简单的模型。
编码 测试
交付
编码修复模型的特点
它几乎不执行任何预先的计划,该模型的 使用者很快就进入了所开发产品的编码阶 段。 典型的情况是,完成大量的编码,然后测 试产品并且纠正所发现的错误。 编码和测试工作一直持续到产品开发工作 全部完成并将产品交付给客户。
软件工程的十大模型
软件工程的十大模型软件工程是涉及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领域。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多种模型用于组织和管理项目的不同阶段。
以下是十大常见的软件工程模型: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这是最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依序执行阶段(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
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前一阶段完成后才开始下一阶段。
2.原型模型(Prototyping Model):原型模型通过迭代构建原型来理解和确认用户需求。
在反复的原型构建和用户反馈中,逐步完善系统需求。
3.迭代模型(Iterative Model):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和测试等阶段。
每次迭代都会增加新功能或修复问题。
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增量模型将系统功能分成多个增量,在每个增量中逐步构建、测试和交付部分功能。
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螺旋模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不断迭代的螺旋来完成软件的开发。
每个螺旋圈代表一个迭代周期,包括计划、风险评估、工程和评审等阶段。
6.敏捷开发模型(Agile Model):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和增量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快速交付、持续反馈和灵活响应变化。
7.V模型(V-Model):V模型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与对应的测试阶段相对应。
每个开发阶段都有对应的验证和确认测试阶段,形成V形状的结构。
8.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喷泉模型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和复用,鼓励团队在开发中积累并共享知识。
9.融合模型(Hybrid Model):融合模型是将多种软件工程模型和方法结合使用,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特点来灵活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模型元素。
10.脚手架模型(Scaffold Model):脚手架模型强调在软件开发中使用现有的、可复用的组件或结构,以加速和简化开发过程。
每种模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取决于项目的特点、需求和团队的工作方式。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全张海藩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监控软件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性能瓶颈并 进行优化,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软件故障预测与预防
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和系统日志,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前采取 预防措施,降低软件维护成本。
云计算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云计算平台开发
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发软件应用,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弹性扩展和按需付费,降低软件开发和运 维成本。
和输出。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过程被划分为需求分析、设 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在前
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开始。
瀑布模型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管理,适用于需求稳定、 变更较少的情况。但是,它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需 求变更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种迭代式的软件开发过程 模型,它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循环, 每个循环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 测试等阶段。
在敏捷开发模型中,开发团队会按照短周期(通常是一到四周)进行迭代开发,每个周期都会交付可用 的软件产品。
敏捷开发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响应变化、降低开发风险、提高软件质量。但是,它需要更多的沟通和 协作能力,同时也需要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
其他过程模型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 型外,还有其他一些过程模型,如原 型模型、增量模型等。
缺陷分析
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避免类似缺陷再次出现。
质量评估指标
缺陷密度
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表示每千行代码 中的缺陷数。
回归测试通过率
评估软件修复缺陷后,原有功能是否正常的 重要指标。
测试覆盖率
评估测试用例对软件产品功能的覆盖程度。
用户满意度
反映用户对软件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软件工程之过程模型
软件⼯程之过程模型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发展、成熟,直⾄衰亡的全过程⼀样,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也有⼀个定义、开发、运⾏维护,直⾄被淘汰这样的全过程,我们把软件将要经历的这个全过程称为软件的⽣命周期。
为了使软件⽣命周期中的各项任务能够有序地按照规程进⾏,需要⼀定的⼯作模型对各项任务给以规程约束,这样的⼯作模型被称为软件过程模型,或软件⽣命周期模型。
它是⼀个有关项⽬任务的结构框架,规定了软件⽣命周期内各项任务的执⾏步骤与⽬标。
本章将介绍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组件模型等过程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模型并不是有关软件开发进程的固定格式,⽽只是⼀种参考标准。
实际上,不同的软件项⽬需要不同的过程模型提供⽀持,并且还需要根据项⽬的具体情况,软件开发机构⼯作⽅式、管理模式等,对⼀些标准模型进⾏适当的调整与补充,以适应项⽬应⽤的需要。
⼀、软件⽣命周期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软件⽣命周期包含: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维护三个时期,并可以细分为可⾏性研究、项⽬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与单元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系统确认验证、系统运⾏与维护等⼏个阶段。
应该说,这是软件⽣命周期的基本构架,在实际软件项⽬中,根据所开发软件的规模、种类,软件开发机构的习惯做法,以及软件开发中所采⽤的技术⽅法等,可以对各阶段进⾏必要的合并、分解或补充。
1.软件定义期软件定义是软件项⽬的早期阶段,主要由软件系统分析⼈员和⽤户合作,针对有待开发的软件系统进⾏分析、规划和规格描述,确定软件是什么,为今后的软件开发做准备。
这个时期往往需要分阶段地进⾏以下⼏项⼯作。
(1)软件任务⽴项软件项⽬往往开始于任务⽴项,并需要以“软件任务⽴项报告”的形式针对项⽬的名称、性质、⽬标、意义和规模等作出回答,以此获得对准备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最⾼层描述。
(2)项⽬可⾏性分析在软件任务⽴项报告被批准以后,接着需要进⾏项⽬可⾏性分析。
软件工程1-2.软件过程
2.2 过程框架
下面的通用过程框架(generic process framework)可适于绝大多数软件项目: 1. 沟通 这个框架活动包含了与客户之间大量 的交流和协作,还包括需求获取及其他相 关活动。 2. 策划 为后续软件工程工作制定计划 3. 建模 包括创建模型和设计(analysis、 design)两方面工作。 4. 构建 包括编码(手工或自动生成)和测试 (发现编码中的错误) 5. 部署 软件交付到用户,用户评测并反馈。
对这个定义分解开来理解,就是: 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借鉴传 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来创建软件,从而达到提高 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用于构造模型、分析算法; 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明确风险、评估成本和 确定权衡; 管理科学用于进度、资源、质量、成本的管理。 因此,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工程和管理三个学科 的综合。
如,建模活动包括分析、设计两个动作。分析包括 一组任务(如需求获取、细化、协商、规格说明 和确认),最终产生需求分析模型(和/或需求 规格说明)。设计包括一组任务(如数据设计、 体系结构设计、接口设计、构件层设计),最终 产生设计模型(和/或设计规格说明)。
2.2 过程框架
任务集。任务集定义了为达到一个软件工程动 作的目标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如“需求获取” 就是发生在沟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软件工程动 作。 对小型、简单的项目,需求获取的任务集和大 型、复杂的项目就有较大差异。P20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考研用)辅导书 第(1-3)章【圣才出品】
(3)传统方法学(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①定义
采用结构化技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实现)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
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
②优点
a.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简单的阶段,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降低
开发的困难程度;
b.开发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技术方法,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进行
二、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的介绍 (1)概念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 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 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2 / 59
圣才电子书
(2)本质特征
2.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客观原因 ①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因此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 当困难。
1 / 5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软件维护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因此软件较难维护。 ③软件规模庞大,而程序复杂性将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2)主观原因 ①存在与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许多错误认识和做法。 ②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 ③开发人员只重视程序而忽视软件配置的其余成分(文档和数据等)。 ④软件开发人员轻视维护。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②要点 a.把对象作为融合了数据及在数据上的操作行为的统一的软件构件; b.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类; c.继承性; d.对象彼此间仅能通过发送消息互相联系。 ③与传统方法学的对比 a.传统方法学强调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顺序开发。 b.面向对象方法学强调主动地多次反复迭代地开发,保证了在各项开发活动之间的平 滑过渡。 ④优点 a.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 b.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 c.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d.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注意】常考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特征:类、继承、封装、多态。结合第 9 章掌握 其含义和意义。
软件工程讲义_第二章
演化过程模型评述[NOG00]
首先,原型开发(和其他更加复杂的演化过程) 由于构建产品需要的周期数目不确定,给项目策 划带来了困难。 其次,演化软件过程没有确定演进的最快速度。 如果演进的速度太快,完全没有间歇时间,项目 肯定会陷入混乱;反之,如果演进速度太慢,则 会影响生产率…… 再次,软件过程应该侧重于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而不是高质量。为了追求高质量而延长开发时间 势必造成产品推迟交付,从而失去进入市场的良 机。
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描述各 种软件过程。模式使得软件工程组织能够 从高层抽象开始,开发层次化的过程描述。 高层抽象描述又进一步细化为一系列步骤 模式以描述框架活动,然后每一个步骤模 式又进一步逐层细化为更详细的任务模式。 过程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在过程变 体的定义中复用——即软件开发队伍可以 将模式作为过程模式的构建模块,定制特 定的过程模型。
演化过程模型评述
演化模型的初衷是采用迭代或者增量的方式开 发高质量软件。可是,用演化模型也可以做到强 调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开发速度。软件开发团队 及其经理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些严格的项目和 产品参数与客户(软件质量的最终仲裁者)满意 度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专用过程模型
专用过程模型具有传统过程模型的一些特 点,但是,专用过程模型往往应用面较窄, 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软件工程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专用过程也许更确切 地应该称为技术的集合或方法论,是为了 实现某一特定的软件开发目标而制定的。 但它们确实也提出了一种过程。
模式名称:应能清楚地表述该模式在软件过程中的功能。 驱动力:模式使用环境及主要问题, 以明确主要难点 并可能影响解决方案。 类型:定义模式类型。 启动条件:描述模式应用的前提条件。 问题:描述模式将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描述模式的实现。 结束条件:描述模式成功执行之后的结果。 相关模式:以层次或其他图的方式列举与该模式相关的 其他模式。 已知应用实例: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2.2 5、Advantage:
Spiral Module
Changed at each stage of the project.
To a s m a l l s e g m e n t ( 段 ) t o c o n s t r u c t ( 建 造 ) large system. The project does not deviate( 偏离) the customer need. Customer can effectively interact( 互动) with management.
1.Process:
customer evaluate
YES
NO
better software
• Build a rapid prototype; • Customers evaluate the prototype(原型) • Adjusting(调整) the prototype; • Develop customer satisfaction software.
• Chapter 2.2
1、Rapid Prototype Module
2、Incremental Module 3、Spiral Module
Chapter 2.2
Rapid Prototype Module
Chapter 2.2
rapid prototype
Rapid Prototype Module
Chapter 2.2 4、Advantage:
Incremental Module
U s e r s c a n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s o f t w a r e p r o j e c t i n a t i m e l y m a n n e r.
Chapter 2.2 4、Characteristics
•
• • • •
Spiral Module
Multiple iterations(迭代) of the
waterfall model. Divided more finely each stage. Flexibly design. Driven by risk management. The user can see the product earlier and continue to evaluate the product .
Chapter 2.2 2、People:
Spiral Module
B a r r y B o h m ( B a r r y W. Boehm,巴利·玻姆)– the father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estimation model(估计模 型).OCOMO model(构造性 成本模型) and spiral model.
Chapter 2.2
2、Advantage:
Rapid Prototype Module
•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waterfall model.
• Reduce the development risk caused.
Chapter 2.2
Incremental Module
Disadvantage:
It can be only when the requirements are clear and would not change too much in the future.
Chapter 2.2
V Model
Chapter 2.2
Prototyping Model
Spiral Module
Chapter 2.2 1、Define:
Spiral Module
A risk-driven process model
generator(生成器) for software projects. Based on the unique risk patterns(模式) of a given project,the spiral model guides a team to adopt elements(元素) of one or more process models, such as incremental(增量), waterfall, or evolutionary prototyping(演化模型).
Chapter 2.2
Waterfall Model
Chapter 2.2
Waterfall Model
The waterfall model is also called classical life cycle
The next stage will not start until the previous stage is finished
02
Chapter 2.1
测试流
01 02 03 04
需求制品 Demand
分析制品 Analysis 设计制品 Design
实现制品 Realize
Chapter 后续 2.1
交付后维护 post delivery maintenance
退役 decommission
Chapter 2.1
开始阶段 incipient
Chapter 2.2 2、Characteristic
Incremental Module
Modularized and componentized(组件化) software systems to be developed
Chapter 2.2 3、Process
Incremental Module
Chapter 2.1
• 软件的过程是我们生产软件的方式 It includes methodologies and models, techniques, tools use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se factors: the person who builds the software.
细化阶段 elaboration
构建阶段 construction phase
转化阶段 phase transformation
Chapter 2.2
Software Process Models
Each process model represents a kind of strategies reference to a kind of situation. A particular model is just suitable for a special process. Three popular models : Waterfall Mode. V Model. Prototyping Model.
Concept Exploration
02
应用领域—业务模型 Business Model
Chapter 2.1
分析流
01
模糊性
Fuzzy
02
不完备
Imperfection
03
矛盾性
Contradiction
Chapter 2.1
设计流与实 现流
01
细化分析流 Refining
用选择的语言实现目标 Select Language
Requirements→ design →implementation→ test →maintenance It is a linearrfall Model
Characteristics: Rigid, monolithic, documentation-driven. Advantage: Documentation is produced at each phase. It fits with other 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s.
R e d u c e s t h e r i s k o f s o f t w a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r d e r i s f l e x i b l e .
Chapter 2.2 5、Disadvantage:
Chapter 2.2
Spiral Module
•U s e r s a n d d e v e l o p e r s c l o s e l y .
•N o t o n e - t i m e i n v e s t m e n t . •C a n g i v e d e v e l o p e r s m o r e f e e d b a c k inform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Chapter 2: Modeling the Process and Life-Cycle
Chapter 2.1
• This chapt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 and life-cycle models. It also describes several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tools. • The chapter examines a varie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models to demonstrate how organizing process activities can make development more eff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