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林接法【期刊名称】《《世界复合医学》》【年(卷),期】2019(005)007【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VAS评分; 药物; 鼻塞【作者】林接法【作者单位】莱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青岛26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所致[1]。
此外,鼻息肉、鼻甲肥大也是导致慢性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以往临床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复发率较高。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对鼻腔鼻窦生理功能影响小等优点[2],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鼻窦炎中的治疗。
该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旨在观察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均经以鼻腔鼻窦冠状位及横断轴位CT 扫描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鼻塞、流脓涕及嗅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精神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9~68 岁,平均年龄(43.8±11.2)岁。
病程 2~12 年,平均(7.2±2.9)年。
随机分组均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入选患者及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岁)诊断分型I型 I I型 I I I型观察组对照组χ 2值/t值P值5 0 5 0 2 9 2 7 2 1 2 3 2 0 2 4 1 2 1 4 0.3 2 1>0.0 5 4 3.7±8.2 4 2.8±7.3 0.2 7 6>0.0 5 1 8 1 2 0.8 6 5>0.0 5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国药准字H2009 1100)200 μg/d 喷鼻,口服依托红霉素(国药准字H13020023)片200 mg/d,口服黏液溶解剂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注册证号 Z20100008)150 mg/次,2次/d,0.9%生理盐水鼻腔冲洗,1次/d。
鼻窦内窥镜的感悟和心得
鼻窦内窥镜的感悟和心得
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鼻窦内窥镜广泛应用于鼻腔、喉咙等部位的检查和手术。
在实际应用中,我对鼻窦内窥镜有以下感悟和心得:
一、操作技巧要求高:鼻窦内窥镜需要通过鼻腔将镜头插入到鼻窦内进行检查或治疗,因此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十分高。
医生需要准确地掌握镜头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同时还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鼻腔和黏膜不受损伤。
二、检查效果明显:相较于传统的X线检查或CT扫描,鼻窦内窥镜可以直接观察鼻窦内部情况,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同时,鼻窦内窥镜还可以进行一些小型手术,如息肉切除、窦道成形等操作,效果也比较明显。
三、对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高:由于鼻窦内窥镜需要插入鼻腔,对患者的舒适度要求比较高。
因此,医生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可以通过喷水降温、逐步插入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痛苦。
总之,鼻窦内窥镜作为一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医生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和人性化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检查和治疗服务。
鼻内镜与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诊断的协同作用
鼻内镜与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诊断的协同作用
薛明;房江滨;宋学章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4(012)004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与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诊断的协同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鼻内镜与CT扫描对本病诊断的协同作用.结果164例慢性鼻窦炎中,31例CT扫描窦口鼻道复合体基本正常,但鼻内镜检查却发现窦口鼻道复合体存在黏膜病变.CT漏诊率为18.9%.其中19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愈率为89.4%;其余1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率为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诊断中鼻内镜与CT扫描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鼻内镜对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更优越的价值.
【总页数】3页(P195-197)
【作者】薛明;房江滨;宋学章
【作者单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4
【相关文献】
1.初次鼻内镜手术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王雪松;薛金梅;赵长青;杨阳
2.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研究 [J], 陈丽
3.鼻窦冠状位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J], 谢钊;沈本涛
4.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研究 [J], 陈丽;
5.改良鼻内镜手术和传统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J], 李浩;孙群;汪琼;陈其国;李小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摘要】通过对5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示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副鼻窦鼻窦炎内窥镜术螺旋CTX线计算机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情况有准确的了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对此,传统的X线检查已远不能满足功能性鼻内窦镜手术这一新技术的需要。
CT,尤其螺旋CT能准确估计副鼻窦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从而引导手术的进行。
所以,CT已成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截至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副鼻窦CT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价值的有关报道。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对近期我院50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术前CT影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旨在说明副鼻窦CT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及限度,以利提高副鼻窦CT影像诊断的水平及促进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6岁,平均37岁。
既往有过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的11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副鼻窦CT检查采用冠状位及水平位。
冠状位,病人取俯卧位,头过伸,以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并与听毗线垂直,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水平位,病人取仰卧位,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范围自上颌窦底部至额窦顶部,层厚5mm,层距5mm。
观察重要细微结构时,采用层厚2mm螺旋扫描技术。
用骨窗,窗宽100HU,窗水平100HU,以利同时显示骨结构及软组织病变,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
副鼻窦区行局部放大,原则上不需增强扫描。
2结果2.1术前CT所见,病变程度均较严重。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组织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保留鼻腔、鼻窦生理功能,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窦炎;因素【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84-02在我国临床研究治疗中,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就有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是嗅觉减退、头痛、鼻阻、流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使用鼻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0人。
其中,女性患者80人,男性患者60人,两组患者的年龄为13岁~69岁,平均年龄为40.3岁。
所有患者的病程为0.5年~22年,平均病程为10.9年。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经鼻内窥镜检查和全鼻窦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没有手术禁忌症。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都使用常规手术治疗,使用止血剂、抗生素、地塞米松。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麻醉的方式选择依据患者的体质和病变的范围,有34例为全身麻醉,有106例为局部麻醉。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采用WOLF鼻内窥镜系统,依据患者手术前所检查到的病变情况,基本手术为钩突切除+前组筛窦开放+额窦、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患者如果伴鼻中隔偏曲就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依据患者的病变范围,采取蝶窦开放或者是后组筛窦开放,手术中原则为保留中鼻甲,如果患者黏膜为轻度水肿的中鼻甲或者是正常的中鼻甲可以不进行处理,对黏膜局部息肉样变和解剖异常的中鼻甲进行成形术,对于广泛病变或者是严重的中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手术。
副鼻窦CT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作用
副鼻窦CT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作用
程良军;郭鸣;庞太忠;张春卉
【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8)001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开展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观察中鼻道解剖变异及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以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及其邻近关系.方法采用鼻窦连续冠状和矢状位扫描.观察100例患者(包括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30例,慢性鼻窦炎40例).结果发现:鼻丘气房、中鼻甲气化和曲线反常、筛泡过度气化、钩突偏曲是最常见的中鼻道解剖变异.鼻窦CT能清晰的显示鼻窦和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及其变异.结论鼻窦CT对鼻窦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前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程良军;郭鸣;庞太忠;张春卉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市中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1
【相关文献】
1.鼻丘及其邻近结构CT观察及其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作用 [J], 王娜亚;范为;张华
2.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副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 [J], 汤为
3.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副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 [J], 史丽娥
4.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副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 [J], 史丽娥
5.副鼻窦CT冠状扫描对副鼻窦慢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J], 苏建文;周海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窥镜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内窥镜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内窥镜检查技术是一种通过插入柔软的光纤束和图像传感器的器械到人体器官内部进行检查的无创医学诊断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窥镜检查技术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多个方面。
内窥镜检查技术主要包括内窥镜的插入和图像传感。
内窥镜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直肠等途径插入到人体器官内部,并通过光纤束传递光源,使得器官内部可以被放大成图像。
图像传感器可以将这些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方便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同时,内窥镜还可以通过配备各种不同的附件,如活检器械、刚性镜头等,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操作。
在胃肠道方面,内窥镜检查技术可以用于早期胃癌、胃溃疡、食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摄取胃肠道内部的图像和组织样本,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的位置和性质,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相比于传统的切开手术,内窥镜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低风险和病程短的优势。
在呼吸道方面,内窥镜检查技术主要应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疾病的检查和治疗。
通过插入支气管镜等器械,医生可以观察呼吸道内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如病灶活检、病灶切除等。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还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在泌尿道方面,内窥镜检查技术常用于膀胱、尿道和前列腺等疾病的检查和治疗。
通过经尿道插入尿道镜,医生可以观察膀胱和尿道内部的情况,并进行相关治疗。
内窥镜检查技术对于早期膀胱癌的发现和切除,以及尿道狭窄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比如,胆道镜可以用于胆道结石的取石和胆道肿瘤的检查;血管内镜可以用于血管内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等。
总之,内窥镜检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内窥镜检查技术将会在更多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影响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影响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对其疗效的分析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的分析日益受到手术医生的关注。
回顾近几年临床相关报道,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其术前综合治疗、麻醉选择、术式及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术后综合治疗等密切相关。
标签:鼻窦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影响因素【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87-01鼻窦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是临床上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等疾病常用的方法,通过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和配套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
随着ESS在耳鼻喉科中的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已大大提高。
本文回顾总结临床上的相关报道,分析讨论影响ESS手术疗效的相关重要因素,从而为提高ESS手术疗效提供一定依据。
1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概况ESS是依靠鼻内窥镜视角广阔、视线可折射等特点来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
随着研究深入,鼻腔鼻窦解剖学结构、保护功能在疾病发生和转归方面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由此改进并提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即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可防止鼻息肉和炎症复发[1]。
本文所论述的ESS,即FESS。
ESS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功能性前组筛窦手术、全组窦手术和根治性筛窦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眶内感染、术后鼻腔粘连等。
与传统方法相比,ESS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细、手术彻底、痛苦小等优点[2]。
ESS不但可将鼻炎、鼻窦炎和鼻息肉彻底清除,还可同时矫正鼻中隔偏曲,降低术后复发率。
ESS手术一般包括术前准备、鼻窦CT检查、鼻腔内窥镜检查、术前综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综合治疗,每个部分与其疗效息息相关。
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发表时间:2010-09-15T15:26:54.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光忠[导读]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刘光忠(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永川 402160)【中图分类号】R765.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060-02【摘要】通过对5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示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副鼻窦鼻窦炎内窥镜术螺旋CT X线计算机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情况有准确的了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对此,传统的X 线检查已远不能满足功能性鼻内窦镜手术这一新技术的需要。
CT,尤其螺旋CT能准确估计副鼻窦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从而引导手术的进行。
所以,CT已成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截至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价值的有关报道。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对近期我院50 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术前CT 影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旨在说明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及限度,以利提高副鼻窦CT 影像诊断的水平及促进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6岁,平均37岁。
既往有过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的11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副鼻窦CT检查采用冠状位及水平位。
冠状位,病人取俯卧位,头过伸,以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并与听毗线垂直,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复发原因分析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失败的原因。
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36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二次手术及术后规律随诊,坚持用药,患者均获得痊愈。
结论FESS手术前详细的CT阅片、缜密的手术方案,规律复查,坚持用药对手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reason of the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July 2009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recurrent sinusitis and 36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fter the second surgery and the laws were followed up,adhere to medication,patients have received cured.Conclusion FESS detailed pre-operative CT reading films,meticulous surgical programs,law review,insist on the efficacy of surgical.【Key words】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Recurrent Sinusitis;Causes 根据鼻窦炎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不同,选择手术的方法和途径可不同。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前筛动脉血管 CT成像分析
s p i n a ,a nd a l s o t h e a n g l e b e t w e e n t h e c o n n e c t l i n e a n d t h e n a s l a b a s e w e r e me a s u r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Al l t h e 4 0 c a s e s d i s p l a y e d n— a
海军 医学 杂志 2 0 1 4年 1 月第 3 5 卷第 1 期 J o u na r l o f N a v y M e d i c i n e , V o 1 . 3 5 , N o . 1 , J a n . 2 0 1 4
・1 3・
.
论 著 .
功 能 性 内窥镜 鼻 窦 手 术 前 筛 动脉 血 管 C T成 像 分 析
CTA s c a n o f a r t e r i a e t h mo i da l i s b e f o r e
I 一 unc t i ● ona ’ l e ndo l s c o pi - c S ■ l nus s ur g e r y
陈争 明 , 叶晓 丹 , 陈步磊 , 朱元奉 , 金 国荣
[ 摘要 ] 目的 利用 2 5 6排 c T进行筛前 、 筛后动脉血管成像 , 为功能性 内窥镜鼻窦手 术( f u n c t i o n l a e n d o s c o p i c s i n u s s u r g e r - Y , F E S S ) 提供术前参考 。方法 对 4 0例鼻炎和/ 或鼻窦炎患者进行 2 5 6排 c T头部血管成像 , 在工作站进行 二维和三维重建分 析, 辨别 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 , 统计其 出处 ( 眼动脉 0 一 0 , 段) , 测量筛前动脉与前鼻棘距离及其 连线 与鼻底的夹角。结果 辨别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分型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3 讨 论
常增 粗 、 壁 增厚 , 管 腔局 限积 液 , 并 于异 常处 可 探 及 滋养 血
官外孕 又称异位 妊娠 , 是孕 卵在 子宫腔 以外 的地方 着床 发育 , 宫 内早孕与宫外 孕的临床 处理完全不 同 , 早期 鉴别可降 低宫外 孕的危 险性 , 可避免严重并发症 发生 J 。
道前端是否存在炎性病变与慢性副 鼻窦炎的发病 与否关系 密
司。 2 0 0 0 : 1 0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1 9 编校 : 徐强 ]
慢性鼻炎鼻窦炎 的 C T分 型 对 功 能 性 鼻 内窥 镜 手 术 的价 值
孙世 明 ( 攀钢集 团总医院密地 院区放射科 , 四川 攀枝花 6 1 7 0 6 3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慢性鼻炎鼻窦炎的 C T分型对功能性鼻内窥镜 手术的价值。方法 : 收集 1 3 8例经 临床证实的慢性 鼻炎
2 1例 , I 型加 Ⅲ型 8例 。
3 讨 论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 1 慢性鼻 炎 鼻窦 炎 的发 病机 制 : 在 鼻炎 副鼻 窦 炎 的发 生 中, 鼻部生 理基础 和解 剖基础 是很 重要 的因素之 一。副鼻 窦 引流途径的通 畅有 利 于发挥 副鼻窦 的正常 生理 功能 , 现 阶段 随着功能性鼻 内窥 镜技术 的进 一 步发展 , 才慢 慢认识 到 中鼻
下。
窦炎 5例 , 单 纯 性 蝶 窦 炎 4例 ; 鼻 腔 鼻 窦 息 肉型 1 9例 , 占 1 3 . 8 %, 其 中: 单侧 1 1例 , 双侧 8例 ; 特发 型 l 6例 , 占1 1 . 6 %, 其 中: 上颌窦 黏膜囊肿 l 1例 , 单 纯性 上颌窦 黏膜局 限性 增厚 5例 , 混合型 2 9例 , 占2 1 . O %, 其 中:Ⅱ型 加 Ⅲ型 最 多 , 共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效果观察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4-19T09:35:28.84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作者:邓志清[导读] 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南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 413200[摘要]目的:研究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02月-2018年08月)接收的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n=6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30,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实施根治术治疗),对6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指标及复发率等指标评估。
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多实施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对鼻腔组织损伤较大,且出血量较多,治疗效果不太明显,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发现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中有一定价值,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自身具有创伤性小、手术视野清晰的优势,且切除后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较小,但其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体价值尚未得到证实,现随机选择6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其治疗后复发率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02月-2018年08月)接收的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n=60)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表),即每组样本数:30例。
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0-60(平均:35.0±25.0)岁;病程:0.5-10(平均:5.2±4.5)年;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2-64(平均:38.0±26.2)岁;病程:0.7-9(平均:4.8±3.0)年。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6T15:09:12.9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杨超波[导读] 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过程中,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具有创口小的特点,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该治疗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宁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宁乡 410600【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94例,对患者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在生理职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的得分上领先10分以上(P<0.05)。
结论: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过程中,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具有创口小的特点,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该治疗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窦炎;治疗作用慢性鼻窦炎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正逐渐攀升。
慢性鼻窦炎与环境污染、生活习惯有着重大关系,患者常见症状为流涕、鼻塞、头晕等,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疲惫等现象,慢性鼻窦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常规的治疗手段中,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创口,容易引发并发症,而且恢复时间长,恢复速度慢。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可以通过鼻内窥镜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取得显著地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就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94例,对患者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应用价值探究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应用价值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鼻窦炎患者,例数合计为12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5.1日到2018.5.1日,将其根据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予以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程度。
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参照组81.67%,组间对比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1.67% (55例)显著高于参照组71.67% (43例),组间对比p<0.05。
结论:结合本次临床研究数据分析,针对鼻窦炎患者实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炎;应用价值前言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通常伴有鼻息肉,所有人群均易发生鼻窦炎,且儿童及年老体弱者较为多发。
若患者没有及时进行科学治疗,则可能发生食欲减退、嗅觉消退、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而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较难保证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具备创伤小、术野明晰、复发率低等优势,已在临床中进行运用[1]。
本研究将120例鼻窦炎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对鼻窦炎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1 资料、方法1.1 资料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
研究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33:27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22岁,下限69岁,平均值(41.75±4.54)岁。
参照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32:28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23岁,下限65岁,平均值(38.58±4.82)岁。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数据(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2024年鼻内窥镜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鼻内窥镜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鼻内窥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领域的医疗器械,用于进行鼻腔、鼻窦以及喉部的检查和手术。
随着人们对鼻部疾病的关注度提高,鼻内窥镜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对鼻内窥镜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揭示这一市场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鼻内窥镜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鼻内窥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人们对鼻部疾病认识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鼻内窥镜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工具,人们对鼻内窥镜的认识度不断提高。
2.医疗设备的升级和更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鼻内窥镜设备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更加符合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3.鼻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鼻内窥镜可用于鼻腔、鼻窦、喉部等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便、高效的优势在医学界得到广泛认可。
鼻内窥镜市场需求结构分析鼻内窥镜市场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
各类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是鼻内窥镜的主要采购方。
他们需要更新设备,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2.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耳鼻喉科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对鼻内窥镜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他们的工作需求和专业需求。
3.患者的需求也是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人们对鼻部疾病的关注度提高,更多的患者主动寻求鼻内窥镜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鼻内窥镜市场需求趋势分析鼻内窥镜市场需求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鼻内窥镜设备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符合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而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
2.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将推动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个体化医疗的需求增加,鼻内窥镜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3.鼻部疾病的高发率将推动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随着工业污染、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鼻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鼻内窥镜在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鼻窦炎的CT检查在功能性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指导意义
鼻窦炎的CT检查在功能性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指导意义谢瑞明;张进杰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32)002
【摘要】目的:探讨鼻突炎CT检查在功能内窥镜外科技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20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鼻窦炎患者的影像表现,对其中8例经内窦镜外科手术治疗者进行术前CT表现和术中所见对比,探讨其相同点及异同点,并评价术前CT扫描的意义,结果:术前CT表现炎症的范围、程度、贩质改变与术中所见全部符合,但CT对筛房息肉、蝶窦及额窦粘膜增厚与脓性分泌物不能鉴别;结论:鼻窦炎CT扫描是功能必突内窥镜外科手术前
【总页数】2页(P109-110)
【作者】谢瑞明;张进杰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410.4
【相关文献】
1.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CT评价及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的指导意义 [J], 张玉忠;胡连源;周丽娟;关长群;马长富;甄道济
2.普米克令舒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J], 阮改祥;温湘玲
3.冠状位CT对副鼻窦炎诊断及鼻内窥镜手术的指导意义 [J], 褚盘兴;崔海龙;张慧生
4.CT检查对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参考价值 [J], 刘铁滨; 王维; 孙虹; 张以政
5.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J], 马慧娟;邱伟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的研究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的研究发表时间:2018-08-24T15:45:14.3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2期作者:盛菊萍陈静周云菲陆赛男沈含笑[导读] 分析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均开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
在患者手术前1周以及手术后3个月分别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定,对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手术后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明显更低,与手术前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结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焦虑;抑郁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的疾病,我国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率在2%至8%左右[1]。
导致慢性鼻-鼻窦炎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改变、免疫缺陷、过敏等,外在因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手术、外伤等[2]。
一般情况下临床会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案,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开展手术治疗。
为了明确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该疾病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共计选取66例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耳鼻喉科于2016.06至2017.12期间收治的所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19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73±12.82)岁,患者病程区间在0.25年至30年之间,平均病程在(9.62±1.03)年。
副鼻窦炎 CT 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副鼻窦炎 CT 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通过CT 检查,揭示副鼻窦炎的发生机制并进行影像学分析,方法:收集 5~58岁患者 30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患者中>80%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生与窦口鼻道炎症致窦口狭窄、闭塞,分泌物排出不畅有关。
结论: CT 检查可较准确地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性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或依据。
关键词 CT 检查副鼻窦炎慢性副鼻窦炎是临床鼻喉科常见疾病,此病尤其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最高,儿童可因长期鼻塞、用口呼吸影响肺的扩张及胸部发育。
以往多采取保守或穿刺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鼻内窦镜手术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手术之前对副鼻窦进行CT 扫描检查能准确估计副鼻窦炎性病变的性质、病变范围、病变程度,从而准确引导手术的进行。
目前, CT 检查已成为鼻内镜手术或其他临床治疗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一、资料与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共30 例,其中男 16例,女 14 例;年龄 5~48 岁,既往进行过副鼻窦穿刺手术治疗 5例。
为更好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年龄,笔者将他们分为两组:少儿组和成人组,其中少儿组20例,平均年龄(9.8±4.7)岁,成人组10例,平均年龄(36.4±11.3岁),并对各组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表1 分组情况一览扫描前患者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普遍有疲倦、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②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
扫描方法:选用双排螺旋 CT,采用冠状及横断常规扫描体位。
如此选择,是因为冠状 CT 扫描能直接全面地反映鼻腔、副鼻窦的发育及变异情况。
因此,冠状位 CT 扫描为副鼻窦的主要体位。
冠状位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头过伸,以外耳线为基线并与听眦线垂直,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常规扫描应包括硬腭至额窦一段的颅面结构,部分病例可根据病情需要适当扩大检查的范围。
患者取仰卧位,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一般自上颌窦底向上扫至额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摘要:通过对5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示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副鼻窦鼻窦炎内窥镜术螺旋CT X线计算机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情况有准确的了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对此,传统的X 线检查已远不能满足功能性鼻内窦镜手术这一新技术的需要。
CT,尤其螺旋CT能准确估计副鼻窦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从而引导手术的进行。
所以,CT已成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截至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价值的有关报道。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对近期我院50 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术前CT 影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旨在说明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及限度,以利提高副鼻窦CT 影像诊断的水平及促进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6岁,平均37岁。
既往有过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的11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副鼻窦CT检查采用冠状位及水平位。
冠状位,病人取俯卧位,头过伸,以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并与听毗线垂直,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水平位,病人取仰卧位,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范围自上颌窦底部至额窦顶部,层厚5mm,层距5mm 。
观察重要细微结构时,采用层厚2mm 螺旋扫描技术。
用骨窗,窗宽100HU,窗水平100HU,以利同时显示骨结构及软组织病变,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
副鼻窦区行局部放大,原则上不需增强扫描。
2 结果
术前CT 所见
病变范围及程度本组病例病变范围均较广泛,病变程度均较严重。
其中双侧全副鼻窦炎28例,单侧全副鼻窦炎13例。
单纯上颌窦炎9例。
并发鼻息肉的28例。
有前期手术史的11例。
解剖变异鼻中隔偏曲20例,Haller筛房11例,中鼻甲肥大9例,筛泡过度气化6例。
骨质改变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副鼻窦骨质常发生改变。
本组病例中筛窦骨质增生硬化,呈板障样改变15例;钩突及筛房骨质吸收、漏斗扩大2例。
本组病例中11例既往有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其术后骨质及窦腔形态的改变有:中鼻甲残缺9例,上颌窦腔狭小变形3例。
术中所见
本组病例术中证实其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及骨质改变等与CT诊断全部符合,而术中病变情况、筛窦以筛房内息肉为多见,同时多伴有粘膜增厚及粘液脓性分泌物:蝶窦、额窦和上颌窦内多见粘膜增厚及粘液脓性分泌物的潴留。
但术前CT对上述病变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定性。
3 讨论
副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各副鼻窦引流途径的通畅。
正常情况下,前中组筛窦经半月裂孔,上颌窦经漏斗额窦经额前隐窝引流至中鼻道。
后组筛窦及蝶窦经蝶筛隐窝引流至上鼻道。
任何原因导致上述引流通道狭窄或闭塞时,即可引起相应副鼻窦的炎性病变。
许多学者认为,中鼻道前端是否存在炎性病变与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病有直接关系,该区首先接触呼吸气流,易于细菌及变应原颗粒的沉积,局部反复感染、粘膜肿胀导致引流通道闭塞,继发鼻窦内炎性病变。
该区命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plex),包括中鼻甲、下鼻甲、筛泡、漏斗、半月裂、钩突。
副鼻窦炎性病变常常始发于此区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原理是清除副鼻窦引流通道的阻塞性病变,使该区重新恢复引流排泄功能同时开放病变鼻窦,清除病变组织。
副鼻窦CT检查,以冠状位显示最佳,可由前向后逐层提供给术者视野的解剖断面,引导手术入路。
还可清楚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水平位能显示蝶筛隐窝是否闭塞,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的关系等。
对于副鼻窦CT 检查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病变范围:CT能准确地指出慢性副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对术前鼻内窥镜检查不能显示的部位,如筛窦、蝶窦,CT均可清楚地显示,从而为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提供可靠依据。
但是,对于炎性病变的进一步定性,如潴留脓汁、粘膜增厚、息肉等,CT则难以辨认。
(2)分型:根据副鼻窦排泄通路阻塞的部位、程度及国内外文献报道,将慢性副鼻窦炎分为以下几型:①漏斗型:漏斗为上颌窦的排泄通路,
该部闭塞时同侧上颌窦产生炎症,因闭塞范围未扩展至中鼻道,故额窦、筛窦正常。
此型CT表现为漏斗闭塞及单纯上颌窦炎(图2)。
在本组病例中漏斗型9例。
②窦口鼻道复合体型:当闭塞范围扩展至漏斗上部、半月裂及中鼻道时,前中组筛窦、额窦排泄受阻产生炎症。
CT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闭塞及同侧上颌窦,前中组筛窦、额窦炎(图3)。
本组病例中此型有11例。
③蝶筛隐窝型:后组筛窦及蝶窦经蝶筛隐窝排泄。
该区闭塞,即可引
起后组筛窦及蝶窦的炎性病变。
CT显示蝶筛隐窝闭塞及后组筛窦、蝶窦炎。
国内外文献有单纯此型的报道,但本组病例中未见单纯此型的病例,蝶筛隐窝的闭塞常与息肉型并发。
④息肉型:此型均由鼻息肉引起整个中鼻道乃至上鼻道的闭塞,使全部副鼻窦排泄受阻,产生炎性病变。
CT显示鼻腔充满息肉及全副鼻窦炎。
本组病例中此型最多,达28例。
CT对慢性副鼻窦炎的分型有助于准确指出阻塞部位、程度及副鼻窦继发炎性病变的情况,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解除阻塞、清除病灶提供依据。
(3)分期:为了更好地估计病变程度,我院临床将慢性副鼻窦炎分为四期。
I期:无鼻息肉,单纯鼻窦炎(单侧或双侧),无手术史;Ⅱ期:中鼻道小息肉,鼻窦炎(单侧或双侧),无手术史;Ⅲ期:中鼻道充满息肉,全副鼻窦炎,无手术史;Ⅳ期:中鼻道充满息肉,全副鼻窦炎,有手术史。
CT可准确指出副鼻窦炎的分期,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本组病例中I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16例,IV期10例。
(4)解剖变异:鼻及副鼻窦的解剖变异可引起鼻窦引流通道的狭窄,影响粘膜纤毛清除功能,从而导致炎症,常见的变异有中鼻甲肥大弯曲,中鼻甲及钩突气化,过度气化的筛泡,鼻中隔偏曲及Haller筛房等。
本组病例中的变异有鼻中隔偏曲、Haller 筛房、中鼻甲肥大及筛泡过度气化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可致中鼻道狭窄。
Haller筛房为沿眶下壁延伸的筛房突入上颌窦内上角,可引起筛泡、钩突偏位,漏斗狭窄。
筛泡为半月裂的后上界,也是最固定的筛房,筛泡过度气化膨大,可致半月裂狭窄,有学者统计202例CT检查中,中鼻甲气化占53%,气化膨大的中鼻甲亦可造成中鼻道狭窄,本组病例术中发现中鼻甲气化7例,但CT检查中未能显示,可能与分辨率及断层部位有关。
鉴于解剖变异对慢性副鼻窦炎的致病作用,CT显示多种解剖变异对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意义。
(5)骨质改变:CT能准确反映筛窦骨质的改变。
根据筛窦气房数目和骨化程度将筛窦分为三型:①空泡型:筛房气化良好,多数筛房融合成空泡状,筛房粘膜增厚。
②间质型:筛窦发育良好,筛房间隔丰富,骨壁薄,含
气腔小。
③板障型:筛房狭小而数目少,骨壁明显增厚。
本组病例中,空泡型14例,间质型21例,板障型15例。
后者筛窦骨壁明显增厚,术中常不易与颅底、筛板及眶纸板区分, 手术难度大,容易残留病变筛房,对局麻难以耐受。
因此,术前对筛房骨化情况进行分型,有助于手术难易度的估计及麻醉方式的选择,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CT检查尚可显示术后中鼻甲残缺情况,中鼻
甲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标志。
在中鼻甲缺失的清况下,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紊乱使开筛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
(6)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观察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的关系。
田勇承等报道后组筛窦以其窦腔的全长与视神经管邻接的为48%。
蝶窦与视神经管邻接的为88%。
视神经管壁厚度约1mn。
当后组筛窦向上向后扩展到蝶窦之上时(蝶上筛房),或向外侧过度气化扩展时,视神经管即与其紧贴,甚至突入筛窦及蝶窦内,此种情况术中最易损伤视神经,术前CT对蝶窦、后组筛窦与视神经关系的提示,对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指导意义。
显示蝶上筛房应以三维重建矢状位观察最佳。
综上所述,功能性鼻内窥镜的使用必须依赖于术前副鼻窦CT
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参考文献
田勇承.耳鼻咽喉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98-100.
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中华影像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206-212. 黄文虎,邹明舜.鼻腔和鼻旁窦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XX年01期.
张在鹏,廖美焱,田志雄,孙骏谟.鼻腔鼻窦少见肿瘤的CT表现[J].实用放射学
杂志,20XX年08期.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