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苏三国建国初粮食政策比较
中日粮食市场政策的比较及其研究启示
(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上海 20 3 ) 0 4 3 摘 要: 比较 政策分析一直是 国外社 会科 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研 究的活跃领域 , 中国国内有 关比较政 策分 但
析的理论 和经验研 究还十分缺乏 。中 日两国在粮食 市场组 织体 系和政 策方面也存在一 些明显的 差异 : 粮食 市场政 策的
a d p b c a mi it t n n u l d n s a i .Ho e e .t e t e rt a n mprc l rs ac e n t i a p c r e i h n . T e e a e s me i r o w v r h h o il a d e i a e e r h s o h s s t ae mr n C i a e c i e h r r o
Ab t a t C mp rt e p lc n y i i cie r s a c r afrwe tr o i ce c s e i l n tr o sr c : o a a v o iy a a ss s a a t e e r h a e o s n s c a s in e e p cal i m f叩 e c n mis i l n v e l y e deo o e
Ke r s: hn dJp ;ganmak t o l yc mp r o ywo d C aa a a i n n ri r e;p i o a sn;cruain sse c i ic lt ytm o
一
、
问题 与 背景
性命题和可供探索的问题。
有关 中 国粮 食政 策 与体制 改革 的文 章可谓层
Z HA0 .u De v
( col f oi ee p et n ul oi , u a nvrt, h ga 2 0 3 C ia Sho o ca D vl m n dP bi P l y F dnU i s y S a hi 04 3, hn ) S l o a c c ei n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粮食与农业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粮食与农业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
这场战争不仅考验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粮食和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在战争期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粮食与农业问题进行探讨。
一、战时粮食供应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和敌人的破坏,中国的粮食供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战乱导致了农田被毁、农户流离失所,粮食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障战争的进行和人民的生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粮食供应。
首先,中国政府成立了粮食统购统销机构,通过国家统一收购和配给的方式,确保了战地和后方的粮食供应。
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军队和民众的吃饭问题,保障了战争的正常进行。
其次,中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
政府提供种子、农药等农资,并组织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加强农田的开垦和耕种管理。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也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另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粮食的储备和调控。
在战争期间,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因此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粮食储备和调配机制。
这些储备的粮食可以用于保障军队的需求,也可以在战时食品紧缺时进行调配,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二、农业生产的困难与克服抗日战争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敌人的破坏和战乱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给中国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然而,中国农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智慧,克服了困难,维持了农业生产的运转。
首先,农民通过积极的组织和互助,共同应对战时的困难。
他们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和生产队,共同分担耕种的风险与困难。
在战争期间,共同劳作不仅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也加强了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农民积极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战争期间,农民通过改进种植技术、推广高效农具等方式,增加了农田的耕作面积和产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也为农民增加了收益,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
三国时期的农业与经济
三国时期的农业与经济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从公元220年到280年,三国魏、蜀、吴在中国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激烈而血腥的争斗。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经济的繁荣也为各国的力量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国时期的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尽管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但农业生产依然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三国时期各国都高度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实行农桑一体化,加强水利建设,推广耕地制度等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持了社会稳定。
同时,农业生产也是养活军队的重要来源。
在战乱的年代里,军队对粮食等物资的需求非常巨大,农业的发展与军事力量的养活密切相关。
各个势力争夺农田和资源,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和调控。
二、农业技术进步三国时期,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农业生产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农民们采用了新的农具和种植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例如,三国时期出现了骨角犁,这种农具可以快速翻耕土地,提高耕作效率。
还有水车、水车磨、灌溉设施等水利工程的广泛应用,使得农田的灌溉更加方便,提高了产量。
此外,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地方发展了军事农业,将战略布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军事农业的出现不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而且加强了对军事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三、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在三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鼓励商品流通和手工业的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达,农产品的丰富使得农村市场逐渐兴盛起来。
此外,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商业交流也得到了推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
各地市场活动频繁,商品流通迅速,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小商贩和手工业者,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也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势力的竞争。
各国为了争夺市场和资源,不断推出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降低税收、保护商业、鼓励创新等等。
中日农业问题的比较分析
中日农业问题的比较分析引言中日两国是亚洲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两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理、气候、政策等因素的差异,中日两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农业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中的异同点,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农业发展现状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
日本农业发展现状日本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岛国,农业在日本的经济中占比较小。
日本的农业面临着老龄化、土地面积有限、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日本政府一直在保护和支持农业。
农业政策比较中国的农业政策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
此外,中国还鼓励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日本的农业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农业补贴、价格支持和关税等手段保护本国农业。
此外,日本还鼓励农业与旅游、文化活动等产业的结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贸易比较中日农产品贸易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进口了大量的粮食和食品。
日本的农产品贸易相对较小,主要依靠进口。
贸易政策比较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依赖于国际市场,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促进农产品贸易。
而日本在保护本国农业的同时,对农产品进口实施较高的关税和贸易壁垒。
可持续农业发展比较中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国政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通过政策导向、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日本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日本高度重视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日本政府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鼓励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日饮食文化对比1
中日饮食观对比系部:中文系班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姓名:黄桢敏学号:中日两国地饮食观存在较大差别, 这一点自古有之, 尤其在古代,两者地地位便截然不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自古以来一贯重视饮食.孔子就曾在《论语·乡党》中说过“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这句话迄今为止仍是众所周知,是中国典型地饮食观点之一.在三千多年以前地周朝地书籍中就已有了关于烹饪方法地记载, 还有诸如“周礼, 天官冢宰”这样地饮食疗法地记述.在周朝时就已设有负责管理宫中饮食地专门职员.前汉淮南王刘安虽贵为一国之君, 仍时常亲自烹调膳食, 有时还向部下传授烹饪技术.传说豆腐就是由他发明地.在《诗经》、《书经》等书籍中, 有关于酒、醋、酱油等食品, 甚至还有关于营养师以及食物医生地相关记载.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地丝绸料上有一篇约两千年前地帛书《养生方》, 上面记载着古代君臣地饮食及性生活等去病延命地方法等地问答, 称为《十问》.此外, 从“吃”这一汉字在汉语中所使用地范围之广便可看出中国人对吃地重视.除了“吃”地本义之外, 常见地如“秀色可餐、吃官司、吃亏、吃苦等.可见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便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地内容之一.b5E2R。
日本人对饮食地观点, 尤其在古代时, 与中国完全不同.日本关于饮食地古代文献资料很少, 从这点可以看出历史上日本并未将饮食文化放在一个重要地位置上.以前地日本人是通过一个人地穿着、交通工具、住宅等来判断一个人地地位、教养、甚至是人品, 而至于对方吃什么, 日本人根本就不想了解或者说根本就不关心, 更甚地是, 很多人还将谈论关于饮食地话题认为是可耻地事.在武士掌权地德川时代,他们所受地教育便是“快吃、快排便、快走.男人, 不应过多考虑吃地东西! ”.这种情况直至近代才逐渐发生改变.近代以来, 日本人也慢慢从营养地角度来思考关于饮食地问题, 饮食地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关于饮食地书籍也依次被出版发行.但即便如此, 传统观念地影响毕竟根深蒂固, “吃”在日本社会中地地位依旧不如在中国那般高, 比起所“吃”地食物本身, 日本人更注重食物地外观, 盛放食物地器皿, 用餐地环境等外在地东西.从总体而言, 中日饮食观地异同可以引用北京大学教授贾蕙萱地观点来概括, 即“中国人重视吃, 日本人重视看”.谈论日本地饮食文化, 就不能不考虑其中地外来要素.正如日本地文化一般, 日本饮食受外来饮食文化影响地地方很多.从古代到现代, 日本从未间断过对外来食文化地吸收.而在对日本地饮食产生影响地世界各地地饮食中, 应数东亚圈内各国地影响最大, 其中又以中国为甚.p1Ean。
浅析建国初期(1949—1952)的粮食问题
浅析建国初期(1949—1952)的粮食问题作者:吴美霖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7年第02期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长年的战争,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
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放在了首要位置,而经济恢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粮食问题非常多,但是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政策,解决了当时严重的粮食问题,有益于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可以对解决今后的粮食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国初期;粮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在战争中饱经磨难的一穷二百的烂摊子,国家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却急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增加,在新中国初期,我国的粮食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一个良好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的粮食问题1 自然灾害极其严重,抢灾救灾任务重。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当时连年混战,很多水利设施长年失修,全国很多地区的水旱灾害都非常的严重。
在1949年,全国被淹的耕地有1.2亿亩,粮食减产高达120亿斤,灾民达到了4千万人,重灾区的灾民就有1千万,当时受灾的地区,沿路数百里的河堤完全失去作用,村庄全部淹没,灾民都只能挤在一块块的高地上求生,大家的情绪都是非常低落和恐慌的。
在1950年9月,抗美援朝前夕,皖北淮河水災,3100万亩的土地被淹没,9百万的人口受灾,加上河南等地,被淹的土地达六七千万亩,严重的灾害不仅使老百姓遭受生命危险,也严重影响了粮食的种植,对经济影响很大,由此可见,在建国初期,我国的水灾情况极其严重。
共产党执政后,立即开展了救灾工作,确定了“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助以国家必要的救济与扶持。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开展生产自救,1950 年为解决灾区的种子困难,政府仅苏北、皖北、苏南等地就贷出种粮近 3000 万斤。
其次是以工代赈,所谓以工代赈,就是运用灾民的劳动力从事建设,是一种积极的救灾办法,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方面。
中日农业问题的比较分析.
中日农业问题的比较分析引言中日两国农业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然而,中日两国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和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农业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加深我们对两国农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1. 农业发展历史比较中日两国的农业发展历史存在一定的差异。
早在古代,中国就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农业文明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
而日本在古代则主要以渔业为主,农业发展相对较晚。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中日两国的农业模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2. 农业政策比较在农业发展方面,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以粮食安全为导向,注重粮食生产的稳定。
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来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加大土地保护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而日本的农业政策则注重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政府通过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方式来扶持农业产业的发展。
此外,日本还鼓励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特色化生产。
3. 农业现代化比较中日两国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国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突破,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与此相比,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进程相对较慢,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科技水平也相对滞后。
然而,日本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品牌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附加值。
4. 农业结构比较中日两国的农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农业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普遍进行着小规模的农业生产。
而日本的农业则更加注重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专业化,日本的大型农场经营模式相对较为常见。
此外,中国的农业还存在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较大的问题,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明显。
5. 农业可持续发展比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等都是两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中外粮食补贴政策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中外粮食补贴政策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选择作者:张红玉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28期◆中图分类号:F312.2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由于“增收”对粮食生产具有双向激励作用,所以当一国粮食供求达到基本平衡或过剩时,一般将“增收”作为粮食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
本文结合美、欧等国家、地区关于粮补的政策,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从短缺逐步转向基本平衡的情况下,粮补政策目标也应从“增产”转向“增收”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目标供求状况从粮食供求关系看美欧日粮补政策目标选择“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但在两者不能同时实现的情况下,什么是粮食补贴的首要目标主要取决于一国粮食的供求关系,美、欧、日的经验均印证了这一点。
(一)美国始终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其粮补政策的首要目标美国粮食补贴政策是在长期过剩的供求背景下展开的。
20世纪30年代之前,由于政府对粮食生产和销售不加干预,粮食供给过剩,价格波动频繁。
大危机期间,为避免粮价下跌过分伤及农户利益,美国政府开始实施粮食补贴政策。
1929年美国通过“农业营销法案”(Agricultural Marketing Act),成立联邦农业委员会,以5亿美元资金向农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和购买过剩粮食,试图保持粮价稳定。
但由于未对粮食生产采取控制措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市场粮价大幅下跌,农民利益受到很大伤害,粮食补贴政策未能达到目的。
1933年,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开始实施一些控制生产的补贴措施,企图保持合理价格,稳定农民收入。
二战以后,欧洲农业生产的恢复使粮食出口需求下降,农业技术进步又带来了更高的产出,美国再次陷入粮食过剩的危机。
1954年美国通过“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希望通过粮食出口补贴增强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消除过剩产品,稳定国内供求,提高农民收益。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农业的崛起对美国粮食出口构成了极大挑战,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和产量增加所带来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为减轻财政负担,减少贸易摩擦,美国的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直接转向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同时进行产量限制。
中日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比分析作者:李智琳王寒菊沈金虎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2期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对于农业的支持,各个国家又按照国家的地理区位、人文环境、生产能力等推行了符合国情的补贴方式。
本文在对中日农业补贴比较基础上,找出对于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启示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12026。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1-21.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政府对于农业产业支持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1.1价格补贴1.1.1提高农民的种粮补贴这是一种直接对于良种及农业的保护,及减轻农民负担的补贴。
我国在2008年,对于早、中、晚稻及小麦的每亩良种补贴分别为10元、15元、15元和10元,向农民群体发放的每亩不少于10元的种粮直接性补贴。
1.1.2大幅度提高国家粮食的最低购价从2012年新粮上市起,白、红、混合小麦国家每斤最低收购价比2011年分别提高0.20元、0.12元、0.12元,达到0.89元、0.85元、0.86元。
将来国家对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也会有较大幅提高。
1.2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1.2.1大幅度增加购置机械直接补贴2012年中央安排60亿元资金,对稻谷插秧机、稻谷直播机补贴50%,对深度松土机和旋转耕施肥播种机补贴40%。
2013年中央安排120亿元资金,对农业机械购置进行补贴。
1.2.2增加农民户用沼气补贴2009年,中央安排30亿元资金,用于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建设。
对每户补贴标准由2008年的800元增加到1200元。
1.3保险费用补贴稻谷的保险额为每亩350元,各种麦类的保险额为每亩280元,保险费为每亩10.4元,财政直接补贴为8.32元,农户个人负担2.08元。
并对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也进行了幅度较大的补贴。
1.4林地保护补贴对于坡耕地造林,一次性每亩补助种苗费和造林费50元,经当年验收合格,每亩补助原粮150公斤(从2003年开始折现金210元),现金20元;对于坡耕地造林的补助年限是经济林5年,生态林8年。
建国初期的粮食保障与政策制定
建国初期的粮食保障与政策制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粮食保障便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在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粮食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广大人民的温饱。
一、建国初期的粮食问题建国初期,中国一方面面临着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农田资源不足,机耕互种的普及不够等问题,导致粮食产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经济复苏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使得粮食需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紧缺。
这种情况下,新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
二、政策制定者采取的措施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建国初期政策制定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 补助农民政府帮助农民提高农田的产能,适当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以激励农民种植更多的粮食作物。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补贴农民,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业生产的投资。
2. 建立粮食收储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粮食收储和调控体系,以保证粮食供应的稳定。
这个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仓库、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电子监管系统等。
3. 加强经济发展政府帮助农村地区,分配经济资源,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和支持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从而支持农民改善自身经济状况,提高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4. 加强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政府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加强特别重要产品的发展,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同时,也支持其他农业部门发展,比如加强饲料制作、畜禽养殖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
5. 科技创新推广科技应用,开发适应当地特点的新品种,提高单产,创造更高的农产品价值。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以上所提到的措施,为当时的中国粮食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新中国也逐渐解决了当时的粮食问题,逐渐从粮食紧缺的局面中走出来。
三、当前的粮食安全现状尽管当前国家的粮食储备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粮食所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国内外粮食补贴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摘要 通 过对 美、 、 欧 日的分析 , 从补 贴 目标 、 贴力度 、 贴方式 和补贴趋 势 4个方 面与我 国进 行比较 , 中寻找 有益经验 , 而为 2 世 补 补 从 从 1 纪初我 国粮食补 贴政策 改革和调整提 供参 考和借鉴 。 关键词 粮食补 贴政策 ; 直接 收入补 贴 ; 格 支持 价 中图分类 号 F 1. 文 献标识码 A 36 1 1 文章编 号 0 1— 612o)9 031 0 5 61(081 — 83 — 3 7
国则规 定 了最 高补 贴 限 额。第 二 , 收人 支持 方 面 , 国 的 在 我
制度、 欧盟建立单一农场支付补贴制度等, 这些国家在实践
中积累 了宝 贵经验 , 可为现 阶段我 国粮食 补贴政 策改 革 和调 整提供参考 和借 鉴 。
施 、 直接支付 制度 和反 周期 支付 措施 。两 者的 差异有 3 固定 方面: 一, 第 在价格 支持方 面 , 国最低 收购 价制度 规定 了主 我 要 粮食 品种 的最低 收购价 , 对粮食 价格 的补贴取 决 于市场价 格 和最低 收购价之 间的差距 , 价格支 持措施 与其 他农业 政策 之 间没有整合 。美 国的价格支持 措施 为“ 目标 价格与 反周期
支付” 政策 , 该政策整合 了无追索权贷款制度和直接支付制 度, 价格补贴取决于市场价、 固定直接支付额 、 贷款价格和 目
标价格 之 间的差距 。当市场价格 低于 贷款价 格 时 , 政府 会给
予贷款价差补贴, 同时当市场价格、 贷款价差补贴和固定直 接支付金额的总和低于目标价格时, 政府还会给予反周期补
轮全球多 边贸易谈判 , 即多哈 回合 。其 中农 业谈 判 是难 度最
粮食
粮食冷战□ 姚望/文民以食为天。
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
如果没有吃的了,人的生存问题解决不了。
那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在剑拔弩张的冷战岁月里,粮食这个关乎民生根本的问题也成了不同国家间进行战略对抗的工具。
这一工具也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断绝交通以一些民众的生机为威胁以获得相应的政治目的,是这类制裁的关键点。
其中包括断绝交通。
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历史中,围城是最传统的一种。
1948年的柏林危机就是一例。
二战后德国全境被盟军分区占领,柏林也被分成了不同的占领区。
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德国马克,苏联提出反对。
这成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苏联于1948年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在苏占区和整个柏林发行新货币“D”记德国马克,并拒绝美国提出的西方三国参加管理柏林货币的要求。
美国在英、法两国同意下将其货币改革扩大到西柏林。
同年6月24日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切断西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
西柏林位于大片苏占区的腹地,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西方国家的占领军。
西柏林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陆路、水路运输。
在陆路和水路交通断绝后,人民无食物可吃。
美国决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代号为“运粮行动”。
通过密集的空中运输,维持了西柏林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打破了苏军的计划。
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妥协,1949年5月12日解除对柏林的封锁。
这一次禁运的突破,主要得益于空中交通的发展以及西方国家维持自身利益的决心。
但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冷战的特点,那就是双方不希望直接发生武力冲突,而是通过非武力的方式逼迫对手就范。
二、断绝粮食供应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苏联、日本等国是最大粮食进口国。
美国是最大粮食出口国,而大多数出口国是美国盟友,使得美国认为有可能与其他出口国联手对某个主要进口国粮食商业进口实施禁运,从而实现特定的战略目的。
但是这种理论在围堵苏联的时候遭到了挫败。
民以食为天,三国时期特色的经济制度——屯田制度
民以食为天,三国时期特色的经济制度——屯田制度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单一农业经济的历史背景下,吃饭问题是最大的社会问题。
于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谁率先实行一些比较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政策,谁就获得了政治上的先机。
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战乱制造者之一的曹操,在他的诗中曾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和曹操同时代的诗人王粲也写过“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大批的人民惨遭杀害,史书中屠城、屠乡的记载不胜枚举。
再加上饥荒、瘟疫的频繁光顾,中国人口大减,东汉时全国人口的最高纪录是5600万,而到三国末期,魏、蜀、吴人口的总和不过是1600多万而已,而且这已经是经过了三国各自努力发展经济后的统计数字,在三国鼎立局面出现之前的混战时期,人口肯定要比这个数字少得多。
连年的军阀混战中,各个大小军阀不得不维持着尽可能多的军队,强征农民当兵,将大批精壮劳动力编入军队,更加剧了对农业的破坏。
很多军阀武夫丝毫不考虑人民的死活,没有粮食就四处抢掠搜刮,而抢到后又任意挥霍浪费,到了抢无可抢时,便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当时号称最为强大的袁绍、袁术也和众多的军阀一样,以抢掠维持军队的供应,当军队数量过于庞大时,连饭也吃不上,袁绍的军队有时依靠采桑葚为食,袁术的军队有时靠下河捞蛤蜊、摸河蚌充饥。
曹操在中原连年作战,也一直苦于缺乏军粮,甚至将死人肉掺杂在军粮里发给士兵。
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农民流离失所,成为一股股的流民,盲目地往尽可能远的地方逃难。
大片大片的良田被荒废,袁绍和公孙瓒部将为争夺青州大战两年,青州十室九空,野无青草。
在经济如此凋敝的形势下,新兴的曹氏集团敏锐地注意到了恢复农业的重要性。
曹操占据兖州,打败了青州黄巾军,虏获了大量的物资及劳动力,曹操主要谋士之一的毛玠向曹操建议说“现在天下大乱,朝廷迁移,人民废业,饥馑流散,国家没有一年的储备粮,百姓没有安定耕种的信心,难以持久。
袁绍、刘表虽然势力强大,但都没有长远打算,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苏两国工业化初期粮食政策的比较研究
Chinese and USSR Grain Policies at their Begin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 Contrastive Study 作者: 黄金魁
作者机构: 惠州学院师政部 广东惠州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题词: 工业化初期;粮食政策;比较
摘要:在工业化初期,因为相近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指导思想,中苏两国制订实施了基本一致的粮食政策,从而产生了某些相同的结果以及类似的严重后果。
但由于我国对苏联经验教训的借鉴与党和政府施政考虑角度的差异,在征购价格及工农业产品价格比、征购率和所采取的征购手段、方法等具体操作上与苏联有所不同。
抗战时期日军国军伙食的真实对比
其实这是将一篇文章断章取义的结果,以表现日本人吃的也 很差,国军吃的差 也不算什么。
他们拿这些日军新兵训练说事,其实只是看到一个表面。日 本士兵进入新兵训练的几个月时间,伙食非常差,也吃不饱。这并不 是日军无法以高标准供应新兵,而是主要是日军因为训练需要才刻意 这么做。这种目的是为了 锻炼日军士兵的意志和绝对 服从命令 的 能力,包括新兵在 这期间 被教官和老兵随意殴打 也是这个意思。
西南战争期间的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虽然可以弥补人体的 热量消耗,但口感都不敢恭维。以鱼干为例,采用日本传统做法,导 致高度脱水,坚硬无比。吃的时候要用刀用力 削成一片片,如果军 队在急行军中就只能用牙齿硬咬,一般牙齿稍差的人根本是咬不动的。
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口粮已经不错了。士兵携带的一 天口粮,基本为干米饭 650 克或者饼干 600 多克,一个 250 克的牛肉 罐头或者鳟鱼罐头,还有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干萝卜丝,福 神渍,干海带,酱油,味增,清酒等等。
--------------平时精米的运输通过汽车,轮船,火车,每次运 输量是很大的。对于这种 山地地形,日军就只能使用马匹运输,运 输量就大为减小了。日本士兵用大米饭逗中国的小孩子,当时大米饭 对小孩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连中国士兵也吃不上大米。
主食 精米:所谓精米就是精磨后的精白大米,是指去到糠皮和糊 粉层的大米。日本古代农业技术是比较落后的,粮食产量也不高。普 通农民为了糊口,只能吃舂过一次糙米。糙米的口感和精米有明显不 同,糙米去壳后仍保留存些许外层组织,故而口感较粗,质地紧密, 煮起来也比较费时,但比较容易填饱肚子。 在古代日本,能够吃到加工过 2,3 次以后的精米的,只有少 数贵族,大名以及一等武士(大名身边的亲信内臣)。 直到 18 世纪,由于日本国内稻米连续丰收,人口又不多, 导致粮食过剩。此时日本人敢于浪费一些粮食,普遍将糙米精加工搞 成精米,连普通的武士和农民也开始吃了。精米的口感很好,一吃就 爱吃,越吃越爱吃。不知不觉中,日本国内开始了一个所谓精米热。 老百姓把精米尊称为银舍利子。遗憾的是,日本并不是每年都有这样 的丰收,大部分年份普通老百姓只能吃糙米,少量精米只能留在接待 客人或者重要宴席的时候吃一下。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农业与粮食保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农业与粮食保障1941年12月,日本在珍珠港遭受美国的袭击后,对华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战争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
为了保障战时粮食供应,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战时农业的发展。
一、战时农业政策的制定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进一步威胁,中国中央政府意识到粮食保障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农业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农业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管理和保障;其次,鼓励农民增加种植农作物的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满足前线和后方的需要;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农作物的引种改良工作,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农作物的丰收。
二、战时农业的组织与管理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战时农业,中国中央政府成立了农业保卫处,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范围内的战时农业工作。
农业保卫处通过统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管理、农作物引种改良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成立了粮食公司和粮食局,负责收购和储备农产品,以保障前线的粮食供应稳定。
三、战时农业的科技支持为了提高战时农业的水平,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
政府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学校的建设和改进,培养了大批的农业科技人才。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四、战时农业者的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居民为战时粮食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大了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他们勤劳耕种,倾注了无数的汗水和劳动,为保障前线和后方的粮食供应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战时农业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战时农业工作,为保障前线的粮食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军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同时,战时农业工作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在抵抗日本侵略的同时,中国取得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果,为战后的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西方粮食补贴政策的比较、借鉴及对策
新 疆 农 星 经 ; 齐
粮 食 问题
中 、 方粮 食补 贴政策 的 西 比较 、 鉴及对 策 借
王 磊 任 玲 仪
天津 3 05 ) 0 47
( 南开 大学经 济 学院
[ 摘
要 ] 食 问题 一直 以来都 是世 界 范 围的焦点 问题 。本 文 旨在 通过 对 中 、 粮 西方粮食
1按 粮 食 交 售 量 补贴 。 即把 保 护 价一 分 为 . 二 , 为 市场 价 , 为价外 补 贴 , 际是保 护 价高 一 二 实 于市 场 价 的价差 , 以说 是 与粮食 直 接挂 钩 的直 可 补 。采取 此 种补 贴方 法 的省 份有 河 北 、新 疆 、 湖 北、 江、 浙 四川 和 贵州等 。
20 0 8年 国家加 大 良种 补贴 。 随补 贴和税 收 减免 伴
政 策 的 实施 , 中 国 粮 食 产 量 在 连 年 下 降 后 , 自 20 0 4年开 始连续 6 回升 , 创 造历 史新 高 。具 年 并
[ 者 简 介 ] 磊 (9 6 )男 、 龙 江 省 五 常 市人 , 开 大 学经 济 学院 财 政 学 系 2 0 作 王 18 一 、 黑 南 0 9级 硕 士研 究 生。 任玲 仪 ( 9 8 ) 18 一 、 女、 四川省 绵 阳 市人 , 南开 大 学经 济 学 院财 政 学 系 2 0 硕 士 研 究 生 。 0 9级
贴政 策的 比较 以借 鉴 其 经验 , 结合 中 国 目前 粮 食 补 贴政 策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出诸 如 粮食 补 并 提
贴 政 策应 符合 WT O规 则 、 完善农 业 收入 支持 体 系、 立监 督 机制 等 政 策 建议 , 建 以期 对 解 决 目
中日粮食流通体制比较分析
虽然战后 日本 粮食 紧张 的局面逐 步得 到缓解 , 是 但 到 15 年 大米 还是 呈 现短 缺 的现 象。依据 《 91 粮食 管 理 法》 大米价格 和大米 的流通开始被置于政府 的直接 管理 , 之下。大米 的供求调整是粮食厅根据供 给分配制度从 农
民 手 中 收 购 大米 , 根 据 分 配 制 度 分 配 给 消 费 者 。大 米 再 的 进 口也是 在 粮 食 厅 直接 管理 下 进 行 的 。 大 米 的 流通 途
中 国 和 日本 同 属 亚 洲 , 农 业 领 域 不 仅 两 国 的 自然 在
条件 、 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背景相似 , 而且 在粮食流通 体 制的变革中有许 多的相似 之处 : 中 E两 国都 曾从政 府 如 t 管理和市场调节 “ 双轨制 ” 再 到 以市 场为导 向的流通 体 , 制的演 变。在粮食 流通体 制改 革历程 中, 日双方既 有 中 各 自的特点 和优 势 , 也有相 似 的问题 和局 限性。本文 分 析两国粮食 流通体 制改革 的历 史及现 状 , 比较 中 日两 国 的粮食 流通体制 , 为我 国建立一种合理 的体制提供借鉴 。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3期 总第 11 5 期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学报
Ju a o aj gU iesyo FnneadE oo i o r l f n n nvrt f iac n cn mc n N i i s
No 3, 0 . 2 08 S fa .1 e lNo 51 i
制 改革 中都 经历 了从政府直接 管制到政府的 间接 管制 以及 向市场调控 为导向的转 变。本文通过对 中 日两 国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的历 史以及现状 的利弊分析 , 对促 进我 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 食流通体制 ; 粮 粮食生产 ; 粮食 不足 ; 粮食过剩
历史统计:1949年以前中日工农业经济实力比较
历史统计:1949年以前中日工农业经济实力比较历史统计:1949年以前中日工农业经济实力比较2011-06-28 13:50全国总人口:1750年,中国官方记录数为1.8亿人,实际人口估计为2.6亿人,日本为2591.8万人。
1780年,中国官方记录人口数为2.78亿人,实际人口估计为3.42亿人,日本为2601.1万人。
1830年,中国官方记录为3.95亿人,实际估计为4.09亿人,1834年日本为2706.4万人。
1840年中国4.13亿人,1846年日本2690.8万人。
1850年中国4.3亿人,1852年日本2720.1万人。
1880年,中国3.79亿人,日本3696.5万人。
1890年,中国3.9亿人,日本4025.1万人。
1930年,中国官方数据为4.14亿人,估计数为4.89亿人,日本为6445万人。
1949年,中国5.42亿人,日本8130万人。
主要城市人口:1900年,东京181.9万人,大阪99.6万人,广州90万人,天津75万人,北京70万人,上海65.1万人,重庆62万人,苏州50万人,常州50万人,成都47.5万人,杭州35万人,京都38.1万人,名古屋28.9万人。
1930年,东京497.8万人,上海312.4万人,大阪245.4万人,武汉122.2万人,天津138.9万人,名古屋90.7万人,广州81.2万人,北京81.1万人,京都76.5万人,重庆63.5万人,杭州59万人,南京56.1万人,苏州26万人。
1940年,东京677.9万人,上海349.0万人,大阪325.2万人,北京155.6万人,武汉142.1万人,名古屋132.8万人,广州121.4万人,沈阳113.6万人,京都108.9万人,天津108.1万人,南京101.6万人,杭州53.7万人,重庆53.5万人,成都48.1万人。
1950年,东京677.8万人,上海540.7万人,大阪195.6万人,北京194.0万人,天津178.6万人,沈阳155.1万人,广州149.6万人,京都110.2万人,重庆103.9万人,名古屋103.1万人,南京102.0万人,武汉100.8万人,成都75.0万人,杭州69.7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苏三国建国初期粮食政策比较历史系02级1班贾翼关键词:统购统销政策重点产业扶植政策余粮征集制主要内容:本文记述了苏联、中国、日本三国在建国初期的粮食政策。
比较了苏联余粮征集制,中国统购统销制,日本重点产业扶植政策三者的长处和不足。
提出要取长补短,三国各自根据自己国情制定不同政策,虽然各有长短,但是作为发展需要无论哪国的政策都应该有所吸取和舍弃。
着重分析了中国粮食统购统销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并以此对比苏联余粮征收制度的弊端,还分析了日本的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的思路,及其借鉴作用。
民以食为天,粮食能否保障供应是一个国家能否生存的基本问题。
而每个国家建国初期是极脆弱的时期,这个决定国家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粮食政策是怎样一回事呢?本文就中日苏三国情况作了一番比较。
首先来说新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粮食政策。
要说清楚粮食政策,就要先说清楚粮食政策制定的背景。
1949年,同历史上最高水平相比,农业总产值大约下降25%,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
在工农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占30%。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建国初期1949-1964年的15年间,我国人口从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亿人平均需用7年半的时间。
怎样保证全国5亿多不断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
当时就有人嘲笑说共产党掌管国家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
建国初期的粮棉之战让我们看到了粮食问题的严峻和紧迫性。
怎样的粮食政策才能保证全国人都能吃上饭呢?建国初期,农民可以将粮食卖给国家,也可以拿到市集出售。
粮食部门单独设立粮油购销点,还委托合作社代购代销,采取大买大卖,吞吐结合的方针,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对农村余粮实行计划收购,对非农业人口和农村缺粮户实行计划销售。
粮油市场由国家严格控制,征购期间关闭粮油市场。
1953年冬,以自报和群众评议的办法确定粮户应卖余粮数额,实行粮票制度。
1954年实行以农业税税率计征得办法征购余粮。
1955年对非农业人口口粮实行按认定量,凭证供应。
1955年8月,中央在总结了前段时间统购统销工作的基础上颁布了《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
习惯上称粮食“三定”。
即定产、定购、定销。
定产: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农业生产的经营条件,评定土地生产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常年产量和总产量,作为计算国家定购粮食的基础,在正常年景,定产三年。
定购:从定产数量中扣除农民标准用粮后对多余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确定统购数量。
农民按定购数交售后,还剩余粮,可以自由处理,增产不增购。
如遇荒年,国家在丰收的地区要增购粮食,但不超过增产部分的40%。
定销:在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地区和其它缺粮地区,按国家规定的农民用粮标准,确定统销数量,对缺粮户实行统销,一年评定一次。
评定后,国家根据何时缺粮,何时供应,有什么粮供应什么粮。
1955年“3定”政策的出台,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化的标志。
1956年农村实现合作化,定购粮油由农业社统一交售。
我国在建国以后靠经济手段,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逐步控制了全国的粮食市场,把关系人民生活的重要部门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据1957年,粮食部、农垦部、公安部、农业部关于国营农牧场粮食统购统销的联合指示:“国营农牧场生产的粮食,除按实际需要留下来年生产所需的种子,按实有员工人数,牲畜头数,依据国家规定的用粮标准计算留下口粮,饲料用粮外,余粮应全部卖给国家粮食部门。
新建国营农场、经济作物农场和畜牧场所需的种子、口粮、饲料用粮,如果农、牧场不能自行解决的,应当由国家粮食部门负责供应。
”可见,在国营范围内的余粮都是由国家收购的,同时国家也保证了农场的必须用粮供应。
形成了一个产粮收粮的循环,国家与粮食供应者连在了一起。
我国建国初期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一个逐步形成并且逐步制度化法制化的政策。
它着眼于保证国家的粮食收入和供应的稳定,同时又要符合当时农村合作社的生产条件而制定。
可以说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的。
再来看看日本在二战后重建时期的粮食政策。
《日本与二战》一文中记载:“日本农业也不例外,到1939年达到最高点后就一路下降,到1945年,农业产量仅达1937年的一半左右,稻谷也比1933~1935年减产了34.1%。
同时,1944~1945年,日本通过掠夺进口的大米比1941年减少4/5,日本人的生活直接受到影响,从1941年4月起,成年人每人每天只能领到330克粮食,其中杂粮比重愈来愈大,到1945年全国陷入饥饿状态。
”可见,日本在战后同中国不一样,它是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危机,应该说比中国的情况要严重一点。
那么这个亚洲的第一强国有着怎样的粮食政策来渡过难关的呢?日本战后粮食供给严重不足,为了防止食品价格暴涨,一直持续执行战前1942年制定的“粮食管理法”,以低价强制收购农产品然后进行再分配。
当时实行的是半价收购政策,即日本政府按照农民粮食价格的一半价格统一收购余粮。
一般情况下,压低价格会降低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农田私有化(激发了农户强烈的生产积极性)和日本实行资源向煤炭等行业倾斜的政策(带来了化肥的增产),粮食依然实现了增产。
同时应该注意到,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瓦解了财阀势力,集中力量发展了煤炭,化工等一系列工业,这些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战后初期,为恢复经济日本重点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使农业,轻工业和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快于其它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从而缓解了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紧张状态,为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日本在推行其重点产业扶植政策的同时也加强了农业立法的措施,其中,《粮食管理法》,是日本战后农政标志的重要法律。
另外如《农地法》、《土地改良法》、《农业改良促进法》、也是日本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要保证。
与中国相比较,日本更注重工业重建,以及农业立法的建设。
日本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日本的农业发展先天性的不足,但是日本能够用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生产发展不失为经邦治国的良策,扬己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也可以看出来我国工业发展没有跟农业联系紧密,如果像日本那样工农业联合发展,我国的工农业水平应该还有更大提高!日本重视农业立法,以法律手段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也是我国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苏联在十月革命以后也遇见了严峻的形势。
内外交困,内有士兵叛乱和白匪的破坏,外有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人民生活困苦。
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
苏联通过余粮征集政策来缓解其粮食危机。
推行余粮收集制。
1919年初,苏维埃政府颁布的法令仅规定产粮省份的农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涉及到各种农产品。
苏维埃政府的粮食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下乡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
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粮食实际上是无偿的,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了一半,粮食产量1920 年比1913 年下降了38. 9 %。
推行余粮征集政策,1918年夏季开始用专政力量对富农手中的余粮进行征收,1918年扩大到了中农甚至整个农村。
《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短短的和平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一九二○年深秋,由于实行余粮征集制,顿河一些...高里也落入了佛明匪帮。
佛明匪帮每到一个村镇,就鼓动哥萨克参加他们的匪帮,废除余粮征集制。
1918-1919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上,却肯定了强制征粮的做法,于是征集额上升,有工人武装无偿征集粮食,基本上由中农,富农承担。
余粮征集制要求农民在留下口粮和种籽后,把其余的粮食统统交给苏维埃国家统一分配。
1921年春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开始,接着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废止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恢复商品流通。
建国初期,苏联政府关闭了粮食市场,由政府以强制政策征收粮食,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锐减。
同时,又推行配给制度,虽然解决了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对后来的影响深远。
总体来看,苏联推行的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粮食政策,没有很好地团结农民阶级。
形成了后来,重工轻农的格局。
观苏联的粮食政策,让人不由得想到竭泽而渔这句话。
苏联的政策正是最大限度的压榨农民,虽然这个政策有力的保证了粮食供应。
苏联与日本同样是优先发展工业的国家,但是苏联重工业似乎没有对农业产生犹如日本那样大的推动力,归结原因我认为还是余粮征集制度对农民的伤害太大了,因为靠行政命令几乎是没收农民的劳动成果使得农业几乎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
而与中国比较来说,苏联政府又没有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的收入。
最主要不同还在于苏联政府是关闭了粮食市场的,而中国和日本都没有取消粮食市场保证了粮食流通的活力。
同时,苏联政府的强制征收余粮是没有具体的限制的,而中国有统购统销的“三定”政策,日本有一批粮食法律作为保障。
没有限制的权利代替了法律的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三个国家在情景相似的背景下不同的应对措施,孰优孰劣,大家自有公论。
我也提出我的看法。
不难看出三国各有各的实际情况,应该说苏联在内忧外困内无粮草外无援助的情况下采取的国际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余粮征集制度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苏联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
但是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后来一系列问题。
中国的政策最符合农民的生产安排。
要保证了中国几亿人的饭碗,这不是简单的事啊,所以我国的粮食政策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优先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发展。
日本则集中力量发展重点产业。
重点突破的战略,对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来说不失为一种优秀的策略。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也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正确性。
三国的策略各有背景条件,各有千秋!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储备,我们从过往的历史中应该看到很多闪光点,有效的学习和利用这些优点将使我们有更加长足的进步。
Extract: The article has elaborated the food policyof Russia, China and Japan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 Comparing the Russia--stockup for food surplus policy, China national planed purchase and consumption policy, as where Japan has taken the pros of the three policies. Each policy is drafted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national condition.It also analyzes the advanthe advantage of China national planed purchase and consumption policy on boosting the activity and morality of the farmer compared to the disadvantage of Russia-stock-up-food-surplus policy,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key words: Russia-stock-up-food-surplus policy China national planed purchase and consumption policy Japan has taken the pros of the three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