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学案 第二章 光现象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 光现象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   光现象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一、光照投影问题1、晴天,在树叶茂密的树下阴影处,常可以看到有许多小亮斑,那么这些亮斑是()A.方形或长方形,它是太阳的虚像B.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方形或长方形,它是太阳的实像出题者原因:考查学生对光的传播与投影的理解,要求的等级是B级。

学生问题原因1.光源指正在发光的物体(如通电的灯泡)2.光的传播:①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最快3.0×105km/s(3.0×108m/s)气体>液体>固体③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是距离单位(9.46×1012m)④光的色散:复合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不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⑤物体的颜色:透明物质(透过相同颜色的光,吸收不同颜色的光)不透明物质(反射相同颜色的光,吸收不同颜色的光)D.颜料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二、光反射的特点应用1.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出题者原因:考查学生对光反射原理应用的理解,要求的等级是C级。

学生问题原因注:①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完成下列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5.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 ,SO 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 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 )三、光的折射1.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景物”实质上是( )A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出题者原因: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所引起的一些想象的理解,要求的等级是C 级。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光现象的章节,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详细内容涉及: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视深与视距。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幻灯片等。

2. 学具:学生用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彩虹、透镜成像等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3)光的折射:透镜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光的色散:彩虹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学生讨论:针对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举例说明。

(2)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3)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并解释生活中的透镜应用。

中考物理 第二章《光现象》教学案

中考物理 第二章《光现象》教学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光现象一、复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5.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二、复习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三、复习难点: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四、学习过程:【知识梳理】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 ),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 )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4.人们把(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 )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色。

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存法线的( );③反射角( )入射角。

6.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7.通常把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立()大的()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10.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

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

【典型例题】【例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解析:如图2—2所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对称法画出A 点的像点A′,连接A′B(提示:镜前是反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镜后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A′B与L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 OB的入射光线。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教具和学具]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课前准备]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光现象(二)[[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中考物理 光现象(二)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 光现象(二)复习教案

光现象章节(课题)名称光现象(二)学时1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过程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理解成像的规律会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探究加深认识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探究加深认识三个范围: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2f>v >f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v>2f f>u 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像大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①凹透镜的结构特点?②凹透镜的光学性质?怎样正确理解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三、凹透镜③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①凸透镜和凹透镜又是怎样矫正人眼睛的视力的?四、视力的矫正近视眼:远处的景物经晶状体成像后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所成的像后移至视网膜上.仔细研究实验步骤,考虑如何做实验远视眼:近处的景物经晶状体成像后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前移至视网膜五、透镜的组合1.望远镜(物镜、目镜)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4.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学生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11.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 cm B.10 cmC.30 cm D.15 cm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A.焦距大于30 cm的B.焦距小于30 cm的C.焦距等于30 cm的D.焦距等于15 cm的13.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 cm B.7cmC.10 cm D.20 cm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三、实验题1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先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16.某同学先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下图所示的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把蜡烛放在A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2)把蜡烛放在B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3)把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4)把蜡烛放在D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5)把蜡烛放在E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2f>v>f。

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案:第2章《光现象》

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案:第2章《光现象》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光现象》一、基本考点考点1:光的传播(重点)考点2:光的反射(重点、难点、热点)考点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考点、综合考点) 考点4:球面镜(难点)考点5:平面镜成像作图(综合考点)考点6:平面镜的应用(实验考点、综合考点)二、新题型展现新题型一:探究题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 为玻璃板,B 为点燃的蜡烛,C 是和B 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

(观察像的位置)(2)如果有3 mm 厚和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3)当把C 移到B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 都不能使C 与B 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没有放正)(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一两次不代表普遍规律,存在偶然性)新题型二:阅读理解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寻找“往日之光”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l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

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

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

把在这种地方放了l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

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

身居闹市,犹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光现象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光现象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光现象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光现象(一)南京民办旭东中学吴永余[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教具和学具]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课前准备]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光现象(二)[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中考物理 光现象(二)复习教案(2021年整理)

中考物理 光现象(二)复习教案(2021年整理)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光现象(二)复习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光现象(二)复习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光现象(二)复习教案的全部内容。

光现象章节(课题)名称光现象(二)学时1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过程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理解成像的规律会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探究加深认识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探究加深认识关键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放大、缩小)三个范围: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2f>v>f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v>2ff>u 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像大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①凹透镜的结构特点?②凹透镜的光学性质?怎样正确理解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三、凹透镜③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①凸透镜和凹透镜又是怎样矫正人眼睛的视力仔细研究实验步骤,考虑如何做实验的?四、视力的矫正近视眼:远处的景物经晶状体成像后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所成的像后移至视网膜上。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

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光现象复习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教具基础知识回顾1.利用激光准直表明光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举一应用这个原理的实例:______________.2.画出形成日食、月食的大致示意图,它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解释.3.光年是________物理量的单位,它等于光在_________内传播的距离.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_________m/s=_________km/s5.图2.2-3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装置,在图中,让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6.如右图,从A点射向O点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通过B点,则从B点射向O点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会不会通过A点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___的缘故,它_________(是,否)遵循光的反向定律.另一类反射称为_________,举一实例______________.8.图2.3-1是探究_______________的装置,怎样验证蜡烛的像与蜡烛等大________________.记下玻璃板前后两只蜡烛的位置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3-2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10.讨论P44中的”想想议议”,请你画图说明其中的道理.11.凸面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各举一应用: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的折射.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池水”变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14.电视机的遥控是用__________来控制的,用____________可以识别伪钞.归纳总结(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及练习(含答案):第二单元《光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及练习(含答案):第二单元《光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第二章 光现象四、知识梳理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规律现象 基本知识 凸透镜 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 基本知识 对光的作用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第二课时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是60°。

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

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复习

《光现象》复习教案[设计意图]这是光现象的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忆旧知,并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应用,通过讨论光从光源发出以后将沿不同的路径传播,是由于介质不同引起的,展开知识点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其应用。

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3、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5、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提问和学生相互讨论的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物理现象的习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通过本章复习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教学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情景设置:引入光的传播的复习(课件展示)二、课堂教学提出问题:光从哪里来的?(学生思考)归纳: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提出问题:光从光源发出以后,将沿何种路径传播?(学生思考,课件展示引入介质不同传播路径不同)(一)光沿直线传播提出问题:光沿直线传播满足什么条件?归纳: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学生思考得出)提出问题:你能举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实例吗?(学生活动举例)继续思考: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学生举例,课件展示以上两个问题)重点实例分析小孔成像与日食和月食(二)光的反射提出问题: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将如何传播?(学生思考)引入光的反射的复习1、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遵循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动画展示,完善该知识点)学生活动:练习画光路图。

(运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活动,指出存在的问题,便于更深入复习光路图)2、光的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生活动:设置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生活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者的异同点)(课件展示习题,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点)3、光的反射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展示回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学生活动:(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课件展示:潜望镜)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提出问题:光在透明的两种介质中怎样传播?(引入光的折射复习)思考并回答:光的折射规律(动画效果展示)2、光的折射应用学生活动:实例分析(解决相关光的折射问题)四、小结(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复习要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五、作业: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老师们为物理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3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 第二讲 光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 第二讲 光现象

母题4 (跨学科实践)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
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
识分析正确的是( C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
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图示
①反射面平整光滑
①反射面凹凸不平
特点
②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 ②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
③只能从反射光的方向看到物体, 且明亮、刺眼
③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相同点
①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光路可逆
现象举例
镜子、车尾灯、玻璃墙面的光污 染、反光的黑板
电影屏幕、看到黑上的字
母题2 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__行__发__光_____的物体,如太阳、电灯、萤火虫等。月亮不是光源。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理想模型) 3.光的传播条件:光可以在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光可__以_____在真 空中传播。 4.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沿__直__线_____传播。 5.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光年是长度单位。 6.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小孔成像成的是倒____立的实____像,像的形状与孔的 形无状关____;影子不是像。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不__点__燃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 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第二章《光现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第二章《光现象》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二. 教学重点、难点: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三. 知识点分析:(一)本章知识结构光现象光学基本概念光源光线光速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不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分类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颜色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三原色⎧⎨⎪⎩⎪⎧⎨⎩⎧⎨⎪⎩⎪⎧⎨⎪⎪⎩⎪⎪⎧⎨⎩⎧⎨⎪⎩⎪⎧⎨⎩⎧⎨⎪⎪⎩⎪⎪⎧⎨⎪⎪⎪⎪⎪⎪⎪⎪⎪⎪⎪⎩⎪⎪⎪⎪⎪⎪⎪⎪⎪⎪⎪(二)光学基本概念光学基本概念光源光线光速真空中的光速其它介质中的光速⎧⎨⎩⎧⎨⎪⎪⎪⎩⎪⎪⎪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的关键在于它的本身能否发光,很多物体看起来很亮,但是由于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如月亮。

光源能够向周围发出光束。

为了明确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就是一个物理模型——光线,其中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的,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一般情况下,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m /s 8,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光在年中传播34231c c的距离就是光年,因此“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光速远大于声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看远处敲鼓的人敲击动作与鼓声不合拍等现象都说明了这一知识点。

(三)光的传播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条件现象及应用光不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反射规律:两角相等∠∠反射光路可逆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所成像是虚像反射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r i=⎧⎨⎩⎧⎨⎩⎧⎨⎪⎪⎪⎪⎩⎪⎪⎪⎪光的折射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垂直入射时折射光路可逆折射现象⎧⎨⎪⎩⎪⎧⎨⎪⎪⎪⎪⎩⎪⎪⎪⎪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才会沿直线传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影子、日食、月食现象、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光现象》教学设计

《光现象》教学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江夏区大桥中学吴俊一、教学任务分析《光现象》这一章的内容在每年中考中都会以选择题和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比较重要。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本章的内容,但还没有构建知识框架。

基础一般的学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好的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在作业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因此,学生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现象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图。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和中考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重点复习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两个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让学生唤起回忆、澄清认识、建立联系、提升能力的复习目的。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首先通过一段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自制的知识树、知识抢答小游戏,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感受学习的乐趣。

通过老师补充讲解和板书,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知识点,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框架。

接着任务一和任务二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回忆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回忆实验步骤过程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小组互助的基础上,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和归纳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表述能力,进行物理思维训练,使学生在积极参入中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突破复习重点。

再通过任务三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最后当堂检测的四个中考真题,是对例题的跟进训练。

利用习题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

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的思维和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也进一步突破复习的重难点,完成复习目标。

光现象 复习 教案

光现象 复习 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光现象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对于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光现象的基本理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以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及相应的书写工具。

2. 光线、镜子、玻璃杯、水、彩色纸等实验材料。

3. 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一张彩色纸,将其放在阳光下,观察纸上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过哪些光现象?请举例说明。

知识巩固:1. 复习光的传播:通过展示光线在直线传播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2. 复习光的反射:使用镜子和光线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光的反射现象,并引导他们总结反射规律。

3. 复习光的折射:利用玻璃杯和水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光的折射现象,并引导他们总结折射规律。

实践探究:1.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光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讨论观察到的光现象及其解释。

知识拓展:1. 引导学生观察和解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彩虹、光的折射现象等。

2.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课堂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

2. 强调学生对光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光现象。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一个光现象,并写下自己对该光现象的解释。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光现象实验,如光的干涉、衍射等。

2. 引导学生学习光的波动性质,深入探究光的本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评估他们对光现象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光现象的解释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
例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针对练习】如图所示,一直角三棱镜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从AC边又射入空气中,请画出从AC边出射的光线。
三、平面镜成像
1、原理:光的
2、成像特点:a.像和物体的大小
b.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c.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d.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教学
环节
措施矫正














(2)应用:⑴利用红外线来诊断病情。
⑵制成红外线。⑶利用红外线进行。
⑷利用红外线物体。
2.紫外线作用或应用:
⑴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促进身体对的吸收。
⑶两角关系: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光线法线。
b.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光线法线。
光从空气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
C。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
(或)
2.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像,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知识点四:物体的颜色
例4.夜晚的剧场,一舞蹈演员身穿蓝色毛衣、白色裤子表演,当红色聚光灯投射到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演员的毛衣颜色为______________色。当灯光射向演员,观众就能看见她,是因为灯光在演员身上发生了____________。
练习: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例2.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 1m B. 1.5m C. 2m D. 3m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措施矫正






穿





【针对练习】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中考复习教学案
教师:第周第节年月日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措施矫正

流展Leabharlann 示⌒任务







e.像物左右
提示: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3、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应用:、手电筒、
汽车头灯
4、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应用: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
⑴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⑵两线异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两侧。
⑵利用紫外线。
⑶紫外线能使发光,可以用来设计防伪措施。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针对练习】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3.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速
度最,为C=m/s,(2)光年: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
(2)两线分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入射角。
(4)光路可逆: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2.反射分类:反射和反射,都(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白色物体:反射色光,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为反射的色光
的颜色。
(4)黑色物体:吸收色光,黑色物体看到的始终为黑色。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1)特点: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即热作用越。
课题
第二章光现象
课型
复习
教学
目标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理解并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应用作图,能解释有关现象。4.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及应用作图。5.知道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的颜色
难点
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作图和物体的颜色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措施矫正
激情导入














知识清单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应用及现象: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成像,
激光准直,排队看齐,射击瞄准。
3.现象:①折射使池水看起来变了②玻璃砖使钢笔“”了③水中的筷子变了④海市⑤雨后彩虹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1)定义:用将太阳光(白光)分解为,,黄,绿,,,七种色光的现象。
(2)原理:光的。
(3)色光的三原色:、、.
(4)颜料的三原色:、、。
2、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色光决定的。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
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感悟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