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word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和围手术期处理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和围手术期处理
逆行感染。
保存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 起胆管上皮细胞和胆管
血管丛的微循环损害,导致胆管坏死和狭窄,因此供 肝冷缺血时间尽量控制在8 以内。 h 关于器官保存液的 选择,目前国内多采用U W液或H K液, T 两者对肝移 植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未见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总结 经验。关于肝脏血流再灌注时机的选择,我们以前在
吻 合下腔静脉和门 静脉后就进行肝脏血流开放。但有
些学者认为血流开放后肝脏的温度恢复,而胆道由于 以动脉血供为主,因此仍处于热缺血状态。考虑到热 缺血对胆道的损伤较大,我们目 前在完成门静脉和肝 动脉重建后再进行血流开放,旨 在减少胆道并发症的
发生。
4其它: , 巨细胞病毒感染和A O B 血型不符认为是 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的原因之一。急性排斥反应中的 胆管上皮损伤同样可以引起缺血性胆道病变,导致非 吻 合口 胆道狭窄。我们经回 顾性分析也发现移植早期 肝动脉血流异常、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急性排斥反应是
e u.n d c
过程中 也必须重视肝动脉的吻合, 使供受体肝动脉管径
万方数据
中华肝脏病杂志20 年3 05 月第 1 卷 期 C i J pt , r 20 , l , . 3 第3 hn H a l Mac 05 V 1 N 3 e o h o 3 o
匹配, 合时 吻 对位良 同时注意保护动脉内 在供 好, 膜。
胆道并发症的高危因检查:约5%的胆道并发 . 0 症发生在术后3 个月, 故肝移植术后早期应严密行肝功 能监测。若患者出现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碱性磷酸 酶和 Y 谷氨酞转肤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 一 尤其当 后三者升高程度与氨基转移酶升高程度不成比例时,
met cmpi t n i te r prt e r d l e ta s n o o l ai s h p i eai p i o i r n- f c o n e o v e o f r v pa tt n H N S usn WU n lnai Z E G - , Ja . o h e i [ e w rs e t npat in C mpi t n, a at K y d] Lvr sl a o ; l a o sbl r t c o i r a nt o ci iy r i [ i t to ' a d es p r e t H p tbl r S rey Fr a h rs rs] D at n o eao iay g r, s u d e m f i u Frt iae H si lMe ia S h o o Z ein U ies y i Afl td pt , dc l o l hja g vri , s f i o a c f n t

再谈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再谈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研 究课题 曾荣获 “ 国家科 学技 术进步二 等奖” 、“ 教 育部科 学技 术进步一 等奖 ” 、“ 广 东省科 学技 术进 步一 等奖” 、“ 广州 市科 学技 术进步一 等奖” 等 。 同时还获 “ 中 全 国卫 生 系统 先 进 工作 者” 、“ 第二届 中国 医师 奖” 、“ 第四届柯麟 医学奖”、“ 中国 医院 ‘ 先 声杯 ’ 突出贡献奖和优 秀院长” 、“ 广 东省丁 颖科技 奖”及 “ 广 东省 医学会 突 出贡献 专家奖” 等 荣誉 称号 。主 编专著有 《 移植 肝脏病 学》 、《 消化 外科手 术 图谱 》 ;作 为副主编 出版专著 有 《 临床肝脏 移植》 、《 肝脏 移植理论 与 实践》 、《 胃 肠 外科》 、《 门诊 外科疾病诊 断与 治疗》 等。
【 中图分类号】R 6 1 7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7 4 4 5( 2 0 1 4 )0 1 — 0 0 0 1 — 0 3
作者简 介 :陈规 划 ,男 ,教授 、博 士生 导师 。主要从 事普 通 外科及 器 官移植 的临床与基础研 究 。现任 中山大学 附属 第 三 医院院 长、广 东省 器官
移 植研 究 中心主任 、 中山大 学器官移植研 究所所 长、广 东省肝 脏 疾病研 究 重点 实验 室 负责人 。兼 任 中华 医 学会 外科 学分会 常委 、外 科 手 术 学组 组
长 ,中华 器官移植 学分会 常委 、肝移 植 学组副 组长 ,广 东省 医学会 外科 学 分会 主任委 员 ,广 东省 医学会 器官移植 学分会 名誉主 任委 员,广 东省 医学 会 常务理事 ,广 东省 医师协会副会 长 ,广 东省 医师协会 器官移植 医师分会 主任委 员,中国人 体 器官捐献专 家委 员会委 员,国 家 目然科 学基 金评 审 专 家。兼任 《 器官移植 》 、《 中华肝脏 外科手术 学电子杂 志》 、《 新 医学》 总编 辑 ;《 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 、《 中华消化 外科 杂志》 、《 中华普 通外科 学文献 :

肝移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肝移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肝移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措施肝移植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术,当患者肝脏出现严重疾病或功能衰竭时,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虽然肝移植的成功率逐年提高,但是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肝移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防治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术后护理1. 观察术后情况肝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留在医院接受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2. 给予适当的营养肝移植患者术后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在术后第一天到第三天,以胶体、葡萄糖为主,控制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从第四天开始给予口服营养,如丝氨酸、天冬氨酸、硫酸软骨素等,并逐步增加能量,使患者尽早进食。

3. 防止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必须及时防治。

如术后腹胀需及时排便、抗感染、预防肝性脑病等。

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定期给予抗排斥治疗,以支持患者免疫系统。

二、防治并发症1. 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容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为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因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手术后期,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治疗。

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保持空气新鲜。

2.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病症,表现为意识障碍、手足不协调等症状。

肝移植后的患者,由于药物免疫抑制作用,容易出现肝性脑病。

因此,医生必须定期检查患者肝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尽量避免出现肝性脑病。

3. 血管血栓形成血栓是指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的一种疾病。

肝移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栓形成,特别是在静脉同用、腹腔内出血的患者。

因此术后需配合抗凝治疗,避免血液凝固,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测相关的血凝指标。

三、生活上的建议1. 合理的饮食术后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关键。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肝移植手术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可以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但是术后胆道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胆道并发症包括胆道狭窄、结石、胆管炎等,不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肝移植的失败。

因此,了解胆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

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肝移植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0%-30%,其中以胆道狭窄最常见,约占40%左右。

胆道狭窄的发生率最高的是肝移植后6个月至1年期间,但此后的2-3年内也有可能发生。

其他的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5%以下。

胆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1.手术因素手术因素是引起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术时的操作技巧、手术时间、手术对肝的破坏程度等都会影响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般认为,手术时间超过10小时、肝切开时间较长、术中出现大量出血等都会增加胆道并发症的风险。

2.受移植肝的质量受移植肝的质量也是胆道并发症的一个风险因素。

在肝移植前,医生一般会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移植的肝脏。

如果受移植肝的质量不理想,比如存在肝内胆管异常、肝门静脉压力过高等情况,胆道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3.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也是引起胆道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免疫抑制药物可以防止移植物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攻击,但同时也会削弱宿主的免疫系统,使病人容易感染和出现其他并发症,包括胆道并发症。

4.病人的个体因素病人的个体因素也会影响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比如,病人身体虚弱、有其他慢性疾病、年龄较大等因素都会增加胆道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术前是否存在胆管损伤、胆管感染等情况也会影响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何降低胆道并发症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当的受移植肝在肝移植前,医生需要评估捐献者的肝脏质量,选择适合移植的对象。

如果选择失误,移植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胆道并发症。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81例报告)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81例报告)

25 0
的影像分型 、 分期, 可以制定更为科学的手术方案 , 更 有把 握 的估计有 效 切除率 , 少盲 目的手术探 查 。 减
本 组资 料提 示 , I 合 MR P对 肝 门部胆 管 癌 的 MR 结 C
2 黄志 强, 主编.胆道外科 [ .山东科 学技术 出版社 ,00:0 M] 20 80—
位 植人 。供 肝热 缺 血 时 间 3~ i , 均 4 mi 冷 7mn 平 n, 缺血 时间 4~ 3h 平均 6h3 n 2 , 0mi。全 组采 用 原位 植 人术 式 。手术 时 间 5~1 , 0h 平均 8± . 。无肝 0 5h
植疗 效及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的重 要 因 素 。我 院 自 20 02 年 至 20 06底 已成 功 实施 8 1例 肝 脏 移 植 手 术 , 总 现
维普资讯
肝胆外科杂志 2 0 0 7年 6月第 1 5卷第 3期
Jun lfHp tb i ySre ,o,5 N . ,u .0 7 ora eaoia ugr Vl1 , o3 Jn 20 o lr y
外科 杂志,0 3,1 5 3 1 2 . 20 1 ( ):2 —3 2
()1 1 : 1—1 . 4
况 以及肝 内胆管 的继 发 改变 十分有 利 。正确估 价 肝
门胆 管癌 的大小 、 型 以及 侵犯 范 围 , 肝 门胆管 癌 分 对
5 Mi m t R, a aa a S Z K H、S晒 clra n f ir a— z oo K w rd , U U u u a t t t l .Cr e me o h a
1 黄 志 强 , 门 部 胆 管癌 外 科 治 疗 — — 我 们 要 走 向 何 方 [ ] 肝 胆 肝 J?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方哲平,蔡柳新,王爱东,杜学峰,郑树森【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3例患者通过mrcp和ercp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微创治疗1例1年后死亡,2例随访2年仍健康存活。

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没有与肝动脉相关胆道并发症发生。

热缺血时间&5 min,冷缺血时间&12 h,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呈明显升高倾向。

结论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修肝时肝外胆管的血供和警惕变异血管的存在,不放置t管和肝动脉、门静脉同步开放可显著降低胆道并发症。

mrcp、ercp和肝活检是早期诊断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内镜微创和再次肝移植则是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外科手术异体肝脏移植术广泛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徘徊在7%~30%[1-2],如何预防胆道并发症对提高肝移植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笔者对我院24例异体肝移植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间,我院共进行24例异体肝脏移植术。

其中19例原位肝移植,5例背驮式肝移植;年龄33~67岁,男性22例,女性2例。

所有病例均为尸体供肝移植,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8 min,冷缺血时间为3~15 h。

24例均采用胆总管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其中3例放置t管引流,均在术后3月拔除t管。

1.2 病例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标准,本组3例发生胆道并发症,该3例热缺血时间约为8 min。

全组有2例有副肝左动脉,经整形吻合到脾动脉,1例副右肝动脉整形吻合到脾动脉。

无肝动脉狭窄或肝动脉血栓形成。

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溶栓治疗治愈,乙肝复发2例。

2 结果本组2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12.5%,无肝动脉血供的胆道并发症。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肝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许多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但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时仍然需要遵循严格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肝脏移植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并提供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恶性高血压:肝脏移植手术可能引起恶性高血压的发生,在围手术期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如出现高血压时,可给予有效降压药物治疗。

2. 出血:围手术期出血是一个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和处理出血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出血点,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并及时补充输血和凝血因子。

3. 血栓形成:术后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围手术期要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常用方法包括提前行肝素抗凝、早期床上活动、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给予溶栓治疗。

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移植器功能障碍:是移植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移植肝功能不良。

为预防移植器功能障碍,首先需要保证捐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肝脏匹配程度高;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要细致检查器官质量和功能;最后,在围手术期及时处理和调整用药方案。

2. 导致感染的并发症: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脏移植术后的感染风险较高。

为了预防感染并发症,应该加强患者对感染的预防认识,提升个人卫生意识;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及时监测和处理可能感染风险的因素。

3. 急性排斥反应:这是肝脏移植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为了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在术后需严格按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并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与器官状态。

4. 移植肿瘤复发:有些肝硬化伴随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后仍然有可能出现新的癌症发生或旧癌症复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选择合适的候选者时必须进行详细评估和筛查,并定期进行随访。

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肝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

但是,肝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肝移植后的并发症入手,探讨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一、肝移植后的并发症肝移植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肝移植手术后,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病菌和病毒,特别是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

这些病毒会进一步破坏已经受到损伤的免疫系统,导致严重的感染。

2、排异反应:在肝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新的肝脏,导致排异反应。

严重的排异反应会导致新肝脏损害、感染等问题。

3、肝动脉狭窄:肝移植手术后,由于肝动脉供应的血流不良,会导致肝动脉狭窄,进而导致肝功能受损。

4、胆道问题:在肝移植手术中,有时需要重新连接胆管,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问题,导致胆管并发症,包括胆汁淤积和感染等问题。

二、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因此,肝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肝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1、感染的防治肝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包括:(1)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洗脸、洗头等,以防止感染病菌和病毒。

(2)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物品:患者应避免与有病毒和细菌的物品接触,如废弃物、毒品、痰液、尿液、血液等。

(3)预防疫苗接种:患者可以接种肝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2、排异反应的防治在肝移植后,防止排异反应的方法包括:(1)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一种药物,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防止其攻击新的肝脏。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可以发现排异反应的早期征兆,为及时处理提供机会。

(3)合理饮食和锻炼: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排异反应的程度。

3、肝动脉狭窄的防治肝动脉狭窄的防治方法包括:(1)手术修复:对于肝动脉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应进行手术修复,以缓解其症状。

(2)定期检查: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状况,及早发现肝动脉狭窄问题。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研究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研究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研究第一章引言肝脏移植是一项重要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手术,尽管肝脏移植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手术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并发症。

肝脏移植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肝移植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2.1 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肝脏移植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然而,输血也可能导致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形成和感染等。

其中出血是术后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3%~22%,并且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2 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移植后早期移植器官功能障碍(primary dysfunction of transplanted liver, PDF)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特征,其发生率高达20%~30%。

有研究表明,代表性的PDF的相关因素包括脂质过氧化和有氧代谢损伤。

2.3 术后感染患者术后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一个主要来源。

感染会增加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调整移植器官功能和不良结局的风险,并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感染的发生率也可能是由于手术中伤口负压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导致的。

第三章肝脏移植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3.1 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术前评估和合理的输血是预防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手术中,应限制输血量并尽量避免使用过期的血液制品。

术后,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症状,必须立即进行干预治疗和护理。

3.2 移植器官功能障碍对于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肝脏移植前的分析与评估,使得适当地选择适应症患者进行手术;另一方面,在手术中应尽量减少肝脏的冷缺血时间,避免肝移植手术中出现不必要的低血压和其他休克情况。

3.3 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手术中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感染防病意识,严格手卫生措施,减少手术感染等情况的发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化疗药物,以及积极补充营养等也都是防治肝移植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预防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预防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预防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当病情发展到晚期,肝移植往往成为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选择。

然而,肝移植术后并非一劳永逸,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并发症的风险。

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感染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

预防感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细菌的侵入。

其次,术后要加强病房的消毒和管理,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环境清洁。

患者自身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

在饮食方面,要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

对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在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

定期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如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等,以便及时发现免疫功能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急性排斥反应通常发生在术后的数天至几周内,而慢性排斥反应则可能在术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

为了预防排斥反应,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转氨酶等,以及通过肝穿刺活检等方法明确是否存在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是预防排斥反应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并在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浓度进行调整。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

三、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肝动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狭窄等。

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移植肝失功。

预防血管并发症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精细操作,确保血管吻合的质量。

肝移植术后难治性胆道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肝移植术后难治性胆道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1 概况国外各大移植中心报道的成人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8%~50%,相关的再移植率高达6%~12.5%。

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道狭窄、胆漏、胆道结石和壶腹部功能障碍等,其中胆道狭窄和胆漏最为常见,约占70%。

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胆道重建技术、肝动脉血供不良、冷热缺血时间过长、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abo血型不符、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2]。

目前,以放射/内镜技术为主的胆道并发症的综合诊治体系已初步建立,大多数胆道并发症可获得有效诊治。

然而,临床上一些难治性胆道并发症患者预后严重不良,尤其对于缺血型胆道病变(ischemic type biliary lesion,itbl),反复介入治疗无效,移植肝极易发生不可逆性衰竭,再次肝移植难以避免[1,3]。

2 不断改进胆道重建技术外科思维和技术的不断完美、求精是肝移植疗效的保证。

胆道重建一直是肝移植术中最薄弱的环节,喻为“阿基里斯之踵”,直接影响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生存率。

目前,胆管端端吻合术是主流术式,即使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是活体部分肝移植,许多中心也已从经典的胆肠吻合术转为胆管端端吻合术。

无论是间断还是连续吻合技术,首先都需要术者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作为保障,既保证胆道血供,又充分把握对位和弛张[4-6]。

目前多数中心已倾向于放弃胆道重建中的“t”管和内支撑架留置。

本中心自2002年起即不作“t”管引流。

2003年创新性施行前壁间断、后壁连续的胆总管端端吻合技术,并于2004年起采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时开放移植肝灌注。

胆道重建技术屡经改良,使得胆道并发症总发生率降至目前的5.8%。

由于尸体供肝短缺,活体部分肝移植数目逐步增多,供肝获取中胆道解剖更趋复杂,胆道重建的技术难度进一步加大,移植外科医生面临更高的技术挑战。

我中心利用术前磁共振胆道成像与术中胆道造影等技术,全面了解多个胆管开口的引流范围,对于管径过细、引流范围较小者,将其闭合;对于数个毗邻紧密的胆管,实施胆管成型术以获得单一吻合口。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
an d 1 by secondary liver t ranspla n tation due to extensive intrahepatic biliary ischemic injury.1 1 cases were
【Abstract】 Obj 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M 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4 patients with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First Afi 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 edical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07 to Aug u st 2017 w 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inform ed consents of all patients were obtained and the local ethical com m ittee approval w as received.Am ong 14 patients,1 1 cases w ere m ale and 3 w ere fem ale,aged 22-64 years with a median age of 45 years.The allogeneic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 m ed.The bile duct end·to—end an astomosis was applied.The diagnosis,treatm ents a n d prognosis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were summ ariz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iliary tract complications af 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董长城【摘要】@@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总发生率一般在7%~34%.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过80%,然而胆道并发症仍然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死亡原因,占15%~34%.【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2【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肝移值;胆道并发症;预防措施【作者】董长城【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

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总发生率一般在7%~34%。

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过80%,然而胆道并发症仍然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死亡原因,占15%~34%。

对这一问题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及有效预防的探讨,直接关系到肝移植的预后,是非常有必要的。

包括胆漏、胆管狭窄(吻合口、非吻合口)、胆管树胆泥形成和胆道感染,是造成肝移植失败及影响存活率的重要原因。

胆道重建一直被视为肝移植中最薄弱的环节。

胆道并发症在活体供肝、劈裂式供肝、多米诺供肝和传统全肝移植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6%、40%、12%、8%[1]。

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病人中有 9.6%的病人死亡,8%的病人移植物失功[2]。

因此,预防和治疗胆道并发症对提高肝移植术的疗效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预防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病因诊断1.1 胆漏绝大多数胆漏见于胆总管端端吻合口,主要是吻合有张力或缝合技术不完善所致,常引起T形管一臂滑脱,其旁有大量胆汁漏出[3]。

胆漏也可以发生于拔除T形管时(术后2~3周),系由于置放的T形管属塑料制品局部不形成粘连,T形管拔出后,胆汁可漏至腹腔,引起急性胆汁性腹膜炎。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对策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对策

内容摘要: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34%,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是肝移植后居第2位的主要并发症[1]。

随着对该并发症的进一步认识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外科技术原因造成的吻合口、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非外科技术原因造成的胆道并发症变则成了主要类型。

因此,被称为“阿基里斯之踵再现”。

1 与外科技术相关的胆道并发症与外科技术相关的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管端端吻合口狭窄、胆漏、胆肠吻合口狭窄、肝门部胆管狭窄及t管相关并发症等。

胆管端端吻合口狭窄文献报道发生率为8.7%~18.2%[2-4],特别是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高达32.6%[5]。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吻合口胆管断端缺血,特别是供肝胆管断端血运不良。

这多发生于供肝修剪过程中胆管游离过长,或修剪过程中损伤供应胆管的小动脉支,或供肝、受者胆管断端间距过长、重建后张力过大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端端吻合口狭窄。

因此,修剪时应注意两者间距,避免重建后张力过大。

重建时,应尽量保留供肝胆管,剪除多余的受者胆管;供肝、受者胆管断端切缘应见到明确的出血;供肝肝门部组织不宜修剪过多,防止损伤胆管的小动脉支。

(2)胆管吻合技术缺陷,随着胆道重建技术的进步,此种原因造成的狭窄已不常见。

其多发生于胆管直径过小或供肝与受者胆管直径相差较大时。

另外,缝合时缝线牵拉过紧、针距或边距不合理、缝线选择不适当等,也是引起吻合口狭窄的因素。

针对上述因素,重建时对于供肝、受者胆管直径相差较大的病例(往往是受者胆管直径远大于供肝直径),可将供肝胆管与切缘垂直切开3~4 mm,与受者胆管行整形吻合。

缝合时缝线不宜牵拉紧,针距、边距控制在2~3 mm为宜。

目前较为常用6 0 pds缝线,以减少局部化学反应。

(3)吻合口局部及周围炎症反应,常发生于出现胆漏的患者。

胆漏时吻合口局部因炎症反应而充血、水肿,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吻合口狭窄。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241例肝移植病例分析)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241例肝移植病例分析)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241例肝移植病例分析)史永照;郭闻渊;傅宏;丁国善;王正昕;李先兴;倪之嘉;傅志仁【期刊名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26)8【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9月施行的241例次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35例次胆道并发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

结果:本组原位肝移植患者女性占13.69%(33/241),男性占86.31%(208/241);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52%(35/241),分别为胆泥形成、非吻合口狭窄各8例,胆漏、胆栓形成各7例,胆道狭窄5例。

女性患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7/33),胆道并发症后再移植率为3/7;男性患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28/208),胆道并发症后再移植率为7/28。

35例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16例,未留置T管引流19例。

治愈24例,好转3例,死亡8例(22.86%)。

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病因机制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探讨,供肝获取早期用林格液充分灌洗胆道和供肝修整及胆道重建时有效保护胆道血供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非吻合口狭窄保守治疗效果差,再次肝移植可能是唯一选择。

【总页数】3页(P944-946)【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并发症;胆道【作者】史永照;郭闻渊;傅宏;丁国善;王正昕;李先兴;倪之嘉;傅志仁【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06【相关文献】1.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附56例分析 [J], 孙道;齐海智;贺志军;胡伟2.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10例临床分析) [J], 陈规划;陆敏强3.再次肝移植的胆道重建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99例临床分析 [J], 张雅敏;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澄;蒋文涛;张建军;沈中阳4.肝移植的胆道重建方式及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269例分析 [J], 胡红星;何晓顺;朱晓峰;马毅;王东平;王国栋5.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附43例肝移植报告) [J], 傅宏;傅志仁;丁国善;王正昕;张建军;倪之嘉;郭闻渊;施晓敏;胡志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脏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肝脏移植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却非常高,给术后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从胆道并发症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胆道并发症的定义胆道并发症是指肝脏移植术后肝管、总胆管、囊管、胆总管和胆囊等多个部位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其中以胆总管狭窄、胆总管结石和胆汁漏为主要表现。

胆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肝脏移植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切断一些胆管,然后再将新肝脏移植到患者体内。

因此,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时对胆管的切断和缝合工作密切相关。

另外,肝脏移植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得免疫系统被抑制,患者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胆道感染也很容易发生。

胆道并发症的预防1.术前评估。

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胆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

2.术中操作。

术中要进行细致的手术操作,注意缝合质量、缝合位置和缝合方式,避免对胆管造成损伤。

3.术后药物治疗。

肝脏移植术后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

同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预防胆道感染。

胆道并发症的治疗针对不同的胆道并发症,治疗方式也不同:1.胆总管狭窄。

可以进行内镜下支架置入、贝吉特氏吻合术、肝内胆管成形术等治疗。

2.胆总管结石。

可以考虑行内镜下透皮经皮穿刺胆道结石碎石术、胆管照射、胆管扩张术等治疗。

3.胆汁漏。

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内镜下胆道介入治疗、再手术治疗等方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胆汁漏是肝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

总结肝脏移植术是治疗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因此,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术中应进行细致的手术操作,术后要规范用药,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应对各种并发症。

只有这样,才能使肝移植手术发挥最大的效果,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吕立志;胡还章;谈景旺;杨芳;张小进;张绍庚;江艺【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38)2【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3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17.9%);其中单纯胆瘘5例,早期胆瘘术后4个月出现肝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1例.7例中1例死于胆瘘继发严重的腹腔感染,其余6例经治疗痊愈.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应注意预防;改进胆道引流方式可显著降低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总页数】2页(P205-206)【作者】吕立志;胡还章;谈景旺;杨芳;张小进;张绍庚;江艺【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R657.4【相关文献】1.成人DCD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分析 [J], 谢泽荣;刘非;罗艳丽;肖凤鸣;刘琴;马颖;李霞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作用——与胆道造影术对比性研究60例分析 [J], 陶力;郑丰平;梁艳娉;林显艺3.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J], 张生彬;张阳德;赵金4.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王宁5.ERCP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 [J], 郭亚飞;黄德好;吴维;黄强;刘连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毕业论文作者:史宪杰周宁新纪文斌陈永亮段伟东杨滔董家鸿黄志强
【关键词】肝脏移植;胆道并发症
【Key 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
1 资料和方法
1.1 1般资料
1.3 术后处理
应用FK506或环孢素A、骁悉和强的松3联或2联抗排斥治疗。

围手术期常规
抗感染、抗病毒、适当抗凝,同时加强利胆和保肝对症治疗。

乙肝病毒阳性患
者术后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加小剂量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术后超声、CT、MRI、胆道造影和血清学等检查了解移植肝脏形态、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在供肝的获取及再灌注损伤保护、肝动脉和胆道重建
等技术性因素;排异、感染等非技术性因素均需要进1步探讨。

3.1 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图2 肝移植术后7 d,腹腔动脉造影示肝动脉吻合口栓塞,肝功能异常图3
肝动脉栓塞经溶栓后再通并置动脉内支架,肝功能逐渐恢复
图4 单纯吻合口狭窄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球囊扩张图5 肝移植术后经手术取出的胆道铸型
3.2 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