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上册七年级全册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二章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二章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
• • 地球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赤 道略鼓两极稍扁 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平均半 径是6371千米; 赤道周长是4万 千米;地球表面 积为5.1亿平方千 米。 3、地球是球体 的证据



月食 登高望远
麦哲伦环球航行
二、经线、纬线、经纬网
公转
自转方向
N
S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夏至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A )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的形成 D.五带
图中日本是 白天 ,印度是 黑夜 (白 天、黑夜)。此时,北极圈上出现极昼 现 象,由此判断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济 南是 夏季 季节悉尼是 冬季 季节。
A 1200E、700N B 1200E、纬度00
90 70 30 0 30
C 1200W、700S
70 90
a.经纬线的特点 b.判定点的位置 2、地球仪 c.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d.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90º 高纬度
60º N
中纬度 低纬度
30º N
0º 30º S 60º S 90º
下列四幅图中的 P 点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 A 北半球,低纬的是 ( )
赤道以北为北纬,代号为(N),越往北度数越大
N N N

S S S
赤道以南为南纬,代号为(S ),越往南度数越大

• 几条重要的纬 线 • 00 是最长的纬 线,是南北半 球的划分界线; • 300是中低纬 的分界线; • 600是中高纬 的分界线; • 900为南北极 点; • 23.50为回归 线,是热带、 温带的分界线; • 66.50为极圈, 是温带、寒带 的分界线.

【人教版】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总复习教学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总复习教学课件(含答案)

3、地球的最|||大周长为_______千
(一 ) 纬线和 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 )所有的纬线都是 圆 ; (2 )所有纬线的长度 不相等; (3 )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 2、纬度: (1 )赤道的纬度是 0度; (2 )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90度; (3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 增大 (4 )北半球是北纬 ,用 表N示; (5 )南半球是南纬 ,用 表S 示 .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 0°~30为°低纬度; (2 ) 30°~6为0°中纬度; (3 ) 60°~90为°高纬度 .
成5. 地两球半仪.这是两人条们线模度仿数__之地__和球__为的_形__状180,.按°照一定的比例把 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____模__型. 6.地球上并不存在 _地__轴___ ,它是人们假想轴 .地轴与地 球外表相交的两点 ,叫_____两_ 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的点 叫_____北_ 极,相对应的叫______南,是极地球的______ .南点
南、|北||回南归线界 最|||长
限是__________最 长_||| .
3月21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极昼
白昼最||| 长 极夜
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 最|||短
昼最|||短夜 直最射||南|长回归线
12月22日
极夜 白昼最||| 短
极昼
9月23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示 高原、山.地、丘陵
高山
雪线以上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专题复习
大洲和大洋
1.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南、北 )半球 ,
海洋大都分布在 南 (南、北 )半球; 2.北极周围地区是一片 海洋 (海洋、陆地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另外,纬度和经度的共同规律是:度数越大,13长度越短。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14
赤道所在的位置
15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分界线:赤道
16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半圆。 2.条数:无数条。 3.指示方向:指示南北。 4.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22
练一练1
140 120 100 80
160
60
0
40
20
20
40
180
60
160
80 100 120140
40
20
0 20 40
A:_4_0_°__N_,__ 40 °E.
B:_0_°__,__8_0_E_. __ 23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 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纬度40 °的地方 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 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12
纬度的了解
纬度:
赤道
90度
1.范围: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赤__道___为中心,向__南__向__北_
(递增/递减)_递__增__至__9_0_°_____
__。
3. __南_纬_____(N) _北__纬_____(S)Biblioteka 分界线——赤道0°
90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共49张PPT)
八年级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1课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知识结构
不均
三 七
南极洲
亚洲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太平洋 大西洋
三 分 陆 地 七 分 海 洋
那我们陆地就只 占29%了
听老师说是71% 陆 地
把地球从任意角 度平分两半上看:
海洋多于陆地 ________________



⑥ ⑨
④ ② ⑩




将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点击到图中相应位置 非洲 北美洲 太平洋
亚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大洋洲 格陵兰岛
欧洲
大西洋
北冰洋 北美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南美洲 欧洲 非洲 印度洋 大洋洲 南极洲
亚洲
读图回答: 1、七大洲中哪些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在西半球? 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哪些在北半球、哪些在南半球?
主要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有:南、北美洲/ 主要在北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主要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大洋洲 非 洲 欧 洲
正确答案的个数4—5个。 你们与地质学家仅有一步之差,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恭喜你!全部正确! 你们已经具备了地质学家的潜质!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地壳活跃。
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2 世界的地形 课件03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2 世界的地形 课件03

大致位置
①亚洲中南部
欧洲南部
③北美洲西部
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欧洲东部 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
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 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渔业、石油、 天然气
大陆架
(最浅)
洋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
完成表3.3。
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深度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200米以内 从数百米陡增到数千米 通常超过6000米,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
4000~6000米
洋中脊
脊顶水深一般为2000至30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
读下列地形类型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题。
新生海底 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最深)
大西洋中脊
又称中大西洋海岭,是一条位于洋盆中部 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也是 人们发现的最大山脉,总长度达16000公里, 平均宽度达1200公里。大西洋中脊自北冰 洋海域(87°N)经冰岛向南延伸至赤道地 区,随后继续弯曲延伸至南极附近的布维 岛海域(54°S),它几乎从地球的最北端 呈“S”形一直延伸到地球的最南端。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 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2. 认识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地球上是山高还是水深?
计算:地球表面最高点和最深点的 相对高度是多少?
8848.86 -(-11034) =19882.86米
判断A、B、C、D各点所在的位置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一)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一)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C
(2022·湖北·仙桃荣怀学校八年级期中)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雨量接近2000毫米地区的森林。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 B.中纬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C.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 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7.关于图中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地区在南美洲 B.该区域没有地中海气候
PART TOU
课标要求
KE BIAO YAO QIU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课标要求 1
课标要求 2
阅读某地区气温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第二节思维导图
气温的变化
知识梳于甲、乙两条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沿岸人口比乙河沿岸多 B.甲河比乙河长度长
C.甲河比乙河水量大 D.甲河比乙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2022·山东·德州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期中)读“非洲地形图和马达加斯加岛A、B两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气温的分布
知识梳理
ZHI SHI SHU LI
考点2: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气温一般从低纬向高纬 。
位置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位置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约 0.6℃
A
B
B.
(2022·广西梧州·七年级期中)2017年8月23日12时50分前后,台风“天鸽”在我国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录,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4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家住在梧州市的小红想详细知道台风登录地点与自己家乡的相对位置,应该查阅(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广东省地图 D.梧州市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3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7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 积5.1亿平方 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0°——90°
0°——180°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 向北,递增至90度。 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式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半球
34
(1)昼夜交替
35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 (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36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37
天安门广场升旗
38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7
180度 经度的了解
0度经线以 西称西经, 用“W”表 示。
经度:
1.范围:0°~ 180°
2.变化规律:以__本__初_子__午__线__0_度____ 为中心,向_东___向_西___,_递_增__至__1_8_0度 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复习课件

第7页
模块二 世界地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 地理
考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人种及其分布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等 东亚、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洲部分地区
第8页
模块二 世界地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 地理
第 27 页
模块二 世界地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 地理
3.(南充,4题,4分)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D.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 C)
第 28 页
模块二 世界地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 地理
第 14 页
模块二 世界地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 地理
(5)有些地区的民居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色。如山区的石板屋、我国黄土高原地 区的窑洞、因纽特人的冰屋、日本的木质房屋(森林资源丰富,又多地震)、热带地 区的棕榈屋等。
(3)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得到保护。 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著名景点:长城、北京故宫、布达拉宫、丽 江古城 、福建土楼、路南石林等。 ②意义:不但有科学研究价值 ,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体现了人地和谐的关 系,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资源。
(2)世界的语言及其分布 ①世界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它们也 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 ②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大洋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经线相对的是__18__0_°__经线; 20°W经线相对的是_1_6_0_°__E_经线。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相__反__,度数之和为_1_8_0_°_。
经线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特点: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度数范围: 0°~180°
90°W 60°W 30°W 0° 30°E60°E 90°E
40° 60° 80° 100°0
50° 40° 30° 20°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40° 20° 0° 20° 40°
160°170°180°170° 160°
90°W60°W30°W 0° 30°E60°E 90°E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南极
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20°
40°
80°
180°
20°
40°
60°
90° 60° 30° 0° 30° 60° 90°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
(7)
北半球 南半球
西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60°E
东半球 西 半 球
东半球
20°W
练习:
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
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
该点是( D )
A、300N,1600E B、300N,200W
C、300S,200W
D、300S,1600E
形的自然现象是( C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水往低处流 C. 站得高,看得远 D. 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D ) A. 6375千米 B. 6336千米 C. 6378千米 D. 6371千米
4.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 D)
A. 90°S B. 60°S C. 32°N D. 12°N
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除两极外) 半圆
长度
指示方向 度数范围
赤道最长,往两极 逐渐缩短为一点
相等
东西
南北
0°— 90° 0°— 180°
度数的起点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的表示 方法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2、几条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1)赤道 —— 0°纬线 (2)本初子午线 —— 0°经线 (3)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认识:地图上表现形式不同的经线与纬线
(1)
(2)
(3)
(4)
(5)
(6)
66.5o

条 23.5o 重
要 的
0o

线 23.5o
66.5o
90o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o
66.5o 23.5o 0o 23.5o
66.5o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N 0°-30°S
中纬度
高纬度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5.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最长的经线 C. 经度划分的起始线 D. 180°经线
6.西半球在(B) A. 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 160°E以东到20°W之间 C.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 20°W以东到160°E之间
7.下列地点,既位于南半球, 又位于西半球的是(B)
A. 20°S, 50°E
B. 82°S,160°W C. 70°N,120°W D. 78°N,110°E
8.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 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A)
A. 5.1亿k㎡ C. 5.1亿㎞
B. 6371km D. 4万km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纬线
形状特征: 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度数范围: 0°~9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平均半径: 6371km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稍 扁的球体。
地轴 地球自转轴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2、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
线的经度是( B )
A、600E
B、600W
C、1200W
D、00
经纬网
60°60°30°0° 30°60°90°120°150°
40° A ( 40°N, 60°W) 20°

20° 40° 60°
(0°, 12C0°E) B
( 20°S, 0 °)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帆船从远方驶来,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
感 觉 地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 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 大西洋→西班牙。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更确切地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大小:
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40°
40° 0°
60°
90°
60° 0°
60° 40° 20° 0°
20° 40°
90° 90°
60°N
90°N
30°
40°N
20°
20°N
10° 0°
0° 20°
20°S 40°S
40° 60° 80°
北纬都在北__半球90°,S 南纬都在南__半球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北_纬,向南度数变大的是_南_ 纬
15 160° 180° 160° 140° °
25°
D (25°S, 180°)
35° 45°
(40°S,170°E) E
练一练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B )
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与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