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之一)

合集下载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之三)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之三)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原创之三)上海曲阳医院疼痛科施问民话说那余子贞虽然因为中央首长诊治顽疾而名扬沪上,但那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了。

此时余子贞早已年届花甲。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余子贞已经在家乡扬名立万了。

前面说过,余子贞虽然少年拜师学医,但在20岁就已经独立开诊。

尽管在解放前,中医师基本上都是个体形式的,但在管理上也是有一套规定的,譬如,在正式开业这个环节上,也是需要履行申请、审核、注册、发放证书、持证执业等程序的。

当然,余子贞也不能例外。

当年,中山还是一个县,隶属于广州市管辖。

那个年代,县级机构远没有如今之齐全和庞大,整个广州行政区划内,只有广州市卫生局一家。

民国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公元1922年)经广州市卫生局批准,正式颁发给余子贞《广州市卫生局中医生注册证书》(第1691号),诊治范围为内科、疮科、跌打。

这张证书可能就是如今我们医生的所谓两证(《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注册证》)的雏形。

这时,余子贞只有26岁。

及至到1930年,余子贞应邀远赴上海滩时,俨然已是中山一带名闻遐迩的骨伤名医。

据资料查询,在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大事记”的记载中,还有着这样的一段记录:“1930年:中山著名医生余子贞被上海永安公司介绍往上海市广东医院为医席主任。

”然而,余子贞的造诣不仅仅在骨伤科,他对儿内科和皮肤科也极为擅长。

他的第一张注册证书的诊治范围就包括内科和疮科(有现今皮肤科的含义)。

皮肤科是治疗皮肤疾病的医学分支,在当代,大部分综合性医院中通常都开设诊疗皮肤疾病的科室。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鲜》解读治皮肤病药时称:“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在皮肤病的诊治方面,余子贞在各种痘疹方面的诊治颇有心得和建树。

为此,他还专门撰写《麻痘症治疗临床笔记》一书,此书又名《痘症症病状变化预防法》或《痘症症病状预防法》。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原创之二)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原创之二)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原创之二)上海曲阳医院疼痛科施问民郭标一见余子贞即刻大喜,为何如此?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出口处,左右由江浙两个富裕省分拱卫者,江浙两省首先得天时地理之先机,且吴语软侬,交流又全无障碍,虽然上海号称海纳百川,八方人士云集,但形成上海主流社会的,总还是以江浙人士为多。

唯一例外的是,在上海主流社会能与江浙大佬一较高低的,独属广东人。

因为自前清五口通商以降,广东人得沿海地区开放风气之先,不但大举漂洋过海南洋觅活,还将海外挖得的第一桶金,追随着洋人的脚步,带着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军国内。

上海理所当然地成为广东商人国内经营的桥头堡阵地。

在旧上海从来就有苏北人做苦力、宁波人做小生意、广东人做大生意的说法。

在建国前上海滩百年风雨中,广东商人可谓得心应手。

他们广涉上海滩的百货、餐饮、服务乃至娱乐业,都能取得骄人成绩。

如当年名闻遐迩的上海四大公司的永安公司郭乐、大新公司蔡昌、新新公司刘锡基和先施公司马应彪等四个老板以及南洋烟草公司简家、地产商甘家和伍家、中华男鞋第一块招牌的博步皮鞋店黄家,国际饭店开业之前,雄霸上海酒店老大(中国人经营)较百乐门还早设有弹簧地板舞厅的扬子饭店三个老板何、关、张、茶叶商巨头唐季珊、上海第一家番菜(改良西餐)“一品香”店老板都是广东人。

广东人传统就是抱团结帮,热心带携同乡同族,所以中国人在海外到处可见唐人街,意味着可以集聚成街,可见广东人在海外的气势。

在国内也不例外,上海广东医院就是这样的产物,此刻正缺好的骨伤科医生,同时,永安公司那时正处于扩张期,除了上海南京路上的商场之外,正在向实业进军。

于是,郭标力荐余子贞到广东医院任医席主任、并兼任永安公司、宪华针织厂医师。

再说,这余子贞不但医术高超,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

在诊疗之余,喜欢整理医案,记录心得,年积月累,倒也积聚形成了数卷书稿。

但这老先生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总是低调做人,不事张扬,当年就有好事者如此形容:称其如闷葫芦装酒——有货倒不出。

四川骨科各大流派

四川骨科各大流派

四川骨科各大流派(转)■郑氏骨科郑氏掌门人:郑怀贤郑怀贤曾跟赛活猴子孙录堂、活赛猴李尔庆、铁臂猴子金山等人学艺,除了骨医一道,对猴拳也颇有心得。

郑家原为江浙人氏,也是武术世家。

郑怀贤最令人称道的是1936年德国柏林**会,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做了精彩绝伦的飞叉表演,引起世界轰动。

1958年,成立成都体育学院时,郑怀贤任教授,创立运动医学系,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骨科专业的优秀专家。

绝技:点穴推拿等■杜氏骨科杜氏掌门人:杜自明、杜琼书父女杜氏原为满族,杜自明出生于正骨世家,自小随父学医习武。

他曾是最早的“打金章”冠军。

1931年,成都女师教学楼突然垮塌,伤者甚众,不少骨伤病人被送到杜自明处,恢复得很好,杜因之一举成名。

绝技:正骨推拿医者手法治疗和患者自我练功相结合,要求病人遵照医嘱有针对性地配合体功锻炼,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加速病体康复过程,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杜氏传人在全国人数众多,成都的传人也不在少数。

其中,杜琼书的关门弟子李先梁目前仍在**省中医研究所骨科任职。

■杨氏骨科杨氏掌门人:杨天鹏集武术和医术于一身的杨老颇有张三丰的风采,今年虚岁已经105岁了。

杨老医术高明,创立了成都骨科医院。

据称,曾有两位民警被11个歹徒袭击后昏死过去,几乎成了“植物人”。

杨天鹏开出一贴“虎骨散”,两民警服用后,很快苏醒,康复如初。

■何氏骨科何氏骨科传自蒙古。

虽是外来文化,却能立于不败之地,自有其所长。

据悉,何氏先祖特呼尔氏系蒙古族医武世家,何氏骨科不仅以祖传药敷见长,并且其传人必须坚持习武,以功力辅助病者正骨复位。

掌门人:何仁甫何家弟子何天祥、何天佐、何天祺,不仅继承家学,而且汲取现代医学技术,按力学原理整复骨折脱位,在骨病患者中颇有口碑。

绝技:治疗骨结核、骨髓炎郑怀贤教授简介郑怀贤(1897.9~1981.10 )河北安新县人,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分会副理事长、成都运动医学学会**、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等职。

民国时期扬州 四大名医

民国时期扬州  四大名医

民国时期扬州曾出过“四大名医”2014-12-17 00:00:00来源: 扬州时报有0人参与青春医疗职业剧《青年医生》的热播,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追医”热潮。

医者仁心,历代名医无不以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普济众生,挽狂澜于既倒、救人于病痛。

2500年以来,扬州名医辈出,他们担负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的重任,将“大医精诚”奉为圭臬,以实际行动诠释为医之道和心怀至诚的大家风范,为扬州人民的生命健康、生活幸福而殚精竭虑、甘于奉献,成就了一个个医家传奇和杏林佳话。

据了解,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

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从此有了“京城四大名医”之称。

对此,很多市民不禁问,扬州历史上出过哪些名医?他们留下了哪些故事?记者昨从文史专家处获悉,民国时期,扬州曾出过四位医术精湛的名医,被尊称为“四大名医”。

【四大名医】革命烈士江上青之父江石溪:“医药文章曾惊人”“身逢清末的江石溪,出生后跟随父亲迁居到了扬州江都县。

”文史专家朱福烓介绍,江石溪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迁到扬州后,他便在江都丁沟镇名医周云溪那里学习中医。

“这一学就是六年,学成后他给自己取了个医名,叫石溪,从此以后以医名自称。

”据介绍,江石溪的老师周云溪是当时扬州著名的中医,属淮海医派一路。

江石溪学成后就在江都的仙女庙(属今扬州江都)、头桥镇(今属扬州邗江)一带,治病救人。

“由于他医术精湛,而且开处方的时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人称‘医药文章曾惊人’,受到了很多医家和患者的称赞。

”“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极富医德。

不仅如此,他还怀有很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文史专家朱福烓介绍,江石溪先生素怀爱国民主思想,在清朝末年的乱局之中,他满怀爱国之情,决心从军,并从扬州赶往上海,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

“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期间,他极力反对签署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据介绍,著名爱国烈士江上青先生就是中医江石溪及后妻范氏的儿子,江石溪一门也是革命世家。

五位特殊“音乐治疗师”

五位特殊“音乐治疗师”

“宫、商、角、徵、羽”——五位特殊“音乐治疗师”作者:来源:石峰老师的博客时间:2010-2-2 20:17:36 点击:573 次----------------音乐治疗笔谈健康之路(原载中国政协报)说起音乐与医疗的关系,可以追根溯源到几千年前,在世界各国历史中多有记述.音乐治疗的形式丰富多彩,音乐治病的事例确实不少,可是如何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这几年来我写了一些音乐作品,在临床或科学实验中有所验证.现在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先秦时代的医和就说过:"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唐代孙思道曾说:"弹琴瑟,调心神,和心神."宋代张子和曾说:"好药者,予笙笛不撮."清代吴尚先曾说:"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以上都是历代名医的经验之谈,关于音乐治疗的形式,方法和事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不胜枚举.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尤其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以健康为前提的!音乐在健康方面的贡献也许是不知不觉的,但我们可不能小看它的作用,它是我们身心健康的好医生.当你欣赏优美音乐的时候,当你放声歌唱的时候,在你欢快的舞步中,你的心情得到了调理,你的肢体与声波的颇率共展.优美,愉快,和谐的音乐,将送给你最宝贵的礼物一一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五位特殊的"医生",他们本是艺术界人士,都声音优美,令人喜爱,受人欢迎,他们是五种不同调式和具有不同特性的音乐.介绍五位特殊医生(一)——宫医生现在给大家介绍五位特殊的‘医生’,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医生,各自掌握不同的医术,他们本来是艺术界人士,身兼数职,可以说是神通广大,而且他们都声音优美、令人喜爱,受人欢迎,他们是五种不同调式和具有不同特性的音乐。

第一位来到的是‘宫医生’,他出身在中原,温和敦厚,心胸开阔,身着黄服,他最善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等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当然,作为一位中医医生,从五脏互相关连的道理,他对保肺气、利肾水等都能发挥作用。

骨伤流派工作室汇总表

骨伤流派工作室汇总表

骨伤流派工作室汇总表摘要:一、骨伤流派简介二、骨伤流派工作室成员三、骨伤流派诊疗技术及应用四、骨伤流派工作室成果与发展方向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骨伤流派简介骨伤流派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古代,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手法、针灸、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疾病。

骨伤流派强调对人体整体观念的认识,注重个体差异,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达到治疗和预防骨伤疾病的目的。

二、骨伤流派工作室成员骨伤流派工作室汇集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骨伤专家、学者。

成员包括著名骨伤科专家XXX教授、骨伤科主任医师YYY、主治医师ZZZ等。

他们致力于骨伤疾病的研究、诊疗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骨伤流派诊疗技术及应用1.手法治疗:运用传统中医手法,如正骨、推拿等,纠正骨折、脱位等骨伤疾病。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等。

3.中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针对性强的中药方剂,内服、外用等,达到治疗骨伤疾病的目的。

4.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促进康复。

5.现代诊疗技术:如影像学、生物力学等,为骨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四、骨伤流派工作室成果与发展方向1.成果:骨伤流派工作室在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2.研究方向:骨伤流派工作室将继续深入研究中医骨伤理论,挖掘和传承古代秘方、手法等,同时积极引进现代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3.交流合作:工作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骨伤学科的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骨伤流派工作室以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骨伤医学为己任,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结合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骨伤疾病治疗服务。

中医骨伤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试题及答案

总论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D )。

A. 曲针B. 小针刀C. 铍针D. 砭镰E. 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A )。

A.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吕氏春秋》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A. 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B )A.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 宋慈《洗冤集录》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B )。

(2)古代人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的疗法是(D )。

A. 热熨疗法 B .按摩疗法 C.外用药物疗法 D.导引疗法 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C )。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D )。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B )。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B )。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B )。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E )。

A. 《五十二病方》B. 《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藉”记录了两例完整的伤科病案是(AC)。

沪上“伤科八大家”大多凋零,魏氏伤科依旧蓬勃奥秘何在?

沪上“伤科八大家”大多凋零,魏氏伤科依旧蓬勃奥秘何在?

沪上“伤科⼋⼤家”⼤多凋零,魏⽒伤科依旧蓬勃奥秘何在?迈上瑞⾦医院⼆号楼的楼梯,浓郁的中药味便扑⾯⽽来。

在这⾥,魏⽒伤科第三代传⼈们⽤流传百年的传统⼿法、药物为患者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颈腰痛等“现代”疾病,⽉门诊量超过5000⼈次。

谈及魏⽒伤科,年轻的80后、90后⼀代或许已觉陌⽣,⽽他们的⽗母辈⼤多都还记得瑞⾦医院草坪上,清晨沐浴于阳光中⾝著⽩⼤褂施展拳法的“武林医⽣”。

⾃1925年,中医⾻伤科专家魏指薪先⽣只⾝⼀⼈从⼭东菏泽曹县来到上海,“魏⽒伤科”的⾦字招牌在近百年间已名扬海内外,更⼊选上海市⾮物质⽂化遗产之⼀。

然⽽,与魏⽒伤科同期蜚声全国的“上海中医伤科⼋⼤家”,如今另尚存⽯⽒、施⽒、陆⽒三家,活跃者也仅魏⽒、⽯⽒⼆家。

曾辉煌⼀时、遍地开花的中医伤科,逐渐在现代医学的⼤潮中被西医⾻科淹没了声⾳。

作为沪上唯⼀⼀家在西医院发展壮⼤的中医伤科,魏⽒伤科凭借其独有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教学传承找到了⽴⾝之本,也为振兴海派中医流派开辟了⼀条值得思考之路。

海派中医的孔孟之道、武林之风如今的瑞⾦医院伤科主任李飞跃是魏⽒伤科第三代传⼈,也是魏家第三代11个⼦⼥中最⼩的⼀位。

回忆起他的外祖⽗时,李飞跃告诉解放⽇报·上海观察记者,“他是位典型的⼭东⽼⼈,豪爽好客、可爱可亲。

”虽然平⽇不住在⼀起,每年春节拜年时,这位留着⼭⽺胡、只会说⼭东⽅⾔的⽼⼈都能让⼩辈们感受到⼀位医者独有的慈爱之⼼。

虽说是海派中医流派,但在李飞跃看来,魏⽒伤科的魂却是“兼容并包,取多家之所长”。

来⾃齐鲁之地,魏指薪⾃幼便深受儒家中庸、仁爱精神影响,“⼭东汉⼦在家⾥脾⽓可能不算好,但是外祖⽗在外⾏医⼀⽣,从来没有和病⼈红过脸。

”李飞跃说,和蔼、耐⼼、认真、诚信是每⼀代魏⽒⼈的准则,道义的天平上,患者始终是重要的⼀⽅。

菏泽地区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中原⽂化的彪悍习武之风同样浸润了魏⽒伤科⼿法。

来到上海后,魏指薪还特地前往河北沧州向武术名家王⼦平、内功名家农劲荪学习,更晋新境的武功为他的伤科医术带来质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派”伤科余子贞——一个有别于上海中医骨伤科八大家之外的流派
(原创之一)
上海曲阳医院疼痛科施问民
在现在上海人的记忆中,知道在近百余年的上海中医骨伤科的历史中,能够叫出名号的,可能就是石氏伤科、魏氏伤科、王氏伤科、施氏伤科、陆氏伤科、闵-殷氏伤科、佟氏伤科八大家,而且,这也仅仅局限于50、60岁以上的人了。

当然,这八大家,想当年,不仅闻名沪上,,而且蜚声全国。

遗憾地是,由于种种原因,除了石氏稍盛之外,其他诸门后人缺乏,或局限、或受制于无完全的传承或更多的创新,更有如闵-殷伤科、佟氏伤科,由于门人年事已高,或已出国,国内已无后继者。

八大家既如此,更别说其他的流派了。

其实,在上海中医骨伤科近现代史上,还出现过实力、医术绝不逊色于八大家的名家,“广派”伤科的代表人物余子贞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余子贞(1896~1991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志是这样记载的:“余子贞,男,广东中山人。

12岁即从外祖父及舅父学医。

后又师从刘世传先生学习中医伤外科。

22岁开业,30岁悬壶沪上,任上海市粤商医院内科外伤科负责人,又任广肇痘疹分院麻痘专科医生。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杨浦区中医医院伤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及上海市中医医院伤科顾问。

曾获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五十年从事祖国中医业务工作奖状。

1981年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

1990年为全国首批继续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著有《中医选诵入门》、《伤科医疗宝鉴》、《中风临床验方》、《麻痘症治疗临床笔记》、《临床察验誊抄》、《临床实验外科百方》、《伤科验方》、《治疗蛇闰各方》等著作。


另有一说,余子贞系广东中山隆都下泽乡人,自少年起,对中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余子贞的外祖父刘泰常乃当地一方名医,时常给予指点,主要以内外儿科医技为主,而骨伤科方面的医术,则受之于邻乡申明亭乡西亭仔村名中医刘接贤。

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一直坚持勤奋苦练,虽年方弱冠,不到20岁,即已在溪角乡开业行医。

由于比邻闹市,交通便利,不到十年,名声大噪,已然成为广东中山一带名医,尤以骨科为著。

至于余子贞如何来上海行医,其中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1929年,上海永安公司郭氏家族成员郭华芬在海外经商时,因骑马不慎摔伤,虽经国内外六、七十名医生医治,乃不能解决行走不便、跛脚的问题。

幸好郭氏家族原籍是中山县良都竹秀园乡人氏,听闻余子贞专攻骨伤,医术了得,便急忙登门拜访求医,初试之下,果然不负盛名。

为了专心精治,郭华芬盛邀余子贞回竹秀园居住。

一年以后,郭华芬复原良好,行走如常人无异。

郭华芬高兴之余,于次年(1930年)偕余子贞共赴上海,将余介绍给时任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标(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的堂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