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王洁)

合集下载

顾泠沅校本研修讲座

顾泠沅校本研修讲座

明确知识
听讲为主
②意会:实践经验,
在做中学
③内化:明确知识的
融会贯通
④外显:默会知识逐
默会知识
步清晰化
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
3
一 教师在职教育 问题讨论
4
1.问题与困惑
教师的在职教育,目前都是以理论、经验为依托的课程培 训为主,指望教师们“听了能懂,懂了会用”。可是: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7÷3=2……1
Freudenthal研究所的达朗其(Jan de Lange, 1996) 在ICME-8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荷兰的一堂课:81名家 长出席学校家长会,每张桌子可坐6人,需要布置多少张 桌子?第一类学生具体地摆桌子;第二类学生经历了摆 桌子到形式计算的抽象;第三类学生套用现成算式去做。 实际上,三类学生中只有第二类才真正体验到了“数学 化”的含义。
顾泠沅校本研修讲座
观点一 教育实践知识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明言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 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
默会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 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
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 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
知识的冰山模型(J.Brown,2000)
讲授先行与实践先行的两种模式是两个不同的线性思路, “知”与“行”先后分列,孰先孰后,各有优缺,究竟应当选

基于行动教育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师在职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行动教育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师在职发展模式研究
杨 鲁新
摘 要 :本文以北京某城区 英语教师自 愿研修小组活动为案例,阐 释了扎根课堂、 教研一 体的中 学英语教师
发展模 式。该模式基 于行 动教育理论 ,提倡 高校研 究者与一 线教 师以教 学为媒介 、以课 例为载体 开 展行 动教育 ,聚合教师 与研 究者 的视 野 ,取 长补短 、通 力合作 ,构 成 了一 个实践型 的学 习共 同体 ,
展 包括 专业理 论学 习在 内的教 师教 育 ( 王 洁、顾 泠沅 ,2 0 0 7 ) 。行 动教育模 式包 含三个 阶段 :原行
为阶段、新设计阶段和新行为阶段。如图 1 所示, 原行 为 阶段关注 个人 已有 经验 的教 学行 为 ,新 设 计 阶段 关注新理 念 、新 经验 的课例 设计 ,新行 为
第1 5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基础 英语 教育
J o u na r l of Ba s i c En g l i s h Ed u c a t i o n
V0 I .1 5 . NO. 1
F e b. , 2 01 3
教师 专业发展
基于行动教育理论的中学英语 教师在职发展模式研究
从而获得共 同的成 长。
关键 词 :行动教育; 教师 教育; 中学英 语教师
中图分 类号 :G 6 2 3 .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5 3 6 ( 2 0 1 3 ) 0 1 — 0 0 8 6 — 0 7

国内流行的三种课堂观察范式之比较与反思

国内流行的三种课堂观察范式之比较与反思

74㊀㊀

国内流行的三种课堂观察范式之

比较与反思

[作者简介]翟立安ꎬ本科ꎬ正高级教师ꎬ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ꎬ教育部 国培计划 专家ꎬ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学ꎬ研究方向:数学教学ꎮ

翟立安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ꎬ上海㊀200092)

[摘㊀要]介绍目前在国内流行的三种课堂观察范式:课堂诊断范式㊁LICC范式㊁LOCA范式ꎬ阐释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ꎬ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三种范式作以简要的比较与反思ꎮ[关键词]课堂观察范式ꎻ教师教育ꎻ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㊀

㊀DOI:10.3969/j.issn.1005-1058.2020.10.018㊀㊀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ꎬ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ꎬ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ꎬ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通过 互动过程分析理论 拉开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序幕ꎬ到自然主义㊁人种志㊁现象学㊁叙事研究等多种理论影响下的课堂质性观察兴起ꎬ形成了课堂观察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两种取径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流变ꎬ形成了诸多范式ꎬ对我国的课堂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ꎮ

课堂观察既包含教师自己观察课堂ꎬ也包括 他者 观察课堂ꎻ既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工具ꎬ也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ꎮ[1]

本文中的 课堂观察 主要是指他者观察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ꎮ

近十几年来ꎬ在我国主要流行三种课堂观察范

式ꎬ下面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ꎬ对三种课堂观察范式进行分析对比与反思ꎮ

一㊁国内流行的三种课堂观察范式(一)课堂诊断范式

国内比较早地开展旨在改进课堂的课堂观察是顾泠沅教授ꎬ他早在青浦实验中就提出课堂实录㊁全息课堂录像ꎬ并结合课例研究来使用[2]ꎮ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

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立足学校现状 力求教师研修效果的最大化

立足学校现状 力求教师研修效果的最大化

立足学校现状力求教师研修效果的最大化作者:周绪森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9期

摘要:这些年来,社会变革冲击着传统教育,教育界新理念、新口号、新事物频频出现,时代在发展,教育观念在更新,如果教师的认知一味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那么势必会被时代淘汰。教师的专业必须得到更高更深的发展。目前提出的教师的有效研修,体现了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更加明确教师研修要立足于学校,贴近教师,面向课堂。

关键词:小学教育;立足现状;教师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27-02

有效研修的任务提出后,基层学校,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呢?要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学校现状。我校现状是什么?

第一,教师老年化问题突出,平均年龄在46岁以上,且知识结构与教育教学观念亦整体趋于老化。

第二,学校地处偏僻农村,规模小,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设备条件比较薄弱,尤其是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相对缺乏。

第三,基于以上两点所带来的教师知识更新比较慢,教师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动力和途径不足。而教育发展的现状不容我们在这里摆客观理由,为自己的不足找借口。虽然教育的社会功能不变,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变,但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教育对象、社会的需要在变。只有坚持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相统一的指导思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实际,有效开展教师研修,以促进研修效果的最大化。

一、进行必不可少的研修手段的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利用学校有限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师学习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取教学资源,了解教育教学信息,同时借助网络走近名家,实现专业引领,并开展网络教研,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成长。让教师“洗脑”,体会到现代化教学知识不但不难学,而且轻松高效。这是针对我校实际所必须进行的阶段。学校积极创设学习、交流的机会,搭设展示教师才华的平台。我们举办了六届“新秀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和五届“名师观摩引导课”,为青年教师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学校每学期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抽签课、推门课、优秀课件展、硬笔书法展、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沙龙等。

教研员如何做好教研工作

教研员如何做好教研工作

教研员如何做好教研工作

南和县教研室祁素倩

二0一一年,一个平平常常的年份,可又是一段不寻常的岁月。这一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艘满载着希望和信心的航船……

光阴匆匆,我县课改实验已近三个年头,数百个日夜悄然滑落。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喜悦。面对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把我们一线老师和我们的教研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教研员的工作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其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影响深广,其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县的教育质量。那么,作为一名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中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研员要能上课

如果教研员只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虽然也能准确地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但由于只研不教,对基层教师往往只是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套”。时间长了,脱离了教学实践,成了旱鸭子游泳教练,许多基层教师也时有微词。要知道,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教研员只有躬身实践,亲自上课,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

每要上好一节课,就需要精心设计,慎密思考。因此教研员上课更能重新体验上课的艰辛,能直接体会教师的甘苦,能避免教研工作中的主观性和情绪化,从而找准指导教学的关键;还可以真切感受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促进自己的教研工作,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工程,涉及到师

生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预习设想、切入角度、结构安排、练习选择、活动方式、强化形式等,教研员上课,就会对此有真切的感受,有利于促进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还可以变换自己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提高评课能力。平时我们教研员听课评课,都站在“评课”的视角上,有的不免有吹毛求疵与求全责备之嫌,换一个角度进行教学研究,往往有新的感受,有新的发现,就会尽量披沙拣金般肯定其优点;还可以缩短与一线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教研员在教师中的威信。教研员要要树起自己的教研威信,首先要会上课,这样才能让一线教师口服心服。有的教师对教研员的心理障碍之一,就是不信任教研员,认为你只会教研,只会“指导”,不会上课。我绞尽脑汁设计的公开课,你随嘴一批就成了差课,你到底懂没懂我的意思呢?因此,作为教研员,不能做只会讲理论上的“导演”,而不会做亲自实践的“演员”。

走在教研的路上

走在教研的路上

走在教研的路上

“湘水滔滔阅尽鱼翔浅底,古寺幽幽见证鹰击长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教师们承继湖湘文化的千年灵脉,紧跟教育改革的时代步伐,怀抱着语文教育的真挚情怀,耕耘在孕育希望的开福大地。新课程实施以来,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始终是开福教师成长的平台和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们一直走在教研的路上。

专题研究——定策略

2001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率先走进新课程。老师们及时更新观念,教学中出现了与往常不一样的场景。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动得多了;老师站讲台少了,学生站讲台多了等现象,不一而足。但是,课堂活跃了,都掩盖了另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不举手发言,很少参与小组活动。我们组织老师们分析原因,得出了“两极分化严重”“个体差异未得到关注”的结论。

于是,我们成立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题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制定解决策略。

首先组织老师学习相关理论,有顾泠沅、王洁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许洁英的《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美国carol ann

tomlinson的《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等书籍,给老师们充电。之后,我们采用了顾泠沅教授“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基本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根据顾泠沅的理论,我们研究的基本流程是:确定试点学校、老师——首轮研究(原行为阶段观课)——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观课)——第三轮甚至多轮研究(新行为阶段观课)——撰写小结。而每轮研究又以“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思研讨”为基本步骤。整个课例研究过程我们确定一位老师针对不同内容连续三轮(或多轮)上研讨课。我们感到,带着问题的学习和研讨,既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也使学生受益;既能解决旧有问题,也能发现新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只有重视问题的存在,研究问题的解决,才能使校本教研继续深入。

行动研究:渐行渐难渐彷徨

行动研究:渐行渐难渐彷徨
不 能 解 决 问 题 就 被宣 布 为 “ 用 ” 无 。

科 研 与 教 学 。 选择 难
“ 行动研究意在帮助实践 工作者省察 他们 自己的教 育理论 与他 们 自己的 日复一 日的教 学实践之 间的联 系 ;
需 以下 内在的必要条件 :
1 允许 和 维 护 价 值 期 盼 的 差 异 .

它意在 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 ,以使 研究能在实践 的改善中起直接而迅捷的作用 ;并且它意 图通过帮助实 践 工作 者成为研究者 ,克服研究者和实践工 作者之间 的 距离 。州可见 ,行动研究的 目的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 ” 用 研 究去 改善当前的实践 。 显然 , 行动研究 主张以科研去促 进教学 的改善。 然而现实 的情况 又如何呢? 察 目前学校 考 开展 的行动 研究 ,大 部分学校只是把行动研 究作为响应 “ 科研兴 校” 的一种理想 选择 , 并没有 把它作 为教师 专业
困顿而中止。
们允许并维护合作期 盼的差异 ,而不是 迫使其 中的一方
舍弃。
换句话说 ,正 因为期 盼的差异 ,可 能导 致合作者视 角 、 法多元 , 才有 了双 边或多边合 作探 究的需要 , 方 这 才 能对合作的困难保持适度 的预见 。 没有 了共 同探讨 , 就变 成 了一方对另一方 的纯粹输入 , 合作不 可能持续下去 。 有论者认 为,建立共 同的合 作 目标是合作研 究的基 础 条件囡 我 们以为值 得讨论 。 。 如果 把“ 同 的合 作 目标 ” 共 理解 为事 件的共同裁决和审议 , 似乎可 以; 如果 是指研 而 究 内在价值 的一致 , 则难 以做到 , 或者 , 味着合作精 神 意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

作者:李伟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5期

怀着对“魅力教育”的憧憬,来到上海、江浙进行了教育考察、学习活动。所参观学校均是现代教育的缩影,是教育如何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窗口。暂且不谈办学理念的超前,暂且不谈亮丽校园带给我们的惊羡,暂且不谈教师敬业带给我们的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有感于赵才欣教授“教师新课程执行力”、王洁博士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黎加厚教授“21世纪的教师素养”、程华校长的“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我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思,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接,聚焦于课堂研究,逐步形成了“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的深入思考。

一、关键的“三变”

1. 课程理念三变。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

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

2. 教育目的三变。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储存知识→诱发创造力;关注学绩→关注生命。

3. 课堂现象三变。一人主讲→百家争鸣;专心听讲→思维碰撞;平移输入→感悟体验。

二、课堂践行有效策略

1. 目标定位——简洁性、适合性。培养目标是顶天的,教学目标是立地的。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目标要适合于本单元、本课教材,适合于本班学生的知识体系、知识水平,适合于本班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即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搞清楚。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其次,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得到根本性落实、在促进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而不是被动机械性掌握,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若没有是否授予;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有一个先期的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科学心得体会200字精选7篇

科学心得体会200字精选7篇

科学心得体会200字精选7篇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实地参观了解了童的梦幼儿园混龄的研究,与幼儿园的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成长感悟: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这一认识,是我在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老师关于《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王建军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后获得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科学的心得体会作文(优秀10篇)

科学的心得体会作文(优秀10篇)

科学的心得体会作文(优秀10篇)

科学的心得体会作文篇1

“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3月14日人文与发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景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院学风建设工作做出了如是概括,并就教、学、管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进行了介绍。

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据景发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正在逐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质量。包括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另外,还逐步形成了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按照学院04年5月第一届教代会已经通过的《关于加强人文与发展学院学风建设的方案》,学院学生工作系统将组织学生每个学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开展评价,对于连续两次被学生评价为不合格者,学院将暂停其教学活动。学院一系列的工作相信对于此激励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抓学风,第二个因素是“学”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学生群体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他们思想活跃,对于参与社会工作等历来都有很高地积极性,但同时也因为进入大学时第一专业志愿率较低,专业调剂率教高,而且由于社会对学院认知度不高造成的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一直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人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包括长达一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和各类奖惩机制。

蜕变与成长的见证者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蜕变与成长的见证者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蜕变与成长的见证者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蜕变与成长的见证者——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2018年6月,校本高级中学一班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学生沉迷

于网络和手机游戏,不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

位优秀的教师王老师走进了校本高级中学。

王老师是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他以求真务实、严

谨细致的教学风格而受到学生的喜爱。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学生

成为独立思考、有责任心的公民,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与一些教师注重考试成绩不同,王老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他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通过搭建课堂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

精神和团队意识。

王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责任。他鼓励学生提出独立

思考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来源进行研究。王老师相信,只有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人

生的道路上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并且,王老师将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

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他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机构,拓宽他们的眼界和

见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不仅在课堂上,王老师还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进行学生的个别

辅导。他经常在放学后留下来,鼓励学生前来求助,解答他们的问题。他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也关注他们的情感和生活。他用心耐

心地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指导。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着模块课时量与教学内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教师对新课标准及新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新课程要求相脱节、模块修习考试的试题水平和成绩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高考方案;开展校本教研,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模块教学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问题;建议

自2007年秋季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高一年级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省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广大高中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和我省的系列文件要求与工作部署,抓住前期准备、制度完善与落实、师资培训和“三考一评”等关键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近一个学期的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模块课时量与教学内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把握不准,尤其在我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高考方案及考试说明没有出台的背景下,又担忧2010年的高考成绩出现滑坡,由此在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的处理上采取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做法,这必然要增加课时,这是导致课时不够的主要原因。

二是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模块中也安排了大量的自主探究活动,尤其是理化生学科,需要时间较多,每周两课时确实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增加课时。若为赶进度草草收场,又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浅显,影响教学效果。

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任教七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市级培训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半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

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

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

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

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

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

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

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

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谈谈给我感触较深的

几节课:

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学研究的现代发展》首先从教学研究谈起,从

不同的层次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点明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教学亲

身遇到的问题入手,如何去认识数学生活化问题,怎样关注新热点等等,

在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要坚持***思考,不要盲目追随潮流,不

要迷信专家,为我们提出了应思考的问题及现实意义。然后郑教授又从公

开课谈起,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什么是好的情境设

计?”“应如何去认识情景设计的意义?”“应如何处理‘日常数学’与

‘学校数学’的关系?”“主动探究能否被看成数学学习的主要手段以至

任何情况下就要让学生探究?”“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

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小组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篇1

老一辈的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敢为天下先,攀登科学高峰,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优良的品质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包括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听着他们的故事传说长大的,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们故事传说的影响。所以,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这一点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第二个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荣誉地位,真正为了信诚科学淡薄名利,去为了自己兴趣爱好,为了国家的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再一点是甘为人梯,我最近刚刚从金坛回来,华罗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到清华,从清华后来又从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变成一个教员,后来又从剑桥访问回来,直接提升为教授等等,这种就是华罗庚得益于有比他更老一辈的人甘当人梯,当他的伯乐,后来华罗庚先生自己又当伯乐,把陈景润从厦门调到北京来。我刚才有意让八零后的教授在我前面讲,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年轻的同志先讲。我讲的这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这一代更应该在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甘为人梯扶助后学的精神。

最后是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书写格式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书写格式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一)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反映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向教育界和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

(三)丰富教育理论宝库。

(四)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题目

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一些客观材料,所采用的一些工具、设备、资料等常常在表述研究结果,论证研究结论,或进行重复研究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分析与评论研究结果与结论,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资料常常作为附录,列在研究报告的后面。附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常常可以起到极好的“点睛”作用。一些有经验的编辑和专家,往往只要一看标题,就可以大概地判断文章的好坏。所以,给研究报告取个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报告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但应反映该项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应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因此,要简短、明确,并注意采用读者感兴趣的措词。

(二)署名

标题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对该项研究及报告的负责。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名。有时参加的人员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课题组、╳╳课题协作组等。

(三)内容提要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字。

(四)关键词根据题意及内容列出3-5个中心的、关键的词,便于计算机分类录入和读者查阅。

(五) 前言一般要扼要写明:

1、本课题的来源。

2、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即研究目的和意义。

3、当前社会上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或文献综述)。国外、国内、区内及本市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旨在课堂改进的校本教学研究

王洁 Jjwangjie@

(网站)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影响学生的第二个因素是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第三个变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09年5千万用教师培训, 2010年5个亿用于教师培训]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星冲击”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走过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改革的路,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发觉: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

一、我们倡导的校本教学研究

案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让学生说有质量的话,有自己的思想]

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算法很多。但后来测试表明:85%的学生没有听理解其他同学的方法,12%的同学能用两到三种方法。

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或许这是造成本堂课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

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

“听懂他的意思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1、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3、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再反思:从学科角度理解“交流”

在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本课的学科本质表现在哪/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研究的目的: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发展老师的学科教学法,

打通学科与生活的概念,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认知。

研究的方法

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

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老师有三个时期:直出教师——初出校门,走上岗位,三至五年,经验教师、专家教师

我们倡导的校本教研是将教师

研究的形式

以课为载体

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过程

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关键

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成果

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老师的推理是基于实践的推理

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

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

教学设计

反馈会议课堂观察

研究的条件

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需要支持性环境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

二、研究所需要的技能

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

同伴互助,让差异推动进取

需要技术的介入

我们的基本做法

开展教学现状诊断,寻找‘现状是“在诊断中使用标准

走进课堂做研究“以课堂观察”为出发点

走出课堂讲故事,

学习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1、学习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

2、学习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诊断教学

3、基于课程标准“以学论教”进行课堂评价

《教学框架》

关注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

几点建议

1、以“做”为中心

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研究有主题

骨干领导的“领跑”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

2、养成以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不断积累有关键有效的实作性经验

进一步提高备课、观课、评课的成效,提高家常课的质量

3、三个关注

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

关注小组学习

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学习的行动主体。

关注主体悟性

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