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王洁)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课题组一、课题提出背景教育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两大热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思考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问题。

而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从兴起至今,校本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在逐步完善。

上海顾泠元老先生和他学生王洁提出了新课改下学校教研活动新思路——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良华博士对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出了校本教研一种操作模式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余文森、吴刚平在《探索以校为本教学研究》中对开展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作了详实论述;徐世贵在《校本教研模式探寻》提出了“自修反思式”、“主题研讨式”、“学术沙龙式”、“案例透析式”等多种校本教研模式。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法和途径研究正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实践化轨道发展。

回顾我们曾经走过教研之路,尽管教研为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从教研形式上看,教师被动学习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从内容上看,教研活动只关注问题。

因此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理论和实践途径,必须注重与学校发展和教师现实需求相结合,体现一种动态发展。

显然,对“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促进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发展实践操作有效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有效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一)研究价值和意义1、研究价值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问题开展研究。

科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科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科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

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

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

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

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

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

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

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

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

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王洁:校本教研要“扎根”于教师

王洁:校本教研要“扎根”于教师

王洁:校本教研要“扎根”于教师作者:林静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21期王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教师》:王教授,您好!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是指学校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

我国学校历来有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例如备课研讨、听课评议等,校本教研的提出,在概念以及实施方面与学科教研组活动有何本质区别?王洁: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群体共同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利用集体智慧跨越个体障碍的一种合作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的提出是对我国历来已有的制度化的学科教学研讨制度的传承和发展,与以往的学科教研组活动相比,在目的、性质和方式上都有所变化。

首先,校本教研是指向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研修活动。

指向学生的成长,意味着校本研修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教师“上好课”,而是为了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

具体而言,这种支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知道什么是适合的指导,特别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怎么使用教学策略和相应的资源”(迈克·富兰)。

指向教师的成长,意味着通过研修,帮助教师丰富和建构专业知识,包括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教学的知识等,获得专业的发展。

其次,与以往教研活动的备课研讨、听课评议相比,现在校本教研关注的不是教案的实现,不是观摩者对执教者的课堂做评点、提建议,而是基于课堂的学习事实,“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和学习的失败之处”,从各自的角度谈对课堂教学事件的多样化解释,和对事件关系的认识。

教师同伴之间彼此尊重各自的工作,合作探讨怎么促进学生的学习。

再者,与以往的学科教研组活动相比,现在的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集体研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同伴之间彼此尊重各自的工作,合作探讨怎么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通过这种合作探究,彼此间建立了一种在正常有效的实践基础上的信任关系,感受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乐趣。

二十七载育人路

二十七载育人路

龙源期刊网 二十七载育人路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2年第09期王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勤恳耕耘27年。

在师大附中任教以来,她先后担任初三至高三各个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任班主任10余年,任年级主任7年。

凭借着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王洁得到同事和学生信任和尊敬。

工作27年来,在同事们的团结协作下,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显著,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分别获得过校、区、市、省级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大奖赛一等奖各1次,国家级二等奖1次。

在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方面成绩显著,部分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

参加编写教学指导书籍6部、有10余篇论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有的在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期刊发表,参加完成了2个国家级重点课题和2个省级教学科研课题。

因在高考试题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被学校聘为高考试题研究小组成员,并推荐为昆明市化学学科高考研究专家组成员,2009至2010学年度被昆明市教育局聘为新课程研究专家组成员。

王洁任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主教练期间,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成绩显著:在昆明市高一、高二化学竞赛中均有数百人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化学竞赛集体优胜奖;在全国高三化学竞赛和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暨冬令营中,多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

她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十个,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多个课题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市)级一、二等奖。

从2005年担任年级主任至今7年间,年级管理工作力求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和人文化,在她所带领的团队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优秀班集体、多个十佳班主任;年级组、年级党支部、年级团总支、工会小组都因成绩显著受到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

她所带年级在学校领导、年级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优异高考成绩。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王洁还注意做好“传、帮、带”工作,她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老师,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荐教师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

推荐教师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

推荐教师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一、最新教育理论书籍:序号书名出版社1《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大2《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大夏书系华东师大3《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大夏书系教育随笔华东师大4《教学原理》/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大5《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大6《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大7《学校社会学》(第2版)/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大8《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华东师大9《学与教的心理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华东师大10《教师如何做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大夏书系?华东师大11《反思性教学》(精)华东师大12《走向校本发展》(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13《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14《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15《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16《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17《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教育科学18《美育论》教育科学19《课程与教师》/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20《教学原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21《有效教学方法》(第4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江苏教育2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6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江苏教育23《自主学习》/创智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丛书?华东师大24《人是如何学习的》/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华东师大25《情景学习》/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华东师大二、值得一看的教育理论书籍教育理论类——《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奥恩斯坦(美)、鲍里奇(美)、严文藩(美)等着江苏教育出版社该套丛书选择了国外教育科学领域的最优秀教材,所有教材皆经中外专家反复磋商论证,精选而成。

本套教材覆盖面广,包容了教育科学学科的全部主干课程和重要的分支学科。

《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上官子木/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主要是作者近60余篇教育评论的结集,语言犀利、干净利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成长教育”在教师们的行动中--在生活实践中成长

“成长教育”在教师们的行动中--在生活实践中成长
跑 跳 跃 中幸 福 成 长 。
获 得 对 数 学 理 解 的 同 时 。 维 能 力 、 感 态 度 等 思 情
多方面也 得到进 一步发展 。
再 如 。 习 “ 扣 ” 容 后 , 利 用 课 余 时 间 组 学 折 内 我 织 学生 到本 地超 市 . 地 调查 搜集 “ 折 优 惠 、 实 三 买
养 了学 生 的探 究 意 识 、 讯 处 理 意 识 、 学 应 用 意 资 数
识 等 。 重要 的是 增 强 了社 会 责 任 感 , 学 生 的 终 更 为
首先 . 培 养学 生体 育 运动 的 兴趣 。体 育兴 要
趣 是 体 育 参 与 的 最 基 本 动 力 , 爱 玩 好 动 的 小 学 对 生 来 说 尤 为 重 要 。在 长 期 的 低 年 级 体 育 教 学 过 程
中 . 发 现 学 生 对 感 兴 趣 的运 动 项 目有 着 极 高 热 我
其 次 。 提 高 学 生 体 育 运 动 素 养 。 体 育 素 养 要 是 指 一 个 人 的 体 育 文 化 水 平 , 主 要 包 括 体 育 知 它 识 、 育 技 能 、 育 品 德 等 。但 上 述 内容 要 贴 近 学 体 体 生 实 际 , 由 浅 入 深 、 成 体 系 。如 在 教 授 篮 球 原 并 形 地 运 球 时 . 一 般 会 先 问 学 生 知 不 知 道 我 国最 著 我
正 在 以 各 自的 方 式 践 行 着 “ 长 教 育 ” 成 。
பைடு நூலகம்
在 生 活 实 践 中 成 长
丁 春 红
建 构成 长 课 堂 应 站 在 学 生现 实 生 存 与 未来
在 奔 跑 运 动 中 成 长
龚 群
学 生 在 小 学 阶 段 养 成 良好 习惯 、 有 健 康 体 拥

【学习心得体会】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课例研究学习体会〕课例研究学习体会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

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

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它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

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

课例研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

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

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

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

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

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

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

行动研究:渐行渐难渐彷徨

行动研究:渐行渐难渐彷徨
维普资讯
口 张 建 国
( 暨 第二 高级 中学 , 江诸 暨 诸 浙 3 10 ) 1 80
随着基础教 育课 程改革 的深入 ,教 师参与研究 已成 为教师 专业 发展 的一项重 要内容 ,而行动研究 以其贴 近 教师开 展研究的实际备受青 睐。 然而 , 行动研究从倡导 之 初轰轰 烈烈 , 现在呈现出相对 的沉寂 , 到 行动研究之路 着 实令人渐行渐难渐彷徨 。
评价一个教师 , 目前主要还是看他会不 会教学 , 学成绩 教 怎么样 , 而科研 虽是教师职称评定 时的一 个硬性指标 , 但 在教师评上职称后 ,科研顶多就 是教 学之余增添 的光 环
而 已 。 而 言 之 , 校 倡 导 的 是 先 进 的 理 念 , 行 的 却 是 总 学 实
的心理准备 。 然而 , 如果教师在 自主与合作之 间难 以找到 立足点 的话 , 最终将会导致实践与理论 分离 、 行动 研究难 以开展 , 目前教师正处在这 样一 个关 节点 上。 而
如上所述 , 合作 行动研究实际上有 教师 、 长和学者 校 三个 主体 。 尽管三 者可 能围绕一个 问题 ( 事件 ) 着同样 做 的事情 ,但身份 和背景 的差异决定他们对事件有 不同的
价 值 期 盼 , 经 验 及 其 意 义 有 不 同 的 取 舍 。 察 的 视 角 有 对 观 歧 异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的解 释 和读 取 也 会 大 相 径 庭 。 紧 对 要 的不是 消除这种 不 同, 是 意识到它 的存在 , 倾 听“ 而 在 他 者 ” 音 的 时 候 , 富 自己 并 表 达 自 己 的声 音 。 需 要 我 声 丰 这
“ ” 个 的实际问题? 它是短 时间的合 作行动所能解决 的吗? 所有这些 问题 的回答牵涉对合作行动研究 的根本看 法。 我们认为 , 要持续合作性行动研 究 , 就不 能把合作行 动研究 庸俗 化 , 以为它是立竿 见影的神丹妙药 。 不切实 际 的马上有 “ 的思想 只能造成人们对行动研 究的失望 和 用” 困惑 。 就合作者来说 , 当的策略是认识行动 研究 的艰 巨 恰 性 , 识到彼此 的需 要和局 限 , 意 以合作研究 长远 意识 , 比 如观察 问题 的角度转 变和深化 、 研究风格转 型等 , 维持 来 合作研究 的兴趣 和热情 。 唯此 , 作研究才不会 因暂 时的 合

新课标下的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及其再反思

新课标下的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及其再反思

新课标下的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及其再反思发表时间:2015-06-16T16:02:30.0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作者:马金钊[导读] 任何一个教师,不论教学的起点如何,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马金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初级中学024411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育理念。

广大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迁移生活情境放归知识任何一个教师,不论教学的起点如何,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批判地考查自我主体行为表现以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和自我监控的方式,或给以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以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简明扼要地说,就是要求教师重新作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探索性活动,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的相关行为作出思考和总结以及检验教与学的效果。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学得好。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后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对自己的教学概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重角色,既是实践者又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评价者,因此它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手段。

下面结合教学案例来阐述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案例1: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没有差生?那是2006年9月份,新一轮的教学开始了,初一年级是新教材。

第一次用新教材的我,虽然新的课改精神学了不少,但用于教学实践还是第一次。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

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作者:李伟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5期怀着对“魅力教育”的憧憬,来到上海、江浙进行了教育考察、学习活动。

所参观学校均是现代教育的缩影,是教育如何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窗口。

暂且不谈办学理念的超前,暂且不谈亮丽校园带给我们的惊羡,暂且不谈教师敬业带给我们的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有感于赵才欣教授“教师新课程执行力”、王洁博士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黎加厚教授“21世纪的教师素养”、程华校长的“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我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思,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接,聚焦于课堂研究,逐步形成了“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旋律”的深入思考。

一、关键的“三变”1. 课程理念三变。

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

2. 教育目的三变。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储存知识→诱发创造力;关注学绩→关注生命。

3. 课堂现象三变。

一人主讲→百家争鸣;专心听讲→思维碰撞;平移输入→感悟体验。

二、课堂践行有效策略1. 目标定位——简洁性、适合性。

培养目标是顶天的,教学目标是立地的。

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目标要适合于本单元、本课教材,适合于本班学生的知识体系、知识水平,适合于本班学生的学情。

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即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搞清楚。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其次,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得到根本性落实、在促进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而不是被动机械性掌握,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若没有是否授予;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有一个先期的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

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2. 知识结构——学科性、整合性。

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书写格式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书写格式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一)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反映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向教育界和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

(三)丰富教育理论宝库。

(四)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一)题目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一些客观材料,所采用的一些工具、设备、资料等常常在表述研究结果,论证研究结论,或进行重复研究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分析与评论研究结果与结论,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的资料常常作为附录,列在研究报告的后面。

附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窗户”。

一个好的标题常常可以起到极好的“点睛”作用。

一些有经验的编辑和专家,往往只要一看标题,就可以大概地判断文章的好坏。

所以,给研究报告取个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报告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但应反映该项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应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

因此,要简短、明确,并注意采用读者感兴趣的措词。

(二)署名标题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对该项研究及报告的负责。

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名。

有时参加的人员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课题组、╳╳课题协作组等。

(三)内容提要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字。

(四)关键词根据题意及内容列出3-5个中心的、关键的词,便于计算机分类录入和读者查阅。

(五) 前言一般要扼要写明:1、本课题的来源。

2、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即研究目的和意义。

3、当前社会上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或文献综述)。

国外、国内、区内及本市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

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的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如何;作了那些前期研究,取得了那些与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研究思路等。

校本研修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

校本研修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点一:教育实践知识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J.Brown的知识冰山模型认为,人类知识分为“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种。“明言知识”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即“是什么、为什么”,它存于书本,具有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的特点。“默会知识” 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即“怎么想、怎么做”,它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两种知识好像是一座冰山,而“明言知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隐藏在海底下的大部分则是“默会知识”。(J.Brown,2000)M. Polany 认为,“缄默的知识”(1956),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创造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经合组织)认为:“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重点强调缄默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教育实践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专业学习强调“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
1. 从教师成长需求出发
第16页/共56页
“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295份有效问卷)
(2) 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第17页/共56页
第18页/共56页
(1)原行为阶段
①纠缠于区分等分除、包含除等枝节,未突出“有余数”这个要点②习惯于计算准确性的训练:3×( )<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未关注试商的实际意义③表面地寻找规律,学生都说“不知道”
第6页/共56页
(2) 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 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哈佛工商学院将其使用于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Copeland,1910),同样取得显著成效。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到教师培训中来。

教师成长的秘密

教师成长的秘密

教师成长的秘密选自《人民教育》2016年第13期作者:王洁《人民教育》特约评论员我曾经做过老师,有幸遇到很多业务精专、深受学生喜欢,也颇有成就的老师。

对这些老师,当时的我不仅崇敬,更是充满了好奇。

后来,我开始了基础教育的研究工作,遇到了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和他们的接触中,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他们的优秀和精彩。

乍一看,每个优秀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都是“自立和自主”,都是“高绩效”的,但是当你越来越靠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时,你会发现以上任何一种理解都没有错,但似乎又不是特别准确。

几年前,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开展了一项研究。

结合文献研究与经验,我们选取了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认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又具有不同背景的20名优秀教师,通过成长档案袋分析、现场访谈以及对一些关键事件进行追踪,等等,由此发现他们在成长中的一些共性的、有意思的行为和思想。

他们是一群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执着和热爱的人。

他们谈起自己的学生,谈起自身的工作总是兴致勃勃。

虽然他们也有烦恼、有不如意,但始终享受着工作带给他们的丰富多彩。

这种执着和热爱最先是出于把自己工作做好的朴素愿望,然后慢慢地演变为一种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发展为一种融入个人生命价值系统的专业情感。

他们是一群始终在思考的人。

他们善于质疑“不是问題的问題”,在貌似没有问题的事情中“看到”问题,不满足仅仅使用已建立起来的“常规”加以解决,而是会不断试验和探索,创造更多促进有效教学的可能性。

这种创造还意味着打破常规,寻找与众不同的、超乎常规的办法和思路。

他们是一群乐意迎接挑战的人。

他们关注自身的实践,关注别人的实践,关注在实践中学习。

他们愿意去回应一些不确定的、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寻求挑战,保持着对没有现成答案的事物饶有兴趣的探索心理,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发起挑战的气魄。

他们是一群积极回应环境的人。

当环境没有变化时,他们会预见环境的变化,并且主动做好应对的准备;当环境明显变化时,他们能仔细分析,发现问题所在,通过学习、思考、行动,审视和选择自己的目标,更新和调整自己的行动,丰富自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们甚至会主动寻求改变环境,使环境朝着更加有利于成长的方向变化。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篇1老一辈的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敢为天下先,攀登科学高峰,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优良的品质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

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包括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听着他们的故事传说长大的,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们故事传说的影响。

所以,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

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

所以,爱国奉献这一点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第二个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荣誉地位,真正为了信诚科学淡薄名利,去为了自己兴趣爱好,为了国家的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

再一点是甘为人梯,我最近刚刚从金坛回来,华罗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到清华,从清华后来又从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变成一个教员,后来又从剑桥访问回来,直接提升为教授等等,这种就是华罗庚得益于有比他更老一辈的人甘当人梯,当他的伯乐,后来华罗庚先生自己又当伯乐,把陈景润从厦门调到北京来。

我刚才有意让八零后的教授在我前面讲,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年轻的同志先讲。

我讲的这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

所以,我们这一代更应该在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甘为人梯扶助后学的精神。

最后是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有关科学阅读的心得体会篇2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就是完善生命。

在线学习: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学习: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学习: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教师在线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基于在线学习的理论研究,对2011年“宁波市英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中的高中英语组进行了总结,是教师通过在线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师;在线学习;专业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普及,正是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范式。

近年来,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otpd)作为一种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模式的新模式,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王美,2008)。

在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在线学习或网上互动实现专业提高的一种学习活动。

它通过建立一个由作为学习者的教师、项目咨询或培训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管理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及其他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感兴趣的人员构成的广泛的在线学习者共同体,为参与者提供基于专业学识和经验的、面向学校教育实践的、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以实现教师个人或群体的专业发展目标(king,2002)。

它的核心理念是“帮助教师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

①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专业培训,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在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付安全,2009)。

基于对在线学习理论的认识,笔者参与了2011年暑期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开展的“宁波市英语学科教师远程培训”中的高中英语组学习与讨论,本文即对此次在线培训的总结与交流。

一、培训形式科技化此次培训形式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同时开展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活动。

教师对于每个课程的学习,通过“观看讲课视频→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提交学习作业→完成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将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等几个方面有机地整合在学习的全过程,地区管理员及各班指导教师还可以直接进入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视频会议室参加交流。

宣讲

宣讲

学科、学习意义
记中学
短期有效
做中学
中期有效
悟中学
长期有效,长远有益
巧中学,要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效益,要授生以鱼, 更要授生以渔,将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改革 方向
转变学 习方式
优化课 堂结构
做中学与悟中学的教学环节
•课堂预习 •自我检测 •交流问题 • 教师讲解 • 课堂小结 • 针对性练习
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Βιβλιοθήκη 负重奋进, 学会超越一
树立有利于自己生存 和发展的三观 采取有效 策略

整合良好 职业情商
自我维护

四 三
掌握压力 调节方法
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怀人 文 情
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 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 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马斯洛
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手段单一
负担重
普遍存在 的问题
师生之间 缺乏交流
学生兴趣低
效率低
老师讲的多
重构知识概念,为教学转型奠定知识观基础
事实性 知识
学科知识
理解、记忆、再现、判断 ----记中学
学科、学习方法
知识
方法性 知识 学科知识 价值性 知识
阅读、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讨 论、问对、争辩、分析、综合、归纳、 总结、提炼、概括、解释、推理、运 用、拓展----做中学 体验、反思、取舍、比较、借鉴、分 享、定向、创造、信仰---- 悟中学

研修班学习总结

研修班学习总结

研修班学习总结篇一: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今年*月**日至2**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1 天的学习时间里,受到很大的启发。

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管理力、执行力,实现学校快速发展。

应该说,这次学习不仅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虽然时间很短,但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前沿理论学习、挂职学习名校管理经验和考察参观。

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第十四中学校长**、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光明小学原校长**、**五中原校长**、**八中原校长**、**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小学校长** 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就校长的领导和力和执行力、生态课堂的构建、学校常规与特色的有机融合、办学育人的核心素质修炼、学校办学思想特色形成与实施策略、学校特色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思考、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校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和敬业爱岗精神的乐于奉献、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等为参培校长作了理念超前、发人深思、有借鉴作用的讲座,在培训中专家们还与我们参培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学习,不仅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

中国基础教育科研信息网研修培训中心组织我们参培校长参观考察了**一零一中学、第十四中学等名校。

**一零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市属重点中学,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历经坎坷,坚持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

** 市第十四中学是**市重点中学,**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

该校老师师德高尚、严谨笃学,严格的师徒挂钩制度、学期评优制度、听课制度、师生共同评课制度和鼓励教师教书育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

顾泠阮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一)摘要: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师培训均面临着理论如何向课堂实践转移的突出问题。

将课堂视为可供“野外”考察的学习生态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理念引与行为跟进相统整的教师教育模式,为解决转移问题提示了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教师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650一、困惑与思考(一)问题与困惑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如短期课程培训、单元式工作坊、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感到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似已成为不易消解的困惑。

这一现象,国内有,国外也存在。

(二)消解困惑的现有研究及其讨论文献表明,解决理论向实践转移的做法主要有下述两种。

1.结合课例(l)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 coaching)。

西方学者乔依斯和许瓦斯(Joyce & Showers,1982)(2)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使教师将在职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

研究者对两组参与了三个月课程的在职培训的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其中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在培训期间推行了同事之间相互听课和指导,而另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则没有这样的活动。

结果发现,前一组有75%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中能有意识地、而且比较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后一组则只有15%能有同样的表现。

以后的几项研究(3)(4)也都发现,校内同事之间互助指导的效果明显超过单元式的工作坊。

-------------------------------------------------*本课题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

研究得到了青浦区教育局及有关中小学的鼎力支持,青浦教院郑少鸣院长、市教科院周卫研究员自始至终参与组织与指导工作,青浦实验研究所郑润洲老师参与文稿的最后修订,特此致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旨在课堂改进的校本教学研究
王洁 Jjwangjie@
(网站)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影响学生的第二个因素是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第三个变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09年5千万用教师培训, 2010年5个亿用于教师培训]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星冲击”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走过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改革的路,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发觉: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

一、我们倡导的校本教学研究
案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

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让学生说有质量的话,有自己的思想]
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算法很多。

但后来测试表明:85%的学生没有听理解其他同学的方法,12%的同学能用两到三种方法。

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

或许这是造成本堂课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

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

“听懂他的意思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1、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3、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再反思:从学科角度理解“交流”
在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本课的学科本质表现在哪/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研究的目的: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发展老师的学科教学法,
打通学科与生活的概念,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认知。

研究的方法
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
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老师有三个时期:直出教师——初出校门,走上岗位,三至五年,经验教师、专家教师
我们倡导的校本教研是将教师
研究的形式
以课为载体
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过程
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关键
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成果
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老师的推理是基于实践的推理
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
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
教学设计
反馈会议课堂观察
研究的条件
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需要支持性环境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
二、研究所需要的技能
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
同伴互助,让差异推动进取
需要技术的介入
我们的基本做法
开展教学现状诊断,寻找‘现状是“在诊断中使用标准
走进课堂做研究“以课堂观察”为出发点
走出课堂讲故事,
学习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1、学习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
2、学习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诊断教学
3、基于课程标准“以学论教”进行课堂评价
《教学框架》
关注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
几点建议
1、以“做”为中心
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研究有主题
骨干领导的“领跑”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

2、养成以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不断积累有关键有效的实作性经验
进一步提高备课、观课、评课的成效,提高家常课的质量
3、三个关注
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
关注小组学习
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学习的行动主体。

关注主体悟性
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