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六大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观课议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观课议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观课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同事或专家的观摩与评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一种专业成长策略。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观课议课策略:
1. 建立合作共享的观课议课文化: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信任,并愿意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只有创造了一个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2. 定期组织观课活动:学校可以制定观课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各科教师进行相互观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观课的内容可以涵盖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课堂,从而使教师获得更广泛的观察和学习机会。
3. 专业观课指导: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改进建议。这种指导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其专业成长。
4. 设计观课指标和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制定观课指标和评价标准,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观课评价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
5. 观课后的反思与讨论:教师在观完课后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分析观课中发现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制定改进措施。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和感悟。
6. 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记录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等。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还可以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7.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提供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如举办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等。这些机会不仅能够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能帮助教师建立专业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方法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方法
1小学语文观课议课方法
一、观课议课的内涵
所谓〃观〃,指的是用多种器官(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等)捕捉信息,所以观课就是教师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行动,如: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精神状态等。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领悟课堂,而听课主要是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的往来。
〃议课〃主要是围绕观课过程中的教学现象进行深入讨论,以谋求更好地实施教学的新方法、新举措、新理念,从而让所有的参与教师都有新收获。评课的重点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作判断、提意见等。
评课中的对话模型:评课者是帮助者和改进者,或卖弄水平或当好好先生,而执教者是虚心接受批评下的被帮助者和被改造者,被动经受、无限委屈。评课者经常会这么说〃什么环节是好的,什么地方是有待改进的〃,它展示的是评课教师建议的有效性,常常会使上课教师感到尴尬和压力,甚至会打击上课教师的积极性。〃议〃是围绕观课所提供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促进反省。
议课的对话模型:我是求知者,我提出我的疑问,我倾听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我们最后达成共识。不会说〃这个观点是错误学目标的前提下,去把脉、评判。
3小学语文观课方法
1、观课准备
⑴学识准备
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按课程标准应做到4个弄清:① 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畴和深度。
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教研成果,囊括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1、观课议课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具有以下特点:“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课堂中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教学行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2、观课议课的追求
首先,观课议课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血药教师仪式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消化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是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观课的性质变了,帮助
不是挑毛病。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第三,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建立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与教育假设、教学设计间的联系,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研究中探讨新的可能,然后将改进的设计投放实践,谋求新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在改进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加积极主动的教育预期和生活热望。
观课议课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途径
观课议课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观课议课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将从观课议课的概念、实施方式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观课议课的概念及实施方式
观课议课是指教师们通过观察同行的课堂教学,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观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同事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议课,则是指通过与同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以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实施观课议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观课和议课的目的。观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和策略,增强互动、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议课的目的是通过互动、交流和讨论,寻求更好的教学改进经验。其次,需要确定观察的重点和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课堂观察记录表,并在观课之后进行评价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最后,需要确定好观课和议课的频率和形式。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定期组织课外跨学科、跨年级交流,或者每周例行性组织教师进行观课、集中讨论。
二、观课议课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重要性
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而言,观课议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观课议课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点、策略和方法。在观察同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了解同行是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次,观课议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通过观课和讨论的过程,教师可以相互借鉴、交流和分享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此外,教师之间还可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互助网络,形成学科组、备课组、授课组等合作小组,共同研究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难题。
怎样进行有效的观课议课
怎样进行有效的观课议课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怎样观课议课才有效
昭阳区第三中学耿强
一、什么是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是一种基于教师合作与促进提高的更高层次的听评课的形式,它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活动本质上是围绕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开展的强调开放、促进互助的发展性评价案例教学活动。观课是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议课是案例讨论的过程。建设合作、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观课议课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日常听评课相比,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是目的性。观课议课的目的一定要指向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观课议课活动中,研究者通常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从事观察活动。第二是系统性。观课议课有明确的目的,研究者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观课议课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使观察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第三是理论性。科学的观课议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首先,观课议课方法本身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论作依据,其次,观课议课需要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指导。第四是选择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就意味着有选择,首先,研究者在进行观课议课时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其次,观课议课尽管较日常听评课更为细致且系统,但由于选择性因素的存在,它所描述的“事实”也很难做到全面而真实。第五是情境性。观课议课是在现场进行的研究活动,它可以在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同时就予以记录,不但可以获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可以使观课者记录下那些只可能在现场
观课议课操作流程
滦平四小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一次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应该是一次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观课议课活动可以分成以下几步:
一、观课的准备
1.确定观课主题。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现状,收集和整理大家在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确定观课议课重点,使整个观课议课活动目标明确,要求清楚。
2.确定观课内容。在确定献课教师的基础上,围绕观课主题选择确定教学内容。
3.确定观课人员。通常以同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4.选择观课形式与观课工具,如录像机、照相机、钟表等工具。
5.观课教师与献课教师沟通。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献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
6.设计观课量表。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召集有经验的教师围绕主题、依据课堂要素,如: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参照相关理论进行观课记录表的设计。设计时,主题要明确,角度要适当,方法要简便,要便于教师操作。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观课议课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
二、观课的实施
观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根据观课需要,观课者携带观课工具进入现场。在观课活动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相关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并梳理“行为”、“效果”、“关系推测和意见”等内容。
1.进入现场。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2.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3.课堂记录。需要记录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4.课堂思考。思考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思考在议课时需要交流什么。
观课议课的策略和方法课件
个案研究的方法
选择典型案例
总结提炼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师、班级或课程 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特点和问 题。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具有 普遍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详细记录
对所选案例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 详细记录课堂互动、学生表现和教师 教学策略等。
比较研究的方法
选取比较对象
选择不同地区、学校或教师作为 比较对象,对比他们的教学理念
、方法和效果。
对比分析
从多个维度对比较对象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
借鉴与改进
借鉴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 合自身实际进行改进,提升教学
质量。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总结
通过观察和收集大量课堂实例,总结提炼出共性 的教学规律和策略。
演绎推理
根据已有的教学理论和原则,推导出具体的教学 方法或技巧。
03
观课议课的方法
Chapter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
收集和分析具体的数据, 如学生参与度、教师提问 的类型和频次等,以客观 地评估课堂效果。
定性研究
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 析等方式,深入了解课堂 中的互动、氛围和教师教 学风格等。
综合运用
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既关注整体趋势,又关 注个体差异,更全面地反 映课堂实际情况。
提升教研水平
观课议课的技巧与策略
观课议课的技巧与策略
一、观察课堂互动
在观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观察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估课堂互动的频率、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二、关注教师引导
观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包括教师提出的问题、提供的实例、给予的反馈等。注意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在引导学生探索复杂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
三、评估学生参与
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观课议课的重要环节。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在小组讨论和其他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四、深入分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观课过程中,要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并分析这些方法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五、关注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是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观察教师如何收集和处理学生反馈,如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这些反馈是否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全面了解课程设计
了解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框架,观察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结构和进度安排等。分析课程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需求,以及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探讨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观课议课的最终目的。在观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等。结合教学目标,评估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并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八、提倡建设性批评
如何来进行观课议课
如何来进行观课议课
第一,要调整进入课堂的状态,必须进入“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的状态,什么样的情况下听课最认真?就是接下来就要上这一课的情况下!有了这种状态,你一定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且会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积极主动地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借鉴?该怎样吸收改造?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样处理?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听者,而是深入地沉浸课堂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
第二,观课观什么?首先关注和收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尽可能地坐在学生身边去,和学生建立理解信任关系,充分读懂他们的学习活动。其次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课堂上具有意义的情境和故事,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为议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课堂搜集有用的信息。
第三,在议课过程中,观课者要积极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课堂事实和现象,如:“在课堂上,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然后围绕这些事实和现象,展开对话和讨论,商讨可能的教学出路和方法。参与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态度要诚恳,真切地从课堂事实出发,为上课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观课议课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主题,在进行这前,坐下来商量一下:我们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走进教室观察什么?讨论问题思考什么?
交流什么?大家可以心中有数,如有必要,可作详细而具体的分工,如:一人观察学生发言的范围和次数;一人观察学生活动的次数和效率;一人观察记录教师讲课的时间;一个观察整个班级学生听课的状态;……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可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观课议课的六大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观课议课的六大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观课议课是日常的课例研讨活动,也是一种团队合作,这种同伴互助的活动能极大地改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使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其中,并感受到团队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关怀。近期,肥城市组织了全市性的以联片教研为平台、以“同课异构”为载体的观课议课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观课议课(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的关键环节有6个,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及实施策略阐述如下,愿与同行交流。
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的要素应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大方面,其中,教师方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学生方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课议课的六大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山东省肥城市教学研究王文涛(271600)
题记: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评课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观课议课是日常的课例研讨活动,也是一种团队合作,这种同伴互助的活动能极大地改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使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其中,并感受到团队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关怀。近期,肥城市组织了全市性的以联片教研为平台、以“同课异构”为载体的观课议课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观课议课(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的关键环节有6个,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记录详实的课堂现
象、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及实施策略阐述如下,愿与同行交流。
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的要素应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大方面,其中,教师方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学生方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操作要求:(1)观察视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观察目的。教研组应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确定观察视角,再分配给每个观察者。(2)观察视角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视角的基本特征。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材整合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3)观察视角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向需求。要根据观察者、执教教师以及合作体的需要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尽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来确定观察点。
实施技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爱好特长、理论水平等选择最熟悉的要素,确定观察视角。
环节二: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
在确定课堂观察视角后,设计合适的观察量表,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课程理念、理论素养、教学价值等的支撑,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
操作要求:(1)根据确定的观察视角进行维度分析。如观察提问,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的回答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观察需要设计观察量表。确定了具体的维度后,就要着手设计可行的量表。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观察提问为例,如果观察“提问的数量”,应采用定量的观察方法;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应采取定性的观察记录方式;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二,量表的设计要遵循两个标准。即效度标准和实用性标准。效度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必须比较全面地揭示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这就要求所选择的观察指标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相互涵盖。实用性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要简洁,便于速记、反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提问与回答”量表如下。
“提问与回答”观察量表
观察视角提问与回答
观察维度观察点
定量
记录课堂现象描
述
观察结果分
析
(定量与定
性)
问题的设计问题的科学性与价值性问题的指向性
问题与学生的匹
配度
问题的思维度
教师的提问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数量
提问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生成与捕
捉
引问与追问
学生的回答
回答的方式
回答的类型
回答的态度
问题结论的由来
教师的理答理答的态度
理答的方式
理答的效果
生成问题的处理
结果
实施技巧:一要明确目前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围绕学校或教研组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确立观察重点。如构建和谐课堂,需重点观察“师与生、生与生、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需要重点观察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设计等。二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有前瞻性的视野,要深入思考各观察点最需要思量的问题、要素,力求特色,突出创新。如表中粗体部分。
环节三: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
观察者应该在上课开始前进入现场,根据观察任务选择有利的观察位置,以确保能收集到可靠的信息。课堂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观察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观察类型,选择有针对性且擅长的记录方式来进行观察记录。总的来说,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
操作要求:(1)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观察量表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取样对行为进行记录。(2)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描述(从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活动、目标、感情等角度描述)、叙述(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图式记录(用位置、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技术记录(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实施技巧:(1)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应该相互补充使用,必须保证记录尽可能地简洁明了。(2)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以便进行后续解释。(3)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观察者可以形成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如用一些简短的编码。如果需要记录的数据比较多,还可采用合作记录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完整与真实。
环节四: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
观察者对记录到的数字、文字、图片等课堂信息进行整理,以便进行分析推论。
操作要求:(1)对于采用定量观察收集的信息,观察者可以通过频率和百分比的计算,绘制出可以说明问题的表格,如下“课堂提问类型”记录表(以近期肥城市联片教研“同课异构”课堂观察活动设计记录的量表为例,以下同);也可以利用Excel等开发数据表,利用电脑进行数据分析。(2)对于定性观察到课堂现象,可通过文字描述(如下“教学技艺”记录表)、图表等方式呈现相关信息,让人们较为清楚地了解观察情境中发生的事情。如果是合作观察同一个内容,那么在统计或整理所记录的信息时,应在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各自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合并。
,然后再根据需要绘制出不同的图表等。
实施技巧:(1)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如总次数或总数量、所占比重或百分比等等。(2)梳理与观察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或观点,把具体的事实归纳到相应的问题或观点中去,为下一步的推论做好准备。(3)为达到课堂评价准确、科学,一般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