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初中地理城市发展有利条件答题思路
初中地理城市发展有利条件答题思路
城市发展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
1.地理条件:
- 地理位置:位于交通枢纽、沿海、沿江河等重要交通要道的城市,便于物资流通和人员交往;
- 自然资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力资源等,有利于经济发展;- 土地条件:具备适宜的土地利用条件,如平原、丘陵地形等,便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区域规划。
2.经济条件:
- 市场需求: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能够吸引企业和商业机构落户,促进产业发展;
- 产业基础: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如先进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
- 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如政府对外商投资的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能够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的流入。
3.社会条件:
- 人力资源: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储备,有利于企业招聘和培养人才;- 教育和科研机构:具备较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
- 社会安全和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政治稳定,能够吸引人才和资本流入,提高城市的发展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条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城市发展
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城市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地理特征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地理特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
一、山脉和高原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境内拥有大片连绵的山脉和高原。
这些山脉和高原不仅构成了中国的主要地貌特征,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首先,山脉和高原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例如,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多个城市,在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水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山区和高原地形的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例如,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以其临近的峨眉山和九寨沟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这些旅游资源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河流和海洋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广阔的海洋,这些水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资源。
首先,河流提供了城市之间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例如,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凭借其交通优势,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内陆港口城市和工业中心。
其次,河流和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满足了人们的食物需求,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例如,位于山东半岛的青岛,以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达的渔业而闻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渔港城市和工业基地。
三、气候和自然灾害中国的地理特征还包括多样的气候和自然灾害。
这些因素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气候条件影响了城市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
例如,南方地区的温暖湿润气候使得该地区成为适宜农业和人居的地方,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其次,自然灾害也对城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常年发生地震,这需要城市规划者采取相应的防震和灾害减灾措施,以确保城市的稳定和居民的安全。
中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说是多样而丰富的,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背景。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综合利用地理条件,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了解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一般说来,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二)掌握地理位置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城市地理位置就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1.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2.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沿河城市论,可以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和河口。
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能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
伴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快速高效的航空运输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手段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城市的地理区位,促进了国际性大都市的形成。
除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以外,社会经济历史基础、信息技术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条件。
2022版高考地理中图版总复习课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著,京津发展水平 作机制,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
高,河北发展水平低 与合作
下图为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空间布局变化图。读图,完 成1、2题。
1.1996—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空间布局变化
特点是向该区域( )
A.中小城市集中
B.港口城市集中
C.中心城市集中
D.边缘地区集中
2.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B.矿产资源
C.廉价劳动力
D.消费市场
1.C 2.D 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 时,图示区域的汽车整车企业出现了向北京、天津集中的趋势,说 明在此期间,其空间布局变化特点是向该区域的中心城市集中。第 2题,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越广 阔,因此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
(2)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3)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4)_生__态_修__复__环境改善示范区。
❸当前深入推进京津 冀协同发展面临难得 机遇,也存在许多挑 战和困难。主要体现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 能需要进一步持续发 力、切实解决好“搬 哪里、怎么搬、谁来 搬”等一系列深层次 问题。
区的位置、范围、
重__工__业__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 自然条件、自然资
_科__技_创__新__中__心__所在地。
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等着手。
3.地形:呈_西__北_高__、__东__南__低__的地势特点。 4.气候:温__带__季__风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
5.河湖: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海_河__流域,湖泊
D.气温日较差增大
【获取信息】 ①海淀区是大学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 ②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 ③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从地理角度看城市规划与发展
运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 术手段,提高 城市规划的科 学性和前瞻性。
推广绿色建筑、 绿色交通等理 念,降低城市 环境负荷,提 高居民生活质 量。
创新城市治理 模式,实现政 府、企业和社 会多元共治, 提高城市治理
效率。
人文城市规划与文化传承
城市规划需考虑人文因素,注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应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未来城市规划应关注多元化和包容性,创造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城市规划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 城市规模:地理环境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城市结构:地理环境对城市结构的影响 城市功能:地理环境对城市功能的影响
经济发展与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条件对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气候条件与城市规划
气候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气候条件影响城市交通和道路设计 气候条件影响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 气候条件影响城市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与城市: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规划 土地资源:影响城市扩张和产业布局 水资源:影响城市用水和农业发展
添加 标题
应用:GIS在城市规划中可用于空间分析、土 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 科学依据。
添加 标题
优势:GIS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准确 性,减少决策风险,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着眼于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 城市规划应注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规划应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生活理念。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城市是⼈类⽂明的象征,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产⽣的,其⼀旦形成,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所在区域的⾃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
这些条件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背景。
(⼀)⾃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地质、地貌、地形、⽓候、⽔⽂、⼟壤和植被等综合起来的⾸先作为⼈类⽣存的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以⽓候、地形和纬度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明显。
1.⽓候因素⽓候的主要要素是⽓温和降⽔。
地球上⽓温和降⽔组合好的地区是温带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适合农作物的⽣长,⽽且更适于⼈们的居住、⽣存。
世界⼈⼝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泛分布,如今没有受⼈类活动影响的⾃然环境⼏乎不复存在,但是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地集中在⽓温适中,降⽔适度的温带⽓候区,近⼏年有缓慢向亚热带⽓候区移动的趋势。
我国的⼤城市绝⼤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地区。
美国的⼤城市绝⼤多数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并有⼏⼗年来持续从“雪带”向南⽅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其中美国⼈⼝增长最快的前10个50万⼈⼝以上的⼤都市区全部在南部各州。
2.地形因素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也关系密切。
地势的⾼低起伏,坡度的陡峻和缓,直接影响着⼈们的出⾏和⽣产。
所以⼈们的聚集⾸先选择地势起伏不⼤,坡度不陡的地区。
世界⼤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00⽶~200⽶以下的平原区、滨海、滨湖区及沿江河地带。
海拔较⾼的城市多集中于低纬的⾼原地区或⼭间盆地区,由于⽓温直减率的影响,海拔虽⾼,但纬度低,温度仍然适中,适宜⼈们⽣活居住。
3.纬度位置因素地球表⾯纬度不同,获得太阳的热能不同。
纬度⾼⽓温低,纬度低⽓温⾼。
所以世界⼤城市以中、低纬位置居多。
但也有纬度较⾼的城市,其⼀般都受⼤洋暖流的恩惠。
如斯德哥尔摩市,北纬59度20分;圣彼得堡城,北纬59度58分;还有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等均是位于⾼纬度但受惠于北⼤西洋暖流的城市。
初中地理城市规划与发展规律
初中地理城市规划与发展规律城市规划与发展是指国家、地区和城市对城市空间布局、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一种行动方式。
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下将从城市规模、布局、功能分工、地理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规模与发展城市规模是衡量城市大小的一个指标,城市规模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即人口越多,城市规模越大。
例如,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人口数量众多,城市规模较大。
而一些小城市则人口较少,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二、城市布局与发展城市布局是指城市建设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安排。
城市布局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城市布局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海滨城市、沿江城市等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发展较快,城市规模较大。
其次,一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如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山区等。
城市布局与发展还与资源配置密切相关。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较大,如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
而资源贫乏的地区,城市发展相对较缓慢。
三、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城市功能分工是指城市内不同地区担负不同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
四、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一般而言,交通便利的地区更容易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如沿海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
同时,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如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的城市。
地理条件还决定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例如,山区的城市发展相对困难,但是适合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
而平原地区的城市更适合发展工业和农业。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城市规模与发展、城市布局与发展、城市功能分工与发展以及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从经济腹地来比较,上海的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
4.经济总量的比较
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0美元/人。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 GDP24100美元/人。过去20年 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两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3.6%,2001年的数字达24,100美元,比多个西据五普资料,在上海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179.5万人,占11.4%;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37.67万人,占23.8%;接受初中教育的603.86万人,占38.2%;接受教育的310.66万人,占19.6%。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由19539人上升为23018人,增长17.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1592人上升为36803人,增长16.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人下降为18934人,下降16.5%。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为5.4%,下降5.7个百分点。
地理条件与城市建设
地理条件与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理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地理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山地地理条件山地地形对城市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山地地区通常存在于地势崎岖、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问题。
因此,在山地地区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山地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可以考虑开发多层建筑,利用立体空间,增加城市用地。
2.注重环境保护: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减少土地开垦,保护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解决交通问题:山地地区交通困难,需要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
可以考虑修建隧道、索道等交通工具,改善交通状况。
二、沿海地理条件沿海地区通常是城市发展的热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但沿海地理条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1.防御海洋灾害:沿海地区容易受到海洋灾害的威胁,如风暴潮、海啸等。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确保城市的安全。
2.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城市的发展。
可以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
3.环境保护与海洋污染:沿海地区容易受到海洋污染的影响,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内陆地理条件内陆地区的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匮乏和交通不便。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1.合理利用内陆资源:内陆地区资源有限,需要合理利用。
可以发展农业、畜牧业等资源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发展交通运输:内陆地区交通不便,需要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可以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3.注重生态保护: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
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其中地理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它们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与城市规模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和发展的方向。
首先,地理条件影响城市的定位与规模。
举例来说,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城市往往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因此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扩大。
而位于山区的城市则受限于地形条件,规模相对较小。
其次,自然环境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位于海滨的城市,受益于优美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地形地貌与城市布局地形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模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山地和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通常会形成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结构,如梯田式的城市布局,这种布局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城市的防御。
而平原地区则更容易形成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如沿海城市的线型布局,这种布局有利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地形地貌还会影响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和交通方式的选择。
例如,山区城市通常会选择建设蜿蜒曲折的山路,而平原城市则更容易发展起密集的道路网和轨道交通系统。
三、气候与城市经济气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粮食供应。
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寒冷干燥的气候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城市则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粮食供应。
其次,气候条件还会影响城市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
如温暖的气候有利于发展度假村和海滨旅游,而寒冷的气候则适宜发展滑雪和冰雪旅游。
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四、水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地理学——精选推荐
城市地理学第五章城市地理学第⼀节复习指导⼀、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概况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这⼀特殊的地理环境,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按它研究的空间尺度。
⼜可以分为国家或区域中的城市的空间组织(也称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的组织(也称城市内部结构)两⼤部分。
(⼀)熟悉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问题研究(⼆)解西⽅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西⽅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成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20世纪早期城市地理学作为—个专门的新领域出现了。
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地理学思想以地理环境决定论占优势。
反映在城市地理学上,当时的基本思想就是⽤城市位置的⾃然条件的作⽤来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2.1920⼀1950年这⼀时期,城市地理学的两⼤贡献⾜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中⼼地学说的诞⽣和美国芝加哥⼈类⽣态学派提出的城市⼟地利⽤模式。
前⼀成果的巨⼤影响虽然在战后才感觉到,但它的出现说明,城市地理已从单个城市的研究向城市体系的研究迈进;后⼀成果则标志着城市地理学的注意⼒从对城市简单⽽肤浅的总体认识转向城市景观的复杂性。
3.1950—1970年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发⽣了地理学的所谓“计量⾰命”。
数量地理学家布赖恩·贝⾥(B·J·L·Berry)⽤数理统汁⽅法对中⼼地学说进⾏了许多实证性研究,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把城市⼈⼝分布与服务中⼼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究的⼀个重要转折点。
“计量⾰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到了空间分析上来。
20世纪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了起来,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空间两⼤部分。
4.1970年以来地理学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且在城市地理学中都有最充分的反映,先后形成了区位学派、⾏为学派和激进马克思主义等⼏个流派。
高一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城市的性质分别为矿业城市、商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因此决定它们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自然资源、商业贸易和水陆运输。
【2】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甲城市相似的是()A.拉萨B.桂林C.株洲D.鞍山【答案】D【解析】鞍山是在当地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钢铁城市;拉萨为宗教城市;桂林为旅游城市;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考点】城市区位2.下列城市中作为宗教中心兴起的是A.张家界B.大庆C.株洲D.麦加【答案】D【解析】作为宗教中心兴起的是麦加;张家界是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大庆是因开发石油而发展起来的;株洲是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的区位因素。
3.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但河流少,故北方村落规模较大,多为团聚状,A、C错误;我国南方山区村落多分布于河谷地带,故呈带状,B错误;南方山区地形起伏大,人口分布分散,故村落规模小,分布分散。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聚落分布形态。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南北方的地形差异,并能结合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分析。
4.读“湘北某城市略图10”完成问题【1】根据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地形条件好C.交通便利D.气候适宜【答案】C【解析】图示城市位于河流沿岸,且有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经过,故交通便利是该城市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
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
不同地理条件会对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
例如,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大海,具有丰富的港湾资源,便于海上贸易和运输,因此这些城市往往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如纽约、东京等。
而内陆城市则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相对不便利,发展机会相对有限。
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城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例如,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气候温和,往往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如悉尼、温哥华等。
其次,气候环境对城市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居民生活等方面。
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往往限制了农业和居民生活的发展,而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则能够发展出丰富的农产品和观光资源。
此外,气候条件也会对城市的工业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气候条件寒冷的北欧国家由于长时间的冬季和大量的雪水资源,适宜发展林木工业和水力发电产业。
另外,气候条件也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例如,气候温暖的城市往往具有丰富的户外运动场所和设施,居民喜欢在户外进行健身活动,这将推动休闲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自然资源也是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
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导致城市间的经济差异。
例如,沿海城市由于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加之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内陆城市则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自然资源的分布还会影响城市人口的分布。
例如,由于煤炭资源的分布,中国的煤矿城市往往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如山西、陕西等。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开采和加工,这也导致了人口的聚集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地理条件还会对城市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城市 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南月省(河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 050016)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其一旦形成,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一、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
这些条件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背景。
(一)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地质、地貌、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综合起来的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以气候、地形和纬度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明显。
1.气候因素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地球上气温和降水组合好的地区是温带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更适于人们的居住、生存。
世界人口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如今没有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复存在,但是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地集中在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温带气候区,近几年有缓慢向亚热带气候区移动的趋势。
我国的大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地区。
美国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并有几十年来持续从“雪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其中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前1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全部在南部各州。
2.地形因素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也关系密切。
地势的高低起伏,坡度的陡峻和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产。
所以人们的聚集首先选择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不陡的地区。
世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00米~200米以下的平原区、滨海、滨湖区及沿江河地带。
海拔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低纬的高原地区或山间盆地区,由于气温直减率的影响,海拔虽高,但纬度低,温度仍然适中,适宜人们生活居住。
3.纬度位置因素地球表面纬度不同,获得太阳的热能不同。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所以世界大城市以中、低纬位置居多。
但也有纬度较高的城市,其一般都受大洋暖流的恩惠。
地理因素与城市发展
地理因素与城市发展一、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因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着城市的定位、规模和功能。
首先,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处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海洋资源,这使得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具备独特的优势。
同时,临近河流的城市往往可以利用水路交通,提供便利的物资运输和沿江资源开发。
而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则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矿产资源等实现经济独立。
其次,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城市的规模。
地理条件不同,导致城市所能容纳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数量有所差异。
例如,地势平坦且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容易形成大型城市,而地势崎岖的地区则往往限制了城市的规模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还会影响城市的功能。
地处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常具有较为完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与此相反,地处边远地区的城市则往往具有较为独特的功能,如边境城市往往兼具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二、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启示地理条件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充分利用地理资源。
例如,在沿海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
而在内陆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则需要发挥农业和矿产资源的优势。
其次,城市规划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地理环境只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城市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因素。
最后,城市发展也需要兼顾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
地理环境决定了城市的定位和规模,而人文环境则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还应注重保护和传承人文历史与文化。
三、实例分析:上海的地理因素与发展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首先,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上海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也为外资引进和合作提供了便利。
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可见,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
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利 于提供各种产品。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向 四周扩展,节省建筑投资。
中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类型: (1)滨海城市。 (2)三角洲平原城市。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6)平原中腹的城市。 (7)高平原上的城市。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 (10)高山谷地城市
小位置――位于河运发达的卫运河入海河处,海河远没有浦江 宽深,天津可跨河在两岸均衡发展而上海则一直偏于浦西一侧。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这是根据城市和它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中心位置――城市处在区域的中心。
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便于与区域发生联系,通 达性好,总交通流最小。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 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 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 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微观区位)
这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的地理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远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 的。 小位置是城市对它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 上进行分析的。 有时还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目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德国鲁尔区)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高中人文地理必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中学人文地理必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暖和潮湿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确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途、沿高速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改变,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输河通航时—兴,运输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缘由: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快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峻(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削减、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削减。
2、爱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第四节 浙江省城市区位类型分析
一、区位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 区位要素,或称区位因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两大方面。 素两大方面。
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土地、 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土地、河流等 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运输、原料、资源、能源、 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运输、原料、资源、能源、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在我国地形二级阶梯的
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十堰、 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十堰、 攀枝花。 攀枝花。 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 城市极少。 以上的高山地区, 高山谷地城市 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城市区位的层次
宏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大尺度地理景观(洲或国家) 宏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大尺度地理景观
的关系,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分析。 的关系,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分析。如上海的宏观区位特征 是“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 内是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是我 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城市”。
Company Logo
2、海运港口
河口港 海湾港 岛屿港 陆连岛(半岛) 陆连岛(半岛)港 陆岬港
Company Logo
铁路枢纽( 3、铁路枢纽(站)
主要枢纽 次要枢纽 一般枢纽 专业性枢纽 通过站 尽端站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多位于河谷,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多位于河谷,临河是共同 特点。当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平原较宽阔时, 特点。当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平原较宽阔时,城市地形较平 当河谷平原比较窄小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 坦;当河谷平原比较窄小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当河谷 平原成盆地状时,则城市均靠盆地边缘。 平原成盆地状时,则城市均靠盆地边缘。这类城市在江南 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 平原中腹的城市 :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 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 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 的城市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的城市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自然区位类型
滨海城市 玉环县 象山县 温州市 温岭市 台州市 三门
县 瑞安市 平阳县 宁波市 临海市 乐清市 奉化市
海岛城市 舟山市 嵊泗县 岱山县 洞头县
绍兴市 余姚市 慈溪市 桐乡市 绍兴县 平湖市 嘉兴市 嘉善县 湖州市 杭州市 海盐县 海宁市
劳动力、技术、政策、信息、历史、政治、军事和宗教、 劳动力、技术、政策、信息、历史、政治、军事和宗教、 旅游等。 旅游等。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这是我国城市形成发展中
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 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而有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为城市发育 壤肥沃而有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 提供了优良环境。这类城市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 提供了优良环境。这类城市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 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 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 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 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
Company Logo
中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中尺度地理景观(区域)的关 中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中尺度地理景观 的关
系,在中比例尺地图上分析。如上海的中观区位特征是 在中比例尺地图上分析。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微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小尺度地理景观(所在城址及 微观层次:是城市相对于小尺度地理景观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这类城市处在窄狭
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体虽是平原地形, 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体虽是平原地形,并 都临河,但因平原狭窄, 都临河,但因平原狭窄,间有残丘起伏或周围一侧地形破 最典型的是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 碎。最典型的是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
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萨。 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萨。
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1983) 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1983)
Company Logo
五、区位的交通要素
1、河运港口
河道航运尽端港 梯级中转港 河流交汇港 河曲港 渡口港 河口港
Company Logo
二、自然资源及种类
土地资源 水热资源 动植物
三、社会经济资源及种类
人力资源 市场(消费者) 市场(消费者)资源 信息资源 基础设施资源
Company Logo
附近事物)的关系,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分析。如上海的微 的关系,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分析。 的关系 观区位特征是“位于黄浦江和吴淞江的交汇处”。
Company Logo
三、区位的地理纬度要素
Company Logo
四、区位的地形要素
Company Logo
一、资源的概念
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 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 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 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阳光、空气、 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 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 者包括人力资源、 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 财富。 财富。
第二节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 市发展
一、区位的概念
区位:是指事物位置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区位:是指事物位置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区位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 区位不仅表示一个位置, 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 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区位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 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地理位置(区位)“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 地理位置(区位) 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城市的区位是城市及其外部的 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资源条件
城市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有人说“ 城市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有人说“ “城 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 也有人说“ 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有人说“城市是防御 安全的需要” 还有人说” 安全的需要”,还有人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阶段的产物”。 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才有剩余产品 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用来交换,有交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城市; 用来交换,有交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城市;只有私有 财富才有可能向少数人集中,才有阶级, 制,财富才有可能向少数人集中,才有阶级,才有防御安 全的需要,才有城市。 全的需要,才有城市。 所以,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剩余产品” 所以,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剩余产品”, 财富” 还有自由的“ 所有这一切, 是“财富”,还有自由的“人”,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可 以看作是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以看作是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Company Logo
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 高平原上的城市 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 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 高原上, 并滨临河流,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地,并滨临河流,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在海拔500 3000m的中山地区 500—3000m的中山地区, 中山谷地城市 在海拔500 3000m的中山地区,相对高
Company Logo
二、交通枢纽城市
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 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 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 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 心等。 心等。 实体转运( Break) 实体转运(Physical Break) 商业性转运( Break) 商业性转运(Commercial Break) 政治性转运( Break) 政治性转运(Political Break)
Company Logo
三、专业化城市
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 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 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 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 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规模经济 集聚经济
滨海城市 :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
发展,这类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窄,背靠着低山丘 发展,这类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窄, 陵是其共同的特点。 陵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角洲平原城市: 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 三角洲平原城市: 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
但一般说距海较近。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广阔, 但一般说距海较近。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广阔, 水网稠密,土肥人众, 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 要优势。 要优势。以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最 典型。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