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_李可
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
XX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应对举措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抗生素作为治疗及预防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其品种不断翻新、增加。
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各级医疗单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此导致的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所导致的耐药病原菌的增加不仅使医疗费用增高,而且由于滥用抗菌药物,使耐药菌株、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增多,其结果贻误正确治疗,出现了较强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甚至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或酿成药疗事故。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笔者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对XX医院就诊病人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如下:一、不合理用药多种形式并存1.无指征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抗生素使用必须具有明确应用指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证据、影像学证据、药物的抗菌性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评估,正确使用和调整使用抗生素。
但是,在没有任何适应症的情况下,就盲目给予抗生素预防治疗,实际上是滥用抗生素。
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外科住院病人I类切口手术患者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常多日应用抗生素,甚至应用抗生素到切口拆线,其他针对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患者使用抗生素也是比比皆是,病毒性感冒使用抗生素、足月自然分娩后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也屡见不鲜。
2.不合理联合用药。
2.1同类抗生素联用。
同类抗生素联用会增加毒性,如门诊处方中常常青霉素与氨苄西林联用,两者均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而发挥抗菌效应。
联用会竞争同一结合点而产生拮抗,甚至引起耐药菌的产生。
同类抗生素除繁殖期杀菌剂、磺胺药加TMP外均不能联合应用。
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与青霉素联用,属同类抗生素联用,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会导致抗药性产生。
由于四环素类药物对体内各处敏感细菌抑制,而未被抑制细菌及真菌会大量繁殖,引起二次感染,药物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根源对策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遍。
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因此,必须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1 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1.1 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抗生素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生素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如目前呼吸道感染疾病部分为病毒所致,而在我院治疗该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5%以上。
另外,抗生素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
1.2 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的医师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广谱的抗生素越好,甚至认为哪种抗生素药物是新药、价格高的就是疗效好的药,而没有意识到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病情轻重、抗菌谱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抗生素。
主要表现为用药起点高,未能按照抗生素分线管理来使用药物,有时轻、中度感染就直接使用二、三线药物。
如门诊经常有病人因饮食卫生而致腹泻、伴有腹痛, 无其它症状,医生在喹喏酮药物的选择上,经常选择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注射液静滴,其实可首选价格相对低廉的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注射液。
轻易使用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很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二重感染及其它不良反应,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1.3 重复给药,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我院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医生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常常采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目的: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500例临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医院目前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并研讨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结果:医院的抗生素的临床使用仍有不合理的现象。
结论:在临床的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医院的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标签:抗生素;管理模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目前在临床的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之一就是抗生素,抗生素不仅对于细菌的灭杀以及抑制有着极大的作用,对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疾病和进行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
但临床上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越来越严重,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细菌的种类也随之逐渐增加,而细菌的耐药程度也逐渐的出现变化,近几年已逐渐出现如多重耐药菌等较难以进行治疗的病菌,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已渐渐低于耐药菌的出现速度,这使得医院感染的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出现的有效的抗生素管理模式,逐渐被世界各国卫生部门重视和研究。
针对医院目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加强抗生素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降少耐药菌的发生情况。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研究主要是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后期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来医院就诊的6500例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0~86岁,男性患者3200例,女性患者3300例,体重10.5~87.5kg,平均(45.32±1.41)kg。
外科患者2315例,内科患者2100例,五官科患者600例,儿科患者265例,妇产科1000例,其他科室患者220例。
1.2方法对所选出的患者的基础资料以及治疗详细病历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药物过敏史、是否使用抗生素,用药剂量情况等。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分析及对策[1]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李金勤,程艳清,马跃军(包头市第三医院,包头市 014040)摘要目的:了解抗生素的基本原理,掌握适应征,使抗生素发挥应有的良好作用。
方法:分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
结果与结论:目前,抗生素在使用中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现象,无根据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目前,抗生素在使用中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现象,无根据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不合理使用状况有以下几种: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如青霉素与大环内酯类合用都是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属大环内酯类抑菌剂。
目前认为不宜将杀菌剂与抑菌剂联用,以避免抑菌药抑制细菌活性,杀菌药不能很好地发挥杀菌作用。
当头孢唑啉与螺旋霉素联用时,螺旋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而头孢唑啉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迅速的杀灭作用。
从抗菌谱上看,只有头孢唑啉一种即可,如加螺旋霉素则由于其快速抑菌作用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泡浆不增大,胞壁的合成自溶现象也不发生。
从而使头孢唑啉的快速杀菌效能受到明显抑制。
酸碱度不适宜配伍,如青霉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青霉素水溶液在pH6.5时较稳定,高于8或低于5时水解加速极易不解失效,葡萄糖溶的PH一般低于5.0,所以二者配伍是不妥的,青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使用,维生素C是较强的还原剂,有较强的酸性可使青霉素迅速失效。
同类药物或作用相似的药物作用。
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联用。
一天内使用多种抗菌物,如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先锋霉素,这些抗生素联合作用增加,副作用同时也增加。
抗生素联合使用的现象往往造成抗生素的严重浪费及导致大量的副作用产生,使人体遭受更大的危害。
随着世界医疗事业的发展,制药工业的新的进展,为临床提供了较多新的药物,这对医疗质量提高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诸如耐药性、副作用、相关作用、药物配伍不尽合理也必然存在。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抗生素是医学界的一种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滥用甚至误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加剧了细菌的耐药性。
通过对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使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细菌培养鉴定能力,导致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医生面对患者症状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医患矛盾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会轻易地开具抗生素处方。
2.滥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对细菌杀灭范围广,效果显著,因此在基层医院中滥用广谱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治疗慢性疾病或者反复感染的情况下,一些医生会长期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这不仅没有缓解患者的病情,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二、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1.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没有有效治疗患者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是患者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或者耐药性。
2.医疗费用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抗生素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患者需要额外的医疗费用。
3.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有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减弱,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办法为解决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生的规范培训。
通过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学习,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对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浅谈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以及应对措施摘要:分析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其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并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抗生素滥用的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现状;对策一、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被许多人当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一遇到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对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加强监管,严格限制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
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
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 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到目前为止,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300 余种,然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世,抗生素种类繁多及同一种抗生素有多种商品名等原因,医务人员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常见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耐药菌株亦有逐渐增多趋势。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抗生素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危害了病人的健康,也加剧了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
本文将从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成因分析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1、医疗机构中的抗生素使用率过高。
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中抗生素使用率已经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城市居民口服用药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56%。
2、病人自我用药滥用抗生素。
一些病人在感冒、咳嗽等症状出现时就会盲目服用抗生素,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其中不乏些人为自己主治医生,不仅没有接受治疗反而加重了病情3、饲料中的抗生素滥用。
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一些养殖场会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这不仅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威胁,也会使人们进食大量含抗生素的动物产品进而导致抗生素过量摄入。
4、过度依赖抗生素。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超过90%的病人认为抗生素是治疗好感冒和流感的最好选择,这种过度依赖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抗生素滥用的成因分析1、医生面临的压力。
许多医学研究表明,医生的处方水平对于患者药物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生通常在治疗过程中会考虑到许多因素,如病情的轻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但在药物处方中,这些因素滑稽锋利,因为不同的药物都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学科报道,抗生素不可避免成为很多医生第一选择。
此外,一些患者对医师的处方持有过度期望,对于没有开药方的会反复催促医生,这也增加了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压力。
2、非法销售的药物。
一些制药公司通过非法销售药物,以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优势。
这导致了一些非法销售的抗生素进入市场,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国家监管的力量受限,难以及时发现和遏制这些行为。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率在全国医生门诊和住院病房中逐渐增加,成为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药物过度消耗,并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究我院门诊中抗生素使用的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正确使用意识,以及合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我们的健康。
一、调查背景抗生素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应对抗生素耐药现象的加重。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择我院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共有300余例患者参加本次调查,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48例,患者年龄从15岁到80岁不等。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和所属科室等;2.患者使用抗生素原因,如治疗感染等;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如常规抗生素的使用或特殊情况下的使用;4.抗生素配方的情况,如抗生素种类、用药剂量和疗程等;5.患者对抗生素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如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和知晓抗生素的禁忌症等。
四、调查结果1.患者基本信息分析本次调查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其中4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了绝大部分。
男性和女性的使用比例大致相当,但不同科室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却有所不同,比例最高的是外科和妇科患者。
2.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本次调查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大多数是治疗感染,其中大约有70%以上的患者是因感冒、咳嗽、发热而使用抗生素的。
此外,也有少数患者是因为手术后感染、伤口感染等原因使用抗生素的。
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医生使用抗生素是基于传统的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而1/3的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抗生素。
解析抗生素的滥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解析抗生素的滥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不能够为患者病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可能对其治疗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对医疗工作的科学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本文针对抗生素滥用情况,对其危害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抗生素滥用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医疗药品市场环境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危害;原因;对策一、引言在医疗科学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下,西医及西药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疾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对西药中的抗生素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抗生素对于某些疾病的外在病症抑制力较强,在患者服用抗生素之后会快速缓解症状,因此,抗生素成为人们心中的良药。
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出现咳嗽、疼痛症状时,都优先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医院在患者疾病治疗中也喜欢用抗生素类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是人们只对抗生素服用的表面疗效进行了关注,对于抗生素服用后耐药性的问题却很少人有深入了解,抗生素的长期服用,会导致用药效果逐渐下降,同时可能对人体的机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现象必须得到制止和监管,以保证医疗卫生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抗生素滥用的威胁抗生素是疾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类型,其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抗生素类药物在带给疾病治疗益处的时候,也可能产生一些威胁。
在服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其威胁主要表现为临床不良反应,这个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更可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这更能造成生命危险。
本文对抗生素滥用情况下产生威胁的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研究。
(一)破坏人体内脏器官药物的应用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尤其是在长期服用该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程度都更高。
抗生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的内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滥用抗生素,更可能造成人体脏器的损伤,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引起细菌耐药性抗生素主要针对的对象时引起人体出现疾病的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长期服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将抓紧提高其耐药性,也就造成了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的现象,使得药物对疾病的控制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以来医疗过程汇总是不利于治疗效果提升的。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当下医疗领域面临的一大问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维持人类健康和控制感染病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药物效果下降等。
我院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首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滥用抗菌药物:患者在感冒等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滥用现象的出现。
2.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医生在面对不确定诊断或不及时获得病原学诊断结果时,容易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而非针对特定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3.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在没有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下,容易导致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进而培养耐药菌株。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抗菌药物、遵从医生的抗菌药物建议等。
2.完善诊断技术:提高病原学诊断技术和设备的水平,缩短病原菌检测和鉴定结果的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3.加强医师培训: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推广正确的使用方法。
4.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包括开展抗菌药物的处方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核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的追踪和监测等,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强化药学团队的作用:加强药学师在临床科室中的角色,参与抗菌药物的选择、监测和评估,提供给予临床医生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建议。
总之,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诊断技术、提高医师素质、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及调整药学团队的角色等管理对策,来解决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
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病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
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威胁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和死亡率。
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及管理对策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1. 抗生素过度使用在临床使用中,许多医生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医生对抗生素的认识不够深刻,常常将抗生素作为通用药物应用于治疗各类感染;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生对患者的诊断不够准确,导致了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加剧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除了过度使用抗生素外,部分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一些患者在感冒时滥用抗生素,以为可以加快康复,而实际上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个体的耐药风险,还加速了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传播。
3. 抗生素选择不当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性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医生因为没有充分了解抗生素的特点和适应症,导致了抗生素的选择不当。
选择不当的抗生素会降低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同时也会加速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对策1. 加强医生培训为了解决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滥用和选择不当等问题,需要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让医生了解抗生素的性质、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医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建立抗生素使用评估制度,对医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对医生的抗生素开具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行为,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3.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策略,防止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浅谈抗生素应用现状及预防滥用的对策
论我国基层地区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学生姓名:李仲喜学号:1420961013001 专业:药学(中药学方向)摘要:抗生素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
从1942 年青霉素问世,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70 多年历史,使许多细菌性感染得到了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
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用地区性用药的案例对抗生素的使用现状、特点、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耐药性滥用近年来,抗生素销售额逐年增长。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不良反应增多,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而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极大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该现象在基层医疗单位和药品零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该事态正在逐步发展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
我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应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且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机体损伤及病原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滥用抗生素将会使人类为战胜疾病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
1正确认识抗生素1.1概念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过去常被称为抗菌素,是指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有抵抗作用,也叫抗生。
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很广,对许多微生物、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细胞都有着抑杀作用,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战胜疾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消炎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摘要】本文就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了目前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及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对策,目的使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控制和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管理【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38-02具有杀灭细菌或者是抑制细菌能力的药物称之为抗菌药物,其主要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细菌性感染的治疗以及预防[1]。
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的使用,甚至出现滥用情况,因此会出现各种细菌耐药,并且耐药的程度不断提高,多重耐药甚至超级细菌等情况逐渐出现。
这种细菌耐药的情况受到世界的关注,各国的卫生部门更是密切关注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
松滋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11年开始对抗菌药物实施新的管理措施,并且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因此,笔者总结我院对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经验,并且做出初步的探讨,供临床参考。
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1抗菌药物对于病毒性感染时没有作用额,目前常用的几种抗生素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其治疗的效果较差,大多数是没有效果的,但大多数的医生还是回对病毒感染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2病因不明发热的患者,大部分的医生会选择给予患者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3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
大部分医院存在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区,常常会出现抗菌药物的用药量过大或者不足,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
14缺乏病原学检查:医院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大多数没有对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的检查,没有实验室结果的支持,凭借临床的经验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
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给药方式是采用广谱的抗生素,特别是对于诊断结果不明确的致病性菌,临床医生常常用广谱抗生素来“掩盖”。
抗生素应用现状以及滥用的对策
抗生素应用现状以及滥用的对策摘要】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60 余年历史,使许多细菌性感染得到了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
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滥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问题展开禅述。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19-021 认识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1)β-内酰胺类;(2)氨基糖苷类;(3)四环素类;(4)氯霉素类;(5)大环内脂类;(6)糖肽类抗生素;(7)喹诺酮类;(8)硝基咪唑类;(9)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10)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11)抗真菌抗生素;(12)抗肿瘤抗生素;(13)抗结核菌类;(14)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2 抗生素使用原则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
(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①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部门和科室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一)根据抗生素的疗效、安全性、价格等因素,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个等级。
(二)各级医师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优先选择非限制使用级别的抗生素。
(三)在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级别的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循相关审批程序和规定。
四、管理措施(一)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权限。
(二)制定抗生素分级管理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加强抗生素使用培训,提高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能力。
(四)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建立抗生素使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责任与处罚(一)各级医师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不得擅自越级使用抗生素。
(二)对违反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对造成患者用药安全事件的责任人,医院将依法予以处理。
六、附则(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将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分析.doc
医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院领导和医务科领导:药剂科于2015年9月对我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处方进行抽查,对含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素种类和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半年共1500份处方中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有867份,使用率为54.22%。
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率最高,分别为23.47%和21.01%。
其中联合用药312份,占32.00%。
DDDs前四位的均为口服抗生素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
结论抗生素药物应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并存在预防用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不合理等现象。
分析结论显示,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问题不容忽视,应该慎重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药物,以减少、减慢细菌耐药的几率。
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比较普遍,滥用情况严重,特别是民营医院,硬件与软件力量薄弱,更易造成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对多种药物不敏感,从而不仅仅增加了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本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医院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民营医院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降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以及搞好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分别达到23.47%和21.01%,是临床最广泛使用的品种,其中以高价,医保用药品种最多。
二者新产品多,尤其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方便,无需皮试,抗菌谱广,临床应用普遍,但耐药率也在增长。
三代头孢主要应用于杆菌感染,目前由于这一原本适用于较严重感染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运用,产生了破坏抗生素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使肠杆菌科等多种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耐药。
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分别为16.09%和14.55%,也是主要使用的品种。
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李可;钟新忠;杨森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09(16)7
【摘要】就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了目前医院在抗生素使用管理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医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及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基本对策,目的是使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抗生素使用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和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24-126)
【作者】李可;钟新忠;杨森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11;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11;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2015年至2017年医院抗生素使用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J], 邹昌文
2.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J], 薛彦宁
3.三级综合医院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李志刚
4.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探究 [J], 刘莉莉
5.武汉某公立医院培训选留制医师考核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J], 闫磊磊;杨君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探究
法 抽 取 我 院 自2 0 1 2 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期 间 临床 治疗病 例 ,分析 医院抗 生素 的使 用现状 ( 抗 生 素的 总类 、具体 使 用 时间、 使 用剂量 以 及联 合应 用 等情 况) ,并提 出行 之 有效 的 管理 措 施 。结果 我 院抗 生素 应 用处 于基 本合理 状 态 ,但 是 仍旧存 在 滥 用现 象,所 以 强化管理 尤 为
体免疫 力和抗病能力 。 3 - 3化 学污染的 防护
4结
论
医院是 比较特殊 的工作环境 ,护士容易受 到传染病 、疲劳 、心理压
力 等职业危害 ,减少护士 的职业危害 已经逐渐受 到社会重视 ,医院不断
健全完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定期召开培训指导课护士长人性化合理排班 ,并为护士提供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 关心他们 的身心健康 ,鼓励护士多参加竞赛、表 演等 ,提高护士的社会 地位和荣誉 ,使护士减轻压力 ,爱岗敬业 ,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 考 文献 [ 1 ] 张 培. 现代护理 管理 学 [ M】 . 北 京: 北 京医科大学 出版社, 2 0 0 0 : 1 9 1 . [ 2 ] 徐秀华. 临床 医 院感 染 学 【 M] . 长沙: 湖南 科 学 技 术 出版社 , 1 9 8 8 :
士体质 ,培养积极 、乐观 向上 的生活态度和健康 的生活方式 ,从更深层 次看待 自己的护理工作 ,好的心情能够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及 操作 时 ,应戴 双层 手 套 ,当不 慎发 生针刺 伤 时 ,应在 伤 口近心 端 向远 心端轻 轻挤压挤 出损伤处血 液 ,流动水 进行冲洗伤 口,用碘伏 进 行 消毒 。及 时上 报护 士 长及感 染 管理 科 ,受伤 护士 应配 合进 行各 项 检 测及流行 病学跟 踪观察 。填写意 外损伤事 故报告单 ,被H I V 污染 的 应 及时 r  ̄ H I V 职 业暴露安 全药 品储备点 报告 ,进行 风险评 估 ,定期 检 测H I V抗体 。对 于 乙型肝 炎污染 的根据各 自不 同情 况注射 乙型肝炎 疫 苗 ,2 4 h 内注 射 乙型 肝炎高 价免疫 球蛋 白 ,注 意饮食 和休息 ,增加 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4月第16卷第7期药品监管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抗生素是指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1]。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常会出现耐药性,而且耐药程度不断增高,甚至出现对多种抗生素都耐药的多重耐药菌。
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卫生部门广泛的关注。
茂南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5年2月开始加强了抗生素的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为此,笔者对茂名市综合性医院使用抗生素情况作初步探讨。
1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1.1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现有的抗生素对由病毒导致的大多数疾病是无效的,但很多医院医生都使用了抗生素。
1.2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治疗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医院医师面对发热的病人都使用抗生素。
1.3抗菌用药剂量不当或用药时间过长大部分医院在使用抗生素时存在用药量过大、剂量不足或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
1.4抗生素联用不当大部分医院存在抗生素联用率过高或联用不合理的现象。
1.5抗菌治疗依据缺乏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医院许多住院病人抗菌治疗不能得到微生物实验室检查的支持,而仅依据临床诊断选择使用。
常用的方法是联合用药或使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诊断并不明确的致病菌。
药物的选择更多是依据医生的习惯而不是特定的适应证,而且是常规剂量。
1.6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未能高度重视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在抗生素使用管理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相应滞后,未能充分监管各医院之间抗生素的使用,而各医院未能充分响应配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
2医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2.1医院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及抗生素治疗方面未得到充分训练在部分医院,由于主管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及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了解不够,在未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时不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2经验性用药难以选择合适抗生素部分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知识面窄、病人来源不足,缺乏选择抗生素的经验。
2.3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不能及时获得部分医院由于未能充分开展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检查时只能上送检查;同时由于微生物学检查的技术原因,检查结果一般需几天才能获得,导致抗生素使用的延误。
2.4惧怕成为诉讼对象在危重患者或患者病情恶化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因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李可1,钟新忠2,杨森2(1.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525011;2.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11)[摘要]就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了目前医院在抗生素使用管理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医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及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提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基本对策,目的是使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抗生素使用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和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抗生素;管理[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8)04(a )-124-03Management for the situ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hospitalLI Ke 1,ZHONG Xinzhong 2,YANG Sen 2(1.Maonan People Primary Hospital of Maoming ,Maoming525011,China ;2.People Hospital of Maoming ,Maoming52501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ankly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application in hospital,with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issues of antibacterial drugs'application in hospital,and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of antibacterial drugs'ir -rational application in hospital with reality.It strongly recommend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 -al drugs'application in hospital.These methods will promote the hospital adminstrators'concept and decrease the bacteri -al resistance matter by the antibacterial drugs'reasonable application in hospital.[Key words]Antibacterial Drugs ;Management1242009年4月第16卷第7期药品监管惧怕发生医疗事故而成为诉讼对象,故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大包围”用药,而“大包围”的抗生素治疗必然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2.5个别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未能针对抗生素的使用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措施,医务人员用药缺乏专业药学人员监管。
2.6医院的生存发展需要基层医院财政投入少,要生存就靠自身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创收意识,导致了“以药养医”、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出现。
3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抗生素是治疗病菌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但由于我国目前对抗生素的应用尚无明确的政策规定,各级医院、诊所和各级医务人员均可自由使用抗生素,甚至患者本人和家属亦可以从药房或药店自行购买使用。
这种广泛任意使用抗生素的后果之一,必然是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和转移、播散[2]。
相关报道[3-4]证明,长期、大量、广泛使用抗生素,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有必要合理的控制使用抗生素。
4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对策针对目前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要切实改变现状,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效果,减少或延缓耐药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了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卫生部2004年发布了《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成立了《抗生素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和《细菌耐药监测专家委员会》,同时进行了统一部署。
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建立抗生素临床应用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指导原则》。
我院在抗生素使用管理过程中,首先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药剂科主任,医务科长为副组长,以各临床科室、检验科、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抗生素使用管理领导小组,学习和贯彻抗生素使用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分析通报抗生素使用信息,晓以利害关系,达成共识,把全院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统一起来,有了思想上的认识,才有改进的动力,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抗生素使用管理氛围。
4.2进行系统培训我院在全面掌握《指导原则》要求后,加强沟通,共同制订抗生素使用管理措施。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切实履行指导本院合理用药的工作职能,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
我院在2005年2月,采取培训《指导原则》的形式,重点讲解抗生素分类、作用原理、使用基本原则、注意事项、我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2.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5]4.2.1.1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尽早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敏感度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先导。
首先要了解病人是否有用药指征,如果基本上认为病人已罹患细菌感染性疾病,且病情严重,可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预测最可能的致病菌种。
并根据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度与耐药性的变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最后,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4.2.1.2根据抗生素的特点合理用药要了解和熟悉各类抗生素中各种药物的抗菌作用、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及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只有根据被感染对象和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致病菌有良好抗菌活性的抗生素,才能快速有效地抑制或杀灭致病菌,才能对细菌感染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才有可能逐步做到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4.2.1.3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应用抗生素新生儿、幼儿、老年患者,其生理状况及机体免疫力均与健康成年人不同。
妊娠妇女及哺乳妇女应尽量选择毒性低、胎盘通透量低、乳汁分泌少的抗生素。
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或肾脏的排泄而消除,肝或肾功能不全必然影响药物的消除速度,导致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因此应根据肝肾功能情况合理用药。
4.2.2抗生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6]4.2.2.1分析可能致病菌并根据其敏感度选择抗生素对致病菌的种、属及其对抗生素敏感度应有一定估计,特别在目前临床微生物诊断和细菌敏感度试验结果存在较多问题的情况下,主管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及其耐药性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在未能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时也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4.2.2.2分析感染疾患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基础病的关系选择用药各种感染疾患均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分析掌握该发展规律,对于决定临床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如感染处于原有治疗无效,应及时更换抗生素;若原有治疗见效但未能控制而病情有所加重,则应保留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改换其中个别药物以加强治疗。
有无并发症,基础病的状况如何,对于选择抗生素与拟定治疗方案亦有很大关系。
4.2.2.3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理作用特点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抗生素的分类、抗菌谱、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临床药理特点、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
还应了解各类抗生素国内外研究进展、新老品种作用差别,可供选用的有哪些品种等等,以便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安全有效地控制各种感染疾患。
4.3坚持依法执业,依规行医医院坚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开大处方、乱用药、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出现。
4.4严格实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当前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卫生部的125CHINA MODERN 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4月第16卷第7期药品监管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