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五人墓碑记训练_落实提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发:拿出B、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依据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表率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不稍变A.断头置城上,颜色..士先者B.吾社之行为..C.余稍为修葺..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②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D、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安能屈.豪杰之流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③慷慨得志之徒,疾病.而死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A.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相同B.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不同C.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相同D.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不同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A.慷慨得志之徒.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弟子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文章内容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明末著名文学家。

他所写的文章多为抨击明末宦官专权及揭露腐败的政治之作,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B.本文记述和颂扬了在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中就义的颜佩韦、马杰等五人,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C.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他们是为义而死的。

D.蓼洲周公和五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并且按他们的德行都加了封号。

二、精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高中语文 2.2 五人墓碑记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2 五人墓碑记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湮.没(yān)赠谥.(yì)阉.党(yān)逡.巡(qūn)詈.(lì)B.户牖.(yǒu)缇骑.(jì)矫.诏(jiǎo)溷.藩(hùn)祠.(cí)C.诛.治(zhū)社稷.(jì)旌.旗(jīng)暴.于朝廷(pù)扼.(è)D.赀.财(zī)投环.(huán)缙绅.(shēn)抶.击(chì)佯.(yáng)解析:A项,“谥”应读shì;C项,“诛”应为“株”;D项,“环”应为“缳”。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均为“最后、最终”的意思。

A项,按着,把手放在……上面/追究。

B项,拿出/抒发。

D 项,听闻,学习/名声、名誉。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去今之墓.而葬焉B.人皆得以隶.使之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缇骑按剑而前.解析:B项,名词作状语。

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介词,在/介词,被。

B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介词,凭借/连词,用来。

D项,动词,成为/动词,做,与“所”结合为名词短语,“所为”,此指事迹。

答案:B5.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译文: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毛一鹭,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

C.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五人墓碑记》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发:拿出B、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依据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表率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余稍为修葺..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②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D、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安能屈.豪杰之流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③慷慨得志之徒,疾病.而死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A.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相同B.两个“屈”字相同,两个“病”字不同C.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相同D.两个“屈”字不同,两个“病”字不同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A.慷慨得志之徒.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弟子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文章内容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明末著名文学家。

他所写的文章多为抨击明末宦官专权及揭露腐败的政治之作,内容充实,风格质朴。

B.本文记述和颂扬了在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中就义的颜佩韦、马杰等五人,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C.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他们是为义而死的。

D.蓼洲周公和五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并且按他们的德行都加了封号。

二、精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高中语文第2单元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2单元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

五人墓碑记一、读准字音逆阉.( ) 皦.皦( ) 敛赀.( ) 溷.藩( ) 逡.巡( ) 投缳.( ) 赠谥.( ) 户牖.( ) 冏.卿( ) [答案] yān jiǎo zī hùn qūn huán shì yǒu jiǒnɡ二、辨识通假(1)独五人之皦皦 () (2)敛赀财以送其行 () [答案] (1)“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2)“赀”同“资”,钱财三、一词多义(1)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 )发.其志士之悲哉( )(2)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3)视⎩⎪⎨⎪⎧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4)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其辱人贱行.( )敛赀财以送其行.( )(5)按⎩⎪⎨⎪⎧缇骑按.剑而前( )按.诛五人( )以一平板按.其面( )(6)被⎩⎪⎨⎪⎧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将军身被.坚执锐( )(7)望⎩⎪⎨⎪⎧三月之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登轼而望.之( )深失所望.( ) (8)除⎩⎪⎨⎪⎧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爆竹声中一岁除.( ) (9)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10)之⎩⎪⎨⎪⎧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四海之.大(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 ) (11)以⎩⎪⎨⎪⎧以.旌其所为(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谈笑以.死(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12)其⎩⎪⎨⎪⎧以旌其.所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 [答案] (1)动词,拿出/动词,发动/名词,头发/动词,抒发 (2)名词,指同一类人/副词,空,徒然 (3)动词,比较/动词,看,端详 (4)名词,品行/名词,品行/动词,走,上路 (5)动词,用手压或握/动词,追究,查办/动词,按压 (6)介词,表示被动/动词,遭受,蒙受/动词,同“披”,穿在身上 (7)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动词,盼望/动词,遥望,远望/名词,希望 (8)动词,清理,修整/动词,授官/动词,清除,去掉/动词,逝去,过去 (9)介词,被/介词,向/介词,在/介词,对于 (10)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义/动词,往,到 (11)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因为 (12)代词,代指五义士/代词,指自己的/指示代词,那四、词类活用(1)去今之墓.而葬焉( )(2)其疾病..而死( )(3)缇骑按剑而前.( )(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5)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6)安能屈.豪杰之流( )(7)不能容于远近..( )(8)人皆得以隶.使之( )(9)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1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11)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1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答案](1)名词作动词,筑墓(2)名词作动词,患病(3)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这里是用棺材收殓的意思(5)形容词作动词,老死(6)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倾倒(7)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人(8)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9)形容词作动词,表明;形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10)形容词作名词,先导、表率;名词作动词,伸张(1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12)名词作动词,抚慰(13)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五、古今异义(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路中间。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专题二 文本6 五人墓碑记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专题二 文本6 五人墓碑记

文本6 五人墓碑记 学习重点 1.理解“发、除、当、徒”等实词及“为、于、焉、之”等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背诵第5、6两段。

2.体会作者对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和壮举的热情赞颂,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3.能领会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正反对比论述的方法。

有关“义”的名人名言1.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

——培根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4.有多少人为正义事业捐躯,就有多少人为非正义事业死亡。

——范·洛恩5.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蓼.洲( ) ②逆阉.( ) ③废祠.( ) ④旌.( ) ⑤湮.没( ) ⑥皦.皦( ) ⑦赀.财( ) ⑧缇.骑( )⑨溷.藩( ) ⑩抶.( ) ⑪傫.然( ) ⑫逡.巡( ) ⑬詈.骂( ) ⑭扼腕( ) ⑮猝.发( ) ⑯投缳.( ) ⑰户牖.( ) ⑱社稷.( ) (2)多音字①⎩⎪⎨⎪⎧ 逮.捕( )逮.住( ) ②⎩⎪⎨⎪⎧湮没.( )没.有( ) 2.理解词语(1)通假字①敛赀.财以送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五人之皦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①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②除⎩⎪⎨⎪⎧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④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古今异义①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按.诛五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颜色..不少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视.五人之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虚词归纳①为⎩⎪⎨⎪⎧以旌其所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②于⎩⎪⎨⎪⎧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不能容于.远近: ③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 ④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佯狂不知所之.者: 人皆得以隶使之.: 3.词类活用 (1)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今之墓.而葬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疾病..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之声.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缇骑按剑而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不能容于远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抶而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翻译(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3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3
(8)欲解之动词,调解
(9)众方环听如堵名词,墙
(10)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动词,示众
(11)召骑卒介而自卫动词,穿铠甲
(12)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动词,禀告,报告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公往与之饮酒代词,代魏忠节公
(2)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介词,用
(3)官旗皆泅水以免连词,以至
3.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2)经胥门进城,(在市集上)强买酒肉,瞪着眼睛骂市上的百姓。
(3)命令主管官员批捕百姓颜佩韦等十几个人并关押起来。
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份断句。
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依照陈述对象“官旗”及动词“窜”,断开第一处;然后依照两个“或”,断开第二、三处;再依照“皆”“曰”断开第四、五处。
A.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依照(法律)
C.素不闻诗书之训训:教诲,训诫
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解析:选B B项,按:追究,查办。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D A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B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D项,都是代词,……的人。
(选自《元明清文选》,有删改)
[精读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以季女许嫁其孙名词,排行在最后的,年岁小的
(2)恚甚动词,恼怒,忿恨
(3)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名词,嫌隙,宿怨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3:第2单元五人墓碑记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3:第2单元五人墓碑记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五义士大义凛然,不畏强暴,舍生取义,名垂千古。

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毅然临刑,他们的行动,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精神被后世景仰.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作“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2.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4.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5.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逆阉.( )皦.皦( )敛赀.( )溷.藩() 逡.巡() 投缳.()赠谥.() 户牖.( ) 冏.卿()【答案】yān jiǎo zīhùn qūn huán shìyǒu jiǒ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独五人之皦皦( )(2)敛赀财以送其行()【答案】(1)“皦皦”通“皎皎”,明亮的样子(2)“赀”通“资”,钱财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发错误!(2)徒错误!(3)视错误!(4)行错误!(5)按错误!(6)被错误!(7)望错误!(8)除错误!(9)于错误!(10)之错误!(11)以错误!(12)其错误!【答案】(1)动词,拿出/动词,发动/名词,头发/动词,抒发(2)名词,指同一类人/副词,空,徒然(3)动词,比较/动词,看,端详(4)名词,品行/名词,品行/动词,走,上路(5)动词,用手压或握/动词,追究,查办/动词,按压(6)介词,表示被动/动词,遭受,蒙受/动词,同“披",穿在身上(7)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动词,盼望/动词,遥望,远望/名词,希望(8)动词,清理,修整/动词,授官/动词,清除,去掉/动词,逝去,过去(9)介词,被/介词,向/介词,在/介词,对于(10)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义/动词,往,到(11)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因为(12)代词,代指五义士/代词,指自己的/指示代词,那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今义:路中间。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练习:第2单元 五人墓碑记 训练—落实提升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练习:第2单元 五人墓碑记 训练—落实提升 含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 C .素不闻诗书之训.训:教诲,训诫 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缳:绳圈,绞索 【解析】 B 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33】 A.⎩⎪⎨⎪⎧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①慷慨得志之.徒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①则噪而.相逐②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解析】 A 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

B 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

D 项,都是代词,……的人。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34】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②以至..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A .①③⑤B .④⑤⑧C .②⑥⑦D .③④⑤【解析】 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

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

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

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

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5】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⑤/⑥C .①②/③⑥/④/⑤D .①③/②/④/⑤/⑥【解析】 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检测和答案.docx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检测和答案.docx

《五人墓碑记》检测练习一、选择题(共39 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蓼 ( liǎo )洲湮 (yān ) 没皦 ( jiǒo )皦B. 赀 ( zī)财缇骑 ( qí)抶 ( chì)而仆之C. 鼓噪 ( zào )傫 ( lěi )然詈 ( lì)之D. 缙 ( jìn )绅暴 ( pù)于朝廷户牖 ( yǒu )2.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张溥(pǔ)溷( tún)藩阉 ( yān)党B. 谥号 (yì)猝 (cù)发冏( qiǒng)卿C. 逡 (qūn)巡曷 (hé)故矫 (jiǎo)诏D. 社稷 (jì)投缳 (huán)扼腕 (wǎ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B. 敛赀财以送其行C. 抶而仆之D.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4.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①旌其所为②众不能堪③蹈死不顾④矫诏纷出....A. 表扬忍受踏上假托B. 表扬能够顿足纠正C. 旗帜忍受履行纠正D. 旗帜能够踏上假托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之詈:斥骂A. 呼中丞之名而詈.B. 在丙寅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匿:藏 ,躲藏.D. 按诛五人按:斩杀.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 、吴之民方痛心焉....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④人皆得以隶.使之⑤不能容于远近⑥安能屈豪杰之流...⑦亦以明死生之大.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A. ①②③④B. ⑤⑦C. ③④⑥⑧D. ④⑧8.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_练习(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_练习(1)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素不闻诗书之训素:平素,平常B.蹈死不顾蹈:踩,踏C.斯固百世之遇也固:的确,实在D.人皆得以隶使之使:驱使,使唤2.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谁为哀者?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3.下列四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对五义士之死的价值肯定的一组是(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③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④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功劳。

D.张溥与复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树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

2018届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_练习(1) 含答案

2018届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_练习(1) 含答案

文言文整体阅读: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素不闻诗书之训素:平素,平常B.蹈死不顾蹈:踩,踏C.斯固百世之遇也固:的确,实在D.人皆得以隶使之使:驱使,使唤2.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谁为哀者?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3.下列四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对五义士之死的价值肯定的一组是()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③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④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功劳。

D.张溥与复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树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三教学案:第二专题第6课 五人墓碑记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三教学案:第二专题第6课 五人墓碑记含答案

第6课五人墓碑记(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

崇祯四年进士。

他曾和同乡张采等组织复社,继承东林党人的传统,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影响很大.主要作品著有《七录斋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评价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

张溥出身官宦门第,唯因婢妾所生,排行第八,故“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尝造事倾陷诩之”,当面称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张溥遭此侮辱,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去,如此反复七遍,冬天手冻裂,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

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

(一)背景链接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三月苏州百姓反抗阉党的斗争。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

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百姓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

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百姓,百姓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

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忠贤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义士,苏州百姓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

张溥于崇祯元年写下了这篇《五人墓碑记》。

(二)常识整理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孙传庭,代州振武卫人。

万历中进士,授永城知县。

陕西巡抚不能讨贼,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传庭,以崇祯九年三月受代。

高迎祥乱关中,传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黑水峪,擒之,献俘阙下。

录功,增秩.一等。

河南贼马进忠等入渭南,复合河南兵夹击之,斩首千余级。

关南稍靖。

他贼出栈道,谋越关犯河南,还军击,复大败之。

西安四卫,旧有屯军二万四千,田二万余顷,其后田归豪右,军尽虚籍。

传庭厘得军万一千有奇,岁收屯课.银十四万余。

帝大喜,增秩,赉银币。

杨嗣昌条上方略,期百日平贼。

传庭移书争之,嗣昌大忤。

部议,秦抚当一面,募土著万人,给饷银二十三万。

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嗣昌言军法不行于秦,自请白衣领职,以激帝怒。

传庭奏曰:“使臣如他抚,籍郡县民兵上之,遂谓及额,则臣先所报屯兵已及额矣。

况更有募练马步军,数且逾万,何尝不遵部议。

”嗣昌无以难,然衔之弥甚。

明年,帝移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疏请陛.见。

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

传庭愠,引疾乞休。

嗣昌又劾其托疾,帝遂发怒,斥为民。

十五年,闯王李自成者,破河南,犯开封,起传庭兵部右侍郎。

九月传庭出师潼关,大雨连旬,自成决马家口河灌开封。

开封已陷,传庭趋南阳,自成西行逆秦师。

是役也,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

明年九月,破贼宝丰、唐县,进逼襄城。

大军时皆露宿与贼持,久雨道泞,粮车不能前。

士饥,流言四起,不得已还军迎粮。

自成空壁蹑我,官兵狂奔四百里,至于孟津,死者四万余。

贼乘胜破潼关,大败官军。

传庭跃马大呼而殁于振,尸竟不可得。

时年五十有一矣。

(节选自《明史·孙传庭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B.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C.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D.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解析:B 这句话的意思是“传庭知道这种办法行不通,于是清理库藏,积存赎款,凑集了四万八千两银子,收兵买马,自行置办灭贼器械,不采用兵部的意见。

高中 第二专题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测 必修3 试题(共5页)

高中 第二专题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测 必修3 试题(共5页)

五人墓碑(mùbēi)记一、根底训练1.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去除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旌:表扬C.呜呼,亦盛.矣哉盛:浩大隆重D.发.其志士之悲哉发:抒发2.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哪一项〔〕屈.豪杰之流隶.使之墓.而葬焉发.五十金3.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私人..毛一鹭湮没..缺乏道者,亦已众矣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哪一项〔〕屈.豪杰之流B.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远近..D.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HY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那么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者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那么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于〞的用法和意义(yìyì)一样的两项是〔〕A.或者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B.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6.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封.〔指坟墓〕天年..〔指天然年寿〕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指侮辱别人的卑贱行为〕D.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户〞是门,“牖〞是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墓碑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不能堪,抶.
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
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 C .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 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道路 缳:绳圈,绞索 【解析】 B 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33】 A.⎩⎪⎨⎪⎧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①慷慨得志之.徒②予犹记周公之.
被逮 C.⎩⎪⎨⎪⎧①则噪而.相逐②而.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解析】 A 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

B 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

D 项,都是代词,……的人。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4】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以至..
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也 ⑤死而湮没..
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
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
焉 ⑧大阉亦逡巡..
畏义
A .①③⑤
B .④⑤⑧
C .②⑥⑦
D .③④⑤
【解析】 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

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

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

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

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5】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
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⑥/④/⑤
D .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 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D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导学号:76722036】
(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______________?
(3)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轻重固何如哉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阅读课文第4~6段,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中丞之名而詈.
之 詈:斥骂 B .买五人之头而函.
之 函:用棺材收殓 C .哀.
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悲哀 D .蓼洲周公忠义暴.
于朝廷 暴:显露 【解析】 C 项,哀:惋惜。

【答案】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亦以.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为.
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A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B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D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解析】 以:相当于连词“而”/连词,表目的,来。

为:读wéi,是/读wèi,介词,替。

【答案】 D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有名望的人以重金买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 .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 .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一份功劳。

D .张溥与同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竖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

【解析】 A 项,应为把头颅和尸体合到一起埋葬。

B 项,“没有马上镇压”错。

D 项,是张溥写的碑记并非镌刻。

【答案】 C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文: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
【答案】 (1)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2)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