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起诉答辩和审判的流程
民事诉讼程序起诉答辩和审判的流程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在民事纠纷中,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的一系列法律行为。
其中,起诉、答辩和审判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三个主要阶段。
本文将介绍这三个阶段的流程。
一、起诉起诉是民事诉讼程序的第一步,由原告主动提起。
具体流程如下:1. 制作起诉状:原告需将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等书面表达出来,编制成起诉状。
起诉状必须包含以下要素:原告的基本信息、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相关证据材料等。
2. 提交法院:原告需将起诉状提交给符合管辖权的法院。
特别强调的是,按照程序要求,起诉状必须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限内提交。
3. 受理和传唤: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受理,并对被告进行传唤,通知被告出庭参加诉讼。
二、答辩答辩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状提出辩论和抗辩的过程,主要流程如下:1. 接到诉讼材料:法院会将原告的起诉状及相关材料送达给被告。
2. 准备答辩状:被告需要认真阅读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并根据自身的理由和事实,准备答辩状。
答辩状包括对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的回应,并可以附带证明文件等。
3. 提交法院:被告需要将准备好的答辩状提交给法院,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提交。
4. 庭前调解:在正式进入审判阶段之前,法院会安排庭前调解,组织双方当事人和法官进行调解,努力达成和解协议。
5. 开庭审理:如果庭前调解未能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将依法组织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将进行辩论,法院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陈述,并进行证据的调查和质证。
三、审判审判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由法院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
具体流程如下:1. 审理过程:法庭根据案件的性质,进行开庭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质证,并对证据进行评估。
2. 判决和裁定:法庭在依法审理结束后,会根据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规定,做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
3. 发布判决书:法庭将判决或裁定内容整理形成判决书,并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给当事人。
民事诉讼案件审判程序PPT课件
.
37
第四节 再审程序
一 再审程序概说
二 当事人申请再审
三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
四 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
五 再审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
38
第四节 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概说
(一)再审和再审程序的概念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 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 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生效裁判中 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与作 出裁判的诉讼程序。
.
13
(三)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确定了案件的审理日 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 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如期或继 续进行,而将开庭审理日期推延的制度。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 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 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包括哪些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案阶段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从立案阶段开始。
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诉讼条件,对起诉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如果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将立案,并发出送达起诉状的通知书给被告。
在此阶段,法院还会对案件分类,选择合适的审判程序进行处理。
二、举证阶段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利和义务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在举证阶段,原告先行举证,提供证据支持其诉讼请求。
被告可以对原告的证据进行质证,并在必要时提供自己的证据。
三、辩论阶段辩论阶段是诉讼双方就争议事实、适用法律进行辩论和质证的阶段。
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陈述意见、提问对方、辩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法院也会对争议事项进行调查和认定。
此外,如果有需要,法院还可以请求专家鉴定等。
四、结案阶段在辩论阶段结束后,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以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作出裁定或判决。
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是对争议问题的解决和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五、上诉阶段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阶段是对一审结果的审查和重新判断。
上级法院会对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上诉案件。
六、执行阶段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如被告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阶段是为了保障法院判决的实现,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财产等措施。
执行程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院的判决效力。
总结起来,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包括立案、举证、辩论、结案、上诉和执行等阶段。
这一系列程序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公正审判的进行。
不同案件的具体审判程序可能会因案件性质和法律规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上所述的基本程序环节适用于大多数民事诉讼案件。
民事案件庭审流程
民事案件庭审流程民事案件庭审是指法院依法对民事纠纷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
庭审是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环节,通过庭审可以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介绍民事案件庭审的流程。
一、开庭前准备。
1. 法庭准备,庭审前,法庭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核实当事人身份、准备庭审记录、调取相关证据材料等。
2. 当事人准备,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庭,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辩护词、证人证言等。
二、庭审程序。
1. 宣布开庭,法官宣布开庭,宣读案号、案由等相关信息。
2. 询问当事人,法官询问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确认当事人身份,并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3. 当事人陈述,原告和被告依次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可以陈述事实、举证、申请调取证据等。
4. 证人出庭,如果有证人需要出庭作证,法庭会安排证人出庭作证。
5. 质证,当事人对对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法官也可以对证据进行质证。
6. 辩论,双方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进行辩论,法官也可以就案件问题进行质询。
7. 最后陈述,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最后陈述,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8. 宣布休庭,法官宣布庭审休庭,安排下次开庭时间。
三、庭审后程序。
1. 法庭调查,法庭对庭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可能需要调取相关证据材料或者询问相关人员。
2. 审议期间,法庭对案件进行审议,研究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
3. 宣判,法庭根据审议结果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或者择期宣判。
4. 发布判决书,法院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并公告判决结果。
以上就是民事案件庭审的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庭审是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当事人和律师充分准备,配合法院进行庭审,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流程是什么?
Understand yourself according to your own meaning, and don't underestimate yourself and be led astray byother people's opin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流程是什么?导读: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流程是:提出诉讼、提交材料、提交有关证据、法院开庭审理、判决处理等,具体情况下司法机关应当在受理后进行调查取证处理,达到违法责任的就是需要追究有关法律责任的。
一、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流程是什么?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
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2、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
如果提出回避申请,需要说明理由。
如果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3、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
质证是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4、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5、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6、如果是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7、作为当事人,在宣判前任何诉讼阶段,都可以同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
如果不同意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民事起诉状内容(1)标题。
单列一行在正中写“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2)诉讼参与人身份等基本情况。
如原告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民事审判流程
民事审判流程民事审判是指对民事纠纷进行审判的过程。
在我国,民事审判是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的,其程序和规则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做了详细规定。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民事审判的流程。
一、起诉阶段在民事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人应当提交起诉状,并支付案件受理费。
法院受理后,会进行立案审查,对起诉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要求的起诉状进行立案,并发出立案通知书。
二、答辩阶段被告收到立案通知书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包括被告的基本情况、事实和理由、证据、请求等内容,并应当附上证据材料。
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定要求,会将其送达给原告。
三、举证阶段在答辩阶段结束后,法院会进行举证,即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
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包括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据的证明力。
对于无法证实的事实,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证据。
在举证过程中,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
四、庭审阶段如果在前面的阶段中,当事人无法就纠纷达成和解,或者法院认为需要进行庭审,就会开庭审理。
庭审阶段是整个民事审判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口头辩论,并向法院提供证据。
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庭审,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对证据进行质证,最终做出判决。
五、判决阶段在庭审结束后,法院会进行审判,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判决。
判决是对案件争议内容的最终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判决书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实和理由、判决结果等内容,并应当附上裁判员、书记员的签名和法院的盖章。
六、执行阶段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
如果被告不履行判决,起诉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执行、执行裁定、执行通知书、执行拍卖等步骤。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判决得到有效执行。
民事审判流程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当事人配合和法院的支持。
民事诉讼程序从起诉到判决的诉讼流程
民事诉讼程序从起诉到判决的诉讼流程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审判解决争议的一种司法程序。
从起诉到判决,整个诉讼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诉、立案、举证、庭审、判决和执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流程。
一、起诉阶段1. 起诉材料准备当事人准备起诉书,包括原告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 提交起诉将起诉书交给法院,并支付相应的起诉费用。
3. 起诉受理法院收到起诉书后进行审核,确认起诉书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二、立案阶段1. 立案登记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将案件进行立案登记,包括给予案件编号、登记当事人信息等。
2. 送达通知法院将立案通知书送达被告,告知被告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权利义务。
三、举证阶段1. 原告举证原告提交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明自己的主张成立。
2. 被告举证被告对原告所举证据进行质证,并提交自己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辩解。
四、庭审阶段1. 召开庭审法院通知当事人参加庭审,由法官主持庭审过程,就双方争议进行质证和辩论。
2. 调解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希望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3. 审理法院根据举证情况以及法律规定,审理案件,听取双方意见,并对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
五、判决阶段1. 判决宣告法院将判决结果宣布给当事人,并下发正式的判决书,明确表达法院的裁决意见。
2. 判决生效判决书送达后,当事人可以进行上诉或执行程序。
六、执行阶段1. 自愿履行判决生效后,被判决方应按照裁决结果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支付赔偿、返还财产等。
2. 强制执行如果被判决方不自愿履行判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措施强制执行判决。
以上是民事诉讼程序从起诉到判决的主要流程。
在整个过程中,法院中立公正地审理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都需要遵守法定程序,提供准确的证据,以实现合法权益的保护。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4、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
民事诉讼,很多人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民事诉讼一般涉及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希望通过依法审理来解决民事纠纷。
如果有人因民事纠纷需要涉及这方面,那么具需要了解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
一、法院审理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诉讼程序如下:1、起诉:起诉应递交的材料:(1)原告除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正本外,还应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诉状副本:(2)诉状附有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主张相关的证据原件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证据复制件;(3)原、被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明。
原告或被告是法人的,还需递交最近一次的工商年检证明材料。
起诉状应包括:1)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邮编和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邮编和联系电话;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当事人的住所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分别写明。
2、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7日内予以立案。
不符合法定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立案: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立案时需要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提供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证明案件事实的必要的证据材料并交纳诉讼费用。
若案件需要做财产保全,可立案时一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担保申请书,并交纳保全费。
3、庭前证据交换:对于案情比较复杂,证据可能比较多的案件,法官可能会安排开庭前的证据交换,但对于案情比较简单的案件,则可能不安排庭前证据交换。
民事诉讼中的开庭审理程序与注意事项
民事诉讼中的开庭审理程序与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事案件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开庭审理程序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中的开庭审理程序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开庭审理过程。
一、开庭审理程序1. 诉讼参与人到庭在开庭审理前,诉讼参与人需要按照法院的通知到庭。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以及其他相关的诉讼人。
他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席开庭审理。
2. 法庭组织开庭审理时,法院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组织合适的庭审人员。
庭审人员一般包括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
审判长负责组织和指导庭审过程,审判员负责听证和质证,书记员负责记录庭审记录。
3. 庭审程序开庭审理一般由以下几个程序组成:(1)宣读起诉状和答辩状:在开庭之初,法庭会宣读原告的起诉状和被告的答辩状,明确双方的诉讼请求和辩护意见。
(2)举证质证:原告首先举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诉讼请求的合法性。
被告可以进行质证,即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疑并提供反证。
双方可以针对证据进行辩论和辩驳。
(3)争议焦点审理:在举证质证过程中,法庭会着重审理双方的争议焦点,即案件的核心问题。
法庭会就争议焦点进行深入的询问和梳理,确保案件的审理公正。
(4)庭外调解:在庭审过程中,如果双方表示愿意进行调解或者法庭认为适合调解的,可以进行庭外调解。
庭外调解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可以减少诉讼成本,缩短解决时间。
(5)裁判宣告:当法庭认为已经审理完毕,双方意见充分表达后,法庭会进行裁判宣告。
宣告庭审终结,并宣布对案件的判决结果。
4. 开庭记录和证据保全庭审过程中,书记员负责记录庭审记录,包括双方的陈述、质证、辩论的内容。
庭审记录是判决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需要准确无误地记录庭审过程。
另外,法庭还会根据需要保全证据,避免证据的丧失或者篡改。
证据保全是为了保证庭审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注意事项1. 准备充分在开庭前,诉讼参与人需要准备充分,包括熟悉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行)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行)(1979年2月2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贯彻、落实中央<1978>32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搞好民事审判工作,提高办案质量,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出贡献,根据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特制定本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公布之前试行。
一、案件受理1.收案凡有明确的原告、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要求,应由人民法院调查处理的民事纠纷,均应立案处理。
人民法院不得把基层组织、有关单位的调解和介绍信作为受理案件的必要条件。
凡立案处理,应有当事人的起诉书或口诉笔录。
对简易纠纷和一般信、访可不予立案,但处理后要登记备查。
当事人委托他人代理进行诉讼的,应向人民法院出具委托书。
如系口头委托的,应当记明笔录,由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当事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或因生理缺陷不能亲自进行诉讼的,应由其父母、子女、配偶、其他监护人或由法院指定的人代理进行诉讼。
2.案件管辖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受理。
非军人一方向军人提出离婚,或工作地址经常变动人员的配偶提出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人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受理。
劳改犯、留场(厂)就业人员、劳教人员或自流人员的配偶提出离婚的案件,也由原告人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受理。
两地法院对案件受理的意见不一致时,可协商解决,或由它们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受理的案件,认为案情重大或有其他特殊理由应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请求移送。
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范围,暂作如下规定:(1)基层人民法院受理:自诉的案件;经基层组织或有关单位调解无效介绍来院的案件;外地人民法院移送应予受理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和同级革命委员会交办的案件。
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
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一、引言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是指在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则是指在判决生效后,执行法院对判决结果进行强制执行的过程。
本文将就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进行详细阐述。
二、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1. 起诉阶段在起诉阶段,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交证据材料,向法院提出具体诉讼请求。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将组织调解,如无法达成调解,将受理案件。
2. 立案审查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将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若符合条件,则立案,并向被告送达起诉状。
3. 应诉阶段被告收到起诉状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答辩。
答辩的内容包括对原告的诉讼请求的回应,并可以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4. 举证和质证在民事案件中,由原告先举证,被告再质证。
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交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法院将对证据进行审查。
5. 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是指法院根据案件的需要,安排当事人、代理人和证人出庭,进行辩论和质证等诉讼活动。
法院将聆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并向双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询问。
6. 判决宣判法院在审理完毕后,根据事实、法律,对案件作出判决。
判决将在法庭上公开宣判,并向当事人发放判决书。
判决书是对案件争议的终局解决,具有法律效力。
三、执行程序1. 判决生效判决生效是指判决在规定的上诉期内没有被上诉或上诉已决定后,判决变为终局,具备执行条件。
2. 执行申请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执行申请应包括判决书及相关文件的复印件,并列明申请的具体内容。
3. 查控财产执行法院将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
这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和车辆等财产。
4. 送达执行通知执行法院将对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并责令被执行人履行判决。
被执行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异议。
5. 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拍卖、查封、扣押财产等,直至达到判决的目的。
民事审判程序流程是怎样的
民事审判程序流程是怎样的民事诉讼发⽣之后法院会进⾏审判,⽽审判的过程怎么样是很多当事⼈不了解,⼀些⼈也希望能够在审判中顺顺利利,或提前了解具体的过程以便能够更好争取权益,那么,民事审判程序流程是怎样的?听⼀听店铺⼩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民事审判程序流程是怎样的⼀、⼀审程序:(⼀)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三)被告在⼗五⽇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四)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前通知当事⼈并公告(五)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陈述;告知证⼈的权利义务,证⼈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证⾔;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六)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发⾔;被告及其诉讼代理⼈答辩;第三⼈及其诉讼代理⼈发⾔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最后意见。
(七)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判决宣告⼆、⼆审程序:(⼀)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起⼗五⽇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起⼗⽇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当事⼈或者代表⼈的⼈数提出副本。
当事⼈直接向第⼆审⼈民法院上诉的,第⼆审⼈民法院应当在五⽇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民法院。
(⼆)法院受理(三)审理程序⼤体与⼀审⼀样,不同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内容上。
民事案件⼀审判决后上诉的时间是多长《民事诉讼法》第164条 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起⼗五⽇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起⼗⽇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审法院作出的是判决,那么上诉期限为送达之⽇的15⽇内。
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普通程序一、开庭前的准备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听,证人与证人之间不能在一起;2.书记员站立: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⑴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影;⑵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⑶不准发言、提问;⑷不准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⑸关闭无线通讯工具;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给予口头警告、训诫;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坐;审判长率合议庭人员从法官通道纵队步入审判台就坐4.书记员:坐下,报告审判长,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已到庭如有缺席人员应当说明,准备就绪,请审判长开庭;二、正式开庭活动5、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现在开庭;6、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当事人是法人的,核对法人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系近亲属的,核对与当事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系律师,核对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要求出示律师执业证和宣读委托书及代理权限;7、原告对被告方第三人出庭人员有无异议8、被告对原告方第三人出庭人员有无异议9、第三人,对原告方,被告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10、审判长: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经核对无误,且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没有异议,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被告×××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公告送达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传票送达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0条的规定,本院依法缺席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不影响案件的审理11、审判长:今天是黎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之规定,在本院第一审判庭,依法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告×××与被告×××、第三人×××案由一案;不公开审理的应当说明理由12、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0条之规定,依法由审判员×××担任审判长和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13、审判长:现在向当事人交待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法庭纪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7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46条之规定,当事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回避的权利;对合议庭以上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回避:⑴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⑵与本案有利害关系;⑶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所确定的主文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1条、第52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30条规定:原告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14、分别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刚才审判长交待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应当遵守的诉讼秩序听清楚了没有是否申请回避三、法庭调查15、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16、审判长: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代理人宣读起诉状的,询问原告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17、审判长:被告进行答辩或者宣读答辩状代理人宣读答辩状的,询问被告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18、审判长:第三人答辩陈述代理人答辩陈述的,询问第三人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审判长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①……②……19、审判长:原告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被告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第三人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20、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21、审判长:现在由原告方出示证据;被告方进行质证;第三人进行质证;22、审判长:现在由被告方出示证据;原告方进行质证;第三人进行质证;23、审判长:现在由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方进行质证;被告方进行质证;24、审判长:原告方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25、审判长:被告方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26、审判长:第三人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在这里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27、传证人×××出庭作证;询问证人的身份查看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第102条之规定,凡是知道案情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必须实事求是地作证,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的语言,如有意作伪证、假证的,要负法律责任;证人×××听清楚没有现在由证人×××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当事人提出向证人发问的,经法庭许可后进行28、原告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被告对证人证言质证;第三人对证人证言质证必要时,可以让证人对质;合议庭成员需要对证人询问的在这里进行29、证人×××作证完毕,对记入笔录的证词核对后签名盖章;证人作证后可以参加旁听;审判长根据案情需要对当事人询问的在这里进行,对合议庭意见一致的证据进行认证,对暂时不能认证的证据,说明什么证据待合议庭评议后予以认证四、法庭辩论30、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本案争议焦点,结合法庭调查的具体情况以及适用法律方面进行的综合性发言,辩论中应当实事求是,在法律范围内尊重客观事实,以理服人,不应涉及本案无关的问题和进行人身攻击,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及法院的支持;31、审判长:现在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32、现在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33、现在由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第二轮由审判长询问诉讼各方有无新的辩论意见,如有再进行二轮辩论34、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原告在辩论中提到了……;被告在辩论中认为……;第三人在辩论中的意见是……35、审判长:现在由当事人作最后陈述,陈述应当表明主要诉讼请求,是否改变诉讼请求,要求法院如何处理等内容;36、原告作最后陈述;37、被告作最后陈述;38、第三人作最后陈述;39、审判长: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8条之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原告是否同意调解被告是否同意调解第三人是否同意调解各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可以休庭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将具体条款记入笔录,各方当事人在庭审记录中签字盖章,及时制作调解书送达;如有一方不同意调解的,继续审理40、审判长:由于原告或被告、第三人不同意调解;现在休庭,由合议庭评议,评议后继续开庭敲击法槌;五、宣判4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各就各位,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坐;坐下;42、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现在继续开庭;本案通过今天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认为:①需要裁定的内容;②原告被告、第三人举出的什么证据符合证据的“三性”予以确认,采信,什么证据经合议庭评议不符合证据的“三性”不予采信;③对证人×××的证言符合或不符合具体内容予以确认采信或不予确认采信;④据此,合议庭对本案认定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4条的规定,现在宣判;43、书记员:全体起立;44、审判长:根据法律具体条款规定,判决如下:宣布判决主文内容,诉讼费的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45、审判长:宣布坐下;宣告离婚判决后告知:原、被告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46、审判长:今天是口头宣判,原、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年月日上午时到本院民一庭领取民事判决书,领取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未领取的,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界满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从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届满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上诉期限为十五日;47、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2、3款之规定,法庭笔录当庭宣读或者由当事人自己阅读,如认为笔录无误应当签名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书记员记明情况附卷;现在闭庭敲击法槌;对定期宣判的案件,适用以下程序:审判长:鉴于原、被告不同意调解,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本案定于年月日上午时在本院第三审判庭宣判,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当准时出庭;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自定期宣判的次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定期宣判的日期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不影响该裁判上诉期间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2、3款之规定,法庭笔录当庭宣读或者由当事人自己阅读,如认为笔录无误应当签名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书记员记明情况附卷;现在休庭敲击法槌;。
民事法庭审判程序是什么
民事法庭审判程序是什么etc民事法庭审判程序是什么⼀审程序⼀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当事⼈进⾏第⼀审民事诉讼和⼈民法院审理第⼀审民事案件所通常适⽤的诉讼程序。
适⽤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案之⽇起6个⽉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起诉和受理1、起诉《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民法院管辖。
起诉⽅式,应当以书⾯起诉为原则,⼝头起诉为例外。
在⼯程实践中,基本都是采⽤书⾯起诉⽅式。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旅、职业、⼯作单位和住所,法⼈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负责⼈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姓名和住所。
2、受理《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内⽴案并通知当事⼈。
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内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审理前的主要准备⼯作如下(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提出答辩状诉讼⽂书送达⽅式有6种:直接送选,是最常⽤的⼀种送达⽅式。
留置送达,是指在向受送达⼈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送交需送达的法律⽂书时,受送达⼈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拒绝签收,送达⼈将诉讼⽂书依法留放在受送达⼈住所的送达⽅式。
委托送达,是指受诉法院直接送达确有困难,委托其他法院将需要送达的法律⽂书送交受送达⼈的送达⽅式。
邮寄送选,根据《最⾼⼈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式邮寄送速民事诉讼⽂书的若⼲规定》,签收⼈是受送达⼈本⼈或者是受送达⼈的法定代表⼈、主要负责⼈、法定代理⼈、诉讼代理⼈的,签收⼈应当当场核对邮件内容。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图详细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图详细民事诉讼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产生争议时,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图详细如下:一、起诉阶段1. 起诉:当事人根据事实和法律依据,向法院提交诉状,请求法院受理案件。
2. 受理:法院接到诉状后,进行立案审查,符合条件的案件受理,并发出立案通知书。
3. 送达:法院将立案通知书送达被告,告知被告被起诉的事由和请求。
4. 答辩: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抗辩意见。
5. 可能的庭前调解:法院在此阶段可以进行庭前调解,促使当事人和解。
二、审理阶段1. 裁定: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合议庭组成,并作出关于是否开庭审理的裁定。
2. 庭审:法院依法组织庭审,出示证据,质证证人,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
3. 鉴定:如有需要,法院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对案件中的相关事项进行鉴定。
4. 形成证据链条:法院收集并确定证据链条,明确争议焦点,核查证据的合法性、合规性。
5. 再次调解:在庭审中,法院仍然可以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和解。
6. 结案:法官宣布庭审结束,并根据案件情况确定结案日期。
三、判决阶段1. 判决: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判决,并出具书面判决书。
2. 发生法律文书:法院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方式和期限。
3. 判决执行: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有义务履行判决的内容。
四、上诉阶段1. 上诉准备:不服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上诉状,并提供上诉理由和要求。
2. 上诉审查: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3. 再审:当事人可以提起再审申请,请求法院重新审查已经生效的判决。
以上为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图的详细内容,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公正、公平地解决民事争议。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和补充程序,具体以法律规定为准。
民事法庭审判流程是怎样的
民事法庭审判流程是怎样的在涉及到⼀些民事纠纷的时候,⾃⼰可以到法院起诉,这样⼦可以得到⼀个⽐较公正的结果,法院在审判的过程中,流程是如何规定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法庭审判流程是怎样的⼈民法院适⽤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个阶段:(⼀)庭审准备庭审准备是⼈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进⾏的各项准备⼯作。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1、传唤当事⼈,通知其他诉讼参与⼈出庭参加诉讼。
⼈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前将传票送达当事⼈,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和其他诉讼参与⼈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前公告当事⼈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
其⽬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当事⼈及其他诉讼参与⼈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诉讼代理⼈、证⼈、鉴定⼈、翻译⼈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
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和旁听⼈员必须遵守。
4、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核对的顺序是原告、被告、第三⼈,核对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作单位、职业和住所。
当事⼈是法⼈和其他组织的,核对其法定代表⼈和主要⾏政负责⼈的姓名、职务。
对于诉讼代理⼈应当查明其代理资格和代理权限。
核对完毕由审判长宣布案由,宣布审判⼈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审判⼈员在法庭上全⾯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法律奠定基础。
民事审判流程
民事审判流程一、立案阶段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始于立案阶段。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经过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将立案登记,形成案件卷宗,并向当事人发出立案通知书。
二、受理阶段在受理阶段,法院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争议的大小,将案件分配给相应的审判庭。
审判庭在受理案件后,会组织庭前调解,即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调解下,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和妥善解决。
如果庭前调解达成协议,案件将终结;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案件将进入审理阶段。
三、审理阶段审理阶段是民事案件的核心阶段。
在审理阶段,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并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对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对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认定和适用。
双方当事人可以提出质证、辩论,法院也会进行质询、调查。
在庭审结束后,法院会宣布休庭,待法官进行合议后,作出判决书。
四、判决阶段判决阶段是民事案件审判流程的重要环节。
法院根据审理阶段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判决。
判决书中会明确表述法院对本案争议事项的认定和所作的裁决。
一旦判决书作出,法院将依法对判决书进行送达,即将判决书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并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的权利。
五、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民事案件审判流程的最后阶段。
如果判决书生效,即不再受到上诉或申请再审的限制,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书所规定的义务。
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会依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拍卖等强制措施,以实现判决书的执行。
六、终结阶段终结阶段是民事案件审判流程的最后一步。
当案件执行完毕后,法院会发出终结通知书,告知双方当事人案件已经终结。
同时,法院将归还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并关闭案卷。
总结:民事审判流程包括立案阶段、受理阶段、审理阶段、判决阶段、执行阶段和终结阶段。
民事审判庭审流程(共5则范文)
民事审判庭审流程(共5则范文)第一篇:民事审判庭审流程(共)民事审判庭审流程[开庭准备]书记员:请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入庭。
书记员:查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到庭情况,核对证件的。
书记员:诉讼案,即将开庭审理。
请肃静!现在请当事人和其诉讼代理人入庭。
(原告、原告代理人及被告、被告代理人入庭)书记员:原告是否到庭?原告:到。
书记员:被告是否到庭?被告:到。
书记员:原告代理人是否到庭?原告代理人:到。
书记员:被告代理人是否到庭?被告代理人:到。
书记员:请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纪律各法院都不一样)①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审判长的指挥;②任何人对合议庭及其成员有意见,除回避的理由外,可以在休庭后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或有关国家机关反映,不得当庭提出;③未经法院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④不得鼓掌、喧哗,不得开启BP机和移动电话或有其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⑤不得吸烟和乱扔乱吐;⑥旁听人员不准发言,不得进入审判区。
书: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书:报告审判长,原告XX,原告代理人XX,被告XX,被告代理人XX到庭。
原告(被告)提供的证人XX,鉴定人XX庭外候传。
庭前准备工作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进,让众人坐下,敲法锤,宣布开庭)[开庭审理]审:现在核对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
原告代理人宣读授权委托书被告代理人宣读授权委托书审:原告对被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原:——————————审:被告对原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被:——————————审:经审查,原、被告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与本案庭审活动。
XXX人民法院现在公开开庭审理原告XXX诉被告XXX _____纠纷一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本案由审判员XXX担任审判长、审判员XXX、XXX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书记员XXX担任本案记录。
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庭前已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开庭审理(续2)
3、法庭调查: (1)概念:是审判人民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参加下查明案情,对案件进入实体审理的阶段。 (2)内容: a、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法庭调查的第一 步骤。依照规定,当事人陈述的顺序是先原告,后
被告,再第三人。
b、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 庭的证人证言。
13
(三)审理前的准备(续1)
2、工作内容
(1)发送诉讼文书,限期被告提出答辩状,并在法定期 限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第125条)
(2)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第126条)
(3)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第129条)
此处所说的诉讼材料,是指原、被告双方向受诉法院 提交的起诉状、答辩状,以及他们各自提交的有关证据材 料;必要的证据,是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 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受诉人民法院因为审理案件所需 要的证据。
14
将原第38条改为127条,并增加规定: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
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 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三)审理前的准备(续2)
( 4)追加当事人。此项工作并非每一案件审 理前的准备过程中都必须完成的活动内容。 关于审理前的准备,实务界在审判方式改革过 程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理论界也开始了有关 问题的研究。详见王亚新:《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 究》《中外法学》,2000年2期。
21
(四)开庭审理(续4)
(3)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关于质证的主体和对象。 b、关于证据的认定。 c 、经过法庭调查,查清案件事实以后,审判
长应当询问当事人有无新的证据提出,或者原告的
诉讼请求、被告的反诉有无变更。
22
(四)开庭审理(续5)
4、法庭辩论: ( 1)概念:是指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各方当 事人根据此前法庭调查已经基本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意见,反驳对方的主 张,相互进行行言词辩论的诉讼活动。
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
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有独立请求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拒不 到庭的。
1、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1)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民事案 件所适用的基本程序、主体程序。 (2)特点: a、就其内容而言,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b 、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具有广泛性、通用性。
3
(一)概述(续)
2、实践中的适用现状 ( 1)相当一部分中级以上的法院在适用普通 程序时存在不同程度上对普通程序加以任意简化的 现象。 ( 2)不少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
5
(二)起诉和受理(续1)
b、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 法院管辖。
6
(二)起诉和受理(续2)
(2)起诉的方式与起诉状的内容 a、方式:一般应采取书面方式;以书面方式 起诉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起诉。 b、内容: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原告、被告分开;增加 联系方式)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
29
(四)开庭审理(续12)
7、延期审理 ( 1)概念:是指受诉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时, 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致使开庭审
理无法按期进行或者无法继续进行,因而必须推延
审理日期的制度。
30
(四)开庭审理(续13)
(2)适用延期审理的情形: a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 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b、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c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 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d、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20
(四)开庭审理(续3)
c、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d、宣读鉴定结论。 e、宣读勘验笔录。
f、当事人要求提供新的证据或者合议庭认为
事实尚未查清,确需受诉人民法院补充调查、收集 证据或者通知新的证人到庭、重新鉴定、勘验,因
而需要延期审理的,可以宣布延期审理。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 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不考虑其所受理的案件是否属于简单的民事案件,
一概适用简单程序加以审判。从而致使普通程序在 基层人民法院几乎失去了适用的可能。
4
(二)起诉和受理
1、起诉
(1)起诉的概念和条件
a、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
为自己所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 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 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 的诉讼行为。
12
(三)审理前的准备
1、概念和意义 ( 1)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以 后到开庭审理之前,由案件承办人员依法进行的一
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
(2)意义: a 、是开庭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
量、提高庭审效率所必不可少的基础。
b、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的权利。 c、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11
(二)起诉和受理(续6)
d、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起诉。
e、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 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申诉处理,但准许撤诉的裁定 除外。 f、依法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如起诉的, 不予受理。
g、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 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但被告起诉的,不受 此限。
25
(四)开庭审理(续8)
b 、法庭辩论时,审判人员不得对案件性质、
是非责任发表意见,不得与当事人辩论。
c、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应当按照原告、
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d、法庭辩论终结后,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
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判决。
26
(四)开庭审理(续9)
5、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 1)案件评议: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秘密
18
(四)开庭审理(续1)
2、开庭准备: ( 1)概念:是开庭审理的预备阶段,具体是 指在事先确定的开庭日期到来时,在正式进入实体 审理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应当由人民 法院进行并完成的准备工作。 (2)内容: a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宣布法庭纪律。 b 、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 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 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四)开庭审理
1、概念和意义:
(1)概念:是指受诉人民法院在完成审理前
的准备后,于确定的日期,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 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形式和程序,在法
庭上对民事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过程。
( 2)意义:开庭审理既是人民法院按普通程 序审理案件的必经阶段,又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诉讼阶段,更是保证人民法院完成审判任 务的中心环节。 审理的原则:开庭审理、公开审理、言词审理
35
(五)撤诉和缺席判决(续3)
(3)按撤诉处理的含义及其适用 a、含义:是指受诉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明确规
定,针对原告等的某些行为,比照其申请撤诉的情
况来
b、适用: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 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原告在规定时间内,不预交案件受理费或者申 请缓、减、免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
7
增加先行调解制度(第122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 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此为立案以前的调解)
(二)起诉和受理(续3)
2、受理
(1)受理的概念和意义
a 、概念:是指受诉人民法院通过对原告起诉 的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 引起诉讼程序开始进行的职权行为。 在理论上,受理应当是一个诉讼程序或诉讼阶 段,而不仅仅是一个诉讼行为,因此,法院不受理 的行为也属于受理当中的活动。 b 、意义:直接决定着诉讼程序的开始,并关 系到人民法院对其审判权的正确行使,更涉及到当 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进行,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 2)宣告判决:在合议庭评议后,由审判长
宣布继续开庭并宣读判决。
a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依法不公开审理 的案件,一律应当公开宣告判决。
27
(四)开庭审理(续10)
b、当庭宣判的,应当在 10 日内发送判决书;
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c、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
第九章 民事审判程序
一、普通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二审程序 四、再审程序 五、特殊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审判程序 民事争议案件 的审判程序 第一审程序 普通程序 民事执行程序 民事非争议案件 的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督促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 破产程序 民事诉讼附属程序
简易程序
第二审程序
一、普通程序
(一)概述
根据撤诉所处的审级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撤回
起诉和撤回上诉。 根据撤诉的诉讼充主体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原 告撤回本诉、被告撤回反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 人撤回参加之诉。
34
(五)撤诉和缺席判决(续2)
(2)申请撤诉的条件 a 、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人民法院提 出内容明确的申请。 b、必须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 c、申请撤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 d 、撤诉申请最迟应当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告判 决前提出。
32
(五)撤诉和缺席判决
1、撤诉 (1)概念和分类 (第145条)
a、概念:从狭义上讲,仅指原告撤回起诉;
从广义上说,则泛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撤回诉之请
求,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行为,包
括撤回起诉、反诉、上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