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歌表演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好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2.能够正确唱出《泼水歌》的歌曲旋律;3.掌握歌曲的歌词及意义;4.感受到歌曲的节奏感,能够跟随节奏打拍子。
教学内容一、热身活动引导幼儿做一些身体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和大脑都达到一个较高的运动状态,为正式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方式:1.跳起蹦床舞“小兔子乖乖”;2.“划船”运动。
二、学习歌曲1. 听歌曲首先播放《泼水歌》的唱片,引导幼儿静静地坐在地上,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歌曲,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唱歌曲(1)声部分担当法老师唱出整首歌曲,并让幼儿随着老师的旋律哼唱出“泼水歌、泼水歌,黟兔过桥蹦蹦跳”这个短语。
(2)对唱法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男孩,另一组为女孩,让男孩先唱出“泼水歌,泼水歌”这个短语,然后与女孩对唱“黟兔过桥蹦蹦跳”这个短语。
(3)合唱法最后通过声部合唱的形式演绎整首歌曲。
3. 学习歌曲的歌词、意义及故事背景(1)学习歌词老师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讲述歌曲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幼儿反复听唱歌曲,使他们记住歌词。
(2)学习歌曲的意义给幼儿讲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告诉幼儿它是一个描写小兔子在桥上跳跃游戏的欢乐故事,引导他们在歌曲的旋律中感受到这种快乐。
三、打拍子采用手拍的形式,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声,拍出歌曲的节拍,练习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体验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启发幼儿学习和参与活动为主,发挥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造一种与生活经历有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兔子过桥,蹦蹦跳”的情境,使幼儿进入歌曲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歌曲。
三、交互式教学策略交互式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提问的方式,发挥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泼水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中的歌词,并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3.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并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CD机、音响、歌曲《泼水歌》音乐带、歌词卡片。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些与泼水节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如水桶、水枪等。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知道泼水节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吗?生:是的,泼水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泼水战、水舞、歌唱。
师: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泼水节的歌,那就是《泼水歌》。
生:哇,我们要学习《泼水歌》!2.歌曲欣赏师:让我们先欣赏一下《泼水歌》的音乐,听听看,这首歌的旋律非常优美,歌词也非常有趣。
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幼儿聆听。
3.学习歌词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泼水歌》的歌词。
请大家看歌词卡片,跟我一起读。
教师逐句展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4.歌曲演唱师:我们要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泼水歌》。
请大家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唱。
教师播放歌曲《泼水歌》,幼儿跟随音乐演唱。
5.集体合作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集体游戏。
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生:是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师:那么,我们的小组将代表泼水节的传统活动,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个任务。
生:明白了,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个任务。
6.集体表演师:现在,我们将进行集体表演。
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生:是的,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师:那么,我们的小组将表演一个活动,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活动。
师:在这次音乐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生:是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师: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
2.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唱《泼水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泼水歌》。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水枪、花伞、鼓等泼水节道具。
2. 教学素材:歌曲《泼水歌》音频。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课堂氛围。
2.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了解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歌曲(10分钟):教师播放《泼水歌》音频,让幼儿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教师教唱歌曲,重点教授歌词中的泼水节习俗,如“水花飞舞”、“泼水祝福”等。
4. 实践操作(5分钟):教师分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其他幼儿手持水枪、花伞等道具,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泼水表演,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泼水节的印象,以及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让幼儿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学唱的《泼水歌》,增进家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与合作同伴的互动情况。
2. 歌曲学习评价:通过幼儿对《泼水歌》的学唱情况,评价其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掌握程度。
3. 文化认知评价: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泼水节来历和习俗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泼水节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泼水节主题绘画、制作泼水节小道具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泼水节的认识。
2.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泼水节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中班音乐活动《泼水歌》
中班音乐活动《泼水歌》文档中班音乐活动《泼水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中班音乐课程,活动主题是《泼水歌》。
该活动旨在通过学习《泼水歌》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由来和习俗,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由来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泼水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泼水歌》的歌词和旋律,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
难点: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PPT、教学卡片。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水盆、水枪。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氛围。
2. 歌曲学习:(1)教师讲解《泼水歌》的歌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
(2)教师播放《泼水歌》音频,学生跟随音频学唱歌曲。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水盆和一把水枪,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泼水表演。
(2)教师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
4. 歌曲巩固:(1)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演唱《泼水歌》,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泼水歌》板书内容:1. 泼水节的由来和习俗2. 歌曲歌词和旋律3. 音乐节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2. 练习演唱《泼水歌》,并尝试用家里的水盆和水枪进行泼水表演。
3.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主题的绘画活动,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2)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泼水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泼水歌》的欢乐气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歌曲的基本旋律,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协调肢体动作。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
2.教具:小鼓、铃铛、纱巾。
3.环境布置:教室内摆放好小鼓、铃铛、纱巾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做《泼水歌》的简单动作,如泼水、洗手等。
2.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乐气氛。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关键词,如“泼水”、“洗手”等。
3.歌曲教学(1)教师教唱歌曲《泼水歌》,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用小鼓、铃铛等教具为歌曲伴奏。
4.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营造欢乐的氛围。
(2)教师针对幼儿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泼水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教学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活动中,仍有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如“泼水接力”、“泼水舞会”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3.结合幼儿园的其他活动,如泼水节、六一儿童节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示范,唱出歌曲《泼水歌》的旋律,并引导幼儿跟随哼唱,注意观察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是否准确。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一、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二、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
(翻图谱)2、分角色表演a、分角色唱歌。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三、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
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
(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四、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五、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二一、活动目标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重点和难点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泼水节的相关知识,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及旋律。
2. 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以及泼水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教学道具:水枪、盆等泼水工具。
3. 教学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介绍泼水节的相关知识,让幼儿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及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3. 学习歌曲(10分钟):a. 播放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让幼儿跟着老师学唱。
c.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在集体中演唱。
4. 实践活动(5分钟):a. 组织幼儿进行泼水游戏,让幼儿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b. 邀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泼水歌》伴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总结。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泼水节的知识和歌曲《泼水歌》。
六、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进行泼水节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泼水节场景。
2. 组织幼儿进行泼水节故事分享,让幼儿讲述自己或家人在泼水节中的趣事。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泼水歌》。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我国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泼水歌》,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与歌曲相匹配的动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泼水歌》歌曲、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3.教学教具:小鼓、铃铛、节奏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播放《泼水歌》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老师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二)教学歌曲1.老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老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音调与节奏。
3.分组练习,老师逐句教唱,幼儿跟唱。
4.老师播放歌曲,幼儿独立演唱。
(三)节奏练习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让幼儿说出节奏名称。
2.老师播放歌曲,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3.老师引导幼儿用小鼓、铃铛、节奏棒等乐器演奏歌曲。
(四)动作创编1.老师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幼儿跟随模仿。
2.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加入歌曲表演。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表演,互相欣赏与评价。
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讨论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2.老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参加泼水节的经历,分享快乐时光。
3.老师播放其他民族的特色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泼水歌》的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幼儿在歌曲演唱、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5.课后,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
六、教学评价1.幼儿对《泼水歌》的演唱熟练程度。
2.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传统民间歌曲《泼水歌》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了解音乐韵律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4.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1.歌曲韵律的感受2.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合唱指导3.跳水的动作和技巧教学准备1.教材:《泼水歌》mp3音频或CD2.教具:跳水桶,毛巾等3.实物:各种装水的容器教学过程第一步:温习之前学过的歌曲1.温习幼儿园中班学生已经学过的幼儿歌曲,例如《小燕子》等,逐渐进入教学状态。
第二步:介绍歌曲《泼水歌》1.首先,幼儿园中班的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歌曲《泼水歌》,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很有趣的民间歌曲,有着自己的特色,大家将会喜欢上它。
2.播放歌曲,让孩子们先简单地听一遍歌曲,让孩子们对歌曲的基本旋律和韵律有所了解。
3.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出这首歌是什么时代的,是哪里的民歌,是从哪里传下来的。
第三步:歌曲的学唱1.教师详细讲解《泼水歌》的由来和歌曲内涵,让幼儿对歌曲的更深层次理解,并引导幼儿在听歌时深入联想,大胆发挥,尽情欣赏美好的旋律和歌词。
2.让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跟着专业版的唱片学唱这首歌曲,在唱的时候一定要以标准发音为主,模仿唱片上专业歌手的发音方式,注重韵律和乐感。
3.教师可以配合简单动作来让孩子们更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例如,歌词中的“啊…啊…”,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做起“拍打手掌”,增强孩子们的学唱体验。
第四步:加强合唱1.码好课以后,让幼儿们组成一个小合唱团体,要求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在合唱时认真发挥角色特点。
例如,孩子们可以选择学弟弟,学姐姐,学爷爷,或学奶奶,唱出自己最擅长的角色,并准备好一些合唱动作,以配合自己所选角色的个性和特点。
2.在歌曲合串阶段,将不同角色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并配合不同的动作,更好的提升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第五步:教授跳水动作1.让孩子们提前准备好跳水桶,并在课程时间内,在老师的帮助下教授一些滑动、跃起、吸气,扣紧气眼等基本跳水动作。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二篇)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并表演《泼水歌》这首曲子;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3.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响设备;2. 装饰物(彩色气球、泼水器等);3. CD或音频文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班内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并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身体。
2. 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物品,向幼儿介绍泼水节的习俗。
并引导幼儿联想到泼水会有什么样的声音。
3. 听音乐:播放《泼水歌》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4. 谈感受: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泼水歌》这首曲子的感受,引导他们描述与空间、水而有关的感受词汇,如柔软、流动等。
5. 手语学习:为了更好地表现《泼水歌》的曲调和意境,引导幼儿学习手语动作,手势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结合。
6. 歌曲欣赏:带领幼儿再次聆听《泼水歌》,并向他们展示《泼水歌》的歌词。
老师示范唱一段,鼓励幼儿跟着唱。
7.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领唱者,其他成员伴奏跟唱。
老师可以适当辅导一些有困难的幼儿。
8.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的《泼水歌》,其他幼儿用欢呼和掌声给予鼓励和支持。
9. 全员表演:将各小组的表演进行集结,全班一起欢唱《泼水歌》。
10. 游戏活动:在音乐欣赏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泼水游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同时,通过合作和表演,锻炼幼儿的协同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而游戏活动则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巩固和延伸,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二)教案标题: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目标:1.使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熟悉并喜爱《泼水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泼水歌》。
2.通过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进行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音乐游戏中的合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泼水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2.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泼水歌》。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3.节奏训练(1)教师示范《泼水歌》的节奏,让幼儿跟随模仿。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4.音乐游戏(1)教师设计“泼水节”游戏,让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模拟泼水节的场景。
(2)教师播放《泼水歌》,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完成游戏任务。
(3)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音乐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歌曲展示,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将《泼水歌》唱给家长听,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定期组织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泼水歌》,幼儿需要通过多次聆听和模仿来掌握歌曲旋律。
对话设计:“小朋友们,谁能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出第一句歌词呢?”2.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幼儿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节奏。
对话设计:“我们来拍拍手,感受一下这首歌的快慢,哪里是快的,哪里是慢的呢?”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幼儿需要在游戏中实践和体会。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泼水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泼水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
2.教具:小鼓、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
3.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挂上泼水节的图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泼水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听歌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
2.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泼水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跟随视频学唱歌曲。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和节奏。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活动拓展(1)教师分发打击乐器,引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传递乐器”、“猜歌名”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改编,让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添加新的元素。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泼水歌》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我国傣族泼水节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活动拓展,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傣族文化展览,深入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
2.邀请傣族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傣族文化。
3.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泼水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挖掘民族音乐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
幼儿园中班《泼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泼水节的文化背景,知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泼水歌》,让幼儿体验到节日的快乐,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泼水歌》的歌词和动作。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课件、舞蹈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装饰,营造节日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泼水歌》,让幼儿边听边跟唱,熟悉歌词。
3. 节奏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4. 动作教学:教师示范《泼水歌》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
5. 集体舞: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集体舞练习。
6. 表演展示:让幼儿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泼水节的文化背景和《泼水歌》的歌词。
2.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加强节奏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泼水歌》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练习情况和家长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3. 通过课堂表演,评价幼儿在节奏感、动作和集体合作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傣族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园讲解泼水节的文化习俗,加深幼儿对节日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傣族村落或博物馆,亲身体验傣族文化。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泼水节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泼水歌》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泼水歌》一、教案目的1.帮助幼儿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泼水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泼水歌》歌词:大家来泼水,开开心心的泼水。
快乐的泼水,欢乐的泼水。
泼水一、泼水二、泼水三,泼水四、泼水五,泼水到天明。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听懂《泼水歌》的基本内容。
•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够正确表达出泼水的场面。
三、教学准备1.音乐资源:准备好播放《泼水歌》的音乐。
2.道具:准备小水桶、水杯等泼水道具。
3.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宽敞,没有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欢快地跳舞并唱“泼水歌”,让幼儿感受到歌曲带来的快乐氛围。
2. 听歌学歌播放《泼水歌》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并学习歌词。
3. 泼水互动老师示范如何使用水桶或水杯泼水,鼓励幼儿模仿并与同伴一起玩乐。
4. 小结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表达他们对“泼水歌”的想法,可以进行群体表演或自由表演。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音乐课,幼儿们在欢快的音乐中享受了快乐,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随着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幼儿们在动作表达和情感表达方面得到了锻炼。
下一步,可以结合其他音乐元素和活动形式,继续拓展幼儿的音乐世界。
六、延伸活动1.制作乐器:用废旧纸管、水瓶等材料,制作简易乐器,让幼儿体验音乐的乐趣。
2.音乐舞蹈:联合舞蹈老师,开展音乐舞蹈课程,通过舞蹈展示音乐的魅力。
3.音乐游戏: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增强音乐感知能力。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幼儿们在欢快的音乐中获得了愉悦和成长。
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发挥音乐的魅力,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泼水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泼水歌》,让幼儿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节水节,弘扬传统文化。
2.通过唱、跳、拍打等方式,锻炼幼儿的音乐、动态、节奏等能力。
3.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泼水歌》。
2.学习歌曲的表演动作和舞蹈。
3.学习打击乐器的节奏。
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了解“节水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介绍节水节的由来及庆祝方式。
2.播放《泼水歌》音乐,带领幼儿一起跟唱。
3.分别教授歌曲的表演动作和舞蹈,让幼儿学习后一起合唱、表演。
4.分配打击乐器,教授节奏。
让幼儿们在唱、跳、拍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
5.完成音乐和舞蹈排练后,在班级内举行小型演出,展示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带领幼儿学习《泼水歌》。
通过唱、跳、拍打等方式,让幼儿们深入了解节水节的意义,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动态、节奏等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对于节奏感并不是很敏感,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歌曲的节奏。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加强对于节奏感的培养,并设计更多的练习来帮助幼儿们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另外,我们也会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幼儿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适宜的培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能。
总体而言,这次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们在欢乐中学习到了知识,并且培养了多种能力,为幼儿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6篇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6篇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泼水歌》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泼水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泼水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泼水歌》,并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泼水歌》的歌词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CD、歌词卡片、舞蹈动作图示、泼水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适当的照明和温度,保证幼儿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泼水歌》的背景和意义,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习歌词,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发音,掌握歌曲的节奏。
4. 学习舞蹈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尝试做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5. 实践演唱(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演唱《泼水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演唱、舞蹈动作等方面。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新学歌曲的掌握情况。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本次课程的喜爱程度和意见建议。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3.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演唱和舞蹈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通过展示歌词卡片、舞蹈动作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中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泼水歌》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习歌曲《泼水歌》,掌握基本的节奏和唱腔,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2. 歌曲《泼水歌》的学习3. 音乐游戏:泼水节泼水活动三、教学准备1. 课件: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2. 音乐器材:音响、钢琴、歌谱3. 泼水道具:水枪、水盆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幼儿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习歌曲《泼水歌》: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唱腔,分组练习演唱。
3. 音乐游戏:泼水节泼水活动,幼儿分组进行,体验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泼水节的了解程度和兴趣。
2. 幼儿学习歌曲《泼水歌》的掌握程度,包括节奏和唱腔。
3.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对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不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文化的渗透。
在音乐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水枪、水盆等道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加练习。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傣族文化展览,深入了解傣族的历史、风俗和艺术。
2. 邀请傣族老师到班级教授民族舞蹈,让幼儿亲身体验傣族舞蹈的优美。
3. 开展“泼水节”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泼水节的场景。
七、家园共育1. 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泼水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了解傣族文化。
2. 发放泼水节相关阅读材料,让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增进对傣族文化的认识。
3. 开展亲子泼水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八、教学难点1. 歌曲《泼水歌》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 音乐游戏中泼水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
3. 对泼水节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认同。
九、教学策略1. 分组教学,针对不同组的实际情况,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幼儿园中班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泼水歌》含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舞蹈《泼水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培育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和保护意识。
2.培育幼儿的舞蹈表演本领和协调性,磨练幼儿的身体素养和动感,加强幼儿的自信念和团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活动1: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泼水歌》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跟随老师仿照舞蹈动作,了解《泼水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学习装扮和舞蹈氛围制造。
2.活动2:舞蹈训练与表演让幼儿渐渐把握舞蹈技巧,与同伴协作表演,通过多次反复练习达到磨合团队的效果。
3.活动3:课堂反思引导幼儿反思《泼水歌》的演出过程,共享个人感受,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
三、教学步骤1.活动1: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泼水歌》1)播放《泼水歌》的视频,老师介绍西南地区的傣族文化,讲解《泼水歌》的发源地和流传经过。
2)让幼儿站成一排,露出手臂放低,伸展本身的身体,自然的呼吸,跟随音乐摇曳身体。
3)让幼儿排成团队,认真学习《泼水歌》的基本动作和手势,练习完毕后,仿照节日的场景,众人欢声笑语,冲出屋子,打起水仗等。
2.活动2:舞蹈训练与表演1)老师对幼儿逐一检查齐头并进,身体协调,手势舞步是否精准。
2)幼儿和老师反复和音乐一起练习,渐渐进入状态,练习时老师加强舞台分布的练习,加添互动,提升舞跳表现。
3)点名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逐一上台表演。
4)团体合作,进行全班的表演排练,强化团队合作,提高舞台表演本领,形成具有傣族特色的积极向上的4—5岁幼儿园班级。
3.活动3:课堂反思1)布置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形,共享本身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
2)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交流,例如《泼水歌》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有什么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四、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班的幼儿,正处于认知、感受、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全面进展期。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充足他们的文艺心理需求,也是培育幼儿的身体素养和协调性的紧要手段。
本次课程针对幼儿园中班的幼儿,通过课堂各个环节,达到了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与舞蹈表演本领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歌表演教案《泼水歌》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 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
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
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四、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 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
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四、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 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四、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