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好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2.能够正确唱出《泼水歌》的歌曲旋律;3.掌握歌曲的歌词及意义;4.感受到歌曲的节奏感,能够跟随节奏打拍子。

教学内容一、热身活动引导幼儿做一些身体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和大脑都达到一个较高的运动状态,为正式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方式:1.跳起蹦床舞“小兔子乖乖”;2.“划船”运动。

二、学习歌曲1. 听歌曲首先播放《泼水歌》的唱片,引导幼儿静静地坐在地上,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歌曲,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唱歌曲(1)声部分担当法老师唱出整首歌曲,并让幼儿随着老师的旋律哼唱出“泼水歌、泼水歌,黟兔过桥蹦蹦跳”这个短语。

(2)对唱法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男孩,另一组为女孩,让男孩先唱出“泼水歌,泼水歌”这个短语,然后与女孩对唱“黟兔过桥蹦蹦跳”这个短语。

(3)合唱法最后通过声部合唱的形式演绎整首歌曲。

3. 学习歌曲的歌词、意义及故事背景(1)学习歌词老师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讲述歌曲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幼儿反复听唱歌曲,使他们记住歌词。

(2)学习歌曲的意义给幼儿讲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告诉幼儿它是一个描写小兔子在桥上跳跃游戏的欢乐故事,引导他们在歌曲的旋律中感受到这种快乐。

三、打拍子采用手拍的形式,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声,拍出歌曲的节拍,练习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体验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启发幼儿学习和参与活动为主,发挥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造一种与生活经历有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兔子过桥,蹦蹦跳”的情境,使幼儿进入歌曲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歌曲。

三、交互式教学策略交互式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提问的方式,发挥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的能力。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泼水歌》中的歌词。

2.学生能够感受《泼水歌》的节奏感和欢快感。

3.学生能够尝试模仿《泼水歌》中的舞蹈动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力量。

2.培养学生的大胆表现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泼水歌》。

《泼水歌》是一首民间歌曲,曲调欢快,歌词简单生动,表达了人们在泼水节欢庆的场景,极具地方特色。

该歌曲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在节奏和旋律方面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过程导入1.老师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引入歌曲的主题。

2.老师播放《泼水歌》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感。

正文1.听歌识字:老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懂歌曲中的部分字词:泼水、洗脸、欢呼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2.舞蹈模仿:老师向学生展示《泼水歌》的舞蹈动作,并分组让学生练习模仿。

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发挥个人风格。

3.合唱演唱:老师将歌曲分成若干段落,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演唱,发挥创意。

4.舞蹈表演: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舞蹈表演,展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个人表现能力。

结束1.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指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2.教师每节课反思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引入泼水节等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对歌曲的表达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舞蹈模仿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放开自我,表现出个性和特点,让学生更加自信和勇敢。

在合唱演唱环节,老师注重团队合作和个人表演的平衡,让学生在团体中发挥个人特点。

在舞蹈表演环节,老师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展示了完美的舞蹈和团队精神。

但是,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了解不足,未能创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兴趣引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泼水歌》的欢乐气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歌曲的基本旋律,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协调肢体动作。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

2.教具:小鼓、铃铛、纱巾。

3.环境布置:教室内摆放好小鼓、铃铛、纱巾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做《泼水歌》的简单动作,如泼水、洗手等。

2.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乐气氛。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关键词,如“泼水”、“洗手”等。

3.歌曲教学(1)教师教唱歌曲《泼水歌》,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用小鼓、铃铛等教具为歌曲伴奏。

4.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营造欢乐的氛围。

(2)教师针对幼儿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泼水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教学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活动中,仍有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如“泼水接力”、“泼水舞会”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3.结合幼儿园的其他活动,如泼水节、六一儿童节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示范,唱出歌曲《泼水歌》的旋律,并引导幼儿跟随哼唱,注意观察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是否准确。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2篇)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2篇)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教案目标: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教案准备:呼啦圈、鼓教案过程: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 2234 3234 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2)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并表演《泼水歌》这首曲子;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3.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响设备;2. 装饰物(彩色气球、泼水器等);3. CD或音频文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班内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并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身体。

2. 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物品,向幼儿介绍泼水节的习俗。

并引导幼儿联想到泼水会有什么样的声音。

3. 听音乐:播放《泼水歌》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4. 谈感受: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泼水歌》这首曲子的感受,引导他们描述与空间、水而有关的感受词汇,如柔软、流动等。

5. 手语学习:为了更好地表现《泼水歌》的曲调和意境,引导幼儿学习手语动作,手势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结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一、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二、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

(翻图谱)2、分角色表演a、分角色唱歌。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三、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

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

(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四、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五、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二一、活动目标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重点和难点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泼水歌》。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我国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泼水歌》,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与歌曲相匹配的动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泼水歌》歌曲、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3.教学教具:小鼓、铃铛、节奏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播放《泼水歌》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老师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二)教学歌曲1.老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老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音调与节奏。

3.分组练习,老师逐句教唱,幼儿跟唱。

4.老师播放歌曲,幼儿独立演唱。

(三)节奏练习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让幼儿说出节奏名称。

2.老师播放歌曲,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3.老师引导幼儿用小鼓、铃铛、节奏棒等乐器演奏歌曲。

(四)动作创编1.老师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幼儿跟随模仿。

2.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加入歌曲表演。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表演,互相欣赏与评价。

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讨论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2.老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参加泼水节的经历,分享快乐时光。

3.老师播放其他民族的特色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泼水歌》的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幼儿在歌曲演唱、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5.课后,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

六、教学评价1.幼儿对《泼水歌》的演唱熟练程度。

2.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情况。

中班《泼水歌》的教案

中班《泼水歌》的教案

中班《泼水歌》的教案篇一:幼儿园中班歌表演《泼水歌》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篇二:幼儿园中班歌表演优秀2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二篇)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二篇)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并表演《泼水歌》这首曲子;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3.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响设备;2. 装饰物(彩色气球、泼水器等);3. CD或音频文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班内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并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身体。

2. 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物品,向幼儿介绍泼水节的习俗。

并引导幼儿联想到泼水会有什么样的声音。

3. 听音乐:播放《泼水歌》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4. 谈感受: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泼水歌》这首曲子的感受,引导他们描述与空间、水而有关的感受词汇,如柔软、流动等。

5. 手语学习:为了更好地表现《泼水歌》的曲调和意境,引导幼儿学习手语动作,手势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结合。

6. 歌曲欣赏:带领幼儿再次聆听《泼水歌》,并向他们展示《泼水歌》的歌词。

老师示范唱一段,鼓励幼儿跟着唱。

7.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领唱者,其他成员伴奏跟唱。

老师可以适当辅导一些有困难的幼儿。

8.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的《泼水歌》,其他幼儿用欢呼和掌声给予鼓励和支持。

9. 全员表演:将各小组的表演进行集结,全班一起欢唱《泼水歌》。

10. 游戏活动:在音乐欣赏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泼水游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同时,通过合作和表演,锻炼幼儿的协同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而游戏活动则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巩固和延伸,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二)教案标题: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目标:1.使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泼水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泼水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

2.教具:小鼓、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

3.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挂上泼水节的图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泼水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听歌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

2.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泼水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跟随视频学唱歌曲。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和节奏。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活动拓展(1)教师分发打击乐器,引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传递乐器”、“猜歌名”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改编,让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添加新的元素。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泼水歌》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我国傣族泼水节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活动拓展,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傣族文化展览,深入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

2.邀请傣族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傣族文化。

3.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泼水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挖掘民族音乐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泼水歌》
教案一:《泼水歌》音乐欣赏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表演习惯,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3. 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加深对传统音乐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音乐《泼水歌》的曲调和节奏。

2. 学习使用乐器伴奏演奏《泼水歌》。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

2. 学生对乐器演奏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乐器:手鼓、铃鼓、木鱼等。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舞动身体。

2. 引入
教师播放《泼水歌》的音乐,放映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

3. 音乐欣赏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聆听,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乐器演奏
教师展示手鼓、铃鼓、木鱼等乐器,介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式。

然后,让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一个乐器,教师教授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5. 合奏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挥,分组进行合奏练习,《泼水歌》的曲调和节奏。

6. 小结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的重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但在合奏练习中,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群体性学习和交流合作。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6篇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6篇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6篇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教案:中班音乐《泼水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中班音乐教材中的《泼水歌》。

歌曲描绘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喜庆场面,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朗朗上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歌词的理解、歌曲的演唱和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傣族泼水节的文化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演奏,歌词的理解。

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傣族泼水节的文化背景,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歌词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

3. 歌曲学习: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歌曲演奏: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歌曲演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5. 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泼水节歌词内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傣族泼水节的文化背景和歌曲的意义。

2.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歌曲的演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傣族泼水节的文化背景和歌曲的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但在歌曲演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傣族泼水节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傣族文化。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民族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解析教学难点主要是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这是因为歌曲《泼水歌》的节奏欢快,旋律朗朗上口,对于小学中班的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掌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泼水歌中班教案

泼水歌中班教案

篇一:中班艺术泼水歌教案中班艺术《泼水歌》教案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泼水歌》的欢快和幽默。

2、体验同伴间友好、宽容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一、播放《泼水歌》乐曲,随音乐走入场地,入座后所音乐拍手。

二、理解歌词。

1、你听到了什么?心理觉得怎么样?2、出示挂图的2张图片上有什么?这两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整首歌曲的图片内容完整了吗?少了什么?教师边指图片边演唱,请幼儿填补歌词。

3、出示挂图剩余的4张图请幼儿将它们填在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4、引导幼儿边看图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教师完整范唱前半部分“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至“你只是眯着眼望着我”做重点练习。

2、掌握歌曲后半部分“噜啦啦......”至结束。

倾听后半部分音乐,幼儿尝试自己哼唱。

这部分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教师有效控制节奏,幼儿尝试有变化演唱本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2-3遍。

引导幼儿以活泼、欢快、幽默的情绪表现歌曲。

五、更换后半部分歌词“噜啦啦......”,演唱并表演。

小朋友,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试着把以前和小伙伴们说的话编进歌曲唱一唱吧。

1、师幼讨论整理歌词。

2、完整演唱更换歌词后的歌曲。

3、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

篇二:傅纯玲中班音乐活动《泼水歌》中班音乐活动:《泼水歌》(第二课时)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傅纯玲一、活动目标1、想象歌曲情境,尝试分角色表演唱。

2、自主结伴,体验同伴互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泼水歌》录音带和伴奏带2、表情图3、塑料小桶一个/人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随《泼水歌》自主律动2、复习《泼水歌》,理解歌曲情境。

师:你觉得泼水的小朋友是故意的吗?他看起来怎样?(出示“害羞”图)师:被水泼湿的小朋友,她看起来怎样?(出示“撇嘴”图)生气还是委屈?师:我们用歌声把这个小朋友的心情表达出来。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及反思教案: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及曲调。

2.通过学习《泼水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歌曲的学唱及教师的示范,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

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2.幼儿们喜欢玩水的玩具或道具3.幼儿们喜欢玩水的音乐4.手指编或色彩绳(用来模拟水流动的效果)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活动来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可以让幼儿们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晃脑、扭动身体等,从而使他们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导入新课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这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泼水歌》,并问幼儿们“你们喜欢玩水吗?玩水会有什么感觉呢?”让幼儿们进行思考和回答。

3.学唱歌曲教师播放《泼水歌》的音乐,并带领幼儿们一起听。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带动幼儿们学唱,同时可以用手势示范歌曲中一些动作,如“泼水”、“扑通扑通”的动作。

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唱全曲。

4.模仿表演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幼儿们喜欢玩水的道具或玩具,如水枪、水杯等,引导幼儿们模仿歌曲中“泼水”的动作。

可以在音乐播放的同时,幼儿们可以站成一队,按着歌曲的节奏模仿“泼水”的动作,增加幼儿们的参与感和乐趣。

5.巩固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们反复练习歌曲,加强对歌曲的记忆,同时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声音高低、快慢等方面的变化尝试,增强幼儿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6.结束活动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们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泼水?”等等。

反思:音乐是幼儿们喜爱的活动,通过这堂音乐课,我发现幼儿们对歌曲《泼水歌》兴趣很高,他们热情高涨,并且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在模仿表演部分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踊跃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他们的音乐感知和模仿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教学背景本次教案针对的是中班儿童,旨在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同时增强儿童的互动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学会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泼水歌》•能够理解歌曲节奏和歌词的意义•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互动交流能力教学准备•CD或者MP3播放器•雨具或水枪等泼水工具•能够放置孩子们的宽敞空间•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卡片、图片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歌曲《泼水歌》教学目标:能够正确唱出歌曲《泼水歌》的歌词。

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孩子们听一遍,并跟着节奏拍手。

2.教师带领孩子们唱一遍歌曲《泼水歌》,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调和韵律。

3.教师逐句教读歌词并重复唱,让孩子们跟读。

4.师生互动演唱几遍,让孩子们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课时:歌曲表演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够进行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1.教师重新播放歌曲《泼水歌》。

2.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教师突然发出“下雨了!”的声音,让孩子们迅速回到原地,感受下雨的节奏。

3.指导孩子们跟着歌曲节奏做出相应的手势和身体动作,并教授歌曲中的“泼水顺序”。

4.让孩子们自由练习,并可在小组中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表演完成。

第三课时:反思讨论教学目标: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教师提出本次课程中的三个问题,让孩子们分别进行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部分你觉得对你来说最难理解?”–“下一次课,你想知道什么?”2.教师指导孩子们总结本次课程,回答问题,并自我评价。

3.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课程的优化和调整。

教学反思在这次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歌曲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由表达音乐感受,并培养其合作意识和互动交流能力。

通过第三节课的反思讨论,我发现孩子们在本次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入理解了歌曲。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孩子们在理解节奏和歌词上有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泼水歌》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泼水歌》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泼水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泼水歌》的音乐风格,感受歌曲的欢快和活泼。

2. 技能目标:能够用适当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泼水歌》,并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欲望,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泼水歌》并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水桶、水枪等道具。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合舞蹈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做好准备。

2.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泼水歌》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幼儿聆听歌曲,感受其欢快的节奏。

3. 学习演唱(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重点教授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让幼儿能够跟上节奏演唱。

4. 舞蹈教学(5分钟):教师教授与《泼水歌》相关的简单舞蹈动作,如泼水、嬉水等,并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

5. 实践活动(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用歌曲伴奏。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泼水歌》的掌握程度,包括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动作的完成情况。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通过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举办的音乐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在更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3. 音乐游戏: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如《泼水歌》接龙、音乐抢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泼水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泼水歌》的歌曲内容和歌曲特点。

•能够通过模仿、动作等形式正确地学唱《泼水歌》。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幼儿的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资源•《泼水歌》的音频和歌词;•人形卡通动画;•外教教材音乐配套资料。

2.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动画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泼水歌》,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和富有情趣的形象中感受到水的流动和泼洒的愉悦。

步骤二:唱歌学习教师从歌曲的调式、歌词等方面讲解《泼水歌》的歌曲特点,并通过分段练习来指导幼儿学唱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中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起伏。

步骤三:动作配合在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作练习,教授各种表现水流、波纹等的身体动作和手势,并与歌词配合,使幼儿更加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步骤四:集体演唱在唱歌和动作练习等环节进行适当的综合练习后,教师组织整个班级进行《泼水歌》的集体演唱和动作表演,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体荣誉感。

步骤五:反思适当的时间内,教师让幼儿自由地发表对学习情况的感受,自我批评和改进意见,并引导幼儿结合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引入课堂主题,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和富有情趣的形象中感受水的流动和泼洒的愉悦,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此外,我通过分段练习来指导幼儿学唱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中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起伏,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动作练习环节,我教授了各种表现水流、波纹等的身体动作和手势,并与歌词配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在环节,我充分引导幼儿自由地发表对学习情况的感受,自我批评和改进意见,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泼水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泼水歌》的歌词和旋律。

2.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快乐。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4.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录制好《泼水歌》的音乐。

2. 准备手持花洒或其他可以喷水的道具。

3. 幼儿喜欢的玩具水枪。

三、教学过程:1. 入场音乐:放上欢快活泼的音乐,让幼儿们自由活动,热身准备。

2. 引入歌曲: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泼水歌》的第一段,注意歌曲的节奏和动作。

3. 温习歌曲:引导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歌曲,以巩固记忆。

4. 学习新歌词:教师分段教唱《泼水歌》的歌词,并配合动作示范,让幼儿跟随学唱。

5. 整合动作:幼儿分组进行动作整合,每个小组表演不同的动作,其他幼儿尽量模仿表演者的动作。

6. 配乐训练:播放《泼水歌》的音乐,引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动作表演。

7. 进行泼水活动:老师拿出手持花洒,并向幼儿解释如何使用,并告知活动规则。

8. 游戏扩展:教师发放玩具水枪给幼儿们,进行小组游戏。

每个小组有一名幼儿拿着水枪,其他幼儿做各种动作躲避水枪的水花,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9. 温习总结:回顾《泼水歌》的歌词和动作,并与幼儿一起唱一遍。

提问幼儿关于活动的感想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本节音乐优质课以《泼水歌》为主题,通过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美妙,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录制好了《泼水歌》的音乐,并准备了手持花洒和玩具水枪,这充分满足了课堂需要。

但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其他的水玩具,以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热身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们放松身心,为之后的活动做好准备。

然后通过引入歌曲和温习已学歌曲,巩固幼儿的记忆,使他们能快速掌握新歌词。

在学习新歌词时,我分段教唱,并配合动作示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整合动作和配乐训练环节,幼儿们有了更多的表演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含反思(精编版)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含反思(精编版)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含反思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泼水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泼水歌》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准备:呼啦圈、鼓过程: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反思: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

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第 2 页共 6 页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猴子吃香蕉》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巩固数学经验,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仿编,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第 3 页共 6 页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有弱起节拍的经验。

重点:理解歌词,巩固经验。

难点:解决歌曲中的弱起。

活动流程:
意图:律动——《小猴子》,激发兴趣。

老师带幼儿边听《猴子吃香蕉》的音乐,边做小猴子动作进场。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用歌曲小结幼儿回答
小结:歌曲里讲了猴子爬树吃香蕉的事情,歌曲的名字就叫《猴子吃香蕉》。

2、欣赏第一段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欣赏第一段音乐(配)
提问:猴子是怎么爬上去的?
辅助提问:是一起爬上去的吗?
小结:每次都添上一只猴子,树上的猴子越来越多。

3、欣赏第二段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猴子是怎么下来的?
小结:每次都滑下来一只猴子,树上的猴子越来越少。

4、感受理解弱起
过渡语:那你们能来唱唱吗?
◆幼儿集体尝试
第 4 页共 6 页
◆出示图谱
提问:你们出现什么问题了?
过渡语:你们在开始唱的地方出现了问题,请小图谱来帮帮我们的忙。

提问:看到了什么?让我们干什么?
小结:小猴子爬树之前要找呀找呀找香蕉,找到了马上就开始爬树了。

◆幼儿再次集体尝试
意图:尝试根据歌曲内容进行仿编
游戏:翻翻乐
规则:翻到树上有几只猴子就唱有几只猴子,看清楚标记告诉我们猴子是上树还是下树。

活动结束:小猴子要回家了,幼儿律动。

第 5 页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