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本阅读教学备课提要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开始接触长篇的课文,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

因此,制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是七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读物,或者通过组织读书活动、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到阅读中。

2、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在七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

例如,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例如,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地阅读,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以及注重阅读的质量和深度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4、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七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读物,包括文学名著、科普书籍、历史文献等。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阅读,通过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文章选择,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主题内容。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分享活动,通过交流和互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认知能力。

5、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七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同时,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七上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

七上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

七上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七上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PPT、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者播放一段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文学作品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学生对本节课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3.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文学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3.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完成与课文相关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写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鉴赏和写作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启发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考与理解。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

三、教学内容及时序:1. 教师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有关课文主题的问题进行带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预读(10分钟)教师分发课文给学生,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标题、开篇以及插图等等,帮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前标出一些生词,以便学生后续学习。

3. 阅读(2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整个课文,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浏览段落,注重关键词,推理故事情节等等。

4. 理解与思考(15分钟)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对于课文进行理解和思考,如主旨是什么?故事的结局如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书面作答等方式进行交流。

5. 听读(1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进行朗读,同时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跟读,提高学生对于语音语调的敏感度。

6.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挑选一个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进行朗读和分析,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7. 总结反思(10分钟)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一个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互动和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七年级语文教材及课文。

2. 阅读教辅材料。

3. 配套教学影音资料。

六、评估与反馈:1.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任务,如提问、写读后感等,以此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程度。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心。

教学内容:1.文章标题:《狐狸与葡萄》2.文章摘要:故事中的狐狸为了摆脱对葡萄的渴望,通过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来平复内心的失落和不满。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3.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推理和推断的能力,解读故事背后的寓意。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你们最喜欢听哪些故事?喜欢什么样的角色和情节?”Step 2:阅读故事(10分钟)教师将寓言故事《狐狸与葡萄》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默读一遍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例如:(1)故事中的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你认为狐狸对葡萄的态度正确吗?为什么?Step 4:讨论与解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解析正确答案的原因和推理过程。

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展开思辨讨论。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用类似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讨论。

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Step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学习要点和重要思想。

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重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原创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原创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原创七年级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自备阅读材料;2.工具:投影仪、黑板、答题纸等;3.学生学习用具:课本、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你们喜欢阅读吗?阅读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2. 预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关注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3. 阅读策略讲解(10分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查字典等,并通过具体例子解释每个策略的运用方法。

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应用这些阅读策略。

4. 阅读活动(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对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短篇文章进行阅读。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刚才学到的阅读策略,并在课后讨论他们的策略使用情况。

5. 阅读理解练习(20分钟)根据所读文章,设计一系列的理解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巩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针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阅读材料,并运用课上学到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和讨论。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短篇文章,并用自己学到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写下对文章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预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应用能力;通过总结和延伸,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机会。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包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如预测、概括、推理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

2.难点:运用阅读理解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与阅读理解相关的故事或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阅读理解的技巧(15 分钟)•预测:根据文章的标题、图片、首句等信息,预测文章的内容。

•概括:阅读完文章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

•推理: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理解作者的意图。

3.阅读练习(15 分钟)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在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小组讨论(10 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阅读练习中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总结(5 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技巧的运用。

6.布置作业(5 分钟)布置一篇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但是,在阅读练习中,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学生能够:1. 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3.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2.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提高。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难点句子和生词的理解和运用;2. 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相结合的方法;2. 分组阅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3. 提问与解答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

2. 预习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先独立阅读课文的标题、段落大意,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框架。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一部分课文,并要求回答相关问题,鼓励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整体阅读要求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并进行标注,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和情感等。

5.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阅读教学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作业,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问题等。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八、教学资源课本、黑板、多媒体设备、练习题等。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在整体阅读环节仍需要加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阅读理解技巧教学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阅读理解技巧教学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阅读理解技巧教学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遇到困难,阅读理解技巧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掌握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如主旨大意、字词理解、推理判断、归纳概括等;3.能够应用这些技巧解决故事、情景、说明文等各种阅读材料的阅读理解问题;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1. 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步骤1.1 阅读是什么1.2 阅读的目的和意义1.3 阅读的基本步骤2. 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2.1 主旨大意2.2 字词理解2.3 推理判断2.4 归纳概括3. 应用技巧解决阅读材料的问题3.1 故事阅读理解3.2 情景阅读理解3.3 说明文阅读理解三、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包括: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幻灯片、图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阅读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和应用技巧解决阅读材料问题的方法。

2. 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案例研究利用相关案例,让学生独立探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4. 课外阅读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和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评估包括两个方面:1. 课内测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小测验、回答提问等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 统一考试通过统一考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单元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和应用方法。

教学阅读理解技巧是每位语文老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键。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技巧,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与目标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七年级上册的第六个单元——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或文章,能够获取基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2. 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获取关键词,并利用关键词进行整体理解。

3. 学生能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阅读短文或文章,包括认读文章标题、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判断等。

(2)通过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1)整体阅读法: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快速通读文章,获取整体理解。

(2)细节阅读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细节。

(3)创设情境法: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兴趣。

(4)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协助解决阅读问题。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 导入(1)通过短暂的介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入话题。

(2)分享学生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喜好。

2. 正文(1)整体阅读:给每个学生分发一篇短文,并给出限定时间。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完成相关任务,如回答问题、提取关键词等。

(2)细节阅读:针对短文的不同部分,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细节,进行深入理解。

(3)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设计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模拟阅读和角色扮演。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阅读问题,鼓励交流和合作。

3. 总结与扩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和所得收获。

(2)扩展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

(2)记录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解题步骤和思路的准确性。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教学及活动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教学及活动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教学及活动设计阅读教学及活动设计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七年级课本中的文本,并找到其中所表达的主题和要点;2、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七年级课本中的文本,并找到其中所表达的主题和要点;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找到七年级课本中文本的主题和要点,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培养逐渐寻找信息、进行推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阅读。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投射七年级课本中的文本,让学生了解今天的课程内容,并简要介绍课程目标。

2、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文本,并找到其中的主题和要点。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所阅读的文本,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反馈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和总结,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将自己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再次表述出来,并进行总结。

5、活动设计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进行活动设计:(1)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

(2)拍摄视频:让学生通过拍摄视频的形式对故事进行表述,并在拍摄中表现出对故事主题和要点的理解。

教学评价: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反馈,可以有效地培养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和拍摄视频的形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七年级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新词汇的读音和意义。

2. 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3.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新词汇的读音和意义。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简单介绍课文的主题和背景。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Step 2: 学习新词汇 (10分钟)1.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板书新词汇,并示范正确的读音和意义。

2. 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并进行速读。

Step 3: 理解课文 (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3. 教师集中讨论,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Step 4: 朗读课文 (10分钟)1. 教师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根据标点符号,注意语音停顿和语调变化,进行朗读训练。

Step 5: 完成练习 (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交流答案,并进行订正。

Step 6: 巩固和拓展 (10分钟)1.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更深入思考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拓展课文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群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师应更充分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阅读教案语文是我们最基本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语文,我们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还能开发我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到。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中的阅读教学,更是给一些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教学是一种卓越的阅读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语言信息。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中的阅读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教材的编写和阅读教学的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教学包括阅读材料的挑选,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策略的培训等多个阶段。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而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在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中,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包括文言文、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的阅读。

同时,教材中还运用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图片、录音、视频等,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和收获,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语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阅读问题。

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和困惑,我们需要及时解答,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阅读内容,避免阅读的困难和抵触情绪。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培训。

阅读策略是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推理,归纳,升华,概括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主旨,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思维开发以创造力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阅读材料,还需要精心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2.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4. 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重点: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和相关图片。

2. 黑板:用于书写重点内容和提示。

3. 教学软件:用于辅助教学和演示。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了解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 讲授新课(30分钟)讲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七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细节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概括等;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4. 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世界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篇名为《探索宇宙的奥秘》的科普文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话题、图片或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2. 预阅读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文章主题的初步印象。

3. 阅读理解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并回答一系列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4. 阅读策略通过讲解不同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详读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这些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5. 阅读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和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6. 文化背景拓展通过学生口述或小组汇报的形式,介绍与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7.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文章,完成一篇简短的读后感或观后感,培养学生对文章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8. 总结提醒学生关键信息和重点内容,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继续阅读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反馈教学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理解、阅读策略等方面的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

2. 评估学习成果通过学生的写作任务、口头表达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五、教学工具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文章内容、图片和问题等;2. 学生讲义:包含课堂活动和阅读任务的指导;3. 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学生小组讨论的活动。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寻读、细读、扫读等技巧;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阅读材料:一篇关于自然灾害的短文;2.阅读技巧:快速阅读、寻读、细读、扫读。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和讨论。

2. 介绍阅读材料(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将要阅读的短文内容,并引导学生了解短文主题。

3. 快速阅读(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大意。

学生们可以画出自己的脑图或简单摘要,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寻读(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寻读,即根据问题在短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可以使用划线或标记的方式,将答案标注出来。

5. 细读(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即逐段理解和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内容。

学生们可以将重点内容做出标记,便于后续讨论和复习。

6. 扫读(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文,但这次着重扫描出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快速获取整篇短文的结构和主题。

7. 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8.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总结短文的主要内容、整理阅读笔记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阅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几个不同的阅读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同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

七上u6阅读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进行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与思考。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提高学生对于不同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重要细节信息,以及推断作者的意图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进行文本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见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为一篇名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预测法:让学生根据标题和文章的首段内容,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推测能力。

2. 师生互动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切入点,讲解一些重要或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阅读,并一起完成相关的练习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拓展阅读:在本篇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延伸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野生动物保护”,让学生展开讨论。

2. 预测: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3. 阅读:学生个人阅读文章,注重学生对于重点词汇、句子的理解和推测,提前收集学生的问题。

4.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文本阅读教学备课提要

【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文本阅读教学备课提要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区分叙事性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的不同。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几个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 学生,爱祖国,爱音乐。几篇文章,写的无论是养母、老师,还是科学家、音乐家,都表 现了人物的各自特点。从写作手法上看,四篇课文各有千秋,如《小巷深处》通过肖像描 写以及“我”的感情变化展现人物,《我的老师》中侧面表现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两弹” 元勋邓稼先》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以及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音乐巨人贝多芬》从肖像 描写中展示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等等。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特点有所 侧重。
《忆读书》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篇随笔,介绍了自己与书几十年的渊源,作者的感悟就 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文章看似闲散、随意,其实处处不离文章主线,处处不离 文章主旨。根据本文行文特色,提供一下教学程序供参考: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找出文 章核心,然后依据核心从三个方面分析全文,最后结合作者的体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指导以后的实践。
莉文老师的情景,赞颂了带作者走出不幸,改变作者命运的老师;《“两弹”元勋邓稼先》 刻画了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 28 年,艰苦创业,为“两弹”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形象;《音乐巨人贝多芬》则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 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为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作的感情,课前可对莎利文老师和海伦的关系、对海 伦的影响之大作必要的介绍。讲授本文,可把侧面表现人物和衬托手法作为教学重点。另 外,可把魏巍的《我的老师》拿来作比较阅读。
第三单元:写景记叙文(散文)
一、有关课文调整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竹林深处人家》、《树林和草原》。后面两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图片、音乐等, 引导学生进入学 习情境
复习旧知:回顾 已学知识,为新 知识的引入做铺 垫
引入新课:通过 提问、讲解等方 式,引导学生思 考并引出新课内 容
激发兴趣:通过 有趣的故事、游 戏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好 奇心
导入:通过提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按照课文内容,逐段讲解,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目的:加深学 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
讨论内容:针对课 文的主题、人物形 象、写作手法等方 面展开讨论
讨论方式:分组讨 论、全班分享、教 师点评等
讨论环节的时间安排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适时安排讨论环节, 控制好时间,避免影 响教学进度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 容
总结阅读方法与技 巧
布置作业,巩固所 学知识
造性。
评价内容: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评价方式:考试、作业、课堂表现、自我评价等 评价标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 评价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汇报人:XXX
教学方法
定义:教师通 过口头语言向 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方

特点:以教师 为主导,系统 传授知识,学
生被动接受
适用范围:适 用于传授新知 识、讲解概念
和原理等
注意事项:要 注重启发式教 学,避免满堂 灌和机械记忆
定义:讨论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思维活跃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言表达: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阶梯式阅读法,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

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词的含义及用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运用所学阅读策略。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体验。

5. 总结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总结。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阅读过程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选择一篇同类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文本阅读教学备课提要泉州八中傅淑惠第一单元:叙事性记叙文一、有关教材调整本单元共4篇课文:《忆读书》、《风筝》、《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山中避雨》。

根据教学需要,后两篇自读课改为《羚羊木雕》、《柳叶儿》。

二、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忆读书》生动回忆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旨在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风筝》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羚羊木雕》写的是一家人因为一件贵重的工艺品而发生的很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孩子“自作主张”地把父亲送给她的“贵重东西”(羚羊木雕)转送给了朋友,父母逼着她向朋友要回了那东西。

课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柳叶儿》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记叙文。

2、有效地引导学生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建议应注意初中和小学的衔接,讲授新课前可先介绍一下记叙文阅读应注意哪些问题。

同时根据本单元教学重点,教学时可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

五、《忆读书》备课提要《忆读书》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篇随笔,介绍了自己与书几十年的渊源,作者的感悟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文章看似闲散、随意,其实处处不离文章主线,处处不离文章主旨。

根据本文行文特色,提供一下教学程序供参考: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找出文章核心,然后依据核心从三个方面分析全文,最后结合作者的体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指导以后的实践。

本文教学重点是“读书好”这一部分,应着重引导理解,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中叶文玲写的《我的长生果》,加深理解。

本文中涉及到较多的名著,其中有的可能学生不曾接触过,这也许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教学时可适当做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不可过于繁琐,以致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可结合课后习题,根据教育部推荐书目,本册课本后推荐的名著及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为学生列出推荐书目,引导学生拟订好读书计划。

第二单元:写人记叙文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写了养母、老师和著名的科学家、音乐家。

《小巷深处》通过生活的琐事,抒写了养母对我深沉、无私的爱;《我的老师》真实地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情景,赞颂了带作者走出不幸,改变作者命运的老师;《“两弹”元勋邓稼先》刻画了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艰苦创业,为“两弹”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形象;《音乐巨人贝多芬》则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区分叙事性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的不同。

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几个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爱音乐。

几篇文章,写的无论是养母、老师,还是科学家、音乐家,都表现了人物的各自特点。

从写作手法上看,四篇课文各有千秋,如《小巷深处》通过肖像描写以及“我”的感情变化展现人物,《我的老师》中侧面表现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两弹”元勋邓稼先》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以及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音乐巨人贝多芬》从肖像描写中展示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等等。

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

教完四篇课文后可进行单元小结,比较几篇文章描写人物的角度和记叙重点的异同,进而在比较阅读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四、《我的老师》备课提要本文是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是作者送给她老师的一首赞歌。

文章写出了老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写出了自己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寓深情于平实的叙述之中,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很少直接抒发内心地感受,但作者的深情却蕴含于字里行间,让读者在读着具体的事件时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深情。

同时本文出色地运用了衬托手法,文章的主人公是安妮老师,但作者在文中却使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老师的可敬可爱。

为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课前可对莎利文老师和海伦的关系、对海伦的影响之大作必要的介绍。

讲授本文,可把侧面表现人物和衬托手法作为教学重点。

另外,可把魏巍的《我的老师》拿来作比较阅读。

第三单元:写景记叙文(散文)一、有关课文调整本单元共四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竹林深处人家》、《树林和草原》。

后面两篇课文根据教学需要更改为《海滨仲夏夜》、《秋魂》。

二、单元教学内容说明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优美的写景记叙文,分别描绘了旖旎的春光、幽美的夏夜、多姿的冬景、多情的秋景,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关爱、眷恋和热爱之情。

《春》,以盼春—绘春—赞春为思路,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济南的冬天》作者抓住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济南的山、水,表现了济南冬天的多姿多彩,寄寓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海滨仲夏夜》用细腻的笔触,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到月上中天这段时间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海滨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海滨夏夜优美景色的赞赏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由衷祝愿。

《秋魂》是篇满蕴着感情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秋天不同的景物,感受它们充满哲理的内蕴,用精练而形象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展示了秋的灵魂和神韵,反映了作者对秋的深刻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写景散文,了解并学习写景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如何用准确的语言和描写的方法表现景物的情状和特征。

3、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合理、恰当地安排写景顺序。

四、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可采用朗读法、讨论法。

1、朗读法。

朗读法适用于所有的散文,本单元也不例外。

学习本单元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或背诵精彩段落、篇章,来深入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

2、讨论法。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内容含义深,许多语句意味隽咏,耐人寻味;写法灵活,如果采用讨论的方法阅读,学习效果更好。

五、《济南的冬天》备课提要这是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紧紧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征来写,使得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层次井然有序。

“温晴”是本课的文眼,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这个文眼,赏析课文。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清新质朴,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贯特色,教学时可以“读”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情感,品味其语言的精妙。

第四单元:小说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空城计》一文通过司马懿兵临西城、诸葛亮临危施计、司马懿中计、诸葛亮释计四个典型情节的描述,扣人心弦,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斗智斗勇,分别刻画了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的司马懿的形象与足智多谋、灵活变通的诸葛亮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美猴王》一文通过对石猴出世、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以及带众猴进洞入住的描述,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争强好胜的美猴王形象,为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心声》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

作者通过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从侧面批评了我们在教育上严重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是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勇气》是一篇美国短篇小说,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前夕的一段故事。

用出人意料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战争中闪烁的人性美,一种让侵略者无法理解的“勇气”。

课文写了两种勇气,一种是美国士兵求生的勇气和智慧,一种是法国妇女的为了正义而甘于牺牲的勇气。

这里反映了作者提倡的价值追求和对人性美的歌颂。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小说。

2、教会学生列情节提纲和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让他们尝试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再创造能力,去品评、赏析小说,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建议1、这是初中阶段第一个小说单元,课前宜介绍一下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并提示学生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典型的情节,鲜活的人物,语言通俗易懂,学生较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理清故事情节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写法的妙处,总之,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做精当的点拨。

3、可引导学生去读《三国演义》等原著,增强阅读兴趣。

四、《美猴王》备课提要本文饶有兴味地叙述了石猴出世,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入洞称王的故事,情节浪漫离奇,形象栩栩如生。

课文语言通俗,内容较为浅显,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精要点拨即可。

可先让学生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进而把握内容。

最后将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分析。

第五单元:童话、科幻作品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犟龟》是20世纪的童话佳作,作者叙述了一只小乌龟如何以他的“犟”,克服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最终获得胜利这样一个童话故事。

揭示了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主题。

《小溪流的歌》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篇表达新主题的童话。

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是这篇文章完整的主题。

《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

作者本人是身处基因实验研究前沿的美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科幻作品。

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把“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设想,写得饶有趣味,同时让人觉得作者说得很有道理。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象合理有据,富有逻辑。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领会故事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单元教学建议1、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美读、分角色读、表演性地读,读出感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