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3课题2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1检测:专题3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含解析

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1检测:专题3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含解析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基础巩固1下列是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经历的各阶段排序,正确的是()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期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D.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期[解析]: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先后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发育成花粉粒。

[答案]:C2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培育,发育成完整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物的()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解析]:花粉粒是由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本相比减少了一半,培育出的植株是单倍体。

所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名贵花卉时,不能用花粉粒。

[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镜检选择花药时需用醋酸洋红将花粉细胞核染成红色或用焙花青—铬矾溶液染成蓝黑色B.花期早期的花蕾营养状态及生理状态较好,可提高花粉诱导的成功率C.用于花蕾消毒的药品有体积分数为90%的酒精、无菌水及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等D.除去消毒后的花药上的萼片和花瓣、剥离花药到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整个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解析]:用于花蕾消毒的酒精的体积分数应为70%。

[答案]:C4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或愈伤组织都是通过哪个过程进行的?()A.分化B.脱分化C.再分化D.诱导[解析]: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通过脱分化得到胚状体或愈伤组织。

[答案]:B5下列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每瓶接种花药7~10个,20~30 d后,花药开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给予光照B.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C.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所有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D.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鉴定和筛选[解析]: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尽快分开,并分别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否则,这些植株将很难分开。

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参考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参考答案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问题参考答案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三、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

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①需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解析:选B。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乳酸菌为严格厌氧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为严格好氧菌。

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在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解析:选B。

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其内含有对葡萄酒品质有害的微生物;酵母菌只有在20 ℃左右的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

3.关于葡萄酒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4的空间C.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D.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7~8天左右解析:选C。

在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不能反复冲洗,以免造附着在葡萄上的酵母菌菌种的流失;葡萄汁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发酵过程中,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4.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选B。

对酵母菌而言,密封时间过长,有机物耗尽,将不会再产生酒精。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一配套练习:3.2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一配套练习:3.2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鬻鳥^MAHR越芽』酒的杭株A •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B •过程①②需要照光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 •通过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解析】1是形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2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3是丛芽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故A错误。

一般脱分化不需要光照,故B错误。

整个过程说明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故C正确。

通过过程3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一般是高度不育的,需要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才是可育的纯合子,故D错误。

【答案】C2. 2015吉林实验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前者接种后每日光照12 h,后者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光照B •两者的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用量不同C.前者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后者不需转移便可再分化为植株D .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接种后应每日光照12 h,花药培养中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光照,A正确;两者的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用量不同,导致分化的方向不同,B正确;两者均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C错误;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D正确。

【答案】C3 •下面对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叙述错误的是()A •花药经脱分化后有利于根的分化还是芽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使用顺序及浓度配比B •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成功率C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常用醋酸洋红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D .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解析】月季花药离体培养时,花药经脱分化后有利于根的分化还是芽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使用顺序及浓度配比,A正确;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成功率,B正确;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常用醋酸洋红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C正确;胚状体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愈伤组织是一团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D错误。

高中生物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生物试题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一、选择题1.花药中的花粉发育为单倍体植株时,脱分化既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也可以形成胚状体,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B.选取离体花药的时期C.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D.培养花粉的时间长短解析:选A 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径之间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决定因素是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选择下列哪个时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B.单核居中期C.单核靠边期D.双核期解析:选C 单核期之前,花药质地幼嫩,容易破碎;单核期之后,花瓣开始松动,消毒困难;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3.(2019·某某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依次经历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B.被子植物的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而形成的,因而含有与体细胞中数目相同的染色体C.被子植物花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D.被子植物花粉粒内有两个精子解析:选B 被子植物的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因此,花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含有比体细胞中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4.下列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个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可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B.花粉可通过胚状体阶段进一步分化成植株C.两种途径依据的原理都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解析:选D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二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产生胚状体并不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5.(2019·鹤岗期中)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大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单倍体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A.④⑤⑦⑧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⑦解析:选B 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四倍体,用四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但其单倍体体内含有同源染色体,可以形成可育配子,该单倍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目录同步习题: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2腐乳的制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2腐乳的制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规范训练同步习题: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3-1菊花的组织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3-2月季的花药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3-2月季的花药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6-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6-2胡萝卜素的提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6-2胡萝卜素的提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3-1菊花的组织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5-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6-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5《DNA的蛋白质技术》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专题整合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1.(2011·江苏百校联考一)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各课题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各课题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各课题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理一理判一判1.酵母菌是厌氧型原核生物。

(×)2.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可以大量繁殖,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

(√) 3.为防止杂菌污染,要用无水乙醇擦拭发酵瓶。

(×)4.各种葡萄都可以酿制出红葡萄酒。

(×)5.醋酸菌没有核膜、核仁。

(√)6.醋酸发酵过程不产生CO2。

(×)7.只有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醋酸发酵。

(×)8.检验酒精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

(√)悟一悟1.酒精发酵时,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

4.发酵瓶的排气管用曲颈管而不用直管。

若用简易的发酵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

5.在制果酒时,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6.果酒发酵时产生的部分CO2会溶于发酵液而使发酵液的pH下降。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四川会考]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 ℃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其操作过程为先密封后通入空气,A项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瓶口铺得厚一些,防止杂菌污染,B项正确;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 ℃~25 ℃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应控制在30 ℃~35 ℃,C项错误;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以便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项正确。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1.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A.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 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制作腐乳时只有接近瓶口时因为容易感染需要加大用盐量, 故A错误. 果醋是严格的好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有氧发酵, 故B错误. 果酒使用的是酵母菌, 果醋是醋酸菌, 腐乳主要是毛霉, 故C错误. 它们都是细胞生物,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 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故D正确.【答案】 D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 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 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果醋发酵需要的温度高于果酒, 故A错误. 果醋发酵后不能再进行果酒发酵, 故B错误.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因为接种的菌种比较纯净, 人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故C错误. 适当加大接种量因为数量多可以提高发酵速率. 且因为发酵产生的酸性条件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故D正确.【答案】 D3.(2015·吉林实验中学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用来制作果酒, 乙用来制作果醋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解析】甲装置密封可用来制作果酒, 乙装置通气可用来制作果醋, A正确;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为30-35℃, 高于甲的18-25℃, B正确;该装置便于发酵液的连续发酵, 但不利于产生CO2气体的排出, C错误;甲装置产生CO2、乙装置产生醋酸都会导致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下降, D正确.【答案】 C4.下列关于生产果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 应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B.酵母菌的生命力强, 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要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C.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红色D.在碱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解析】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 不能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否则无菌种来源, A错误;酵母菌的生命力强, 果酒制作时要防止杂菌污染, 需要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 B错误;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红色, C正确;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D错误.【答案】 C5.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解析】用鲜葡萄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利用葡萄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进行发酵处理生成酒精;由于发酵工程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需要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B正确;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条件, A错误;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会抑制发酵, C错误;酵母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 D错误.【答案】 B6.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400 ml的烧瓶中, 将口密封, 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100 ml100 ml B.400 ml400 mlC.100 ml400 ml D.400 ml100 ml【解析】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 在有氧气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醋酸, 瓶内容积越大, 含的氧气量越多, 越有利于产生醋酸, 所以400 ml的烧瓶中醋酸的产量最大;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氧气含量越高, 越不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所以100 ml的烧瓶中酒精产量最大, D正确.【答案】 D7.下列有关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A.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 后者有核膜B.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 不需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用碱性重铬酸钾来检验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 后者无核膜, A错误;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 需要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 以避免杂菌污染, B错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C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酒精, D正确.【答案】 D8.制果醋时,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 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氧气C.通气, 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 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所以制果醋时,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 A正确;C错误;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不需要氧气, B错误;为防止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应及时排气, D错误.【答案】 A9.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 正确的操作为()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 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 再加入3 mol·L-1的H2SO43滴, 摇匀, 再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C.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D.用试管取2 mL发酵液在酒精灯上加热, 待温度降至常温时, 再往里面加入3滴3 mol·L-1的H2SO4, 摇匀后, 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解析】酒精的检验原理是: 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和酒精在常温下反应呈现灰绿色. 在操作时, 要先加酸形成酸性环境再加试剂.【答案】 B10.(2015·武昌区期末)关于果醋制作过程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 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C.当糖源不足时, 醋酸菌可将酒精转变成醋酸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 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A错误;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 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 B错误;当糖源不足时, 醋酸菌可将酒精变成乙醛, 再将乙醛最终转变成醋酸, C正确;要使果酒变成果醋需通入氧气, 加入醋酸菌, 还需再将温度调节为30~35℃才可, D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2015·海南摸底)(15分)在啤酒生产过程中, 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 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 酵母菌迅速繁殖, 糖度下降, 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 回答以下问题:(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期, 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 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 其余 1.5%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是将麦芽汁先在有氧条件下然后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2)在初期酵母菌主要在有氧条件下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3)酒精主要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4)酵母菌消耗的糖中大部分形成酒精, 还有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5)麦芽糖是二糖可以水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见答案.【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出芽生殖(3)无氧呼吸(4)自身的生长繁殖(5)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能量12.(10分)(2015·银川一中期末)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利用酵母菌, 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 红葡萄皮的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________的发酵条件中, 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只有当氧气充足时, 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 . 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 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__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 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 色.【解析】(1)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其反应式见答案.(2)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 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创造了一个缺氧、呈酸性的环境, 在此发酵条件下, 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实验表明,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4)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在酸性条件下, 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答案】(1)兼性厌氧C6H12O6―→2C2H5OH+CO2+能量(2)18~25℃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色素缺氧、呈酸性(3)特别敏感乙醛醋酸(4)重铬酸钾灰绿色1.2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措施中, 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A.加入12%的料酒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腐乳【解析】A、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入酒, 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 另外能抑制和杀灭杂菌, A错误;B、高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 所以在腌制放盐时, 越靠近瓶口的位置, 加入的食盐量越多, B错误;C、装瓶时让瓶口过火也是为了杀灭瓶口周围的杂菌, 避免污染, C错误;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作为原料, 是为了使制作成的腐乳成形, 与抑制杂菌没有关系, D正确.【答案】 D2.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解析】A、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A正确;B、腐乳装瓶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 使蛋白酶作用缓慢, 促进各种微生物的其他生化反应, 生成腐乳的香气, B正确;C、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C正确;D、腐乳发酵过程中, 有很多微生物的参与, 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和根霉等, 他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D错误.【答案】 D3.(2015·锦州一中期中)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 错误的是()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 豆腐块应整齐排放, 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 为了避免影响口味, 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C.装瓶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解析】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则豆腐块整齐排放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利于毛霉的生长, 故A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装瓶时, 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 加盐量也增加, 故B错误;装瓶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防止杂菌的污染, 故C正确;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 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 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 故D正确.【答案】 B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 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 杂菌繁殖越快, 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 要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 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解析】A、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 该蛋白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A正确;B、腐乳制作时,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B错误;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 要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 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导致豆腐腐败, C正确;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D 正确.【答案】 B5.关于豆腐乳的制作, 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D.加盐和加酒可避免豆腐乳变质【解析】A、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A正确;B、豆腐上生长毛霉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应在春天或秋天, B错误;C、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 这样可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的质量, C正确;D、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D正确.【答案】 B6.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 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B.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需用沸水消毒【解析】A、前期发酵, 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 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 A正确;B、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得厚一些, 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B错误;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C正确;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 装瓶后密封, 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正确.【答案】 B7.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 发现豆腐腐败变质, 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 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 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 没有将瓶口密封【解析】A、用盐腌制, 能使得豆腐块变硬, 同时能抑制杂菌生长, 如加盐量太少, 豆腐腐败变质;故A错误.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没有用沸水消毒, 杂菌滋生, 豆腐块腐败变质;故B错误.C、制作卤汤时, 料酒加的量较多, 腐乳成熟期延后, 但能抑制杂菌生长, 不会变质;故C正确.D、密封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再用胶条密封瓶口, 能防止杂菌污染;故D错误.【答案】 C8.腐乳制作过程中, 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豆腐含水量过高, 腐乳不易成形B.加盐量过多, 腐乳硬度会增大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 腐乳“皮”不易形成D.酒的用量过多, 后期成熟时间延长【解析】A、制备腐乳常用含水量为70%的腐乳, 豆腐含水量过高, 腐乳不易成形, A 正确;B、加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 则加盐量过多, 腐乳硬度会增大, B正确;(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12%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调制腐乳的风味和防腐杀菌(4)用沸水消毒瓶口被污染12.(2015·南通调研)(10分)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 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 实验步骤如下: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 h, 获得毛坯.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 盐腌5 d.③腌制后加入卤汤, 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 d.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 测定GABA含量, 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1)通常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2)前发酵过程中, 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 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 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 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测定值减小.(4)后发酵过程中, 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发酵__________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解析】(1)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 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2)前发酵过程中,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 使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3)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 逐层加盐, 随着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加盐腌制的过程中, 胚体会适当脱水, 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 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 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GABA为水溶性物质, 部分GABA会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腐乳块中)而导致测定值减小.(4)后发酵过程中, 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 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显示, 在60d以后, GAB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此时出厂销售白方腐乳比较适宜.【答案】(1)70%15~18℃(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3)逐层加盐, 随着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腐乳块中)(4)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6013.(2015·正定中学月考)(15分)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和果酒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2)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 卤汤具有一定的________, 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 发酵液不能超过玻璃瓶容积的2/3,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右图中用曲线表示在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解析】 (1)腐乳制作过程中, 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很多, 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2)腐乳制作后期加入卤汤, 可以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卤汤还具有防腐作用.(3)酒精发酵时, 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18~25 ℃;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 发酵液不能超过容积的2/3, 可以保证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对氧气的需求, 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 发酵液溢出.(5)通气培养阶段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此时可以大量繁殖;密封培养阶段, 即果酒发酵阶段, 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总体上曲线呈S 型, 具体见答案.【答案】 (1)毛霉 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2)防腐作用(3)18~25 ℃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 CO 2+能量(4)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 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5)如图14.(10分)(2015·潍坊模拟)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腐乳制作的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________状真菌.(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 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质量.(4)加盐的作用是一方面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变硬, 另一方面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变质.(5) 腐乳制作中加酒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答案】(1)丝(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质量(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变质(5)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2.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除了高温加热以外, 其它灭菌方法还有()A.紫外线照射B.真空包装C.用保鲜膜密闭D.添加防腐剂【解析】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进行灭菌, 故A正确. 真空包装是防止污染, 故B错误. 用保鲜膜密闭是为了保鲜不能消毒和灭菌, 故C错误. 添加防腐剂是为了防止腐败变质但不能灭菌, 故D错误.【答案】 A2.所有细菌都具有特征是()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解析】A、有些细菌是自养型, 例如硝化细菌, A错误;B、水是所有微生物生长共同所需的营养物质, B正确;C、有些细菌进行厌氧呼吸, 例如产甲烷细菌, C错误;D、有些细菌生长的温度很低, 例如生活在终年积雪山上的细菌, D错误.【答案】 B3.(2015·广元期中)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 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30B.涂布了2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5和260, 取平均值为238C.涂布了3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212和256, 取平均值为163D.涂布了3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0、240和250, 取平均值为233【解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 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 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计数, 求其平均值, 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 所以, A、B、C三项均错误, D项正确.【答案】 D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 其中错误的是()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解析】对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处理, 故A错误. 对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都应进行灭菌操作, 故B正确. 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故C正确.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的材料用具和周围物品相接触, 故D正确.【答案】 A5.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 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解析】对于经常使用的菌种, 可以采用斜面培养基临时保藏, 故A、B正确. 临时。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5课题3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5课题3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学生用书P53~P54]1.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解析:选C。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快,因此在洗脱过程中分离。

选用不同种凝胶,其网状结构不同,孔隙大小不同,可分离的分子大小不同,二者是相关的,故C项不正确。

2.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解析:选C。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SDS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3.(2011年宿州高二检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透析时要用20 m 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 h解析:选D。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如500 r/min离心2 min;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时间较长,如2000 r/min离心10 min。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4课题3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4课题3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学生用书P40~P41]1.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高果糖浆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②在反应柱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的进入③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④反应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糖的产量和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C。

反应柱的底端装有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流经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使葡萄糖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够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果糖的生产。

2.制备好的凝胶珠是否符合应用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①挤压法②摔打法③观察法④培养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D。

检测凝胶珠是否合格,经常使用下列检测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制作成功。

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还可以通过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

3.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A.包埋法固定化操作最简便B.包埋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小C.包埋法固定化具有普遍性D.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解析:选D。

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①配制CaCl2溶液②配制海藻酸钠溶液③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④酵母细胞活化⑤固定化酵母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②③⑤解析:选D。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5.(2010年高考江苏卷)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解析:选BCD。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配制的某培养基的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只有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大量繁殖。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下列相关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培养液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的稀释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3.利用农作物秸秆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秸秆碎屑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酒精发酵真空分馏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①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B.过程①加入的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是葡萄糖苷酶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纤维素酶为复合酶,至少包含三种组分,C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采集的土样、研钵、配制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刚果红溶液、培养箱、无菌水。

实验步骤:(1)利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及,配制固体培养基,灭菌;(2)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研钵中研碎后,制成土壤匀浆;(3)利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土壤匀浆到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4)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素分解菌时,要从中挑取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加入刚果红溶液加以检测。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4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4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列不.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A.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B.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减少量C.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物的增加量解析:选C。

酶活性的高低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来表示。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可以影响反应速度,却不能表示酶活性的高低。

2.某同学为了验证果胶酶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1)取两个100 mL的洁净烧杯,编号为1号、2号。

(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mL的苹果泥,向1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蒸馏水,向2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果胶酶。

(3)把这两个烧杯放在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搅拌。

下面分析中正确的是()A.1号烧杯为实验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B.2号烧杯为实验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C.1号烧杯为对照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D.2号烧杯为对照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解析:选C。

由于该实验是研究果胶酶的作用,所以加入果胶酶的烧杯为实验组,加入蒸馏水的烧杯为对照组;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溶液变澄清。

3.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C.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解析:选A。

本题考查果胶和果胶酶的组成及其作用,同时考查学生对果胶酶作用原理的理解。

本知识点常和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酶等知识相联系。

本题中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被果胶酶水解后的产物是半乳糖醛酸,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混为一谈。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解析目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知识整合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知识整合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

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发酵条件。

答案:D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次,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破译生物基因组DNA的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操作时,首先要提取细胞核DNA。

下列不.适宜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的是()A.鸡血细胞B.蛙的红细胞C.人的成熟红细胞D.菜花解析:选C。

DNA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而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无DNA,因而不能用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

2.在下列图示中,可以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解析:选C。

在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而蛋白质的溶解度较大;NaCl溶液的浓度高于或低于0.14 mol/L时,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或降低,DNA的溶解度都会逐渐增大。

3.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而使染色质中的DNA分离出来,下列药品可达到上述同一目的的是()A.蒸馏水B.NaCl溶液C.NaOH溶液D.盐酸答案:B4.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沉淀析出:①DNA在NaC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溶解度最低;②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够沉淀析出。

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A.两次都是①B.两次都是②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解析:选C。

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而高于或低于这一浓度,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都会增大;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这样DNA就可以沉淀析出。

5.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的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解析:选D。

蛋白水解酶简称蛋白酶,能够催化多肽或蛋白质水解,所以这种酶可以分解血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有利于DNA的释放。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专题3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专题3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专题3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匸1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呈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A. 用种子培养后代B. 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解析:要培养某花卉的无病毒后代,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毒。

具体做法是选取含病毒最少或无病毒的植物细胞或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植物的幼嫩组织,如芽尖、茎尖、根尖分生组织含病毒少或几乎不含病毒,可用于培育脱毒苗。

答案:C匸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不能选用的是()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 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解析:花粉经减数分裂形成,由于基因重组有多种类型,经组织培养获得的单倍体苗染色体加倍后基因型不一定和母体相同。

答案:B匸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发挥主要诱导作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B. ①、②⑧⑥⑦③⑨、⑤C.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离体组织或器官T 脱分化T愈伤组织T再分化T根、芽T植物体。

培养过程中起主要诱导作用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答案:A匸4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②对培养基及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消毒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④培养中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大部分来自田间,带有大量微生物,需要进行消毒。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堂演练:专题3 专题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堂演练:专题3 专题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测试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愈伤组织是一种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组织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解析: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C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只有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定遗传,B错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类型,如植物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可利用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进行,D正确。

答案:D2.如图为制备人工种子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愈伤组织B.该过程以海藻酸钠作为营养成分,以CaCl2溶液作为凝固剂C.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D.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解析:A项错,胚状体是愈伤组织再分化得到的;B项错,海藻酸钠作为包埋的材料,不提供营养成分;C项对,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不仅为胚状体提供能量,而且是培养物渗透压的主要调节物;D项错,凝胶珠具有空间网状结构,不隔绝空气。

答案:C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 )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A.①③④⑤ 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解析: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操作,所以需要消毒灭菌,①正确;②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需要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②正确;③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③正确;④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需要避光,否则会形成维管组织,④错误;⑤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充足的养料,⑤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P30]1.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并不完全相同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解析:选B。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发育经历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双核期两个细胞核是由一个细胞核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花粉粒内的生殖细胞再经有丝分裂得到2个精子。

2.(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解析:选D。

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只有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定遗传,B项错误;人工种子中包裹的是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但不能是愈伤组织,C项错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类型,如植物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可利用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进行,D项正确。

3.(2011年南京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A.快速繁殖B.培养抗病植株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解析:选D。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不受生长季节的限制、不携带病毒、培养周期短、可诱导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不存在变异等。

脱分化和再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两个过程,不属于培养特点。

4.菊花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解析:选C。

菊花种植多年后由于细胞中病毒的积累而使品种退化。

茎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远远大于病毒的增殖速度,因此常选用菊花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以达到脱毒目的,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组织通过脱分化才能成为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细胞有丝分裂,成为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基因重组,形成的配子只有体细胞一半的基因,因此组织培养中不涉及减数分裂。

5.下列关于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材料选取和消毒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B.选择花期早期的花蕾和单核期以前的花蕾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D.选择单核居中期或单核靠边期的花蕾解析:选B。

对花期而言,选择早期的花药培养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对花粉的发育时期而言,应选择单核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选到单核期的花药,要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6.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图: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生根→植株④(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对_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植株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

A.营养B.激素C.光照D.适宜pH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产生的花粉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这些花粉在培养基上培养,最后发育成的植株含有单倍染色体,在形成植株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由于单倍体植株是不育的,所以要培育成可育的个体就需要用秋水仙素对单倍体幼苗进行处理,得到的是染色体加倍的纯合二倍体,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在产生愈伤组织过程中,因为还没有芽、根等分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该阶段不需要进行光照。

答案:(1)单倍体AB、Ab、aB、ab(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3)秋水仙素③AABB、AAbb、aaBB、aabb(4)ABD(紧扣教材,思考感悟)为什么花瓣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教材P39)答案: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1.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由一个小孢子到形成两个精子,其间经过的分裂次数及分裂方式为()A.一、有丝分裂B.二、减数分裂C.二、有丝分裂D.三、有丝分裂解析:选C。

一个小孢子发育为一个花粉粒,花粉粒的核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一个生殖细胞核和一个花粉管细胞核,进而分别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分裂方式皆为有丝分裂。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过程依次经历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B.被子植物的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而形成的,因而含有与体细胞中数目相同的染色体C.花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D.花粉粒内有两个精子解析:选B。

被子植物的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因而花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含有比体细胞中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3.剥离花药时,要彻底去除花丝,主要原因是()A.连着花丝,操作不方便B.连着花丝,消毒不彻底C.花丝会影响将来愈伤组织形成植株D.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解析:选D。

本题考查花药离体培养的有关知识。

花药离体培养是将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

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中接种到培养基上的花药需要通过伤处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花丝的存在不利于花药的培养,也不易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4.花药离体培养是指()A.离体的花药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花药培育成植株D.离体的花药培育成花粉胚解析:选C。

花药离体培养是指将离体的花药培育成植株。

5.下列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是()①接种室要消毒②无菌操作③接种时可以谈话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等可随机放入培养基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⑥接种完毕应立刻盖好瓶口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解析:选D。

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污染,因此整个操作过程应禁止谈话,并戴口罩。

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将形态学下端插入,而且要在培养基内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培育后期所需的光照条件。

6.四倍体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培养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含四个染色体组B.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C.培养基中应含有有机养料及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解析:选A。

四倍体的花药经减数分裂形成,只有两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花粉植株属于单倍体。

7.用兰花茎尖细胞可快速培养兰花苗,这种生殖方式不.能叫()A.无性生殖B.组织培养C.植物克隆D.有性生殖解析:选D。

兰花茎尖属于体细胞组成的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长成的幼苗,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过程,其过程中细胞数量的增加都是有丝分裂,所以形成的幼苗的遗传物质和母本是完全一致的,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故这种培养也可以叫做植物克隆,但是其中没有减数分裂,没有有性生殖细胞的参与,所以不能叫有性生殖。

8.MS培养基和进行微生物培养时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B.MS培养基不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含各种氨基酸C.MS培养基不需要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微生物培养基不含维生素解析:选A。

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等,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烟酸、肌醇、蔗糖等,特别是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MS培养基含有氨基酸如甘氨酸,有碳源如蔗糖,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 6;微生物培养基中并不是都加氨基酸,有些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合成,所以不需另加氨基酸,有些微生物合成能力有限或不能合成,需添加氨基酸。

9.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在光镜下一定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之间两两配对联会的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B .小孢子C .精细胞D .根尖分生区细胞解析:选D 。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只有初级精母细胞中才有可能看到联会;小孢子和精细胞是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它们都无同源染色体;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虽然有同源染色体,但是细胞内发生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联会,所以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选项D 。

10.(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下图表示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玉米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B →E 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高低发生了改变B .C 试管中形成的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C .A 植株和F 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D .培养出的F 植株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扩大种植 解析:选C 。

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其全能性越高,因此经脱分化获得的细胞全能性高于经再分化获得的细胞的全能性;A 是正常植株,而F 是经过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减少一半;培养出的F 植株是单倍体植株,具有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等特点,因而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扩大种植。

11.常规选育出一个可以稳定遗传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一般要经过5~6年的连续筛选,而通过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育种方法则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据记载,世界上已经有250多种高等植物的花药培养获得成功,其中小麦、玉米和甘蔗等近50种植物的花粉再生植株已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培育成功。

(1)请根据某种植物花药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流程,把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地方。

花药――→( ) ――→( ) ――→( ) ――→( ) ――→( )纯合子植株(2)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________与培养基的组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3)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不同。

就同一植物来说,________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解析:该试题综合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的知识,并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花粉培养时,采用MS 培养基,培养基制备好后要灭菌;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不同,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有直接的影响,花期早期时花药比后期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的一侧,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