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学第九版人卫教材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备课笔记
儿科学第九版人卫教材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备课笔记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ninth edition of the Pediatric Science textbook of 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covers the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儿科学》教材第四章涵盖了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is essent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children.了解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对于从事儿童医疗保健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guidelin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various pediatric conditions, ranging from common illnesses to rare diseases.该章节讨论了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科疾病的指导方针和注意事项,涵盖了从常见疾病到罕见病的各种情况。
One of the key aspects covered in the chapter i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disease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该章节涵盖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科疾病的重要性,以预防并发症,促进儿童健康。
儿科病情的评估与处理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病程 一般持续1-2周。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如退热、止咳等,同时注意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多饮水,注意休息。
支气管哮喘
总结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等 症状。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治疗主要包括避 免过敏原、使用抗炎药物和缓解药物等。同时,加强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也有助于控制病情。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病情评估
病史采集
询问患儿的年龄、性 别、出生史、家族史 等基本信息。
询问患儿的病程、症 状出现时间、伴随症 状及变化情况。
了解患儿的喂养方式 、生长发育情况、既 往疾病史及用药情况 。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 呼吸、心率等基本体征。
检查患儿的体温、体重、身高 、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 不良后果。预防营养不良的关键是提供均衡的饮食,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物质摄入。对于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儿,应根据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长应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剂量控制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避免过量或不足。
药物反应观察
密切观察宝宝对药物的反 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病情观察与记录
症状变化
留意宝宝的症状变化,如 体温、呼吸、食欲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病情
定期记录宝宝的病情状况 ,包括症状、体征、检查 结果等,以便分析病情进 展。
比较前后变化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是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和促进其正常成长发育的基础上,尽快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并预防疾病的复发。
首先,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重病因诊断。
儿童由于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易受感染等病因的影响。
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为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第三,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意症状的缓解和体征的改善。
儿童由于表达能力较差,相对难以言明自己的不适。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重视家长和孩子的描述和反应,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主观感受和体征变化,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儿科疾病的诊治应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药物。
由于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慎重选择药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保证孩子的安全。
最后,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重预防和康复。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在儿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要注重预防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和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抗病能力。
总之,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是病因诊断,关注生长发育,缓解症状,注意体征改善,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药物,注重预防和康复。
只有在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才能确保儿童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并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发育。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添加标题
抗生素 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 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
添加标题
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 菌或耐药菌感染;对群体
添加标题
极为有害的影响。
14
在使用中必须重视其副作用:①短期大量使用可 肾上腺皮质激素 短疗程
掩盖病情,故诊断未明确时一般不用;②较长期 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
18
给药方法 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用药次数,
以保证药效和尽量减少对病儿的不良影响。 口服法 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病情需要可用鼻饲。
1. 注射法 注射法比口服法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肉注射 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非病情必需不 宜采用。静脉推注多在抢救时应用,根据年龄、病情控制滴 速。
27
五、伦理学 原则
病人应当享有治疗权、 知情权、不受伤害权、 自主权和隐私权,保护 和实现这些权利是医 学道德和伦理学基本 要求。
必须考虑儿科工作的特点和患儿及其家 属的心理、社会需要,在医疗过程中注 意与成人治疗的区别,需要加强伦理学 的视角,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会站在病人 的角度多为病人着想并且配合护理工作 者开展医疗工作,以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于临床,以人性化的服务让病人满意、 放心,本着为患儿终身负责的精神,做 好每项医疗护理工作。
19
添加标题
在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 时,提倡使用续贯疗法, 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抗生 素的副作用。
添加标题
外用药 以软膏多,也 可用水剂、混悬剂、粉 剂等。要注意小儿用手 抓摸药物,误入眼、口 引起意外。
添加标题
其他方法 雾化吸人常 用;灌肠法小儿采用不 多,可用缓释栓剂;含 剂、漱剂很少用于小龄 儿,年长儿可采用。
儿科学PPT课件
❖ 传染病接触史:疑似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 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 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患儿与该患 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方法
•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注意保温 • 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 •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顺序灵活掌握 •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 • 危重儿先抢救,后全面检查
心脏杂音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 安静、光线/室温适当 ▪ 被检者取卧位 ▪ 医生站在其右侧 ▪ 适耳的听诊器 ▪ 按规范检查手法检查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腹部检查
– 视诊:腹部形态,有无膨隆、舟状腹、胃肠型、 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新生儿注意脐部有无 出血、分泌物、炎症及脐疝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一般测量和外表 • 皮肤和皮下组织 • 淋巴结 • 头、颈、胸、腹部 • 脊柱和四肢 • 肛门和外生殖器 • 神经系统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一般测量
– 体温测试不少于5分钟,正常腋下温度为 36℃~37℃
– 呼吸、脉搏在安静情况下计数 – 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 体重准确测量 – 身长:3岁前用量板测量
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否则会 给诊断造成困难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主诉,现病 史,个人史,既往史, 家族史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 一般内容 •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
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 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 或抚养人的信息、病史叙述者与患儿的关 系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儿科学课件)【17页】
⒋个人史
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根据不同的年
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详略。 ①出生史 ②喂养史 ③生长发育史
⒌既往史 包括既往患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①既往患病史∶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和
⒎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
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病人的治疗经过和转归、 患儿与该病人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母对传染病的认 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断。
二、体格检查
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体格检查资料,在采集病史时要创造 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以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而医生的表 现是决定父母和(或)孩子合作程度的主要因素。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记录在内容、程序、 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要求上 与成人有一定差别。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 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
病史采集要准确。其要点是认真听、重点问,关键是从 家长或监护人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在 病史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可先 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语言或语气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 回答。
㈠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㈡检查方法
㈠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建立良好的关系。
⒈询问病史时就应该开始和患儿
⒉为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检查时应尽量让患儿与亲人在 一起,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 ⒊检查的顺序可根据患 儿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⒋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 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还要照顾他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 ⒌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 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 抢救边检查。 ⒍小儿免疫功能差,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勤 消毒。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内容预览: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2、治疗规范(1)医师熟悉本科疾病治疗常规和疗效标准。
(2)一般病例治疗方案由主管医师制定,疑难危重病例治疗方案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制定。
(3)非本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4)重大疾病和特殊病人治疗方案应会诊讨论决定,必要时实施多科联合会诊。
(5)治疗方案和主要治疗措施有明确记录。
(6)有创性治疗措施应由上级医师审批。
(7)造成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措施须经科主任和医务科审批。
(8)修改治疗方案应有上级医师指示。
(9)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应明确记录并报上级医师。
(10)主要治疗措施应在确诊后及时实施。
(11)禁止滥用药物或过度操作(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
(12)抢救病人时,值班医师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并报告上级医师,二线医师15分钟内到达现场,需要会诊讨论的应于1小时内实施。
(13)抢救病例须经上级医师指导,重大抢救由科主任直接指导,多科抢救由院医务科协调。
(14)抢救记录应于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
手术科室治疗规范(1)认真执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规范,严禁超越权限实施手术。
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一、儿科疾病的诊断原则儿科疾病是指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所发生的各类疾病,这些疾病的诊断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标准。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以下是儿科疾病诊断的原则:1.详细询问:医生首先要向家长或孩子了解具体的就诊主诉以及临床表现,包括出现时间、程度、频率等信息,以便进行初步判断。
2.仔细观察:医生在面对患儿时应该注意观察其有无异常情况,包括面色变化、精神状态、呼吸音等,进一步辅助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3.体格检查:医生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量体温、测血压、听心肺音等项目,对于某些常见的儿童特有部位如头颅、腹部等也需进行专门检查,并充分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观察和初步诊断,医生可考虑进行一些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肝功能检查等,以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辅助检查:对于症状不明显或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情况,医生可以选择进一步辅助检查方法如X光、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显像等。
二、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儿童具有生理发育未完全成熟以及对药物反应差异较大等特点,因此儿科疾病的治疗是与成人有所不同的。
以下是儿科疾病治疗的原则:1.个体化治疗: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性,医生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生长发育状态、身体健康情况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遵循安全和有效性原则:当选择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考虑药物是否安全且有效,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疗程。
3.注意营养与护理:对于某些疾病,特别是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等,医生应重视营养支持和相关的护理,以促进患儿康复。
4.重视家庭环境:儿童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医生需关注患儿所处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等,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治疗。
5.预防为主:对于一些可预防的儿科常见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医生应努力推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潜在感染风险。
总结:针对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我们需要进行详细询问和仔细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儿科诊疗规范
儿科诊疗规范儿科诊疗规范是医疗机构为儿童患者提供准确、规范、安全的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儿科诊疗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儿科诊疗流程儿科诊疗流程是指从儿童患者就诊到治疗完成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准确性,儿科诊疗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就诊登记患者及其监护人到达医院后,应前往医务人员指定的登记处办理就诊登记手续。
在登记时,应提供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以及相关检查报告等资料。
2. 专科检查医务人员将儿童患者送至相应的专科诊室,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生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的内容包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4.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波、肺功能测试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对儿童患者的疾病进行更准确的了解,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5. 诊断与治疗在收集和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后,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儿科治疗应注重患者个体差异,以安全为前提,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6. 护理和康复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支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饮食、卫生、心理等方面的关怀和指导。
康复措施可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儿科诊疗原则儿科诊疗原则是指在儿科医疗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准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儿科诊疗原则:1. 安全第一儿科医疗工作中应以儿童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医务人员需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和药物使用,减少医源性损伤。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教学目标与要求:
• 了解:小儿体检中的注意事项 • 理解: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 掌握:掌握儿科病史采集内容、技巧
重点与难点:
• • • • • 重点: 1、小儿年龄与呼吸、心率的正常范围; 2、小儿血压及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难点: 儿科病历正确的书写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是对患儿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
• 7、特殊乳制品:稀释乳、脱脂乳、酸奶、 豆奶、无乳糖奶粉。
• 8、检查前饮食
• 9、其他特殊饮食:无乳糖饮食用于半乳糖 血症,低苯丙氨酸饮食用于笨丙酮尿症。
三、药物治疗原则:
• 小儿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与成人不 同,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小儿药物治疗的 特点,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 用,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精确的剂量和 适当的用药方法。
(四)药物计量计算
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计量=病儿体重(Kg) ×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年长儿按体 重计算如已超过成人量时则以成人量为上限。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药物剂量=小儿体表面积 (m2)×剂量/(m2) •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30Kg小儿体表面积 (m2)=体重(Kg)×0.035+0.1 •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部:
• 新生儿及消瘦婴儿可见肠蠕动波或肠形, 注意脐部。 • 肝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扪及1-2cm, 6-7岁后不应再触及,正常婴儿有时可扪及 脾脏。
• 听诊小儿肠鸣音亢进,有无腹部血管杂音, 腹水患儿测量腹围。
(九)脊柱和四肢:
• 脊柱有无畸形,有无“0”形或“x”形腿, 有无手镯、足镯征,有无杵状指(趾)畸 形/
3、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 的药物,如止咳药、营养药等。 4、从成人剂量折算 •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 剂量一般都偏小,故不常用。
儿科学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学习指导】第一节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一、病史采集和记录(内容略二、体格检查(一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内容略(二检查方法1.一般状况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语言能力。
2.一般测量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
(1体温:①腋下测温法:36~37℃为正常;②口腔测温法:37℃为正常;③肛门内测温法:36.5~37.5℃为正常。
(2呼吸、脉搏:见表4—1。
(3血压: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新生儿多采用多普勒超声监听仪或心电监护仪测定血压,简易潮红法也可用。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不同年龄血压的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应该为收缩压的2/3。
mmHg与kPa的换算:mmHg测定值÷7.5=kPa值。
3.皮肤和皮下组织应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4.淋巴结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和(或压痛等。
5.头部①头颅;②面部;③眼、耳、鼻;④口腔。
6.颈部 (略7.胸部①胸廓;②肺;③心(见表4—2。
8.腹部 (略9.脊柱和四肢 (略10.会阴、肛门和外生殖器 (略11.神经系统根据病种、病情、年龄等选择必要的检查。
(1一般检查:观察小儿的神志、精神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灵敏度、动作语言能力、有无异常行为等。
(2神经反射:新生儿期特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是否存在;有些神经反射有其年龄特点,如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提睾反射、腹壁反射较弱或不能引出,但跟腱反射亢进,并可出现踝阵挛;2岁以下的小儿Babinski 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另一侧阴性则有临床意义。
(3脑膜刺激征:如颈部有无抵抗、Kemig征和Brudzinski征是否阳性,检查方法同成人。
如小儿不配合,要反复检查才能正确判定。
正常小婴儿由于在胎内时屈肌占优势,故生后几个月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也可阳性。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治疗】1.对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光疗治疗。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对于胆红素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患儿,可考虑进行换血治疗。
5.对于遗传代谢病引起的黄疸,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治疗。
6.针对黄疸的致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感染性黄疸应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7.加强护理,保持环境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8.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黄疸病需要与生理性黄疸区分开来,并进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鉴别。
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输白蛋白、血浆、纠正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病、肝泰乐、胆酸钠保肝、利胆和中药退黄等。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保温、供氧,尽早开奶,尽快排出胎便,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或白蛋白竞争结合位点的药物。
对于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小儿腹泻病病史采集应包括大便性状、次数和病程、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中毒症状以及明显病因和诱因等方面。
检查包括全身体检、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以及大便细菌培养等。
诊断可以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进行,但在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为腹泻病。
需要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包括合理饮食、控制感染、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对于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且缺乏相应检查和治疗手段的患儿,需要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包括治愈、好转和未愈等。
急性喉炎病史采集应包括发热、咳嗽、声嘶、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等方面,以及治疗经过和反应等。
检查应包括体格检查、血象检查、直接喉镜检查(但对于有严重呼吸困难者要慎用)、分泌物培养以及血气分析等。
诊断可以根据急性起病、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进行,但需要注意与咽后壁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2.熟悉:小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3.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9
Questions
1. 很多时候,对小儿实施治疗要输液,那么,输液有 什么作用呢?输液的量是怎么确定的?输液瓶中应该加入哪 些药物?
(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嗜睡,肌无力,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迟缓性瘫痪、尿潴留。
(2)心血管:心肌收缩无力,心律失常,心脏停搏。ECG改变 早,T波高尖,S-T段压低,P波变平或消失,P-R间期延长。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
3.治疗
去除病因 停用含钾药物 紧急治疗
24
三、液体疗法的常用溶液
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学习目的
1.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基本膳食种类 2.熟悉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药物选择、给药途径 3.掌握小儿药物剂量计算的方法
1
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儿科护理:3分治疗、7分护理
综合治疗
饮食治疗
儿科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2
一、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儿科医师应 关心和熟悉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密切协作。
1.细微的临床观察:患儿一般状态、表现、动作、哭声→病 情变化和诊断线索。
2.合理的病室安排:病室清洁,按年龄、病种安排。 3.规律的病房生活:治疗和诊断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 4.预防医源性疾病:病室、医护人员、设备等注意消毒和无
菌操作。 5.重视心理护理: 安慰,可亲,友好。
3
二、饮食治疗
1.一般饮食
用途:补充水分和能量。
26
(二)电解质溶液
1、0.9%NaCl:又称生理盐水,为等张液 2、Ringer 液:又叫复方氯化钠溶液,为等 张液,钠、氯离子含量与0.9%NaCl相同,同 时含有K+和Ca+。 缺点:大量输注可使血氯增高,而产生高氯 性酸中毒。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儿科常见病本诊疗指南涵盖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常见病的列表:-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皮肤病- 发热- 儿童传染病- 肠道感染- 眼部感染- 尿路感染- 头部外伤- 儿童过敏等2. 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患儿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 注意聆听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后续变化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皮肤、听取肺部和心脏等。
-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家族史等。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3. 药物治疗建议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患儿的年龄、体重、耐药情况等因素。
-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准确计算药物的用量。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非药物治疗建议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5. 注意事项在给予儿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 强调家长的合作,包括正确服药、按时复诊等。
- 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帮助幼儿用药、调整给药方式等。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慎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结论以上是儿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希望通过本指南能够给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病。
同时,我们也提醒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疾病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系列疾病。
与成人不同的是,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于儿科疾病的诊治也有一些特
殊要求。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第一步:准确辨认疾病
儿童疾病众多,一般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必
须首先准确诊断和鉴别。
当然,疾病的传播和变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医生需要随时跟踪并做好预防工作。
第二步:根据年龄和体质给予正确治疗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医生需要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
生理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新生儿时期出现的疾病,治疗方案应当更为谨慎、逐渐适应,对于年龄更大的儿童,治疗可以积极一些。
第三步: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儿童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不如成人完善,在用药和治疗方面,需要
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
医生应在考虑疾病的治疗方案的同时,了解药物的成分,遵循剂量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第四步:关注儿童的心理与家庭状况
儿童的体质和心理都处于成长的阶段,治疗疾病也需要特别关注
对儿童个人情感的影响。
在治疗期间,医生需要对了解严重性和影响,对与孩子沟通并增强信心。
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家庭状况,合理安排
治疗方案。
总之,儿科疾病是一种特殊和复杂的疾病,治疗须从多方面考虑。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要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儿童身体的生理特点,采用针对性治疗。
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儿童的心理
状况,为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贡献力量。
第三篇: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绵竹市人民医院教案首页班级:全科医学任课教师;罗平课程儿科学题目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学时讲授 3实验练习行课时间课次1教材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具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要求目的及要求: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案重点: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难点: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解决方案:与临床相结合,利用实例、图片讲解。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加深该章内容的理解.参考资料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施情况小结(授课完成后小结)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儿科疾病诊治原则一、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50min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5min 1、儿科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2、要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床系统思维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并正规书写病历。
3、病历记录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证据。
(二)、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5min1、病史采集要准确。
2、态度和蔼亲切,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3、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4、切不可先入为主,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
(三)、成人与儿科问诊内容5min(四)、儿科问诊的特殊性—可靠?5min1、无法表达或表达不确切—婴幼儿;2、隐瞒病情—恐惧心理;3、夸大病情—希望引起医生重视4、间接提供—可靠性受观察能力、密切程度影响;5、供史者多—不同感受、不同时段。
(五)、病史采集15min 1. 一般内容: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天数,婴儿:月数,1岁以上: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或)其他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与病儿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2.主诉用病史提供者的语言概括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母用药
慎用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
新生儿、早产儿用药
磺胺类、维生素K3——高胆红素血症 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药物治疗原则
给药方法 口服:最常用 注射:奏效快,非必须不采用 外用;防止误入眼、口 雾化、灌肠、塞肛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剂量计算 按体重:最常用、最基本 按体表面积:更准确 按年龄计算:简单易行 从成人剂量折算:不常用
血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应症:过敏、重症感染、肾病、哮喘、 化疗
副作用:水痘患儿禁用
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阿司匹林
镇静止惊药
根据病情选用相应药物 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
镇咳止喘药
婴幼儿一般多用祛痰药,不用镇咳药 提倡雾化吸入 新生儿、小婴儿慎用止喘药
止泻药与泻药
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 小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
病史采集
一般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种族、出生日期 父母情况 病史陈述者和可靠程度
病史采集
个人史 出生史:孕期、分娩、生产、Apgar评分 喂养史: 生长发育史:体格、心理、行为、学习
病史采集
既往史 患病史:包括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 系统回顾?
病史采集
家族史 母亲分娩情况、同胞健康情况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体温
腋下:36~37℃ 口腔:37℃ 肛内:36.5~37.5℃ 耳内
血压
袖带:上臂长1/2~2/3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收缩压(mmHg)=年龄(岁)×2 +80 舒张压(mmHg)= 2/3收缩压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 护理原则 ▪ 饮食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原则 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 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肝脏的解毒功能不足 肾脏的排泄功能不足 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选择 依据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选择药物,
同时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 远期影响。
抗生素
合理应用:掌握适应症 避免滥用:过量、长期使用 注意毒副作用:耳毒性、肾毒性、抑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