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中的主要难题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炎夏,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极度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
5)ºC;极度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
3)ºC。
年降水量(850--16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域分别是(苗岭西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北盘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千米,个中山地和丘陵占(92。
5)%。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探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安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自治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组织和人事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事务管理和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
一、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在法律、行政、财政、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自治权。
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自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本地区事务的权力。
自治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等,制定和实施地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计划、政策、标准和规范,自行处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事、财务、经济、文化等事务。
自治权的行使应当依法、独立、自主、平等,不受非法干涉。
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工作、法律、教育、新闻和出版、广播电台、电影、电视等方面,应当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符号。
法律规定了少数民族人民在诉讼、律师、公证、信访、参政议政等方面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三、组织和人事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形式一般是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自治州、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负责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指导下的本地区计划、经济、财政、法制、文化等工作。
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方设在城乡结合部的一种组织形式,对乡、民族村的公共事务进行自治。
自治机关的人事制度主要包括由本民族担任自治机关主要领导职务,同时设立相关民族代表机构,如市、县、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应有本民族代表的比例等。
四、基本经济制度: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发展计划、产业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经济。
自治机关还可以依法设立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自主决定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另外,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参与制定国家的税收分配政策,维护本地区的经济权益。
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以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为个案
作者 简介 : 洪
军 (9 2一) 女 , 16 , 回族 , 河南南 阳人 , 青海 民族 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 学学院 。
・
l ・ O
洪
军: 试论我 国民族 区域 自治制度 的特点—— 以青海省 民族 自治地方 为个 案
朝代的更迭交替 , 击败了一次次的外敌人侵 , 坚如磐 石地 屹 立 于世 界 的 东 方 , 终 形 成 了今 天 “ 中有 最 你
对 马克思 主 义 民族 理 论 的创 新 和 发 展 , 而且 也 是 解
收 稿 日期 :0 1— 9— 0 2 1 0 3
机 结合 的特 点 我 国位 于 亚 洲 东 部 , 平 洋 的 西 岸 , 上 与 朝 太 陆 鲜、 越南 、 老挝 、 甸 、 泊 尔 、 缅 尼 印度 、 巴基 斯 坦 、 富 阿
划, 这就 从宏 观上 为各 民族 自治 地 方 的发 展 提 供 了 方 向和 依据 。同时 , 民族 自治 地方 根 据 中央 的宏 各
观布局 , 根据 自己的具体实际, 也制定出许多切实可 行 的措 施 , 发展 自治 地方 经济 和文化 。
以青海 省 果 洛 州 和 海 西 州 为 例 。 改 革 开 放 以
二、 民族 区域 自治 体 现 了 以 人为 本 的 宏 观 与微
观 的相互 协调 发展 的特点
度计 划 的 193 % ; 5 .7 完成 农 牧 民人 均 收入 22 6 9元 ,
完成 年 度计 划 的 12 5 % ; 镇 居 民可支 配收 入 达 0.1 城
到 170元 , 成 年 度 计 划 的 13 8% 。 36 完 0 .1 在 2 1 00 年, 海西 州 紧紧抓 住 国家 继 续 扩大 对 海 西 的投 资 和
《贵州省情》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 动态)系统. 2。
(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3。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
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6。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7。
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10。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
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 )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罗同同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1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与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省份相比较而言,不管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消费水平,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西藏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带来的交通不便利及相对较小的市场容量。
2)相对稀缺的人力资源、有限的资本积累能力以及屈指可数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政府投资效率低和自身造血不足。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如何有效的利用本地资源、政府投资、民间招商引资以及外资使西藏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经济;自然因素;人才竞争;支柱产业引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藏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西藏经济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追上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这不仅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决策。
因此,如何促进西藏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西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地貌复杂,高原气候独特,气温较低而且温差很大,空气稀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交通运输极端落后闭塞。
过去由内地运往西藏的茶叶、瓷器、丝绸和日用工业品等物资,都是从四川雅安、青海西宁和云南大理,通过崎岖的山路,依靠耗牛驮运。
从雅安或西宁到拉萨往返一次需一年之久,严重地阻碍了西藏同祖国内地和西藏各地之间的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五课 第3框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什么叫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国情(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举例:青藏铁路连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有重要影响,被人们誉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举例:小玉:你好!我们成为“手拉手”的朋友已经快半年啦!最近好吗?我们拉萨这几天可热闹了,又到了藏族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我可是期盼了很久.按照规定,西藏自治区除了全国性节假日外,还可以享受民族传统的节假日.我特别开心能和家人一起过节,可以看表演、游园、看藏戏等.如果有机会,欢迎你过来参加我们的节日盛会!你的朋友:卓玛2016年2月12日(3)民族自治机关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3.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意义主要有:(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性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政治制度.(2)地位: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名称: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开展居民委员会: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举例: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办法.镜头三: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委员会: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举例:通知各位村民议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拟于3月28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1.议决双桥村2016年财务预算、2015年未报账情况.2.议决新打一口机井.3.议决聘请一名法律顾问,议决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议决法律顾问报酬.请各位议事会成员就上述议题深入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按时与会.双桥村村民议事会2016年3月10日(4)组织机构及职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3.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意义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判断改错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与其他地方的国家机关行使一样的职权.4.我国基层群众性组织主要指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二、选择题5.某区委书记如是说:“遇到大事,听不到政协的声音,心里就很不踏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政协是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国家机构B.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C.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D.我国党与政协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6.下列对于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③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各党派之间多党合作,相互监督,荣辱与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主要是指( )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改革开放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③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④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9.(2017·杭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关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 )①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完全实现现代化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落实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下列材料反映( )通知各位村民议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拟于3月28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1.议决双桥村2016年财务预算、2015年未报账情况.2.议决新打一口机井.3.议决聘请一名法律顾问,议决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议决法律顾问报酬.请各位议事会成员就上述议题深入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按时与会.双桥村村民议事会2016年3月10日①我国农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村民可以通过村民议事会参与本村的决策与管理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适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三、非选择题11.(1)图1反映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坚持这一制度有何积极的政治意义?(2)图2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下的自治组织主要有哪些?任选其中一个,谈谈它是如何保障群众利益的.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基于此信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二: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剪影(2)结合材料二,谈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主学案】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堂巩固】一、1.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3.错.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4.错.我国基层群众性组织主要是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二、5.B 6.B 7.D 8.D 9.C 10.C三、1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或: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12.(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简述西藏经验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启示
简述西藏经验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启
示
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其经验对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人口的保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西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并鼓励和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
其次,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西藏在保护和传承藏传佛教、藏医药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如举办区内外各级各类佛事活动、支持民族文化传承人等。
这些都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承载了更多的责任。
最后,要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地处高原脆弱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保护了珍稀物种和自然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西藏的经验告诉我们,自治区不仅要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加强发展,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文化和生态环境。
这样才能实现“综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事迹材料
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事迹材料
(最新版)
目录
一、高原特色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二、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
三、示范点的经验和启示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正文
一、高原特色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高原特色经济是指在高原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高原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经济形态。
其主要特点包括:资源独特性、区位优势、文化多样性和生态脆弱性。
二、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
在高原地区,一些地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
例如,西藏自治区通过发展旅游、特色农牧业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则通过发展新能源、特色农牧业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示范点的经验和启示
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
启示。
首先,发展高原特色经济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保护好高原生态环境;其次,发展高原特色经济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发展高原特色经济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高原特色经济的未来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6.06•【字号】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2〕4号《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已由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于2022年5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6月6日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2022年5月26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业发展第三章生态宜居第四章乡风文明第五章乡村治理第六章边境建设第七章城乡融合第八章人才支撑第九章保障措施第十章监督考核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促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着力推进“四个创建”,统筹推进农牧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深入推进边境振兴,全面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和谐乡村、戍边乡村。
第四条促进乡村振兴坚持农牧业农牧区优先发展,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211026286_青藏高原牦牛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基于那曲市的调研
Dairy Economics青藏高原牦牛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基于那曲市的调研张鸣鸣1,张 烨2,王 昊1,刘长全3,赵无忌41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2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204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190摘 要:牦牛奶产业是青藏高原巩固脱贫攻坚、实现畜牧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选择,政府、企业和牧户等多元主体在推动产业链建设上发挥着不同作用。
本研究以那曲市色尼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龙头企业成为牦牛奶价值增值的关键主体,养殖合作社成为牧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牧户在牦牛奶产业发展中显著受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当前,那曲牦牛奶产业存在产业发展初级、产品同质竞争、草原过载过牧、合作社管理不规范、行政干预过多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
基于牦牛奶产业对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下一步应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投入、积极引育管理人才、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定位等,推动当地牦牛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藏高原;牦牛奶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文章编号:1671-4393(2023)03-0038-07 DOI:10.12377/1671-4393.23.03.070 引言青藏高原畜牧产业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有机畜牧产品生产系统的优化管理是深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的重要选择。
秉持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青藏高原畜牧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利益关系研究生态畜牧产业,分析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相互关系,发现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优化,探索形成利益联结优化、产基金项目:那曲嘎尔德牦牛有机畜产品生产系统优化管理模式研究作者简介:张鸣鸣(1978-),女,河南郑州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政策;张 烨(1995-),男,四川彭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王 昊(1996-),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刘长全(1975-),男,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奶业经济; 赵无忌(2007-),男,山东诸城人。
民族团结先进区创建考试卷
目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知应会100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知应会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26)二、多项选择题(15题) (62)三、填空题(15题) (67)四、简答题(15题) (69)五、论述题(3题) (7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知应会100问1、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答:56个。
2、问: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问:我国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分布局面?答:大杂居、小聚居。
4、问: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答:云南省。
5、问:党和国家解决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答: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要求的价值准则是什么?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问:全国唯一以居住地地理方位命名的是哪一个民族?答:东乡族。
8、问:目前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几种民族文字。
答:7种。
9、问: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10、问: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答: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11、问: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什么?答:由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
12、问:宗教界人士的培养标准是什么?答: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
13、问: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问: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和打击犯罪。
15、问:当代民族问题的五大特征是什么?答: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16、问: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什么?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7、问:“三个离不开”是什么?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大学习心得感悟5篇
【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大学习心得感悟5篇青年大学习最新一期主题是〝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今年是群名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我们56个民族要同心同力,决胜全面小康.今天小编整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心得感悟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感悟1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作为_亿人口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要在短板上下功夫,要锁定全面小康目标,加大攻坚力度,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真正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施精准攻坚.各地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认真梳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补齐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任务仍然艰巨.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清醒头脑,主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凝心聚力攻克难关,确保攻坚成效不打折,全面小康的质量不降低.时间犹如催征鼓,补短板工作必须分秒必争.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突出重点抓落实,奋力拼搏.一鼓作气,坚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变的是内心的执着和坚定.在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我们只有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忘初心,在砥砺奋斗中把好政策变成好声音,才能兑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重承诺.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感悟2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过得如何,始终是领袖念兹在兹的牵挂.〝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领袖访真贫.问冷暖.解民忧的足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动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既意味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进步,更意味着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各民族团结携手迈入全面小康,是_亿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族地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役,也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全国_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_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摆脱贫困还有不少难题.这是一场只能打赢的攻坚战,必须迎难而上.攻城拔寨,啃下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兜住特殊贫困群体民生底线,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要在精准施策上做文章,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加大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力度,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要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上出实招,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更好结合起来,增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史.五十六个民族心手相牵.不懈奋斗,就一定能用汗水浇灌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花,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感悟3梦就像摇篮,我们在之中安详的睡了,等苏醒过来,梦也成真了.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一直围绕着梦这个字眼去奋斗.努力.拼搏,并去完成它.梦承载着你对一件事执着的追求.作文也就承载着我的梦.我的作文天赋是不由自主的发挥出来的,从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深得老师赞赏,然而我不觉得我作文多棒,尽心尽力的写就成了作文,也使我对作文情有独钟,作文写得要细腻.字里行间都要流露着真情实感,你写得事要像电影一样有情节的浮现在眼前,让作文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现在我在六年级,作文水平不断下降,构思也不如从前了,处在瓶颈期,怎么也突破不上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从读书下手.到了图书馆,这里的书琳琅满目.可名人的名着最吸引我了,读了>,江姐的百折不挠,为国为民那不屈的精神让我坚定了强国富民,迎难而上的信念,南派三叔的>丰富了我的视野,作者奇特的想象让我浮想联翩,每本好像都在点拨我,作者清秀的文笔让我明白了作文要从多方面去写,小说要抓住每一个点往下走,我想写好作文,以后慢慢吸收,提炼文章的精髓,写出小说,成为作家现在的每篇作文就奠定了我作文的基础._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举国上下都引起了轰动,掀起了一股莫言风,他着有的>.>我虽然还没读,却感受了作文的重要性以及小说的魅力.中国文坛迅速崛起,郭敬明.韩寒等一批新生代作家,璀璨无比,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为祖国增光添彩,令世界都对我们中国的文坛竖起大拇指,用文章书法自己的心中所想,眼前所见这不就是作文要表达的,要讲出的真谛吗?了解了这么多,我立刻茅塞顿开,写作并不难,先要静下心来,不要让杂念侵蚀你的思绪,慢慢的想,从多方面想,围绕着主题可以无限的开拓想象,想的合理,感觉对了.就写下来,不要不敢去写,放下心里沉重的包袱,大胆的下笔,从一次的作文中找出自己的毛病,升华下一次.从作文这个梦想开始我要迈出一大步,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让中国多一个才子,让文坛多一份骄傲.我还要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多读书,在别人与自己的评价中学习,作文不但要让别人读懂,也要用自己的心去读懂.我在未来的梦中梦见我成功了,成了作家,成为了祖国的骄傲,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写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写下我对祖国未来的向往;我更要用我手中笔,完成我的梦想.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感悟4_年是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分秒必争.刻不容缓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冲刺,分秒必争,每分必得,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冲锋总攻,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抓好电商扶贫促造血.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扶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电商平台作为介质,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帮助很多农民脱贫致富,这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全力抓好电商扶贫,要继续扩大农村电商企业数量,引导电商企业与贫困户建立订单生产.供货代销等利益关系,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强品牌培育,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品控能力,推动电商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带领贫困群众把路修好,把物流渠道打通,协同农村电商各要素之间流转需求,统筹农业生产中农资供应与市场对接.通过电商扶贫,将供给方与需求方连接起来,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全力推进异地搬迁稳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4月_日,领袖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同搬迁户汪显平一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他强调〝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简单的〝挪个窝〞,决不能一〝搬〞了之,而应该做好后续扶持.要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促进多渠道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同时,注重将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就业成效与政策支持挂钩,建立扶贫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就业激励机制,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实现百姓〝安居〞与〝乐业〞齐步走.全力守护扶贫成果振兴乡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此次考察中,领袖着重强调.全面振兴乡村,就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工作衔接和政策衔接,要做好互融互促,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整体奔康.绿色发展相统筹,做深做实做优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基础保障.基层党建支撑〝三篇文章〞,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始终保持重心不移,频道不换,对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全面小康.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始终保持背水一战的气概,擂响战鼓,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誓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感悟5在城市中,霓虹灯代替了路边的小树,高楼大厦代替了生机勃勃的草园,只剩下路边的小藻散发着可怜而又凄凉的生气.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中,这一座城市,看到绿色的生机已经成为了奢望,树木不见了,只剩下被剃光头发的树桩,曾经的小溪早已不见了,只是一条臭烘烘,上面躺着鱼肚白的鱼,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早已千疮百孔,一棵棵参天大树争先恐后地倒下了,一群群的小动物们逃出了森林,地名还叫那片森林,可却早已不复存在了.〝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只有植树造林才能弥补人类多年犯下来的滔天大罪,才能弥补地球上的千疮百孔,只有植树才会使地球生气勃勃,正如孟子所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要好好爱惜我们现在我们人类的根据地,同时,它也是我们的家园.〝滥砍滥伐千人指,保护树木万人颂.〞让我们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千疮百孔的地球已经不能支撑更多的打击了,也只有我们好好爱护它,保护好每一棵树木,不让他们被砍伐,才能使赛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了.这个世界只有充满绿色,充满生气才能更适合人类们生存.请你们记好了〝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人类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地球破灭了,那么一切都将成为幻想,除非那是的人类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不然,一切都是泡沫,让我们一起你不我们犯的错误,好好弥补地球上的千疮百孔吧.这是我们能做到,也是我们能力所能及的一件事,大家一起都来植树,回复曾经的空气,让臭氧层空洞不复存在,让小河回归原来的澄澈见底,清澈见底.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青年大学习心得感悟。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与解析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与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④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⑤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⑥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3.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4.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5.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藏羚羊B.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C.太阳能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6.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D.三江源地区7.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8.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A.B.C.D.9.下列地理事物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C.雪域牧场,牦牛成群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D.保护热带雨林1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达木盆地12.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温和多雨D.冬冷夏热1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1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为特有畜种15.下列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海口B.拉萨C.广州D.重庆16.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A.冬寒夏凉B.太阳辐射强C.气温日较差大D.气温年较差大18.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B.大气洁净,空气稀薄C.河湖多,雨水足D.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9.划分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降水C.地势D.季风20.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A.青稞、小麦B.小麦、玉米C.青稞、玉米D.青稞、水稻21.青藏地区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A.方便野生动物在铁路沿线游玩B.方便游客更好地观赏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动物C.方便当地的牧民更好地放牧D.为野生动物预留季节性迁徙通道22.藏族人民的主食是()A.馒头B.米饭C.糌粑D.粽子23.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24.家住上海的沙沙暑假要到西藏旅游,下列家人的说法不可信的()A.爷爷说,“你可以去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B.奶奶说:“多拍些草原、雪山、骆驼的照片回来.”.C.爸爸说;“你要带上厚外套和防晒用品.”D.妈妈说:“你可以去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25.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A.气温低,降水少B.河流多,流程短C.海拔高,地势险D.矿产资源丰富二.解答题(共5小题)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3)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之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至少答出两点).27.如图,读“青藏地区群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主要形成原因是.(2)图1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铁路.(3)从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A.太阳能B.石油C.煤矿D.铁矿(4)图2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它位于图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5)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A.绿洲农业B.灌溉农业C.河谷农业D.节水农业.28.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2)写出河谷农业区的名称:①,②,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3)目前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图中铁路的名称是,其铁路线的起点是,终点是.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青藏地区位于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山脉以北、山脉以西.(2)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该高原被誉为雪域高原,因其具有独特的气候,该地区的和对河流流量具有天然调蓄作用.(3)在青藏地区被誉为“聚宝盆”的是:.该地形区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有察尔汗等盐湖,盛产钾盐,含有煤炭、石油、铅锌矿等多种矿产资源.(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农耕作业.南部的谷地和东北部的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其中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豆等.(5)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这种气候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形成的.在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不畏严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30.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2)图中河流A是.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本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是.(3)图甲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杜区著名的宗教建筑.(4)青藏地区的海拔高,气温低,为什么太阳能资源丰富?.(5)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16•泰安)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④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⑤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⑥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分析】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解答】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做到: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等.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和禁止放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解答即可.2.(2016•大庆)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原气候、高寒景观,长江中下游平原则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3.(2016•张家界)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的四大区域在降水量、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耕地类型等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农业类型看,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其种植业主要是灌溉农业及绿洲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牧业和特色的河谷农业.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理解解答即可.4.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但草原面积大,发展了高寒畜牧业.故选:B.【点评】考查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5.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藏羚羊B.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C.太阳能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同时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以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故选:D.【点评】考查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特点对河流、太阳辐射和农业的影响.6.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D.三江源地区【分析】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素称“中华水塔”.黄河的上源是约古宗列曲,往南越过巴颜喀拉山,就是长江上源通天河.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解答】解: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D.【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特点,要理解记忆.7.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解答】解: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可以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大面积种植水稻;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D.【点评】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筛选出正确选项,理解解答即可.8.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A.B.C.D.【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位于南方地区,乙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位于北方地区,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答】解:从图中看出,A是桂林山水,B是布达拉宫,C是窑洞,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藏传佛教圣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建筑物,读图解答即可.9.下列地理事物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C.雪域牧场,牦牛成群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区,城镇较小,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故选:D.【点评】青藏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受环境影响,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D.保护热带雨林【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为了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建立自然保护区.故选:A.【点评】青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达木盆地【分析】依据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来解答此题.【解答】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A.【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是常见的基础题.12.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温和多雨D.冬冷夏热【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空气稀薄,所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1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分析】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解答】解:A、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旅游时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做法是正确的;B、青藏地区紫外线较强,旅游时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做法是正确的;C、青藏地区气温低,旅游时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做法是正确的;D、青藏地区气温低,选择冬季旅游做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解答较简单.1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为特有畜种【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是牦牛.故选:C.【点评】考查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特点对河流、太阳辐射和农业的影响.15.下列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海口B.拉萨C.广州D.重庆【分析】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这样多的日照,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解答】解: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很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在我国最多,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能源概况,要理解记忆.16.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自然景观,夏季冰雪融水多,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在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故选:D.【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特征带来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7.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A.冬寒夏凉B.太阳辐射强C.气温日较差大D.气温年较差大【分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解答】解: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气温的日较差大,该地区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8.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B.大气洁净,空气稀薄C.河湖多,雨水足D.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棵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 雅丹地貌是河湖相沉积岩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地貌,其中部分地势较低区域会因附近冰川融水再次形成湖泊,因此称为“水上雅丹”。
乌素特地质公园位于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上仅有的一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被称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处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2.图中④时期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为()A.地壳下沉,气候干燥B.地壳抬升,气候干燥C.地壳下沉,气候湿润D.地壳抬升,气候湿润2. 气象不但受大尺度环流的影响,同时也受中小尺度环流的干扰。
下图为连云港城区与郊区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连云港东北侧等温线较西南侧密集的原因是东北侧()A.热岛效应更强烈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C.纬度高,温度低D.暖流流经,温度较高2.若图中城乡温差加大,西连岛附近()A.海风增强,陆风减弱B.海陆风均增强C.陆风增强,海风减弱D.海陆风均减弱3. 小集水区(海拔介于3565~3716米)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
某科研小组通过样带调查发现,坡向和坡位对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影响较大。
下图示意该集水区及样带设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乙样带,甲样带的土壤()A.厚度大、含水量高B.厚度大、含水量低C.厚度小、含水量高D.厚度小、含水量低2.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①生物量②成土母质③土壤湿度④地表径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三个样带中,丙样带的土壤()A.黏粒比重小B.腐殖质分解快C.通气效果差D.保水性能弱4.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累积频率是指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累加之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3500—3599m高程处人口最为密集C.距河8—10km处分布人口最多D.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5. 松嫩平原乡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及畜牧业生产基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87.04.17•【文号】•【施行日期】1987.04.1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1987年4月17日)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发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工作的组成部分。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当前的好形势,推动民族工作不断前进。
新时期民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切实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民族自治地方,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设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切实执行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照顾自治地方的经济权益,让利放权,支持和带动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密切联系和热情帮助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不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顺利进行四化建设和改革的保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则是加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21世纪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考
21世纪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考摘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
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既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也需要民族自治地方自身的努力。
具体作法有四:加快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县城经济;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新世纪;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青海省地处青海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位,全省辖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地、1市、46个县(市、区、行委),其中,包括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及28个少数民族乡。
共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
2010年底,全省总人口562.6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4.32万。
新世纪以来,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全面进步,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发展中面临不少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本文就此谈谈粗浅认识。
一、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1世纪以来,青海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有了进一步改善。
呈现出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进入了建国后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快、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据有关数据,青海省6个民族自治州的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17.0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530亿元,增长了2.43倍,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2001年的38.9%提高到2010年的39.3%。
人均GDP由2001年的7205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00元,是同期全省人均GDP 的1.15倍,全省6个民族自治州地方的一般预算收入保持着快速增长,由2001年的5.1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0亿元,增长了6.75倍,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26%提高到36.3%。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执行例子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执行例子以下是 9 条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执行例子:1. 咱就说在教育方面,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变通执行国家的教育政策呢。
就像内蒙古自治区,对于蒙古族的教育就有很多特别的举措,比如开设蒙语授课班级,这多棒呀!这难道不是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吗?2. 在税收政策上也可以有不一样呀。
比如某些民族自治地方对于当地特色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不就像给这些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能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嘛。
就像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一些民族手工艺品产业的扶持优惠,多厉害呀!3. 婚姻习俗也有变通呢。
在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对于婚姻的年龄等规定会结合本民族的传统适度调整。
这就好比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规则呀,多贴心!像回族自治地方在这方面就有符合他们习俗的执行方式,多有意思!4. 宗教信仰方面更是如此呀。
民族自治地方对于本地的宗教活动管理会更加灵活,充分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好比在西藏自治区,对藏传佛教的合理管理和保护,不就是很好地维护了当地的宗教生态嘛!5. 文化传承上也会体现变通呀。
可以专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制定特别的政策。
哎呀,就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大力支持,这就是在守护宝贵的文化财富呀!6. 土地政策也能变一变啦。
民族自治地方对于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
这就好像给当地的发展开了一扇特别的门,多有意义呀。
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就在这方面有独特的做法呢!7. 在资源开发上也有灵活度呀。
能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资源特点和民族需求来进行。
这不就是在为他们量身打造发展道路嘛,多赞呀!比如贵州的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在矿产资源开发上的举措,多明智呀!8. 卫生医疗方面也会灵活安排呀。
可以针对当地民族的特殊疾病和健康问题制定专门的政策。
这就仿佛是给他们的健康加了一道保险杠呀。
像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运用,多好呀!9. 就业政策上也有说法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中的主要难题【摘要】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造就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基础,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成为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受到人口素质因素、制度因素、资金因素、生态因素和科技因素等的制约,民族自治地方需要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通过制度创新,搭建融资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高原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难题
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是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共赢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出现了新的变化,计划经济体系中建立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科技含量高、地域特征明显的新型高原特色产业不断涌现,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与所拥有的高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层次仍然偏低,产业竞争力尚有待提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制度环境还有待改善。
1 难题一:民族自治地方劳动力素质低与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含量高之间的矛盾突出
民族自治地方农民素质较低,难以适应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含量高的需求。
依靠技术进步,开发出具有市场需要的特色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占有率,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资源优势才
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所以,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靠的是先进科技,高原特色产业属于高技术含量产业。
作为高原特色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新技术的学习、使用还存在许多困难,成为高原特色产业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
民族自治地方农村主要集中着文盲、半文盲,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群。
不仅如此,从身体素质看,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
这样的身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难以承担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原特色农业重任的。
适应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的新型农民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良好品德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型农业劳动者。
民族自治地方要在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农业法》、《农业推广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劳动法》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教育行政立法,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制度保障。
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规范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好新型农民培养的职能。
同时,要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投入机制,在过去积累的“公司+农业科技部门”的培训投入机制基础上,增加政府的新型农民培养投入;完善政策引导机制,鼓励高原特色产业产品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农民教育进行投资;创新农民自我提升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四者共同投入的新型农民培养投入机制。
2 难题二:高原特色产业风险高与投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原特色产业是高风险产业。
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的高风险性主要源于产业基础差,技术要求高,以及产业投资周期长、受自然环境的约束性强,以及来自市场的风险。
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大部分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发展生产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有的还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电;高原地区自然灾害较多,但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历史沉积下来的贫困问题突出,正是由于贫困,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靠山吃山的做法破坏了高原生态环境,高原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恶化了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生态基础,增加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风险。
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高风险性还来自产业技术含量高,技术研发、应用本身存在高风险性;高原特色产业还存在产业投资风险。
但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投融资难度较大。
过去,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民族自治地方高原地区曾出现产业空白,导致民族自治地方高原=贫困的局面。
产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需要相应的投入,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属性是流向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地方。
由于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本身分布较为分散,规模效益还不突出,许多技术性难题还要攻克,这就意味着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在短时期内还不高。
所以,解决高原特色产业风险高与投融资困难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建立风险共担投融资机制,即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产业投资主体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机制。
通过明确政府责任,促使各级政府对高原特色产业的研发和技术推广进行应有的投入,同时为企业的融资困难提供
协调、沟通服务;金融机构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保险公司为产业投资主体提供产业风险保险,分担投资风险。
3 难题三:产业链短,投资回报率不高
大多数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产品为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投资回报率不理想。
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深精加工企业,民族自治地方的大多数药材产业、畜牧业、林产品等,主要销售的是原料,具有高附加值的深精加工过程并没有在本地完成。
实际上,正是因为原材料型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导致高原特色产业的投资风险增大,特色应有的高回报并没有体现出来。
所以,发展壮大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就是要把重点放到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深精加工企业上来。
同时,要增强高原特色农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培育深精加工企业扫除技术障碍。
地方政府还要选择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深入开展定向应用基础和适用技术研究;围绕发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技术要求,攻克技术难关;建立和强化区域技术合作和技术共享机制,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创造名牌,走品牌创效益之路。
4 难题四:高原生态高功能性与生态脆弱性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制约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必须基于高原自然生态,但是,由于高原自然生态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以及20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家区域不平衡发展政策激励下对高原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生态不断恶化,突出表现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且质量较差,土地生产率低;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城市污染的转移等,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使民族自治地方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的双重危机。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遵循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原则,以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土保持与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避免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破坏问题,才能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共赢目标。
在农业产业选择上,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如药材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森林为代价;在技术选择上,要强化针对性,提高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发挥技术进步的环境保护功能;在制度选择上,政府要鼓励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原特色农业,而避免发展破坏生态、资源过度消耗型的高原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丁忠兵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2]许喜文,贾兵强,向安强.国外农民培养经验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3]董锁成,吴玉萍,王海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
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5).
[责任编辑: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