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产业化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贷款额度,帮助农业企业获得融资。

金融机构要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化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业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提供特色农产品保险、农业技术咨询、农业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帮助农业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金融机构要加强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农业货物质押融资、农业商品期货融资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帮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畅通流通。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创业投资、科技创新贷款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研发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金融机构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能力,增加农民金融服务渠道,提升农民金融素质,推动金融服务全面覆盖乡村。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培育农村金融机构、普及金融知识、开展金融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包括: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加强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以及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这些路径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金融视角下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金融视角下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金融海东地区作为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和主要的商品粮、油料、肉禽蛋、蔬菜及果品生产基地,有着适宜马铃薯、油菜、蚕豆等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条件,并已形成了“两大优势、八个特色”的种植格局。

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推进海东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本文试从金融视角出发,在分析研究辖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探索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措施和建议。

一、海东地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海东地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区特色作物面积达22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8.9%,初步形成了马铃薯和油菜“两大优势”和乐都长椒、紫皮大蒜、循化线椒等“八个特色”的特色种植业发展格局。

乐都县已建成以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等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互助县建成马铃薯、杂交油菜、优质蚕豆示范区和全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平安县在小峡、三合等地建立了杂交油莱基地;循化县以初步形成了花椒、线辣椒、核桃为主的“两椒一核”系列产品,特色优势作物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动力,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2007年,海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农业增加值20.22亿元,同比增长5.05%;农民人均纯收入2727元,增长1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7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青海省委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提出在我省东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努力建成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并在海东地区的互助、乐都两县建立两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都给辖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高原农业研究院已在海东地区成立,互助、乐都县也已初步完成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并实施了一些项目。

其中互助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由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牧业种养基地组成,主要由杂交油菜制种、优质马铃薯制种和生产、优质蚕豆、特色蔬菜和食用菌生产、优质八眉猪及肉(奶)牛羊养殖等项目组成,涉及农业科技示范园、青海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和3个农业协会,计划投资2.36亿元,预计年新增产值2.1亿元,年纯收益8460万元。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2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2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当今社会新农村的战略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条件呈现风云变化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大力的发展,且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服务已经严重缺失,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匮乏,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到达了瓶颈。

面对当前我国政策性的需要,更是需要对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进行政策研究。

只有通过对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政策性研究,才能够提高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促使我国农村金与农业产业化进一步的发展,切实的提高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便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主要是以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理论为指导依据,彻底的探讨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政策性定位,并对金融与政府行政相结合与新兴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引言】农业产业化战略主要是指农业增效、农业增收以及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出路,是解决目前最为重要的“三农”问题最为根本的解决途径[1]。

农业生产化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能够提高目前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目前我国农民的平均收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化向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推广的应用,使得我国能够更加快速的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前进。

本文主要运用的是理论与实际向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的重要性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和意见,已达到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化升华发展,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目的。

1农业化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政策性内涵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是以国家的信用为主要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政府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以区域性发展政策的为主要目的。

在农业产业化从事的资金金融相关领域中,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产业增收,在金融领域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融形势。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目的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金融服务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然而,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之间的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化项目风险大、缺乏可供参考的市场数据和信息、金融机构信贷技术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也给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以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并解决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探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2.分析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风险和风险评估方法,探索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实现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有效金融支持;3.探讨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之间的配合问题,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金融机构的角色和作用,提出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思路;4.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实践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提高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水平提供参考。

三、预期效果和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预计能够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探索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之间的有效配合模式;2.总结和分析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实践经验和不足,为提高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水平提供参考;3.提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保障;4.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四、论文结构和进度安排本文预计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效果和意义,以及论文结构和进度安排。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中国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时期,同时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金融创新机制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庞大,但农村金融市场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产品丰富度不够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投资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支持力度,提升对农业产业化的认可度,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国家还可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三、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金融服务缺乏、借贷难度大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比如降低利率、优惠税收等政策扶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四、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高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尤为重要。

在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五、加强金融领域监管的力度金融领域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因此,需要加强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促进金融服务更加透明化和标准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金融市场的自律,提高金融机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作用。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金融支持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金融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支持力度,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并加强金融领域监管的力度,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课题研究论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108756 金融研究论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一、引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优化,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主要模式。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应该依据农业产业链的运作特征,提供适应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服务。

现有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延续生产、贸易领域的融资创新方式,与传统融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展了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打破了以往抵押贷款可授信资产范畴。

产业链融资方式关注点是产业链整体绩效表现,将对产业链的整体评估作为可授信依据。

对产业链上企业的评估则更关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地位。

二是资金流动仅限于产业链内部相关交易,依据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发挥放款资金的辅助监督职能。

三是产业链融资以其实现的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虽已广泛开展,但还是不够深入。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链特色,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创新服务。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1、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园区内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对象,利用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农业产业链上资金循环流动的金融服务。

由于园区产业链上的参与经营主体在业务、资源、信息、技术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依存性,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增强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主体的信贷能力,实现了金融机构和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利益。

以杨凌农业示范园区为例。

杨凌示范区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已形成科学农业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生活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园区规划面积83000亩,耕地面积61656亩。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现状出发,探讨有效的路径分析,以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农业产业化涉及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投入、技术改造、企业运营等方面。

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向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保险等服务,满足其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金融支持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融资成本。

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风险较高,传统金融机构对其倾向于采取保守态度,导致融资成本较高。

而金融支持可以通过提供担保、贴息、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金融支持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动力。

现代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引入先进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而金融支持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难。

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较弱,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较强,因此对这类企业倾向于采取保守态度,导致其融资难。

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企业了解不深。

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特点、行业发展动态、市场前景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其了解不深,缺乏足够的信任与支持。

现有金融产品与农业产业化需求不匹配。

传统金融产品大多面向大型企业,对于中小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特殊需求无法满足,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当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存在融资难、信用不足、金融产品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情况调查

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情况调查

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情况调查佚名【摘要】本文对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牧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金融业进一步支持高原特色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名称】《青海金融》【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金融机构;高原特色农牧业;调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8近期青海银监局组成由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农行青海省分行、青海省农村信用联社参加的调研工作组,分别深入乐都、互助、贵德、大通等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前银行业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支持高原特色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十一五”以来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状况高原特色农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快速发展是银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一五”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涉农贷款达641.25亿元,年均增幅达42.79%。

其中农户贷款达到43.48亿元,年均增长14.48%;农村中小企业贷款367.32亿元,年均增长46.56%。

(一)特色农牧业的信贷投入持续增加“十一五”期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投向特色农牧业贷款达到63.73亿元,年均增长36.20%;特色农牧业种植养殖户贷款达到28.58亿元,年均增长10.53%;特色农牧业企业贷款达到24.45亿元,年均增长2.43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贷款达到11.63亿元,年均增长1.44倍。

到2010年特色农牧业贷款农牧户为13.64万户,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34户。

(二)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2011年9月,全省农村信用社高原特色农牧业贷款余额42.94亿元,较2006年增加了29.6亿元,增幅达221%,占全省特色农牧业贷款总量的60.28%,受益农牧户及企业13.1万户,农信社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的贷款总量和增幅不断攀升,成为全省支持高原特色农牧业主力军。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摘要:特色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对特色农业产业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不仅需要为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资金需求者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还需要与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在信息、技术、保险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价值链;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而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农业。

但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资金支持对特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以河北省赞皇的大枣产业为例研究其特色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分析特色农业产业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河北省赞皇大枣产业及金融支持现状河北省赞皇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赞皇大枣之乡”。

全县大枣种植面积达到3万公顷(4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4。

2004年5月,赞皇成立了赞皇县大枣协会,主要职责是为枣农提供产、供、销服务,负责协调价格、培育引进新优品种、推广普及新技术、组织大枣深加工、打造品牌、搞好产品包装、实行产业化经营、发掘整理研究枣文化等。

通过不断的发展,赞皇涌现出了阳泽约6666.67公顷(10万亩)大枣科技示范园区、南壕科技示范区等精品工程,2010年,全县大枣产业总计年收入2.3亿元,人均增收1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3,年增财政收入18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2.6%,大枣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赞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特色产品模式、示范农业模式和景观农业模式相结合的特色农业。

赞皇大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赞皇大枣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重要的战略决策,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背景和必要性、有效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原因,农田面积缩减,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效益提高。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以及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产品竞争力不高。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缺乏获得资金的渠道,使得农业生产资金缺乏,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发展农村金融机构。

通过设立农村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题,并通过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培训和支持。

二是建立农业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农业保险、信贷担保等方式,降低金融风险,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提高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

三是推动金融创新。

通过发展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加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

四是完善农业产融结合机制。

通过发展农业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将金融资本与农业产业相结合,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以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提供合理的金融产品。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民金融需求短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农民金融需求往往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特点,需要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

二是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 融支持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金融支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需求与供给 •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挑战与对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义与特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农 产品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 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 、税收减免等措施引导更 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 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金 融服务。
完善农村金融 体系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 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拓宽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为 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的 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 和服务
针对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 和服务,如农业供应链金 融、农业科技贷款等,满 足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 需求。
金融支持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其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和农民收入水平。
不同金融工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不同金融工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方式和力度有所不同,如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 、政策性金融等。
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互动关系具有动态性
金融支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影响,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 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保 障粮食安全。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样例5)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样例5)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样例5)第一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历史任务,其重点是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重点又是农业产业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

为全力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近日,笔者深入农村,结合农业产业化情况对江西龙南县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一、县域农业产业化现状赣南次中心城市和赣州南部核心经济区的龙南县,是江西省通向经济特区广东的南大门,该境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占83.3%。

近年来,该县各级政府和农业产业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赣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该县2007年底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2007年企业总产值达49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690万元;二是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2007年龙头企业共联系带动农户2.4万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0%,其中,以合同、订单形式直接带动农户1.2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9.2%,户均增长2500元,同比增长8%。

同时,龙头企业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4821人,同比增长23%;三是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

通过绿色食品的认证1个,全国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省级3个。

如“恒泰花生”、“龙南腐竹”和无公害蔬菜等已在市、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2、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据调查,目前该县基本形成了脐橙、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蚕桑、生猪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2007年全县脐橙面积达到7万亩、生猪饲养量42.47万头、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7.32万亩,花卉苗木4153亩、工业原料林11.8万亩,蚕桑面积10万亩。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估、 理财咨询 、 承兑汇票、 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 况下, 完全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将势必阻碍及延缓农业 少, 服务层次低, 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 长年正 产业化进程, 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 基于此 , 政府应以多 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 种形式给农业产业化以金融支持,应自上而下的制度变
发展的进程中, 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 发展资金短缺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龙
的困境 , 这必然形成对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 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 ,自有流动资金 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 ,成为 先天不足, 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 企业产权不清 , 资
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 协调 发展 的重 要途径之一 , 使得 这 转型发展中的贵州 农业在社会金 融资源的 “ 配置博弈 中 始终处于弱势地 位。从长期看这 种格局将 影响贵州经济 信等级低 , 而没有 长期信 用基础 , 地位不稳 固 , 从 信用 获 取担保贷款能力差。 农业龙 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
( ) 度 安 排 的 必要 性 二 制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I 临的
困难
长期以来, 农业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忽视农业 担支农资金供应主渠道的任务,在支持农业主导产业的 的发展 , 其结果是农业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 培育、 龙头企业的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和农业基地的建设 因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金融支持农

殛 囊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建立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合作关系是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

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进行合作贷款、风险共担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解决资金和风险问题。

金融机构可以充分了解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规划、商业模式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判断,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资金需求。

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减少风险,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加强金融创新是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创新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金融创新可以包括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

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金融成本,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还可以推出符合农业产业化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是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

政策环境可以包括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如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提供利好政策和支持。

市场环境可以包括竞争环境、市场准入等,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领域。

法律环境可以包括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等,提供有力的保障,规范金融机构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行为。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主要包括建立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合作关系、发展农业产业金融、加强金融创新和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

通过这些路径的有效实施,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战略。

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风险管理及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

农业金融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保障,应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拓宽农业金融渠道、完善农业信贷政策等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还应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确保金融支持能够精准地服务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

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提高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效能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可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效率性。

可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设计针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等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

加强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

金融与农业产业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应通过金融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金融扶贫、金融扶持特色农产品、金融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式,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金融支持应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

一方面,可以加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风险管理,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风险保障。

可以加强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和评估农业产业化相关风险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和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

这些路径的实施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效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内容提要: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等等。

因此,我们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构建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体系;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在国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通常是指从农资供应如种子、肥料和农机等,到农产品、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社会团体)所组成的一个农产品产业链。

在20世纪50年代,全球农业产业化的交易额为42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占1/3以上,据预测,到2028年农业产业化交易额将上升至10万亿美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贵州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分析

贵州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分析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期贵州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分析王 玉1*,刘国庆2(1.贵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2.贵州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为提升贵州金融支持效率,推动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贵州全面乡村振兴,从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方式、金融支持体系和金融支持资源配置进行了文献梳理,并针对性地分析了促进贵州农业高质量的研究动态,以为贵州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0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总体要求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贵州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其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支持。

近些年来,贵州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上不断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中东部相比,贵州农业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农业特色项目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大、金融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这导致贵州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低下。

因此,为解决贵州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提升贵州金融支持效率,推动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本课题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以贵州农业特色优势项目为服务对象,分析金融支持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探究贵州如何构建和优化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对金融支持贵州农业发展的质量进行效率评价提供决策参考。

1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学术梳理金融推动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国农业发展的最好选择(魏晓楠,2021),为此,学界和实务界一直致力于相关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金融支农政策研究、金融支农体系研究、金融支农方式研究和金融支农资源配置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分析一、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提供贷款、信用担保、项目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特别是要关注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电商等新兴领域,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推出适合农民经营的小微贷款、信用保险、农业物流融资等产品,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的金融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金融创新与科技应用。

要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金融科技,可以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农业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服务的精准度。

还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风险管理、智慧决策等支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率和效益。

四、促进金融与农业深度融合。

要加强金融与农业的合作与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业从种植、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提供金融服务。

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与发展。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路径。

通过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金融创新与科技应用以及促进金融与农业深度融合,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

同时需要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形成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摘要:近年来海东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较快,但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作为落后地区,仅靠农业自身积累和财政投入,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海东地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企业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对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海东地区作为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和主要的商品粮、油料、肉禽蛋、蔬菜及果品生产基地,有着适宜马铃薯、油菜、蚕豆等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条件,并已形成了“两大优势、八个特色”的种植格局。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需要多方支持和推进,本文就金融支持海东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探讨。

一、海东地区特色农业及其产业化进展及金融支持情况(一)特色农业产业化进展近年来,海东地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合理布局,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初步形成了马铃薯和油菜“两大优势”和辣椒、花椒、紫皮大蒜、线椒、优质蚕豆、特色果品等“八个特色”的课题组组长:吴晓杰课题组成员:高炳辉张理廷乔蕊特色种植业发展格局,全区特色作物面积达251.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3%。

二是规模养殖不断壮大,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全区累计建成养殖小区61个,规模养殖场(户)564家,养殖专业村515个。

2009年共饲养各类畜禽837.27万头只,投入资金202.4万元。

畜牧业总产值近20亿元。

三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河湟地区建设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细分产业区域,重点发展壮大8个产业链,打造4个优势产业带,即:湟水流域的设施农业、生猪和奶牛禽蛋产业带,黄河流域的特色果品、牛羊育肥和冷水养殖产业带,干旱山区的百万亩马铃薯、玉米全膜覆盖旱作农业种植带,高位浅山脑山优质油菜和高原制种带。

四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设施温棚6.45万栋,其中日光节能温室7600栋,完成浅山地区全膜技术推广种植19.21万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全区龙头企业72家,建立集市贸易市场80个,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422个,带动农户6.3万户。

同时,为加快高原现代农业发展,2008年在海东地区成立了高原农业研究院。

六是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地委、行署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效益”的园区发展思路,建立了互助、乐都、循化三个省级农业示范区,民和、平安、化隆三个地级农业示范区,并集中精力把3个省级示范区建成集研发、引种、育种、展示、示范、推广、加工、流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把民和、平安、化隆三个地级示范区建成点状分布、带状发展式示范区。

6个农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05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4.4万亩,辐射带动基地100万亩,规划总投资19.53亿元。

截止2009年底,6个示范园共实施项目123项,完成投资8.49亿元入驻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达61家,园区框架形象基本形成。

七是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0.83万亩(截至2010年6月37.69万亩),建立了百亩点108个,千亩点13个,为全区农业规模经营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1.加大政策指引,促进信贷合理增长。

自2006年以来,海东人行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适时制定相关信贷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准确预期宏观调控取向,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促进了各阶段不同经济目标的实现,有效推进了辖区各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加大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力度,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6年以来,分别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海东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海东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等17项指导意见,其中涉及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5项。

2.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再贷款支农作用。

在用好、用活现有支农再贷款的限额的基础上,我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追加限额,使支农再贷款的限额增加到5.5亿元,及时补充了海东地区备春耕生产和“三农”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2006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3.98亿元,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对辖区备春耕生产、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业的信贷支持。

3.切实加大支持农牧业发展力度。

近年来,全区涉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贷引导作用,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农牧业发展,2006年以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5亿元,带动涉农企业181个,农户20万户(次)(不包括农行已剥离贷款)。

2005年至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近15亿元,年均增长13.79%。

其中,带动龙头企业94个,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27个,专业市场2个、农村经纪人800户、带动中介组织14个、专业大户60户,从业人员2993人。

累计带动农户21.5万户(次),带动牲畜饲养37.49万头。

信贷支持2000万元各类农贸市场达84处,其中较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10处,年交易额近5亿元;各类专业协会44个,农产品购销公司12家,年贩运各类农产品500吨以上的经纪人达272户。

各类组织的加工、销售、贩运农产品51.75万吨,占农产品商品量的53.3%。

对流通产业和中介组织的信贷支持为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有效地促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为辖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商标的品牌战略迈出辖区,走向区、外省、外乃至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海东地区金融业支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实际需要来看,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金融体系不健全,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足1.金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受“退乡进城”经营战略调整影响,乡镇网点基本上从农村市场退出,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上有所减缓。

截至2010年6月末,全区国有商业银行吸收的各项存款余额为94.19亿元,占全区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64.4%,但贷款余额只有9.93亿元,仅占全区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1.17%,存贷比为10.54%。

邮政储蓄银行各项存款8.31亿元,而贷款只有3275万元,存贷比只有3.94%。

相对而言,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比重逐年上升,主力军的地位日益突出。

截至2010年6月末,农发行涉农贷款余额15.34亿元,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19.6亿元,分别占全区涉农贷款的40.3%和51.49%。

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外流严重,辖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

”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金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农村金融存在空白点,制约了农牧业发展中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海东地区共有乡镇96个,金融机构网点162个,除农村信用社外,大多金融机构均设在县城和人流量相对较大的乡镇,目前仍有33个乡镇未设立1家金融机构。

大多乡镇也只有1家金融网点,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为65%。

一农支三农的现状既超出了农村信用社的能力范围,满足不了农村金融需求,又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缺乏适度竞争,不仅无助于农村信用社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而且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效果。

3.贷款投放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呈现出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的趋势,农业贷款投放力度相对减弱;二是农业贷款大量投放给农户个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投放很少,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获得贷款;三是所投放农业贷款绝大部分为化肥、种子贷款,对农业设施、科研等方面的投放很少;四是贷款期限与有差异的农业生产实际资金使用期限不适应;五是贷款投放与特色农业生产实际资金需求额度不适应,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设施、科技支持等的跟进,因此初期投入较传统农业生产多,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中依然以发放化肥、种子等贷款为主,不能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4.农村金融机构的高成本导致贷款利率过高。

作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致使经营成很大,风险较高,不具有可持续性,而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实行较高的贷款利率。

(二)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渠道不畅。

一是农业保险滞后,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而海东地区作为青海省主要的农业区,农业保险仍处在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

2007年起正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目前也仅仅选择了少量乡镇的设施农业和小麦、青稞、套复种、油菜、蔬菜等几个作物进行保险。

农业保险覆盖面小,尤其是大宗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几乎没有开展,与三农发展对风险控制的需求极不适应。

二是缺乏有效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农村种植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专门从事农业、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机构和产权市场匮乏,农村企业从创业到各个发展阶段股权性资本融资不足,过渡依赖银行债务性资本融资,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四是农民贷款抵押担保不足,整体抗风险能力差。

辖区农民普遍比较贫穷,对于较大数额的贷款,难以提供符合贷款条件的风险抵押物,因而难以得到信贷支持。

农民贷款增长取向与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三)农业的弱质性和特色农业产业化自身问题导致金融支持的乏力农业产业的内在弱质性表现在生产周期长、自然因素影响大、产出不确定性大、产品供求弹性小等方面,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导致了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农业产业化组织自身积累不足、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缺乏抵押担保机制,使得涉农贷款风险较大,农业产业化组织获得贷款的能力不强。

海东地区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较低,首先,农业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种什么、怎么种,由农民自己决定,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没有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海东地区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300多家,但大都规模很小,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11家,而且各类组织与农户的关系非常松散,缺乏稳定性,导致企业规模效益低下;三是社会化服务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四是专业化流通市场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