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陵山区初
武陵山区概况
武陵山区概况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
本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
纽带。
历史沿革“武陵”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汉代。
《汉书·地理志》载:“武陵郡,高帝置。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解释“武陵郡”时说:“汉置,治义陵,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三里。
后汉移至临沅,在今湖南常德县西。
隋初废,寻复置移今常德县治。
唐置朗州,寻仍曰武陵郡,后又为朗州。
宋曰朗州武陵郡,寻废。
”《辞海》在释“武陵”词条时说:“郡名,汉高帝置。
治所在义陵 (今湖南溆浦南)。
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
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
其后辖境逐渐缩小。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
延至宋以后,“武陵”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再未出现于文献中,元朝开始施行行省制度,历史上的“武陵郡”划归于湘、鄂、川、黔四省管辖,于是“武陵”被湘、鄂、渝、黔边区所
代替。
湖南武陵山景点
湖南武陵山景点1.引言1.1 概述武陵山位于湖南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它坐落在湘西地区,紧邻湘鄂渝边界,是一个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风景区。
武陵山以其原始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山峦起伏,瀑布飞流直下,奇峰异石林立,被誉为“人间仙境”。
武陵山的自然景观多样而壮丽。
它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茂密的森林覆盖了大部分山体,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的物种。
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奇特的植被,如巨型蕨类植物、珍贵的野生花卉和历史悠久的古树。
此外,武陵山还有许多清澈的山泉、瀑布和溪流,水质纯净清澈。
站在山巅俯瞰,云雾缭绕,群山连绵,景色宜人。
除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武陵山还有许多独特的地质景观。
在这里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如卧龙岩、天柱峰和秀丽峡谷等。
这些山峰和石头形成了一个个奇特的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武陵山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村落和农田,展示了湘西地区的独特风情和农耕文明。
综上所述,武陵山作为湖南著名的景点,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它以其原始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陵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欣赏这片神奇的山水画卷。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组织和展示文章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将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来展开。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关于湖南武陵山景点的概述,简要介绍这个景点的背景和特点。
此外,引言还将明确文章的目的,即对武陵山景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几个小节来介绍武陵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在2.1节中,将详细描述武陵山的地理位置,并通过描绘其所处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展示其独特的地理特点。
2.2节将重点介绍武陵山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峰、瀑布、溪流、森林等景观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
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附件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一、规划范围 (1)二、自然条件 (1)三、社会经济 (3)四、扶贫开发 (4)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 (5)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 (6)一、生物多样性退化 (6)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 (7)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 (8)四、自然灾害威胁大 (8)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 (9)第四节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9)一、生态工程建设 (9)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11)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 (12)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 (13)第二节基本原则 (14)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14)二、保护优先,科学治理 (14)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15)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15)第三节规划期与规划目标 (16)一、规划期 (16)二、规划目标 (16)第三章总体布局 (18)第一节功能区划 (18)一、区划原则 (18)二、功能区划 (18)第二节建设布局 (19)一、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19)二、武陵山水土流失控制区域 (23)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7)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27)一、资源调查 (27)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 (27)三、加强禁止开发区域能力建设 (30)第二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32)一、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32)二、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2)三、全面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 (33)四、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33)第三节生态扶贫建设 (35)一、生态产业 (35)二、农林实用技术培训 (37)三、人口易地安置 (37)第四节配套建设 (38)一、防灾减灾 (38)二、基础设施设备 (40)第五节生态监管 (41)一、生态监测管理系统 (41)二、空间管制与引导 (42)三、生态监测评估方法 (43)第五章政策保障 (44)第一节政策需求 (44)一、生态补偿政策 (44)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扶持政策 (44)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 (45)第二节保障措施 (45)一、法律保障 (45)二、资金保障 (46)三、技术保障 (46)四、考核体系 (48)附表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附图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位置图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规划范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的25个县(市、区),总面积65571平方公里,人口1137.3万人。
精准扶贫视角下湖南武陵山区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湖南武陵山区扶贫机制创新研究湖南武陵山区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扶贫机制创新的研究对于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探讨湖南武陵山区的扶贫机制创新。
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湖南武陵山区创新了扶贫对象的确定方式。
传统的扶贫方式通常以农村贫困人口户籍登记为主要依据,而在湖南武陵山区,采用了大数据分析和定点帮扶的方式,将扶贫对象从人口转变为家庭单位,更加准确地确定了贫困人口。
通过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档案,及时、精确地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和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人口,制定了不同的扶贫政策。
对于劳动能力较强的贫困户,重点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对于贫困妇女和残疾人,重点发展社会扶贫,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
湖南武陵山区还创新了扶贫补贴的方式,采用了“按需分配、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量身定制扶贫补贴标准,更加精确地发放扶贫资金,确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扶贫模式通常以政府主导为主,但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工作中引入了社会力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单一模式。
通过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益机构合作,建立了帮扶单位和贫困户的对接机制,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湖南武陵山区还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过程中注重监督和评估,确保扶贫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临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存在的漏洞,保证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湖南武陵山区还建立了绩效评估机制,按照扶贫目标和指标,对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和举措,提高扶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一、武陵山区概述武陵山横亘在中华腹地,绵延于湘、鄂、黔、渝四省市,处于我国国土的中心位置,生态结构良好,有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号称中国的“绿心”。
这里是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和最好的实验基地。
武陵山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只能用“穷”来概括,它的特征:一是地缘关系密切,人文同脉。
是一个自然结构和社会发展方面都有较强同一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二是区域城市空间松散。
武陵山区主要由重庆市渝东南一区五县、湖北省恩施州八县一开发区、怀化市二区二市、贵州铜仁市十县等71个区县组成。
二、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
渝东南、湘西、鄂西、黔东北虽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理上相邻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是东南西北人流、物流、经济流的交接、汇集处。
同时,随着渝怀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张家界机场、万州机场、黔江舟白机场的新修(扩)建,以及湖北利川至重庆涪陵铁路、重庆黔江至湖南张家界铁路等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即将得到极大改善,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凸显。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是水能资源丰富。
武陵山区地下水储存量丰富。
乌江、沅江等主要河流,水量丰沛,是全国十大电力开发基地之一;二是生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达1100多种,植物种类达3700多种;三是矿产资源丰富。
武陵山地区已探明的矿种达79余种,且具有组合配套优势。
四是旅游资源丰富。
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都具开发价值。
(三)国家高度重视和优惠政策。
由于武陵山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20XX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将武陵山地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
更重要的是,20XX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20年)》随后公开发布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14个特殊片区。
武陵山区良种杉木造林密度与生长初探
武陵山区良种杉木造林密度与生长初探武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植被资源。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武陵山区的林木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减少与破坏。
为了保护和发展武陵山区的林木资源,良种杉木的造林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良种杉木是指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丰硕经济效益的杉木品种,在武陵山区具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和潜力。
对于武陵山区良种杉木造林密度对于杉木生长的影响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就武陵山区良种杉木造林密度与生长进行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为武陵山区的林木资源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适宜杉木生长。
据悉,武陵山区海拔较高,气候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阳光充足,气温适中,适宜杉木生长。
在该地区进行良种杉木的造林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造林密度对于良种杉木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较大的造林密度可以增加树木的竞争,加快树木的生长速度,提高林木的整体产量;较大的造林密度也会带来树木间互相竞争光线和水分资源的问题,影响树木生长的质量和单株产量。
通过研究武陵山区不同造林密度对良种杉木生长的影响,可以为合理设置造林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武陵山区良种杉木造林密度与生长的初探研究时,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块和地域,对不同密度的良种杉木进行定量观测,并测定树高、胸径、树冠覆盖率、枝叶数量、密度和质量等指标,从而分析不同密度对良种杉木生长的影响规律。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武陵山区不同造林密度对良种杉木生长的影响规律,并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这样可以为今后的武陵山区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提高良种杉木生长效率和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通过推行合理的造林密度,武陵山区的林木资源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武陵山片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 供给困境与策略研究
武陵山片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与策略研究武陵山片区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也是许多农民家园的所在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尤其是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1.资源匮乏武陵山片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为欠缺,导致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资源匮乏。
缺乏足够的场地、设施和器材,使得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受到限制。
2.文化氛围淡薄传统的农村文化以务农为主,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
农村居民缺乏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对体育设施的需求不够迫切,这也是导致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
3.政策支持不足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但在武陵山片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政策导向的考虑,政府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较小,这使得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1.加大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建设和更新,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增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2.提升文化建设加强农村体育与文化的融合,提高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建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体系,从而提升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政府应当制定出台有利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是当前武陵山片区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文化建设和加强政策支持,才能够增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体育活动条件,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整个武陵山片区的农村发展和进步。
关于武陵的介绍
关于武陵的介绍武陵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之一,被誉为“天下武陵”。
它位于湖南省中北部,素有“湘中毓秀”之称,是一块神奇、奇异的土地。
武陵山峰陡峭、群峰挺拔、云雾缭绕,景色如画。
它的海拔高度很大,最高峰达到了2154米,是湖南境内最高的山峰之一。
山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的武陵花开万紫千红,夏季的武陵山山清水秀,秋季的武陵金风送爽,冬季的武陵银装素裹,令人心旷神怡。
武陵山水之美更是无与伦比。
武陵河泉涌不断,清澈见底,沿江、沿路两旁,被山石、树木和民居融为一体,拓展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在这里,游人可以品尝到名贵的武陵龙井、武陵红茶、武陵石榴和武陵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
武陵山不仅有美景,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武陵山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历史学家就记录了武陵山的存在。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代文化遗产,如明朝时期的紫金山庄和靖厓山寺,清朝时期的东陵、西陵、南陵和北陵等。
武陵山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武陵山西有悬钟河,东有万寿河,水资源丰富。
武陵山森林覆盖率高,是国家林业生态示范区之一。
它种植了大量名贵的林木,拥有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天然氧吧”之一。
武陵山还是茶的故乡。
武陵龙井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之一,在唐代就已经存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茶”。
武陵山草药资源也十分丰富,是祖国南药的重要产地之一。
武陵山的农产品如武陵石榴、武陵山核桃等,也深受人们喜爱。
武陵山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然、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美好机会。
这里有乡村旅游、徒步旅游、泛舟和拓展等不同的旅游项目,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和喜好。
旅游季节还有武陵山的杏花、樱花和桃花等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总之,武陵山是一个绝美的自然山水胜地,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积累之地,遗风久存。
在武陵山的旅游中,能感受到自然和人文之美,领略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武陵山简介
武陵山简介
武陵山(脉)或武陵山区,盘踞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山系呈东北-西南延伸,弧顶突向北西,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
武陵山(山脉或山系)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湖南境内最高壶瓶山海拔2098.7米,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石门县境内,与湖北省的鹤峰、五峰两县交界)。
武陵山脉山原土地地貌发育自关向南分为3支,武陵山和重庆永川的石笋山颇有渊源,江津的石笋山因铁拐李修道和发现红宝石而闻名遐迩。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武陵山区是我国中南部的一个山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较为优美,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等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会结合多篇文献对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展开综述和分析。
一、资源问题武陵山区的资源禀赋是较为丰富的,但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能源问题。
武陵山区的能源主要来自水力发电,但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积蓄的水资源较多,这使得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其次,是土地资源。
当地的土地资源质量良好,易于种植,但是由于当地农村人口多、土地面积有限,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再者,是旅游资源,武陵山区拥有足够的山水风景,但是当地在开发旅游业方面还具有许多不足。
在《武陵山区建设小康和农村发展战略》(赵国修 2017)的研究中,提到了武陵山区存在的资源问题,强调了当地资源利用不当的严重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因地制宜的资源开发利用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武陵山区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前进方向。
二、经济问题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经济发展滞后。
由于当地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强,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导致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工业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当地的工业基础薄弱,小微企业较多,缺乏行业规模。
再者,服务业经济有待发展。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固,导致该地区的服务业经济发展相对薄弱。
在《武陵山区贫困发展问题研究》(周晔杰 2015)中,作者分析了武陵山区的经济问题所在,提出了优化供给侧结构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加大工业投资、提高服务业质量的具体举措,旨在促进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
三、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落后等等因素的影响,武陵山区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当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导致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特点分析
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特点分析作者:滕丹龙自立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11期【摘要】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传统建筑形式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
本文主要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的吊脚楼建筑和一般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从建筑选址、环境营造、平面布局、构造形式、材料特点、装饰细部、艺术美学等七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普遍特点,并提出了建筑保护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吊脚楼【Abstract】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is national minority gathered region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s preserved are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Diaojiao building and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this area,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environment, plane layout, structure form,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decorative detail, artistic and aesthetic 7 aspects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tentative ideas of building protection.【Key words】Wuling mountain are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iaojiao Building0 引言武陵山片区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陵山片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研究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护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分析1.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武陵山片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土地开发和水资源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矿山开采、水库修建、森林砍伐等行为,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 产业结构单一武陵山片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种产业结构使得片区的经济长期依赖资源开发,而资源开发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3.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虽然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地处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弱,保护行为不够积极,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导致了片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不佳,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进展缓慢。
二、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多元化为了解决在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首先需要调整片区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应加大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在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的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推动武陵山片区经济向高端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新型产业,实现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为了提高武陵山片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对于违法开采、乱砍滥伐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形成威慑效应。
武陵山区_精品文档
武陵山区武陵山区是中国湖南省境内的一个著名山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在这个称为武陵山的地方,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这里不仅是一处天然氧吧,还是一片历史悠久的文化沃土,吸引着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武陵山区的地理特征。
武陵山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处秦岭和五岭之间,地势崇山峻岭,山峰错落有致,海拔高低差异明显。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天然资源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山峰有天门山、联子山、玉华山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和自然风光追求者前来探险、徒步旅行。
除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武陵山区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这里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在武陵山区,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如石鼓文化遗址、高楼文化遗址等。
这些文化遗址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们了解湖南地域文化的窗口。
与此同时,武陵山区还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湖南省是中国传统的多民族地区之一,而武陵山区则是湖南省内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和活动的区域之一。
这里有土家族、苗族、瑶族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民俗和宗教信仰,每逢传统节日,会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表演,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此外,武陵山区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湖南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而武陵山区则是湖南省内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这里出产湘绣、羌绣等名闻遐迩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许多湖湘名人的故乡。
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文艺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地,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作家都曾在武陵山区寻找灵感。
对于游客而言,武陵山区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着宜人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山水风光。
除了可以观赏壮丽的山峰、瀑布和溪流,还可以徒步穿越林中小径,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了解武陵山区的文化底蕴。
对于爱好户外活动的游客而言,武陵山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武陵山地区
武陵山区主要包括: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一区五县”: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丰都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个县市;湖北省宜昌市所辖: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辖县市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辖区县为: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湖南省常德市部分区县为:石门县;湖南省怀化市所辖县市区为: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省邵阳市所辖县(市):隆回县、新邵县、洞口县、邵阳县、武冈市、绥宁县、城步县、新宁县;湖南省娄底市所辖县(市):冷水江市,新化县,涟源市;湖南省益阳市所辖县:安化县;贵州的铜仁区县为:碧江区、万山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贵州省遵义市所辖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包括,其中,湖北11个县市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宜昌市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37个县市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及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常德市石门县,益阳市安化县,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重庆市7个县区(包括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贵州16个县市(包括铜仁地区及遵义市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
作为武陵山地区的核心区域,黔江区在2022年GDP达到了
1771亿元,同比增长6.5%。
恩施市
02
恩施市在经济总量和增速方面均表现良好,2022年GDP达到
1673亿元,同比增长6.3%。
利川市
03
利川市在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具有显著优势,2022年GDP达到
1497亿元,同比增长5.8%。
03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01
经济总量
02
产业结构
2022年,武陵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752亿元,同比增长7.3%。
以服务业为主导,工业为辅助,农业 为基础的产业结构。
03
区域发展不平衡
武陵山地区内部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 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代表性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黔江区
01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 各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
05
结论和建议
主要结论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 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结构不合理,以传统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对策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发展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 状及策略的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建议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武陵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发 展潜力区。
武陵地区区域地理概况
中南经济协作区的自然状况[ 标签:中南经济,协作区,自然状况] 中南经济协作区的自然状况主要物产及资源主要市场弄清武陵地区区域地理概况从2004年起,由全国政协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连续四届召开座谈会,提出《关于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建议国务院把武陵山区作为完整板块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构建“大武陵经济圈”。
按照全国政协组织的“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形成的共识,“武陵山区”有五个共同点:一是山同脉。
以武陵山脉为中心,是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
二是水同源。
有沅水、澧水、清江、乌江四大水系。
三是民同俗。
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四是经济同类。
武陵山区是中国内陆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多数属于国家级、省级贫困县。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脱贫愿望强。
五是文化同质。
是中国一条独特的“文化沉积带”。
武陵山区的地理位置武陵山区位于重庆、湖南、贵州、湖北四交之地(东径108°00′—110°00′,北纬27°00′—30°00′)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的山脉,武陵山是褶皱山褶皱山,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
山脉为东西走向,呈岩溶地貌发育,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梵净山。
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现在也习惯称武陵山片区。
这些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市的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个县市和红庙开发区;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辖县市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贵州的铜仁地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等(一)武陵地区建置沿革武陵地区首个行政区划是楚国黔中郡。
铜仁市在武陵山片区的比较优势分析
铜仁市在武陵山片区的比较优势分析(一)资源优势(1)生物资源优势。
铜仁市林地和牧草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5.7%,良好的光、热、水、土资源等为森林、草丛、药用植物、果蔬、动物等多种生物的繁衍共生提供了条件。
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林、果、药、茶、桑、畜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条件,进而为农业、畜牧业、营养健康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矿产资源优势。
全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锰、钒、含钾页岩、汞等15种,其中锰矿储量1.5亿吨、钒金属储量超过120万吨、含钾页岩储量50亿吨、汞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0%、重晶石储量980万吨,被誉为“中国汞都”、“中国锰金三角”,不仅如此,我市还初步探明页岩气储量近万亿立方米。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水资源优势。
全市长10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1条,水能理论蕴藏量326万千瓦,人均可开发量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特别是乌江流域的思林、沙坨、彭水3座大型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库区,为有效解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为特色水产养殖业、旅游和航运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4)旅游资源优势。
全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3A景区5个,已申报国家4A景区2个(梵净山、石阡城南温泉)。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是地球同一纬度的唯一绿州,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人类宝贵遗产”,同时,奇山、溶洞、云海等自然景观、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态、底蕴厚重的佛教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为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创造了条件。
(二)区位优势铜仁市是贵州省的东大门,是西南地区东进西连、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是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易兴翠(中共彭水自治县委党校,重庆彭水4096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突出了新时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联系。
主要分析武陵山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加强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管理、加强生态产业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4个方面提出完善武陵山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19-29-3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1]。
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广浙江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国层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农村发展新形态。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
1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概况武陵山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71个县(市、区),总面积17.18万km2,人口3600多万。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即峰顶平整、山坡陡峭、山谷幽深,溪河山岭相间,山水呼应,绿林环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武陵山区的优势[3]。
武陵山区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近年来,武陵山区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实效。
1.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武陵山区各区县针对特殊的地理环境,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机遇,加快农村公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物流、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南、湖北、重庆三省市的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山地经济区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武陵山区域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区域概况武陵山区地势崎岖,山高林密,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该地区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农村经济落后等问题,该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
二、存在问题1. 交通不便:由于地形险峻,交通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缺乏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这严重制约了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发展。
2. 农业落后:由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田利用率不高。
3. 旅游开发不充分:武陵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旅游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发展机遇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山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武陵山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生态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意识增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武陵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四、发展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改善交通状况,为区域发展提供便利。
2.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能,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武陵山区的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更多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
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保护好区域的生态资源。
综上所述,武陵山区域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行现代农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以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以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教育2班张莹学号:10123044
浅析武陵山区初、中等教育发展差异
——以2009~2011年数据为例
【摘要】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促进机制,而初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作为集老、少、边、山、穷重叠特性区域的武陵山区,一直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教育反贫困战略,武陵山所覆盖的区域,一直是国家、社会教育扶贫的重点区域,尤其是1996年国家将教育发展战略重心开始转向对重点贫困地区的“普九”攻坚,到2000年末,武陵山区基本完成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坚计划任务。
但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教育落后状况积重难返,而初、高等教育问题又与区域性贫困紧密关联,横向比较,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非均衡状态依旧是武陵山区各地面临的严峻形势。
本文将以近年来(2009~2011年)武陵山地区各省的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着手,浅析武陵山区出初、中等教育发展差异。
[1]
【关键词】
武陵山区、毕业生升学率、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教育发展差异
【正文】
湘、鄂、渝、黔毗邻的武陵山区,从行政区划上看主要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铜仁地区、重庆市黔江地区以及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总面积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4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8余万人,占总人口的56.2%。
[2]这片地区地形崎岖、偏远落后,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出人才,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促进机制,而其中初、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在武陵山区的四个省份和地区中,各地的初、中等教育发展既紧密相连,又各有差异。
一、小学阶段教育发展差异
年份指标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全国
2009年保留率99.71% 99.66% 97.65% 99.07% 99.10% 毕业生升学率107.86% 101.37% 102.07% 97.16% 99.53%
2010年保留率99.84% 99.24% 99.36% 97.98% 99.18% 毕业生升学率107.57% 100.86% 102.55% 96.27% 98.67%
2011年保留率100.25% 99.41% 98.99% 97.67% 99.11% 毕业生升学率106.14% 100.65% 102.48% 96.46% 98.31%
上表是从2009~2011年三年来武陵山区四省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以及全国的小学生保留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横向比较,在四个省市中,湖北省的小学生保留率和毕业生升学率都是保持领先水平的,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时,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90%,而贵州省这两项指标都相对较低,且均低于全国水平,2010年的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而纵向来看,三年来,在小学生保留率上,只有湖北省一个省份是逐年上升的,其它三省市都有小幅度波动,湖南省和重
庆市从总体上是略有上升,而贵州省则一直下降,在毕业生升学率上,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市虽都有波动,但都保持较高水平,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全国
2009 毕业生人数646753 710261 431041 784574 18051997 招生人数697572 719964 439979 762312 17967865 毕业生升
学率
107.86% 101.37% 102.07% 97.16% 99.53%
2010 毕业生人数611620 728144 398349 798173 17396364 招生人数657947 734373 408525 768398 17165815 毕业生升
学率
107.57% 100.86% 102.55% 96.27% 98.67%
2011 毕业生人数583417 730155 363073 773003 16628054 招生人数619213 734924 372073 745660 16347296 毕业生升
学率
106.14% 100.65% 102.48% 96.46% 98.31%
上表是四省市小学毕业生人数、小学招生人数以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和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四个省市中,贵州省的小学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在四个省市中均是最多的,每年都超过了七十万人,高出其他几个省市几万甚至十几万人,但是从毕业生升学率来看,贵州省却一直低于其它三个省市,且三年来总体情况是下降的,均低于全国基本水平。
综合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在武陵山区四个省市中,湖北省的小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小学生保留率和小学生毕业生升学率都高于其他省市,而贵州省的小学生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相对较多,但是小学生保留率和毕业生升学人数都相对较低,说明贵州省的小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得到重视。
二、初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
年份指标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
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62% 101.75% 92.22% 62.05% 每万人口在校生人
数
448人320.5人402.8人264.7人
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9.48% 96.55% 86.42% 62.24% 每万人口在校生人
数
415.5人304.8人400人271.6人
201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4.45% 93.81% 87.04% 65.41% 每万人口在校生人
数
359.7人303.2人398.3人317.8人
上表是2009年到2011年四个省市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从表中数据横向比较来看,湖南省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四省市中都出于较高水平,湖北省的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同比处于较高水平,从2009年到2011年,分别是448人、415.5人和359.7人,而贵州省的这两项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
从纵向来看,湖北湖南两省份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三年来都在持续下降,重庆市的这两项指标总体都是下降的,而
贵州省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虽然在四省份中都处于低水平,但是三年来这两项指标都是小幅度上升。
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
2009 毕业生人数923759 693293 407488 615496 招生人数790947 705405 375802 381893 毕业生升学率85.62% 101.75% 92.22% 62.05%
2010 毕业生人数854395 697470 416604 635811 招生人数679081 673397 360034 395735
毕业生
升学率
79.48% 96.55% 86.42% 62.24%
2011 毕业生人数771362 692709 428823 650596 招生人数574296 649807 373227 425532 毕业生升学
率
74.45% 93.81% 87.04% 65.41%
从上表可以得出,三年来,四个省市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总体上都是有所下降的,横向比较看来,湖北生的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同比要略高于其他三个省市,但是毕业生升学率要低于湖南省和重庆市,贵州省的初中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都相对较少,毕业生升学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综合来看,在武陵山区四个省市的初等教育发展中,湖北湖南两省和重庆市水平相当,差别不大,贵州省发展相对落后。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年份评价指标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全国
2009年招生人数367161 348884 154903 162831 7117770 在校学生数1041759 808731 425270 386865 17798473
2010年招生人数283610 302889 132467 155527 7113957 在校学生数903834 764796 391601 375740 18164447
2011年招生人数212318 279918 146484 148242 6499626 在校学生数307701 225490 118634 90966 5411252
上表是此四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两项指标的数据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都要远大于招生人数,其中湖北省的在校生数三年来都要高于其它三个省市,纵向来看,三年来各省份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都有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校生人数更是下降显著,全国总人数下降尤为明显。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教育的逐渐提高和普及,武陵山区各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有较大的衰退。
四、武陵山区初、中等教育发展状况差异分析小结
通过对以上小学、初中和中职三个教育发展阶段的九个方面指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简单地得出,在武陵山区四个省份中,初、中等教育发展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其中湖北省发展状况较好,湖南省和重庆市也紧随其后,而贵州省的各项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初、中等教育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吕学芳﹒武陵山区基础教育机会状况及其政策优待取向
[2]豆丁网:武陵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