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环境(第2课时)

合集下载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课时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作业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完成1~2题。

1.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2.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5.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A.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C.降水少,植被稀疏D.海拔高,空气稀薄下图甲为“某地短时间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题。

6.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是因为与晴天相比()A.②较大,④较小B.②较大,④较大C.③较大,⑥较小D.③较大,⑥较大读图,完成7~8题。

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8.该层大气()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某学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发现许多有趣的、能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的地理现象。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播放两幅图片,或者是微视频。

内容是火锅上空的水汽往上走;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放在桌面上,水汽往桌下沉。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空气受热,气体膨胀上升;空气遇冷,气体收缩下沉。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热力环流。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运用各种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状况。

理解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一、热力环流(最基本的运动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①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气温与气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②,气温低→气压③。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3.空气的垂直运动:温度高的地方气流④,温度低的地方气流⑤。

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⑥上的气压差。

4.空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⑦的地方流向⑧的地方。

5.常见的热力环流(1)小尺度: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2)大尺度:季风环流,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的形成。

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⑨→空气的垂直运动→⑩→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空气的→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因,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方向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大小与距离地面高度成,高空可忽略不计。

4.风向(1)赤道: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有摩擦力)作用→风向等压线。

(2)其他纬度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答案】①冷热不均②低③高④上升⑤下沉⑥同一水平面⑦气压高⑧气压低⑨冷热不均⑩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水平运动直接正比垂直于垂直相反反比垂直于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请简述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提示】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3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2.3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低 高 低

要点: 要点:

A 受热

C 冷却
B 冷却
等压线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等压线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同一高度上,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的气压值。 同一高度上,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的气压值。但不同高度上的 气压大小,遵循在同一垂直线上海拔越低气压值越大( 气压大小,遵循在同一垂直线上海拔越低气压值越大(由地面向 高空递减)。 高空递减)。 就近地面而言,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热低压),冷的地方形成 就近地面而言,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热低压),冷的地方形成 ), 高压(冷高压)。 高压(冷高压)。
陆地升温快 热源) (热源) 陆地
海风
海洋升温慢 冷源) (冷源) 海洋
海陆风
陆地降温快 冷源) (冷源) 陆地
陆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上为陆风 晚上为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热源) 海洋
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在哪里吗? 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在哪里吗?
陆地 海洋
1、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 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 夜间” 换成“冬季” 海陆风具体情况会怎样? 换成“冬季”,海陆风具体情况会怎样? 白天(夏季):海风;夜间(冬季): ):海风 ):陆风 白天(夏季):海风;夜间(冬季):陆风 2、请问:此图反映的是夏季还是冬季? 、请问:此图反映的是夏季还是冬季?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3、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在 近地面呢?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 原动力
垂直等压线,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3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09

2.3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09
低 1002 C 1012
·
1000
D A
·
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 A>B>C>D

B
·
1014
·
3
1 4 2
等压面
2000米
A
受热
B
冷却
地面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A、B 哪受热,哪冷却?
1、3、 4、2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受热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百帕)
通常高压和低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
等压面 -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各点连成的面
1、气温、气压、气流的关系 气温-气压: (近地面)气温高→ 气压低
气压-气流:
气温低→ 气压高 高气压→低气压
1010
等压线愈密集,表示 气压梯度愈大。这和 地形分布图上地形等 高线的疏密分布表示 坡度的平陡也有相似 之处。
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越强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偏向力
方向:垂直于风向 N:右 S:左 地转偏向力 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 变速度大小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力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N背风而立,低压在左, 风向与气压分布的关系 风压定律 高压在右

2.3.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2.3.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陆地
海洋
3.山谷风 山谷风
高压 低压 高压
谷 风 的 形 成
增温快 热源) (热源) 低压 增温慢 冷源) (冷源) 高压 增温快 热源) (热源) 低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山 风 的 形 成
高压 降温快
降温快 高压 降温
低压
4、热岛效应(城市风) 热岛效应(城市风)
海门中学
上升气流
A 郊区(冷源) 郊区(冷源)

C
小结:
地表冷 热不均
大气垂 直运动
同一水平 面气压差
大气水 平运动
2.海陆风 海陆风
高压
海风的形成
低压
低压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热源) (相对为热源)
海风
高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冷源) (相对为冷源)
陆地
海洋
陆风的形成
低压 高压
高压
夜晚陆地降温 冷源) 快(冷源)
陆风
低压
海洋降温慢 热源) (热源)
摩擦力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力风向, 力风向, 力 向力 风向 等压
海门中学
动 受 到 的 力
大 气 水 平 运


等压 三力共同作用, 三力共同作用, 风向斜穿等压

感谢您的观看! 感谢您的观看!
海门中学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2020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件:2-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0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件:2-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近地面形成高
压,其对应的高
空形成低压
气压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如 下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2.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海陆风的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地,使谷地和盆地内形 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1.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 等压面上方,气压低。
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 是( B )
解析: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 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B 正确。
(2)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概念:大气的 水平 运动就是风。 2.高空风向: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 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风向: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共 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做一做)
1.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A )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如图 PA<PB,PA<PC。
(3)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 压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
(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 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 成 1~2 题。
(3)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风的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区 域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在下沉区域以外。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 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 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2.3 大气环境2

2.3  大气环境2

自主学习二
自学P49阅读材料 1、什么是风?有哪两个要素? 2、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的性质。 3、高空风受哪些力的影响以及的风向? 4、近地面风受哪些力的影响以及风向? 5、影响风向和风力的力有哪些?
(hPa) 1010
1020
A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 于是产生水平气梯度力,导致空气运动。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原动力
(hPa)
地转风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 垂直风向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高空风向: 平行于等压线
(hPa) 1000 1005
1010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 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常 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3、掌握风的概念,以及它的要素,以 及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一
阅读P47---48,了解以下内容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 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大气运动按方向划分有哪些类型? 4、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5、举例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各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温
度有差异,从而导致气压差异,产生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按方向划分有哪些类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课题二热力环流和风(第二课时)

课题二热力环流和风(第二课时)

第二章 课题3 大气环境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阐述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环流问题。

3.了解大气运动的分类,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4.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学习重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高空风、低空风成因的理解。

【活动过程】【情境导入】《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

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

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其实他不知道这火是他放的,这雨也是他自己下的。

放火与下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活动一:熟悉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在高低纬度间的分布不均导致地表 产生差异。

2.B AC 冷 热 冷【归纳总结】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 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大气 运动 形成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等压面:指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

等压面下凹,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

3.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变化(1,近地面空气密度 ,出现 气压,等压面 。

相应气压,等压面 。

(2,近地面空气密度 ,出现 气压,等压面 。

相应的高空空气密度 ,出现 气压,等压面 。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示意 近地面【规律】①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低)于高空气压。

②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始终。

③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形成气压,出现天气;近地面气温低,气流,形成气压,出现天气。

【实时反馈】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线的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2.3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教学

2.3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教学

2.3 大气环境教案信阳市五高时信军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及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别。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5、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Flash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教学过程:解决步骤:1、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播放Flash课件中插入的台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如下问题:大气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是怎样运动的?从而导入新的课题。

(板书课题:大气运动)2、知识准备:(1)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演示:在空地上烧废纸,让学生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反之小。

《大气环境》(二)教学设计

《大气环境》(二)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
大气环境(二)-----大气保温作用和热力环流
教学设计
二、热力环流及运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过程中总量约减少一半,主要原因是_____。

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

)相对于太阳辐射来源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_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又称为______辐射。

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CDB BDC
长波
大气逆.读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_____环流,
形成这种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A 、E 两处比较,气压高的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A 、地面受热不均B E
请你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
I
F D
C。

第二节 大气环境 三圈环流 说课

第二节 大气环境    三圈环流 说课

设计意图 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 整体把握
设问激趣 使学生对 下节课产 生期待
教学 环节 8 布 置 作 业
教学设计 1.默画出三圈环流形式图 2.画一幅气压带风带北极俯视图
设计意图 夯实基础
转换视角 训练地图 绘制和判 读能力
五、板书设计(主板书)
2.3 三圈环流
极锋 极锋
90°N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90°S

90°N
90°S
板书设计采用三分法,图中展示为主板书,副板书为 “全球气压带风带北极俯视图”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则
功夫不负有心人
积累 理论知识和教材分析 整合 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落实理论
一 优化 PPT展示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点 心 得 几 分 体 会
2、同桌讨论完成中、高纬环流
3、请一组同桌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 评,查漏补缺。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5 思维 高潮 探 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完成的三圈环流图,完成全球气 由浅入深 压带风带侧视图。 加强学生 90°N

自主体验 完成,学 生思维走 向高潮, 学习兴趣 高涨
90°S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2. 引 入 新 课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提问:这种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 2.冷热不均是绝对的,因此大气的热力 实际,学 环流现象在生活很普遍请同学试举例, 以致用的 根据学生举例的尺度不同,设问:地球 学习习惯 上最大尺度的热力环流是什么?引出一 圈环流
但不是重点 力环流的形成以及近地面的风向知识难度就比较大,而三圈

大气环境(二)人教版

大气环境(二)人教版

大气环境(二)一. 本周教学内容:大气环境——2本讲包括2、5——2、9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1. 锋面系统2. 气旋、反气旋3. 气候类型4. 气候资源与建筑5. 大气环境保护(二)难点1. 锋面气旋2. 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三. 复习要点:1. 常见天气系统(1)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出现阴雨、刮风、降温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减小(2)暖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的北方暴雨都与冷锋密切相关。

(3)气旋——气流(低压——气压)北半球:逆时针向内辐合。

(右手——大拇指向上为中心气流运行方向,其他四指为周围气流运行方向)南半球:顺时针向内辐合。

(左手——大拇指向上为中心气流运行方向,其他四指为周围气流运行方向)天气:过境时出现阴雨(4)反气旋——气流(高压——气压)北半球:顺时针向内辐散。

(右手——大拇指向下为中心气流运行方向,其他四指为周围气流运行方向)南半球:逆时针向内辐散。

(左手——大拇指向下为中心气流运行方向,其他四指为周围气流运行方向)天气:过境时晴朗干燥2. 气候的形成气候形成的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最根本能源。

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各地区气候差异——形成纬度带。

随时间的变化产生气候季节交替。

(2)大气环流:促进不同纬度地区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尤其是水分。

(3)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海陆、地形、洋流等)。

① 海陆:近海——温差小,迎风海岸多;内陆——温差大,降水少(经度地带性)② 地形: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迎风坡——降水多③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④ 植被、水域:调节温度;增加湿度(4)人类活动:二氧化碳、臭氧的变化——温度、湿度变化植被的多少,水库3. 气候类型:热带——4;亚热带——2;温带——3;亚寒带——1;寒带——2;高山:热量(水分);海拔A: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决定性因素。

《大气环境学》第二节 风和湍流

《大气环境学》第二节    风和湍流

2、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地表附近的气流运动受下垫面(地表面的树林、田野、建筑物 等)摩擦力的阻滞,使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风速梯度。
表示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称为“风速廓线”。
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风速大小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稀释能力(环境容量)。
对数律
u*
z
u ln
k
z0
u——高度为z处的风速,m/s ; u*——摩擦速度,m/s ; k—— Karman常数,一般取0.4; z0 ——地面粗糙度,m. z0定义为离地面高度z0处,平均风速u=0.
对于单位质量的空气:
RT dq c p dT d dP
P
dq——单位质量空气的热量变化,J/kg。 cp——定压比热,J/(kg.K)。
(2)不饱和湿空气绝热变化方程
绝热过程,dq=0,故单位质量空气的热流量方程:
c p dT R d T dP 0 P
定积分后可以得到:
Rd / c p
注意:=>
m
u2

u 1

Z2 Z1

Z 200 m
Z 2 200 m ,取 Z 2 200 m
稳定度等级 城市 乡村 城乡平均
不同稳定度下的风廓线指数m的取值
A 0.10 0.07 0.085
B 0.15 0.07 0.11
C 0.20 0.10 0.15
D 0.25 0.15 0.20
对数律较适用于描述近地层中性层结时的风廓线。
指数律(幂律)
m
z u u 10
10
u——高度为z处的平均风速,m/s ; u10——10m处的平均风速,m/s ; m——风廓线指数,也称风速高度指数。 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高 A
(1)、补充ABCD处的环流?

B低 地面 热 A>B>D>F=E>C
(2)、比较ABCDEF气压值的大小?大气流动都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 压吗?高低空从气压名称存在什么关系?高低气压是就水平还是垂 直比较而言的? (3)、判断AB处的冷热状况? (4)、近地面的等压面如何弯曲,反映等压面弯曲与气压的关系?
巴山夜雨和山谷风有没有一定的 关系?
思考:“火烧上方谷”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火烧 上方谷
凝结核
在天乎?
在人也!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 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在加上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 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凝结而降雨。后人有诗叹 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 安得山河属晋朝!”
2、在“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② ④) 1000米 海拔 地面 1000米 海拔 地面 热 冷 热 ③ 冷 热 冷 ① 1000米 海拔 地面 热 冷 热 ④ 1000米 海拔 地面 冷 热 冷 ②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城市风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人口集中,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出大量的 废热,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
想一想
2、若只考虑本区 气温和气压关系, 试在图中画出P点 的风向,并解释原 因
P
热 低压
冷 高压
实例3:山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 夜晚,山坡降温快,大气下沉, 山谷升温慢,大气下沉,风由山 山谷降温慢,大气上升,风由山 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 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 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
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察
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
2、空气运动原因?
烟 冰
热水
从这个实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空气受热 空气遇冷 膨胀上升 冷缩下沉
热水
冰块
大家清楚地看到烟雾产生了以上的环流,这是由于 地面的冷热不均所引起的空气环流。
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1)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P2 P1 A 高空
城市规划时要注意的问题 :


对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企业要布局在城 市热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 绿化带要布局在市区与郊区之间
A B 郊区 郊区
市区
城市
A 郊区 郊区
B
海陆风
冷 高压
热 低压
《军港之夜》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 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 觉.”
1000m
1060hpa
1100hpa
500m
地面
(2)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 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C B
地 面
D
A
(3)等压面
1000(百帕)
空间气压 相等的各 点所组成 的面。
低 压
1005
1010
高 压


假如地面受热均匀
热力环流过程
定义: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高 空
102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
1060hpa
1100hp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看图思规律:



(高空)动力原因



(地面)热力原因
冷 冷 热 气 ①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热力原因),高空与近地 压 面气压高低情况相反(动力原因) 分 ②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为高压;向低处凹为低压(高高低低
布 规 律
③ 同一个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④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高度的气压分布而言 ⑤同一地点,近地面的气压 对应高空的气压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
热力环流过程
知识巩固: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F
低C
D高
高空
等压面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地 区 间 冷 热 差 异
空 气 的 垂 直 运 动
压同 差一 异水 平 面 的 气 热力环流
运大 动气 的 水 平
拓展延伸
画一画
1、画出35℃、35.5℃ 等温线
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 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 为“城市热岛”。从而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 在郊区下沉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