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古诗词鉴赏复习读懂诗词八法解析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八法

古代诗歌鉴赏八法

古代诗歌鉴赏八法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

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1.从诗词的标题突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首、颔两联写闻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

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

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解答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解答
游散步。
?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
? 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练中悟3
? 东坡 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 ——起,破题,写景。
? 市人行尽野人行。 ——承,接上句,写景。 ? 莫嫌荦确坡头路, ——转,由写景转入议论。 ? 自爱铿然曳杖声。 ——合,收束全篇,显志。
2017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教学目标 :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练中悟2
?
2006 辽宁卷
? 东坡① 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 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貌。
?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 得清澈。
? 这起承转合 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 顺着它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领悟诗的 真意。
从诗歌的结构章法入手
读懂古诗词
(一)起承转合
“起”即起句 “承”是承接 “转”是转句 “合”是结句
练中悟1
2011 江苏卷
?
春日忆李白 杜甫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起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承

古典诗歌鉴赏八法论文

古典诗歌鉴赏八法论文

古典诗歌鉴赏八法摘要:古典诗歌是华夏文苑中的瑰宝,其文约,其意丰,空灵而含蓄,要把握它的精髓实质,确要含英咀华,仔细研读,方能领略其绝妙的魅力。

关键词:古典诗歌鉴赏古典诗歌是华夏文苑中的瑰宝,其文约,其意丰,空灵而含蓄,要把握它的精髓实质,确要含英咀华,仔细研读,方能领略其绝妙的魅力。

特此介绍古典诗歌鉴赏八法,就教大方。

一、细读诗题明大意诗歌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其作品也有主旨。

把握了主旨,就可以居高临下地审视具体词句的含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

例如:唐朝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的《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时任水部郎中)这两首诗的标题均可帮助我们明白诗的写作意图,进而推知诗歌的主旨。

近,接近;试,指唐代的进士科举考试;张水部即是张籍。

朱庆余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征询张籍的意见。

二、分析语言谙深义所有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诗歌也不例外,它往往会印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往往要借助于作品的时代特点及有关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如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了诗人的归乡,但如果我们了解作者是从泷洲所贬而归,途经汉江时所作。

就会对此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诗中的“断”,表现了诗人寂寞孤单的痛苦;“复”,因生活枯燥度日如年,表现了诗人失去任何精神慰藉,难以忍受的心境;怯,为何怯?被贬居岭外,长期得不到家人任何音讯,在此情景下,诗人一方面倍觉思亲,一方面又时时刻刻担心家人命运,担心他的家人受到牵连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音书断”时愈长,悬念担心矛盾心越强,近家乡,又怕自己所思被证实,从而变为现实,担心与家人团圆之愿望化为泡影。

三、联想形象通情理诗歌的特点是借助形象反映生活情理。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常见古诗欣赏“八法”

常见古诗欣赏“八法”

常见古诗欣赏“八法”作者:张进东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年第09期苏版语文教科书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诵读欣赏”,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古诗欣赏。如何欣赏古诗,现介绍八种常见的方法。一、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欣赏诗从表达的方式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古诗也如此。抒情诗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文集》第10卷第225页),是诗人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往往是借助外界事物的描绘来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叙事诗是诗人满怀激情地记叙人物和事件,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叙事之中。二、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欣赏诗,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而作,而是由人而发,由事而发,由感而发,有其创作的缘由。诗人因某人、某事、某情,而情不能自已时才有诗作的产生,从而表现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特有的情绪。因此,要理解每首古诗的主题,就得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不然,我们就把握不住诗人的情感与诗的主题。三、从诗的形象角度欣赏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429页),毛泽东在和陈毅谈诗的创作时也认为诗要讲究形象。诗中的形象不仅仅指叙事诗的人和事,也指抒情诗中的各种景物,甚至哲理诗也要描写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诗。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诗的形象特点,认真品味,我们才能抓住诗的意境和主题。四、从诗的意境角度欣赏诗的意境是诗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山水诗的(包括田园诗)雄浑壮美、开朗深远、慵懒孤冷、恬静纯朴、明丽清新,边塞诗的苍凉悲壮、豪迈乐观、粗犷刚健、雄浑开朗,送别诗黯然伤感、旷达乐观,决别诗慷慨悲凉、高亢激越,哲理诗的深沉高远,咏史诗的感世伤怀,爱情诗的缠绵悱恻,宫廷诗的忧怨孤冷……,这些意境都是我们在欣赏古诗中应注意的。五、从的语言角度欣赏古诗的语言无论通俗晓畅,还是形象生动,都要求琅琅上口,要有音乐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讲究修辞。修辞,就是指文学作品中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一是注意炼字,就是用心琢磨词句的精美、简洁、生动、形象,特别是品味诗的动词和形容词。二是要注意修辞格,如比兴、对偶、比喻、借代等。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确定诗的语言风格。六、从诗的构思角度欣赏诗的艺术构思,是指作者对材料的选取与安排,对主题的提炼与确定,对情节(叙事诗)及结构的布局等。而在构思方面的欣赏,我们主要侧重于材料的选取和情节的安排上,即看诗人所使用的材料—景物、人物和事件——是如何安排的,从而感悟诗人的构思与艺术风格、主题的统一。七、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欣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是指作家通过典型形象,按照生活实际存在的样式,真实地、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艺术的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作家的理想、情感和倾向是社会现实的真实流露,而不是作家自己借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之口说出,如杜甫的《观刈麦》。浪漫主义则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生活的理想。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夸张和神话色彩是其基本特征,如的李白的《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八、从名句的角度欣赏大凡传诵千古的名诗大都有传诵千古的名句。所谓名句,就是最能体现诗的主旨、诗的艺术特色的句子,它要通过反复咏叹,在联系诗的背景与意境中才能捕捉到。抓住名句,就能更好地了解诗的主题和艺术风格。以上是初中生欣赏古诗的常见“八法”。事实上,不仅仅这些。在欣赏每首古诗时,我们不能机械地全部套用,而是灵活地、有侧重地去欣赏。只要我们多读、多诵、多品,就能不断地提高古诗鉴赏能力。(责任编辑关燕云)。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巧用八法鉴赏古诗

巧用八法鉴赏古诗
写作李 白》 , 标 题 就告 诉 我 们 该 诗写 作 的时 间是 “ 春 日” , 内容 是 “ 忆 李 白” ,
同时暗含 了诗人对 好 友李 白的思念 之情 。有 些
题 干 是命题 的语 言文 字 , 包括 三大要 素 : 指 向要 素 ( 回答 什 么 问题 ) 、 解说要素 ( 解释题 目 要求) 和 限制要 素 ( 哪一 联 哪一 句 等 ) 。抓 住 题
巧 用八 法鉴 赏古 诗
曹 卫 孝
从 学生 历 次做 高 考 模 拟 卷 的情 况 看 , 得 分 率 最低 的要 算 诗 歌 鉴 赏 题 。之 所 以如 此 , 一 是
因为大 多数 诗 歌 本 身 难 以读 懂 , 二是 因 为学 生 缺乏“ 八 关 注” 意识。

是理解 和鉴 赏 的拦 路 虎 , 不 做 注 释将 妨 碍 一 般 考生对 诗 歌 的理 解 鉴 赏 ; 而 注 释往 往 是 理 解 鉴 赏 的一 把钥 匙 , 关 注注 释 有 助 于 准确 理 解 鉴 赏
标题 并不 蕴 含那 么丰 富 、 全 面 的信 息 , 而是 留下 了空 白点 , 这 就需 要我 们去 反复 猜想 揣摩 , 深 入 到 诗歌 内容 中去 , 挖掘 诗 歌 的美 感 。
二、 关注 作者
干的暗示信息就可以进一步读懂诗歌。
五、 关 注正 文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 , 大都是能代表作者
诗歌 。所 以 , 诗 歌鉴 赏要 关注 注释 , 切不 可等 闲
视之 。

关 注题 目
题 目是 文 章 的 眼睛 , 是 文 章 内容 和 形 式 等
四、 关注 暗示
1 .注 释 的 暗 示
信息的载体 , 它或概括 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 或揭 示 了作 品 的线索 , 或奠 定 了作 品 的感 情基 调 , 或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四读——“意 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 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 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 感情。
杨柳 黄昏 梅花 青鸟
长亭 芭蕉 翠竹 鸿雁
孤帆 寒霜 松柏 雁足
离别、游子 驿路 浮云 凄凉、悲愁 杜鹃 苦雨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音信、思乡 尺素
4、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 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典例:《出塞》(王昌龄)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范仲淹)
5、羁旅行役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思》(马致远) 《旅夜书怀》(杜甫)
总结:
读 懂 诗 歌 八 法
一读题目 二读作者 三读情语 四读意象 五读注释 六读题干 七读典故 八读题材
牛刀小试
(高考真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 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解读方法: 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 参考答案: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 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古诗鉴赏读懂始

古诗鉴赏读懂始

.
• 答案 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 夜泊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 泊之情怀。
. • 3.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特点
• 理解诗意或艺术手法
•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 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 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 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 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 • 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中 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 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 愤之情。 • 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 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
.
• 答案 • 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 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 (4)“合” . • 在古诗词中,“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 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 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 • “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 • 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 • ②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 • ③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 古诗词“合”的方式很多,但基本上分为两类: • 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 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 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
.
• (1)“起” • 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 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 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 奠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 渲染映衬。
• 边练边悟4 . • (2006· 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东 坡① • 苏轼 • 雨 洗 东 坡月 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鉴赏技法总结大全

诗词鉴赏技法总结大全

诗词鉴赏技法总结大全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需要读者用心去品味和欣赏。

要想深入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下面总结了一些诗词鉴赏的技法,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韵律诗词的韵律是其独特之处,是诗词作品给人以美的感受的重要因素。

在鉴赏诗词时,要留意诗词的韵律。

可以从诗词的押韵、格律、音调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理解典故诗词中常常蕴含着许多典故和隐喻,要想准确理解诗词的内涵,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对典故的了解。

通过学习和积累,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和隐喻,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增强鉴赏的深度和广度。

三、把握意象诗词作品常常通过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感受和表达,这些形象被称为意象。

在鉴赏诗词时,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意象中体会情感和思想,进一步理解和感悟。

四、品味用词诗词作为文学作品,用词精准而有韵味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鉴赏诗词时,要留意诗词中的用词,欣赏诗词中的美丽和雅致。

同时,也可以从用词上推断作者的情感和意图,深入理解诗词作品。

五、解读语言诗词作品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方式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这些语言的解读,可以揭示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鉴赏诗词中的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推测诗词的意蕴和艺术效果。

六、理解背景诗词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鉴赏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所处的社会时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内涵和特点。

七、注重感受诗词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在鉴赏诗词时,应该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内心去感受并理解诗词作品,增强鉴赏的深度和意义。

八、比较对照诗词作品在数量上非常庞大,同样的主题和情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在鉴赏诗词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照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通过以上几点诗词鉴赏的技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作品,提高诗词鉴赏的水平和品味。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历史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都会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历史时期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主题是诗歌的核心,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认真阅读诗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感情和态度。

3. 理解诗歌的语言和修辞: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4. 领略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意境是诗歌所创造的独特艺术境界,美感则是诗歌所带给人的审美享受。

领略诗歌的意境和美感需要我们深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画面,以及其所表达的美感和思想。

5. 注重诗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鉴赏诗歌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进行,而应该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要全面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语言、意境等多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6. 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历史背景、文学流派等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7. 多读多背多思考:多读古诗词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多背古诗词可以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多思考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

总之,鉴赏古诗词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同时注重积累知识和培养语感,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常见古诗欣赏“八法”

常见古诗欣赏“八法”
维普资讯
《 教学与管理 》
20 年 9 1日 06 月
和情 调 。…水诗 的 ( 括 田 诗 ) 包 雄浑壮 美 、 朗深 歼 远、 慵懒 孤冷 、 静纯朴 、 恬 明丽清新 , 边寨诗 的苍 凉悲 壮、 豪迈乐观 、 犷刚健 、 开朗 , 别诗黯然伤感 、 粗 雄浑 送 旷 达乐观 , 决别诗慷慨悲 凉 、 高亢激越 , 哲理诗的深沉 高远 , 咏史诗的感世 伤怀 , 爱情诗的缠绵悱恻 , 宫廷诗

诗从表达的方式方面来划分 , 以分为抒情 诗和 可 J 构思 与艺术风格 、 主题的统一 。 叙事诗 , 占诗也如此 。抒情诗 是 “ 情绪的直写”( 郭 《 : 七、 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欣赏 沫若文集 》 l卷第25 )是诗人生活感受的直接 第 O 2页 , 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是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 现 抒发 , 往往是借助外界事物的描绘来直接抒发诗人的 实主义 是指作家通过典型形象 , 按照生活实 际存在 的 感情 ;叙事涛是诗人满怀激情地记叙人物 和事件 , 作 样式, 真实地 、 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 艺术 者把 自己的情感寄寓 在叙事之 中。 的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 。作家 的理想 、 情感 和倾 向是 二 、 时代背景 的角度欣赏 从 社会现实的真实 流露 , 而不是作家 自己借作 品或 作品 诗, 不足作者 的凭空想象 而作 , 而是由人而发 , 由 中的人物之 口说 出, 如杜甫的 《 观刈麦 》。 浪漫主义则 事而发 , 由感 而发, 有其创作的缘由。诗人因某人 、 某 是在现 实生 活的基础上 , 以丰富 的幻 想和热情 , 表现 事、 某情 , 而情不能 自已时才有诗作的产生 , 从而表现 生活的理想 。 大胆 的幻想 、 离奇 的情节 、 奇特的夸张和 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特有 的情绪。因此 , 要理解 每首 神话色彩是其基本特征 , 如的李 白的 《 宣城谢眺楼饯 占诗的 主题 , 就得 了解它产生的背景 。 不然 , 我们就把 别 校书叔云 》 。 握不住诗人 的情感与涛的主题 。 八、 从名句 的角度欣赏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方法一:读标题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概括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表明情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读标题
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练习: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 流露出了诗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 园的情怀。
问题:你认为作者在诗中对李白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方法四:读意象
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诗人
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这首表世人达了皆欲作杀者,对吾意李独白怜的才。同情、 担忧和思敏念捷诗,千抒首发,飘了零自酒己一杯对。李白怀 [注才]不这首遇诗的写匡于山感客居慨读成书,都处初并期,,期头杜白待甫好此李时归辗白来转。结得悉束李白飘已在 流 零匡放山夜生:郎活指途李中后白获少释,时,回读遂书有到的感大而四匡作川山。(来今世四人。川:北指统部治)集。团中的人。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 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 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 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 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 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 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因永王叛乱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铜梓一带),流放途中经白帝城,遇赦放 还,又顺流返回江陵。这首诗作于返回途中。 这首诗是不是意在表 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只把这首诗当作是 一般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就不容易领会诗中 达诗人游览三峡时的欢 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此传达出来的诗 快心情? 人无限欣喜的心情。这首诗就是借景来表达诗 人获释放还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
注:该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 注释? 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 这是一首写景诗。景中的 苦闷和愤恨,所以它既是写景诗,也是 情怀是什么呢? 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三、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的又和现代汉语 有所不同的诗文词语: 1、漫 不要。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始皇陵》) 2、忍 不忍心。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宋祁《落花》) 3、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四、利用题材类型帮助理解。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遗迹 这首诗借石头城的萧条景 或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 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 化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 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 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题干中“傲岸之气”四个字给我们理解诗 歌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再结合注释② 就不难弄懂诗中表现了作者久历沧桑后的从容 自信和对一切艰难都无所畏惧的气度。 参考答案: 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 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 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 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 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 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 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方 法 一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解读法——读 “题目 ”
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咏素蝶诗》
①交代写作对象(素蝶) ②点明诗歌的类别 (咏物诗) ③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 七夕》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 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 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 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六)抓题干(借题解文)
过苏州 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 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解析:读题干——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 明” 参考答案:“绿杨白鹭”中“绿”“白”相间, 色彩鲜明;“近水”“远山”远近结合,运用拟 人的手法让风光更加旖旎,生机盎然,画面生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卧 病 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珮马①朝天②独掩扉。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③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注】①珮马:饰有佩环之马,官员所乘。②朝天:上朝。 ③越山:越地之山。此处泛称东南地区,代称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①孤独失落之情。卧床无眠,在凌晨的寂静中听到马蹄声、 佩玉声,官员们上朝,而自己却不在其列,只能独自叹息。 (2分)②思乡之情。想回家乡却不能回,只能在梦中回乡; 想给家人写信,又无法送给家人,只好把乡思托与南飞的 大雁。(2分)
5、边塞征战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 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典例:《出塞》(王昌龄)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范仲淹)
(七)抓典故
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 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 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 深刻。 诗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或 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读——“典故”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用典的作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古诗词鉴赏复习
—读懂诗词“八法”
一、考纲要求
言、表达技巧;
E级
(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二)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答题步骤
(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 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 (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 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
过 苏 州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 “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 “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解读法——读 “注释” 答:诗的前四句通过对苏州山水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苏州的热 爱之情;颈联通过万物兴衰都是天意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自然和 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尾联以“无缘” 表达了自己不能留宿苏州的遗憾。
作者生平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 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 解和把握。 如:陶潜的隐逸生活; 王维的寄情山水; 苏轼的乐观旷达; 杜甫的忧国忧民等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田园山水诗
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等 情感:宁静、自由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 悦)、隐逸情怀、热爱壮丽河山等 典例:《山居秋暝》(王维) 《饮酒》 (陶渊明) 《过故人庄》(孟浩然)
4、咏史怀古诗
特征:古迹(赤壁、建康) 古人(李广、廉颇、诸葛亮、周瑜) 表现要点: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 物是人非、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渴望建功 立业等。 典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石头城》(刘禹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扬州慢》(姜夔)
解读法——读“作者”
(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3 分) 答: ▲ (2)简析上阕写景、抒情的主要艺术特色。(4分) ▲ (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4分) 答:(1)(3分)“乱“字(1分)。“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 热闹春景(1分) ,和下文的“春拍岸”一起,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美 景无限的画面。采用双关的手法,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暗含春光将 近之意,作者用乱字也写出了心中的那份忧虑,表达了自己对时光飞逝, 生命无多的感伤之情。 (2)(4分)视觉、听觉相结合, 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 乱语是听觉描写(2分);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 凄怆的心情(2分)。 (3)(4分)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2分); 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2分)。
1、送别诗:
意象:柳、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 情感: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典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别董大》(高适)
2、羁旅行役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思》(马致远) 《旅夜书怀》(杜甫)
(五)抓意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情 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的 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 情。
杨柳 黄昏 梅花 青鸟
长亭 芭蕉 翠竹 鸿雁
孤帆 寒霜 松柏 雁足
离别、游子 驿路 浮云 凄凉、悲愁 杜鹃 苦雨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音信、思乡 尺素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
解读法——读 “典故“
参考答案:用典抒情,借用卢生“黄粱一梦” 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 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
(八)抓题材(关注诗歌类别)
人们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如果 能判定一首诗词的所属类型,就可以快速把握 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及主旨内容。 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材:
牛刀小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二)看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知 人
2、生活经历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 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①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 (因七夕而写) ②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 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①交代写作对象(征人) ②点明诗歌的类别 (边塞诗) ③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②交 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③暗示了 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 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 (贬谪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 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 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 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解读法——读”注释 ”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 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
借廉颇的典故,进行类比,抒写自己 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愤或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邯 郸 道 上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 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 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如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前面有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②注释的暗示:
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相关诗句、别人的评价 暗示诗的用典、思想主旨、艺术特色等。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 注解的诗,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