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文化广告研究十年生态

合集下载

生态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以《海豚湾》为例

生态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以《海豚湾》为例

影视大观生态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以《海豚湾》为例杨逸楚(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实现了经济共享;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人类接受了多元文化;在 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之下,人类的环保意识何 时才能正在达成共识?任重而道远。

进入 21世纪,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 时空的媒介形态不仅回归院线,而且创造了电视传播的成功。

而在中国,大部 分中国学生都未曾正式接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文化传播;环保意识渗透和引导都是碎片化的,而生态类纪录片的传播,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加 强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

接下来我将以纪录片《海豚湾》为例,结合我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来阐述生态类纪录片的跨文化 传播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

通过网络渠道,《海豚湾》在中国互联网上创造了一个 小小 的奇迹,短短数日间,这部纪录片不仅成为了许多论坛讨论的热点,也迅速拥 有了若干个以 “ 海豚 ” 命名的主题贴吧,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有很多关于《海豚 湾》的新评论,在颇有“又碑风 向标”的豆瓣网上,多达五万多名的观影者给出 了它平均9.5的高分评价。

因此我选择以网络新媒 体使用者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作 为调查对象,来探讨生态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 影响。

首先,生态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分支,是从生态文明的方向来真实记录 社会生活。

所谓生态类 纪录片,则是指那些以动物、植物和生态学家所发现的 最新研究理论为记录对象,主要从客观和理 性的角度去表现和反映的纪录片。

生态纪录片的目的是记录现实生活中自然界的事件,记录这一事 件的过程,从创作者的独特视角揭示这一事件中的一些现象,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问题的关 注,从而达到创作者的创作目的。

也正是 因为生态类纪录片的这些特点才使得纪录片变得更加的真 实,也让观众更加深 刻地去感受事件本身,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感悟。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生态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对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然后,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梳理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理论流派的特点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评述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争议。

文章展望未来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趋势,提出研究展望和建议,以期为推动文化生态理论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关注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二、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在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逐渐发展成为跨学科的研究热点。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文化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和变迁。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领域,以探讨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例如,美国文化地理学家卡尔·索尔在其著作《景观的形态》中,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人类文化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利用。

随后,人类生态学家斯图尔德在其《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生态理论逐渐扩展到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文化学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多样性,以及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交流。

例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文化生态理论被用来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作者:段龙江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14期【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技术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

跨文化传播在融媒体时代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边界模糊化、传播立体化等新特征。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传播思维僵化、内容符号化、模式单向性、渠道滞后性等表达困境。

对此,要抓住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提高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在转变跨文化传播思维、强化“内容为王”理念、创新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和丰富传播渠道、挖掘民间传播力量上下功夫,不断探索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跨文化传播媒介【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之间通过融合发展、扬优互补、全面整合,打破了彼此之间的对立竞争关系,逐渐实现合作和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和传播体系,同时,也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

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不仅关联不同文化成员之间发生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还涉及人类社会中诸多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

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不断丰富,世界多元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我国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媒介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交往的全球化,使不同文化不断突破原有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互动与交流。

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较量、碰撞、冲突也在加剧,在这个过程中,本土文化逐步脱离原有语境,成为一种“浮动的符号”进入其他文化语境。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当今全球化是由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推动的,这种技术使国界无法阻挡金融資本的流动之外,也无力阻挡思想、文化和图像的渗透。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李颖【摘要】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数量快速增长、跨学科应用特点显著,但少有实际应用之实;理论硕果颇丰但多移植国外成果;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少有本土化创新.未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继续拓宽学科视野、适时创新研究方法,并在确保理论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着手构建中国本土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从而摆脱传统的文化中心路径,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繁荣.【期刊名称】《唐都学刊》【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跨学科应用;理论多元;本土化创新【作者】李颖【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7由于传统的全球化自欧洲开辟,经美国发扬光大,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以西学东渐为主的文化传播秩序,但随着欧美主流价值观在全球日渐水土不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努力从东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东学西渐开始呈现新态势。

“球土化”的大趋势迫切需要运用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行动达到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再平衡。

而在此过程中,如何以一种非对抗、非妥协的平等姿态来面对不同文化及其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迅速,其中有价值之作不少,很值得总结、梳理和研究,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跨文化传播”一词始于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

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广泛展开,并伴有大批理论、著作陆续问世,有代表性的如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卓特贝克(Kluckholn and Strodtbeck)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荷兰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和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霍尔(Hall)的高低语境理论,以及美国传播学者萨默瓦与波特(Samovar and Porter)合编的《跨文化导读》(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和孔登与尤谢夫(Condon and Yourself)的《跨文化传播概论》(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

生态翻译学R_D报告_十年研究十大进展

生态翻译学R_D报告_十年研究十大进展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1No.4[基金项目]本文是胡庚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N0.08BYY007)的一部分;亦获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译学流派研究:‘生态翻译学学派’透视”课题的资助。

[收稿日期]2011-08-23[作者简介]思创·哈格斯,澳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国际译联翻译与文化委员会委员,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翻译学、国际跨文化语用学。

①见钱冠连:向世界贡献出原本没有的东西:外语研究创新略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②“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我们基本上还在‘照着说’和‘接着说’,缺少‘自说自话’的意愿、信心和能力。

”见杨武能:营造良好的文学翻译生态环境[J ].东方翻译,2009(创刊号).生态翻译学R&D 报告:十年研究十大进展思创·哈格斯(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秘书处)[摘要]作为一个具有显著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取向于文本“生命”,关注于译者“生存”,致力于翻译“生态”,是一项利用宏观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合性研究。

近十年来,生态翻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兴未艾,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文献与事实为依据,以时间及功能为顺序,集中报告生态翻译学十年来在中国的研究和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百余篇专题文章发表;(2)数十所高校学位通过;(3)“两岸四地”连续研讨;(4)国家级研究课题立项;(5)外语翻译期刊专栏设置;(6)高层次论坛主旨报告;(7)海内外书评连年传播;(8)国际协会应运而生;(9)国际研讨会序列举办;(10)生态翻译学学刊创刊等。

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上述进展,显示出它作为一个具有新世纪时代界碑而展开探索的研究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报告[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1)04-0001-06引言肇始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走过了十年历程。

211237681_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从“生态的文学观”到“生态的艺术观”

211237681_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从“生态的文学观”到“生态的艺术观”

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QILUREALMOFARTS(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Arts)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3.02.018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从 生态的文学观 到 生态的艺术观杨慧芹(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山东㊀济南㊀250300)㊀㊀摘㊀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思潮,呈现出跨文化㊁跨媒介㊁跨领域的发展趋势,逐渐影响到绘画㊁音乐㊁戏剧㊁电影㊁建筑等其他艺术门类及批评,相继产生了各艺术门类的艺术批评范式㊂它们都与最早产生而且最为成熟的生态批评保持着一定联系,且又依据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了自身相对独特的批评话语㊂生态艺术批评是人类抵制生态危机的迫切需求在艺术领域的必然表现,是艺术绿色化研究与实践的新形态与新范式,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研究走向更广阔的生态视野㊂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艺术;艺术批评;生态美学中图分类号:J0-0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2236(2023)02-0114-06㊀㊀20世纪90年代,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作为一种批评思潮出现了新的动向与潜在的势头,呈现出跨文化㊁跨媒介㊁跨领域的发展趋势,呼吁更多领域的盟友加入,共同探寻与构建我们与地球之间的生态互惠关系㊂艺术也不能免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从事批判性和知识性研究的人,包括艺术家和学者都可以而且应该解决这个问题㊂[1](P93)美术(绘画㊁雕塑㊁建筑)㊁音乐㊁戏剧㊁舞蹈㊁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依据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建立起生态美术批评㊁生态音乐批评㊁生态戏剧批评㊁生态舞蹈批评㊁生态电影批评等艺术生态批评范式,与国际学界的生态批评热潮形成了呼应,支持和推动关于生态问题的广泛讨论㊂因此,艺术批评生态转向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批评如何秉持生态意识提出了自身相对独特的批评话语㊂一㊁文学生态批评的范畴㊁策略及转向工业文明发展后,人类无视自然的承受能力,改造㊁利用与索取自然的力度空前加大,导致全球生态失调㊁资源严重消耗㊁食物供应紧张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生态学突破生物学单一学科的研究途径,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延伸点,由此及彼,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呈现出从自然学科向社会学科乃至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 Eco- (生态的)这一前缀也与其它词组合生成颇多新兴学术研究领域㊂学术界普遍认为,亨利㊃大卫㊃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 1862)的‘瓦尔登湖“(Walden,1854)的出版,成为美国生态文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㊂‘瓦尔登湖“一直在文学界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保运动的迅速兴起,人们才意识到梭罗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学作品的绿色价值,并将之放在生态批评的理论框架中,用文学的方式思考并探索了人与自然的恰当关系,倡导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掀起了研究梭罗自㊃411㊃收稿日期:2022-06-20作者简介:杨慧芹,女,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理论和批评㊂项目来源: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化研究 (L2021Z07080140)的阶段性成果㊂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杨慧芹㊀然思想的热潮, 绿色梭罗 的形象逐渐复活㊂1972年,生态批评理论的奠基者㊁美国学者约瑟夫㊃米克(JosephMeeker)出版的‘幸存的喜剧 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被誉为生态批评的开山之作,书中首次提出了与 生态批评 对等的 文学生态学 (LiteraryEcology)概念,意指 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 [2](P3)㊂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㊃鲁克特首次将前缀 Eco- (生态的)与 criticism (批评)两部分,合并生成一个新术语 Ecocritism (生态批评),强调通过文学作品让人类来与自然产生关系,用文学作品描绘㊁呈现与想象自然,从而表达人对于自然的感情与态度㊂由于 生态文学 不是一种单纯描写自然的新型写作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术界曾试图使用颇多具有特定内涵的术语来概括与界定它,比如,环境文学㊁生态文学㊁自然写作㊁环保文学㊁绿色文学等㊂随着生态批评学者关于生态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表达日趋清晰,并逐渐认识到 环境 (Enviro-),带有人文中心主义色彩,暗示人类被不属于我们环境环绕,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并开始使用 生态文学 这个术语㊂王诺先生在其撰写的‘欧美生态批评“中就明确指出: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㊂ [3](P97)1989年在美国召开的西部文学学会会议上,彻丽尔㊃格罗特费尔蒂(CheryllGlotfelty)呼吁将生态批评运用到 自然书写研究 中,正式确立了第一波生态批评对自然书写㊁浪漫主义自然诗歌及荒野叙事等文学作品的批评与探讨㊂生态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著名的生态批评学者劳伦斯㊃布伊尔(LawrenceBuell)则提出用 波 (Wave)[4](P20)来描述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走势,凸显生态批评有序而清晰的进化,也恰好呈现出生态批评这一新兴批评领域的多元化特征㊂第一波生态批评 走向荒野 (1970年至今),关注英美文学研究领域,论题主要涉及自然写作㊁荒野与自然的特殊亲和性,主要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策略㊂第二波生态批评 荒野回家 (1995年至今),开始关注其他文学体裁与艺术形式,比如,戏剧㊁电影㊁绘画㊁音乐等,关注环境正义和城市生态等问题,呈现出多元绿色文化研究的趋向㊂可见,布伊尔倡导文学与环境研究必须发展出一种 社会生态批评 ,重新发现那些被忽视的文本,让城市和退化的景观与自然景观一样重视㊂在布伊尔论断的基础上,著名的美国生态批评学者斯科特㊃斯洛维克(ScottSlovic)在‘生态批评第三次浪潮:北美对当前学科发展阶段的思考“(TheThirdWaveofEcocriticism:NorthAmericanRe⁃flectionsontheCurrentPhaseoftheDiscipline,2010)中宣称,第三波生态批评(2000年至今)力求从不同角度拓宽生态批评的疆界,将文学研究放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框架中,研究全球范围内对场所㊁多种族性㊁新生物区域主义做出反应的生态文学,想象人类作为全球生物圈中的一部分所获得的地方感与全球感㊂2012年,在美国西部文学学会年会为庆祝 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 (ASLE)成立20周年的圆桌讨论会上,斯洛维克认为,肯定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物质的施事能力有利于颠覆西方思想中人类优越于自然的传统理念,可能也代表了生态批评的另一阶段㊂时隔三年后,斯洛维克欣喜地发现,他所呼吁的新物质主义和物质性成为关注焦点,此时,物质生态批评作为生态批评的第四波浪潮(2008年至今)的趋势已非常明朗㊂随着四波浪潮齐头并进式的发展,前一波的研究内容并非随着后一波研究内容的兴起而消失,正所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后浪推动着前浪共同奔涌,生态批评在其演进过程中涌现出众多流派,彼此之间又相互勾连与推动,汇聚成强劲的学术生命力㊂为此,斯洛维克还给出了一个非常宽泛的生态批评定义: 生态批评要么指运用任何学术观点研究自然书写,要么考察任何文学文本,抑或乍一看来似乎与非人类世界无关的文本中的生态内涵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㊂[5](P74)可见,斯洛维克关于生态批评的界定不受文本类型的局限,涵盖文学作品㊁艺术作品㊁流行文化㊁城市规划㊁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㊂同时,这一文学研究㊃511㊃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范式以文学与自然关系为终极旨归,也不受批评方法与阐释策略的限制,为生态批评跨领域对话提供了宽裕的学术空间㊂二、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1983年,生态艺术的倡导者㊁德国艺术家瓦西里㊃勒班陀(WassiliLepanto)在‘面向人类的艺术 抑或生态艺术:宣言“(Kunstf㊆uürdenMenschenoder:FüreinekologischeKunst.EinManifest)中,阐明了其对于生态艺术使命的理解,要求艺术家们重新思考人性价值,将生态目标与审美预定方针结合起来,[6](P114-120)并对艺术提出了七点具体要求,以强调生态艺术除了受到生态学㊁生态伦理学等学科的深刻影响之外,还与生态审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㊂美国学者约瑟夫㊃米克(JosephMeeker)在‘走向生态美学“(TowardEcologicalAesthetics,1972)一文中首次提出 生态美学 (EcologicalAesthetics),他认为,20世纪中期,统治西方学界的分析美学失去了同广大民众现实生活的关联,将面临变革和重构㊂米克试图按照新的生态学知识去重估传统审美理念,关注美学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的相似性,强调艺术与生态学的内在关联,认为生态美学是 以生态知识㊁生态规律为基础,以生态思维㊁生态意识为主导的审美反应,强化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有机的关联 [7](P114-120)㊂米克力图在理解㊁感知㊁情感层面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联,突出了人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参与者的角色:我们能够提供给生命最好的礼物就是友好地参与㊂米克的生态美学观既是对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美学观的反思与批判,也对后来的生态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动了西方环境美学的兴起与迅速勃兴㊂1986年,芬兰学者约㊃瑟帕玛(Yrjo㊃Sepanmaa)在‘环境之美:环境美学的普遍模式“(TheBeautyofEnvironment:AGeneralModelforEn⁃vironmentalAesthetics)一书中提出,环境美学是研究 环境美 的学科, 环境美学基本的出发点是将美学理解为 美的哲学 ㊂ [8](P17)1992年,美国学者阿诺德㊃伯林特(ArnoldBerleant)在其环境美学代表作‘环境美学“(TheAestheticsofEnvironment)中提出 交融美学 ,他认为环境美学的核心问题是 人类与环境的欣赏性交融 [9](P6)的环境体验㊂与上述两位环境美学家不同的是,加拿大学者艾伦㊃卡尔森(AllenCarlson)所认可的环境美学,是倡导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艺术转向艺术以外的自然㊁乡村㊁城市等人类所有感知领域㊂可以看出,西方环境美学将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视野引入到美学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显然这一问题是国际学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㊂近年来,西方环境美学加快了在我国的传播步伐,环境美学家的相关理念开始为人所熟知㊂我国学者站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频频展开与西方环境美学的交流和对话,力图为建构与环境美学具有共同使命的生态美学开辟新的思路,并推动生态美学向纵深处发展㊂在中国诞生之初,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出现的, 它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环境美或生态美 生态美学的研究,是当代生态化观念对相应的审美现象的再认识,它把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生态审美观,提高到一种理性的自觉,由此形成生态美这一特定的审美范畴 [10](P119)㊂随着生态美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程相占先生在重新思考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撰写‘生态艺术学建构的理论路径:从 美的艺术 到 生态的艺术 “重审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同源性㊂一方面,他分析并批判以古典主义哲学奠基人伊曼努尔㊃康德(ImmanuelKant,1724 1804)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所倡导的 美的艺术 理念,高估了人之精神又低估了自然的复杂性与创造的 非生态艺术 ㊂具言之,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下传统美学强调艺术脱离自然,反映人对自然的超越,是 高级的 或 精神化 人类灵魂的作品,不能与 低级的 动物性 的生物世界相提并论㊂另一方面,他支持与论证米克从生态学知识与原理出发倡导的 活的形式 ,艺术甚至还能 表达生命 感觉㊁成长㊁运动㊁情感,以及活体存在所具有的各种特征 [11](P54-65)㊂从生态审美立场出发,打破自然与艺术之间泾渭分明的对立局面的艺术形式,是生态艺术与生态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㊂㊃611㊃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杨慧芹㊀西方环境美学将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视野引入到美学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一问题是国际学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㊂近年来,西方环境美学加快了在我国的传播步伐,环境美学家的相关理念开始为人所熟知㊂我国学者站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频频展开与西方环境美学的交流和对话,力图为建构与环境美学具有共同使命的生态美学开辟新的思路,并推动生态美学向纵深处发展㊂三、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如果说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是当代生态整体主义与文学研究携手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有力回击,那么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对此也做出了综合回应,艺术家开始关注具有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责任的艺术作品,关注艺术作品与自然世界的互动关联㊂1969年,纽约约翰㊃吉布森画廊(JohnGibsonGallery)以 生态艺术 (EcologicArt)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展览活动,艺术策展人是美国早期生态艺术家㊁艺术批评家露西㊃利帕德(LucyR.Lippard)㊂本次展览汇聚的艺术家大部分是大地艺术家,作品均以草图㊁照片蒙太奇㊁文本以及模型的方式展出㊂事实上,早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中艺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已初露端倪,我们的祖先画在洞穴内壁上的雨点㊁闪电㊁动物㊁植物图案就是最好佐证㊂另外,在生态艺术早期形态中(再现性的风景画作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艺术家们在现场写生时,他们与周边环境和天气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与自然近距离的体验和感受会浸润在他们的画布上,所以约翰㊃康斯特布尔(JohnConstable,1776 1837)的天空画最接近自然的天空,克劳德㊃莫奈(ClaudeMonet,1840 1926)的 伦敦系列 也体现了艺术家与环境的关系㊂莫奈曾说: 对我而言,风景并非绝对的,因其面貌分秒都在改变;但周围环境所营造的氛围给画作带来了生命,是空气和光线的变幻赋予景物以真正的主体价值㊂ [12](P78)另外,西方视觉艺术在将环境视为艺术以及推广生态理念方面也早有先例,19世纪,美国画家阿尔伯特㊃比尔施塔特(AlbertBierstadt)和托马斯㊃莫兰(ThomasMoran)就将美国西部描绘成一片迅速被人类工业所控制的广阔天地㊂如今随着气候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生态艺术领域也在迅速扩展,或者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强势的艺术思潮和表现方式,其动力来自像南希㊃霍尔特(NancyHolt)和丹㊃彼得曼(DanPeterman)使用垃圾(甚至整个垃圾填埋场)作为创作媒介的雕塑家,对城市土地和下水道进行 生物修复 的园林设计师帕特里夏㊃约翰森(PatriciaJohanson)和梅尔㊃钦(MelChin),还有对正在消失的物种和荒野印象进行捕捉的摄影师迈克尔㊃尼克尔斯(MichaelNichols)和罗伯特㊃彻姆(Robert㊃G.Ketchum)等㊂在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生态艺术(Eco-Art)在美国应运而生,它囊括了不同的艺术家㊁艺术流派以及各种新兴的艺术运动,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Art)㊁生物艺术(Bio-Art)㊁大地艺术(LandArt)㊁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㊁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等都可归属在其羽翼之下㊂然而,西方学界对于 生态艺术 并未给出明确描述与界定,而是常与 大地艺术 环境艺术 等术语交替使用㊂笔者将针对这三个术语进行如下辨析:首先,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 大地艺术 被描述为在户外大地上进行的艺术创作,因此有学者借用 大地艺术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创作的趋势来定义生态艺术,尽管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但是 大地艺术 成为公认的生态艺术早期先驱㊂其次, 环境艺术 与 生态艺术 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查看单个术语的定义来阐释, 环境的 指与周围环境或外部条件有关的特征, 生态的 指与生命有机体(如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有关的特征㊂因此, 环境艺术 创作视野与一般性艺术创作有关,其关注问题之根本可能涉及生态问题,但不限于此,它应被视为探索生态艺术的一个起点,而不是对其完整而全面的描述㊂生态艺术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生态学与艺术两个维度来界定其概念内涵㊂首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其居所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 关系 就成为生态学的一个关键词,显然也是生态艺术的一个关键词,其旨趣在于㊃711㊃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建构一个艺术与社会㊁艺术与自然以及不同学科㊁不同社群㊁不同阶层之间的良性关系与系统性思索㊂其次,我们更多地是在一个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探讨生态艺术创作,而当代艺术往往是基于对一个问题的反思与探究,或者说是对日益平庸化的日常秩序的纠正,是 整个宇宙以符合道德原则的方式持续创作与生成的纵态过程 ,这恰好与道家思想中宇宙具有创生性力量的观点不谋而合㊂因此,艺术的另一个关键词是 生成 ,那么生态艺术则是一个生成式的艺术实践㊂[13](P23-26)生态艺术从以 自然 要素作为原材料的艺术创作,到以 艺术 为媒介形成对自然要素的关注,试图在自然世界中获得艺术的智慧,展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性,由此恢复艺术的社会责任意识㊂因此,生态艺术的主要创作原则[14](P156)是:1.重新设想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环境可持续发展㊁治愈的新方法,与环境友好共存的新途径㊂2.关注非人类世界的存在和力量(如闪电㊁水㊁风甚至地震),从而创造出与自然力量协同工作的艺术㊂3.以艺术的方式修复和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㊂倡导使用自然(天然)材料创作作品㊂4.向公众宣传环境问题和生态环保动态,使欣赏者了解环境问题㊁政治问题㊁文化问题与生态问题的关联性与协同性㊂5.倡导使用自然(天然)材料创作作品㊂可见,生态艺术创作一方面涉及艺术家㊁科学家㊁社区团体和教育工作者的投入,另一方面还涉及美学㊁伦理㊁政治㊁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㊂2012年,美国学者琳达㊃温特劳布(LindaWeintraub)在‘为生命而生!可持续性星球的生态艺术追求“(ToLife!EcoArtinPursuitofaSustainablePlanet)一书中,进行了一项关于生态艺术批评多样性的调查,以便于识别生态艺术的本质,促进生态艺术类型之间的对比和对照分析㊂(如表1所示)[15](P153)表1㊀生态艺术类型、功能对比分析表艺术类型ArtGenres艺术策略ArtsTrategies生态问题EcoIssues生态方法EcoApproaches美术Paint指导性Instruct能源Energy环境保护Conservation雕塑Sculpture介入性Intervene废弃物Waste保留利用Preservation表演Performance可视性Visualize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社会生态学SocialEcology摄影Photo/Video隐喻Metaphorize科技Technology深度生态学DeepEcology生物艺术BioArt催化Activate栖息Habitat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Ecology生成艺术GenerativeArt赞美Celebrate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城市生态学UrbanEcology社会实践SocialPractice扰乱Perturb资源Resources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Ecology数字艺术DigitalArt戏剧化Dramatize混乱Chaos/Complexity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讽刺Satirize系统Systems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Ecology公共艺术PublicArt调查Investigate改革Reforms可持续性发展设计SustainableDevelopmentDesign㊃811㊃生态批评与艺术批评的转向研究/杨慧芹㊀㊀㊀温特劳布选取了与生态艺术创作紧密相关的四个方面即艺术类型㊁艺术策略㊁生态问题和生态方法作为参照点,认为这与其说是一个表格,不如更准确地将之界定为一个矩阵图,因为作为一个矩阵图,它更能显示出大量的生态艺术作品如何通过选定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艺术策略㊁艺术方法来解决一系列生态问题,例如, 雕塑艺术 并不只采用 保留利用 这一种方法来 介入性 处理 废弃物 问题㊂为了能进一步直观且充分地展示出其研究结论,温特劳布还遴选出47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艺术家作品,其中13位是20世纪生态艺术的先驱,34位是21世纪的生态艺术探索者,每一个作品都配有一个示意图,上面的线条连接着该作品涉及的所有范畴㊂以城市环境艺术先驱艾伦㊃桑菲斯特(AlanSonfist)创作的‘格林尼治村时间景观“(TheGreenwichVillageTimeLandscape,45ˑ200,1978)为例,画面中垃圾遍地的纽约市区景色全然一变,成为花草葱郁㊁林木茂盛的绿色城市,相应的示意配图是,艺术类型:生物艺术㊁生成艺术和公共艺术;艺术策略:指导性㊁介入性㊁赞美;生态问题:栖息地㊁混乱/复杂性㊁系统和改革;生态方法:恢复生态学㊁城市生态学和可持续性发展设计㊂可见,生态艺术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艺术家们独创新路,其创作直接从自然环境或自然过程中产生观念,力图恢复艺术的社会责任意识㊂同时,用艺术作品描绘㊁呈现与想象自然,从而表达人对于自然的感情与态度㊂这种表达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的生存与生活方式㊂它的发展是人类抵制生态危机的迫切需求在艺术领域的必然表现,极大地推动了艺术创作与研究走向更广阔的生态视野㊂结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领域,生态艺术从画布㊁舞台等传统艺术基座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然天地,呈现出 艺术的自然化 或是 自然的艺术化 发展趋势㊂自然因直接介入艺术而成为审美㊁内在的自然,它让人感受自然,思考自然,甚至与自然对话㊂艺术家将自然纳入审美视野,也阐发出对于人与环境㊁人与社会㊁人与世界㊁以及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等问题的关注与思索㊂生态艺术批评借鉴生态学知识㊁理念及规律,从生态的艺术观出发,主张以 生态整体主义 主导下的戏剧研究范式,取代 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 的艺术研究范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而彰显艺术自身,试图寻求与构建艺术与自然世界的联系以及物种之间的交流,反思与改变人类错误生态价值观取向,进而唤醒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㊂生态艺术批评既顺应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也为生态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㊂参考文献:[1]WendyArons.IntroductiontoSpecialSectiononPer⁃formanceandEcology[J].TheaterTopics,Vol.17,No.2.[2]朱新福.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思想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3]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4][美]劳伦斯㊃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M].刘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胡志红.西方生态戏剧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程相占.西方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及其启示[J].东岳论丛,2020,(3).[8][芬]约㊃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张宜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ArnoldBerleant.TheAestheticsofEnvironment[M].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1992.[10]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程相占.生态艺术学建构的理论路径:从 美的艺术 到 生态的艺术 [J].艺术评论,2020,(10).[12]PatriciaB.Sanders.Eco-Art:StrengthinDiversity[J].ArtJournal,Vol.51,No.2.[13]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4][15]CliveCazeaux.AestheticsasEcology,ortheQuestionoftheFormofEcoArt,inP.Barry&W.Welstead(eds.).ExtendingEcocriticism:Crisis,Col⁃laborationandChallengesintheEnvironmentalHu⁃manities[M].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2017.(责任编辑:杜㊀娟)㊃911㊃。

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声屏世界2021/12摘要:文章通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概念的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梳理,发现了跨文化传播仍然存在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偏见等问题,并发现网络时代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新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环境下,我国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社会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话语权,仍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传播方式与技术,提升人民媒介素养。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综述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阴朱翔宇跨文化传播定义跨文化传播研究起源于文化人类学。

爱德华·霍尔提出“文化即传播”的观点,并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传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给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1]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跨文化传播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人类文化的创造、变迁和分野的进程,还涉及到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差异、跨文化语用研究、文化冲突与解决途径、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变迁、传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方面。

[2]本部分将从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综述。

跨文化传播话语权问题的研究。

现阶段跨文化传播代表作中较新的为英国语言学家阿德里安·霍利迪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

陈力丹在《认识跨文化传播》一文中认为,霍利迪分析跨文化传播时采用了全球性的、批判性的视角,并指出西方话语权的挤压使得一些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边缘化或忽略,因此不能忽略社会、文化与人类互动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将文化差异视为所有问题的根源。

[3]这种观点从跨文化传播的整体立场出发,揭示了传播过程中话语权分布不均的原因,对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工作提供了方向。

10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分析报告——基于CSSCI期刊2003—2012年文献的影响力和内容分析

10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分析报告——基于CSSCI期刊2003—2012年文献的影响力和内容分析

1 0 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分析报告
基于C S S C I 期刊2 0 0 3 — 2 0 1 2 年文献的影响力和内容分析
范 徵 李 茜 张 鹏 王风华 2 0 0 0 8 3 ) ( 上海外 国语 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 学院 ,上 海

要 :本 文整理 了 中文 社会科 学 引文 索引 ( CS S CI )所 收 录的 管理 学来 源期 刊 与扩展 版期 刊 中关于
收 录 的 2 0 1 2 — 2 0 1 3年 管 理 学 全 部 来 源 期 刊 2 9种 , 及管理学 全部扩展版来源期刊 1 0种 , 共 3 9种 中
温 。 处 于 政 治 经 济 转 型 期 和 发 展 战 略 机 遇 期 的 中
国 , 已经 成 为 吸 引 外 资 和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重 要 基
科 发 展 同 步 , 目前 ,跨 文 化 管 理 的 理 论 大 多 来 自 西 方 管 理 学 界 。那 么 , 中 国 的跨 文化 管 理 研 究 现
状 如 何 ? 中 国 学 者 对 跨 文 化 管 理 的 关 注 热 点 是 什 么 ?全 面 了 解 和 分 析 上 述 问 题 , 有 助 于 我 们 更 加 清 楚 跨 文 化 管 理 中 的 不 足 和 未 来 发 展 前 景 , 利 用 国 内 学 者 的 自身 优 势 ,尽 早 建 立 适 合 中 国 国情 的 跨文 化管 理 理论 。
上 搀铟 哩科 学S h a n g h a i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i e n c e
文章 编 号 :1 0 0 5 — 9 6 7 9 ( 2 0 1 3 ) 0 6 — 0 1 0 3 — 1 0
3 5 卷 第 6 期 I 2 o 1 3 年1 2 P J 1 V o 1 . 3 5 l N o . 6 l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中外媒体中国形象的生态话语对比研究

中外媒体中国形象的生态话语对比研究

中外媒体中国形象的生态话语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外媒体中国形象的生态话语对比研究》这篇文章旨在通过对比中外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呈现,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媒体话语的生态特征。

本文首先对“中国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媒体话语中的多维度和动态性。

接着,文章概述了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包括话语生态系统的构成、话语权力的分布以及话语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生态话语分析为视角,对比研究中外媒体中国形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章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媒体样本,包括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等,通过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中外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时的话语策略和叙事模式。

文章将重点关注媒体话语中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形象呈现,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受到不同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中外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时的异同点,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国内外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

本文旨在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策略建议,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二、中国形象在中外媒体中的呈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形象在中外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描绘。

这种描绘并非单一和静态的,而是多元化、复杂且动态变化的。

中外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既受到各自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变化的不同认知和期待。

在中国媒体中,中国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积极、正面和进步的。

从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到文化传承,中国媒体倾向于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这种形象塑造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内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国际贡献。

相比之下,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形象描绘则更为复杂和多元。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逐渐增多,涉及领域也更加广泛。

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城市形象的传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文化差异等。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城市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投资者和人才,从而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地位。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城市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将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市场中,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跨文化传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研究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繁荣。

中国城市形象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还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底蕴。

浅析我国广告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广告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广告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作者:王紫邱敏来源:《商情》2019年第30期【摘要】广告学和广告学研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本文将从广告学研究的角色,广告学研究关心的问题,与西方广告学研究的对比几个层面来解读我国的广告学研究现状,并且提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关键词】广告学广告学研究研究范畴未来趋势一、广告学研究关心的问题1.学术问题首先,广告学研究所关心的是最基础的学术问题,这里面包括“学”与“术”两个层面。

其中的“学”主要包括文史研究、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等等,是整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而其中的“术”则主要包括行业操作模式研究、广告活动参与主体研究、传播媒介及传播效果研究、业界变化趋势研究等等,这一部分具有应用价值。

然而,我国当前的广告学研究具有严重的学理性缺失的问题存在,普遍存在着“有术无学”的问题。

这也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广告学研究中所存在的浮躁、功利心理,广告学学理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学界及业界还是更热衷于研究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提升广告学理研究地位是一项困难且长久的任务。

2.产业问题其次,在宏观层面,广告学研究关心整个广告产业面临的问题:比如随着时代的变化,广告产业的发展、转型与升级,中国特色广告产业模式探索,以及广告产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弄虚作假、恶性竞争等等不良问现象,这些都在广告学研究的范畴之内。

3.教育问题再次,广告学研究还关心着广告学的教育问题,这里的教育主要是全国高校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范围涵盖教学教材、师资力量、学科设计、实践活动等等。

4.政策问题最后,广告学研究还关心着相关的政策法律问题,参与到行业法律标准的制定与研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等,约束、监控着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对比西方广告学研究而我国的广告事业以及广告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并且中国当代广告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欧美地区截然不同,中文广告学科建设与广告研究也是大相径庭,但依然可以在西方广告学研究中找到一些灵感和启发,从而更好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学研究体系。

跨文化的例子 关于表面和深层

跨文化的例子 关于表面和深层

跨文化的例子关于表面和深层前不久,笔者在路过街边一间门面不大的手机维修店时,发现店里柜台上贴着几个极其显眼的红字:本店概不接待穿戴DG的用户。

这时候,笔者突然发现,这场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在微博上退去战火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仍未息鼓。

与此同时,也宣告着DG这场跨文化传播失败得彻底。

跨文化传播学中认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进行相互碰撞时,首先是要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会有对话的机会。

然后就是为了提高传播效率,两种文化抱着相互包容的心态进行理解。

而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做好的DG,这场以谋利为根本目的的传播当然也不会成功。

十年前DG进驻中国,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当然中国也没有令他失望,成为DG最大的海外市场。

但是不可否认的,这场跨文化的交流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也就没有后来的相互尊重。

DG方面在一开始就将这场始于利益的传播当成一场居高临下的俯视。

也因为这种轻视,DG进驻中国十年,却闹出了不少丑闻:2016年2017年都分别曝出“以次充好”的丑闻,在2018年9月更是因非法零售被罚款。

除了经济上的丑闻,广告这种最直接的营销方法一开始也出现过恶意抹黑中国的事件,到了这一次的辱华事件,则是彻底地激怒了中国人。

而中国虽然尊重DG,但是这并不是处于平等立场的对视。

带着精致奢华气息从意大利而来的DG,不怎么费力地就俘获了中国人。

这一点我们当然有其要负的责任,本身文化支撑不到位、追逐外国文化虽然不至于到崇洋媚外的地步,但是最起码追逐是有的。

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DG的傲慢。

这种逐渐滋长的傲慢,让DG对中国连最表面的尊重都无法做到,让他们不断地阳奉阴违,也让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礼与傲慢,与中国走到如今不可挽回的地步。

没了尊重,理解当然也无从谈起。

理解不了筷子对于中国的意义与价值,于是毫无敬意肆意嘲笑;理解不了中国人集体主义的爱国情怀,所以丝毫感受不到事情的严重性;理解不了中国人的文化,所以中国在他们的印象里仍然代表落后与无知,代表着触手可得的金钱。

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视角,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评述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然后分析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成果,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态翻译学是在生态学视角下对翻译活动进行的研究,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生。

该理论框架融合了生态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者们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观点和方法。

同时,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涉及文学、语言学、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

然而,当前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翻译实践中;另一方面,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因此,未来生态翻译学研究需要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加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更加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视角,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融合。

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翻译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语言转换的规律和实践,而生态翻译学则致力于探索翻译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翻译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原文、译者、译文、读者以及翻译环境等多个要素。

35087961

35087961

( )跨 文化 广 告传播 的特殊 性 二
身的文化背景 。 同国家和地 区间有着不同 的文化传统, 不 塑 体系 内发生 。 因此 , 影响跨文化广告传播 的最关键因素就是
收稿 日期 :2 1 .73 0 00 —0
作者简介 :王琛璐 (97 ) ,陕西师范大 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文 艺与文化传播 专业研 究生,主要 从事文 艺与文 化传播 学研 究。 18 一 ,女
16 0
今 传媒
2 1年 第 9 00 期
文化 传播 学研 究
过敏” 两个概念 。广告创制者身上 体现出的“ 文化麻痹症” , 特指在广告创制中对未来的跨文化传播缺少文化敏感性 , 既
文化因素 。
3跨文化广告传播 效果模式 的特殊性 .
对 比广告传播效果模 式, 可以知道跨 文化广告传播与之 意识不 到产品表 征的文化特 点和广告 符号所将 要代 表 的社
播交流 ; 的学者倾 向于研究两个文化域之间广告交流 的过 地的情 况,有优越 的文化背景,能够较好地把握 和执行跨文 有 化广告效果 。 程。
分析 国内近十年来关 于跨文化广告传播 的定义 , 较具代 最 后跨文化 广告最大 的特殊性在于跨文化广告 的内容 跨 表性的是贺雪飞提出的观点 , 他认为跨 文化广告传播是在不 是 特殊 的。 文化广告输出国由于经 济上的强大,其文化样
生活方式 、 价值观;甚 至政治制度都处于优势地位。而 念 同国家或地区、不同 民族 、 不同社会 或同一文化 内部各亚文 式 、 这一切优势 以符号的形式融入进广告传播 中, 给输入国的观 化之间所进行的广告信息 的传播与交流 活动 。…
陈祁岩从实用角度定义认为, 文化广告传播是 以商品 众带来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冲击 ,同时 ,也是文化上的融合 。 跨 广告本身就是文化 , 当充满西方文化的广告频繁地展现在输 文化为依托,通过人类共通的文化交流方式达成跨地域、跨 广告 中所含的西方价值观、消费理念等就 文化 的相互了解 、相互交流 ,更好 地实现人 的需求 的满足 , 入 国受众面前时 , 会慢慢融入受众的个体文化 ,进而影 响输入 国的社会文化。 同时也是 由人类对 于物质与精神需求 的多样统一 的心 理背 2跨文化 广告传播模式 的特殊性 . 景所决定的 。l 2 】 与一般广告传播模式相 比较 , 跨文化广告传播模 式的特 殊性在于 : 的传播过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文化 体系, 间 它 期 广告在一定程度 上深受文化的影 响, 每一个广告都有 自 发生 了文化的互动; 而一般广告的传播过程则在同一个文化

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

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

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1984年—2013年)作者:张娟娟王祖友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8期摘要:以“中国知网”和互联网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使用文献检索、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84年到2013年的三十年中的生态文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统计。

各林业部门主办了林业报刊副刊,科学界主办了《大自然》、《绿叶》、《绿色大世界》、《自然与人》等众多生态文学杂志;国内公开发表的生态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献共有3 372篇;成果书籍129部;著名的大型国内外会议数十次等;整体上讲,我国的生态文学已取得了许多成绩。

但是,我国的生态文学研究仍未系统化、全面化,有待向生态美学和生态人文主义方向拓展。

关键词:生态文学;历史与现状;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67-03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态文学植根于中国土壤开始,至今已有三十余年。

虽与西方生态文学研究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相比,中国生态文学研究起步晚、成果少,但是在众多热爱文学研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也取得了累累成绩。

一、历史与现状1949年初,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1854年,梭罗)的出版标志着生态思想传入中国。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露易丝·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发表长篇文学性很强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1962年)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震撼了并一直震撼着一些中国作家的心[1]。

8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思想被译介引入,为刚刚兴起的我国生态文学提供了另一重要的思想资源。

21世纪初,欧美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的成就被系统介绍进来,为我国生态文学走向深入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生态文学研究在中国兴起之初,众多学者对其含义进行了研究,如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王诺先生在《欧美生态文学论丛》(2003年)中说:“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导师姓名个人简介专业招生方向李震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兼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从事诗学研究、文艺批评与文化传播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论著及文化随笔达200余万字,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如下:(一)专著1、《重塑西部之魂》,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母语诗学纲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3、《中国当代西部诗潮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二)主持科研项目1、2005年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部文艺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2002年完成国家文化部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战略研究3、1997年完成陕西省政府课题: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心理障碍研究(三)论文在海内外发表文学批评和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要代表作有:1、《神话写作与反神话写作》《诗探索》(北京)1994年2期,转载《非非》杂志(香港)1994年1期。

入选《最新先锋诗论选》、《九十年代文学评论选》等多种选本。

2、《语言的神话——诗符号论》(上):《创世纪》(台湾)1994年冬季号,入选《创世纪40年评论选》等多种选本。

3、《语言的神话——诗符号论》(下)《当代文学评论》(台湾)1994年1期。

4、《文化夹缝中生长的诗歌》《一行》(纽约)1994年2期,转载〈诗探索〉(北大)1994年3期5、《论纵向语言诗学》《人文杂志》(西安)2001年3期。

6、《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博士)文艺与文化传播学(硕士)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影视批评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安)2005年3期。

获首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7、《20世纪汉语文学话语生态分析初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安)2006年2期。

转载上海《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3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4期。

中国微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西藏纪录片《太阳照耀》为例

中国微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西藏纪录片《太阳照耀》为例

剧影月报影视窗摘要:在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的背景之下,纪录片作为客观记录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与外界沟通的软文化桥梁,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章从影像意义生成入手,以微纪录片《太阳照耀》为例,分析微纪录片在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以微纪录片的去符号的原创真实性与人人参与的媒体广泛性为视角,探究微记录现实影像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微纪录片;《太阳照耀》;跨文化传播;真实性时至今日,从PGC(Professional Generate Content)到UGC (User Generate Content)影像视频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简单的文字图片表达不断演变为影像表达,这一变化既符合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主导的发展,更适合人们碎片化阅读观看的方式。

短视频逐渐走入观众的视线,凭借良好的发展空间迅速风靡各个年龄层。

微纪录片更是以记录社会生活的点滴片段,纪录时代生活和周边故事为契机,以点看面的真实感蓬勃发展起来。

经过近两三年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微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一样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真实、承载着文化。

微电影以简短的影像时间,记录着生活的模样,反映着最真实的现实,甚至可以再现历史的某一个片段和人物经历。

微纪录片切实的完成了文化传播效果。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它身上具备了文化传播的三大类型要素:第一,是以媒介为中心(media-centric)。

第二,是以受众为中心(audience-centric)。

第三,以社会为中心(socio-centric)。

这也是从传播关系上最为关键的三方面。

详细而言,微纪录片以影像的流动性和及时性为基石,借助短视频时代迅速传播和便于制作和观看的媒介特点;秉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纪录者;以展现社会和人类文化真实为出发点,关注社会发展。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忽略微纪录片承担的文化传播使命,更需要从专业的学术角度运用影像学和传播学的内容对微电影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微纪录片《太阳照耀》为分析对象,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

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

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

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

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

”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

“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

”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

中国跨文化广告研究十年生态

中国跨文化广告研究十年生态

效果 、传播各 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单一 但有 的学者还是为此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如李贞芳、李燕
等 (0 5 20 )对跨文化广告心理学 与消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 国 内近 十 年 跨 文化 广 告 研 究 按 其 发展 线 路 大体 可 分 为 三个 文献 综 述 ,并 提 出 了 它们 的后 现 代发 展 趋 势 。如 万 晶 (0 6 20 )采 阶段 .即 1 9 7年~2 0 年为初步阶段 .发表论文总数 为 1 : 用个案分析 的方法 分析了宝洁在 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 .进一步 9 02 4篇

跨文化广告的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范 围及模式
本 文 所提 到 的论 文研 究类 型 主 要 指定 性 和定 量 研 究 。本 文检 有的 学者 侧 重 于 两个 文 化 群体 之间 的互 动和 交 流 ,有 的考 虑 较 多 索 的 6 篇 文 章 中 均 以定 性 分析 为主 。尽 管 定性 分 析 是一 种 重 要 1 的是 信息 在 两 个 文化 域 的 传播 过 程 或 效 果 着 眼于 从 实 用 角 度研 而 根 本 的 分 析 研 究 过 程 . 但 收 录 的 所 有 文 章 都 在 定 性 的 描 述 语 究文化差异 :而有的研究者更重视企 业在传播 中的主体作用。 料 .分析没有实现量化 .这种量化水平低的状况急待 改善。尽管 关于 跨 文 化 广告 的传 播 范 围 的 界定 .贺 雪飞 (0 7 2 0 )指 出 , 有些学者采用了数据来分析说 明问题 .但 因数据来源 引自第三 跨 文化 广 告传 播 .是 在 不 同文 化 疆域 间的 广 告传 播 一般 可 以分 方 严格 来 说 与 独 立意 义 上 的 量化 分 析 还 有很 大 差 距 。如 贺雪 飞 为两 类 :一 是 国 内领 域 的跨 文 化 广告 传 播 .即在 一 国范 围 内的跨 (0 5 20 )引 用 《 告 时 代》 的 数据 说 明 了 19 年 ~ 19 年 世 界 广 6 9 7 9 种族 .跨 民族 及不 同亚 文 化之 间进 行 的广 告 传 播活 动 二是 国际 排名前十位的广告 集团经营情况 。黄 佶 (0 6 2 0 )采用互联网信息 领域 的跨 文化 广 告 传播 是 广 告信 息 从 一 国 向 另一 国 的 流动 :关 中心 的调 查 报 告 和其 他 投 票 调查 上 的 数据 .分 析 了跨 文 化 广告 的 于此类界定 .聂艳梅 (O 1 2O )认为亚文化群体之 间的跨文化传播 创 意 。 尤 为重 要 。刘 兰 珍 、饶 德 江 (0 6 2 0 )则 提 出 .国 家 内部 的跨 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了跨国公司跨国营销的广告策略。 4.对论文研究内容的分析 本文从学科和论文数量两个因素出发.将研究内容大致划分
997年~2007年我国跨文化广告研究的三个阶段
997
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61篇文章中.没有一篇发表在1
为语言学.经济和社会三大领域。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同时涉及到 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本文在统计时也是同时加以标示。在收 录的61篇论文中,从语言学方面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论文占总检索 数的25%.从经济方面研究的文章占1 6%:而主要的还是从社会 方面对跨文化广告的研究.刊载比例为59%。 在语言学领域.跨文化广告方面的研究体现在翻译、语用学. 对比语言学、词汇、修辞和句法学等各个方面。从统计来看.跨 文化广告研究大都从实用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翻译和语用学方
参考文献:
【1]陈汉林:广告的跨文化管理[J】.湖北大学学报,2005,4 [2]崔德群:广告传播语境的文化探讨[J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5
[5]党芳莉唐
禾: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上
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贺雪飞:论跨文化广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新闻界,
巾国跨文化广告研夯十年生 太 J匕I
_刘春雷深圳l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回顾和反思了我国跨文 化广告研究近十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跨文化广告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 探讨了该课题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综述传播跨文化广告 一,跨文化广告的定义、范围及模式 关于跨文化广告.众说纷纭.目前并无大家认可的一致概念。 有的学者侧重于两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的考虑较多 的是信息在两个文化域的传播过程或效果,着眼于从实用角度研 究文化差异:而有的研究者更重视企业在传播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跨文化广告的传播范围的界定,贺雪飞(2007)指出. 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在不同文化疆域问的广告传播.一般可以分 为两类:一是国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即在一国范围内的跨 种族.跨民族及不同亚文化之间进行的广告传播活动:二是国际 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广告信息从一国向另一国的流动。关 于此类界定,聂艳梅(2001)认为亚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尤为重要。刘兰珍、饶德江(2006)则提出.国家内部的跨文化 传播是广告传播的第一目标。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模式的研究上.孙惠英(2004)认为跨文 化广告传播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大众传播.因此她按照大众传 播的几个要素.环节.设计了一个跨文化广告传播模式图,阐明 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过程。贺雪飞(2007)则借鉴传播学中的奥 斯古德一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 建构了广告的传播模式。他们 以更加简约的形式再现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现象.进而探讨其传播 效果.传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国内跨文化广告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十年跨文化广告研究.按其发展线路大体可分为三个 阶段.即1 997年~2002年为初步阶段.发表论文总数为1 4篇: 2003年为低潮阶段.发表论文数量为3篇;2004年~2007年为快 速发展阶段,发表论文数量对论文研究类型的分析 本文所提到的论文研究类型主要指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检 索的61篇文章中.均以定性分析为主。尽管定性分析是一种重要 而根本的分析研究过程,但收录的所有文章都在定性的描述语 料.分析没有实现量化,这种量化水平低的状况急待改善。尽管 有些学者采用了数据来分析说明问题,但因数据来源引自第三 方,严格来说与独立意义上的量化分析还有很大差距。如贺雪飞 (2005)引用《广告时代》的数据.说明了1 996年~1 997年世界 排名前十位的广告集团经营情况。黄佶(2006)采用互联网信息 中心的调查报告和其他投票调查上的数据,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 创意。 3.对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 本文谈到的论文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指思辨法.文献研究. 个案分析及其他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根据统 计,近十年问对跨文化广告研究的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总体上都 是思辨的方法,思辨演绎性的论文占总数的90%.采用个案分析 方法的论文占8%.关于文献研究的论文占2%.至于调查法及其 他实证性方法,则没有一篇论文采用。大部分文章采用思辨性的 研究方法.与它们定性分析的研究类型有关,虽然研究方法趋于 单一.但有的学者还是为此做出了努力和尝试。如李贞芳、李燕 等(2005)对跨文化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 文献综述,并提出了它们的后现代发展趋势。如万晶(2006)采 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进~步
≤j≥《商场现代化》2008年6月(-F旬Tu)总第543期
是借鉴国外的翻译理论,分析跨文化广告的翻译策略。如,檀巧 霞(2004)从尤金・奈达的信息与效果翻译理论入手.着重分析 广告语言的文化特征.并指出广告语言跨文化翻译应该注意的几 个问题,在语用学内容方面,崔德群(2005)从语境角度.分析 了跨文化广告的语言环境.党芳莉、唐禾(2006)从语用学的角 度着手,对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在经济领域内,从广告学.管理和营销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 的学者.还是比较少,共计只有16篇文章收录.占总数的16%。 由统计可知.经济领域内有8篇论文从广告学角度研究跨文化广 告的.占经济领域内有关跨文化广告研究论文的50%.5篇论文 研究跨文化广告营销.占此项研究内容的31%:从管理学角度研 究跨文化广告的.共有文章3篇。占1 9%,在广告学上.周箭(2005) 研究了广告公司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对策略.,王彦(2006)以广 东平威广告公司的实践为基础.借用喜力品牌的跨国传播案例, 对“果壳模型“的结构及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在跨文化广告营 销上,李贞芳、李燕等(2005)从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方面 谈到了跨文化广告。管理上.陈汉林《2003)从战略层面研究跨 文化广告的管理,李熙(2007)从优化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提 出了跨文化广告培训的必要性。 在社会领域,目前有许多学者用跨文化交际,传播和伦理学 来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课题,其中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研究跨文化广 告的文章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37篇.占社会领域内跨文化广告 研究论文数的65%: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的文章计有1 7篇,占此 项研究内容的30%:以伦理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文章有3篇,占 5%。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研究的论文,大都是研究两块文化域之 间的异同.并借此提出规避文化冲突的跨文化广告宣传策略或原 则。如.叶敏、王华莹(2005)从语言.宗教.审美观及民族习 俗等四方面研究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及启示,并 提出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但有的学者的分析.有 着深厚的理论根据.分析中规中矩.研究更有方向和潜势。如曾 立(2002),以文化形态学的视角.分析了中英文报刊上广告所显 示的中西文化差别.强调在国际广告宣传中应对中西文化差别引 起充分重视。从传播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论文,与前述不同,更 多的是强调传播学理论对跨文化广告研究的阐释力。如,孙惠英 (2004)借鉴大众传播模式,贺雪飞(2007)以奥斯古德一施拉 姆传播循环模式为模本.建构了跨文化的广告传播模式。战淑桦 (2006)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探讨跨文化广告传播在全球化和 本土化方面的得与失.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调整。 三、结语 跨文化广告是一个特殊的广告传播过程.它的传播特质和传 播效果都受到”跨文化”因素的制约。在跨文化广告研究方面, 十年来文献作者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从各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 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尤为迅速,通过以上的统计与综述,本文 对近十年来研究者的具体成果简要评析如下 国内跨文化广告的研究在研究类型上,近十年来收录的61篇 文章全部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水平较高,对跨 文化广告的剖析十分透彻而详致:与此相对的是.虽然有些文章 已经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但收录的文章表明我国在定量分 析的水平上亟待提高。此外.研究的具体方法上,仍是比较单一 的.思辨性的文章55篇,占总收录数的90%,其他像调查法、实 验法则还未在收录的文章中见到。可喜的是,也有一些学者尝试
2007,2
[5]贺雪飞:遭遇全球化:广告业、广告传播与广告[J].宁波大学
学报,2005.5
[6】黄佶:关于跨文化广告创意的思考[J].中国广告,2006,6 [7]李宏: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思索[Jj.新闻大学,l [8】李 现代化,2007,5 [9】李贞芳 李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研究及后现代趋势(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 0]刘兰珍饶德江:跨文化广告传播与多元语言文化现象分 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6 [1 1]刘小平 曾文雄:跨文化交际中广告文化的传递与翻译[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 [1 2]聂艳梅:广告公司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地位和对策[J]. 广告大观,2001,1 [1 5]孙惠荚: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2 [1 4】孙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误读”及其背后的国家权
5蹴,关糯用学方面的文章占21%:而对比语言学、词汇等方 面的文章默比例不大,与对比语言学方面相关的文章只有2篇。,
翻译内容方面的文章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从传统技法上研究跨文
面着手,萁_中关于翻译方面的文章占语言学领域内研究文章的
化广告的魏捧,如提倡以直译法、意译法等方法来翻译跨文化的
广告。-比安埒}.刘小平.曾文雄(200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了 广告用语∞特征,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翻译的五种技法。第二类
年、1 998年。并不是说在这两年绝对没有文章是关于跨文化广告 的,实际上,1 997年~2000年期间将跨文化广告作为专题研究的 学者非常缺乏。其中.李宏(1 999)于1999年在《新闻大学》上 发表的《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思索》,表明我国一部分学者已经 意识到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重要性,开始把跨文化广告当作一门迫 切的课题来研究。 2003年,因各种原因.跨文化序告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放 缓.这年收录的文章只有3篇.少于2002年的7篇,随着中国加 入WTO,国外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放低.越来越 多的中国的企业也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树立品牌;因而企业的跨 文化广告传播在企业的跨文化营销中的地位也具有了战略性的意 义。这无疑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并从不同角 度来研究跨文化广告,因而在第三个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也相应 地出现了一个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