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

合集下载

温热论原文1到10条

温热论原文1到10条

温热论原文1到10条
温热论原文1:温热是一种物质或环境的温度感受,通常表达为暖和或适宜的感觉。

温热论原文2:温热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每个人对温度的感受不同。

温热论原文3:温热是指人体感受到的一种温度状态,通常在舒适范围内,有利于身心健康。

温热论原文4:温热是指温度适中的状态,既不会感到寒冷,也不会感到过热。

温热论原文5:温热是一种舒适的感觉,使人感到放松和安逸。

温热论原文6:温热是一种对温度适宜的感受,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温热论原文7:温热是一种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感受,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体温平衡。

温热论原文8:温热是人体自然反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
环和代谢来维持体温。

温热论原文9:温热是一种与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感受,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温度平衡。

温热论原文10:温热是一种对室内或室外环境温度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穿衣、调节空调等方式来改变温度感受。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研究 温热论 的书籍 -回复

研究 温热论 的书籍 -回复

研究温热论的书籍-回复“温热论”是一种关于温度和热的理论,涉及整个物质世界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这个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考,然后逐渐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验证,形成了现代的温热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温热论”的问题,并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

第一步:什么是温热论?温热论是一种描述热量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理论。

它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特性,物质中的微观分子和原子运动是产生热量的根源。

这个理论指出,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热平衡。

第二步:历史上的温热论研究温热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热现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热量是某种流体或“温暖的空气”的产物,而伊壁鸠鲁则认为热量是由无数微小的颗粒所构成的。

然而,真正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的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罗伯特·博义(Robert Boyle)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确认了热量的传递是由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引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提出了更多关于温热现象的理论,如卡尔文-克劳修斯(Calvin-Clausius)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的速度分布函数等。

这些理论进一步拓宽了我们对温热论的理解。

第三步:与温热论相关的书籍以下是几本经典的与温热论相关的书籍,它们详细阐述了热能传递的原理和实践应用: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Richard L. Liboff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材,介绍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它涵盖了热动力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状态方程、热量传递、热力学循环等。

2.《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rmal Physics)- Daniel V. Schroeder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深入而且易于理解的介绍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入门指南。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是一种哲学观点,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说。

根据温热论,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两个基本原则组成的:温和热。

温热被认为是构成事物的两种基本性质。

温是被视为生命、活力、积极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它代表了思考、创造和灵性的属性。

热则代表着冷漠、消极和混乱的原则,它代表了感性、冲动和无秩序的属性。

按照该理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了这两种属性。

某些事物可能更倾向于温的属性,而另一些事物则更倾向于热的属性。

例如,智慧、美丽和道德行为被视为温的属性,而愚蠢、丑陋和邪恶被视为热的属性。

温热论进一步认为,温和热之间的冲突是存在于人类和世界之中的。

人类的理性和灵性代表了温的属性,而欲望和冲动代表了热的属性。

唯有通过意志力和道德修养,人们才能控制和平衡这两种属性,使其达到和谐和真理的境界。

温热论也可以应用到社会和政治领域。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人统治,因为哲人具有更高的智慧和道德水平,能够将温的属性应用于治理社会,实现公正和幸福。

总的来说,温热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事物本质的框架,将事物的属性分为温和热,并强调平衡和统一这两种属性的重要性。

它在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温热论》的主要贡献 -回复

《温热论》的主要贡献 -回复

《温热论》的主要贡献-回复《温热论》的主要贡献,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写一篇1500-2000字文章,一步一步回答《温热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机所著。

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对于人体内外温热因素的认识和应用。

这本经典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我们理解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温热论》的主要贡献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温热论》的背景和内容。

《温热论》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张机(150年~219年)所著,书中共分为五篇,包含了温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这本经典在当时的医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至今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热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对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

书中提到,温病主要是由于外界温热入侵人体,或者是因为内因(如七情、饮食不节等)导致的体内温热过盛。

这些温热因素对人体内脏经络和气血运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病症和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温热的程度,张机将温病分为三个阶段:脾胃属前期、营卫属中期和五脏属后期。

这种分类方式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而且,《温热论》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温病,如伤寒、中暑等,对于这些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温热论》对于温病的症状和辨证有着详细的论述。

书中列举了温病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口渴、全身不适等,以及不同阶段和类型温病的辨证方法。

这些内容帮助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病情,确定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温热论》对于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温病的不同类型和阶段,张机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如清热解毒、泄热消渴等。

他还讨论了针灸、草药和饮食疗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这些内容为中医医生提供了治疗温病的重要指导。

最后,《温热论》还对于中医的诊疗思想和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热论

温热论

温热论(清-叶桂、顾景文)《序》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叶天士《序》《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热论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温热论》

《温热论》
使邪从外解,用药既忌辛温发汗,以免助热 耗阴,又不宜过用寒凉之品,以免凉遏致邪 不外透。 • 由于表邪性质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 不同,解表的方法又不尽相同。
“到气才可清气”
• 表邪入里,气分里热已炽,治疗应以清气泄 热为主,初入气分者多用轻清透邪之品,热 毒深重者则用苦寒沉降之药,使邪热外透。
• “唐本” • 《温证论治》
王孟英
章虚谷 《叶天士温病论》
二、《温热论》简介
• 此后,注释本篇的还有凌嘉六、宋佑甫、 周学海、陈光淞、杨达夫等。
• 吴坤安的《伤寒指掌》、茅雨人的《感 证集腋》、董废翁的《西塘感证》虽非 注释本,但对本篇内容也作了阐发,可 供参考。
二、《温热论》简介
• 本教材以“华本”为据,共列37条,将 内容归类分析,按原文、提要、释评之 体例予以叙述。
温病大纲(原文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 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 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 与伤寒大异也。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 治法与伤寒有别。
“温邪”
• 对于温病的病因,历来认识不同。 • 明代以前医家多遵从《内经》的“冬伤
“逆传”
• 温病初起邪犯肺卫,病情轻浅,及时而 正确的诊治,病邪即可外解。邪不外解, 手太阴肺的病变不解传至阳明气分,称 为“顺传”;传变至心包,称为“逆 传”。
• 可见,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在于突出 “温邪”传变迅速,病情急剧转变,病 势重险。
“逆传”
• 王孟英:“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而 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 营分内陷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
“卫气营血”
• 一般说,温邪犯肺病在卫分者,病情轻浅, 传气分者,病情较重,逆传心包及病在营分 者,病情严重,深入血分者则最为深重。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2021/3/10
叶天士《温热论》
6
一、叶天士生平
• 叶桂对辨证论治有真知灼见。“药之寒温,视疾 之凉热。自刘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李东
恒论脾胃之火,必务温养,习用参、附;丹溪创
阴虚火动之论,又偏于寒凉。嗣是,宗丹溪者多 寒凉,宗东恒者多温养。近世医者茫无定识,假 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朝用一方,晚 易一剂,无有成见。盖病有见证有变证,有特证, 必灼见其初、终、转、变,
叶 天 士 《 温 热 论 》 (附篇 第十一章)
叶天士《温热论》
2021/3/10
1
温热论讲述目录
• 一、叶天士生平 • 二、《温热论》简介 • 三、温病大纲(原文1、2) • 四、邪在肺卫(原文3、4) • 五、流连气分(原文5) • 六、邪留三焦(原文6) • 七、里结阳明(原文7) • 八、论湿(原文10) • 九、邪入营血(原文11、12)
•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温证 论治》,称为“唐本”。
2021/3/10
叶天士《温热论》
12
Hale Waihona Puke 二、《温热论》简介• 后章虚谷依“唐本”将其收于《医门棒喝》中, 名《叶天士温病论》,对原文逐条进行详细的注 释,并阐发已见。
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021/3/10
叶天士《温热论》
16
温病大纲(原文1)
•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 与伤寒有别。
2021/3/10
叶天士《温热论》
17

(完整版)叶天士《温热论》

(完整版)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温热论1~10条

温热论1~10条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固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而,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于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忧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忧不卧,肤冷汗出,便为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尤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温热论精品PPT课件

温热论精品PPT课件
动血:主要指邪热的伤血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 血、衄血、便血、发斑,或血溢脉外,
领会:(1、8条)风温的首发部位、传变趋向;卫气营血证 候的治疗大法
①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和病位浅深层次: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 血”,既说明了温病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 规律,同时也提示了温病的病位浅深和病 情的轻重。在生理情况下,卫气营血代表 人体不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表现,其分布 部位、活动范围。化生过程等有浅深先后 之分,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卫气营血的传 变必然反映出温病发展过程中的病位浅深 和病情轻重。
渗湿于热下:用淡渗的药物,渗利湿邪 从小便而去,使不与热搏。
孤邪疗法:两种邪气同时作用于人体, 先祛除一种邪气,留邪势必孤矣。如透 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原文】4.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 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 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 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 不移,以此为辨。(3) 要求:背诵 解释:两阳相劫 浊邪害清 两阳相劫、浊邪害清的表现和辨证意义
②温邪在表的治法: 治法:须用“辛凉轻剂”即辛凉轻清宣透
“辛凉轻剂”不是吴鞠通的辛凉三剂的 “辛凉轻剂”,但包含了吴鞠通的银翘散 和桑菊饮。 此治法不包括所有表证 “辛凉轻剂”说明不可过用寒凉
③温邪在表夹风、夹湿的治疗大法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 流,
透风于热外:用辛散轻浮的药物,疏散 风邪达表而出,使不与热搏。
②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法及注意事项: “在卫汗之可也”,
(1)指邪在卫分,宜用“汗法”;使邪 从表而解即可,
(2)不可早投清里之剂,以免遏阻气机, 使邪不得外透。
(3)温邪在卫表,虽也用“汗法”,但 只宜用辛凉之剂;不可用治寒邪束表的辛 温之剂,以免过于发汗,伤津助热,反生 他患。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28
“与伤寒大异”
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 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 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 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如《伤寒论》中 有“卫气不和”、“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卫 强荣弱”、“血弱气尽”、 “荣气不足,血少故 也”, 并论及了各种吐血、衄血、便血病变和蓄 血证、热入血室证等,故言“同”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 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温证 论治》,称为“唐本”。
2/24/2020 1:05 PM
叶天士《温热论》
12
二、《温热论》简介
后章虚谷依“唐本”将其收于《医门棒喝》中, 名《叶天士温病论》,对原文逐条进行详细的注 释,并阐发已见。 王孟英依“华本” 将其收于《温热经纬》中,更 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不仅收入了众多医 家的注释和论述,本人亦加了精辟的按语。
2/24/2020 1:05 PM
叶天士《温热论》
20
“温邪”
叶天士总结前人关于病因的论述,明确提出 了温病的病因是“温邪”,突出了温病病因 的温热特性,包括了风热病邪、暑热病邪、 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 病邪,以及疠气、温毒病邪等。
2/24/2020 1:05 PM
叶天士《温热论》
2/24/2020 1:05 PM
叶天士《温热论》
23
“上受”
“上受”之说不能包括所有温病的发病部位。 温邪上受犯肺虽然是温病的好发部位,但主要 是指风温、秋燥等病,而春温、暑温、伏暑、 湿温等初起发病部位各有特征。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2)
1、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辛凉透解、辛温 发汗、辛寒清解)
2、温病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3、病在肺经可属(1卫或气;2卫;3气) 4、邪在心包可在(1卫;2营;3血;4营或血) 5、逆传心包—— 6、透热转气—— 7、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 与伤寒有别。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 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 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 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 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
二、叶天士著作
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著述多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存世的有《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 《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
叶天士《温热论》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叶天士《温热论》
一、叶天士生平

温热论

温热论

温热论(一)温病大纲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肺,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提要】温病政治纲要。

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遍趋势、指出温病治法与伤寒有别。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退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动血耗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提要】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其不同治法。

(二)邪在肺卫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其夹风夹湿的不同治法。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遇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提要】承上文进一步阐明温热夹风夹湿的症候特点,以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三)流连气分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胜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提要】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预后及与脱证的鉴别等。

(四)邪留三焦6、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温热,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

无论是饮食、生活还是情感,温热都贯穿其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温热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含义和影响。

一、温热的饮食文化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之一,而温热则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温热的食物能够补充身体的能量,提供给人们持久而温暖的力量。

这些食物包括温热的汤羹、热气腾腾的米饭和炖煮的肉类。

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会选择食用这些温热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二、温热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温热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会选择穿着厚实的衣物来保暖。

温暖的毛衣、厚重的外套、舒适的棉被都能给人们带来温热的感觉。

此外,人们还会选择一些温热的活动来健身,例如瑜伽、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人们感受到身体被温热包裹的舒适感。

三、温热的情感表达除了物质层面的温热,情感层面的温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关系中,人们会表达对彼此的温暖和关怀。

例如,亲人之间会互相为对方送去关怀的问候和照顾;朋友之间会给予对方温热的拥抱和鼓励;恋人之间会用温柔的言语和行为表达爱意。

这些温暖的举动和表达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感到温热。

四、温热对人们的影响温热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对人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温热能够有效减轻人们的压力,并增加幸福感。

当人们感受到温热时,身心会得到放松,从而使人们更加快乐和满足。

其次,温热还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冬天食用温热的食物和参与温热的活动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最后,温热还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温暖的关怀和表达,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团结和友爱的氛围得以建立。

综上所述,温热是一个充满美好与关怀的词汇。

它在饮食、生活和情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温热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温热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并从中获得幸福和满足。

让温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而温暖的世界。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热论.叶天士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总在一经为辨。

逆传入营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

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此句根据温热经纬增一“如”字);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徨,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

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邪留三焦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

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有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也。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谓其不可下也。

惟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抟,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

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痛,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前云舌黄或浊,当用陷胸、泻心,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

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表症必无,或存十之一二。

亦须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

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皆可。

若未现此等舌,不宜用此等药。

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矣。

卫、气、营、血看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

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论湿邪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多。

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如法应清凉,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盖恐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便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与之相抟。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

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较之杂证,有不同也。

白苔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湿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又有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募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入而为险恶之症。

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黄苔再黄苔不甚浓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养之绛舌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泽者,包络受邪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清泄之。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即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再论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血为要。

色绛而舌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

其有舌心独绛而干者,亦胃热而心营受灼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之候矣。

舌尖独绛而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

慎勿用血药,反致滋腻留邪。

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闭心包也;舌色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者,中挟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舌绛而抵齿难伸退场门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舌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舌绛而有碎点黄白者,将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此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

紫舌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潮湿,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否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

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淡红舌舌若淡红无色,或干而色不荣者,乃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

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黑苔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慎不可忽视。

如口渴烦热而燥者,平时胃燥也,不可攻之,宜甘寒益胃;若不渴肢寒而润者,乃挟阴病,宜甘温扶中。

此何以故?外露而里无也。

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症,当温之;若见短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

惟加人参、五味子,或救万一.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黑燥而中心浓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验齿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走于此处。

病深动血,结瓣于上,阳血色紫,紫如干漆;阴血色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惟症尚不逆者犹可治,否则难治矣。

此何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证见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而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而湿浊用事,多死。

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为胃火冲激;不痛者为龙火内燔。

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若切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切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切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也。

此何以故?虚则喜实也。

舌本不缩而硬,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络,即欲作痉症。

用酸物擦之即开,酸走筋,木来泄土故也。

辨斑疹凡斑疹初见,须用纸拈照看胸背两胁,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

又宜见而不宜多见。

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症所合,方可断之。

春夏之间,湿病俱发斑疹为甚,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此非虚斑,即属阴斑,或胸前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当温之。

若斑色紫而点小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

斑黑而光亮者,虽属不治,然其人气血充者,根据法治之,或有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

黑而隐隐四旁赤色者,乃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而可救者。

又有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

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之时,宜神情清爽,方为外解里和。

如斑疹出而昏者,此正不胜邪而内陷,或胃津内涸之候矣。

辨白疹再有一种白疹,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

若未至久延,气液尚在未伤,乃为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

枯白如骨者多凶,气液竭也。

论妇人温病再妇人病温与男子同,但多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

大凡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减用之,谓恐邪来害妊也。

如热极者,有用井底泥及蓝布浸冷覆盖腹上等,皆是护胎之意。

然亦须看其邪之可解而用之。

如血腻之药不灵,又当审察,不可固执,仍宜步步保护胎元,恐正损邪陷也。

至于产后,方书谓慎用苦寒,恐伤已亡之阴也。

然亦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者,稍从症用之,亦无妨也。

不过勿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怯人病邪而治。

况产后当血气沸腾之际,最多空窦,邪必乘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

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于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悉,不必多赘。

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

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以扶胃气,因冲脉隶属阳明也。

此惟虚者为合治。

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宗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

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甘药加延胡、归尾、桃仁;挟寒加肉桂心;气滞加香附、陈皮、枳壳等。

然热陷血室之症,多有谵语,如狂之象,与阳明胃热相似。

此种病机,最须辨别。

血结者身体必重,非若阳明之轻便者。

何以故耶?阴主重浊,络脉被阻,身之侧旁气痹,连及胸背,皆为阻窒。

故去邪通络,正合其病。

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痹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