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合集下载

小麦倒伏后怎么办 小麦倒伏如何收割

小麦倒伏后怎么办 小麦倒伏如何收割

小麦倒伏后怎么办小麦倒伏如何收割
小麦受风雨影响或施肥不当,每年都会出现成熟期倒伏的小麦,如果按常规方法行收获,将会造成13%左右的失粒损失。

那么如何收获倒伏的小麦呢?
一、加载扶倒器
有的收割机在出厂时已配备了扶倒器。

没有配备的则应在夏收前进行安装。

扶倒器应装在护刀器的前部,工作时可将倒伏的茎秆挑起、扶直。

作业时收割机要尽是直线行驶,避免左右扭摆,以防扶倒器碾压更多的小麦植株造成损失。

二、安装分禾器
倒伏小麦秸秆往往绞在一起,如果收割台两端不能有效地分禾,则导致部分穗头在切割后散落于地面,造成约1.2%的损失。

三、正确调整收割机
在收割倒伏小麦时,应将拨禾轮的位置向前、向下调整,使弹齿在最低位置时,尽是靠近地面,但不能接触地面,以便抓起秸秆。

拨禾轮弹齿一般有4个位置,即向前倾斜15度,垂直向下和向后倾度15度,可根据倒伏情况调整向后倾15或30度,从而使弹齿能从地面抓起作物,并送入收割台。

在收割倒伏作物时,应卸下拨禾轮压板。

如果拨禾轮及弹齿调整合适,可减少损失3.2%。

四、降低割茬高度
在小麦倒伏严重,并且又无扶倒器的情况下,可换用挠形割台,尽是降低割茬高度,并配以鱼雷式分禾器,调整好拨禾轮的位置和弹齿角度,同样也可减少损失。

五、降低前进速度
在收割中应力求操作准确,减少损失。

此外,收割倒伏小麦由于割茬低,喂入量增大,加大植株潮湿,使分离难度增大,因此,要适当增加风量,调好风向和筛子的开度,直到不裹粮为止。

小麦倒伏后有有什么方法挽救

小麦倒伏后有有什么方法挽救

小麦倒伏后有有什么方法挽救
1、在小麦倒伏后不要将其扶起或扎把,要让其自然的成长,慢慢的恢复过来,此外在成长时还可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草木灰溶液,促使其成长和灌浆,减少倒伏带来的减产损失,在倒伏后还极易引发多种病害,所以还要增加病害防治和治疗工作。

2、品系选择不妥。

在栽培时选择植株高、茎秆细弱、缺乏弹性和不耐肥水的品系,这类类型的品系在成长中后期,茎干承受不住麦穗的重量,从而引起倒伏。

所以在选择品类时尽量选择植株较矮、茎杆粗壮、富有弹性和能耐水肥的品系,可减少倒伏征象的产生。

3、播种不妥。

小麦在播种时由于播种较浅,引起植株根系扎根较浅,引起中后期就极易产生倒伏征象;其它在播种时如果播种量过大,引起田间通透性较差,极易出现倒伏征象;和播种量大宛如的,播种密度过大,也会酿成倒伏。

所以在播种时.要合理的进行,播种不宜过深或过浅,也要小心播种量和播种密度。

4、肥水管理不妥。

在施肥时基肥施用过少,而追肥量和次数较多,而且氮肥的施用量过大,会引起植株成长旺盛,分蘖过量,缺乏其他营养物质,引起成长失去平衡,产生倒伏;其它田间的排水方法不妥,在土壤湿度大
的环境下成长,小麦的根系较细弱,极易倒伏。

科学的浇水施肥,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合理的搭配氮磷钾肥,坚持土壤一定的湿润度即可,不宜过湿,阴雨天气要准时排水防涝。

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3期小麦后期倒伏是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俗话说:“麦倒一把糠”,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倒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二是在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

“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穗粒数并降低千粒重,倒伏减产约50%以上;“晚期倒伏”主要影响千粒重,倒伏减产30%~40%,灌浆后期倒伏减产10%~20%,乳熟末期以后倒伏减产约3%~5%。

小麦倒伏后,“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应加强管理,适时叶面喷施杀菌剂(粉锈宁)和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地增加千粒重,减少产量损失。

一、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1.气候。

强降雨和大风造成。

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选用不当。

茎秆过高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

3.管理措施不当。

如播种量过多,群体过大,返青期肥水过多,氮肥使用过多,麦苗旺长,田间郁闭严重,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营养物质积累少,致使根系发育差,茎秆基部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节间过长、细弱,特别是越到后期,“头重脚轻”担负不了上部的重量发生倒伏。

4.整地质量差。

耕层过浅,土壤过紧或水分过多,通气状况不良,土壤缺磷等状况下,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根少根弱,入土较浅,遇风雨或浇水后遇到大风,发生倒伏。

二、倒伏后的补救措施1.不扶不绑,顺其自然。

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向后倒伏,麦穗、穗茎和上部的旗叶及旗叶以下的1~2片叶,基本都露在表面,由于植株都有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小麦倒伏3~5天后,叶片和穗轴自然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这样不扶不绑,仍能自动直立起来,使麦穗、茎、叶在空间排列达到比较合理的分布。

研究表明,倒伏后捆绑与不绑相比是减产的。

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

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

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1. 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倒伏问题常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产量。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
小麦倒伏有什么危害?小麦倒伏有什么特点?小麦倒伏后怎么办?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倒伏是指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因受气候因素或是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造成减产的一种现象。

一、小麦倒伏的危害小麦倒伏后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体内输导组织不畅通,养分和水分的运输受阻碍,对产量影响很大,是高产的最大障碍。

由于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极易造成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大发生。

二、小麦倒伏症状1、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2、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

三、小麦倒伏补救措施1、因风雨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

2、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50~60千克,以促进生长和灌浆。

3、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如果倒伏后没有病害的发生,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严重减产。

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小麦倒伏的危害及补救措施,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洛麦28小麦品种好不好?小麦遇冻害怎么办?隆平麦518小麦品种好不好?中原98-68小麦品种。

小麦“倒春寒”的防御方法与补救措施有哪些

小麦“倒春寒”的防御方法与补救措施有哪些

小麦“倒春寒”的防御方法与补救措施有哪些1.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选择能够耐寒、抗冻、抗倒伏的品种,如早生品种、寒地适应品种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倒伏抗性,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更好地抵抗“倒春寒”的影响。

2.加强土壤管理: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状况对小麦的抗寒性和抗倒伏能力有重要影响。

需合理施肥,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在严寒期前一周,适量施用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

3.预防和减轻灾害: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轻“倒春寒”的灾害。

可采取覆膜、覆盖耕作和植株覆盖等措施,将植株保护在覆盖物内,减少低温对植株的直接影响。

4.合理调控田间湿度和温度:通过合理的田间灌溉调度,控制湿度和温度,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在天气预报寒潮期前,适当增加灌溉频次,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

同时,在低温来临前,可以进行人工供热,提高田间温度。

5.进行疏浓和支撑:及时进行疏浓,降低小麦群体密度,减轻倒伏的风险。

同时,可以进行支撑,使用支柱或绳子等支撑植株,防止倒伏发生。

6.合理施肥:适时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抗寒性。

在低温前,可以适量增施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结合肥,增加植物抗寒物质的积累,提高植物抗寒能力。

7.多角度监测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

病虫害的发生会削弱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影响植物的抗寒性。

按照病虫害的防治要求,及时进行药剂喷雾或其他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对抗小麦“倒春寒”可以通过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加强土壤管理、预防和减轻灾害、合理调控田间湿度和温度、进行疏浓和支撑、合理施肥,以及多角度监测病虫害等方法进行防御和补救。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对寒冷天气的抵抗力,减轻“倒春寒”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保障农作物的稳定生产。

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倒伏,让你的庄稼抗风多一份力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自然环
境和人为因素等原因,常常出现小麦倒伏现象,这不仅会对粮食产量
造成影响,还会浪费农民的劳动和投入。

那么,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措施呢?
一、小麦倒伏的原因
1. 生长状况:小麦的生长状况是影响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小麦生长过高或过于稀疏,都容易导致小麦倒伏。

2. 天气因素:大风、暴雨等自然天气因素是引发小麦倒伏的重要
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容易出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极
易造成小麦倒伏。

3. 病虫害:病虫害也会对小麦倒伏造成一定的影响。

某些病虫害,如赤霉病、纹枯病等,都会导致小麦倒伏。

二、小麦倒伏的防治措施
1. 技术措施: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技术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种子、肥料和化学农药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
以帮助小麦的生长状况得以控制,减少小麦倒伏的发生。

2. 防风固土:为了防止小麦倒伏,很多农民采取了防风固土的措施。

这种措施可以减轻风的冲击,使土地更为稳固,减少小麦倒伏的
可能。

3. 病虫害防治:除去小麦上的病虫害也是防止小麦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可以在平时多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麦倒伏对小麦的产量和农民的利益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及早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让我们的庄稼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多一份抗风的力量。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与管理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小麦生长缓慢,长势弱解决措施:对土壤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缺水、缺肥等问题。

及时进行浇水和追肥,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和进行田间管理。

2. 小麦出现倒伏现象解决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尽量减少空气和水分的阻挡,提高根系的抗风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选用抗倒伏品种或者种植支柱等方法减少倒伏的发生。

解决措施:及时添加追肥,增强小麦生长能力。

另外,降温和大风天气会导致小麦落穗,应该注意提前采收。

4. 小麦出现病害解决措施:合理使用农药,注意病害发生的时机和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病害防治的田间管理,尽量减少病原菌滋生的环境。

5. 小麦遭受灾害解决措施:当小麦遭受自然灾害比如旱灾、洪灾等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抢救,例如加强浇水、施肥、揭土等。

6. 小麦缺乏养分解决措施:正确选择追肥品种,要注意养分的平衡,并按时按量添加追肥。

另外,要注意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地的肥力。

7. 小麦生长过程中存在过度浇水或者缺水解决措施:合理使用灌溉技术,遵循科学浇水原则。

在遭受旱灾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营养浇灌等方式来降低干旱的影响。

而在防止过度浇水时可以找到合适灌溉时机,控制单次浇水量。

总之,小麦栽培中经常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需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确保小麦生长趋势向好,保证收成的丰收。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小麦倒伏的现象,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损失。

小麦倒伏后,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小麦倒伏的原因很多,比如自然灾害、虫害、病害等,还包括栽培管理不当、机械压损、秸秆覆盖等现象。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小麦倒伏,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才能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下面是一些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1.支撑小麦:在小麦倒伏后,如果小麦主茎没有折断,我们可以采取支撑小麦的办法,用木条、铁丝等方式支撑小麦;2.切割秸秆:一些实验表明,去掉秸秆可以减轻小麦倒伏的风险。

因为秸秆过多会增加小麦的重量,从而使小麦更容易倒伏。

如果小麦倒伏后,可以适当砍掉部分秸秆,减轻小麦受重的程度,从而有助于小麦起身;3.松土施肥:松土施肥是一种促进小麦生长的方法,对于小麦倒伏后的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用锄头或耙子松土,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小麦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小麦的吸水能力;4.浇水:浇水是帮助小麦恢复的必须措施之一。

小麦倒伏后,根部不能及时吸取水分,导致很容易发生脱水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每天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小麦的恢复;5.轻侧追:轻侧追是利用轻土坡迎峰除积水,以侧放土肥,将肥料尽可能接近倒伏的稻谷。

轻侧追可以将肥料和水追到小麦旁边,刺激小麦生长。

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帮助小麦的恢复,比如建立自然风压、利用苇帮冠顶、种植耐倒品种等。

不同的补救措施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总之,小麦倒伏后,农民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才能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同时,在平时的管理中也需要注意科学栽培,加强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的稳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如何防止小麦倒伏,小麦倒伏防治方法

如何防止小麦倒伏,小麦倒伏防治方法

如何防止小麦倒伏,小麦倒伏防治方法小麦倒伏不但对于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大,并且小麦倒伏之后不容易收割,那小麦倒伏应该怎样预防呢?下面就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麦倒伏防治方法1、选用抗倒伏的品种一般高杆品种比矮杆品种倒伏的危险大,但矮杆不是抗倒的唯一性状指标,仍要有实际表现抗倒能力,由于在同样的环境下,抗倒伏强的品种,在栽培管理上比较方便,在小麦中后期处在温度高湿度大特别经不起大风雨袭击的地方,更要注意选择抗倒伏强的品种使用。

2、对在分蘖期就出现旺长的小麦可控制肥水,进行深中耕以控制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并抑制过多的分蘖发生,减轻田间的荫蔽,拔节期对有倒伏倾向的麦田要严格控制施用氮肥。

3、施用矮壮素是群体大的麦田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矮壮素不仅可以降低植株的高度还可使叶片变宽、变短、变厚、增加结实粒数,如果喷施两次效果更好,喷药时间第一次在第一节刚开始深长,第二次在第二节刚深长时进行,过晚,下部节间长度已经固定,对防倒效果就部大了,药液浓度0.15-0.3%,亩用量50公斤~75公斤左右。

4、施用钾肥增强抗倒能力钾能促进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这些物质能使作物茎秆机械组织发达,茎秆坚韧,此外高产麦田往往施氮肥过多,磷钾不足,氮钾失调,增施钾使养分协调,还能增强抗病能力,减轻倒伏的危险,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可在拔节前后,直接撒施,也可以用水浸取液喷施,化学钾肥氯化钾等也可施用。

5、防治茎秆病害清除田间杂草,除药剂防治病害外,还应注意田间卫生以减少病害濨生,杂草使茎秆基部透光不好,造成茎秆软弱,可用化学除草剂防治。

关于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专业人士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专业人士的文章对大家了解小麦倒伏有一定的帮助。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浓度为200×10-6的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2.施用烯效唑:烯效唑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拔节期用,可以防止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的植株倒伏,并具有减少不孕小穗和提高千粒重的作用。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倒伏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

根倒伏是小麦发育不良导致扎根浅,一经风吹雨打,就会匍匐于地或土沉根歪。

茎倒伏主要表现是小麦茎基部节间(多数是基部三节)弯曲倾斜或折断后平铺于地。

1小麦倒伏的原因1.1品种选择不当。

种植品种植株高达85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缺乏弹性就容易倒伏。

1.2整地因素。

旋耕的田块由于土壤比较疏松少镇压,耕层比较浅,小麦根入土较浅根系发育不良,小麦生长后期易倒伏。

1.3播种不合理。

播种较浅,导致根系扎的浅且不发达,易发生倒伏;播种量过大,有的亩播量可达25~ 30kg,导致田间郁闭通透性差,茎壁变薄缺乏弹性,易发生倒伏;播种密度大,植株争夺养分,容易出现弱苗,也会造成倒伏。

1.4施肥不当极易引起倒伏。

底肥施用过少,且追肥不合理,或者施肥时氮、磷、钾“一炮轰”的麦田,导致生长失去平衡,任意出现倒伏;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

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kg/hm2的田块。

1.5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在土壤湿度大的环境中生长的小麦,再加上浇水不合理,阴雨天气不及时排水防涝导致小麦根系比较细弱,极易倒伏。

灌浆期小麦穗重加重,若浇水后遇到降雨和大风,小麦“头重脚轻”,茎秆难以承受麦穗重量而出现点片倒伏。

小麦在2~3月极易发生纹枯病,就会导致其基部茎秆坏死,后期遇风雨就倒伏。

2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2.1合理整地播种2.1.1选用抗倒伏、茎秆粗壮、抗病害、富有弹性耐肥的高产麦种。

2.1.2提高整地质量,大力推广深耕,加深耕层保证耕作层深度不小于25cm,尤其是秸秆还田的田地,必须与深耕和细耙配套,确实保证做到秸秆切碎深埋,土壤上虚下实,促进小麦根系早发、多发,下扎得深稳。

2.1.3提高播种技术。

通常将麦田行间距控制在23 ~25cm,采用等行距条播为宜,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0kg左右,播种深度一般以3~4cm为宜,每亩留基本苗8万~12万为宜,这样可以改善田间株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小麦抗倒能力。

小麦倒伏及应对措施

小麦倒伏及应对措施

三 、 麦 倒伏 后 的应 变措 施 小
为使倒伏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 , 应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 ) 扶 不 扎 把 , 其 自 然 一 不 顺
( ) 肥 防 早 衰 三 喷
倒伏小麦光合作用差 , 抗干热风能 力弱 , 响灌浆结 实 , 影 应采用加 强营养 的补救措施。 在小 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喷 施液肥 , d 1 , 每5 喷 次 连喷3 。喷肥 时 次
1 对 于 群 体 偏 大 或 徒 长 且 底 肥 充 、 足 的 麦 田 。返 青 后 要 严 格 控 制 氮 肥 , 适 当施用一些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 。 2 对 于 底 肥 不 足 、 地 瘠 薄 、 田 、 土 麦
小 麦 倒 伏 有 2 类 型 , 根 倒 伏 和 种 即
茎倒 伏。茎倒伏在 生产 上普遍存在 。 造
本 苗 超 过 4 万 。冬 前群 体 超 过 8 万 的 0 O
麦田有倒伏的可能 。从麦苗长势上看 ,
当基部第 l2 、 片叶 垂 度 达 到 全 叶 的 1 3 / 以 上 时 。 麦有 倒 伏 的危 险 。 小
( ) 控 水 肥 三 调
的主要制约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 一。


小麦 倒伏 的成 因
成倒 伏 的 成 因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 ) 一 播种 量 过 大
长势较弱的地块 , 要采取促控结合的方 法 。控制 返青肥 。 苗追施拔 节 、 看 孕穗
肥 , 使植株健壮成长。 促
播 量 过 大 造 成 群 体 密 度 过 大 , 茎 主
和分蘖拥挤 , 通透不 良, 植株 细弱 , 旺而
不壮。
3 对氮 肥施 用 过 量的 麦 田 , 控 、 要

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

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

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小麦倒伏是指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小麦茎秆弯曲、折断或倒伏。

这不仅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还会增加劳动力和成本。

下面介绍一些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

一、选择适宜品种1.抗倒性强的品种: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是防止小麦倒伏最基本的措施。

例如,耐倒性好的春小麦品种有杂交玉米333、河北冬大麦等。

2.矮秆型品种:矮秆型品种也是有效防止小麦倒伏的方法之一。

这类品种茎秆短而粗,承载能力强,不易折断。

例如,云南省选育出来的矮秆春小麦“云冬23”等。

二、科学施肥1.适时施肥:适时施肥可以增加茎秆硬度和承重能力,从而降低倒伏率。

一般来说,在播种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2.控制氮肥用量:过量使用氮肥会导致茎秆长势过旺,易折断,从而增加倒伏率。

因此,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三、合理密植1.适当增加行距和株距:增加行距和株距可以减少茎秆之间的竞争,使每株小麦茎秆生长更加健壮,承载能力更强。

2.调整播种时间:适当延后播种时间可以让小麦生长期与气候条件相符合,避免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生长过快而导致茎秆脆弱易折断。

四、防治病虫害1.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病虫害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茎秆变薄变弱,易折断。

因此,在生产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2.定期清理田间杂草:杂草会竞争养分和水分资源,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可以减少茎秆之间的竞争,提高小麦的承载能力。

五、支撑茎秆1.使用支撑杆:在小麦拔节期或灌浆期,可以在茎秆旁边插入一根支撑杆,使茎秆得到支撑,减少倒伏率。

2.压垄:压垄是指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在两行小麦之间形成一条垄。

这样可以增加茎秆之间的空间,减少竞争,同时也可以提高小麦的承载能力。

六、其他措施1.加强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防止小麦倒伏的重要手段。

包括定期除草、及时病虫害防治、适时施肥等。

2.科学收割:科学收割是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

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出现倒伏怎么办 - 种植技术

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出现倒伏怎么办 - 种植技术

小麦倒伏的原因小麦出现倒伏怎么办-种植技术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因受气候因素或是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造成减产的一种现象。

小麦倒伏是种植小麦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小麦倒伏是什么原因呢?小麦倒伏怎么办呢?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倒伏类型: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

倒伏原因:①气候因素。

在小麦灌浆期,由于降雨大风可使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

②栽培措施不当。

如播量过大,茎秆细弱,易发生倒伏。

在五月下旬距小麦完熟前十天左右,浇了麦黄水的高产田,土壤松软,遇风雨易发生不同程度倒伏。

另外,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也有一定差异。

补救措施:①疏通田间排水沟,将积水排除。

大雨过后要及时给小麦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再次引起小麦倒伏,影响冬小麦后期生长和正常收获。

②雨过天晴后,用竹杆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以减少霉烂,利于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粒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倒伏造成的损失。

③喷洒磷酸二氢钾,以每亩150~200g,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50~60kg,以促进生长和灌浆。

另外,农户在小麦生长后期一定要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对小麦纹枯病、白偻病、蚜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通过综合防治来减少损失。

小麦倒伏的原因由于风、雨天等恶劣天气,对小麦茎秆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茎秆承受有限,导致小麦倒伏。

而支撑整个植株的主要结构是茎秆,所以植株茎杆和倒伏有密切联系。

1、小麦基部茎节形态结构特征与抗倒伏的关系1.1茎秆粗细茎秆承受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株是否倒伏。

小麦倒伏后的处理方法

小麦倒伏后的处理方法
编辑 商蓉(shangr。ng@jsagri gov.cn)
ZHONGZHITIAND1种 植 天 地
3.株 高限 长技 术 分 枝 始 花 肥液 等。
发 黑 ,抽 出黑 色部 分 看 到小 荚 约 l
3.病 虫害 防治技 术 一 是 由
厘 米时 ,于晴 天摘 除顶 心 ;整 除 无 虫害 引起 的病 害 :主要 是蚜 虫(黑
2.肥 水管 理技 术 基 肥每 亩 施 50公斤磷 肥及 45%三元 复 合肥 25公 斤,如 前 茬为 瓜 、茄 果 类 则无 须施 基 肥 。蚕 豆 芽 苗 移 栽 后 ,及 时 滴 灌 2~ 3次 缓 苗 水 ;现 蕾 开 花 后 开 始滴 灌 施肥 ,每 亩 追 施尿 素 5 公斤 ;立春 后每 隔 7~ 10天滴 灌 1次 ,小 水勤 灌 ,保 持 湿润 ,结 荚 期 还 需 结 合 防 病 喷 施 0.5%~ 1.0% 氮 肥 及 其 他 微 量 元 素 如硼 、锌 、钾
头 枝 、空 枝 及 多 余 枝 ,每株 保 持 有 蚜 、绿蚜 虫 )、灰 飞虱 等 引起 的病毒
效分 枝数 l0~ 15个 ,喷 施具 有 微 病 ;二 是 由设施 低温 高湿 、高 温高
控作 用的 杀菌剂 等 。
湿 环 境 引起 的病 害 :根 、茎 腐 病 ,
二 、配 套技 术
L】。关 棚顺 序 :背 阳面 门一朝 阳面
(226541)吴春 芳
门一背『5f]面裙膜通风 口一朝 阳面通
风 [_】。开棚时 间 :8 :30~ 9 :30; l5月雨天 只开 棚 门通 风 。关 棚 时 间 : l5 :30。棚 膜 管理 时 间 :1 1月 中 旬歪翌 年 3月 中旬 ,4个 月左 右 。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原理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原理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原理引言:倒伏是指作物茎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力或内因的影响,导致植株发生弯曲、倾倒或折断。

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成为农业科研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原理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一、抗倒伏小麦的定义和重要性抗倒伏小麦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外力引起的倒伏现象,保持较好的植株姿态,从而保证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

由于小麦倒伏会导致秧苗死亡、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培育抗倒伏小麦品种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倒伏小麦的形态特征抗倒伏小麦具有以下形态特征:1. 矮壮型:抗倒伏小麦植株较矮,茎秆较短而粗壮,能够承受外力的冲击。

2. 短节型:抗倒伏小麦茎秆的节间长度较短,减少了秧苗的折断风险。

3. 大茎基型:抗倒伏小麦茎基部较粗,增加了茎秆的稳定性。

三、抗倒伏小麦的遗传基础抗倒伏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遗传基础较为复杂。

研究表明,抗倒伏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基因的调控:1. Rht基因:Rht基因是一个半矮壮基因,能够抑制植株的伸长生长,使小麦植株更加矮壮,减少倒伏的风险。

2. Ppd基因:Ppd基因能够调控小麦的生物钟,使小麦在光周期的刺激下,更加有规律地生长,增加茎秆的稳定性。

3. Snrk2基因:Snrk2基因编码一个蛋白激酶,能够参与植物的生长调控过程,调节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四、抗倒伏小麦的育种策略为了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科研人员采用了以下育种策略:1. 利用自交系选择:通过连续自交杂交,筛选出自交系中抗倒伏性强的个体,逐代选择,最终形成抗倒伏小麦品种。

2. 利用群体选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小麦群体的抗倒伏性,选取抗倒伏性强的群体进行杂交,逐步提高抗倒伏性。

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析和筛选与抗倒伏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抗倒伏性状的小麦品种。

五、抗倒伏小麦的栽培管理除了育种策略外,科学的栽培管理也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的重要环节。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是小麦生长中的常见问题,它可能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小麦倒伏补救措施:
1. 及时支撑:在小麦倒伏后,应该尽快将倒伏的小麦支撑起来,用竹竿、木棍等支架固定,使其重新站立。

2. 拉枝抬穗:将倒伏的小麦拉起来,使其重新竖立,然后用竹竿、木棍等将小麦枝抬起来,使小麦穗离地面较远,避免接触地面上的湿气,减少发霉的风险。

3. 调整施肥:在小麦倒伏后,应根据倒伏的情况,适当调整施肥策略,增加氮肥的投入,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恢复。

4. 防治病虫害:在小麦倒伏后,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清除病虫害,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的侵害。

5. 加强灌溉管理:在小麦倒伏后,需要加强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恢复。

总之,对于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确保小麦能够及时恢复生长,达到预期产量和品质。

- 1 -。

小麦抗倒伏的最佳方法

小麦抗倒伏的最佳方法

小麦抗倒伏的最佳方法
需要选用抗倒伏的品种,最好是综合性状好的抗倒伏品种种植。

在播种之前用矮菌素拌种,晾干以后再播种就可以了。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一些综合防治的措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逆的能力。

要控制其旺长,缩短小麦基部的结节,这样可以使茎秆变粗,减少小麦的倒伏。

一、小麦如何抗倒伏
1、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抗倒伏的优良品种,最好是一些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

2、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的处理,要用矮菌素进行均匀的拌种,然后进行晾干,晾干以后才能播种。

3、要采取措施预防蚜虫病、白粉病等的出现,如果出现症状了,要及时的治疗,可以喷洒农药,防治结合,增加小麦的抗倒伏和抗病的能力。

4、要控制小麦旺长。

如有必要,可以在小麦拔节期之前喷洒一些控旺剂,这对其基部的结节有缩短的作用。

可以定向对基部1-3个节间进行控制。

这可以使其茎杆粗壮,增加抗倒伏的能力。

二、家庭小麦如何保存
家庭小麦的储存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选用无氧的方法,将小麦晒干以后放在塑料袋里,扎紧袋口,然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一般在农村都是用这种方法储存,只要能够保证小麦不受潮,是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的。

除了无氧保存方法,还有草木灰吸湿保存法、花椒防虫保存法,海带防虫保存法等其它的方法。

小麦抗倒伏是什么意思,小麦后期倒伏如何补救

小麦抗倒伏是什么意思,小麦后期倒伏如何补救

小麦抗倒伏是什么意思,小麦后期倒伏如何补救回答小麦抗倒伏就是直立生长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在遇到风、雨、涝等容易造成倒伏现象的恶劣环境时能够正常的直立生长。

小麦倒伏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倒伏越早就会导致减产的情况越严重,孕穗期倒伏能减产35-45%,乳熟期倒伏可减产15-20%,灌浆后倒伏可减产7-14%。

小麦在播种时如果种植深度太浅,就会使根系扎不深,出现不发达的情况。

一、小麦抗倒伏是什么意思1、小麦抗倒伏就是指直立生长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风、雨、涝等会造成倒伏现象的恶劣环境时还可以保持正常的直立生长。

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特性,比如植株矮化、粗壮、基部节间短,根系发达等都是抗倒伏作物具有的性状,作物抗倒伏的性状也能通过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获得。

2、小麦倒伏对产量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倒伏越早减产的情况就会越严重,孕穗期倒伏可减产35-45%左右,乳熟期倒伏可减产15-20%左右,灌浆后倒伏可减产7-14%左右。

小麦倒伏后减产的原因是由于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变差,影响植株光合作用进行,阻碍有机养分制造、积累和运转,导致籽粒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而成为秕粒。

倒伏严重时,比如在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生倒伏,会导致茎叶腐烂,造成失收。

3、小麦在播种时,如果种植深度过浅,就会导致根系扎不深,并且也会出现不发达的情况,等到小麦生长到后期时就会特别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在播期时,如果播种量过大,就会导致田间分蘖过多,通气不顺畅。

加上小麦生长后期连阴雨天气比较多,就会特别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二、小麦后期倒伏如何补救1、首先注意一定不要人工直接将其扶起来,麦子倒伏以后它的茎杆会由势力最好的居间分生组织向上长,慢慢的就会抬起头来,并且直立生长,这样两边的叶子还能正常的产生光能。

如果使用人工把它扶直,不仅会伤害到麦子的茎杆儿,也会导致小麦根部受到损伤,所以一定要让它自然恢复直立生长,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小麦倒伏的原因1. 品种抗倒性差:不同品种的小麦抗倒伏能力存在差异。

如果种植的品种本身抗倒伏能力较差,就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2. 播种密度过高: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小麦群体过大,植株间相互竞争光照、水分和养分,使植株生长细弱,易发生倒伏。

3. 肥水管理不当:施肥过量或不足、浇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使其抗倒伏能力下降。

4. 遭遇极端天气: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容易造成小麦倒伏。

特别是在小麦生长后期,遇到大风天气,容易造成小麦倒伏。

5. 病虫害影响:某些病虫害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导致其抗倒伏能力下降。

如纹枯病、根腐病等。

二、防止措施1. 选择抗倒性强的品种: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应优先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2. 控制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播种密度。

避免播种密度过高,以降低群体间的竞争压力。

3. 科学施肥和浇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和浇水。

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浇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4. 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防止其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5. 合理化控: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使用化控剂,调节植株生长,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6. 遭遇极端天气时的应对措施:在遭遇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应提前采取措施,如加固支架、增加排水设施等,以降低小麦倒伏的风险。

同时,在灾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损失。

7. 强化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关注小麦的生长状况。

发现有倒伏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扶正植株、培土加固等。

同时,对田间的杂草、残茬等进行清理,保持田间的整洁度,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8.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播种、智能灌溉等,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倒伏风险。

9. 加强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5月份为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水量较大。

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水偏多并伴有短时大风,造成小麦部分地块倒伏,而且加重了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的危害。

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灌浆期小麦倒伏可减产10-20%。

因此加重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

为减轻倒伏造成的损失,使倒伏小麦尽快恢复生长,现提出如下补救措施。

1 、扶麦:可在雨过天晴后立即进行,一般在倒伏后可在雨过天晴后扶麦,扶麦时用竹杆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扶麦时要一层层轻轻扶起,以使小麦直立起来为原则,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

2 、叶面喷肥:扶麦后,可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0.1 — 0.15 千克对水 50 千克叶面喷肥,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喷 2 —
3 次,以促进生长。

3 、防治病虫害: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穗、茎、叶密集在一起,小麦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小麦产量损失,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