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总结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总结报告以下是一份简单的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总结报告模板:
《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总结报告》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活动目标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二、活动内容
1. 资料收集: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庙会、民俗文化村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3. 动手体验:让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包饺子、做元宵、写春联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体验感。
4. 分享展示: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PPT 等形式,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体验。
三、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等。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目的:通过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让小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
活动时间:一周时间,每天进行一次活动。
活动内容:第一天:介绍传统节日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背景、由来和传统习俗。
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阅读相关绘本或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了解传统节日的故事。
第二天:手工制作节日装饰品1.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装饰品,如灯笼、贴纸、纸鹤等。
2.教师介绍制作装饰品的材料和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制作。
第三天:传统节日食品制作1.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食品,如粽子、饺子、汤圆等。
2.教师介绍食品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带领学生进行实操制作。
第四天:传统节日游戏1.教师组织传统节日游戏,如猜灯谜、踩高跷、扔沙包等。
2.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第五天:传统节日表演1.学生分组,准备传统节日的表演节目,如舞蹈、小品、相声等。
2.学生在全校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学习到的传统文化。
活动收官:传统节日展览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装饰品和食品放在展览区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了解其他同学的作品。
活动评估: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和展示作品来评估活动效果,并填写反馈表,总结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活动效果评估: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作品完成度,以及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的提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传统节日的装饰品和食品,并邀请家长和亲友一起品尝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这将促进家庭的亲子互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学综合实践传统节日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传统节日教案活动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传统节日教案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小学综合实践传统节日教案活动的设计。
活动名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1.传统节日知识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学生可以了解到各个节日的由来、主要习俗以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传统节日习俗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增加互动和参与感。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包粽子、剪窗花、制作灯笼等传统技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3.传统节日美食品尝组织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特色美食,让学生通过味觉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春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品尝年糕、饺子等传统食品,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其食材选取和制作方法。
通过品尝传统美食,增进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传统节日文艺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原创小品、舞蹈、歌曲等进行表演。
学生可以从传统节日的故事中汲取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也可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
5.传统节日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传统节日的饰品、小玩意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中秋节期间,学生可以制作兔子灯笼、中秋月饼模具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6.传统节日展示和分享在活动结束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出来,并通过口头分享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心得。
语文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探寻文化根脉》-高二语文中职(基础模块)
下一页
返回目录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 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 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 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 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 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 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 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 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 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
讲述传统节日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化产物,每个 节日都有各自的起源及其承载的独特内涵,凝聚、丰富着我们 的民族文化,展现了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动场景。随着时代 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如 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 的祭神祭祖活动”(钟敬文《春节的仪俗》),在其发展演变过 程中,内容逐渐丰富,包含祭神、敬祖、守岁、祈年、贺春、 拜年、联欢、慰问等活动。选取家乡几个较为隆重、热闹的传 统节日,分别组建小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报刊、上网搜索 等形式,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总结 ,探究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制作演示文稿,班内讲 述交流。
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 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 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 就重复一遍。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信息搜集、整理、表达和创新能力。
4.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
2.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3.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故事、美食等文化内涵。
4. 学生自主设计传统节日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手工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分析文化内涵。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知识,增进交流与合作。
4. 实践:学生自主设计传统节日活动,如制作节日美食、手工艺品、编写节日故事等。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2. 副了解节日起源、习俗和意义,传承文化3. 内容:节日起源节日习俗节日意义文化内涵学生实践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体验节日习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提高课堂趣味性。
3. 加强课堂互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传统节日教育更具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传承文化。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精选5篇)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精选5篇)第一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行动体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任务】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通过活动的任务设计,让参与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走访实践中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方案设计】宣布任务:明确任务,做好分工,参与者要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宣布规则:1.按籍贯或户籍地将全体参与者分成若干个小组。
2.各小组做好到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查阅相关资料和采访亲友、进行社会调查的责任分工。
2.个人或小组进行专题查阅、调查时,作好详细、认真的记录,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汇总。
3.小组内部成员应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各小组要交流收获与体会。
4.可以以日记、作文、实践报告、讨论发言记录、资料展览、成果发布会等形式进行活动的总结。
【行动准备】操作要点:1.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由分组。
2.制定查阅与调查计划。
3.作好调查的物质准备,比如照相机、录音机、笔记本等。
4.确定谁应该查当地名人遗迹,谁应该查民间工艺,谁应该查民族风俗等,然后再分别查资料。
5.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6.开展考察活动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国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国传统节日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让小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制作传统节日手工制品将教师或志愿者提前准备好材料,让小学生们现场制作一些传统节日的手工制品,比如剪纸、灯笼、窗花、腊八蒜、年糕等等。
通过制作,小学生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还能了解到制作原理和历史渊源。
2. 学习传统节日知识教师或志愿者分别讲解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通过讲解,让小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习俗和文化内涵。
同时,让他们在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中从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3.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可以邀请一些文化传承者、专家学者或社区志愿者来参加,向小学生们展示传统的文化体验,比如舞狮、民俗花灯、汉唐服饰等等。
通过体验,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 举办传统文化展览为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和了解,可以在学校的活动室或礼堂内举办传统文化展览。
展览内容涵盖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和遗产文物等。
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节日作品制作大赛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参观别人的作品,从而互相交流和学习。
三、活动流程1. 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2. 小学生现场制作传统节日手工制品3. 讲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重要习俗4. 邀请志愿者表演传统文化,提供传统文化体验5. 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将会更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及对祖国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还可以通过亲身学习制作经典传统节日手工制品,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是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传统节日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表达,好奇心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难点: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2.教具:图片、视频、PPT等3.材料:学生分组探究所需的相关资料4.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呈现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8篇
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 8 篇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方案篇 1【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读懂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3、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教学重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教学准备】提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简单易懂的资料,让学生对端午节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把屈原投江的传说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连成了清晰的脉络,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印象,对端午节的相关知识能够完整地掌握【教具准备】(1) 龙舟赛的相关图片(2) 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想吃粽子和咸鸭蛋吗?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到呢? (农历五月初五) 知道这一天是什么节日? (揭题: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二、探讨新课( 一) 说一说端午节:我们土家族是怎样过端午节的?1、小组讨论:大家在小组所以说、议一议。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2、汇报:各小组推荐一人发言。
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请介绍介绍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能把你所了解的端午节节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 (师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3、小结:(1) 重视端午节。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不少,是的,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
(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 师生归纳: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
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
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一、主题背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
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要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内容:(1)阅读有关中国节日的文学作品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的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中国传统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
(2)了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比如屈原之于端午节等,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
(3)了解民俗风情。
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调查了解一些重大的节日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到各地民族的习俗中去,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
《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背景介绍: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之一、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参与度也逐渐降低。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参与度,我们组织了一次名为《走进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目的和目标:1.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内容:1.传统节日知识讲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资深学者进行讲解,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2.传统节日展览:组织学生自愿参与传统节日展览,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并展示相关的文化元素、风俗习惯等。
3.传统节日亲子体验:邀请学生家长参与传统节日亲子体验活动,包括赏花灯、包饺子、写春联等,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4.传统节日文艺表演:组织学生自愿参加传统节日文艺表演,包括舞蹈、音乐、戏曲等形式,展示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创意表达。
5.传统节日传统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手工制作,如剪纸、剪窗花、捏泥人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6.传统节日探究游戏:设计一些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探究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活动持续一周,每天安排一个主题活动,周末进行集中展示和表演。
2.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教室、操场等。
3.活动组织:活动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会组织,各个学年级可以组织一个活动小组负责具体的活动安排和组织。
活动效果评估:1.学生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活动成果评选:对参与展览和文艺表演的学生进行评选和表彰,激励学生参与和创造。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导学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导学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民俗习惯、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流程第一步:了解传统节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调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情况,包括节日历史、文化内涵、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建议教师可选择在这一环节中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结合地区文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第二步:探究传统节日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研究,调查一个或多个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内涵、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中提供相关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并对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三步:制作展板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在制作展板过程中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民俗习惯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教师可提供展板制作的基本要求,如展板主题、布局、色彩、字体等,并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第四步:展示交流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心得分享。
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中注重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体会,并指导学生合理表达和回应。
第五步:总结评价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学生在历史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三、活动要求1.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人数不得大于5人;2.学生需按时提交研究报告和展板;3.学生需认真听取和参与展示交流环节,合理表达和回应;4.学生需积极参与评价和总结环节。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建立对传统节日的基本认知和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形成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品德。
走进中秋小学综合实践
一、活动背景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以“走进中秋”为主题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中秋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中秋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中秋灯笼、月饼等传统手工艺品,体验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3. 中秋诗歌朗诵让学生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中秋美食分享组织学生品尝月饼、柚子等中秋美食,了解不同地域的中秋习俗。
5. 中秋主题绘画让学生以中秋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对中秋节的独特理解。
6. 中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中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期准备(1)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邀请专家、教师、家长等参与活动。
(3)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灯笼、月饼、绘画材料等。
2. 活动过程(1)中秋节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中秋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中秋灯笼、月饼等传统手工艺品,体验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3)中秋诗歌朗诵让学生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中秋美食分享组织学生品尝月饼、柚子等中秋美食,了解不同地域的中秋习俗。
(5)中秋主题绘画让学生以中秋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对中秋节的独特理解。
(6)中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中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
3.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个人,给予表彰。
2024年了解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4年了解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标题: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
而传统节日则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
为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培养,我们计划在2024年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本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情感。
一、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情感;3. 助推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弘扬。
二、活动内容:1. 传统文化展览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绘画、书法、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品等。
学生可以参观展览,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髓,并且可以参与一些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2.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针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等。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并参与其中。
例如,可以组织合唱团、舞蹈团等表演节目,举办传统美食制作比赛、舞龙舞狮表演等。
3. 文化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介绍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工作坊,学习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品制作,如中国画、陶艺、书法等。
通过讲座和工作坊,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4. 传统游戏比赛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游戏比赛,如踢毽子、跳绳、打陀螺等。
通过传统游戏比赛,学生能够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和童年的快乐,了解这些游戏的起源和发展。
5. 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传统文化历史意义的地方,如故宫、长城、南京夫子庙等。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博物馆,了解各项传统文化的文物、藏品和历史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节(图)元宵节(图)春龙节(图)清明节(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参加调查等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研究老年人的愿望与困难,探讨出关爱老人的方式。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
慰问敬老院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
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3.在活动中感受到老年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子孙后代付出了很多,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节日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所选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3. 每组整理一份关于所选节日的调查报告,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课堂分享1.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介绍所选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分享内容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总结提升1.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和意义。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二、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选节日,设计一个相关的手工作品或美食。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发挥创新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1.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来源。
2. 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总结提升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长和感悟。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传统节日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传统节日》一. 教材分析《走进传统节日》是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教材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教材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这些传统节日,对一些节日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知之甚少。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习俗可能逐渐被遗忘。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熟悉的内容,也有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学会介绍传统节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关爱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学会介绍传统节日的方法。
2.难点:深刻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节日的介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日文化。
4.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2.资料:关于五个节日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习俗、故事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资料和课堂互动。
4.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课堂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个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节日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习俗和意义。
让学生对这些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搜集资料,整理出节日的历史、习俗和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方案
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传统节日逐渐被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所淡化。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我们组织了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例会和讲座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一次例会,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明确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安排相关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知识竞赛,参赛选手可在活动前自行准备,也可以活动当天进行组织集中培训,让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测试他们的知识水平。
通过竞赛,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组织各种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如制作元宵、包饺子、写春联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和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4. 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品展览邀请传统手工艺品师傅展示他们的技艺和作品,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展览。
参与者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传统手工艺品,并与师傅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传统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意义。
5. 传统节日文化展示和表演组织传统节日文化展示和表演活动,邀请学生代表、社团参演,展示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创意。
通过舞蹈、音乐、戏曲等形式,集中展示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和精彩内容。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本活动将在每年的传统节日期间(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进行,活动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活动地点可选择学校、社区或文化场馆等适合的场所。
四、活动方案的宣传和推广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本活动,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并邀请相关网红、影响者进行推广;3. 利用学校、社区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传播活动信息;4. 发放宣传册和传单,邀请学校、社区和机构共同合作推广。
《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
“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髮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採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手抄报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回民小学四年(4)班的全体学生共51人;指导老师主要为该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整个活动的时间预计为四个星期,共计8个课时,其中课内2个课时,课外实践6个课时;课内活动安排综合实践课上进行,课外实践安排在校外课余时间进行。
2、活动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通过**庆祝节日的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
“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手抄报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回民小学四年(4)班的全体学生共51人;指导老师主要为该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整个活动的时间预计为四个星期,共计8个课时,其中课内2个课时,课外实践6个课时;课内活动安排综合实践课上进行,课外实践安排在校外课余时间进行。
2、活动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通过观看庆祝节日的录像。
让学生交流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课前调查来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说说喜欢哪个节日。
从而引出活动主题,进行分组研究。
方案设计课:首先让学生认识活动方案表。
再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
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二阶段: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教学生学会在实践活动中应怎样去搜集资料,在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期反馈课:让学生分组汇报前段活动成果;互动交流各组活动成果与情感体验;总结反思,规划下阶段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分小组进行校外资料收集实践,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和故事,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
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交流评价课: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成果设计课:指导学生完善活动资料,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法、经验与成果形成文字材料。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课:利用各种形式展示各阶段的活动结果并交流。
学生可以办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心得,归纳整理资料,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确还需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开题活动一、开题课:(一)播放录像、激发兴趣1、(看录像)这段录像上的人们在欢天喜地庆祝什么(预设:录像上的人们在庆祝各种节日呢!)你们喜欢过节吗(喜欢。
)师:过节是我们最盼望的一件事了,不过有关节日还大有学问呢!有世界节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你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生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节日知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梳理。
预设:春节、元霄节、清明节(公历4月5 日)、除夕(腊月三十)、植树节(3月12日)、劳动节、青年节、端午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元旦、记者节(11月8日)、护士节(5月12日)、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泼水节、火把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请讲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学生上台写出节日名和时间。
小结: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们知道很多节日名,但对节日的时间都不是很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展开讨论引出课题师:你喜欢研究哪个节日的内容师: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研究预设: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和故事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
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四)确立课题组建小组1、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2、组建小组: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自由合成一个小组。
(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3、统计分组情况(五)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附:开题课图片元宵美食龙灯龙舟竞渡月饼二、方案设计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制定活动方案1、明确各组活动课题2、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完善活动方案1、各个小组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2、完善方案(四)教师强调在下一步活动中的注意事项附:小组研究主题节日:附:小组方案规划表:3.各小组成员讨论实践活动分工,填写好小组成员分工表: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
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一)根据方案各小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三)实践过程的指导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
2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1)快乐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收集电视、报刊信息;请教家长、专家;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及来历。
(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节日的热烈氛围并指导学生有辨别能力,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教师提供搜索的相关网址)活动图片:(2)智慧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收集到节日的资料。
(指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可以是文字、音像、图片)活动图片:(3)团结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收集图片、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请教专家、其他学科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等方式获得资料。
(4)奋进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请教老人、专家,上街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节日的传说及习俗。
(5)火焰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可以是文字、音像、图片等。
聘请家长及其他学科教师指导、记录整理我国节日的现状、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
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引入交流,明确要求。
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
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2)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3)集体汇报,一起评价(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纪录,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指导下一阶段活动。
(1)小结“交流评价”活动,评选出优胜小组。
(2)下一阶段你打算怎样展示自己的成果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法、经验与成果形成文字材料。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把自己收集到资料与班内同学一起交流一下:(一)教师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给出具体的建议。
快乐小组:我们把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一起浏览一下,请提宝贵意见。
通过请长辈、伙伴讲故事,网上查询等方式研究有关节日的起源和故事;智慧小组:爱好诗歌的学生朗诵了节日的古诗名句,也有手抄报;团结小组:用图片展示节日的风情人俗。
也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奋进小组:通过讲解、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传统习俗。
火焰小组:介绍了传统节日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的更热闹、被更多的人关注呢请听听我们小组的建议。
将加工整理、编写小报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教师鼓励并尊重学生用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讲解、朗诵、手工、表演、绘画小品等,来展示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到的各地过年习俗的研究成果。
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此次汇报交流活动令人大开眼界:声情并茂的朗读,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精致出众的手工艺,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在交流汇报中,学生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坚定了他们继续探究的信心。
)(二)汇报评价1、单组评价:在每个小组汇报结束时,其他组要对汇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从形式到内容,组员参与情况、表现、声音、及完成程度等)2、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活动小组,表现最佳的个人。
三、收获与体会:指导同学们写出收获与体会。
我看春节五(2)郑欣蓝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腾飞的巨龙,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这个有着五千年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许许多多有特色的节日,如果把它们比作一朵朵盛开的鲜花,那么,春节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枝奇葩。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由来更是有很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多的便是为了驱赶每逢除夕出来的凶兽—“年”,因此春节又称为“过年”,也因此有了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大多数是民间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
除了放爆竹以外,贴春联更是沿袭至今。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有些人家的大门上看到它的踪迹。
而春联流传至今,更是丰富多彩,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展现了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歌颂美好生活的:“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有表达美好祝愿的:“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等。
春节贴“福”字,同样也是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代表了福气、福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还有很多人把“福”字倒过来贴,就是取的“福”倒,福到了的意思。
怎么样,我们的祖先很有才吧。
除此之外,在祖国的各地,还有拜年、守岁、包饺子、蒸年糕、贴年画等很多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团团圆圆、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