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课程设计剖析
给水厂课程设计豆丁

给水厂课程设计豆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包括水源的选择、水质的处理、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等,培养学生解决给水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给水厂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掌握水源选择、水质处理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备给水厂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水厂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源的选择:介绍水源的类型和特点,水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水质的处理:讲解水质标准,常用的水质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3.水厂的设计:介绍水厂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包括厂址选择、规模确定、工艺流程设计等。
4.水厂的运行:讲述水厂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运行参数监控、设备维护、水质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给水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给水厂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讲解稿件

给水厂课程设计讲解稿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和管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地位。
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3.了解给水厂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
4.能够分析给水厂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简单的管理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和管理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运行流程和主要设备。
1.给水厂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水厂的定义、功能和在我国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地位。
2.工作原理:讲解给水厂的工作原理,包括原水处理、水质检测、水厂调度等。
3.运行流程:介绍给水厂的运行流程,包括原水输入、预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出水等。
4.主要设备:介绍给水厂中的主要设备,如絮凝剂投加设备、沉淀池、过滤池、消毒设备等,并讲解其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
2.讨论法:学生就给水厂运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给水厂,实地了解给水厂的运行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与给水厂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给水厂的运行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包括水源、水质处理和供水系统。
2.使学生了解邯郸市给水厂的历史、现状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与给水厂相关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给水厂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邯郸市给水厂进行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引出给水厂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水资源与人类社会》2. 理论知识:(1)水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给水厂的工艺流程及其作用。
(3)水质处理技术及其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城市给水与排水》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邯郸市给水厂,实地了解工艺流程。
(2)进行水质检测实验,掌握水质分析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水质监测与评价》4. 案例分析:(1)分析邯郸市给水厂在供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探讨城市给水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措施。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城市给水厂的管理与优化》5. 课堂讨论: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关联,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符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合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合肥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肥市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合肥市的水资源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给水厂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合肥市给水厂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就给水厂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合肥市给水厂为背景,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合肥市给水厂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规模、供水范围等。
相关教材章节:水资源与供水设施概述2. 学习给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如水源取水、水质处理、清水输送等。
相关教材章节:给水处理技术3. 探究合肥市水资源状况及给水厂在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4. 分析给水厂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举措,如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相关教材章节: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5. 研究合肥市给水厂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规划。
相关教材章节:城市给水厂规划与发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合肥市给水厂概况及水资源概述第二课时:给水厂工艺流程及水资源利用第三课时:给水厂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举措第四课时:合肥市给水厂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规划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了解合肥市给水厂基本概况和水资源状况。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水厂分布特点及其对城市供水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掌握基本的水质评价技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水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2. 学生通过了解给水厂相关知识,认识到科技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贡献,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给水厂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供水系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厂基本概念:水源、取水、净水、供水等环节;2. 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 给水厂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主要工艺;4. 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5.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水质级别划分;6. 给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水源污染、设施老化、管理不当等;7. 实地考察:参观给水厂,了解实际运行情况;8. 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问题;9. 报告撰写: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给水厂的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七章《生活中的水》相关内容,系统性地组织与安排。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与给水厂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引言给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运行对于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供给学生们对给水厂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及维护等方面的全面了解。
本文将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课程设计内容1. 给水厂工艺流程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给水厂的工艺流程。
这包括原水处理、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我们对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设备选型与运行在给水厂的建设中,设备选型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各种给水处理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了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3. 水质监测与控制为了保障供水的水质安全,我们学习了水质监测与控制的方法。
通过实验室实践,我们掌握了常见水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使用技巧。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处理工艺,以确保出厂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应急处理与故障排除在给水厂的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应急情况和设备故障。
我们学习了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模拟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设备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以保证设备能够及时修复并恢复正常运行。
总结与建议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全面、深入,并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我们对给水厂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及维护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然而,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改进:1.增加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给水厂运行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团队合作:给水厂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3.强化实践操作:给水厂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领域,因此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水厂课程设计绪论分析

水厂课程设计绪论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了解水厂运行管理的要点。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了解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了解水厂运行管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水厂的运行状况;能够进行水厂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能够制定水厂的运行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水厂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水厂设备和运行管理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水厂行业的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包括水的净化原理、水厂的工艺流程等。
其次,介绍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包括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等。
然后,介绍水厂运行管理的要点,包括水质管理、设备管理、运行计划管理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然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水厂设备和运行管理的理解。
最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水厂工艺与运行管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其次,收集了大量的水厂实际运行案例,用于案例分析教学。
然后,准备了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最后,利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评估方式。
首先,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占总成绩的20%。
其次,通过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这占总成绩的30%。
然后,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占总成绩的20%。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给出水厂的课程设计,对给水厂的运营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论讲解以及实操演练,给出水厂提供专业的服务。
课程内容涵盖了给水厂的分类、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深入了解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运作流程;2、掌握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懂得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3、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4、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能够独立开展给水厂的运营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1、给水厂分类、原理:给水厂的分类、构成,给水厂的水源、水工、储水等原理的介绍;2、给水工作流程:从给水的准备、检查、操作、测试等流程中,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流程;3、水质检测:作为给水厂运行的基础,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掌握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4、防腐管理: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
5、水厂运营与管理:了解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系统性方法;6、实践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实操技能。
四、课程结构本课程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以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为主线,展开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实操练习,深入熟悉水厂运营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强对给水厂运营管理技能的学习;五、课程时长本课程的学习时长为120小时,分为12模块、36课时:模块一:给水厂分类、原理,2课时;模块二:给水工作流程,2课时;模块三:水质检测,3课时;模块四:防腐管理,3课时;模块五:保养管理,3课时;模块六:水厂运营与管理,2课时;模块七:实践演练,14课时。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摘要:
一、引言
二、设计目标和要求
三、设计内容和流程
四、设计成果和收获
五、总结与展望
正文:
【引言】
本次给水厂课程设计通过对给水厂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给水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目标和要求】
设计目标为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标准、运行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的给水厂。
设计要求包括: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能耗;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设计内容和流程】
1.设计内容:厂址选择与布局;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2.设计流程:前期调研;制定设计方案;详细设计;编制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和收获】
1.设计成果:完成了一份详细的给水厂设计说明书,包括厂址选择与布局、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等内容。
2.收获:掌握了给水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结与展望】
本次给水厂课程设计使我深刻认识到给水厂设计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明确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方向。
给水厂课程设计华清

给水厂课程设计华清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掌握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方法,培养学生对给水厂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和工作流程,了解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的设计和计算,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给水厂进行运行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水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给水厂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方法,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给水厂概述:介绍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给水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给水厂流程:介绍给水厂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原水预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3.给水厂设备:介绍给水厂中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如絮凝剂投加设备、沉淀池、过滤池、消毒设备等。
4.给水厂设计:介绍给水厂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计算等。
5.给水厂运行和管理:介绍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方法,包括运行控制、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给水厂的运行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给水厂的原理和设备。
给水厂课程设计总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总结一、引言给水厂是为了向城市居民、工业企业等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而建设的重要设施。
为了提高给水厂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安全性,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给水厂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够: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给水厂常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方法;3.了解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监控方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本部分主要介绍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源水质、水质评价指标、水处理工艺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水源地的水质特点,并掌握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如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
2.给水厂常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给水厂常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方法,如水泵、搅拌器、过滤器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能够根据水厂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3.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监控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监控方法,包括运行记录、设备维护、水质监测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要点,掌握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4.实践能力培养和问题解决本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程设计方法1.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本课程设计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评价1.实际操作成绩占比较大本课程设计将实际操作成绩占比较大,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1.1 总体设计1.1.1 工程规模水厂建设总规模为39m /d 万,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4.5万3m /d 。
1.1.2 设计出水水质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GH -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水厂处理工艺流程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1)混合工艺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
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
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
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
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
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③机械混合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
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
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电能,同时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管理维修比较复杂。
合肥给水厂课程设计

合肥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肥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水源选取、水质处理及供水流程等基础知识。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
3. 让学生掌握与给水厂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合肥给水厂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给水事业的兴趣,培养其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意愿。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情感态度。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本课程针对合肥给水厂展开,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给水厂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合肥给水厂概述- 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我国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性。
- 学习合肥给水厂的发展历程、规模及现状。
2. 水源选取与水质处理- 掌握水源的分类、选取原则及方法。
- 学习水质处理技术,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等。
- 了解水质检测方法及标准,探讨如何保障水质安全。
3. 供水流程与环保政策- 学习合肥给水厂的供水流程,包括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等环节。
- 了解我国环保政策、法规在给水厂中的应用,探讨环保措施对给水厂的影响。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合肥给水厂概述2. 第3-4课时:水源选取与水质处理3. 第5-6课时:供水流程与环保政策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旨在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给水厂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给水厂课程设计(1)

给水厂课程设计(1)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给水厂课程是卫生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和管理给水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给水厂的构造、工艺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熟悉给水厂的运行和管理。
二、课程目标1.了解给水厂的构造和基本工艺流程。
2.熟悉给水系统中水的净化、输送及贮存的过程。
3.掌握给水厂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4.培养学生对给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5.具备设计和改进给水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1.给水厂的概念和构造内容包括给水厂的基本构造和设备,包括自来水厂、调压站、减压箱及水塔等设施。
通过PPT和现场考察相结合,让学生深刻明白这些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
2.给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分为预处理、初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处理等四个部分。
详细介绍各工艺环节的流程、设备、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对如何应对具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3.给水系统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给水系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如水压过低、水质不达标、管道漏水、设备故障等,通过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预想到某些情况下已能做好应对措施。
4.管道及水质检测针对给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介绍检测设备、方法以及常用标准,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检测方法,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和质量。
5.给水厂管理和维护重点讲授给水系统的管理、策略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持久发展。
学生将参与模拟管理案例分析与项目实施,运用所学知识,实际解决给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考核学生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和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情况,占总评成绩的20%。
2.期末考试:笔试,占总评成绩的80%。
3.实验课成绩: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给水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学会建设一种高效的、可持续的、安全的给水系统。
本课程将成为卫生工程专业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简介给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原水处理成符合生活和工业用水标准的饮用水。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给水厂的全面了解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1. 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学习给水厂的运行管理方法;3. 掌握给水厂常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内容1. 给水厂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4学时)•给水厂概述:介绍给水厂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原水处理:讲解不同原水来源及其特点,以及常见原水处理方法;•净化过程:详细介绍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消毒过程:讲解消毒方法及其原理,以及常见消毒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2. 给水厂运行管理(6学时)•给水厂的运行管理体系:介绍给水厂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生产计划、设备维护、水质监测等;•运行记录与报表:培训学生如何编写运行记录和报表,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排查;•应急处理措施:介绍给水厂常见的应急情况及处理方法,如停电、设备故障等;•安全与环保管理:强调给水厂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 给水厂设备使用与维护(8学时)•设备介绍:详细介绍给水厂常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设备操作与检修:通过实际操作,培训学生掌握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技巧;•设备维护与保养:讲解设备的定期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延长设备寿命和提高运行效率。
4. 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2学时)•小组分工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在课程设计中模拟实际团队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案例分析:通过给水厂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理论讲授:通过PPT和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管理知识; -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给水厂现场,组织学生进行设备操作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给水厂课程设计总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总结【引言】给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原水处理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净水,并进行供水。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给水厂的设计与规划,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管理的综合能力,包括设计给水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选择、制定运行管理规范、处理水质异常事件等。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给水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的方法,以及应对常见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设计内容】1. 给水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学生需要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包括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净水工艺的选择和流程、配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等。
通过学习基本原理,学生能够理解给水厂设计的目的和依据,为后续的具体设计提供指导。
2. 原水处理工艺设计在原水处理工艺设计中,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
学生应了解各种处理工艺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学生还需设计合理的处理单元的数量和容量,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的达标。
3. 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选型与配置是给水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处理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包括水泵、搅拌器、沉淀池、过滤器等。
学生应结合工艺设计和处理能力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接的设计。
4. 运行管理规范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规范对于确保水质和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制定运行管理规范,包括设定水质标准、监测和控制措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等。
学生还需学习运行管理规范的实施和监督方法,以确保规范的有效执行。
5. 应对水质异常事件水质异常事件是给水厂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应对水质异常事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故障处理、应急处置和水质恢复措施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实践操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次课程设计还包括实践操作环节。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给水水厂课程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给水水厂应运而生。
给水水厂是一个专门处理和供应饮用水的地方,其安全性和质量是对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因此,提高给水水厂运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给水水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给水水厂运营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介绍。
一、课程设置1.给水水厂工艺设计给水水厂工艺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给水水厂的处理水平和减少工艺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工程计算和建模软件的使用等相关知识。
2.给水水厂水质分析给水水厂的工作是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因此,对于水质分析的全面掌握是必要的。
本课程涉及水质参数、检测方法、质量标准等相关知识,学生将在实验室中学习水质测试技术,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3.给水水厂设备维护与管理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维护和管理给水水厂设备的能力。
明确学生掌握设备正常运行,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及规避措施,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学生将通过实践学习检修及设备保养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际工作中常见设备故障处理方法、安全操作知识等。
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因此,下列教学方法将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采用。
1.讲授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是传授理论和概念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给水水厂工艺设计等课程中需要采用。
2.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在提高实践性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处于优势,在给水水厂工艺设计的课程中采用此教学方法协助学生理解相关流处理过程、流量关系等方面。
3.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给水水厂水质分析、设备维护等课程中采用实验模拟和实际设备处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了解给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原理;(3)熟悉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具备给水厂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3)具备给水厂项目管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给水厂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行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运行管理和创新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给水厂的分类、特点及其工作原理;2.给水厂的工艺流程:水源保护、原水处理、水质检测、水厂调度等工艺流程;3.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运行模式、设备维护、水质控制、安全生产等;4.给水厂的创新技术:新型给水处理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智能化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给水厂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给水厂成功案例,使学生了解给水厂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给水厂或进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实用版)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
4.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反思
正文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给水厂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设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给水厂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源选择、水质处理、水泵选型等;
2.给水厂的工艺流程:原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3.给水厂的设计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设备选型等。
三、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
1.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学生需要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为课程设计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2.课程设计的中期实施: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实际设计工作,包括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计算书编写等;
3.课程设计的后期总结:学生需要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力求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3.在撰写设计报告时,要注意条理清晰、论述严谨,充分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
给水厂课程设计讲解内容

给水厂课程设计讲解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运行管理和水质监测的初步认识。
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3.了解给水厂运行管理和水质监测的基本要求。
4.能够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判断水质是否达标;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初步的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公共供水事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处理技术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1.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包括给水厂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给水厂及其适用范围。
2.给水厂的工作原理:学习给水厂的主要处理工艺,如沉淀、过滤、消毒等,理解各种处理工艺的作用和原理。
3.给水厂的处理技术:深入了解各种处理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掌握关键技术参数的计算和调整。
4.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学习给水厂的运行管理模式,包括水质监测、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处理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给水厂运行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水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就给水厂运行管理、水质监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给水厂相关教材,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一》课程设计书给水水厂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20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班学号:**********指导教师:王香莲、高桂青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I、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常德某开发区净水厂设计(单号)II、课程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1、城市概述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
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2、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 39 o C 历年最低气温 -5 o C常年平均气温 18 o C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 5天,土壤冰冻深度: 0.1米(4)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 2.3 kg/cm2 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5 米3、水源状况:①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②河流特征:1.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2.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3.当地所产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
4.用于消毒的药剂: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二)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成果):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书写整齐并装订成册。
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各构筑物的计算,并附有草图。
2.绘制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主要构筑物大样图各1张,图幅为2号。
要求布局合理、比例协调、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文字书写一律采用仿宋字,严格按制图标准作图。
III、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选择工艺流程,并进行方案比较2.选择构筑物的形式、并进行尺寸的计算3.绘制水厂的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完成时间:2016年6月13日―――2016年6月24日Ⅳ主要参考资料:《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艺设计》,南国英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常用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3)城市给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9)专用机械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常用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2)器材与装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 41—91风机和水泵调速手册土建学院给水排水专业类 13给排水1 班学生:日期:自2016年6月13日至2016年6月24日指导教师:高桂青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王香莲(指导学生平面图和高程图的绘制)教研室主任: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1.2.1水厂规模5万m3/d(按近期3万m3/d,远期5万m3/d进行分期建设)1.2.2原水水质资料①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②河流特征:1.2.3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500,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南面1km。
1.2.4工程地质资料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 2.3 kg/cm2 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5 米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2.6气象资料(1)地理位置东径108° 北纬27°(2)地形地貌 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 历年最高气温 39 oC 历年最低气温 -5 oC 常年平均气温 18 oC 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 5天, 土壤冰冻深度: 0.1米2总体设计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浊度,色度和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混 合絮凝沉淀池滤 池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2.2.1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投药设备采用计量泵投加的方式。
采用计量泵(柱塞泵或隔膜泵),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速改变药液投量,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
2.2.2混合设备使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
在混合方式上,由于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搅拌混合耗能大,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2.3反应池反应作用在于使凝聚微粒通过絮凝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栅条絮凝、折板絮凝和波纹板絮凝。
这三种形式的絮凝池在大、中型水厂中均有使用,都具有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投资小、便于管理等优点,并且都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条件,从工程造价来说,栅条造价为折板的1/2,为波纹板的1/3,因此采用栅条絮凝。
2.2.4沉淀池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占地少。
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
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
2.2.5滤池采用拥有成熟运转经验的普通快滤池。
它的优点是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较大;降速过滤,效果好。
虹吸滤池池深比普快滤池大,冲洗强度受其余几格滤池的过滤水量影响,冲洗效果不如普通快滤池稳定。
故而以普快滤池作为过滤处理构筑物。
2.2.6消毒方法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采用被广泛应用的氯及氯化物消毒,氯消毒的加氯过程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
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
3混凝沉淀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水质的混凝处理,是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或絮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压缩胶体颗粒的扩散层,达到胶粒脱稳而相互聚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胶粒被吸附粘结。
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干投法指混凝剂为粉末固体直接投加,湿投法是将混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投加。
我国多采用后者,采用湿投法时,混凝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湿投法混凝处理工艺流程本应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资料,用不同的药剂作混凝试验,并根据货源供应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混凝剂品种及投药量。
由于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参考相似水源有关水厂的药剂投加资料,如下表1所示。
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原水浊度<=100 200 300 400 600 800 1000混凝剂投加量(mg/L)硫酸铝13.5 18.2 30.7 37.6 54.5 72.3 86.6三氯化铁12.0 14.6 21.5 28.4 32.8 37.7 42.8碱式氯化10.0 12.8 17.4 22.0 26.8 28.5 32.1铝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当地所产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
用于消毒的药剂: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聚合铝,包括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具有混凝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货源充足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使用聚合铝作为水处理的混凝剂。
浊度为700mg/L,取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64mg/L。
3.1.1溶液池溶液池一般以高架式设置,以便能依靠重力投加药剂。
池周围应有工作台,底部应设置放空管。
必要时设溢流装置。
溶液池容积按下式计算:2417aQ W cn=式中 2W -溶液池容积,3m ;Q -处理水量,3/m h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 c -溶液浓度,取10%;n -每日调制次数,取n =3。
代入数据得:241034175000006.164417a 2⨯⨯⨯⨯⨯==cn Q W =11.33m (考虑水厂的自用水量6%)溶液池设置两个,每个容积为2W ,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取有效水深H 1=1.0m ,总深H =H 1+H 2+H 3(式中H 2为保护高,取0.2m ;H 3为贮渣深度,取0.1m )=1.0+0.2+0.1=1.3m 。
溶液池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长×宽×高=6m ×3m ×1.3m 。
3.1.2溶解池溶解池容积213.0W W ==3.393m溶解池一般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1.0m ,则: 面积F =W 1/H 1→边长a =F 1/2=1.85m ;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 (式中H 2为保护高,取0.2m ;H 3为贮渣深度,取0.1m )=1.85+0.2+0.1=2.15m和溶液池一样,溶解池设置2个,一用一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