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泛素化与人类疾病发生的关系和研究进展
最新:泛素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最新:泛素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泛素化是蛋白质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细胞内80%以上的蛋白质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的。
泛素化广泛参与细胞各种生命过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氧化应激机制及炎症机制。
此外,COPD肺组织中自噬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泛素化参与COPD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E3泛素连接酶是TRIM家族的一员,在泛素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与COPD 发病是否相关尚未有人报道。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关于泛素化与COPD的研究进展,通过进一步研究COPD的发病机制,以期发现COPD的治疗干预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细胞内全部的蛋白质和细胞外大多数的蛋白质都在不断的进行降解更新,蛋白降解过程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蛋白蓄积,产生聚集体、包涵体,进一步产生细胞毒性,导致人类产生严重疾病。
细胞外蛋白的降解通过蛋白酶体介导,细胞内蛋白降解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而细胞内几乎80%的蛋白降解都是通过UPS介导的,相关研究表明:用特异性抑制剂抑制自噬途径,细胞内蛋白质降解无明显影响,证明细胞内蛋白质主要由UPS介导,UPS可以特异性的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UPS 功能损伤可导致疾病产生[1]。
1 泛素及泛素化系统泛素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肽,因其广泛分布于细胞中而得名,单个泛素由76个氨基酸组成,跟一般多肽一样,泛素分C端跟N 端,其C末端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其中的甘氨酸(Gly)位点是泛素与目的蛋白连接的关键,N端的甲硫氨酸(Met1)位点以及泛素中的赖氨酸K(如K29和K63)位点都可以发生泛素化而延伸为泛素链,因为泛素有7个赖氨酸残基,所以可产生多种泛素链[2]。
蛋白质的泛素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主要修饰,主要通过泛素激活酶E1(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结合酶E2(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和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ubiquitin-ligase enzyme,E3)等相关酶的作用,以共价键的形式单个或多个结合到目的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促进蛋白质降解或发生功能改变。
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探索蛋白修饰的秘密
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探索蛋白修饰的秘密泛素是一种含76个氨基酸的多肽,存在于除细菌外的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质的功能。
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蛋白酶体中被降解。
由泛素控制的蛋白质降解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能够清除错误的蛋白质,还对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生长、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Irwin Rose就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被授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正是因为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在生物体中如此重要,因而对它的开创性研究也就具有了特殊意义。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实验室中,科学家不断发现和研究与这一降解过程相关的细胞新功能。
现在,研究人员已发现泛素具有多种非蛋白水解功能,包括参与囊泡转运通路、调控组蛋白修饰以及参与病毒的出芽过程等。
鉴于蛋白质降解异常与许多疾病,例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基因的功能是通过蛋白质的表达实现的,因此,泛素在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机制如能被阐明将对解释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遗传信息的调控表达有重要意义。
《生命奥秘》本月专题将介绍泛素系统的来源、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以“泛素-蛋白酶”为靶位的抗癌疗法,希望能给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带来崭新的思路。
一、泛素样蛋白的来源及功能1. 泛素样蛋白及其相关蛋白结构域2. 泛素样蛋白连接后的结果3. 泛素样蛋白修饰途径的起源4. 前景展望二、泛素化途径与人体免疫系统调节1. 泛素修饰途径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2. 泛素蛋白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3. 泛素化修饰途径在获得性免疫机制中的作用4. 泛素修饰系统在自身免疫机制中的作用5. 研究展望三、针对泛素修饰系统的肿瘤治疗方案1. 泛素连接系统是致癌信号通路的重要治疗靶标2. 针对泛素连接酶的治疗方法3. E3连接酶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4. 针对抗凋亡蛋白5. 去泛素化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6. 针对肿瘤细胞的蛋白酶体7. 非降解途径的泛素化修饰作用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8. 干扰泛素蛋白识别过程9. SUMO修饰过程与癌症的关系10. 未来还将面临的挑战四、扩展阅读一种新型抗癌药物——NEDD8活化酶抑制剂五、其它1. 内体ESCRT装置能分选泛素化修饰的膜蛋白2. 内质网的泛素化机制3. DNA修复过程中的泛素以及SUMO修饰机制下一期预告:生物信息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癌症是一种由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蛋白质泛素化调节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泛素化调节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生物学界对蛋白质泛素化调节体的深入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泛素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重要的翻译后修饰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重新调节一个特定的蛋白质分子的活性。
泛素化发生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酶来完成的,其中,E1酶首先激活一个泛素分子,然后将该泛素分子转移到一个E2酶分子上,最后再连接到一个E3酶分子上。
E3酶是泛素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决定了泛素准确附着到哪一个底物蛋白质上。
不同于蛋白质的磷酸化或糖基化等一些其他翻译后修饰形式,泛素化还参与了特定的蛋白质降解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由蛋白酶体系统或线粒体引起的。
除了这些泛素化底物的二级修饰,还可以形成多泛素化底物,进一步重复了泛素化过程。
这些分子可以在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基因表达实现、细胞生长、维持通信网络等等。
泛素分子序列是强烈保守的,这意味着类似的泛素可能会被同一E2分子或E3复合物利用。
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泛素化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泛素化调节体的生物学特性也变得相当多样化。
在生理状态下,泛素化是维持基本生物学功能所必需的,因为泛素化可以在不同生物学时期调节蛋白质的表达和应答、设定细胞的维度及作用,形成分化和凋亡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泛素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因为它被发现与许多病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列举一些病理情况下与泛素化有关的一些发现和实验:癌症:在调节癌症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泛素化调节体提供了促进肿瘤生长的稳定蛋白质,并且作为新的肿瘤细胞的开端。
一些研究认为,抑制泛素化调节体的扩散可能有助于治疗肿瘤。
亚细胞位移:泛素化调节体有助于调节亚细胞分配,这与神经生理学和某些病理学状况有关,例如自闭症和帕金森综合症。
免疫系统调节: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细胞凋亡,白细胞介导炎症和还原代谢。
泛素化调节体在调节这些免疫机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蛋白质泛素化对细胞信号转导及其在病理生理中的作用研究
蛋白质泛素化对细胞信号转导及其在病理生理中的作用研究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常见的细胞修饰方式,它通过连接泛素来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定位和相互作用。
泛素是一种类似于小分子的蛋白质,它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与一系列酶相互作用,从而将其附加到目标蛋白质上。
蛋白质泛素化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基因表达、DNA损伤修复、糖代谢、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和免疫应答等方面。
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蛋白质泛素化特别重要。
信号转导是细胞接受和转导外部信息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相互作用来激活或抑制细胞内的重要信号通路。
泛素连接系统被广泛认为是嵌入在许多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因素,它通过连接泛素来修饰信号蛋白,从而调节其功能,这涉及到蛋白质的降解、局部定位和相互作用等方面。
蛋白质泛素化在病理生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疾病都与蛋白质泛素化有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例如,在癌症中,蛋白质泛素化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路来影响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同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质泛素化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以调节神经元的突触稳定性、蛋白质降解和死亡通路。
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泛素化不仅涉及到信号转导、病理生理等方面,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细胞功能。
例如,在对辐射和毒素的应答中,泛素连接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和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这些有害物质的影响。
另外,蛋白质泛素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控制细胞内的复杂进程,如细胞极性、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综上所述,蛋白质泛素化在细胞信号转导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连接泛素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和互作方式,从而调节细胞内的重要信号通路。
此外,蛋白质泛素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细胞功能,如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和控制细胞内的复杂进程。
随着对蛋白质泛素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揭示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于疾病治疗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s,简称DUBs)是一类酶,在细胞内起到去除泛素修饰的作用。
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调控机制,通过将泛素作为一种标志性蛋白,附着在其他蛋白上,达到对其他蛋白的降解、修饰和移位的目的。
DUBs则是负责将泛素从蛋白上去除,从而对受到泛素修饰的蛋白进行控制。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显示,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许多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例如,近年来有些基因突变导致了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功能的受损。
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泛素化蛋白过多地在细胞内累积,从而导致严重的细胞死亡和多种肿瘤的发生。
此外,组蛋白去泛素化酶还具有控制细胞凋亡、DNA 损伤修复、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它被认为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将组蛋白去泛素化酶作为药物靶点,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目前,已有许多组蛋白去泛素化酶特异性抑制剂被研发出来,其中一些经过临床前临床试验已经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这些组蛋白去泛素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前景,相信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真正的临床应用。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随着对组蛋白去泛素化酶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具有组蛋白去泛素化酶过度表达的现象。
这种表达水平的增加会协同其他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
因此,抑制组蛋白去泛素化酶的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策略。
泛素化综述
泛素化综述
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过程,它涉及到泛素分子与靶蛋白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靶蛋白的功能、定位或稳定性。
泛素化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蛋白质降解、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等。
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泛素化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包括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等。
这些酶协同作用,将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形成泛素-靶蛋白复合物。
泛素化可以通过单泛素化或多聚泛素化的方式进行,具体取决于靶蛋白的种类和细胞环境。
泛素化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蛋白质降解过程。
泛素化的靶蛋白通常会被标记上多个泛素分子,形成多聚泛素链。
这些多聚泛素链会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从而实现靶蛋白的降解。
此外,泛素化还可以影响靶蛋白的定位和功能。
例如,泛素化可以促进某些蛋白质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或者改变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泛素化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肿瘤中,某些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产物可能会受到泛素化的调控,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此外,泛素化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因此,泛素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过程,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泛素化的机制和功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蛋白质泛素化与人类疾病发生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泛素化修饰与人类疾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由泛素(ubiquitin,Ub)、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E2s)、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s,E3s)、26S蛋白酶体和泛素解离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等组成,其对靶蛋白的降解是一种级联反应过程。
泛素首先在El催化下,其C末端甘氨酸残基与El的半胱氨酸残基间形成高能硫酯键而获得活性。
El-泛素结合的中间体再将泛素转移给E2,形成E2-泛素中间体。
最后靶蛋白的泛素化还需要另一个特异的泛素蛋白连接酶E3s。
E3s可以直接或间接与底物结合,促使泛素从与E2s形成的硫酯中间产物转移到靶蛋白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基团上,形成异肽键(isopeptide bond)。
当第一个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后,另外一些泛素分子在E3s的催化下相继与底物相连的泛素分子的第48位赖氨酸残基相连,形成一条多聚泛素链,作为底物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的靶向性信号。
完成泛素化的蛋白质结构被展平进入26S蛋白酶体,在20S催化中心中被降解,泛素分子可被DUBs从底物上水解下来,重复利用。
一、泛素(Ub)泛素是1975年由Goldstein首先发现的一种在真核生物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肽,单个泛素分子由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8.5kD。
在不同生物体间组成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差别很小,如酵母和人的泛素仅有3个氨基酸序列的差别。
泛素分子紧密折叠成球形,5股混合的β片层形成一个腔样结构,内部对角线位置有1个α螺旋,这个结构称为泛素折叠。
这个小蛋白含有一个明显的疏水核心和大量的氢键,表现出特殊的稳定性,能够防止在结合和靶向性降解循环中变性失活,从而保证泛素循环的运行。
从泛素折叠中突出来的是具有一定变形性的C末端延伸部分,这个末端第76位含有一个必须的甘氨酸。
泛素化蛋白组学:解析蛋白质泛素化的重要作用与机制是什么?
泛素化蛋白组学:解析蛋白质泛素化的重要作用与机制是什么?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修饰过程,通过在特定位置连接泛素蛋白(ubiquitin protein)的分子,调控了生物体内许多关键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近年来,通过对蛋白质泛素化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泛素化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和作用机制,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蛋白质泛素化的概念和特点蛋白质泛素化是指将小的蛋白质泛素共价地连接到其他蛋白质分子上的过程。
泛素(ubiquitin)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其结构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泛素连接到目标蛋白质上的过程,经历了泛素激活、泛素转移和靶蛋白接受三个主要步骤。
蛋白质泛素化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蛋白质泛素化是高度选择性的,不同蛋白质泛素化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影响其功能。
其次,蛋白质泛素化是可逆的,通过去泛素化反应可以调控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
最后,蛋白质泛素化是动态调控的,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细胞信号通路和环境刺激。
2. 蛋白质泛素化的生理作用蛋白质泛素化在细胞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蛋白质泛素化调控了细胞周期的进程。
泛素连接在某些蛋白质上可以促使其降解,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关键因子的稳定性和活性。
其次,蛋白质泛素化参与了细胞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了细胞的信号转导和调节。
另外,蛋白质泛素化还参与了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
3. 蛋白质泛素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蛋白质泛素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一些疾病与蛋白质泛素化的功能紊乱有关,例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
泛素化酶(ubiquitin ligases)的异常表达和功能突变会导致异常的蛋白质降解和累积,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因此,蛋白质泛素化有望成为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
4. 蛋白质泛素化的药物开发和治疗应用基于对蛋白质泛素化的重要作用与机制的深入理解,蛋白质泛素化已成为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
泛素化修饰与身体调控及疾病的关系-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泛素化修饰与身体调控及疾病的关系-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为维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细胞必须能够及时回应内部及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而针对特定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正是一种极其敏感、迅速并且可逆的调节方式[1].小分子修饰如磷酸化、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的机制与功能在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都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而泛素化(ubiquitination),作为一类作用方式更加复杂且作用结果更加多样的蛋白质修饰,在细胞生命周期各个方面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蛋白质稳定性、定位、活性以及相互作用的调控,泛素化广泛参与了诸如转录调节、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囊泡运输等生理过程[2~7].与磷酸化、甲基化以及乙酰化修饰所添加的单一基团不同,泛素(ubiquitin, Ub)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且序列高度保守,从酵母到人仅相差3个氨基酸[8].泛素化是指泛素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共价结合到靶蛋白的过程。
泛素化过程通常需要3种泛素化酶的协同作用:E1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enzyme)、E2泛素偶联酶(ubiquitin-conjugatingenzymes)和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ligase enzymes)。
首先,E1利用ATP提供的能量在泛素C端赖氨酸(Lys)残基上的羧基基团与自身的半胱氨酸(Cys)残基上的巯基基团间形成高能硫酯键,从而活化泛素分子。
然后,激活的泛素通过硫酯键再被接合到E2的Cys残基上。
最终,激活的泛素或者通过E2直接连到蛋白底物上,或是在E3作用下通过泛素的羧基末端与靶蛋白Lys残基的e-氨基之间形成氨基异肽键而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
如果靶蛋白结合单个泛素分子,则称为单泛素化;如果靶蛋白的多个Lys残基同时被单个泛素分子标记称为多泛素化;而靶蛋白的单个Lys残基被多个泛素分子标记则称为多聚泛素化。
细胞的蛋白质被泛素化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细胞的蛋白质被泛素化作用及其生理意义细胞内的蛋白质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修饰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修饰方式就是泛素化作用。
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可以通过特定的酶和反应机制与靶蛋白相结合,从而形成泛素化修饰的复合物,促使目标蛋白被被酶解或参与其他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细胞的蛋白质被泛素化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一、泛素化作用的机理与类型泛素分子调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细胞检修、生长调控、细胞周期、内源性抵抗性、免疫应答和成绩。
泛素化修饰是指泛素蛋白通过链接方式与目标蛋白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物。
泛素化作用通常分为两类:单泛素和多泛素。
单泛素化是指泛素与目标蛋白结合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单一的泛素分子被连接到目标蛋白上。
一个蛋白被多泛素化则是指目标蛋白被连接了多个泛素分子。
泛素与蛋白质的结合通常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增强目标蛋白的功能。
泛素化酶的一大类是E3酶家族,E3酶家族调控酶活性和蛋白的降解。
二、泛素化作用的生理意义泛素化修饰在细胞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调节蛋白酶和蛋白分解,影响细胞活动和机能。
泛素化的例子有很多,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调控、DNA修饰、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细胞应激反应等等。
1、细胞周期调控泛素化修饰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的活性来控制前体细胞的进程。
泛素化修饰主要是通过目标蛋白的降解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展。
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泛素连接到目标蛋白上来检测细胞周期的安全性。
2、DNA修饰泛素化修饰对DNA复制、修复和保护的细胞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泛素化和蛋白质结合是通过连接泛素连接酶来实现的。
这些复合物通过直接修饰DNA及其相关酶。
泛素胺基酸(UBA)结构反过来又可以与DNA修复酶结合,修复正在受损的DNA。
3、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除了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DNA修饰外,泛素化应用于蛋白质翻译后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泛素化后的蛋白质可以被送到内酰胞膜,经过囊泡内膜翻转到细胞外,从而实现细胞之间的通讯。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是指将多聚泛素附加到特定蛋白质上,起调节蛋白酶降解、修饰、信号转导等多种作用。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是一种基因后修饰修饰,与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方式类似,参与了调控细胞周期、免疫应答、DNA修复、蛋白聚集等重要生命过程。
本文旨在综述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泛素修饰酶泛素修饰酶(Ubiquitin ligases)是将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质上的酶。
经典的泛素修饰酶主要由Cullin-RING Ligase (CRL)家族和Anaphase PromotingComplex/Cyclosome (APC/C)家族构成。
这些酶通过牵扯多条泛素分子来修饰靶蛋白,此过程被称为多聚化。
多聚泛素化被认为是介导靶蛋白降解及其它细胞生理过程的关键。
二、泛素化的类型及作用在泛素化过程中,可发生单泛素化、多泛素化和链型泛素化三种方式。
泛素单体附着到靶蛋白上通常会参与非降解途径,比如调节某些酶的活性或定位。
而多泛素化通常意味着目标蛋白质的降解,也可以用来促进信号转导。
至于链型泛素化,不同的链型几乎会导致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三、泛素化修饰与疾病泛素化与疾病的相关性始终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如丝裂原活化酶(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 APC)受阻会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出现癌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泛素化失调会导致许多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蛋白质泛素化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高清新技术如晶体和电子显微镜、质谱分析等手段为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研究提供了很多途径。
同时,小分子作为泛素化调控的工具被广泛使用。
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调控的复杂性以及特殊群体的深入研究等。
研究表明,针对特定生理过程中的泛素化调控靶点,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精子发生以及神经系统活动的靶点,是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案。
蛋白质泛素化、去泛素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蛋白质泛素化、去泛素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关键词】泛素化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去泛素化去泛素化酶肿瘤泛素蛋白水解酶体途径(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UPP)是细胞质和核内蛋白ATP 依托性的非溶酶体降解途径,高效并高度选择性地进行细胞内蛋白转换,还参与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编译后修饰和改造。
因此,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对UPP研究的深切,发觉蛋白泛素化调剂是一个可逆的进程。
细胞内同时还存在一些特异的去泛素化蛋白酶进行负向调剂[1]。
1 泛素及其功能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球形热稳固蛋白,其结构在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在不同生物体间组成泛素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很小。
泛素是通过一系列泛素启动酶的作用而与靶蛋白连接的。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组成(1)泛素:分子量约,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
泛素链与蛋白底物的结合形成被蛋白酶体降解的识别信号。
(2)泛素活化酶E1:通过半胱氨酸残基与泛素C端活化的甘氨酸残基形成硫酯键。
(3)泛素转移酶E2:以泛素结合酶方式起作用,活性部位为半胱氨酸。
(4)泛素连接酶E3:识别被降解的蛋白并将泛素连接到底物上。
(5)26S蛋白酶体():蛋白酶体定位于胞核和胞质内。
26S蛋白酶体是由2个环状的19S亚单位和1个20S微粒体状的亚单位组成[2]。
蛋白酶体被以为是细胞内的再生与回收中心,泛素化的靶蛋白在此被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而泛素被回收再利用。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第一时期为泛素与蛋白底物的彼此作用:(1)高能硫酯键E1泛素复合物的形成。
在ATP参与下,游离的泛素被E1激活,即E1的半胱氨酸残基与泛素的C结尾甘氨酸残基形成高能硫酯键。
(2)活化泛素(E1泛素复合物)转移到E2上,释放出E1,形成高能键E2泛素复合物。
(3)底物(被磷酸化、氧化、错误折叠或与辅助蛋白结合的蛋白质)被E3识别并与之结合。
(4)E2泛素复合物上的泛素转移到E3上,形成高能键复合物。
泛素与泛素化修饰在生物进化和疾病中的作用
泛素与泛素化修饰在生物进化和疾病中的作用泛素(Ubiquitin,简称Ub)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具有生物学广泛的功能。
它最初被发现是参与蛋白质降解的,但后来发现它还涉及到DNA修复、基因转录、细胞周期控制、蛋白质分泌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
泛素的这些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一种叫做泛素化修饰的化学反应。
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通过泛素蛋白连接酰化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共同作用的机制,连接目标蛋白上,从而改变该蛋白的行为和功能,主要包括降解、调控、标记等。
泛素在物种进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了相应的泛素和泛素化修饰系统,而在一些低等进化生物例如酵母、植物、线虫、果蝇、海绵、珊瑚等中也存在泛素和泛素化修饰系统。
这些数据表明泛素化修饰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相当古老,甚至可能是在单细胞生物时期就已经存在。
为了了解泛素化修饰在进化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人员对不同物种中泛素和其连接酶的序列进行了系统比较或分类,发现在不同的物种中泛素家族和连接酶家族在其序列水平上的差别和相似性较大。
例如,哺乳动物中的泛素家族共有四种,分别为Ub、Nedd8、SUMO、ISG15,而其中的Ub同时也是泛素连接酶的独有靶标。
在不同的物种中,这些线性和非线性泛素(也称为泛素家族)通过配体蛋白构成的特异复合物或酶系统开始与目标蛋白接触,并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蛋白的功能。
在一些人类疾病中,泛素化修饰的异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泛素降解和泛素化修饰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
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在肿瘤细胞中,泛素化修饰系统失衡造成了蛋白质的紊乱,导致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在神经系统中,泛素化修饰通常起到清除和降解过度或已经部分失去功能的蛋白的作用,以维持神经细胞的稳态。
因此,泛素化修饰对于正常生理和疾病发展中的细胞调节和修饰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泛素化修饰还可以控制人类的免疫系统,从而帮助它们识别和消灭感染病原体。
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研究论文素材
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研究论文素材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
它通过共价结合在蛋白质上的小分子泛素,参与了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蛋白质降解、细胞信号传导、DNA修复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泛素(ubiquitin)是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在泛素化修饰中,泛素被酶系统依照ATP依赖的方式与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结合,形成泛素-蛋白质共价结合。
泛素化过程一般包括泛素激活、泛素结合酶(E3酶)介导的底物特异性识别和泛素连接酶(E2酶)的作用。
泛素化调控机制参与了蛋白质降解的两个主要通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和泛素-溶酶小体通路。
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泛素化的底物会被聚泛素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
而在泛素-溶酶小体通路中,泛素化的底物会被解聚酶体降解。
这两个通路的调控不仅对蛋白质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除了蛋白质降解,泛素化调控机制还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
泛素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定位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信号通路的传导和细胞的功能。
例如,泛素化调控机制在内源性信号通路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如TGF-β、NF-κB和Wnt信号通路等。
此外,许多细胞因子和受体也被发现可以通过泛素化修饰来调节其信号传导效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例如,蛋白质泛素化调控异常与许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多个泛素连接酶和解聚酶的突变已被证实与某些癌症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此外,泛素化调控机制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蛋白质泛素化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细胞过程,在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随着对泛素化调控机制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这一机制的理解将进一步加深,并有望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泛素化质谱:揭示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新视角
泛素化质谱:揭示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新视角泛素化修饰是细胞中重要的蛋白质调控机制,它在调节蛋白稳定性、细胞信号转导、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泛素化质谱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全貌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泛素化质谱的重要性,并着重强调它在揭示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中的作用。
1.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重要性。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通过连接泛素蛋白和目标蛋白,调控了细胞中许多生物学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蛋白质降解、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应激等。
泛素化修饰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这些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至关重要。
2. 泛素化质谱的方法。
泛素化质谱是一种用于分析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方法,主要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酶切泛素化修饰的蛋白质并分离蛋白质片段,然后进行质谱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泛素连接的位点和分析泛素化的特定修饰模式。
3. 泛素连接酶的作用。
泛素连接酶是负责将泛素蛋白连接到目标蛋白的酶类。
泛素连接酶家族包括E1激活酶、E2结合酶和E3连接酶。
不同的泛素连接酶协同作用,将泛素蛋白与目标蛋白连接,从而调控目标蛋白的功能和命运。
通过泛素化质谱,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的泛素连接酶及其底物,并揭示其在特定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4.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与蛋白降解。
蛋白降解是泛素化修饰的一个主要功能。
泛素连接到目标蛋白上的泛素链标记它们以进行降解。
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蛋白质的泛素化、泛素-蛋白解偶以及蛋白酶体的降解。
通过泛素化质谱,我们可以研究和鉴定参与蛋白降解的泛素连接酶、泛素化底物和相关降解途径。
5. 泛素化质谱的应用前景。
泛素化质谱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深入了解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全貌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它在癌症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揭示泛素连接位点、修饰模式以及参与的泛素连接酶,我们可以识别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开发新的药物策略。
蛋白泛素化研究套路 概述及解释说明
蛋白泛素化研究套路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常常受到蛋白泛素化的调控。
蛋白泛素化是一种通过共价连接小分子泛素(ubiquitin)来修饰目标蛋白质的过程。
通过添加或移除泛素分子,细胞可以调节被修饰蛋白的活性、位置、相互作用等特性。
因此,研究蛋白泛素化对于理解细胞信号传导、生物过程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蛋白泛素化研究套路,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该领域的重要性,并介绍文章后续内容的结构安排。
其次,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讲述蛋白泛素化的定义、背景知识以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深入描述蛋白泛素化的机制,包括涉及到的泛素连接酶系统、底物识别和特异性控制机制以及其他调控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因素与途径。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实验技术在蛋白泛素化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免疫共沉淀技术、小分子荧光标记技术以及体外重组和基因敲除技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蛋白泛素化研究套路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清晰的概述,详细介绍蛋白泛素化研究的套路、机制和实验技术应用。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蛋白泛素化领域的重要性,并为从事相关研究或学习的科学家提供指导和参考。
同时,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对于蛋白泛素化的兴趣,并促进该领域在生物医学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2. 蛋白泛素化研究套路2.1 蛋白泛素化的定义和背景知识蛋白泛素化是指通过共价连接在目标蛋白上的小蛋白质分子-泛素来调控该目标蛋白的功能和命运。
这种修饰过程包括泛素激活、泛素结合酶介导的底物连接和底物特异性识别等环节。
蛋白泛素化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参与了多种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
2.2 蛋白泛素化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蛋白泛素化被认为是细胞中最主要、最普遍也是最关键的内源性调控系统之一。
它在维护细胞稳态、质量控制、信号转导、DNA修复以及细胞周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泛素化对蛋白质的调节
泛素化过程
酶催化
泛素化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 包括E1(泛素活化酶)、E2
(泛素结合酶)和E3(泛素连 接酶)。
多泛素化
一个靶蛋白可以连接多个泛 素分子,形成多泛素链。多 泛素链的数量和长度取决于
特定的E3连接酶。
去泛素化
在某些情况下,已经修饰的 靶蛋白可以被去泛素化,从 而逆转泛素化对其功能的影 响。
04
泛素化与疾病
泛素化与癌症
泛素化参与癌症发生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从而促进癌 症的发生。
泛素化与肿瘤转移
泛素化过程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影响肿瘤的 转移。
泛素化与化疗耐药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影响化疗 效果。
泛素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泛素化与阿尔茨海默病
01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从而影响阿尔茨海
默病的发病。
泛素化与帕金森病
影响帕金森
病的发病。
泛素化与亨廷顿氏病
03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亨廷顿氏病相关蛋白的降解,从而影响亨
廷顿氏病的发病。
泛素化与其他疾病
泛素化与心血管疾病
泛素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 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
泛素化与糖尿病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和发 展。
泛素化与免疫系统疾病
泛素化异常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疾病 的发生。
05
泛素化研究展望
泛素化机制的深入研究
组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修饰的作用研究
组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修饰的作用研究细胞内的蛋白质通常需要通过修饰来调控其生物功能。
其中,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饰是广泛研究的两种蛋白质修饰方式。
泛素化修饰通常会使其靶蛋白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降解,而去泛素化修饰则是通过移除蛋白质上的泛素来调节泛素化修饰的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组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修饰在细胞内的作用,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1. 组蛋白泛素化的作用组蛋白泛素化是指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复合物(E3)在组蛋白上进行泛素修饰。
这种修饰通常发生在组蛋白H2A和H2B上的C 端赖氨酸上。
组蛋白泛素化在细胞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状态。
研究发现,组蛋白泛素化可以促进染色质复制、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
组蛋白泛素化作用最初被发现是通过泛素连接酶复合物RNF8来调节DNA损伤响应。
它将组蛋白H2A和H2AX泛素化,以便于DNA损伤和修复信号的转录调控。
除此之外,在DNA损伤之后还有另外一种泛素连接酶复合物RNF168参与到DNA损伤响应中。
RNF168会在损伤位点周围的组蛋白H2A上进行泛素化修饰,并进一步定位和激活DNA损伤响应因子。
2. 组蛋白去泛素化的作用与组蛋白泛素化相对应,组蛋白去泛素化是移除蛋白质上泛素修饰的修饰方式。
组蛋白去泛素化酶(DUBs)可以通过水解泛素和靶蛋白的连接来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
研究表明,组蛋白去泛素化可以影响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和染色质结构等生物学过程。
有一类组蛋白去泛素化酶,被称为SAGA去泛素化模块(SGF11),可以移除组蛋白上的泛素修饰,从而调节转录后修饰事件。
研究表明,SGF11在神经发育和骨骼肌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RICTOR蛋白也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它能够去除组蛋白上的泛素修饰,影响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再生。
3. 组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在疾病中的作用组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蛋白质泛素化在细胞生理学中的作用
蛋白质泛素化在细胞生理学中的作用细胞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探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细胞功能的基本原理,并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这门学科中,蛋白质泛素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蛋白质泛素化是指泛素分子附着在蛋白质中的过程,用来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和命运。
这篇文章将探讨蛋白质泛素化在细胞生理学中的作用,深入了解蛋白质泛素化的机制和功能。
一、蛋白质泛素化的机制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76个氨基酸组成,在细胞中以共价键的方式与靶蛋白结合,形成泛素化的蛋白。
泛素化是一种高度可逆的过程,因为泛素分子可以在靶蛋白上加上或去除,从而对蛋白质进行调控。
蛋白质泛素化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分别是激活泛素,连接泛素和去泛素。
三个步骤的分子机制如下:1.激活泛素:泛素分子在细胞内由E1激酶激活,并与ATP结合后形成活化泛素分子。
此时,泛素分子已经准备好被连接到靶蛋白上了。
2.连接泛素:泛素分子在细胞内与E2泛素连接酶结合,形成E2-泛素复合物,然后与一个E3泛素连接酶结合。
E3酶的作用是提高泛素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并将泛素连接到靶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上。
这样,泛素分子就被连接到了靶蛋白上。
3.去泛素:泛素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靶蛋白上的泛素分子可以被去除。
细胞中存在去泛素酶,可以将泛素分子从靶蛋白上去除。
这样,靶蛋白上的泛素化就被撤销了。
二、蛋白质泛素化的功能蛋白质泛素化有多种功能,包括蛋白降解、细胞信号传导、DNA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等。
1.蛋白降解:蛋白质泛素化通过促进蛋白降解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
细胞中的泛素连接酶(E3)可以将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标记其为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被连接到泛素上后,将被降解酶降解。
2.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的泛素化还可以通过促进细胞信号传导来调控细胞的功能。
例如,一些转录因子的泛素化可以影响其核转移能力,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此外,一些膜蛋白通过泛素化可以维持其在细胞膜上的位置,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泛素化途径与人体免疫系统调节生命奥秘
⼆、泛素化途径与⼈体免疫系统调节⽣命奥秘蛋⽩质泛素化修饰过程在⼈体免疫系统调节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
与磷酸化修饰过程⼀样,泛素化修饰过程也是⼀种可逆的共价修饰过程,它能够调节被修饰蛋⽩的稳定性、功能活性状态以及细胞内定位等情况。
因此,泛素化修饰作⽤也在⼈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反应的各个阶段,⽐如免疫反应的起始、发展和结束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有好⼏种泛素连接酶都参与了防⽌免疫系统攻击⾃体组织的过程。
这些泛素连接酶的功能失调都与⾃⾝免疫性疾病有关。
⼀个安全、有效的机体免疫系统应该是能够在有效的清除或限制各种⼊侵机体的病原微⽣物的同时⼜不会对⾃⾝组织发动攻击。
要达到这⼀⽬标就必须对免疫系统进⾏⾮常精细的调控。
作为⽣物体内⾮常重要的⼀种调控⼿段——泛素化修饰途径,毫⽆疑问地也在免疫系统调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
早期对这⼀课题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NF-κB途径上。
最近⼏年的研究发现,泛素化修饰途径能够通过好⼏条信号通路激活NF-κB途径,它在NF-κB激活过程中起到了调控中枢的作⽤。
NF-κB途径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都起到了关键性作⽤,因此我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泛素化修饰途径对于免疫系统的调控作⽤。
泛素蛋⽩是⼀个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常保守的多肽,它能在E1、E2、E3酶等⼀系列酶促反应催化下与细胞内靶蛋⽩上的⼀个或多个赖氨酸残基发⽣共价连接。
泛素蛋⽩本⾝也含有7个赖氨酸残基,因此它们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些位点互相连接,形成多泛素蛋⽩链(polyubiquitin chain)。
⽬前研究显⽰,如果多泛素蛋⽩链与被修饰蛋⽩上的第48位赖氨酸残基相连,会介导靶蛋⽩进⼊蛋⽩酶体⽽被降解;如果与被修饰蛋⽩上其它位点,⽐如第63位赖氨酸残基相连,则靶蛋⽩可以发挥信号通路功能⽽不会被降解。
此外,还有⼀些蛋⽩质,⽐如组蛋⽩H2A和H2B等经单泛素蛋⽩修饰后也可以发挥调控作⽤⽽不会被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素化修饰与人类疾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由泛素(ubiquitin,Ub)、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E2s)、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s,E3s)、26S蛋白酶体和泛素解离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等组成,其对靶蛋白的降解是一种级联反应过程。
泛素首先在El催化下,其C末端甘氨酸残基与El的半胱氨酸残基间形成高能硫酯键而获得活性。
El-泛素结合的中间体再将泛素转移给E2,形成E2-泛素中间体。
最后靶蛋白的泛素化还需要另一个特异的泛素蛋白连接酶E3s。
E3s可以直接或间接与底物结合,促使泛素从与E2s形成的硫酯中间产物转移到靶蛋白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基团上,形成异肽键(isopeptide bond)。
当第一个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后,另外一些泛素分子在E3s的催化下相继与底物相连的泛素分子的第48位赖氨酸残基相连,形成一条多聚泛素链,作为底物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的靶向性信号。
完成泛素化的蛋白质结构被展平进入26S蛋白酶体,在20S催化中心中被降解,泛素分子可被DUBs从底物上水解下来,重复利用。
一、泛素(Ub)泛素是1975年由Goldstein首先发现的一种在真核生物细胞高度保守的多肽,单个泛素分子由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8.5kD。
在不同生物体间组成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差别很小,如酵母和人的泛素仅有3个氨基酸序列的差别。
泛素分子紧密折叠成球形,5股混合的β片层形成一个腔样结构,部对角线位置有1个α螺旋,这个结构称为泛素折叠。
这个小蛋白含有一个明显的疏水核心和大量的氢键,表现出特殊的稳定性,能够防止在结合和靶向性降解循环中变性失活,从而保证泛素循环的运行。
从泛素折叠中突出来的是具有一定变形性的C 末端延伸部分,这个末端第76位含有一个必须的甘氨酸。
泛素与其它蛋白都是通过C-末端第76位甘氨酸来连接的。
二、泛素活化酶(E1)El是泛素与底物蛋白结合所需要的第一个酶,但是对靶蛋白的特异性却几乎没有影响。
El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肽,大约1100个氨基酸,含有位置固定的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
El有2个亚型,是由同一个mRNA 在不同的起始位点翻译而成的,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
酵母的El 基因失活后是致命的,说明这个蛋白对于细胞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Stephen等.1996)。
El可以水解ATP,与泛素的羧基末端形成高能硫酯键而激活泛素。
在真核生物这个激活反应由两步构成:起始形成泛素-腺苷酸中间物,接下来这个中间物与El半胱氨酸残基发生反应形成E1-Ub硫酯键。
通常一个泛素分子有一个单独的E1。
E1具有高度的催化效能,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就能够激活泛素,满足下游的级联反应过程(Pickart.2001)。
三、泛素结合酶(E2s)级联反应的第二步是泛素分子经过转硫醇反应从E1半胱氨酸残基转移给E2s活化的半胱氨酸位点。
E2s在哺乳动物中至少有25个基因,所有的E2s都含有一个保守的大约150个氨基酸的核心结构域,在结构域的中央是决定E2s活性的半胱氨酸残基,位于蛋白表面浅的裂隙(Hamilton等.2001)。
E2s家族中的一小部分成员只含有这个核心结构,但是其它的大部分成员还有N-或C-末端的延伸,这种结构可能与E3s的识别、E2s自身的活性以及底物识别有关。
E1和E3s通过相同的基序与E2s连接,这说明在反应循环过程中,E2s必须在E1和E3s之间穿梭往返运行。
因此为了保证在激活的泛素与数量巨大的E3s之间得到平衡的分布,需要多个E2s异构体。
E2s/Ub非共价结合的亲和力非常低,说明其在转移泛素分子到靶蛋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泛素-蛋白连接酶(E3s)泛素化途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底物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这一功能由E3s直接决定。
目前主要有3种类型的E3s,即含有HECT(homologous to E6-associated protein carboxyl terminus)结构域的E3s、含有环指状(RING finger)结构域的E3s和含有U-box结构域的E3s[2]。
在高等生物E3的总数从几百到一千以上,新的E3亚家族仍不断被发现。
正是由于这些复杂多变的E3s家族成员可以对不同的底物进行特异性的识别,才呈现出蛋白降解的高度选择性。
(一)含有HECT结构域的E3sHECT E3s的命名是因为其C-末端含有一段大约350个氨基酸的区域与E6-AP(E6-associated protein)的C-末端同源。
HECT E3s催化转硫醇反应将E2s中的泛素转移给HECT结构域的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
E6AP-HECT/UbcH7复合体的晶体结构显示HECT结构域呈L形,活性位点位于L形的拐弯处(Huang等.1999)。
游离的HECT结构域与E2s有较强的相互作用,E2s结合位点位于L形基底部的末端。
HECT结构域的缺失不影响底物的结合,高度可变的N末端结构域负责对特异底物的识别和结合。
(二)含有环指状结构域的E3s其特征是含有一个保守的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复合体,在其中心有2个Zn+ 离子。
RING E3s没有直接催化蛋白泛素化的作用,其作为一个停靠位点将靶蛋白和E2s聚集在一起,然后介导泛素的转移而不是与泛素形成硫酯键。
含有环指状结构域的E3s可被分成2种类型,一种是单个蛋白,其代表是作为P53的E3s的MDM2(mouse double minute 2)癌蛋白(Honda等.2000)以及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eceptor)E3s的c-Cbl(Tsygankov等.2001)。
另一种是多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包括SCF(Skpl-Cullin/Cdc53-F-box-Rbx1)、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aftaphasepromoting complex,APC)和VBC-Cul2复合体(the v o n-H i p p e l-L i n d a u-e l o n g i n s B a n d C-C u l2 complex)。
SCF E3s是至少有4种多肽组成的复合体。
被命名为SCF是因为其中的三个核心亚基(Skpl、Cullin/CDC53和一个F-Box蛋白)。
后来第四个亚基Rbxl(RING box 1 protein)被发现,其含有一个RING H2-型结构域。
在SCF E3s中的Rbxl能够集合E2,Cullins蛋白作为Rbxl 与蛋白之间的支架参与底物的选择性。
底物的识别由底物特异性的F-box蛋白所介导,F-box本身被SCF E3s复合体中的Skpl接头因子所识别和聚集。
Skpl与Cullins结合,因此将底物和泛素并列排开。
F-box 蛋白的特征是含有一个大约4O个氨基酸的基序,最初在细胞周期蛋白F中鉴定出来。
人类含有大量的F-box蛋白,可以分成不同的亚类,在多数情况下F-box蛋白结合磷酸化的蛋白质。
如SCF E3s通过引起p27和cdc25的快速降解来调节细胞周期[3]。
APC的核心颗粒至少含有13个亚基,最初发现在降解Cyclin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后研究发现,其具有控制在有丝分裂进展和结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些因子的半衰期的功能[4]。
APC中的2个亚基APC2和APC11分别与SCF E3s 复合体中的Cullinl和Rbxl相关,推测APC2可能具有连接其它亚基的作用,而APC11则具有结合Ub-E2s中间体的作用。
von-Hippel Lindau(VHL)肿瘤抑制因子蛋白E3复合体与SCF型复合体有所不同,其核心区有Rbxl和Cul2A结构,然而Skp1被转录延伸因子B/C所代替。
转录延伸因子B/C复合体能够调节VHL与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包括RNA 聚合酶II延长因子A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ling,SOCS)盒装蛋白。
这种复合体与靶蛋白特异结合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效率却很高(Kim等.2003)。
(三)含有U-box结构域的E3sU-box E3s是一个相对较小的E3s家族,在结构上与RING结构域相似(Ohi等.2003),因此有的人将U-box E3s与环指状结构域的E3s归为一类。
在一些情况下多泛素链的形成还需要泛素链延长因子的辅助,人们将具有这类功能的酶命名为E4s。
U-box家族成员具有E4s的特点。
第一个被鉴定的E4s家族是泛素融合降解蛋白(ubiquitinfusion degradation 2,UFD2),其特征是C末端含有一个大约70个氨基酸的保守的U-box,在结构上与RING-finger E3s相关,能与含有1~3个泛素分子的底物结合,催化其它的泛素分子附加到底物上,形成含有多泛素链的底物。
U-box家族的另一个成员是与热休克蛋白70 C-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 terminus of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在降解途径中作为泛素链延长因子与另外的E3s协同作用,能够结合伴侣分子识别的异常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导致他们被26S蛋白酶体所降解,是另一个含有U-box的具有E4功能的蛋白质。
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含有U-box结构域的蛋白质都具有E4s的活性。
(四)E3s与靶蛋白多聚泛素链的形成靶蛋白的泛素链最少需要四个泛素分子的长度才能够被蛋白酶体有效降解。
关于靶蛋白的泛素链是如何形成的还不清楚,推测可能存在以下4种模型[6]:(1)有序增加模型(sequential addition mode1)也称为标准模型,即E3通过不同的结构域(如RING E3s)与E2和底物结合,形成E2-E3-底物复合体,E3促使与E2连接的泛素分子直接转移到底物的赖氨酸残基,然后E2-E3-底物复合体中的E2再接受来自E1分子传递的新的泛素分子,在E3的作用下将泛素分子直接转移到与底物相连的第一个泛素分子,接下来循环此过程,完成靶蛋白泛素链的组装;(2)指数模型(indexation mode1)是指在形成E2-E3-底物复合体后,E2上的第一个泛素分子首先与E3s的HECT结构域的半胱氨酸活化位点结合,然后依次在此位置形成一条泛素链,最后泛素链从E3上转移到底物的赖氨酸残基;(3)秋千模型(seesaw mode1)是指E3与2个E2和底物形成复合体后,泛素链的组装发生在2个E2的活化位点上,即一个E2上的泛素分子转移到另一个E2上后,新转移过来的泛素位于最底层直接与E2连接的位置,而原来与E2直接连接的泛素则与新转移过来的泛素相连,依此从后向前的方式形成一条泛素链,最后泛素链直接从E2转移到底物上;(4)杂和模型(hybrid mode1)是指E2-E3-底物复合体形成后,E2上的泛素分子首先转移到E3上,在E3上形成一条泛素链,然后泛素链按照E3 El E2 底物的传递顺序连接到靶蛋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