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煤前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合集下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地区综合防突举措一、地区综合防突举措基本程序和要求突出矿井应该对突出煤层进行地区突出危险性展望。

经地区展望后,突出煤层区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未进行地区展望的地区视为突出危险区。

地区展望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前的地区展望(以下简称开辟前地区展望)和新采区开辟达成后的地区展望(以下简称开辟后地区展望)。

突出煤层地区展望的范围由煤矿公司依据突出矿井的开辟方式、巷道部署等状况划定。

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前,当展望地区的煤层缺乏或许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能够主要依照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周边地区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辟前地区展望。

开辟前地区展望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工程的揭煤作业。

开辟后地区展望应该主要依照展望地区煤层瓦斯的井下实测资料,并联合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周边地区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

开辟后地区展望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对已切实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地区的散布规律,并有靠谱的展望资料的,地区展望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行;不然,应该拜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判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地区展望。

地区展望结果应该由煤矿公司技术负责人批正确认。

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时期,以及突出煤层经开辟前地区展望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辟过程中的全部揭煤作业,一定采纳地区综合防突举措并达到要求指标。

经开辟前地区展望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准备过程中的全部揭煤作业应该采纳局部综合防突举措。

经开辟后地区展望为突出危险区的煤层,一定采纳地区防突举措并进行地区举措成效查验。

经成效查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一定持续进行或许增补分施地区防突举措。

经开辟后地区展望或许经地区举措成效查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一定采纳工作面展望方法进行地区考证。

全部地区防突举措均由煤矿公司技术负责人同意。

地区防突举措应该优先采纳开采保护层。

突出矿井初次开采某个保护层时,应该对被保护层进行地区举措成效查验及保护范围的实质观察。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一、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包括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等。

工作面预测应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

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并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经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即判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措施无效时,仍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再次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

煤巷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预测超前距均为2m。

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回采工作面3m;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m,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

每次工作面防突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当绘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

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置、形态。

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当需要测定瓦斯压力时,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定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则测定钻孔应布置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docx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docx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一、基本情况1、巷道布置:12运输石门开口点坐标为:X=2852722.319,Y=35459071.730,Z=+1500.00,巷道开拓方向方位角329°,坡度为3‰,长度约370米,;开挖断面为13.8m2,宽为4600mm,高为3500mm,支护厚度为100mm。

该巷道成巷宽为4400mm,高为3400mm。

回采期间的通风、运输。

2、地质构造及煤层、瓦斯赋存情况:本矿区位于盘关向斜黎明勘探区中部,0-792勘察线之间,总体为一单一向斜,地质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倾角25°~44°。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构造为主,并伴有小型褶曲。

断层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其次为北西向和少量的南北向。

5#煤:煤层厚度0-4.08m,平均厚度1.32m,煤层结构单一,较稳定,矿区内出现一个尖灭点,其次在3线、351线倾向上有变薄趋势,在走向上煤层厚度往东有变薄的趋势,顶板泥质粉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

由于建设单位未提供该矿区建设的相关地质资料,为指导施工,采用边探边掘的施工方案,在2011年7月15日12运输石门的超前地质钻孔施工中,探明现K0+295米位置距5#煤层底板法线距离12m,探明揭煤点无地质构造,实测K1max=0.58ml/g.min1/2,瓦斯压力为0.85Mpa。

打钻过程中各孔均出现喷孔现象,迎头最高监控瓦斯为1.26%。

详见12运输石门地质探孔成果资料图3、防突工程量:12运输石门掘进至5#煤层底板5m垂距起至出5#煤层顶板2m垂距止,累计防突工程量为25m(地面起295m~320m)。

4、巷道施工支护情况:12运输石门掘进施工时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法施工,为半圆拱巷道;设计采用锚网+锚索支护,过5#煤层段采用U型钢拱架支护,掘进断面15.8m2,净断面12.9m2。

5、通风系统:12运输石门形成了独立的通风系统。

选用一台YBF2/160 M2-2(2X30KW)型主扇和一台YBF2/160 M2-2(2X30KW)型辅扇配合Φ800mm的胶质阻燃性风筒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地面距离井口20米以外,并按掘进装备系列化进行装备,实行“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

1605前石门揭23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1605前石门揭23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1605前石门揭23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煤矿生产是一个高危险、高复杂性的行业,防范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

为了有效地防范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安全措施。

1. 监测系统安装瓦斯监测、煤尘监测和温度监测系统是防范煤矿事故的有效手段。

瓦斯、煤尘和温度的监测数据可以实时地反馈给监测中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控制。

2. 换风系统通过安装换风机组和与之配套的配电设备,科学合理地进行换气工作,可在矿井内控制瓦斯、煤尘的浓度,制造出符合安全标准的气氛环境。

3. 布风系统实施防突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布风。

布风的目的是使空气流通,降低瓦斯、煤尘的浓度,达到防范突出的目的。

布风系统应当定期进行检测,检查各处的布风口是否畅通,风道是否有堵塞等情况。

4. 化学灭火系统化学灭火系统是防范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

矿井内安装自动喷洒化学灭火剂的喷淋系统,可以在火情发生时迅速进行扑灭。

该系统还可以通过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灭火效率。

5. 气体超限监测系统气体超限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检测井下瓦斯浓度是否超标的系统。

系统可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及危害程度,对矿井进行分类控制,当气体浓度超出指定值时,系统会进行报警,提醒工人立即采取措施。

6. 井下数码通讯系统井下数码通讯系统是防范突出事故的重要手段。

这套系统能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的全真实时传递和远程监控,使采煤面与井下防范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全面预警。

防范煤矿事故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不断完善和发展防范技术安全措施是降低煤矿事故风险、加强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石门揭煤防突细则2019-7-16

石门揭煤防突细则2019-7-16

石门揭煤防突细则规定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第六十四条采取井下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以前实施,并用穿层钻孔至少控制以下范围的煤层: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2m(急倾斜煤层底部或者下帮6m),同时还应当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

当区域防突措施难以一次施工完成时,可分段实施,但每一段都应当能保证揭煤工作面到巷道前方至少20m之间的煤层内,区域防突措施控制范围符合上述要求;第四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第六十九条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必须对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指标优先采用残余瓦斯含量指标,根据现场条件也可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或者其他经试验(应当符合本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要求)证实有效的指标和方法进行检验。

采用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也可以参照本细则第八十八条的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第七十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应当根据经试验考察(应当符合本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要求)确定的临界值进行评判。

在确定前可以按照表2指标进行评判,当瓦斯含量或者瓦斯压力大于等于表2的临界值,或者在检验过程中有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时,判定区域防突措施无效,该预抽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否则预抽措施有效,该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

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检验的,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且没有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时,判定区域防突措施有效,否则措施无效。

第七十一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第七十二条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或者残余瓦斯压力等参数进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二)对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置4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井巷中部和井巷轮廓线外的上部和两侧。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执行规定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执行规定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执行规定一、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一)在井巷设计布置中,应尽量减少石门揭煤的次数。

应采取煤巷先掘到位,然后石门与煤巷贯通的措施。

(二)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地测部门和施工连队应采取先探后掘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岩石井巷误揭构造和煤层。

(三)石门揭煤必须编制防突设计,采取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其设计内容包括:1、突出预测方法及预测钻孔布置、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布置;2、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并采取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3、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4、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5、安全防护措施。

(四)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打钻控制煤层层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石门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2、在石门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垂距10m之前,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少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地质构造复杂带距煤层垂距20m前布孔探煤;3、在石门距煤层垂距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测压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和钻屑瓦斯解析指标等。

测压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测压孔与前探孔可共用,如不能共用时,两者见煤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当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74MPa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4、为了防止误穿煤层,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5m时,应在石门工作面顶部两侧补打3个直径42mm的超前钻孔,其超前距不得小于2m。

当石门距煤层垂距不足5m且大于2m时,为了防止误穿突出煤层,必须及时采取探测措施,确定煤层层位,保证岩柱厚度不小于垂距2m。

5、石门与煤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厚度的岩柱。

采用抽放瓦斯和排放钻孔的岩柱不得小于3m;采用震动放炮揭煤时,岩柱厚度不得小于1.5m,若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垂距(岩柱厚度)。

(五)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抽放瓦斯或排放钻孔等防治突出措施,经效果检验有效后可采用运距离震动放炮揭穿突出煤层;若效检无效,应采取补充措施,经再次效检有效后,采用远距离震动放炮揭穿煤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一、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包括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等。

工作面预测应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

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并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经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即判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措施无效时,仍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再次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

煤巷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预测超前距均为2m。

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回采工作面3m;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m,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

每次工作面防突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当绘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

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置、形态。

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当需要测定瓦斯压力时,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定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则测定钻孔应布置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揭煤的防突措施

揭煤的防突措施

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第六十一条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置、形态。

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当需要测定瓦斯压力时,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定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则测定钻孔应布置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第六十二条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揭煤作业前应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揭煤作业应当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按照下列作业程序进行:(一)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二)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三)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四)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五)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七)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

第六十三条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在距突出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m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应适当加大法向距离)前进行。

在经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再采用工作面预测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区域预测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前区域预测)和新采区开拓完成后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后区域预测)。

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的范围由煤矿企业根据突出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置等情况划定。

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当预测区域的煤层缺少或者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可以主要依据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拓前区域预测。

开拓前区域预测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工程的揭煤作业。

开拓后区域预测应当主要依据预测区域煤层瓦斯的井下实测资料,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

开拓后区域预测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对已确切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有可靠的预测资料的,区域预测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否则,应当委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区域预测。

区域预测结果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认。

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经效果检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必须继续进行或者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所有区域防突措施均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区域防突措施应当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

突出矿井首次开采某个保护层时,应当对被保护层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及保护范围的实际考察。

防突基本流程图

防突基本流程图

突 出 矿 井
前区域 预测:
用于指导 新水平、 新采区设 计及开拓 工程揭煤
开 拓 后 区 域 预 测
危 险 区
有 突 出 煤 层
非 突 出 矿 井
生产矿 井突出
无 危 险 区
煤层、
突出矿 井鉴定 无突出煤 层:按非 突出矿井 管理
每 采 掘 十 至 五 十 米 进 行 区 域 验 证
有 危 险
工 作 面 预 测
突 出 危 险 工 作 面
工 作 面 防 突 措 施
工作 面措 施效 果检 验
突 出 危 险 工 作 面
无 危 险
执行 安全 防护 措施 后采 掘作 业
无 突 出 危 险 工 作 面
无 突 出 危 险 工 作 面
执 行 安 全 防 护 措 施 后 采 掘 作 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基本流程 参考示意图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新 建 矿 井 突 出 危 险 性 评 估
有 突 出 危 险 : 按 突 出 矿 井 设 计
无 突 出 危 险 : 按 非 突 出 矿 井 设 计
建 井 期 间 进 行 突 出 煤 层 、 突 出 矿 井 鉴 定
突出煤
层开拓 区 域 防 突 措 施

赵家山厚煤层石门揭煤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赵家山厚煤层石门揭煤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赵家山厚煤层石门揭煤区域综合防突技术贺伟伟(山西东辉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摘要赵家山煤矿在石门揭穿缓倾斜特厚突出煤层时,穿煤段距离一般长达几十米,抽排钻孔施工时,喷孔、卡钻严重,施工困难,无法一次性穿透煤层全厚,传统上只能采取分段防突措施,揭穿煤层。

但分段实施防突措施,危险性大,揭煤时间长。

为此,提出了复杂条件下的石门揭煤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通过在赵家山8煤石门揭煤现场试验,安全、快速的揭开了煤层,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石门揭煤厚煤层顶板巷水力冲孔区域防突中图分类号TD713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1005-2801.2012.06.108*收稿日期:2012-05-15作者简介:贺伟伟(1982-),男,助理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煤矿井下现场管理工作。

1煤层及瓦斯赋存情况赵家山煤矿为筹备矿井,在前期巷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揭穿煤层。

风井东翼回风石门承担着82采区的回风任务,现已成功揭穿7煤。

但在掘进到8煤层时,探得该处煤层真厚达16m ,煤层倾角为19ʎ,且瓦斯压力大,巷道斜穿煤层,揭煤比较困难。

在风井东翼回风石门距8煤法距5.5m 处,通过施工探煤孔,探清了煤层层位。

在距离8煤法距15m 处,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测得8煤瓦斯压力为1.61MPa ,瓦斯放散初速度△P 为461.3Pa ,煤的坚固性系数f 为0.26。

在距离8煤法距5.5m 处,施工测压孔及探煤孔过程次出现卡钻、顶钻现象。

先后施工了8个探煤孔,4个测压孔,其中前8个探煤孔有5个孔喷孔,喷出煤量50t 左右,4个测压孔有3个孔喷孔。

由8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指标与动力现象分析可知,此处8煤揭煤工作面为强突出危险性工作面,需采取防突措施。

2区域防突技术措施2.1迎头综合防突措施2.1.1排放钻孔首先,在巷道迎头采用排放钻孔的防突措施。

由于煤层较厚,若排放钻孔穿透煤层,终孔间距以2m 计算,则需施工400个钻孔,钻孔工程量过大,且钻孔过长,施工困难。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引言在煤矿生产中,煤与瓦斯并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为了确保矿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煤与瓦斯的突出事故。

揭煤防突技术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揭煤防突技术中涉及的安全措施。

一、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抽放技术是揭煤防突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煤层中产生的瓦斯进行抽放,可以有效降低矿井瓦斯浓度,减轻瓦斯爆炸的风险。

下面是常用的瓦斯抽放技术安全措施:1.安全钻孔:在煤层中钻探安全钻孔,确保瓦斯抽放的效果和安全性。

2.瓦斯抽放管道:建设瓦斯抽放管道网络,将煤矿中的瓦斯集中抽放到安全区域,避免瓦斯积聚造成危险。

3.瓦斯抽放设备监测:安装瓦斯抽放设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抽放效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综放掘进技术综放掘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煤炭开采方法,然而,综放工作面容易产生煤与瓦斯的突出。

为了保证综放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瓦斯浓度监测:实时监测综放工作面瓦斯浓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紧急排放瓦斯的措施。

2.煤与瓦斯分离:通过在综放工作面上进行瓦斯抽放,有效减少煤层内的瓦斯积聚,防止瓦斯与煤突出。

3.风流控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调整气流方向和风速,确保综放工作面的稳定的通风状况,降低瓦斯积聚的风险。

三、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的突出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重要事故形式,为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事故,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预处理措施:在煤层突出易发区域进行强化钻孔处理,改变煤层孔隙结构,提高其抗突出能力。

2.预裂爆破:用爆破技术在煤层中预裂,减缓内部压力的积聚,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

3.预埋放水管道:在煤层中埋设放水管道,及时排除瓦斯压力和水压力,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概率。

四、瓦斯抑制技术瓦斯抑制技术是揭煤防突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减少煤层中瓦斯的产生,从根本上降低瓦斯突出的危险。

以下是常见的瓦斯抑制技术安全措施:1.抑制剂喷洒:在综合采煤工作面上喷洒适量的抑制剂,降低瓦斯生成速率,减少瓦斯的产生。

石门揭煤防突措施

石门揭煤防突措施

石门揭煤“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距煤层法距为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施工探煤孔,距煤层法距5m时进行危险性预测。

若预测有突出危险,当法距为3m时候,开始打排放孔(若煤层顶板破碎,法距5m时打排放孔)并进行效果检验,若措施孔无效,继续补打措施孔,并进行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时方可掘进,当法距为2m时进入远距离放炮阶段,直至揭煤结束。

一、石门揭煤措施(1)、前探钻孔在石门工作面掘至煤层顶板法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之前,打三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其中2个钻孔水平向前,1个钻孔与煤层垂直,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地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

1、前探钻孔具体操作方法:1)当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打3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

探煤钻孔布置在巷帮钻场或者工作面,开孔位置在钻场中部,1#和2#开孔间距为0.5m,使用ZY--650液压钻机,其参数及钻孔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钻孔前确定。

2)前探钻孔施工完毕后,3号孔测瓦斯压力,将1、2号孔填实。

(2)突出危险性预测1、主要预测方法为:测定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最后以综合指标判断。

在前探钻孔施工后,可先利用垂直于煤层的3号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

2、当距煤层垂距为5m时,工作面应停止掘进,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此时向工作面前方施工2个测压钻孔,然后封孔测定瓦斯压力。

在施工测压孔时,用取芯钻头取煤芯,采集煤样2Kg左右,每孔各取一份,送实验室测定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

3、工作面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综合指标法。

在试验地点采取煤样,测定该地点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及煤坚固性系数f值,采用综合指标D、K值对该地点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D、K值按下式计算:()()74.0f=PHD.0--30075=K∆fP式中 D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一;K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二;H —煤层埋藏深度,m;由于该矿为在建矿井,尚无明确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故其指标临界值选用《突出规定》规定的临界值。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汇报人:日期:•揭煤防突技术概述•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揭煤防突技术实施流程•揭煤防突技术应用案例•揭煤防突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结论与展望01揭煤防突技术概述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揭煤防突技术的重要性保障安全生产01提高煤炭开采效率02满足环保要求03揭煤防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02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突出危险性预测与评估030201防突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防护措施制定揭煤防突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人员疏散、救援措施等。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03揭煤防突技术实施流程突出危险性预测与评估流程开展突出危险性预测制定防突措施收集矿井地质资料实施防突方案按照设计的防突方案进行实施,确保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得到有效控制。

设计防突方案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和瓦斯地质图等信息,设计适合该工作面的防突方案,包括钻孔控制、瓦斯抽放等技术措施。

监测与评估对实施后的防突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防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防突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流程03培训与演练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流程01制定安全防护措施02制定应急预案04揭煤防突技术应用案例背景介绍技术应用效果评估案例一:某矿井揭煤防突技术的应用1案例二23某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问题,通过常规的防突措施无法有效控制。

背景介绍采用了钻孔控制突出危险性的方法,通过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钻孔作业,破坏煤层的结构,从而降低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

技术应用采用钻孔控制突出危险性后,该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次数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

效果评估背景介绍技术应用效果评估05揭煤防突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瓦斯突出预测的准确性问题目前揭煤防突技术对于瓦斯突出的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预测结果易受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揭煤防突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问题揭煤防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煤矿或科研院所,普及和推广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煤矿。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新采取开拓前区域预测 新采区完成后区域预测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防突措施: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 在突出煤层较大范围内采取的防突措施。 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类。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开采保护层:保护层概念、保护层作用、 保护范围、开采保护层应遵守的规定
开采保护层:

保护范围:指保护层开采后,在空间上 使危险层丧失突出危险的有效范围。根 据现场试验考察确定,并经企业负责人 批准后执行。
开采保护层:
应遵守的规定:P47
预抽煤层瓦斯、效果检验、验证

P48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 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 施
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参照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方法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工作面防突措施:水力冲孔、超前钻孔、 松动爆破、水力疏松、前探支架。
水力冲孔
水力冲孔
超前钻孔

P52
松动爆破
前探支架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措施效果检验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爆破 挡栏 反向风门 避难所 压风自救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 危险性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 性预测、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石门揭煤工作面危险性预测: 综合指标法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钻屑解吸仪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钻屑指标法 复合指标法 R值指标法

《煤矿安全规程》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释义

《煤矿安全规程》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释义

煤矿安全规程》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释义第一百九十三条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

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受到保护的区域可按无突出危险区进行来掘作业;在未受到保护的区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释义】: 本条文是关于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的规定。

开采保护层后,保护层顶底板岩石(包括被保护的突出煤层)会发生剧烈的膨胀变形,煤层中的原始应力降低,煤体发生膨胀变形,煤的孔隙率增加,裂隙增加,这样就会使煤层的透气性大幅度的提高,为瓦斯流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煤层瓦斯压力的作用下,被保护煤层中的瓦斯会通过突出危险煤层顶底板岩石裂隙,不断地流向保护层的开采空间,被保护煤层的瓦斯压力不断地降低,吸附瓦斯迅速解吸为游离瓦斯,成为供给流动瓦斯的不间断的气源,导致被保护煤层瓦斯含量不断降低,同时使煤层强度与稳定性也有所增加。

上述一系列的变化,会使被保护煤层逐渐失去发生突出时所需的必要条件,可避免大面积范围内突出的发生;同时,采用保护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要比采用局部防治突出的成本低得多,且安全性和可靠程度都较局部措施好。

所以,国内外开采煤层群的突出矿都广泛应用开采保护层作为防突首选措施。

当保护层开采后,在被保护层的突出煤层中就出现了受保护的区域和没有受到保护的区域。

所谓受到保护,即该区域内因保护层的开采地质采矿因素发生了变化,瓦斯含量和压力降低,煤体强度增强,失去了发生突出所需要的条件,不存在突出的危险性,同无突出危险煤层已无两样,所以在保护区域内进行采掘工作可按无突出危险从事作业。

相反的,在非保护区域内,由于煤层的各种地质采矿因素均未发生变化,发生突出的必需条件仍然存在,有发生突出的危险性,因而,在非保护区域内从事采掘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避免突出事故发生造成损失。

这方面有的矿区(井)出现多次失误,有深刻的教训。

第一百九十三条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

防突措施及管理防突管理制度揭煤技术流程规定

防突措施及管理防突管理制度揭煤技术流程规定

为了规范公司揭煤流程,防止突出事故发生,特作如下规定:石门(含立井和斜井等)揭煤地点的煤层先进行突出危(wei)险性区域预测,然后进行突出危险区划分.区域预测结果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

经区域预测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要采取开采保护层或者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所有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设计符合《防突规定》要求。

从抽采瓦斯开始,实行独立计量,定期采集抽采流量、负压和浓度等,分析瓦斯抽采效果。

效果不好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

经过矿井(或者采区)区域预测为突出危(wei)险性的煤层,可直接在距突出煤层7m 法向距离以外进行区域预抽瓦斯防突措施.3。

经开辟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wei)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根据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办法执行.审签完毕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含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钻孔竣工图)送通风(瓦)科和相关部门、领导。

在距揭穿煤层 10m 法向距离(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 20m 法向距离)之前, 施工地质探孔,探明瓦斯、煤层赋存情况。

1。

矿井地测科要先进行地质探孔设计,设计图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

2.设计图签审完毕后,地测科安排施工,并安排地质技术人员现场采集资料。

3.地质资料整理成成果资料后,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签审完毕的地质成果资料送通风科、抽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及领导.通风(瓦)科接到生产科提供的石门井巷施工设计图、地测科提供的地质成果资料和抽采科提供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后方可编制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经矿井和公司审批完毕后生效(被保护层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公司不审批)。

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可按 5m、2m 或者 1。

5m 法向距离、过煤门进行区域验证(区域验证与局部预测合二为一)三个步骤施工,区域验证不合格必须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煤前的区域综合防突技术研究探讨摘要:某煤矿是按突出矿井管理的新建矿井,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开拓过程中的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2010年9月某煤矿主井揭煤前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已经全部实施完毕,经区域验证取得了预期效果,保证揭煤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文结合某煤矿的实际做法,深入研究井筒揭煤前的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关键词:新建井筒揭煤区域综合防突技术研究1 引言1.1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困扰煤矿生产安全的顽疾,近些年来的特大型矿难,多数是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

目前我国的井工煤矿开采深度逐步增加,突出矿井逐渐增多,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并于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能够大范围的保护施工地点的安全,有效的杜绝井筒开拓的盲目性和局部防突的局限性。

1.2区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采取的防突措施。

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2类。

开采保护层对于新建矿井来说是不存在的条件,新建矿井的区域防突只能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措施来解决。

1.3预抽煤层瓦斯可采用的方式有: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井下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井下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等。

新田煤矿是新建矿井,煤层埋深达400米以上,使用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经济不合理,技术不成熟;使用井下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比较经济,技术上也比较可靠。

2 工作面概况2.1巷道布置主斜井井口标高+1234m,井筒倾角14°45′,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断面净宽4.4m,净断面14.6m2,斜长1469m。

副斜井井口标高+1234m,井筒倾角17°30′,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断面净宽4.8m,净断面17.2m2,斜长1235m。

回风斜井井口标高+1271m,井筒倾角20°,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断面净宽5.0m,净断面18.3m2,斜长1181m。

2.2煤层及煤层顶底板首采的4#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厚1.24~5.83m,平均2.79m,全部可采,属较稳定偏稳定型煤层,是本区的主采煤层。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0~3层,多为0~1层,东、西两端夹矸层数增多(2层)夹矸为泥岩、炭质泥岩,厚度0.08~0.68m。

煤层顶板一般为泥质粉砂岩,局部为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岩,富含植物根部化石。

2.3构造说明某矿井区内构造形态为次一级缓倾斜褶曲。

地层总体走向ne,倾向以nw和se为主,局部地段(转折端附近)为sw或ne。

地层倾角较缓,一般为5-10 o;断层附近倾角常变陡,局部可达10-21 o。

井田内,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有发育,构造复杂类型为中等。

4#煤层的富煤带在201-302-b405-j402-502孔一线,呈ne向条带状,煤厚一般3~4m。

由该带向nw和se,煤层均逐渐变薄。

煤层总体呈单斜构造赋存,煤层走向60o~80o,倾角8o~10o,平均8o左右。

无大的断裂构造,构造条件较简单。

2.4瓦斯及煤尘根据《新建井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本矿井瓦斯采样钻孔共19个,经测定4#煤层原煤瓦斯含量为8.82~23.99m3/t,平均为14.55m3/t。

4号煤层常夹软煤分层(呈粉未状),在勘探过程中,部分钻孔(如308、j301、j302、b406等)钻进至4号煤层时,发生过瓦斯涌出、软煤分层(粉煤)“喷泻”、垮塌及顶钻具现象,井下瓦斯压力较大,因此按煤与瓦斯突出设计。

根据《新建新田井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井田内共采煤尘爆炸样41件。

试验结果,其火焰长度及岩粉均为“0”,全区均属无爆炸性煤层。

2.5巷道支护形式根据地质资料,巷道顶板岩层基本稳定,压力不大,巷道设计直墙半圆拱形,锚网喷支护,喷厚度120mm。

若遇到破碎带,采用锚网+架棚喷射混凝土支护。

3 新田煤矿井筒揭煤总体技术方案按照新建煤矿三条井筒掘进进度及地层编录和地质预测,主斜井将比其它两个井筒提前揭煤,先对主斜井进行揭煤施工,采用穿层钻孔预抽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顺利揭煤进入煤层,完成主井揭煤工作,副、风井施工到位后,以主斜井揭煤探明的地质资料、瓦斯和煤尘情况以及揭煤经验为依据,进行下一步副、风井的揭煤工作。

本方案优点:由于采取从主斜井先进行揭煤工作,提前探明地质、水文地质、构造地质状况及4#煤层产状、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大小、突出危险性大小等,为下一步副、风井的揭煤工作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资料,提高了下一步揭煤工作的安全性和揭煤施工速度。

4 矿井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相对位置及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主斜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超前探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采取物探进行探测,在超前探测后,视揭煤点附近20m范围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确定煤层层位控制方案,如岩石条件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时,在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法距20m时布置5个层位控制取芯钻孔,准确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工作面掘至煤层顶板法线距离10m 时,在工作面布置2个(1#、3#孔)煤岩层层位控制取芯钻孔和1个(2#孔)煤岩层层位控制不取芯钻孔,工作面退后10m反向布置2个(4#、5#孔)煤层测压钻孔,布置在底板两侧,两孔终孔距离不小于10m并穿透煤层底板0.5m,准确掌握井筒工作面与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及瓦斯含量和检验煤层突出的危险性指标。

4.1、主斜井掘进施工距4#煤层顶板10m时,停止掘进,工作面施工3个前探孔确定4#煤层的相对位置;退后10m反向施工2个钻孔,每个钻孔孔口管上安装高压阀门联通压力表做测压钻孔对4#煤层瓦斯压力进行测定,详细记录测压数据。

打钻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突出预兆现象,记录台帐要详细同时开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只有当瓦斯压力<0.74mp、瓦斯含量<8m3/t、煤层坚固性系数f>0.5、以及打钻过程中均无明显突出预兆现象发生时为无突出危险性煤层,反之则为突出危险性煤层。

4.2、若法距10m预测煤层有突出危险性,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顶板法线距离7m时,采取边掘边探,确保在工作面掘进至煤层顶板法线距离为7m时,停止施工作业,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预抽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可先探后掘施工至煤层顶板法线距离为5m,停止掘进,采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可先探后掘继续施工,若防突措施检验效果不佳时,采用局域防突措施,防突措施有效后,井筒可以继续掘进施工,当井筒距离煤层法线距离为1.5m时,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采取远距离放炮措施直接揭开煤层。

4.3、若预测煤层无突出危险,边掘边探,施工掘进至距煤层顶板法线距离5m处时,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验证,当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区后,井筒可掘进至距离煤层法线距离为1.5m,采取远距离放炮措施揭开煤层。

5 主斜井揭煤区域防突措施5.1依据4#煤层法距10m探煤、测压钻孔测得突出危险性指标,确定是否采取区域防突措施,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穿层钻孔消除揭煤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缩短揭煤时间,优化穿层钻孔布置方案,穿层钻孔按照两茬进行施工,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7m时,钻孔间距按照5m布置抽放钻孔,施工第一茬钻孔,依据上述规定设定所需控制范围为:53×30=1590m²,经计算需84个钻孔,第一茬钻孔所需施工钻孔总长度为:2821.6m,岩孔长度为1968m,煤孔长度为:853。

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5m时,效果检验仍有突出危险性时按照局部防突措施所控制的范围布置第二茬钻孔,钻孔间距按照3m布置抽放钻孔,穿层钻孔数为:104个,第二茬钻孔所需施工钻孔总长度为:3578.7m,岩孔长度为2329m,煤孔长度为:1248.7m。

第二茬钻孔主要将钻孔布置到巷道左右两帮的钻场中,主井井筒向前掘进时,钻孔中的钻孔可以继续抽放。

5.2依据主斜井法距10m时实际测得4#煤层突出危险性指标,确定4#煤层有突出危险性时,距离煤层顶板法线距离7m处,停止掘进,在工作面布置钻场,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布置第一茬钻孔,进行区域抽放消突施工。

5.3主斜井掘进工作面距离煤层顶板法线距离5m处,停止施工,测定突出危险性指标,如无突出危险性时,继续掘进;如仍有突出危险性时,采取防突措施,距离掘进工作面4.5m处施工左帮钻场、工作面右帮直接开钻场,利用左、右钻场和工作面布置第二茬抽放钻孔继续进行井筒揭煤消突措施。

5.4瓦斯抽放钻孔技术参数的确定:5.4.1钻场规格:深×宽×高=4m×4.5m×4m,左帮钻场共布置抽放孔36个、工作面布置钻孔32个、右帮钻场布置钻孔36个,共施工104个抽放钻孔;钻孔终孔位置以穿透煤层全厚并进入岩层0.5m以上为标准,孔径95mm,封孔压力为瓦斯压力的5倍。

5.4.2第一茬钻孔终孔位置在揭煤区域煤层终孔点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12m、内网状均匀布置(5m×5m)。

第二茬钻孔位置在揭煤区域煤层终孔点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5m、内网状均匀布置(3m ×3m)。

6 主斜井揭煤区域煤层区域防突措施检验对主斜井揭煤区域、局域进行瓦斯预抽消突措施一定时间后,对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6.1检验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析)指标法对井筒揭煤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检验指标有:k1、△h2和钻屑量s。

6.2检验结果及采取措施:6.2.1当k1≥0.5、△h2≥200pa、s≥6kg和打钻过程中有明显突出预兆时,预抽揭煤区域防突效果无效,必须采取补打钻孔继续对揭煤区域进行抽放,直至检验指标低于参考临界值,方可进行揭煤施工。

6.2.2当k1<0.5、△h2<200pa、s<6kg以及打钻过程无明显突出预兆时,开始进行掘进施工,并采取“边探边掘”的掘进方式,可以掘进施工至距离煤层顶板法线距离3m处,停止施工并对揭煤区域进行防突效果验证。

检验无突出危险后采取“边掘边探”的掘进方式,可以掘进施工至距离煤层顶板法线距离1.5m处,停止施工并对揭煤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7结语主斜井揭煤工作面采取穿层钻孔预抽揭煤区域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经区域防突措施检验有效,施工至距离煤层顶板法距1.5m处时,进行最后一次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由工作面向煤层施工4个钻孔,分别位于巷道轮廓线上部1个钻孔、中部2个钻孔和下部1个钻孔,测定工作面前方煤层的k1和钻屑量s两个突出危险性指标, k10.3,s 3.2kg。

进行远距离爆破安全揭开了煤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