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福利基础知识
社会保险基础常识
![社会保险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3cd17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0.png)
社会保险基础常识一、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给予物质帮助,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险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有哪些?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简称“五险”。
三、什么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时,由此基金支付退休金以解决其生活保障问题的制度。
四、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适用于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职工。
目前,国家对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职工等非公有制经济职工也强制参加养老保险。
五、什么是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当劳动者生病时,国家给予报销医疗费用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六、医疗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适用于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职工,不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个体户。
七、什么是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八、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适用于所有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
包括企业下岗职工。
九、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当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十、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适用于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
对于那些在特定行业工作的职工,如建筑业、采矿业等,国家还通过专门立法强制实行工伤保险。
社会保险政策常识一、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导致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险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1、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2、失业保险: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第十二章社会福利(专业版)
![第十二章社会福利(专业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ca08d06137ee06eff918de.png)
第五,社会福利的目标,不单是为了保障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或解除社会成员的 后顾之忧,而且还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生 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如满足社会 成员在教育、文化方面的需求等。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 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 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 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 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福利”一词有以下一些含义:
最一般意义上的“福利”,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 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了富裕、 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 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福利性津贴制度等。 “福利”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 务的方式,常常用作指一些专门针对贫困者、残 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和 特殊服务。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一词, 最早见于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 国首相邱吉尔所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和1945年所签订的《联合宪章》中。 对于“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往往包 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不 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 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于社会 福利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现状与走向](https://img.taocdn.com/s3/m/1884e4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5.png)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现状与走向【摘要】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保障和服务,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
在中国,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面不广、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此,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福利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投入、优化服务等。
中国社会福利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等。
未来,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有望取得更大进步,但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制度体系。
加强社会福利建设、促进公平正义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福利,发展现状,改革措施,不足之处,未来走向,发展挑战,发展前景,建设重要性,改进方向1. 引言1.1 社会福利的定义社会福利是指社会对弱势群体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补贴、教育资助等。
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手段。
社会福利的目的在于帮助那些无法自力更生的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社会福利的范围涵盖了经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
社会福利的定义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和生活需求。
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设立了各种福利机构和制度,为社会贫困人群提供了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福利事业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1.2 中国社会福利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福利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能够帮助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3235b13d376baf1ffc4fadfa.png)
上篇社会福利理论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第二章社会福利理论第三章社会福利价值问题你认为我们在社会工作的课程设置中,为什么要讲到社会福利?案例1.1 故事的原因是什么----伦德家庭的故事伦德家庭的故事为社会福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这种家庭的困难受到谴责?或者说没有任何人有过错吗?这个贫困的循环(从上代到下一代)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困难会在伦德和琼的孙子辈继续延续吗?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伦德家庭的成员?谁现在应该使他们得到的帮助?琼的丈夫意外死亡后,如果给予琼提供帮助,什么样的帮助能够防止她的孩子们经历的那些社会困难以及她的孙辈们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发生?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一、社会福利的目的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满足社会中所有个人的社会、经济、健康和娱乐的需要。
社会福利自在提升所有年龄群体的社会功能,无论他们是富裕还是贫穷。
在我们的社会,当其他设置如市场经济和家庭一旦不能满足个体和群体基本需要时,社会服务就变得需要了。
以下是社会福利的任务:为无家可归的孩子寻找家庭;为酒精和毒品成瘾的人提供康复服务医治有情绪障碍的人;使老年人生活更有意义;为身体或智力残疾人士提供再就业服务为贫困人员提供资金帮助;矫治青少年犯、成人犯;结束各种类型的歧视和压迫;为在外工作的父母提供儿童照料服务减少包括儿童虐侍及配偶虐侍在内的家庭暴力;对干经济上需要帮助的那些人实行健康及法律救助服务;为经历各种各样个人和社会困难的个体和群体提供咨询;为艾滋病患看及家人和朋友提供服务;为各年龄群体提供娱乐和休闲服务为有认知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儿童提供教育及社会化经验的服务;为遭受诸如失火和龙卷风等突发灾难的家庭提供服务;为无家可归看提供适当的居住服务提供支持和改进所有儿童和成人正常成长及发展的项目;向无技术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训练和就业机会;满足有色人种、移民工人及其他少数群体的特殊要求。
二、社会福利的含义NASW从社会设置角度给出的社会福利的定义是:社会福利是有关项目、利益及服务的国家体系。
第一章 社会福利认知
![第一章 社会福利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c07d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f.png)
2.广义的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 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 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安全制度。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 属于缴费型的是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保险)。 属于非缴费型的是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社会互助、优抚安置。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 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工作技巧正在被引入到社会福利领域中,因此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 结合也必将更加紧密,新一代的社会福利工作者和服务者,应当熟练掌握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来解决各种社 会福利问题。
contents 目录
Part - 4. 社会福利服务认知
其次,社会福利是社会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最后,社会福利的范畴要大于社会工作,社会工
作是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也是福利的形成、供给及 提升的过程,所以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是包含与 被包含的关系。
社会福利是以理念或制度的形式存在的,这种以制 度和理念形式存在的社会福利必须通过具体的社会 福利服务活动才能达成,而社会福利服务活动的开 展又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伦理、方法及 技巧来确保其功效。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知识体 系,包括专业的知识、伦理、方法及技术。这种专 业知识和技术是根据现代民主社会哲理和社会组织 的原则、原理,人类行为的科学知识、专业诊断、 治疗的原则来协助他人,改善环境。作为一种服务 活动,社会工作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如果没有 社会工作的具体操作,社会福利就不可能具体化和 付诸实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一般来说,社会福利表现出权利与义务的 不对等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享受社会福 利时无须贡献什么,限制性条件也非常少, 最多是规定必须是该国或该团体的成员。 在这一点上,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和社会 保险都有较大的区别。众所周知,社会救 助的享受条件是享受人自己提出申请,且 经过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确认其生活状况 低于社会贫困线。社会保险的享受条件是 先参保且满一定的期限,达到一定的年龄 或其他规定条件后,方能得到保险给付,权 利和义务在社会保险中基本上是对等的。
社会福利辩题
![社会福利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775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0.png)
社会福利辩题正方,社会福利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整体社会的生活质量。
首先,社会福利能够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弱者的态度中看出来。
”社会福利的实施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提高整体社会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老年人和儿童的态度中看出来。
”社会福利的实施可以帮助老年人和儿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因此,社会福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反方,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导致财政负担加重,不利于个人的努力和创造。
首先,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可能导致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没有免费的午餐。
”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支持另一部分人,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
其次,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削弱个人的努力和创造欲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曾经说过,“福利并不是社会的最终目标,而是帮助人们摆脱福利的需要。
”过多地依赖社会福利可能削弱个人的努力和创造欲望,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慎重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和稳定。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弊。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架构
![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4b82e8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2.png)
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架构
一、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和范围
1.3 方法论
二、社会福利政策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2.1 定义
2.2 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
2.3 社会福利政策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过程
3.1 政策制定的环境分析
3.2 目标设定
3.3 政策选择
3.4 政策实施
7、就业与劳动保护:指为社会成员提供就业机会和维护劳动权益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8、养老和退休金:指为社会成员提供养老金和退休保障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9、人口计划生育:指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10、残疾人保障:指为残疾人提供生活和社会参与支持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11、社会救助:指为无力养活自己或遭遇意外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临时救济和补助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2、社会保障:是一种通过社会(国家或)为社会成员提供经济支持、风险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安排。
3、公共服务:指提供的各类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服务。
4、教育:指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和知识传授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5、医疗保健:指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药品和保健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6、住房保障:指为社会成员提供住房保障和居住环境改善的一系列制度和服务。
3.5 政策评估
四、社会福利政策的分类和内容
4.1 分类
4.1.1 现金福利
4.1.2 社会保障
4.1.3 公共服务
4.2 内容
4.2.1 教育
4.2.2 医疗保健
4.2.3 住房保障
4.2.4 就业与劳动保护
4.2.5 养老和退休金
社会福利辩题
![社会福利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a907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8.png)
社会福利辩题正方观点:社会福利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在现代社会,贫困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人因为贫困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
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政府可以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政府可以调节财富的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最后,社会福利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
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政府可以增强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和依恋,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反方观点:社会福利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社会福利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在现代社会,许多国家面临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提供社会福利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源,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其次,社会福利可能减弱个人的努力和责任感。
在一些国家,提供过多的社会福利可能导致个人缺乏努力和责任感,依赖政府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从而削弱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最后,社会福利可能导致政府的过度干预。
在一些国家,政府提供过多的社会福利可能导致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过度干预,限制市场的发展和个人的自由。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正方需要更多的引用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方需要更多的论据和逻辑来反驳正方的观点。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a6abc18bd63186bcebbc6d.png)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研究生学位课)第一讲社会福利基础知识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一)什么是社会福利“福利”(welfare)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指一种好的生活状态,既是人们对现实生活需要的追求,也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
“但是,什么是“好的生活”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它既可以指物质生活的安全、富裕和快乐,也可以是精神上、道德上的一种状态;同时,它还社会政治相关联,既被看作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状态,又被看作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钱宁,2006,2)概括地说,“福利就是能使人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
它既包括人的身体应得到的保护和照顾,也包括影响人的智力和精神自由发展的各种因素。
”(同上,2)它们对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增进他们的生活福祉有直接的意义。
而所谓“社会福利”则是指社会如何为其成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因此,社会福利是人们在“社会”的层面解决福利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它涉及到社会根据什么来帮助人们生活得幸福,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来保证他们生活得幸福,社会的财富、机会和各种物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等问题。
(二)社会福利的功能《贝弗里奇报告》把社会保险的功能看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政策之一,而实现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福利保障措施就是解决影响人们基本生活安全的各种社会病态。
在他看来,英国战后重建必须解决的五大社会病态问题是:贫困(Want)、疾病(Disease)、愚昧(Ignorance)、肮脏(Squalor)和懒惰(Idleness)等(p3)。
而社会福利的功能则在于通过社会保险来免除这些社会病态对人们基本生活安全的威胁,促进社会改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升人民的生活信心,使人民在在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环境中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社会福利,就其一般的意义而言,是假设不虞匮乏、受教育、充分就业、健康、快乐、社会平等及有序地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而贫困、疾病、无知、污秽与肮脏的环境、无业和犯罪则是反福利(diswelfare)的社会病态。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f014d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d.png)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1.概念与特征1.1社会福利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大部分对社会福利这个名词相当熟悉,但要为社会福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非易事。
在翻阅过一些社会福利的定义后,发现在不同地点、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生活习惯及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下对社会福利自有不同的看法。
直至现时为止, 世界上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社会福利定义。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50多位国内学者对社会福利进行过界定,相关观点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也叫做剩余型社会福利。
多吉才让1(2002)认为社会福利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的收入和服务保障”,是一种疗救社会病态、预防或矫治社会问题的制度或手段。
(2)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张建明、龚晓京2(2001)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其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福利层次仅限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3)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王思斌3(1998)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在解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更好地生存或发展的一种状态,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功能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李延霞,于丽俐4(2002)认为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立法或政策规定保障全体公民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4)广义社会福利观,刘继同5(2003)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制度或措施。
姜丽萍6(1997)认为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在国民收入经过各种必要的扣除之后国家对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补偿、物质文化待遇及其他派出的收入.狭义的社会福利体现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对其成员在物质帮助上承担的责任。
1.2 社会福利的特征田北海7(2008)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具有再分配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投资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与社会保障的防止生活水平下降的功能相比,社会福利的功能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f1ecabfaf45b307e9719710.png)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含义和性质含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活动。
本质是助人活动,特征是提供服务。
性质:从本质上来说,社会工作是充满价值的,是一种道德实践;从学科属性看,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科学;从实务属性看,实务性是基本属性(社会工作是由科学理论指导的,采取科学方法助人的行动系统,是一种道德属性)。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有困难的个人或群体。
服务领域: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范围,指社会工作在社会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社会工作与一定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出现直接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使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进步而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1)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如患病难以自理、心理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婚姻变故或家庭关系不睦。
(2)就业方面的问题: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劳资关系、工作压力、职工合法权益、福利。
(3)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犯罪、偏执、自我封闭、赌博等。
3、以社会工作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发展。
4、社会工作的功能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对个人:1、救难。
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及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先应将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解救危难)2、解困。
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帮助。
解困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缓解困难)3、发展。
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基本功能。
(促进发展)对社会:1、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2、通过预防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秩序;3、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另外一种说法:对对象:1、提供物质帮助;2、给与心理支持;3、促进能力发展;4、维护合法权益。
简介经济福利概念与社会福利指标
![简介经济福利概念与社会福利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b6c57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0.png)
简介经济福利概念与社会福利指标正文:一、经济福利概念经济福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手段,为全体人民提供可持续的物质和非物质福利的总和。
经济福利包括人均GDP、人均收入、就业率、物价水平等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1.1 人均GDP人均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除以总人口得到的数值。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与其他经济指标一起综合考虑。
1.2 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收入来源(如工资、利息、租金、股息等)的总和除以总人口得到的数值。
人均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福利水平。
1.3 就业率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利用率和就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就业率通常意味着较好的经济福利。
1.4 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水平。
物价水平可以通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指标来衡量。
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居民购买力和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
二、社会福利指标社会福利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教育水平、人均医疗保障、社会保障覆盖率、贫困率等。
2.1 人均教育水平人均教育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体人口接受教育的平均程度。
人均教育水平可以通过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入学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衡量。
较高的人均教育水平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社会福利。
2.2 人均医疗保障人均医疗保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全体人口提供的医疗保障水平。
人均医疗保障可以通过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等指标来衡量。
良好的人均医疗保障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福利。
2.3 社会保障覆盖率社会保障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人民提供的社会保障范围的比例。
社会福利教案
![社会福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cbe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e.png)
社会福利教案教案标题:社会福利教案一、教案背景:社会福利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而提供给个体或群体的物质补助、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福利的实施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意义和运作机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福利的定义和目的;2. 了解社会福利的类型和范围;3. 掌握社会福利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4. 培养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与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社会福利的定义和目的(15分钟)1.1 概念解释:社会福利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而提供给个体或群体的物质补助、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措施。
1.2 目的解读:社会福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社会福利的类型和范围(20分钟)2.1 基本社会福利:涵盖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领域,为需求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2.2 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以个人或群体的缴费作为基础,提供相应的理赔和保障;2.3 公共服务:如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3. 社会福利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30分钟)3.1 政府主导: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负责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等工作;3.2 多元参与: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多个参与方共同合作;3.3 评估和监督:对社会福利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管理效率。
4. 培养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与参与意识(25分钟)4.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福利问题,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困境;4.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福利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公益活动等;4.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福利的定义、目的、类型和范围展开讨论,评价他们对知识的掌握;2.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福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社会福利的理解和看法;3.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设计一个社会福利计划,包括目标、实施方式和预算等方面,进行展示和评估。
社会福利的类型
![社会福利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cbf2757960590c69fc37678.png)
11法51 何红梅11035010社会福利的类型按享受对象类别来划分,社会福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l)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福利;(2)为本单位、本行业从业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的职业福利;(3)专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福利;(4)为婴幼儿、少年儿童提供的儿童福利;(5)为妇女提供的妇女福利;(6)为残疾人提供的残疾人福利。
1.1公共福利⒈一般公共福利,即住房福利、卫生福利、教育福利文化康乐福利等①住房福利:目的是保证社会每一个家庭低收入家庭得到基本住房需要的满足。
我国目前取消了福利分房的制度,实行住房福利的社会化,职工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职工可使用公积金购房,自己住房公积金不足支付时,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政府并为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
②卫生福利:是国家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卫生设施。
基本卫生保健,提供补贴救济有关待遇等。
卫生福利的作用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医疗、基本卫生保健的权力。
③教育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学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一切便利条件,保障儿童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2、特殊公共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无劳动生活能力的人举办的福利事业等,社会服务也是公共福利的内容之一。
1.2企业职工福利1、为减轻职工生活负担和保证职工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各种补贴制度。
如职工生活困难补贴、冬季职工宿舍取暖补贴、独生子女费、拖儿费、探亲假路费、婚丧嫁待遇、职工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职工病伤假期间救济费、职工住房补贴等。
2、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而建立的集体福利设施。
如职工食堂、托儿所、理发室、浴室等。
3、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而建立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
如图书馆、阅览室、体育活动场所等。
4、兴建职工宿舍等。
1.3老年社会福利为做好老年福利工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3条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义务。
老年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1)满足生存与安全需要的福利。
如住房福利,生活照顾福利,医疗护理福利。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881d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b.png)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第一章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和管理第一节设立和注册1.1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类型和性质1.2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条件1.3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注册程序1.4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机构第二节机构管理2.1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内部结构2.2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制度2.3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财务管理2.4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人员管理第二章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内容和标准第一节服务内容1.1 康复服务1.2 教育培训服务1.3 就业服务1.4 家庭支持服务1.5 社会参与服务1.6 临终关怀服务第二节服务标准2.1 康复服务标准2.2 教育培训服务标准2.3 就业服务标准2.4 家庭支持服务标准2.5 社会参与服务标准2.6 临终关怀服务标准第三章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第一节监督机制1.1 监督部门及职责1.2 监督方式和频率1.3 监督结果处理第二节评估机制2.1 评估指标及方法2.2 评估结果及奖惩措施第四章附件附件一: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注册申请表附件二: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机构成员名单附件三: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年度财务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指为残疾人服务、提供福利的公益性组织。
2. 康复服务:指提供给残疾人进行身体康复和社会心理康复的各项服务措施。
3. 教育培训服务:指提供给残疾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各项服务措施。
4. 就业服务:指提供给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服务措施。
5. 家庭支持服务:指提供给残疾人家庭支持和帮助的各项服务措施。
6. 社会参与服务:指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各项服务措施。
7. 临终关怀服务:指提供给临终残疾人以及其家庭的终身关怀和支持的各项服务措施。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92e9683186bceb18e8bb13.png)
(即
)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
• 而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或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即
或
缺乏效率的。
)时,该经济是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 完全竞争市场
• 产权清晰;
§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 价格接受者; • 产品同质; • 完全信息; • 自由进退。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 如果消费者就是所出售物品的唯一受益者,且生产 者承担了制造该物品的所有成本,最优效率就是:
▪ 考虑一个例子:政府有一笔资金,是给山区的孩子建十 所小学,还是给大城市的孩子建一所中学?山区十所小 学的孩子即使完成小学教育也不可能有大城市一所中学 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潜在收益大;因为,大城市的中学毕 业生或者可以升学深造,或者可以进工厂就业,而山区 里的小学毕业生除了能读简单的书报之外,既不可能有 稍大的机会升学,也不可能对他们将来从事农业或其它 行业有多大的帮助。那么,按照功利主义原则,政府的 资金应该投到大城市无疑。但是,从山区孩子们的人格 发展来看,识字对他们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质的飞跃。 (姚洋)
• 如果经济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就有可能从较低生 产可能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到达较高生产可能 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图2-11 效率与公平的协调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第1章社会福利标准
• 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实质自由 §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 过早死亡等; §能够识字算数; §享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自由
• 政策含义 §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压迫、缺乏法治权 利和社会保障等。
社会福利待遇规章制度
![社会福利待遇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4e9c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b.png)
社会福利待遇规章制度一、社会福利待遇的理念和原则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社会福利待遇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这是社会福利待遇制度的立法和实施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社会福利待遇应该具有弥补社会资源不均衡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通过社会福利待遇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社会福利待遇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社会福利待遇的内容和范围1.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基本药物供应等,旨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2.养老保障。
养老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养老服务补贴、老年福利院建设等,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帮助和就业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旨在缓解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和促进其再就业。
4.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待遇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5.教育保障。
教育保障是为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促进人才培养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待遇,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助学金、教育补贴、学前教育等。
6.其他社会福利待遇。
除上述内容外,社会福利待遇还包括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福利保障、妇女儿童保障等,旨在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三、社会福利待遇的管理机构和制度1.国务院社会福利部门是社会福利待遇的管理机构,负责研究社会福利政策,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社会福利工作,监督和评估社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2.地方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是社会福利待遇的具体实施机构,负责根据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的社会福利规划和具体措施。
3.社会福利待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资金的使用应当依法合规,确保社会福利待遇的公平和有效性。
社会保障理论必考知识点
![社会保障理论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eacc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0.png)
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本质特征:风险风散机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分配保证社会公平高收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的弊端: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对经济具有破坏力他们主张:社会保障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保资金负担上,应该遵循自由自主自助的原则,增加雇主和雇员的比例削减国家出资比例;主张民营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按市场规律运作改革实践:(一)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提供或取消缴费工资上限、扩大缴费基数;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增加收费项目(二)控制和削减社会保障总支出减少普惠项目,回归选择性制度;降低保障水平;严格享有给付的资格条件,缩短失业津贴的有效期(三)社会养老保险领域的私有化改革(四)实行私营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分(五)下放事权,由统一管理改为分散管理。
(六)其他改革措施提高社会保障服务质量;职业培训;严密的税收征管办法;创新社会保障管理工具。
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1.企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混合的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职工在疾病、伤残、残废、生育及老年后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保障。
由工会统筹使用。
2.专项企业保险特点:1.与就业关联的劳动保险为主体,辅之以对贫困家庭的救济制度,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全网2.劳动保险是“国家-企业”保障模式3.社会福利不足与企业福利过度并存农村:1.农户家庭自我保障为主,集体经济适当扶助。
“五保”制度:对于缺乏劳动力或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保证吃穿柴火供应,保证幼教、生养、死葬。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babd232f111f18583d05a1d.png)
制、普遍参加劳动和平均分配生活必需品的原则之上,把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平等当做改造社会的目标,阐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生活的理想。
梅叶唯一的著作《遗书》,全书贯穿着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压迫和剥削的革命热情,以及号召无产者和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的理想。
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企图依靠理性和法的力量来改造社会。
圣西门是把人类发展氛围五个时期:开化初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的过渡时期或新封建制度、未来的实业制度——理想和永久争议的王国蓝图。
提出“劳动权”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在“实业制度”下提出“协作制”傅立叶1803年《全世界和谐》;《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阐述了社会的组织问题: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是“和谐制度”。
欧文: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彻底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其理想社会是“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反对国家干预市场,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用更多的投资来发展生产性劳动,以增加资本积累,增进国家财富。
积极的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应该是增加收入,而不是靠节约,减少支出来增加财富。
而国家的职能应该是在保护私有财产、革新政治和发展教育方面。
马尔萨斯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认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人口法则的作用下穷人的生育过快,导致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从而引起失业和贫困。
因此他认为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用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
另一方面他认为贫困也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西斯蒙第对政治学的主要贡献是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将财富当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主张要通过研究收入的分配来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
他也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迅速增加与劳动者阶级通过工作收入得到的生活资料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学者威廉姆·H·怀科特认为:社会福利的目的就是帮 助人们在其社会环境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包含两层意 思: (1)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充足的营养食品、衣服 、房屋、医疗保险,清洁的水和空气); (2)满足人们必需的心理的、精神的社会交往需要。
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民政部 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 儿和优抚对象的收入和服务保障”,是一种疗救社 会病态、预防或矫治社会问题的制度或手段。 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 和社会为保障其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 及服务,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福利层次 仅限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在解 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更好地生存或发展的 一种状态,其福利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功能在 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广义社会福利观,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 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 的种种制度或措施。
国内关于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关系的观点
社会福利定 义 剩余性狭义 社会福利观 制度性狭义 社会福利观 发展性狭义 社会福利观 主要观点 社会福利是疗救社 会病态、预防或矫 正社会问题的一种 制度或手段 社会福利仅限于保 障社会成员的基本 生活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 展的最高层次 社会福利泛指一切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生活与 精神生活需要而提 供的社会服务于社 会措施 社会保障定义 二者关系
好的发挥其作用。
广义:全体成员,精神+物质
+
狭义:社会弱势人群,精神+物质
+
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当,又 称为“大福利”,是指由国家制订的旨在 改善和提高全体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各种政策和制度。
狭义的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所提供的带有 福利性质的服务与保障措施,以提高他们 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百
家争鸣
Different Definition
尚晓援指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
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它与“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同为促进人类幸福的 制度措施,只是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多吉才让指出,社会福利仅指“民 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的收入和服
要求
1.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2.来上课就必须认真 3.不要带食物进教室
学习情境一 社会福利制度认知
子情境1
社会福利基础知识
任务一 社会福利认知 任务二社会福利发展调查问卷设计
惊!东莞高端酒店变身养老院
梵尔赛=凡尔赛?!
东莞梵尔赛酒店改建的养 老院迎来了挂牌,目前该 养老院官网也已经上线, 正式更名为东莞豪享康乐 养老院,广大网友可直接 登录官网进行查询。虽然 挂牌成功,但是目前改建 尚未完全完成,部分配套 设施还在建设。
以前是这样子滴……
现在是这样子的!
新闻君: 东莞高端酒店转型仍在继续。2016 年,《每日经济新闻》实地探访东莞高端 酒店了解到,经营压力之下,东莞的高端 酒店试图通过上马养老院、儿童游乐园等 项目,以谋求转型。
这些变革意味着什么?
任务一 社会福利认知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福利来咯! 福利=money?
主讲教师:李喜梅
课程总体目标
1.
能够熟悉相关概念和理论 能够掌握我国和东莞的福利政策
能够认知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架构和流程
2.
3.
4.
能够开展各类福利服务活动 能够尝试自己开一家福利机构
5
课程内容安排
章节 社会福利制度认知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认 知 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 儿童社会福利服务 残疾人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资源筹集与 供给 学时 安排 10 6 8 8 8 6 课外作业 备注
一、社会福利服务的认知
由政府出资购买或制订优惠政策扶持, 由社区组织或专业福利机构提供的,以保障 老人、儿童、残疾人以及其他困难群体的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目的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或社会保 障措施。
二、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源自类老人残疾人 儿童
三、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服务对象公众化 服务方式多样化 服务队伍专业化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1. 内容的福利性(是免费的吗?) 2.水平的不可逆性 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4.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三)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辨析
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社会 保障 社会 福利
你们怎么看?
是趴窗户看还是坐在椅子上看呢?
国内
国际
1 2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定 义没有公开的争论。一般来说,都是将社会福利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先来个选择题热热身,针对我国的国情,你们认为 我们应当倾向于哪个社会福利的定义呢( ) A.剩余性狭义社会福利观
B.制度性狭义社会福利观
C.发展性狭义社会福利观 D.广义社会福利观
我国目前是狭义的,与社会保险、社会 救助、社会优抚构成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业务范围:院内(院舍服务)+院外 (社会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
许多国家“社会保障”仅仅意味着社会保险 和现金救济,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利的一 个组成部分。
2.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
社会 福利
社会 工作
你们怎么看?
是趴窗户看还是坐在椅子上看呢?
课堂练习: P2 情境导入
任务二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问卷设计
以“东莞市社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状况”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 份调查问卷p9(第4周交,并由同学讲设 计思路)
福利=爱心?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什么是社会福利? 跟物质相关? 跟精神相关? 跟什么人相关?
斯洛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
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类需求层次由
低到高,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不同的福利观有着不同的
吐 槽 一 番
comment
层次,而这些不同的层次可以从保障对象的范围
还有保障的力度来区分。而这些不同的定义也导
致了各国理念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各个国家走 向了不同的社会福利道路。因此,对社会福利的 定义,我们必须慎重,选择适合我们国情的社会 福利界定,只有合适的理念,我们的政策才能更
2.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义 课堂讨论
福利事业调查 课外作业都是老师 问卷设计(20%) 提前布置,学生课 下完成,并在课堂 福利机构探访 上展示。 (30%) 会给大家充分自主 选择一个项目 的时间。 运行,写作运 行方案(50%) 另加2课时
课程需要的配套知识
社会工作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服务
课程实施方法
查阅文献 分组讨论/辩论 实地调查 设计
务保障”。张建明指出:“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
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子系统 。王思斌指出:“社会福利是指在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更好地
生存或发展的一种状态。美国学者米基利提出,社会福利是“当社会问题
得到控制时,当人类需要得到满足时,当社会机会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 的一种情况或状态”。
广义社会福 利观
1.广义的社会 保障是指各种 具有经济福利 性的、社会化 的国民生活保 障系统的总称。 2.狭义的社会 保障是指国家 和社会为满足 社会成员的基 本生活需要而 提供的一系列 物质帮助或制 度保障。
1.社会福利∈社会保障 2.社会福利=低层次社会保 障 社会福利=狭义社会保障
1.社会福利∈广义社会保障 2.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 障 1.狭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2.狭义社会保障=低层次社 会保障 3.社会福利=广义社会保障